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教育文化落地生根

2023-02-12

第一篇:让新教育文化落地生根

让企业项目文化落地生根

——建安公司杭甬客专萧山制梁场项目文化建设纪实

前不久,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外宾兴致勃勃来到中铁三局集团建安公司萧山制梁场,在局杭甬铁路客运专线经理部经理郑杰的陪同下,对萧山制梁场的标准化管理进行了参观和观摩。在萧山制梁场像接待这样的各类大型会议、参观和观摩,仅在今年4月至6月就有10多次。这就彰显了建安公司萧山制梁场在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方面,走在了集团公司的前列。

客运专线作为中国铁路建设最高水平的竞技舞台,建安公司萧山制梁场自进场以来,始终把“六位一体”为核心的标准化建设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客专目标的重要手段,把客运专线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要求作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贯穿于梁场建设的全过程。并结合三局特色,按照“知行合一,勇争第一”的企业管理理念,结合梁场自身实际,将铁道部的“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置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的标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梁场的标准化管理和项目文化建设中。

完善体系,坚持规章制度标准化

客运专线与一般铁路干线相比,决不是速度160公里∕小时与350公里∕小时的区别,而是思想观念、工作标准、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新飞跃,必须要有一套完善、规范、符合标准的制度体系作保证。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深谙兵家常理的梁场“班子”一进场就瞄准了这一点,紧紧围绕铁道部“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和杭甬公司“第一次就做对”的管理理念,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了科学合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种类齐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出了“施工进度领先、安全质量受控、项目管理标准、信用评价争先、成本管理高效、科技成果丰硕、项目党建优秀、企业文化突出、

项目团队和谐、职工之家幸福”的十二大项目管理目标,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定了安全质量、施工工艺、过程控制、工期保证、环保控制、成本控制和员工培训八大管理体系,形成了以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环保、科技创新“六位一体”为着力点的,涉及施工行为、执行、操作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体系。使中铁三局集团建安公司萧山制梁场进场后即在一个高标准的正确轨迹上运行。

精干高效,坚持人员配备标准化

在人员配置标准化建设中,萧山制梁场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从其他客运专线抽调精兵强将,从公司范围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优秀管理者组建了新的项目管理团队,项目部经理、副经理、总工大都具有多年铁路尤其是客运专线施工和管理经验,各部门管理及施工人员也大多是从石太、武广、京沪、石武等客运专线抽调过来的精兵强将,具有丰富的客专施工经验。人员配备标准上体现一个“高”字,实现了岗位设置、人员素质满足管理需求的标准化。为切实加强参建人员对推行标准化管理和实施标准化意义的认识。萧山制梁场对各类进场人员、尤其是一线作业人员,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确保施工现场的所有岗位和技术工人100%经过培训,100%持证上岗。一年来,梁场陆续举办安全、质检、试验检测人员、物资设备、计划财务、施工技术、现场管理、信用评价、特殊工种和专业技术培训共计26余次,培训人员达580人次,为杭甬客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突出重点,坚持过程控制标准化

在过程控制标准化建设中,梁场以安全、质量、进度为重点,抓细节、抓落实确保执行标准不走样。在安全管理上,严格按照刘部长提出的“不做违法的事、不违章作业、不用低素质的人、不当老好人、不吝啬投入、不存在侥幸心理”指示精神,切实抓好四个到位即:组织机构到位;措施到位;现场管

理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通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组织到位,工作到点,责任到人,事前预警,过程严控,梯度推进,纵深发展”的安全生产网络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及思想觉悟,有效地预防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质量管理上,关口前移,堵住质量隐患源头。加大对原材料的监控力度,从源头上控制好材料的“入口关”。同时,加强原材料的进场验收,确保原材料“进场关”。针对客运专线施工的特殊要求,萧山制梁场编写了箱梁预制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工艺要求的“口袋书”,发至现场管理、技术人员人手一册;还先后派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和工程部、安质部长,参加铁道部组织的客专施工技术培训,并采取现场观摩、外请专家授课和导师带徒、以老带新等方式,分别对试验、钢筋、捣固、模板、预应力张拉、真空辅助压浆等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个参建员工都能以娴熟的技能,在各自的岗位上标准作业;在目标管理上,围绕生产重点、难点和阶段目标,抢抓节点突破重点,分阶段开展竞赛活动,使竞赛活动真正成为促进梁场建设进度的助推器。

