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可行性研究

2022-06-27

第一篇:电影院可行性研究

电影院的建筑设计研究范文

购物中心中电影院设计研究

一、电影院位置规划布局:

很多购物中心的一个通病是位于一层的商铺很受欢迎,而高楼层商铺则相对冷清。电影院作为娱乐业态,肩负聚集人气,吸引人流的功能。为充分发挥其功能,电影院应布置在购物中心顶层步行街端头,带活高楼层商铺的人气,使购物中心处处是旺铺,紧邻电影院的商铺甚至比步行街中庭附近的商铺还受欢迎。

总体归纳一下电影院的8大功能:

1、 带给购物中心最具消费力的客户群体

2、增加顾客在购物中心的滞留时间

3、人流导向功能:对购物中心规划产生影响和互动,提高高楼层租金

4、 引导潮流、引领消费功能:科技、概念

5、文化社交功能

6、 广告效应:名星活动、新片宣传

7、消费节奏控制:让人们有更好的休闲心情

8、增添活力、新鲜的因素,让购物中心年轻,延长购物中心的生命:月月有新片。

二、电影院的区域划分及功能配置

1、影院主要区域划分:大堂、观众通道、观众厅、办公室、卫生间、储藏室、强弱电房及放映室;

2、大堂区域主要功能配置:售票区、小卖区、购票区、休息区、第三方销售区; 办公区域主要功能配置: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财务室、弱电机房、储藏室。

三、电影院影城布置:

观众厅是电影院最重要的功能空间,如何使观众在最短时间找到自己要去的观众厅,平面布置就尤为重要。最优的方案是:观众在通过检票口后,能看到所有的厅号牌,也就是观众走廊为“一”字型。但受到购物中心平面的限制,不是所有影城都能布置出最优方案,这就产生了“L”“T”型的方案,即观众只需一次转弯就可看到要去的观众厅,而“F”“H” 型方案是布置中的大忌。

“一”字型方案:

当电影院所在区域为狭长的形状,通常可以布置出此方案。观众走廊占中间一跨,走廊一侧为两跨,另一侧两跨或三跨,例图如下:

“一”字型方案布置图

“L” “T”型方案:

当电影院所在区域为比较方正,宽度和长度都超过7跨时,则会产生“L” “T”型方案。例图如下:

“L”型方案布置图

“T”型方案布置图

“一”字型、“L”型、“T”型、“Z”型是比较好的布置方案,不应采用“I”型、”H”形动线方案。

五、电影院设计细节

1、 电影院的消防要求:

1)建筑高度不同,适用的规范不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公共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2)楼层的要求:主要与观众厅面积和疏散宽度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1.15 当放映厅....必须布置在建筑内首层、二层或三层外的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及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隔墙和1.00h的不燃烧楼板及其他部位隔开、厅、室的疏散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

《2013年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疑难问题研究会纪要》153.电影厅、法院审判厅等为固定座位时,其厅室面积及相关消防设计应参照观众厅要求执行;设置在四层及以上的电影厅、法院审判厅等确有困难时,厅室面积可大于400㎡,但应满足以下要求: (1)厅室应采用防火墙、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2)厅室应选用合适的自动灭火系统,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的喷头应采用快速响应喷头; (3)厅室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 (4)厅室座位数不得超过400座;当厅室建筑面积大于600㎡,该厅室座位数与面积比不应大于1/2。

《2013年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疑难问题研究会纪要》62......该场所为电影厅时,其疏散人数应为影厅内座位数、工作人员数和候场人数之和,每层候场人数应按该层各厅平均座位数且不小于该层各厅总座位数的20%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17.....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计算确定:1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不应小于表5.3.17-1的规定

4.1.5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

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4.1.5.1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m2。

4.1.5A 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厅、卡拉0K厅(含具有卡拉0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设在首层或

二、三层;宜靠外墙设置,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和尽端,其最大容纳人数按录像厅、放映厅为1.0人/m2,其它场所为0.5人/m2计算,面积按厅室建筑面积计算;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甚它场所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当必须设置在其它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4.1.5A.1 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4.1.5A.2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m2; 疏散距离

6.1.7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

6.1.9 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

3)层高的要求:主要与观众厅宽度有关,决定银幕的大小,当观众厅的宽度不小于8米时,梁底标高不低于6.5米;当观众厅的宽度不小于10米时,梁底标高不低于7.5米;当观众厅的宽度不小于12米时,梁底标高不低于8米;IMAX银幕高度不低于10米。

3、电影院的结构荷载要求:1)放映夹层的楼板活荷载不小于3.0KN/m2.

2)观众厅看台的活荷载不小于3.5KN/m2 3大堂地面板活动承载力不小于4.0KN/m2

4)观众入场走廊地面区域楼板活动承载力不小于3.5KN/m2 5)空调机房7.0KN/m2

6)影院租恁区域的屋面结构板为混凝土结构,考虑到需要在屋面板下吊装风管等设备,因此屋面板活动荷载要求大于1.0KN/m2,并且满足屋面上机电设备的放置荷载要求。

4、电影院的放映工艺分析:

1)观众厅放映窗口为400mmx600mm;放映窗口中心线距放映平台的距离为1.25米;放映窗口下沿距最后一步看台的距离不应小于1.9米。

2)观众厅视距、视角、放映角及视线超高值,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5、电影院的其他要求:

1) 每个观众厅至少2个疏散出口,超过130座的观众厅应对角线布置疏散出口,130座以下观众厅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水平距离不小于5m。

2) 疏散出口的门内、门外1.5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且门必须向疏散方向开启,并不应设置门槛。 3) 疏散门宽不小于1500mm。 4) 座位和排距

一 观众厅座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众厅均宜设置有靠背的固定软质座椅; 2 座椅扶手中距不应小于0.55m,净宽不应小于0.48m; 二 座位排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座位排距不宜小于1.00m,不应小于0.95m,椅背到后面一排最突出部分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5m; 2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最后一排座位排距应增大0.35m。 三 每排座位排列数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为最小排距时,每排座位数不应超过22个,以后排距每增加30mm,可增加2个座位;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

2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每排座位最多可增至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

四 观众席应预留残疾人轮椅座位,座位深应为1.10m,宽为0.80m,位置应方便残疾人入席及疏散,并应设置国际通用标志; 5) 厕所

公用厕所距离最远的观众厅出入口不应大于50m,有分层观众厅时,应分层设置。

公用男女厕所应分设前室,且有遮挡措施,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厕所中应设拖布池,前室应设洗脸盆。

