会一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2024-04-15

会一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精选4篇)

篇1:会一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2012大理)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2.(2012兰州)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高是指。

3.(2012德州)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4.(2012南充)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5.(2012广安)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减弱噪声.

6.(2011山东济宁)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7.(2010江苏常州,19题)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8.(09贵阳).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9.如图2-2-7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

10.(2012济宁)如图2-1-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那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

(9题)(10题)

11.(2012·龙东)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12.(2012安徽)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声音的很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3.(2012安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2012凉山)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15.(2012大连)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B.琴弦C.弦柱D.空气

16.(2012菏泽)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

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

势磅礴。

17.(2012白银)春节联合会上,有一名节目主持人出场时,“闻其声,而知其

人”,张华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著名主持人朱军的声音,这是他应用了声

音的哪种性质?()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18.(2012泰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

19.(2012益阳)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真空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2012广东)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21.(2012梅州)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

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22.(2012眉山)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23.(2012东营)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

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

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

正确的是()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24.(2012盐城)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25.(2011内江)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

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长笛小提琴手风琴二胡

ABCD

26.(2011宁夏)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

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

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

27.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发现电

铃的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会发现

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28.图1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 .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 .

(4)如图2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

会被弹起,这表明: _________ .

(27题)(28题)

29.(2012盐城)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的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

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四.计算题(27题3分,28题6分,共9分)

30.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

31.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振动 空气

2.音调响度

3.振动 音调

4.350 能

5.声源处;传播途中.

6.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7.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8.超声波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达、超声波探伤

9.甲、乙甲、丙

10.空气可以传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等

11.信息 响度

12.响度

一. 选择题

13.A14.B15.B16.B17,C18.D19.A20.B21.C22.B23.C

24.D25.B26.A

三.实验题

27.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变小,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变大,推理法

28.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音叉的振动放大;响度与振幅有关空气能传声(声能传递能量)

29.振动 响度 音调

四.计算题

30.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光传播到

人眼的时间可

以忽略不计,根据公式s=vt可求出距离.s=340m/s×5s=1700 m

31.3000m原因是月亮与地球之间有真空

篇2:会一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12安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012凉山)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3.(2012大连)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B.琴弦C.弦柱D.空气

4.(2012菏泽)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5.(2012白银)春节联合会上,有一名节目主持人出场时,“闻其声,而知其人”,张华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著名主持人朱军的声音,这是他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6.(2012泰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

7.(2012益阳)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真空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2012广东)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19.(2012梅州)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

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10.(2012眉山)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11.(2012东营)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

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

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12.(2012盐城)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13.(2011内江)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

最大的是()

长笛小提琴手风琴二胡

ABCD

14.(2011宁夏)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5.(2012大理)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

由于声带的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16.(2012兰州)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____。高是指____。

17.(2012德州)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____,演奏过

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

18.(2012南充)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

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Hz,人类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9.(2012广安)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

减弱噪声.

20.(2011山东济宁)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

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

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

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21.(2010江苏常州,19题)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

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

因是。

22.(09贵阳).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

例:。

23.如图2-2-7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

响度相同的是____。

24.(2012济宁)如图2-1-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

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那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___________。

(23题)(24题)

三.实验题(25题5分,26题8分,共13分)

25.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发现电铃的声音

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是。

26.图1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 .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 .

(4)如图2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 _________ .

(25题)(26题)

四.计算题(27题3分,28题6分,共9分)

27.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

28.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

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

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B4.B5,C6.D7.A8.B9.C10.B11.C12.D13.B14.A

二.填空题

15.振动 空气

16.音调响度

17.振动 音调

18.350 能

19.声源处;传播途中.

20.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2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22.超声波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达、超声波探伤

23.甲、乙甲、丙

24.空气可以传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等

三.实验题

25.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变小,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变大,推理法

26.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音叉的振动放大;响度与振幅有关空气能传声(声能传递能量)

四.计算题

27.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光传播到人眼的时间可 以忽略不计,根据公式s=vt可求出距离.s=340m/s×5s=1700 m

篇3:《光现象》单元测试

1.太阳、月亮、未通电的灯泡、点燃的蜡烛中,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

2.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

________.

3.光年是________单位.北极星距地球44光年,我们现在看到北极星的光是________年前发出的.