文明施工,坚持现场管理标准

开工伊始,萧山制梁场即制定了《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标准》,为有效地加强现场标准化的管理,梁场按照中铁三局《项目文化建设实用手册》的要求并结合制梁场自身特色编制了《萧山制梁场标准化工地建设方案》。对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进行了严格划分并进行了隔离,每个区域均严格按方案进行实施。同时梁场深入开展了“抓样板、树典型”活动,在学习兄弟单位先进施工经验的同时,组织大家开展了相互交流和观摩,通过观摩和交流,提升现场管理整体水平。实现了现场施工规范,基坑、水池、临边等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场内通道平整坚实,排水通畅,各类标牌、标识清楚、明显,现场人员全部按规定和要求统一着装,持证上岗。

萧山制梁场始终坚持以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以技术工艺为保障,以人员素质为依托,以精品工程为载体,扎扎实实做好“四个标准化”管理工作,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促进了施工任务又好又快的完成,赢得了杭甬公司、上海铁路局、集团公司及三局指挥部等各级领导的好评。今年上半年被局、局党委授予首批“星级”文化建设项目。

(宣传部桥梁分公司供稿)

第二篇:申论范文:让幸福落地 让文化生根

: http://kc.offcn.com/general/178/17773/

幸福指数,幸福感,幸福城市„„,无论是在政府的政策文件里,还是在媒体的报道中,或者在群众的口中,幸福都越来越多的被提到。幸福不能只是靠说,更重要的是做。如何让幸福的政策变成幸福的实践,如何让幸福的理想变成幸福的现实,如何让幸福落地,这是个问题。

幸福落地需要我们多做一点小事情。为了幸福,很多地方都建了很多大广场,大马路,大剧院,大体育馆„„。不能否认,这些大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活环境,提升了形象。但是这些大工程能够搞多少呢?一个城市能够有几个大广场呢?我们不能让群众坐车去跳广场舞吧?要实现幸福,我们不能只做事情,还应该多做一点小事情。比如社区的绿化,比如公交站台多一条凳子,比如多建几个公厕,多设几个报刊亭„„。不能只做那些看得见的事情,要多做一些“看不见”的事情。这些“看不见”的事情恰恰的是对群众幸福生活最贴心的关怀,但是群众可以感受到,享受到。恰恰是这些“看不见”的工程,让我们得到群众的真心认同。

幸福不能单靠政府的努力,也要靠人民群众的配合。这种配合不仅表现在努力奋斗上,也表现在观念转变上。

幸福落地需要我们转变生活方式,适度放慢生活的节奏。改革开放以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落后就要挨打„„等观念深深根植脑中。这种忧患意识在帮助我们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让人民迷失生活方向。尤其是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很多人过着飞一般的生活。他们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们要奋斗,也要享受;要工作,也要生活。我们要为别人服务,也要给一个别人为我们服务的机会。对此一方面要主动引导群众转变生活观念和态度,引导群众合理消费;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旅游,文化艺术,餐饮养生等服务行业,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社会基础。

幸福的生活不是简单的吃喝拉撒,还应该包含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幸福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不仅包括现实因素,也包括历史因素。

幸福的生活必须根植于文化中,根植于传统中。一些人什么东西都喜欢新的,老房子,老街道,老店铺„„都被肆意的破坏。其实在我们语言文化中老本身就有好的意思:老朋友,老地方,老街坊,老夫老妻„„,这些“老”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老东西是历史记忆的载体,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历史文化这种看不见的东西恰恰构成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

幸福不仅仅是空间维度的,也是时间维度的,深层次的幸福要在历史深处去寻找。我们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共同维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属于人类共同财富的文化。