男(女)厕所卫生器具设置数目应符合下列规定:男厕,应按每150座设1个大便器,每75座设1个小便器或0.6m长小便槽;每150座设1个洗脸盆;(不足尾数四舍五入)女厕,每50座设1个大便器;每150座设1个洗脸盆;(不足尾数四舍五入)男女厕所均应设残疾人专用卫生设备或单独设置专用厕所。

6) 构造:隔音墙,采用200mm墙体+100~200mm空腔间层+200mm墙体

影厅上空不允许出现雨水管

六、放映机房设计:

第二篇:农村电影研究述评

田义贵 黎光容

农村电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村电影,通常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电影,这是从影片本身所涉猎的生活内容来界定的;广义的农村电影,相对于城市电影的影院制或院线制而言,通常是指以广大农民为主要消费群体、以广大农村为发行放映场地的“电影工程”;除了狭义农村电影的基本内涵外,还包括基础设施、制度建设、文化服务、从业队伍、消费市场等诸多方面。本文使用广义的农村电影概念。

农村电影的概念始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从发生学意义上说,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偏爱于城市,因为城市能够在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娱乐需求等方面为电影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所以城市是电影生产和消费的天然土壤和乐园,而电影也是城市的宠儿。在世界范围内考查电影发展的百年历史,我们发现,在各个时期,全球电影资源的主体部分都是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始终是次生的“二级电影市场”。但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却是个例外。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40多年里,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比重大、幅员辽阔等特殊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需要,农村电影事业得到飞速发展:1957年,全国拥有农村放映队6 700个;1965年,增加到9 800多个;1978—1982年,农村放映单位激增了32 000多个。据统计,1982年有126部故事片、舞台艺术片和108部新闻、科教片到农村放映,达2 400万场,观众累计达194亿人次,平均每天有5 000万农民看电影。①此时中国农村电影的繁荣局面可谓空前绝后、世所仅有!可惜的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创作生产、发行放映还是硬件设施、政策导向等方面,大中城市几乎吸纳了中国电影的所有资源,而广大农村甚至县级以下的城镇都成了‘被电影遗忘的角落’,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成为永不再来的记忆。”②如今,虽然有“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的政策性扶持,但农村电影依然冷冷清清。到2005年即“2131”工程提出长达7年之后,我们还看到以下令人痛心的局面:“农民想看电影,却没有人去农村放电影,事实上可放的电影也寥寥无几。在有些偏僻山区,八九岁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电影为何物。这就是中国农村电影市场的现状。”③

中国农村电影从繁荣到萧条的巨幅下滑,成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自1999年以来受到了电影管理部门、文化管理部门、专业研究机构、电影学者等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农村电影市场的调查分析。因为政府部门的决策需要一些数据作依据,所以常常委托一些职能部门或专家学者做专门的调查研究。这方面的成果带有官方性质,多半没有公开发表。据我们的初步了解,因为这些真实的数据有一部分与官方公布的数据有较大的出入,所以多数只是作为“内部资料”供决策部门使用,而不予向社会公布。通过CNKI数据库查询2007年以前的论文,仅能找到2篇这方面的文章,它们是:《关于安徽农村电影市场的调查报告》,刊发于《电影通讯》1999年第2期,作者是安徽省文化厅社会文化电影处;《发展与繁荣农村电影市场的调查与思考》,刊发于《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2期,作者是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黄忠莹。这两篇文章反映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不管是东部(安徽)还是西部(四川),我国的农村电影市场极度萎缩,实现“2131”目标困难重重。要救活农村电影市场,必须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同时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电影发展的市场机制。另有2篇记者调查也反映了同样的情况,它们是:《农村电影:蛋糕巨大谁人识?》(原碧霞,《小康生活》2005年第12期)和《农村电影:直面生死抉择》(崔晓林,《时代潮》2005年第5期)。令人欣喜的是,2008年发表的3篇农村电影市场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一些转机,这3篇文章是:《重庆农村电影生态调查》(黎光容,《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宁波市农村电影市场调查报告》(郭学勤、邹大鸣,《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和《宁波市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践与思考》(邹大鸣,《宁波通讯》2008年第5期)。三篇文章通过对当地农村电影的深入调查,反映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若干年后农村电影正在复苏和逐步兴盛的工作成绩。我们看到,“2131工程”的推进已初见成效,农村电影已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和关怀的结果,也是农民文化消费意识觉醒和农村电影市场回暖的重要表征。

第二,从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角度研究农村电影。这方面的研究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学理性。代表性的论文有3篇:一是贾磊磊的《新中国农村电影的多维空间》,刊发于《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此文认为,对农村田园景色的诗意般的描述,是中国电影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美学倾向;新中国的电影银幕对“农村故事”的讲述,总是源于农村的“现实景色”,中国农村电影中的“城市景象”,在道德上始终是一个中间的灰色的边缘地带:向光明,它可以把人引向崇高的、理想的境界;向黑暗,它可以把人拖进罪恶的、阴森的深渊。基于城市的开放性、多重性的叙事空间,在中国的农村电影中历史地形成了一系列“出走”的叙事主题。中国农村历史语境的巨变决定了农村题材影片叙事成规和语言表述方式的变化。二是张新科的《文化掮者•社会徙者•政治佣者•生活使者——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员社会角色评判》,刊发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此文选择农村电影放映员作为特殊的研究角度,认为20世纪50~80年代的农村电影放映员是中国电影发展、普及和农村文化变革的开拓与躬行者,并尝试从文化传播、社会徙变、政治服务、文艺生活四个方面对其社会功用和社会角色进行分析评判。三是刘广宇的《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实证分析》,刊发于《电影艺术》2006年第3期。此文选取重庆的江津市④为研究个案,通过田野调查,援引文化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主要社会功能(政治动员与资本积累)作了比较细致的梳理和分析。

