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市场调查报告

2022-07-20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信贷市场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信贷市场调查报告

银行信贷市场拓展报告

市 场 拓 展 报 告

梁新 崔晋普 李政辰

自我行2008年开展小额信用贷款至今,在忻州市场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但是,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忻州市场日益萎缩与市场竞争的矛盾逐渐加剧,我行主要客户群体中的微小企业主普遍存在“吃不饱”的现象,市场环境供大于求,使得我行信贷业务发展进入一个小低潮。

在这种情况下,主管领导要求我们全体信贷从业人员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严控风险与协调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全面巩固我行小额信贷在忻州市场的领军位置。对业务发展制定了分区域、分小组、领责任的方针,在原有的业务发展形式下,考虑新的发展途径。我们所划分的区域是忻州市七一路沿线,该区域为微小企业主较为集中的区域。针对此特点,我们小组拟定了一些新的拓展发案,并遵照执行:

第一,在仍然以“扫街”宣传为基础的前提下,增加了市场调研的目的,小组成员树立较好的市场拓展意识,明白了市场不是等来的,而是走出去拓展来的。

第二,以宣传单为载体,将我行信贷产品推销给客户。之前的宣传,只是简单的发发传单。由于我们所在区域,专卖店较多,店主通常不在店内照看,因此很多时候,该类微小企业主无法获取我行的信贷信息,而服务员也不把我行的营销信息转达到店主,使得信息发散

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此种情形,我们将一些较有实力的营业场所作为宣传重点,以市场调研的方式与服务员沟通,使她们尽量的将我们的信息转达给店主。

第三,我们所在区域,以服装业为主,针对此特性,我们充分了解该区域内的贷款需求信息:贷款人来我行贷款,全部是在某种动机推动下进行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利润。只要有相当可观的利润作为动机,那么我行的产品还是相当受欢迎的。可是由于今年忻州市场整体呈现疲软状态,加之我行信贷利率偏高,很多微小企业主(兽霸、三彩、阿陀力)宁愿选择私人借贷(一分利息),只为方便而且灵活。与店长、店主交谈中还有部分微小企业主(太子龙、七匹狼、柒牌、意尔康、春达、花样年华)觉得我行贷款金额偏低,无法满足其进货、铺货需求,费事、落人情还最终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还有部分企业主自给自足,觉得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贷款。

第四,在日月广场,有两家商户对我行贷款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当我们解释完个人商务贷款与小额贷款后,感觉兴趣大减,只说:太麻烦了,直接抵押房产证不就可以了么,为什么这么麻烦,现在找保证人多麻烦,不是亲近的谁干这个事啊?针对该类客户我们只能尽量解释、争取,将信贷人员名片留下。

第五,利用微小企业主追求利润的心里,刻意将一部分贷款客户成功案例匿名说出,刺激小企业主,使得在攀比的过程中认可我行贷款产品。

第六,仍然紧抓农村市场,与本村的实体业主交谈,他们也愿意

帮助农户去贷款,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在南曹村养殖小区,当时就与负责人达成协议,我行贷款由农户贷到后,他们小区再补贴6厘利息,刺激养殖户继续购买奶牛,达到养殖小区与奶户们双赢,当下就有近10户农户表示愿意贷款,而我们也在筛选中,选择了5户,以等额本息的方式对其发放贷款。后续已经有很多农户有贷款意愿,但是针对行业过于集中的情形,我们仍然在筛选过程中,优中择优。

第七,我们想了一个办法,但是这个办法有其双面性:就是贷款资金全部为小区控制,而我们行与小区签订一个协议或者是保障合同,这样由小区督促奶户还款,如果奶户需要贷款直接向小区申请(前期我们已针对奶户发放贷款,只是贷款全部掌握在小区手中,可以防范贷款人违约,改变贷款用途),而我们就有了奶户与贷款人双重保证。只是弊端在于将所有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形式有点类似于集中用款,但是又区别于集中用款,如果小区经营出现问题,还款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只是我们的贷款人(奶户)还在,这个方法还有待探讨并将其成熟。