第三篇:彰显理念 创新载体 突出特色 让安全文化落地生根

彰显理念

创新载体

突出特色

让安全文化落地生根

中国石化湖北荆门石油分公司

中国石化湖北荆门石油分公司下辖钟祥、京山、沙洋、天门等4个县级分公司和1个零售直属片区,现有员工904人,年吞吐量100万吨油库1座,在营加油加气站142座,年销售成品油40万吨。近年来,公司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从营造氛围、培育意识、规范行为、提升素质入手,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全方位和全过程,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事事落实安全、处处服从安全的良好氛围,培育员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我要安全”意识,筑牢企业本质安全的基础,取得了优秀的安全业绩。

荆门公司2012年被省安监局命名为“湖北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评为“三基”工作先进单位。公司领导班子于2007年、2011年被中国石化销售事业部评为“四好”领导班子。公司所辖东宝山油库连续16年被省公司评为安全管理先进油库,创造了湖北石油油库安全生产的最高纪录。2006年东宝山油库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称号,2013年荣获湖北省“工人先锋号”。2014年5月,荆门石油分公司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命名为“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成为首家中国石化系统获此荣誉的基层单位。

1

一、牢牢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一)彰显先进安全理念。安全理念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秉持的安全思想观念和安全工作信念,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灵魂。公司提出了“安全工作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工作要求,并指出:“用安全管理人员的辛苦指数,提升员工和家庭的幸福指数,提升公司的安全系数”。公司大力培育“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的安全价值观、“风险可以控制,违章可以杜绝,隐患可以消除,事故可以避免”的安全预防观、“我的安全我负责,你的安全我有责”的安全责任观和“安全健康是最大的幸福”的安全幸福观,使安全理念做到了“内容上广泛认知、感情上深度认同、行为上高度自觉”。

(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带头落实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带头参加库站班组安全活动,把安全价值观言传身教播种到了每一名员工的心里。2014年,公司领导干部参加联系点活动536人次,其中现场带班128人次。每逢重大作业,公司领导都亲自参与作业现场复核确认,确保施工安全。

(三)打造全方位安全环境。公司始终注重企业设备设施、工艺系统、作业环境、安全生产标识、宣教基地等人文安全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库站标准化,从源头上确保安全。设计并启用荆门石油QHSE卡通卫士,将其应用到作业现场的各个环节,以生动的卡通形象提示员工防范风险,确保安全。对加油站、油库工艺流程和操作现场进行风险辨识,全面推行库站安全风险可视化管理,做到有风险就有提示。大力推进安全文化“进机关、进库站、进班组、进岗位、进家庭、进工地、进邻里”的“七进”活动,

2 将安全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全方位和全过程,营造出人人重视安全、事事落实安全、处处服从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全面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法,要求员工在作业前辨识风险,作业中落实措施,作业后对照检查。一是结合实际制定“七想七不干”的解读版,将“七想七不干”工作法作为公司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违反“七想七不干”工作法列为“三违”的根源和安全隐患的主要源头。公司还将11月9日定为公司“七想七不干”学习宣传日。二是制作下发“七想七不干”桌牌160余个,要求全体干部员工熟记、熟背,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三是在所有施工现场悬挂“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牌,现场作业人员在进场前全部确认无误签字,方可开展作业。将“七想七不干”工作法的执行情况,列为各级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考核的主要项目。四是为了推动全员践行“七想七不干”工作法,公司每年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心系库站、查找隐患、我要安全”活动,发动员工查找隐患并录入隐患库,逐条跟踪整改。

二、紧紧抓住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

(一)统一全员思想认识。总书记针对安全生产做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重要指示后,公司迅速组织开展“如何确保企业长治久安”的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使干部员工认识到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必须持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以文化思维提升安全管理,用底线思维守住安全红线,不断加强责任文化、执行文化的建设,形成用制度管人、用标准管事,有章必循、令行禁止的文化氛围。