第三,对农村电影的文学/美学分析。主要从文本艺术性的角度对农村电影作深入分析。代表论文有4篇:一是皇甫一川的《女性的成长──新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演变》,刊发于《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文章通过回顾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变化,探讨了这些形象所反映出的时代意义;二是张浩月的《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分析》,刊发于《电影艺术》2005年第3期。文章认为,农村题材儿童片的表述者是城市的成年人,影片蕴含的其实是城市人对城市和自己的想象以及城市人对农村和农村儿童的想象。基于城市人在影片中体现出的对这两个向度想象的流变以及年产量的走势,作者对农村题材儿童片的发展脉络进行科学的划分。三是胡黎红的《登绝顶览众山 忆辉煌细思量——回望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电影》,刊发于《电影》2006年第7期。文章认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题材电影曾经蔚然成风,并一度占据了中国电影的主体位置,成为创作与批评话语的中心。农村题材电影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关注现实的激情抒写”“伦理视角和戏剧化的叙事策略”“鲜活明快的喜剧风格”等三个方面。但眼前是辉煌不再,农村电影已经被淹没于都市影像的喧哗之中;四是王向辉的《结尾影像的寓意——兼谈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电影主题的嬗变》,刊发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文章选取广义的农村电影作分析文本,从多种多样的结尾方式上,分析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农村题材电影主题的嬗变轨迹。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电影》2008年第8期上集中刊发了一组关于农村电影的很有分量的论文,除了国家广电总局赵实副局长的讲话《多出精品服务“三农”大力繁荣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带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性外,其余几位资深电影学者的论文,或从主题学的视阈透视农村电影发展的精神轨迹,分析重点集中于电影的叙述主旨上(贾磊磊《中国农村电影中“出走主题”的嬗变》),或从题材的选择和风格的变迁中总结农村电影创作的得与失,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农村电影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策略。 (。(李准《创新时代呼唤新的视野与激情——农村改革题材电影四题》、黄式宪《乡土•诗情:回响着时代变革的大潮新声》、饶曙光《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流变及其发展策略》)这组文章是“农村题材电影三十年及未来展望”主题论坛的理论成果,论坛的举办,对于促进农村电影及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对农村电影的政策研究。针对农村电影事业的不景气,电影工作者、管理者、学者从多种角度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湖南省娄底市电影公司罗金元认为,要开发我国农村电影市场,应在三个方面下工夫:首先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这是开发农村电影市场的前提;其次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寻求开发农村电影市场的新路;再次要积极引导,培育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电影市场。(见罗金元《从我市的探索看农村电影市场开发新路》,载《影视技术》2000年第8期)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朱虹在“电影发展年”(2005年)提出了包括培育电影企业集团、深化院线制改革、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在内的“十项重点任务”。(见朱虹《建立农村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电影产业——解读“农村服务年”和“电影发展年”》,载《电视研究》2005年第3期)到2006年,关于农村电影的政策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认识农村电影事业的重要意义。如山西省电影学会的杨志刚,在分析了农村电影市场的主要问题之后,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9项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诸如发行放映单位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成立专门面向农村供片的电影服务机构、积极与企业联姻、大力推广数字放映技术、建立奖励机制,等等。(见杨志刚《加大支持农村电影力度 促进新农村建设》,载《山西农经》2006年第3期)固原市原州区文管所的夏华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农村电影仍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政府扶持与资金投入不可缺少;另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培育和开放农村电影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农民开展个体放映活动,实行有偿服务,也是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村电影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从而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新形势要求的农村电影发展之路。(夏华《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农村电影工作》,载《共产党人》2006年第16期)重庆市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南大学影视艺术系余纪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县级电影公司才是目前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的瓶颈,是“一个绕不开的关口”。县级电影公司的属性定位及其改制中的博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生产息息相关,是新一轮文化改制的关键链环之一。(余纪《县级电影公司的属性定位与改革路径选择》、刘帆《区县电影公司改制中的博弈——以重庆市为例》,载《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

第五,对农村电影的产业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最为薄弱,只是散见于市场调查分析和政策研究之中,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篇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农村电影产业做完整的分析。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我国电影产业的现实基础决定的。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性,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城乡差别在经济、文化领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而当电影的政治教化功能逐渐弱化、娱乐消费功能逐渐强化之后,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广大农村的电影消费能力。久而久之,农村电影市场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中国电影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城市电影”产业,而没有了“农村电影”产业的哪怕一点点份额。这样的现实基础使得人们根本就没有“农村电影产业”的基本概念,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这方面的理论成果。这是导致农村电影产业研究十分薄弱的根本原因。只有当城乡差异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凸显到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整体发展的时候,国家出台了“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2131工程”等一系列的举措,农村电影这块曾经辉煌又逐渐衰落的土地,才又以其政治意义的特殊性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巨大的商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中国电影产业在城市的不景气、在资源及发展空间上的受限,使得国产电影业不得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老路。这其实是一次无可奈何的转向,并非主动出击。山西电影制片厂厂长李水合的所谓“二级市场”的成功操作,就是一次典型的突围。(见《“农村包围城市”——访山西电影制片厂厂长李水合》,载《大众电影》2006年第15期)我们认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农村电影的产业研究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理论热点。

以上五个方面的研究有时相互交织,很难截然分开。

农村电影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加强农村电影的理论研究,振兴农村电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但是,目前看来,农村电影工作事实上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我国西部地区尤为严重。1998年以来,由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合提出的“2131”工程,事实上并不像一些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的那么乐观。显然,如何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如何推进和落实“2131”工程,从而使电影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待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好在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复苏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未来:2008年的国产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43亿元,取得了斐然佳绩,尽管这43亿元主要是通过城市影院的4 100块银幕实现的⑤;2009年中国电影综合效益10665亿元,同比增幅达2647%,电影消费已经和教育消费、新媒体消费、旅游消费和演出市场成为2009年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四大热点。⑥随着新农村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步,中国电影的春风一定能吹拂广阔的农村天地!

注释:

① 夏虹:《一天有五千万农民看电影》,《了望》,1983年第10期。

② 黎光容:《重庆农村电影生态调查》,《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

③ 魏运亨:《“农村电影市场真是到了谷底!”——一位农村电影经纪人的实话实说》,《了望》,2005年第33期。

④ 江津原为重庆直辖市的地级市,2006年撤市设区。

⑤ 《2008年国产电影票房突破43亿》,央视网消息(午夜新闻),CCTV.com,2009-01-10。

⑥ 《中国电影票房增长全球最快》,《香港文汇报》,2010年5月7日。

[作者简介] 田义贵(1967— ),男,重庆人,文化与传媒博士,西南大学文学院影视艺术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产业与文化传播;黎光容,女,重庆人,电影学硕士,西南大学文学院影视艺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影营销。

第三篇: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研究

一、

前言

从上个世纪末兴起的韩国电影振兴的潮汐在21世纪前期仍然汹涌澎湃。2002年《亚洲周刊》称韩国电影成为了亚洲影响最大的民族电影[i]。而青春爱情电影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创作类型,在数量和票房上都占据了重要位置。同时,此类电影在艺术风格上也不断开拓,用国际化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在影评界也有不错的反响。本文希望通过梳理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发展脉络,归纳出其获得成功的商业策略和在艺术风格方面的特色。在分析方法上,笔者将把宏观的对影片与社会环境互动的分析和微观的对作品的叙事风格、美学风格的评析进行融合。