虽然我们现在的工作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我们小组会一直努力的走出去开发市场,树立新的市场观念,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增加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正确定位自己,正确定位我行信贷业务发展,使我行信贷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打造忻州市场信贷业务领军先锋。

第二篇:浅析中国信贷市场的未来之路

财富管家--榕巨互金(WX:Rongjuhj)

浅析中国信贷市场的未来之路

个人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为评价标准而发放的贷款。自07年由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在中国首先开启个人信贷业务之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跟进,抢夺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的大蛋糕。

纵观如今国内的银行信用贷款市场,虽自09年以后发展迅猛,并且近几年各大银行及放款机构推行的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迅速。然而普遍成熟度比较低,信贷行业中所谓的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准则模式仍不健全,也造成现有的银行及放款机构的客户贷款流程痛点较多。国内的信贷市场,无论是从发展的历史、客户体验,还是从发挥的作用来看,欧美的信贷市场显然已经把我们远远地甩在身后。

国内个人信用贷款的痛点究竟在哪儿?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银行业金融法人机构3800家,小额贷款公司8951家,P2P网贷平台2643家,每个公司都有很多信用贷款产品,不同机构之间的产品差异巨大,同时放款机构仍呈递增趋势。(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主流放贷机构规模-人民银行数据统计)

一方是微小的个体和需求,另一方是繁多的机构和产品,普通借款人在面对如此多的机构时,会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会让借款人的贷款办理过程痛点累累。根据助贷网对旗下平台2015年贷款申请客户的数据分析,贷款的痛点主要集中在选择和办理这两个流程之中。

关于贷款的选择,借款人吐槽最多的问题集中在以下7条: 1. 那么多贷款机构和产品,到底哪一家我能成功贷款? 2. 到底哪一家的利息最便宜?会不会比我找到的更加便宜? 3. 到底哪一家快点?我真的等钱救急!

4. 我现金流压力比较大,想要先息后本的贷款产品,哪里有? 5. 选择的过程,会浪费我很多时间和成本,而且不一定有好结果! 6. 我选择的产品,真的和机构广告宣传的一样吗?

7. 很难找到合适的产品,不像超市或淘宝购物那么简单直接 ! 财富管家--榕巨互金(WX:Rongjuhj)

而关于贷款的办理,借款人吐槽最多的问题集中在: 1. 需要准备一大堆资料,而且有的资料都不知道是啥? 2. 资料上交后,被通知还需要补交其他,又得跑回去找!

3. 不知道资料有没有问题,很有可能因为资料问题导致前期辛苦准备半途而废! 4. 同时申请了几家机构,需要多方对接,头大!

5. 等待审批的过程很痛苦,不知道进度!我真的需要钱救急! 6. 没人对我的贷款办理负责,我很累,心里也没底 !

在中国,大多借款人在贷款过程中选择忍受的同时,内心一直在呼唤一种新的模式或者新平台来解决这些痛点。

信贷经纪人(LOAN BROKER)或将取代信贷业务员?

也许过不了太久,现在经常联络借款人的信贷业务员(即各银行及放款机构的信贷销售)将会被一群新人所取代,这类人在欧美主流信贷行业中被称为“信贷经纪人(LORN BROKER)”。他们的出现,已悄然改变了目前国内由银行及放款机构-信贷业务员-借款人构成的贷款市场,而成为新的贷款撮合者。

也许你可能不太了解,怎么样的人被称为“信贷经纪人”呢?传统的信贷业务员基本都是银行和放款机构雇佣的,肯定极大地站在资金方的立场上。而相比较传统的信贷业务员,信贷经纪人隶属于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此类平台并不代理某一家银行和放款机构的业务,也不仅仅销售信贷产品,他们是基于借款人的利益,为借款人寻找合适的银行和放款机构,并为资金方与借款人订立贷款合同提供中介服务,依法收取佣金,显然信贷经纪人更会为借款人考虑。

LENDING TREE是美国最大的贷款信息服务平台之一,1996年成立,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LENDING TREE基于借款人的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贷款产品,并安排信贷经纪人进行线下对接,帮助借款人完成贷款需求。同样类似的平台还有英国的Money supermarket,澳大利亚的iSelect,中国的助贷网等。