3

(二)兼收并蓄先进经验。管理人员参加了国家安监总局举办的安全文化建设培训班,邀请国内安全管理专家到公司讲座辅导,到大庆油田、杭州康桥油库、舟山港口浦油库等单位参观学习。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多次前往湖北凯龙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学习交流,拓宽安全文化发展视野,吸取先进单位建设经验,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开放与兼收并蓄。

(三)制订落实建设规划。按照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评价标准,结合其他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先进经验和自身安全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公司制订了《安全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暨实施方案》,开展安全文化“五年建设”,通过“形成体系(2010年-2011年)、全面深化(2011年-2014年)、总结提高(2014年-2015年)”三个阶段,培育观念文化,提升管理文化,营造环境文化,规范行为文化,打造物态文化,形成具有荆门石油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全方位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狠抓窗口文化建设。首先,公司明确把有较好安全管理基础的东宝山油库定为试点单位进行先行先试,在油库设立安全警示教育墙,在入库道路两侧设立“安全警句灯箱”,在食堂餐桌上印制安全警语,在办公楼制作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标语,在计量间旁设置了“责任心是安全之魂,标准化是安全之本”标语,告诫员工时刻紧绷安全生产弦,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随后,又选取了城区、国道、高速出入口销量较大、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加油站,在油罐操作井、卸油口油罐区设置固定和移动式警示牌;在加油区设置车辆停靠提示、加油温馨提示、增设“三禁”标识;在营业室设置了钥匙箱、亲人寄

4 语墙、安全镜、上岗镜。同时,在加油站围墙设置“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等大型墙体标语,全方位烘托安全氛围。各加油站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安全文化,月亮湖加油站将“规范和谐”理念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各方面。城北加油站员工提出“我是我自己的最后一关”,弘扬“岗位虽小,责任重大”的安全理念,形成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

(五)选树先进典型。东宝山油库主任贺运忠同志,是荆门公司安全管理的先进代表。他扎根基层三十余年,战斗在生产作业的第一线,日夜守护着油库的平安,身先士卒当好基层安全卫士。在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中, 形成了“对制度敬畏,对员工关心,对违章严处”的管理作风,以打造执行力为重点提升东宝山油库安全管理。2013年,在首届湖北“最美基层安全卫士”评选中,被评为“优秀基层安全卫士”,2014年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

三、积极拓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

(一)编印安全资料。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一件“安全事”,同时还是一件“文化事”,公司总结提炼了企业安全理念,自主编印了《安全文化手册》、《事故警示手册》、《配送驾驶员HSE必读手册》、《加油站双基培训手册》;充分运用漫画这一艺术形式,制作了《加油站预案演练漫画视图》和《加油站“七想七不干”漫画视图》,让预案、禁令、铁律变得鲜活、生动、富于生命力和感染力。设计并全面启用荆门石油分公司QHSE卡通卫士,在安全标识、安全警示等方面广泛使用,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遵章守纪,取得了较好效果。制作题为《高扬文化旗帜 精铸安全之魂》的安全文化建设视频宣传片,在公司内外广泛宣传,弘扬企业安

5 全文化,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二)丰富班组活动。一是评选优秀安全征文。征集一线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安全小故事、安全心得、安全处置案例等征文87篇,评选出优秀征文21篇,编辑整理后通过OA和腾讯通下发给全体员工学习、借鉴。二是举办安全图片巡展。公司收集国内外安全事故现场图片38幅,制成展板在各县市分公司巡展,使员工认识到事故对生命财产造成的极大危害和严重后果。三是组织安全法规培训。邀请市安监局专家讲授安全法律法规及操作规程,课后组织员工进行闭卷考试,参考率达100%,受教育的员工达到百余人。四是举办安全巡讲。组织4名一线优秀员工在全市5个片区、1座油库,开展了历时7天的“从我做起、从小事抓起”安全巡讲活动,现场参与干部员工700余人,演讲人员通过自身遇到的案例现身说法,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名干部员工,进一步营造了安全氛围,激发了广大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五是开展“读一本安全书籍”活动,并组织交流阅读心得体会,提高对安全重要性的再认识。六是邀请文艺战线同志走进油库,渲染安全文化建设魅力。通过现场参观,采访拍照,挥毫泼墨,用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报道、一张张饱含深情的照片、一卷卷充满寓意的字画,表达文艺工作者们对石化安全的关注之情,烘托东宝山油库安全生产之美,诠释了“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的内涵之深。