二、

文献综述

首先对爱情电影的含义做一界定。郝建在《影视类型学》中将“爱情电影”定义为:“以爱情为主要表现题材并以爱情的萌生、发展、波折直至恋人的大团圆或悲剧性结局为叙事线索的类型电影[ii]。参考这一定义和韩国青春爱情电影呈现的特点,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为:主要表现青年男女主人公或男女主人公年轻时真挚的爱情故事的韩国影片。我的研究范畴里排除了那些包含有主人公爱情故事但不作为叙事重点的影片(如《生死谍变》)以及色情电影。有研究者对爱情影片中作了类型片和艺术片的区分。考虑到韩国青春爱情影片大多走的是类型化和艺术化相融合的道路,我比较认同按情节设置的突显程度将青春爱情片分为情节剧化的爱情片和非情节剧化的爱情片。前者代表影片有《上网》(1998)、《美术馆旁的动物园》(1999)、《我的野蛮女友》(2001);后者代表影片有《信》(1998)、《八月照相馆》(1998)、《春逝》(2000)等[iii]。

已有的对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分析散见于三类文献中。一类是对韩国电影的发展史进行梳理的论文。这类文章在谈到韩国电影80年代以来的发展时会简略地介绍作为类型电影之一的爱情电影的发展情况,但没有具体对青春爱情电影这一分支进行分析。但从举例来判断,一些作者所称的纯情电影或是浪漫喜剧电影都可以归入到本文所研究的青春爱情电影里。

第二类是对韩国电影的崛起进行探因溯源的文章,其论述的重点在于韩国电影的产业运作和政策环境;提到青春爱情电影也仅仅是因为这类影片当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非常流行。值得关注的是已有研究者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即韩国的青春爱情电影在获得较高的卖座率的同时也不失其高雅的艺术气质。如《八月照相馆》1998在汉城获得44万的票房,同年还在1998年韩国电影评论家协会选定的“影评奖”中获得最佳作品奖[iv]。

第三类则是对具体电影作品的专门分析,有代表性的是张娜从叙事和社会视角对《我的野蛮女友》展开的读解以及韩国的李宗禧对《八月照相馆》的主题、演员的表演以及镜头语言的细致分析。但从这类文章中无法得到对青春爱情电影的总体特征的认识。

卞智洪所写的《韩国爱情电影初探》是为数不多的以爱情电影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并将这一类影片的发展历史、风格特征和个案剖析融为一炉的论文。作者将韩国爱情电影分为爱情类型电影和爱情艺术电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他忽视了后者也带有类型化的痕迹。并且作者对爱情电影的界定不清晰,他所定义的狭义爱情片和广义爱情片在内容上重合度很高以至于很难按照这一标准对现有的影片进行划分。此外,在具体论述时作者仅仅归纳了类型电影的叙事策略,而没有分析其视听语言的特征。另一位研究者李新在《世纪之交的韩国纯情电影》一文中以几部韩国青春爱情电影为例,归纳了它们的叙事风格和视听元素的艺术特色,这有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这类影片的共通点。

总的来说,目前还没有文章对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发展脉络、叙事特征、艺术风格等进行综合梳理。本文希望能够做这一工作,使读者既能从宏观上对这一类作品的特色有所把握,又能够体会到其艺术手法在微观处的具体运用。笔者还试图挖掘影片在市场上流行的原因,所反映出的社会心态和文化艺术特征。

三、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30年代—70年代:起源和初步发展

从题材内容来看,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韩国言情片。如金幽影导演的描写音乐青年浪漫生活的《恋爱颂》(1939)。但当时的言情电影大多具有强烈的悲剧意味(被称为“新派性”爱情片)。70年代由于军事政权的电影检查制度的实施,现实主义影片减少,青春片却大量涌现。代表作有:李长镐导演的《星星的故乡》(1974)、李晚熙导演的《太阳般的少女》(1974)等。70年代末,青春片的观众层越来越年轻,像文如松导演的《真的、真的我爱你》(1976)、石来明导演的《想上高中》(1976) [v]等都是围绕学校和家庭描写十几岁的学生间朦胧的爱恋。

2、20世纪80年代 现代青春爱情电影呈现“雏型”

把言情和悲剧相结合的传统一直延续到80年代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裴昶浩的《喜悦少年岁月》为代表,导演把形式上的实验注入到陈旧的爱情故事里[vi]。以此为开端,韩国爱情电影脱离了低级言情片的领域,进入了现代电影的范畴。后来有更多导演拍摄了具有现代叙事结构,感人但不致煽情的爱情影片,为当代青春爱情电影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3、20世纪90年代:青春爱情片的兴盛

这一时期表现青春爱情的影片蓬勃发展起来,这与中青年人成为韩国电影市场上的主要受众有关。同时由于韩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主流,消费社会逐步成型;韩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厌倦了陈旧的悲剧爱情片。加上韩国电影产业格局的发展,如制片人制度的建立,企业资本的注入和国内外艺术电影的展映增多等有利条件,导演们在拍摄爱情电影时开始追求从内容到表达形式上的变化。

1992年金义硕导演的《结婚的故事》开启了喜剧爱情片的热潮。这部影片也被一些研究者视为韩国新电影现象中爱情片的源头。《结婚的故事》描述了以前的电影所没有展现的同时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并一改以往影片中受压抑的女性形象,塑造了一位不再依靠男性,积极追求生活的女主人公“智慧”。在电影的叙事动力上,也从家庭矛盾转变为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矛盾。李明世导演通过使用布景、穿插动画镜头使青春爱情电影展现出新的叙事风格。他在《我的爱,我的新娘》(1990)中用动画来区分影片段落,在设置的空间和仿造的时间上得到了美学新探索的评价[vii]。在1993年拍摄的《初恋》一片中,李世明导演发展了当代艺术类青春爱情电影的叙事风格——即描写普通事件、普遍情绪的散文风格。

1997年青春爱情片《上网》在代表韩国最高权威的“大钟奖电影节”中获最佳影评奖。该片描写了在人际关系日益淡漠的现代社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的新的爱情模式。此后不断有同类影片借爱情来表达人与人之间渴望沟通的题材。《上网》在商业营销上也非常成功,在国内的卖座率超过了100万。李正国导演的青春爱情片《信》是1997年卖座率最高的一部影片[viii]。影片通过叙述女主人公不断收到死去的丈夫生前发给她的信,把观众带到了一种怀旧的,温馨而又带有忧伤的情绪中。或许是这种情感与陷入金融危机的韩国民众的心理有某种契合,这部影片获得了170万的高卖座率。