这些贷款服务平台旗下的信贷经纪人是一群掌握着丰富金融知识的人群,他们受平台专业化的服务培训,系统地掌握了各大放款机构的产品,无论在时间成本还是智力成本都远远财富管家--榕巨互金(WX:Rongjuhj)

高出单家银行及放款机构的信贷业务员。而且,他们还为客户提供产品咨询、成本测算、额度调配、贷款安排、快速办理等服务,借款人贷款流程中的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信贷市场发展之初,曾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信贷业务员,由于只为一家放款机构服务,已渐渐无法担负起帮助客户购买最优产品的角色。

中国信贷市场的未来之路

有着2600多家放款机构的英国贷款市场,就有3200多家贷款经纪人公司或互联网平台,贷款经纪人撮合的业务占英国总放款量的60%以上。在国外,很多职业都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的一对一的关系。许多人有自己的律师、牙医、财务、税务、贷款经纪人,因为他们更相信专家。

笔者坚信,中国信贷经纪业务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并且,伴随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增长,贷款服务平台也将面临更好的竞争市场环境。同时,拥有健全的信贷居间主体是信贷市场体系完善与成熟的标志之一。

个人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为评价标准而发放的贷款。自07年由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在中国首先开启个人信贷业务之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跟进,抢夺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的大蛋糕。

第三篇:信贷市场将逐步适应货币紧缩政策

黄祖斌 2011-6-2

4今年以来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恶化,中国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不少人批评称这完全是货币紧缩政策的“恶果”。然而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的基调并无不当,而且融资市场的效率将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将增强。

中国今年虽有货币紧缩的操作,但从实际的市场效果来看则属中性。截至5月末,M2同比增幅为15.1%,考虑到全年CPI涨幅有望控制在5%以下,这足以支撑中国经济9%以上的增速。上半年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5月末的76.7万亿人民币存款余额计算,共冻结2.3万亿资金。同期新增外汇占款为1.8万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除了3月之外其余4个月全为净投放,累计投放资金10260亿。总体上今年央行投放资金近5000亿元。央行虽然加息2次,但一年期存款利率比CPI仍低了2个百分点。

不过,民间借贷利率普遍上扬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央行净投放资金的情况下,资金到哪里去了?

银监会今年要求新增贷款按新规走款的比重达到80%。所谓新规,是指《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新规明确规定对贷款实行全流程风险控制,强化了对贷款资金支付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银行新增贷款被挪用。该政策是对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去年12月“将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的要求的贯彻,这也透露了一些信贷资金流动的迹象。

事实上,以往中国较多的银行贷款被挪用于在楼市、股市和期货市场的炒作,还有不少低利率的贷款被借款人用于民间高利贷的发放,以赚取丰厚的利差收益。某钢铁贸易商就透露,他的一个贸易商朋友去年利用钢材抵押贷款1000万进入棉花期货市场,一度盈利5000万元。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1年1-4月,中国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116.668万吨。截至2010年12月底,年内累计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为429.25万吨。巨量的铜进口而不用,秘密就是贸易融资。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敲定进口一批铜后,通常选择与国外卖家采用信用证结算的方式来完成交易。银行较高授信额度的企业,则无需交纳一分钱就可以取得银行开具的信用证。出口商得到信用证就向中国发送铜,进口方可用铜向银行抵押融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分钱也没有支付,却得到了铜和一笔贷款,铜的升值可以赚钱,贷款可以发放高利贷。

当信贷政策趋严后,实体经济需要更多的资金“接济”,民间借贷利率也相应上升。浙江中小企业局发现,前几年,部分中小企业把工业企业当作一个融资平台,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资本等行业。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企业不断地抽走实业上面的资金,来保楼市里面的钱。