(三)强化风险防控。在油库办公楼的每个楼层设置应急疏散图,在库区大门设置紧急集合点,在库区应急疏散线路上划出黄色疏散指示标识,确保应急疏散快速有效。在油库划出行人专用通道,实现“人车分流”,确保人车相遇时行人的优先通过权。

6 在发油货位上设置“严禁装卸人员擅离岗位”和“品名、数量、货位、仓位”确认提示,防止发生装错油或冒罐;在发油场地设置“禁止修车”标识;在配电室门口设置“防止触电”标识,提示“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在楼梯走道旁设置“右上左下,当心踩空”提示;在油罐区设立“穿工作服、戴安全帽、防火堤上禁止走人”提示;在油库围墙周围设置“当心倾倒,请勿靠近”提示;在泵房、化验室门口张贴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提示做好职业危害防护。选取城区、国道、高速出入口销量较大、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56座加油站,对油罐区、加油区、营业室三个重点要害部位,进行风险警示和安全提示。在油罐操作井、卸油口设置安全提示牌(小心坠落、人站在上风口,当心油气泄漏);在罐区设置固定和移动式警示牌(关闭手机,莫带火种,油罐重地,闲人免进);在罐区观测井口加装了钢制护栏,井盖上设置“当心坠落”提示,设置了员工标准着装“安全镜”;在加油岛四周设置了防撞柱;在加油区设置车辆停靠提示(当心车门、请保持车距、油箱口朝向加油机)、加油温馨提示(加油前请确认所加油品,加油后请确认所加数量,请保管好个人随身物品)、增设“三禁”标识(禁止梳头,禁戴非棉手套加油,禁穿脱衣服);在发配电室设置联合警示(当心触电、当心烫伤、噪声有害、戴安全帽、戴防护手套、戴护耳器);在营业室设置了钥匙箱、亲人寄语墙,设置附员工标准着装图的安全镜以及题为“自己形象就是公司形象”的上岗镜。

几年来公司持续组织广大员工学习、培训、实践、塑造和传播企业安全文化,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群众的基础。2014年,省公司在荆门公司召开了全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现场会,

7 全面总结推广了荆门公司的作法。安全文化在公司各个层面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安全文化没有流于口号和形式,而是成为文化的力量和观念的引领,成为员工安全素质和安全行为的体现。安全文化建设给公司安全工作带来质的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安全工作的基础更加扎实,员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保护”的安全文化机制正在形成和进一步完善。

安全工作永远没有止境,安全文化重在践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司将继续把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促进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企业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8

第四篇:《让改革落地生根》观后感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十集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持续热播,9月3日起,河南广播电视台将再放大招,九集政论片《让改革落地生根》将通过河南广电全媒体和省内所有主流媒体同屏共振,政论片主要着眼于“改革”这一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议题,以五年为跨度,回顾、呈现河南在中央部署下的具体实践。这是首次以新闻专题的形式对河南五年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梳理、全景报道。

这九集政论片围绕一个“中心”——跟着党中央令旗走;聚焦一个“主线”——改革之问中的河南答卷;突出一个“落点”——以人民为中心。每集约15分钟, 以“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为总纲,重点关注三区一群、国企改革、创新驱动、农村产权制度、民生、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领域的积极作为、生动实践、关键突破和重大成果。 报道旨在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让改革落地生根,营造出河南全省上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喜迎党的十九大的舆论氛围。