1998年许秦豪导演的《八月照相馆》(又译《八月圣诞节》)以其朴实纯美的镜头语言和含蓄隽永的哲学意境被奉为非情节剧的青春爱情片的代表。更有人称它是20世纪90年代东方诗情电影的典范。另一部作为情节剧化的青春爱情电影代表的是2001年郭在容导演的《我的野蛮女友》。其国内观众人数达到485万[ix]。该片不仅是当年度的票房亚军,还在亚洲掀起了一股追捧“野蛮女友”的热潮。有研究者指出该片是浪漫喜剧电影和爱情艺术电影的混合类型。从《我的野蛮女友》一片的火爆可以看出当前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一种走势——即走类型综合化的道路,在商业运作上日渐成熟。

4、21世纪初:融合和开拓

自1999年开始的韩国新电影现象的一大特点是:在强调电影的商业性的同时注重开掘其艺术和意识形态功能。在这一背景下进入21世纪的韩国青春爱情电影,作为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也在稳固自身类型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类型片的元素——如对喜剧元素、悲剧元素和社会题材的吸收,开拓多元化的风格,满足国内外观众的口味。此外,这类影片还成功地通过文化和商业上的包装打入亚洲和美国市场。如《我的野蛮女友》在香港上映仅11天便超过600万港元。好莱坞还以75万美元加票房的4%买下了该片的美国重拍版权[x]。

四、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基本特征

1、

类型化的开拓——不拘泥于固定的叙事模式

韩国青春爱情电影在类型上的开拓体现在:一是在题材上,摆脱了以往的韩国爱情电影渲染悲剧色彩的传统和说教气息,在爱情主题下糅合了其他叙事母题。如《春逝》中包含了成长母题,《我的野蛮女友》里融进了叛逆的母题。这种融合正是为了表达当代年轻人所面对的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困境。二是在叙事策略上,避开了一见钟情式的老套陈述,把叙事过程转化为男女主人公发现和确认爱情的过程。如在《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里,原本相互厌恶的男女主角在共同写剧本的过程中增进了了解,随着剧本里男女主人公的相爱而渐渐萌生爱意。三是一些导演在重视情节雕琢的影片之外,致力于对“艺术电影”的探索——如弱化情节,强化情绪和生活细节。四是将韩国的民族文化与欧美影片的中常用的视听手法有机结合,如通过长镜头的场面调度和修饰性蒙太奇等手法表现具有东方情调的景致。在《触不到的恋人》里导演通过表现星贤送给恩澍的红手套被海水冲走的镜头隐喻了情感上的失落。

2、

市场推广与艺术追求并存

在1999-2001年韩国市场票房前30位的影片中,青春爱情片就有七部[xi]。此类影片借鉴了好莱坞影片的商业运作手法来开拓市场。如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阐发此类影片的市场策略的话,那将是: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票房吸引力=充满小资的细腻情调+靓丽的明星阵容+精致视听包装。先看明星包装,韩国青春爱情电影中,俊丽的男女演员成为了观众(尤其是少男少女们)欲望投射的客体。在影片之外,广告、杂志的介绍和各种综艺活动又扩大了演员们的影响力。如沈银河、李英爱、金喜善、宋承宪、张东健等明星都成为了青春爱情电影的票房保证。最近几年随着韩国电影进军海外,电影明星们也竞相在国际舞台亮相。

值得一书的是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导演们在商业电影制度下尽可能维持独立的社会意识和民族审美趣味。此类影片中,外柔内刚的人物性格,恬淡的叙事风格;舒缓的节奏及如诗如画的电影视听语言始终与韩国含蓄坚韧的文化风格和儒家的哲理精神保持着一致。当然,在这些风格为市场所认可后,后续的影片在发扬文化特色的同时也把其作为了一种占领市场的策略。

3、

弱化社会背景,强化人物情绪

韩国青春爱情电影在内容上改变了以往爱情片中复杂的家庭关系的介入,而是单纯地讲述爱情,表现主人公对真爱的向往与追求。社会环境和各种事件都只是爱情故事背景,影片中人物的设置也很简单,一般只有男女主角再加上两三个与剧情相关的人物。在《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里,除了两位主人公外,只有虚构的剧本中的两个角色,而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男女主人公的翻版而已。

由于回避了家庭矛盾、伦理冲突这样的内容,此类电影的叙述动力来自于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叙事结构转化为了爱情的萌生、发展、高潮,终止或延伸。如李荣宰导演的《记忆中的风琴》讲述的是一个女学生对老师的爱恋。电影通过一个少妇的回忆展开,没有复杂的情节,只是展示女孩细腻的情感——被老师注意时的欣喜,发现老师有意中人时的失落[xii]„„通过导演对情感细节的挖掘、放大和演员朴实而有张力的表演,观众的情绪也自然地被带入了到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里。

4、

状态化叙事、重视表现细节

韩国的青春爱情片常常采用状态化叙事,没有琼瑶剧里的大喜大悲,亦避开了好莱坞爱情片里快餐式恋情中充斥着的欲望。在此类影片里,人物的情感在长镜头和音乐等视听元素营造出的舒缓的节奏中慢慢地伸展。可以说这样的电影为生活在高压力、快节奏的都市里的观众辟出了一块可以享受生活情趣和细细体味情感的“世外桃源”。如《触不到的恋人》里星贤跑到海边小屋独居,《八月照相馆》里也有很多用长镜头表现的人物淘米、剖鱼等生活场景。

谢晋导演在《谈艺录》中提到:“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是最具有表现力的,而且能充分展现人物的关系、人物的感情[xiii]。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导演们就很擅长把爱情的发展变化用生活的细节来展现。如在影片《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中,春姬在与哲洙争吵后愤然离去,而哲洙则有意将车挡在巴士前,直到春姬赶上巴士,他才将车开走„„面对倔强的春姬,同样倔强而又爱面子的哲洙回以含蓄的体贴、委婉的歉意。

5、

跨越时空的叙事方式

韩国的青春爱情电影常常是以跨越时空的方式展现恋情。《情迷报话机》(2000)中一个少零件的报话机在月食之夜竟把两代人以同龄的方式联系在了话机两端。《触不到的恋人》(2000)里那个矗立在海边的信箱总是能够把相距两年的信件自由传送。《百合花》里,眼泪滴在洋溢爱意的挂件上,时间便原地倒退数年[xiv]„„虚拟的影视空间恰恰带来了艺术的自由空间。与西方电影通过高科技手段来强调跨越时空的可能性不同,韩国电影中的时空跨越是没有物质保障的,因为影片要突显的是情感交流本身,而非某种物质现实。尽管观众需要发挥一定的想象力进入到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之中,但当剧中人物的爱情因时空矛盾而出现波折,走向无法掌控的结局时,人们的动容和悲叹则是自然而然的。导演借异时空的爱情表达的是当下同一时空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钢铁森林和网络、媒体构筑的现代都市里,个体之间平等的面对面的交流被阻隔或被器物所取代。因此影片中那一幕幕跨越时空的爱情恰恰是在唤醒人们对当下情感的珍惜与把握。