在房地产调控长期化的背景下,资金的逐利性导致部分炒房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因此在温州,在央行货币紧缩步伐未放缓的情况下,5月民间借贷利率居然有所下降。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6月份民间借贷利率监测报告”显示,5月份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为24.38%,比上季度末回落0.43个百分点。据温州市房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主城区二手房交易量分别为1232套、541套、613套、425套和494套,成交量基本呈现萎缩态势。温州鹿城一投资俱乐部成员透露,他在二线城市的三套房产目前已经套现,并已经以股权形式投入到俱乐部的金融投资中,总共资金为2000多万,利率为24%。最近10年,不少城市房价上涨10倍,但每年的复合投资收益率也不到30%。当民间借贷回报率上升到长期房产

投资回报率水平的情况下,大量沉积于楼市的资金有流入信贷市场压低市场利率的趋势。更何况在调控压力下,房产增值难度在明显加大。

中国今年货币紧缩的操作不少,但实际上的货币紧缩力度并不与政策同步。银监会加强对贷款被挪用的监管导致民间借贷市场一时间不适应,在民间借贷利率较高的情况下,随着部分炒房资金从楼市撤离和部分资金弃实业而流向民间借贷市场,信贷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将不断增强。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第四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银行信贷融资论文

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可获性途径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牵引力。但由于融资结构、信用缺失等多方面因素,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首先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信贷融资的条件﹑风险评级方法,然后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分别从融资方式﹑融资渠道和现存问题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的现状,最后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出发,提出提高信贷融资可获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可获性

1 银行信贷的分类及风险问题

1.1 银行信贷的条件

信贷融资是间接融资,是市场信用经济的融资方式,它以银行为经营主体,按信贷规则运作,要求资产安全和资金回流,风险取决于资产质量。信贷融资由于责任链条和追索期长,信息不对称,由少数决策者对项目的判断支配大额资金,把风险积累推到将来,需要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支持。

信贷融资的方式可以分为银行抵押贷款,直接贷给企业;对个人的抵押贷款和消费信用贷款,贷款给企业股东个人;有担保的信用贷款,主要贷款给附属于大企业、为大企业提供服务和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

要取得信贷融资的条件包括:

(1)必须经过国家工商银行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登记注册,持有营业执照;

(2)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

(3)有一定的自由资金;

(4)遵守政策法令和银行贷款、结算管理制度,并按规定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和一般存款账户;

(5)产品有市场;

(6)生产经营有效益;

(7)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

(8)诚信为本。

只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够信贷融资,否则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融资。

1.2 银行信贷的风险评级

根据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对企业信贷投放必须对其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根据风险程度决定是否投放信贷,有不同的评估方法,但评估结果不完全一样。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方法并不区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采用相同的企业贷款风险识别方法,即“要件法”和“风险评级法”。

我国贷款实行的是五级分类管理方式,即贷款风险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

合称不良贷款。作为一维评价系统的五级分类管理方式,以主观判断为特征,缺乏相应的数量分析,不区分借款人与款项这两类不同性质的风险以及影响这两类风险的重要因素,故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和防范信用风险,只能在事后检查或者补救。

1.3 现存问题

当前,我国没有一家银行建立起完善的“一对一”服务系统,也就是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贷款,而由于我国信用系统建设的滞后和跨行交流的障碍所产生的信用风险,导致了前期部分不具备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借贷到了资金却又不能按期偿还,信用市场逐步恶化,而后期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又难以再融资,形成不同中小企业间融资的供求矛盾。

2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2.1 融资方式

(1)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折旧和留存收益形成自身的资金积累,融资能力取决于企业净资产的规模﹑利润水平以及投资者的预期等因素。外源融资是指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使之转化成为自己投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其中,直接融资方式极少为中小企业采用,除非是极少数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方式通过金融机构充当信用媒介,要求有效的抵押和担保,因此,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得

到的资金也受到限制。

(2)主要融资方式。

银行借款是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但银行以风险控制为原则,在借款时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企业的规模和资本,对风险大的企业或项目不愿借款,这是由银行的业务性质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达到实力雄厚、收益或现金流稳定,才能成为银行欢迎的贷款对象。