4.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1所示,是利用了光沿________;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5.佩戴夜视镜,在夜晚也能发现敌人,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v比周围草木、建筑物的________,人体辐射的________线比它们的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6.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________,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________可吸收紫外线,使得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但目前这一保护层正受到空调、冰箱里逸出的氟利昂等物质的破坏,出现了“空洞”.

7.湖边的路灯距离湖面3m,湖水深5m,映在平静湖水中的灯的“倒影”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它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离湖面________m,而“立竿见影”的影是________形成的.

8.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30°,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________,若将镜面转动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

9.如图所示2,是从墙壁上的平面镜中观察到的电子表图,则当时的时间是________.

10.透过绿色玻璃纸观察周围的景物,它们________(填“是”或“不是”)原来的颜色,当白色的阳光通过红色的玻璃纸时,能通过的是________光.摄影师照相时,有时要在镜头前加一个________,以使拍出的像改变色调.

11.舞台上的演员穿着白上衣,绿裤子,在红色的舞台灯光照射下,他的上衣呈________色,裤子呈________色.白光通过蓝色玻璃照到白色物体上,此时看到物体呈________色.

12.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二、 选择题(30分)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B.日食、月食的形成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C.钻石不是光源,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如图3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4中的( ).

4.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B.小孔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C.小孔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D.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楚

5.一个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的同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走去,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与本人相比,高矮变化是( ).

A.变矮B.变高C.不变D.无法判断

6.如图5示,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C. 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D.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7.我国加入“世贸”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入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观察发现,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

A.为了美观

B.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扩大视野

D.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

8.如图6所示,一束光线从地面上S点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已知地面和镜面平行且相距1.73m.现把平面镜绕通过O点并垂直纸面的轴转过22.5°角,则地面上得到的光斑与S点间的距离为 ( )..

A.3m B.2m C.1.73m D.1m

9.平面镜M1与M2的夹角为60°,如图7所示.如果光线AO经M1和M2反射后按原路反射回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1=45°

B.∠2=60°

C.∠1=15°

D.∠2=30°

10.如图8所示,甲乙丙三个发光点位于同一平面镜前,E点为眼睛所在处,那么眼睛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哪几个发光点的像( ).

A.丙B.甲、乙

C.乙、丙 D.甲、乙、丙

三、 作图题(22分)

1.请在图9中补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或镜面(保留作图痕迹或依据).(每图3分)

2.如图10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4分)

3.如图11所示,发光点S和镜面MN以及平面镜外一点P,试用作图法画出由点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过P点.(4分)

4.如图12所示,a、b为同一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试用作图法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以及两条入射光线.(5分)

四、 实验探究题(18分,每小题2分)

1. 如图13所示是某吸音室墙壁上的楔形物体,

(1)请作出图中光线在契形物之间的反射路径(仅做两次).

(2)根据你的作图,吸音室墙壁做成这种形状的目的是_______.

2.《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窗》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墙就好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照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处出现科学性错误,请在错误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带来的不便或危害实例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

(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填 “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 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光现象》单元测试答案

一、 填空题

1.月亮、未通电的灯泡太阳2. 红、绿、蓝红、黄、蓝3.长度444.直线传播 反射5.温度高红外强6.太阳臭氧7.虚反射3光沿直线传播8. 60°90°9. 12︰0510.不是红滤光镜11.红黑蓝12.反射3仍能

二、 选择题

1.C 2.D 3.D 4.A 5.C 6.D 7.D

8.C 9.B 10.C

三、 作图题(略)

四、 实验探究题

1.(1)图略(2)吸音

2.(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3)暴露生活隐私;造成火灾隐患(4)建议城市对使用玻璃幕墙的范围、设计、制作和安装制订统一技术标准;限制使用玻璃幕墙

3.(1)A (2)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白纸上没有棋子的像

篇4:八年级《声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

五.创新题(共12分)

1.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假如声速变为和光速一样大,或变为0.1m/s,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请分别写出2个合理的场景.

上一篇:给战争中的孩子写的一封信下一篇:论团委在企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