6、

构图具有简约的东方神韵

韩国青春爱情电影在画面构图上大多是封闭式的,精致却并不繁复,与剧情无关的人物、场景被严格地排除在镜头之外。东方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此类影片的构图里总少不了清新的自然景物,以景衬情。如《恋风恋歌》中明丽如画的济洲岛。这类影片的构图风格与日本青春爱情的风格(如《情书》)非常相似——都具有类似MTV的简洁精美的特点。与简洁的构图元素相对应的是影片中经常出现的定格画面。如在《我的野蛮女友》中,当女主人公如约回到山上,去翻看两年前两人留下的信件时,镜头拉开后固定,画面上的山、树、人,形成了类似剪影的效果。静态的固定构图通过空间的凝固、时间的延宕唤起了观众的视觉注意,也留下了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7、 用长镜头绘景传意

韩国青春爱情电影中经常使用长镜头来表现自然形胜和人物在大自然里的活动,或是用来营造与生活同步的悠然的节奏,表现出静观情感发展的态度。如许秦豪导演在《春逝》中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无论是“竹林听风”,“深夜观雪”,还是“海边弄潮”,都是以长镜头展现干净、简约的画面[xv],起到了表现景中人物心灵变化的效果。此类影片还很注重长镜头内的场面调度,以此来丰富画面的内涵。如《八月照相馆》中正元和德琳两人在游乐场的长椅上吃冰淇淋时,后景出现了一对拍婚纱照的新人;对比这对座椅上看似无忧无虑(当时正元的病情已恶化)的男女主人公,伤感之情溢于镜头。

8、

巧妙地用色彩象征情感

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导演们擅长用色彩的变化来构筑人物的关系和心情。一般而言,常用暖色调中的橙色和红色来表现人物间的亲近和情感的融洽;用冷色调中的蓝色和灰色来表现人物之间的疏离或情感出现裂痕。如《八月照相馆》中正元在片中总穿着浅色的上衣,越近片尾他所处的空间给人越是压抑的冷色调。与此相反,德琳的色彩却温暖许多,她的服装常常是红色或橙黄色的,还有她为赴约会而抹的鲜艳的口红[xvi]。这样的色彩安排这与剧情和人物关系是一致的——在正元最后的日子里,是德琳给予了他暖暖的爱意。

9、

音乐配合画面抒情

在韩国青春爱情电影中,声画合一是最常用的模式,总体上音乐是从属于电影画面的。由于镜头构图和内容大多恬淡平和,所以使用的音乐也是很简单的乐器组合,仅是轻柔的钢琴旋律或管乐[xvii]。影片中的主旋律总是轻轻地、朦胧地铺在流动的镜语中。然而音乐本身又有其独到的感染力并且总是合乎时宜地出现在最能打动观众心绪的地方。在《我的野蛮女友》里,当主题曲《I Believe》响起时,镜头和着音乐的节奏慢慢拉开,全景中的人物愈来愈小,斜坡上的树与淡蓝的天空与柔曼醉人的音乐相映衬,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五、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的文化艺术评析

1、

民族文化为体,西方文化为用

根据学者的归纳,韩国民族文化在影视中的体现:“恨”是其中心,并分别表现在悲情、疏离、反叛三个方面[xviii]。可以说这些文化特征在韩国青春爱情片里都有体现,但却是一种有节制的表达,可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可能与此类影片多用状态化叙事取代情节化的处理有关。在表达情感的逝去或不完满时,处理得很含蓄。如《八月照相馆》的结局,虽然永元的故去,德琳在相馆外再次扑空带给人心灵的阵痛;但德琳注意到橱窗里自己的相片时欣慰而带有羞涩的微笑则像背景里冬日的阳光,,使观众获得一丝释然。在表现人物性格的反叛后又会用情感融化叛逆性,使其回到主流的价值观上来。如《我的野蛮女老师》里在摩擦中和秀元产生的情感最终使一向离经叛道的志勋改邪归正。在表现情感的方式上,这一类影片尊重了东方人内敛的文化特征,采用了与好莱坞惯用的一见钟情或暴风骤雨式的模式所不同的叙事策略——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确认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给观众的认同留出了时间。

如果说对民族文化的反映体现的是一种历史的继承性,那么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则是此类电影对当下社会变迁的回应。随着韩国社会的开放,经济、文化上对外交流的增多,中产阶级的壮大和审美趣味的多元化转向,韩国青春爱情类影片中也吸收了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体价值,精英主义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元素。具体表现为在叙事形式和叙事风格方面,个人化印记突出;采用了精致丰富的镜头语言,重视对都市情境和时尚的展现。

总的来说,民族文化是此类影片所张扬的灵魂,西方文化更多地表现为视听形式和叙事策略。针对韩国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所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以及在消费社会里对情感的漠视和怀疑,青春爱情影片把本国文化中所包含的佛家的淡泊和儒家的仁义思想有机地贯穿到叙事和视听语言系统中;并把真挚细腻的情感作为抚慰剂,唤起人们对真爱的追求。

2、

叙事中包裹着朴实的生活哲理 在故事的设计上,韩国的青春爱情影片借叙述文化普适性最强的爱情故事传达了在人际关系日渐疏离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中的困惑和相互沟通的渴望。正如基斯洛夫斯基在《关于爱的短片》中所阐发的:“命运就是在你和你爱的人之间架起一座桥”。在《上网》、《触不到的恋人》、《八月照相馆》和《信》等影片中,导演通过设置大跨度的时空隔离(甚至是生与死的间隔)戏剧性地放大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距离,并试图用爱情这座无形的心桥,这瓶不会过期的“胶水”来粘合疏离。《八月照相馆》最后一幕里永元的自白:“我知道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表达了此类影片中共通的爱情哲理:即“并非是因为拥有了欲望才能称其为爱情,它可能曲径通幽地在别处,这正是我们对人性的探寻未曾抵达之处[xix]。”

3、

视听艺术:造境多于写境

借用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对词的境界的分析——“(词)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韩国青春爱情片的整体意境也介于造境和写境之间,但更多地侧重于理想化的造境,这与它所承载的爱情主题和对视听艺术的唯美化追求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说,此类影片所造之境具有诗情画意,含情却并不矫情。

诗的特点是简约练达。此类影片总是以最简省的元素构图,并通过看似无意的元素搭配,传达出镜头之外的更深入的内涵。诗的表意是含蓄的。影片中往往通过一棵树,一个信箱来沟通和传达情感。如《触不到的恋人》里通过表现男主人公星贤给一条小鱼(恩澍通过信箱送给他的)放生,表现了他豁达的心胸和对爱人幸福的祝愿。诗讲究韵律。影片中往往通过长镜头和场面调度来营造舒缓的节奏,配上若隐若现,与剧中情绪相吻合的音乐,带给人以空山灵雨般的诗情享受。