2.2 融资渠道

(1)融资渠道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

中小企业由于大多处于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资金需求量较小,因此,主要依靠内源融资这种融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内部积累。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资金需要量进一步增加,企业会改变对内源融资渠道的依赖,转而采用其他融资渠道。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成熟,投资体制不健全,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获得相应的资本支持,因此,中小企业大多选择银行的短期贷款作为外源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这既是由我国的金融市场决定的,又是由中小企业资金有限性决定的。

(2)获得信贷支持少,非正规金融机构作为补充渠道。

中小企业由于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银行一般只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不会提供长期贷款。因此,中小企业还常通过非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因为这些机构对企业的资本

要求和信用等级要求较低,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所需的资本支持,非正规金融机构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补充渠道。

2.3 融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在正式制度安排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来自于金融中介,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信用社以及农村信用社,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就转变成为了贷款问题。

(1)融资难问题。

由于企业的规模与其信息可获性成正相关关系,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信息越不容易获得,因此,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配给问题导致了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的现状。

在我国的企业群体中,有超过90%的是中小企业,而在主流的中小企业中,有81%的中小企业认为“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60.5%的则认为“没有中长期贷款”,在停产的中小企业中有47%是因为资金短缺。

中小企业融资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的融资机构,特别是银行资金,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来获得,融资渠道较为狭窄。但是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也非常困难,大约只有1.4%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贷款,总规模只占信贷总额的8%左右,贷款利率大都在5%~8%之间,主要是期限在6~12个月的短期贷款,贷款成本偏高,不利于中小企业开发和发展回报期长、收益多的项目。

(2)非正规性问题。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用于流动资金和偿还贸易债务,因为通过正规渠道获得银行信贷和其他财政支持有限,资金还来源于民间。产生于民间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发挥“准民营银行”作用的借贷活动已在20世纪80年代广泛存在,也即民间金融,然而具有非正规性的民间金融早于民营银行,说明我国金融深化不足,正规金融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现实与潜在的融资需求,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民间的金融机构改造为正规的中小金融机构。

(3)信用问题。

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度低的问题,银行信贷资金必须保证“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因此必须对信贷资金进行风险评估,中小企业信用度的高低决定了中小企业能否获得信贷资金。企业信用度低,信贷资金的风险就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就会考虑信贷门槛,这样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就受到了信用问题的影响。

3 提高信贷融资可获性的手段

3.1 加强金融监管,重视信用建设

信用建设是指企业有无意愿偿还所融资的债务或者偿还债务的能力高低,以及是否有意愿向初始投资者分配其应得的利益或者承诺。

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导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

资成本和银行授信成本。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首先要通过广泛宣传,在全社会树立起信用观念,并形成信用的奖惩机制;其次是加强金融监管,明确立法,提供信用的法律保障,对违约失信、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最后,中小企业要重视自身的信用建设,以实际行动展现自身的资信,并努力真实地得到权威资信评估体系或机构的认可,消除商业银行提供信贷的顾虑。

3.2 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支持中小企业

商业银行调整信贷政策,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对所有企业不采用统一的标准,而是有针对性地提供信贷,支持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逐步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比重。

在今年商业银行信贷趋紧的形势下,新增信贷投放已经开始向中小企业倾斜,这表明了中小企业已经开始成为商业银行青睐的目标客户群。商业银行可以适当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利息,以相对较高的净息差,来弥补中小企业单户授信规模小、成本高的风险性。

3.3 采用多种融资方式,侧重信贷融资

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主要向非金融机构融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我国,向银行融资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但信贷融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因此,中小企业应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如证券公司的以中小企业持有证券或债券为抵押的贷款业务,保险公司面向中小企业的保险单贷款和抵押

贷款等,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不动产等风险较低的单项业务提供的专业贷款。但信贷融资仍应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侧重点,因为银行信贷的风险性较小,符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3.4 政府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技术和市场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作为必要条件,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企业自行融资之外,政府也应该提供财政资金,为中小企业开发技术、开拓市场和创新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和贴息支持。