砥砺奋进谋发展,浓墨重彩谱新篇。党的十九大日益临近,河南省委宣传部对迎接十九大的宣传高度重视,打通全省所有主流媒体,打破门户界限,特别是报业集团和广播电视两大传媒集团采用了互联互推的新手段,联手喜迎十九大。

勇于担当,踏实肯干,争当改革实践者

---观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有感

总书记曾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近日,按照厅机关党委的要求,连续收看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电视10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再次坚定了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念,再次鼓舞了我们深化改革和扶贫攻坚的斗志,再次号召我们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

一、立意高远,内容丰富详实

中国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不断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让大家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其中,部分篇章久久在内心激荡,难以平复,第一集《时代之问》直面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怎样凝聚社会共识、激发改革热情成为时代之问。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展示了国家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和措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第

七、八集《强军之路》系统阐释总书记改革强军战略思想,生动展示我军这一轮整体性、改革性改革重塑的全景画卷、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第九集《党的自我革新》全面展示了我们党如何破藩篱、去顽疾,立规矩,建制度,正风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第十集《人民的获得感》描述了改革铺陈出的民生画卷。

二、肩负使命,扛好改革大旗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中国社会面临城乡、地区发展不均衡、环境破坏严重、产能过剩等诸多影响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如何在全国深化改革的前行中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改革推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党员干部理应走在改革的最前列,牢固树立敢为人先、敢于啃硬骨头、坚定不移地改革的意识,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始终勇立改革浪头,与改革同行,与发展同步,为改革事业添砖加瓦,献智出力,将改革进行到底。

一是要树立敢于担当的进取意识。当前,全国的多项改革已进入改革的阵痛期,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个显现,改革好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勇于担当的进取意识,以思想的解放推动工作的创新。始终围绕创新与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改革方法、勇于尝试改革新模式,不能因为怕承担失误就束住发展改革的手脚,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就丧失发展改革的魄力。

二是要敢于在改革中啃下“硬骨头”。在改革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会遭遇巨大压力,会有人情友情在其中掺半,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坚硬的“牙齿”,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必须要有冷酷的面容,拒绝昔日朋友的“盛情”;必须要有滴水穿石的毅力,守住孤独与失败,只有着力打破利益藩篱,打破思维定式,才能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所谓时势造英雄,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面对发展良机,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努力把发展机遇牢牢抓在手上,力争改革先行一步,发展加快一拍。围绕改革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有计划有重点的推进,同时要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创新性推动各项改革工作,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效来检验改革成果。

三、踏实肯干,践行推动改革

国土资源是一个关系众多基层百姓利益的部门,多项改革工作正在纵深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构建,以及去年刚刚提出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试点运行。在以往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中沿革派生的问题已不能适应时代和发展形势的需要,改革就显得尤为可贵。越是新生事物,越具有蓬勃生命,越是新事物,越需要千万引领者推动者践行者,将改革的蓝图付诸于现实,使改革成果落地生根,使人民有一种获得感。就我们正在推行的改革而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已在基层落地,不动产登记逐步迈向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自然资源统一登记(湿地产权确权)正在按照预定方案实施,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将湿地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勘测调查,探索湿地产权确权登记办法。我们要在实践各项改革任务时,保持一股革命热情、一种拼命精神,在细微处着手,善小而为,物小亦为,用责任担当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作为,在一点一滴上把改革工作做到底、做到实。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新的革命长征路上,只要我们坚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担当,勇于“革命”,真抓实干。时代巨轮需要一批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作为国土资源系统的一名工作者,我们既要把思想和统一到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坚定改革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又要坚决推动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部署在宁夏的落地生根,为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改革启动快进键

2015年刚刚过去三个多月,中央出台的改革举措就已如鼓点般密集,从创业者到足球迷,从农村教师到基层法官,几乎每个人群都能听到改革落地的声音。

中国政府网公开信息显示:自今年1月1日以来,国办已发布52份政策文件,涵盖领域大到司法改革方案、劳动关系、教育公平,小到足球改革、众创空间等。

其中,两会后公布14份文件的速度更是惊人,成文时间往往与发布时间仅隔一到两周,迅速回应社会热点,直击民生难点。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习近平曾指出,“气可鼓而不可泄,要巩固改革良好势头,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这一指示已被快速贯彻执行。