与诗的含蓄不同,影片中的画面的通过构图、色彩来直接地营造视觉上的艺术感染力。简洁明朗,类似MTV 的精致构图使荧幕具有了质感。在色彩的调用上,以蓝、灰、黑的冷色调衬托人物的孤寂和面对现实的无奈,以嫣红、橙黄、金色表达沟通的喜悦和爱的温馨。在影调上,常常有类似剪影的效果,或用柔和的逆光来突出勾勒事物的轮廓。

在视听艺术形式上,韩国青春爱情片还借鉴了日本电影唯美的影像风格和欧洲艺术电影中新颖多变的镜头语言。并在将两者融合后形成了自身兼具现代意味和古典诗画风格的艺术表现力。也许在一些人看来,以上不过是一些影视技巧,可青春爱情片的导演们却由于将视听形式置于民族文化和国际化的视野之下而把技巧升华为影片的一种品质。视听技巧有机地服务于影片主题,观众在欣赏影片时感受到的不是各种视听语言生硬的拼贴而是其综合的艺术感染力。

六、个案分析

跨越时空的情感和影像

——《触不到的恋人》的艺术魅力

没有《八月照相馆》里永元和德琳对视一笑的温馨,没有《我的野蛮女友》里牵牛和女友的嬉笑怒骂,李铉升导演的《触不到的恋人》(2000)通过爱人在现实时空的缺席表达了这样的主题:爱具有跨越时空阻隔的张力。

《触不到的恋人》讲述的故事是:海边小屋旁的一个信箱把生活在1997年的男主人公星贤和生活在1999年的女主人公恩澍意外地连接到了一起——两人可以通过信箱互通信件和礼物。虽然时空的交错并非新颖的叙事策略(如《情迷报话机》就表现了相隔21年的两代人之间的恋情)。但导演的侧重不在于表现时空的疏离,而是着力于情感对时空的跨越。他就像在画一幅水墨画,借人物的独白、细节的铺垫,画面的造型等视听手段将跨越时空的情感层层蘊染,从而将观众带入到沟通的快乐和命运弄人的无奈之中。

影片中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喧嚣的都市背景和大海蓝天,其本身就是对主题的一种暗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大。回归自然,回归本心,追求沟通和发现爱成为了这个爱情故事延伸出的潜命题。

(一)

叙事艺术——心灵的独白

影片中,表面上连接男女主人公的是那只小小的信箱,但实际上实现沟通的是双方共同的心境——情感的空虚、失落和对真爱的渴求。由于不能见面,男女主人公是通过信件——表现为独白的叙述方式来展现内心世界的。这恰恰发挥了文本能深入开掘人物内心感受的优势。如恩澍在失恋时说的“我还以为爱就是永恒的幸福”和星贤在信上安慰她时所说的“爱过而失去总比没爱过好”等台词都精练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类似于心灵的低语。

与很多韩国青春爱情影片类似,《触不到的恋人》中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发展的是一些小的细节和道具。如恩澍在回访海边小屋时,通过小狗衔来的被星贤揉皱的信纸——上面是恩澍请求星贤帮她挽回前男友的话——而对星贤的不测有所预感。恩澍练习配音的内容又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构成了传达人物心情的第二条线索。如录在磁带里的“我爱你”的表白和“朱古力溶在信上我都读不到”等配音台词都暗示了情节的发展。

(二)视听艺术——以景入画,以画衬情

全片中男女主人公的台词并不多,导演更多地是通过画面和音乐来映衬或传达人物的情绪和感受,并在色彩的设置和搭配上颇具匠心。

1、色彩着情

影片中的一幅幅画面就像一张张精美的明信片。正如列宾所说的“色彩即情感”,色彩打动人的魅力在于它对影片情绪的传达。在恩澍确认了星贤生活在另一时空后坐在信箱旁给他写信的场景里,前景里少女灰色的风衣和古铜色的信箱在暮色中呈现出泛灰的冷色调,而背景则是冷暖色调的综合——浅蓝的海水,天空中的绯红晚霞和霞光照耀下土黄色的山峦。此时的恩澍刚刚受到男友另有所爱的打击,前景的冷色调反映出了她沉郁的心境;背景中由下到上,冷色调过渡为暖色调,似乎暗示了一段新的温馨恋情的发生将驱散她的孤寂。除了在一幅画面中讲究色彩的搭配外,不同画面的色彩风格和光线的使用也颇有意味。如当星贤教恩澍通过烹饪来放松心情时,厨房间的色彩都采用了暖色调:橙红的方桌在柔光的照耀下点染出温馨的氛围;让人看到男女主人公对生活的热爱。而当星贤得知恩澍仍眷念前男友时,他将鱼儿放生的场景里,泛着白雾的海面,黑沉的天空都是一律的冷色调,无需言语,观众已陷入主人公失落的心绪里。

2、别具匠心的构图

影片的构图秉承了青春爱情片中常见的简约风格。往往是一树、一人加上一只的信箱,再通过影调的处理就变成了一幅隽永的剪影画。构图的元素虽然简单,但却具有美感。海边的小屋总是矗立在画面的中上端,加上延伸的走道,形成了Z型构图,使画面具有纵深感,也更加突显了镜头前的那只钩连主人公情感的信箱。

影片中常通过俯视的视角来表现男主人公星贤的形象,如镜头从树的顶端摇到下面仰头张望的星贤,甚至通过站在窗台上的小狗的视点来俯看独自在沙滩上踢球的星贤。俯视的角度常用来代表“上帝”的视点,在此导演或许是想通过俯视的角度来表达:对生活在“过去”(相对恩澍)的星贤而言,冥冥之中的命运的安排既不可捉摸又难以逆转。

导演还喜欢使用大全景来展现两位主人公的行动。如一直不肯原谅父亲的星贤在得知父亲去世后冲向大海的场景以及恩澍执拗地蹲在海边,等待着明知不可能来赴约的星贤的场景都是通过大全景来表现的。画面中,海水、沙滩往往处于中心或前景的位置并占据了大块的面积,而男女主人公则往往是各自处在后景或是画面的一角。在我看来,大全景的构图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大海这一人物所置身的广阔场景,更是借画面的空旷感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在各自世界里的孤独,并强化了情节设置上的时间间隔。