对于非正规的“准民营银行”,政府应重视其在民间的地位,大力扶植其向正规化发展,此外,还可以鼓励建设地方性民间投资公司、风险资本投资公司,对虽然高收益却由于高风险而难以得到银行信贷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民间机构的正规化和融资机构的普遍化,一旦得到政府的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将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3.5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用法律保障中小企业融资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中小企业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的生存依据。完善的法律一方面可以规范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避免信用风险。由于中小企业天生比大企业贷款有更高的违约率,中小企业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占全部不良资产的比例高,如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就能慎重考虑自己的行为,权衡利弊后,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恶意贷款行为,为提供信贷的银行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可以使商业银行不会因为回避风险

而拒绝或者减少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使中小企业能够得到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的获得信贷的机会。健全的法律从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两个方面都提供了保障,使风险性降至最低,使规范性升至最强。

4 结语

中小企业由于风险分散,项目资金数额少等因素,在商业银行信贷的评级中,属于先天的弱势地位,这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符,为了提高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可获性,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都应采取措施,从政府支持、金融监管、信贷结构、融资方式和信用建设等多个角度,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和信用危机。

参考文献

[1]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6).

[3]周兆生.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5).

第五篇:试论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创论文)

《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浅析我国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摘要】随着经济市场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商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可见,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建立合理信贷决策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运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理论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信贷市场

银行是经营资金融通业务的中介,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核心业务,而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给信贷市场带来了效率损失,也增大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下面将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 1.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缺乏信息,进而影响信息劣势方不能做出正确决策,导致交易效率降低的现象。一般而言,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即卖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但是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见于二手车的买卖,卖方比买方更了解二手车的信息。后者例子比如医疗保险,买方通常掌握了更多的信息。

2.信息不对称的分类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分为事前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事后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两种情况。逆向选择是交易事前的信息不对称,由阿克洛夫1970年对美国的二手车市场分析而来。阿克尔洛夫在分析二手车市场认为,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买主以市场的平均质量估计的价格只能购买到质量在平均质量以下的二手车,而质量高于平均质量的二手车就无法销售出去,从而导致质量好的二手车退出市场,市场上二手车的平均质量也就逐步下降,最后市场逐步走向瓦解。信贷市场上同样也存在这种事前的逆向选择,最终的结果是信誉好的借款人退出市场,市场上留下的是信誉差的借款人。道德风险是交易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在金融交易

《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发生之后,为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借款人可能用贷款人的资金从事风险更高的业务,比如企业用信贷资金从事高风险的投资。

二、 我国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逆向选择

1.银行VS借款人——“惜贷”和“慎贷”现象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缺乏对借款人的真实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了解,而借款人对自己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非常了解,既是借款人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最多是社会风险度的平均值。这样,风险低的借款人会觉得利率太高而放弃贷款,但风险高的借款人却积极地寻求贷款。经过多番博弈,最后的结果是银行难以分辨借款人的优劣,从而拒绝借款人的请求。这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事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的表现,即 “惜贷”和“慎贷”现象。

2.银行VS借款人——中小企业融资难

如前面的分析所述,银行与借款人相互博弈的最后结果导致了“惜贷”和“慎贷”现象,对于借款人是中小企业而言,就是融资难问题。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中小企业融资极为困难。另一个方面,从我国的银行业结构来看,我国的银行业过于集中,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金融资产过于集中于大银行。而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无法预测,自然向其提供的贷款也就很少。企业有大量的融资需求,但是无法得到满足,而银行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却不敢贷出去。一方面是企业贷不到款,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银行找不到合适的客户,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社会的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这同时也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决策上存在问题。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由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引起的。

3.银行VS存款人——选择银行的盲目性和“挤兑”现象

银行的客户除了借款人,还有存款人。存款客户和银行之间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其中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银行作为债务人对自己的信用水平和财务状况的了解远超过存款客户,既是银行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由于处于信息劣势地 2

《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位,存款客户很有可能误选一家信用水平低的银行,如果银行为使利润最大化用客户的资金从事高风险业务,那么存款客户就处于不利的位置。尤其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信用评级制度时,银行也没有定期向客户公布自己的财务信息,存款客户更加难以判别金融机构的质量,在选择银行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无法判断时,利率就成为存款客户选择商业银行的标准。信用水平较差的银行自然会以高息揽存,然后银行用高息揽存的资金从事高风险的业务以获得高额利润。一方面,如果银行的业务出现问题,存款客户就会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如果客户对银行缺少信心,客户就会抽回资金,银行有可能出现“挤兑”现象。显然,这对双方都不利。