司法体制改革“再接再厉”。《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近日印发, 84项四中全会改革举措被逐项具体化,18项具体举措被制定。

民生领域改革“趁热打铁”。继推动户籍制度、知识产权战略、环境保护等方面变革后,进入四月,中央又发布《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直击劳动关系改革,不仅为“带薪休假”撑腰,落实清偿欠薪负责制度,政府还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考核体系,为民众解决工作中的烦心事。

改革不只聚焦“大事”。《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为中国足球的未来指明方向:不急躁,从娃娃抓起,打好基础,发展校园足球,将各种培养途径衔接贯通;不懈怠,足球界“自我革命”,趟出一条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

在一季度密集的改革鼓点中,人们不难发现,各项改革的“联络图”和“关系网”正逐渐理清,改革任务在逐渐细化,一个个多年难题有望被逐步攻克。

改革剑指深水区

“这次深化改革,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敢于‘碰硬’,面对的、研究的、解决的都是真问题。”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曾作出如是评价。

这一评价所言非虚。尤其是进入今年的各种改革新举措,都可以称得上是在“解决真问题”。以司法体制改革为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关系社会公平与正义,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个人,推进过程中障碍、阻力十分复杂,可谓改革进程中的硬骨头。

正因为是硬骨头,这项改革成为中央深改小组的重点议题,被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尤其是今年以来的三次会议,更是每次都“啃硬骨头”:1月30日,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2月27日,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 4月1日,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

从这种层层递进不难看出,中央关注的主要改革议题已从宏观方案转向操作层面,动真碰硬的改革枪头越来越指向具体问题。领导干预司法难解决?中央直接出台规定,强调责任追究;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不好管?中央决定先在上海市试点开展规范管理工作。这些直接指向难点难题的改革方案和意见,想不引起百姓关注都难。

与此同时,中央还非常注重改革快速落地生根。教育公平这一顽疾已全面进入中央改革的视野,连乡村教师的待遇、职称等小事,也上了第十一次深改小组的讨论日程;习近平更在会上强调“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随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被审议通过,教育部也迅速下发通知,要求部属高校、地方“211工程”高校2015年定向招收5万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

改革更重视人民的“获得感”

提起改革,老百姓最怕啥?毫无疑问,最怕好的改革措施落不到实处。

在今年的中央深改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

会议还强调,要抓紧编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中长期规划,以施工图方式明确190项改革举措的改革路径、成果形式、时间进度。

在细化改革任务的同时,中央还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根据4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就有12部分62项具体工作被具体落实:谁牵头,谁负责,如何分工,都讲的清楚明白,实现“包产到户”。

分配完任务,如何激发具体部门和人员的执行力?中央也是多头并进,有媒体曾将中央落实改革举措分为三种方式:一是“用试点改革的方式推进落实”;二是“用督查和主推责任来敦促落实”;三是“用公开监督的方式倒逼落实”。

这样一来,“马上就办”的劲头和效率很快就出来了。

以司法体制改革为例,年初,最高法第

一、第二巡回法庭先后挂牌设立,开庭审理案件。

司改办负责人的预告更是充满自信:“到2015年底,相关部门每个月都将推出新的改革举措,形成相应的改革成果。”

接下来,公立医院改革、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职业年金制度„„这些“诞生”在过去三个多月里的改革举措,相信都将会以实实在在的成果逐步提升你我的“获得感”。