(二)道德风险

1.银行VS借款人——不良贷款问题

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在做出贷款决策后并不不能高枕无忧,他们最关心的是借款归还问题。然而银行对借款人的情况了解始终是有限的,在贷款发放之后,一些不良借款者欠贷、赖贷、逃贷,难以归还贷款,结果是银行不能收回贷款。这就是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另一表现——道德风险,既不良贷款问题。据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12 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681.8 亿元,比年初大幅减少7002.4 亿元;不良贷款率2.45%,比08年年初大幅下降3.71 个百分点。尽管不良贷款数额和比率有所降低,但是基数仍然很大。对此,1999年我国投资组建了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专门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当时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了1.4万亿元不良资产。因而,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仍然处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对不良贷款的控制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和强制措施,所以金融资源的配置处于无效率状态。

三、 解决我国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策略 1.建立可靠的信用评级体系,使信用担保市场化

为解决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建立可靠的信用评级体系。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机构从事企业的资信评定工作,它以独立、客观和公正为原则,按照经济标准、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对企业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所提供的分析报告和评定结果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值得 3

《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信赖的程度。我们不仅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而且对借款人的信用也进行评级。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可以避免存款客户选择银行的盲目性,使存款客户在存款之前就对银行的资信、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再做出选择。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使银行能够得到充足的有关借款人的公开信息,辨别客户的优良,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信用担保市场化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运转的效率。

2.加快利率市场化,放松贷款利率管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管制是相当严格的,这使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无法得到优化,货币政策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得发挥。利率市场化使金融机构可以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头寸、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控制的利率,使资金的供需状况得到真实的反映。从贷款方面看,利率市场化后,让利率反映贷款项目的风险度,对风险进行合理量化。在受理每笔贷款申请时,银行对借款人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对于风险越大的、资信程度较低的客户,收取高贷款利率,这样可以补偿较高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风险小的、资信程度较好的客户,收取低的优惠贷款利率,有利于吸引高质量、低风险的客户群。所以加快利率市场化对于解决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完善法律制度,充分保护各个主体的利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金融市场进行规范市场,以此保证公平交易和正当竞争,从法律上保证经济主体的利益,对于欺诈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用法律制度迫使债务人披露真实信息,对那些提供虚假信息,做假帐的借款人进行严厉的惩罚。使银行在良好公平的环境下运用多种手段,减少不良贷款,提高盈利水平,应对国际竞争。

4.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还必须为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贷款机会,这就需要对应的中小金融机构完成。所以我们要完善银行体系结构,为解决大银行和小企业的冲突,就要使中小金融机构多样化,建立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使之和我国的经济构成相适应。我们不仅要有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也应当有政 4

《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策性中小金融机构,不仅要发展城市中小银行,也要发展城乡信用社。只有在这样的银行体系结构中,中小企业取得贷款才更加容易,同时也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结论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我国信贷市场上问题繁多。银行的“惜贷”和“慎贷”现象,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存款人盲目选择银行以及“挤兑”现象和不良贷款问题。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促进信息的充分化、对称化,是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关键。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地深化银行业改革;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现实,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支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只有解决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的信贷市场才能健康持久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乌家培,谢康,肖静华.信息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孙信明.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07 . [4] 毛锦,蔡淑琴. 信息不对称前提下银行信贷活动的博弈分析[J].经济经纬,2006,(05) . [5] 杨一霞,韩景旺.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03) . [6] 郭新忠.信息不对称与信贷市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0. [7] 喻先祥,毕家新.信息不对称下的银行信贷市场: 扭曲及对策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3). [8] 王怡.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9] 胡栗源,冯祈善,邬江.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分析与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6,(16). [10] 王亚杰,陈军.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信息量和信息供求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3). [11] 王琳.信息不对称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J].金融论坛,2001,(8). 5

上一篇:消防安全疏散培训下一篇:现代散文选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