用改革决心高擎中国梦

改革要以决心先行。历史发展和人类前进的步伐,总离不开改革。要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富强梦想,没有一条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改革正是这样的道路。《时代之问》中提到“习近平定义的中国梦,重新唤醒一个国家的梦想能力,让整个民族找到了未来感”,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前行的道路中,必须以“决心先行”,要始终坚定不移改革发展之心。这种决心,就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要深刻地懂得“改革面对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这种决心,是一种清醒。这种清醒,就是要清醒地认识:“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就是要牢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要以目标为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人民的获得感》一集中,总书记说:“我们将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离开目标谈改革,改革就是一盘散沙;离开国家、社会和人民等具体的发展愿景谈改革,改革就是一纸空文。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紧紧围绕总的目标和美好的愿景,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以行稳致远之举措,一步步迈向既定的目标,一步步使中国梦落地生根,一步步让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转化为全国人民的福祉。

改革要以实干为要。《将改革进行到底》以全景镜头展示了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在经济、政治、司法、文化、生态文明、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民生等领域的改革实践,用一点一滴的成绩展示了改革成果,用改革成果见证了以上率下的实干精神。专题片再一次诠释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应有之义。正是因为坚持实干为要,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才看到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思想理论、体制机制和实践成果不断得以成熟与发展,才看到了我国在各领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关键突破不断涌现,才看到了各级各部门推进改革落地生根的积极作为和责任担当。也正因为坚持实干为要,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敢于攻坚克难,用创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坚持创造性地推进工作,最终以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获得感取信于民,从而也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用改革决心高擎中国梦,用实干兴邦托举中国梦。改革时代让我们与伟大的中国梦如此接近,改革时代让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改革时代让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变得如此的强盛。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历程,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浓墨重彩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引领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必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

第五篇:让改革落地生根心得体会

通过对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展开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入新时代的改革果敢抉择、指引方向。为系统总结和展示改革的进展和成就,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河南电视台组织拍摄了九集电视政论片《让改革落地生根》,9月3日—9月11日晚在河南新闻联播时间播出,河南省粮食局党组和中原粮食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把学习观看《让改革落地生根》作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一项重点任务,确保学习取得成效。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扎实部署。组织召开全体工作人员收看《让改革落地生根》专题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精神,部署收看时间节点和措施,要求各科室每天观看结束后交流学习感受,全部9集内容观看结束后,撰写心得体会,由综合科负责存档备案。专题片立足河南改革发展全局,首次以政论片的形式,对河南五年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平凡历程进行权威的梳理,以五年为跨度,展现党中央顶层改革部署在河南的实施。要求以学习讨论激励改革,展现全体同志务实重干、扎实工作,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结合“两学一做”开展讨论。将收看电视专题片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进一步增强改革决心,进一步深化改革思维,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改革短板,以更有效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决策部署,切实抓好当前各项改革工作。

三是坚定改革信念砥砺奋进。通过学习讨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改革信念,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家决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心协力、砥砺奋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该片着力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河南的特色实践,从各领域改革中的典型事例破题,讲述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河南故事”,全景展现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如何在河南落地生根。同时,该片突出一个“落点”,深刻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如何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河南紧跟中央,已经点燃起“创新驱动”这个腾飞的“新引擎”。改革,往往从最紧迫的环节改起。为拆除阻碍创新的制度藩篱,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克难攻坚,相关改革措施密集出台。事实证明,伴随着一些措施的推出,河南省创新能量不断释放,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3年前,总书记两次亲临河南,为河南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要求河南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这“四张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

通过机关党支部集体领学、讨论、观看政论片,我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勇气,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牢记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的责任与担当;坚定跟着党中央令旗走的信念,努力踏实工作;要以此为契机,把专题讨论与自身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与服务大局结合起来,用扎实的工作作风,确保中央的方针政策及河南省粮食局和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此次通过认真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必须有先行先试的理念、勇于担当的精神,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用创新的劲头加快推进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用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并形成制度制定下来,再形成文化传承下去。公司的硬件和软件也要跟上,必须的条件要提供。只有这样,才能够落地生根,而不是随便说说!

大型政论片《让改革落地生根》传递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大业的强大正能量,极大地激发了我们河南省和顺裕州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改革的热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信心和改革自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坚定不移与党中央及河南省粮食局和集团公司保持高度一致,让更多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人事科副科长岗位职责下一篇:人性的弱点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