3、镜头间的自然过渡和呼应

为了表现恩澍和星贤虽然“触不到”却能够相知相恋,导演在剪辑方面很注重保持镜头过渡的流畅性,并在镜头内部设置相互呼应的元素。最为典型的就是两人互相给对方建议放松方式的那一个段落。游乐场里星贤坐的过山车刚刚从最高点翻下去;下一个镜头就是恩澍坐的过山车呼呼地爬到了最高点;并且星贤在的镜头里空着右边的位子,恩澍则空出了左边的位子。上一个镜头里,星贤的笑脸一划过去,观众马上就看到了下一个镜头中的恩澍在开心地尖叫。

导演通过使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展现处于不同时间的男女主人公在同一空间里的活动,以及通过在不同镜头内设置共同的元素——如小狗可乐,星贤为恩澍绘制的“爱的小屋”——表达了两人在相似空间里共通的情绪;也使得人物间的情感能够跨越时间的阻隔而不让观众感到突兀。此外,影片还以声画分离的方式来达到一种自然过渡的效果。如某一主人公在信上的话或其活动场所里的音乐常常会延续到另一个主人公活动的空间,变成画外音和无声源音乐,从而把情节设计上男女主人公在不同时空的活动转变为荧幕上的共时性的行为。

4、

点染情绪的优美音乐

音乐烘托人物情绪的作用在《触不到的恋人》里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它像一个千变女郎,随着人物的心绪和情节的发展而改换面貌,并总是以声画合一的形式出现。当男女主人公表情惆怅地走在不同时空的同一条林荫道上时,类似蓝调的音乐把两人随着情感滋生,最初的对时空错位的新奇感转变成一种有情人不能相见的愁绪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出来。当两人的情节渐渐升温时,背景音乐的曲调马上就欢快起来,节奏也变得奔放有力。

在影片《触不到的恋人》中,由于有情人不能相见,情感的传递大多通过外在物来暗示和寄托。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造境远远多于写境。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演员表演的空间,也有使情感的建立容易流于表面;但导演仍通过精巧的叙事和唯美的视听语言比较成功地表达了主题——爱情,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

七、小结

韩国的青春爱情片在尊重影片商品属性和观众需求的基础上,将艺术性和民族性粘合到了一起。并且当它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为市场所接受后,制片人和导演们又自觉地将这种风格和文化转变为了一种商业策略;最终商业和艺术并驾齐驱,推动了此类影片在市场上的拓展。

从我个人的观影经验来看,在韩国的类型电影中,与沉重的政治题材片和强刺激的暴力、色情片相比,韩国的青春爱情电影更像是韩国人宴席上那些精致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开胃泡菜;赏之悦目,听之悦耳,细细一品,还别有一番浪漫、温馨的回味在心头。

第四篇: 微电影的营销模式研究

目录

一. 对微电影以及商务微电影的介绍及见解 1什么是微电影 2什么是商业微电影 3微电影和商业微电影的差别

二 .商业微电影的营销模式分析

1.商业微电影的出现

2.商业微电影出现的原因和产生背景 3.商业微电影的发展 4.商业微电影的特点

5.商业微电影相对于普通广告的优势 6.商业微电影的商业价值 7.商业微电影的传播机制 8.微电影营销的注意点 9.行业现状及其弊病 10.商业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11.企业微电影营销成功的必要条件

正文

一.对微电影以及商务微电影的介绍及见解 1.什么是微电影?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Wiki给出的解释:微电影(英语:microcinema,在其名词发源地中国通常称之为Micro film)为短片分类之下的另一分支,华语地区对于微电影之时间长度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在中国,通常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如Youtube、土豆等视频网站),适合在移动状态或是短时间休憩状态下所观看,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其时间长度通常低于300秒,可以单独成篇,但也有成系列的微电影。现今,每年有连续三天会在分属全球十几个不同国家的50多个城市同时举办“国际非常短片节”(Very Shor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参展作品的限制为不超过三分钟的短片为限。内容型态包含:公益推广、形象宣传、商业订制、个人创意等等,因其模式是在网络上以超短时(30~300秒)且有完整剧情的影片呈现,对民众来说是受欢迎且具有吸引力,因此近年来微电影以各种形式被社会各界广泛地使用中。

虽有“微电影”一词,但此类影片类型在各方面上,并不具备与“短片”一词所代表的影片类型作区别的特质。在国外此类型影片,一般还是以"Short film"(即“短片”)来称呼。有人认为“微电影”一词,仅是华人媒体业者为了商业考量,在“短片”一词上作装饰来区别一般的短片,强加独创的名词,事实上微电影并非短片的分支,但依然是短片。

事实上,百度和wiki分别从不同侧面解释了微电影这个名词,百度的解释很明显是国内人士编辑的,也代表了我们眼中的微电影的概念,我们认为它是指那些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相对于普通电影微型化的视觉作品,该作品不限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连续成剧或者系列,也就是说,它拥有普通电影拥有的大部分性质和特征;但是,wiki却不这样认为,wiki认为它只是短片的一个分支,说是微型电影还太勉强了。这很显然是外国人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见解,体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虽说一方坚持是电影而另一方觉得比较牵强,不过正好双方又恰恰是互补关系,我们可以认为微电影既具有微型电影的性质在其本质上又分为短片的一种,有了这种性质,它的伸缩性和扩容性就变得很强大了。

2.什么是商业微电影?

所以,假如以如此概念定义微电影的话,那么,商业微电影的概念也就很好判断了。虽然百度百科里并没有明确的对什么叫做商业微电影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我们自己也能够解释的很明白。

我对商业微电影的见解:我觉得商业微电影就是利用微电影的嚼头人为制造出的为营销效力的新型商业广告。

是的,追究其本质,它还是广告的一种,但有别于电影,与其它媒体植入的广告不同,商业微电影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广告,整个影片全过程可能说的都是一个产品或者为某一方面做的宣传,可是,却冠以微电影的名号,来吸引人气,推销产品,不是做得很好么! 商业微电影必然拥有微电影拥有的一切属性,也在一些层面对微电影做了创新,其引起的新型广告热潮带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3. 微电影和商业微电影的差别

我觉得二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是否为了商业利益而制作”,因为微电影一般都是草根级的普通大众制作出的,为了表达一定的感情和内涵以及主题而创造的非商业性作品,而商业微电影则是为了推销自己的品牌或者产品而有意创造的,引导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营销性质的作品,所以,两者的区别关键就在于是否为了商业利益而制作这个字眼上了。

二.商业微电影的营销模式分析 1.商业微电影的出现

商业微电影乃至微电影的雏形其实是2010年凯迪拉克和中影集团携手吴彦祖斥1.3亿巨资创作的《一触即发》,影片中吴彦祖在短短的90秒的“微时间”内,在凯迪拉克赛威的帮助下,甩开对手,最终与合伙人成功交易。整部影片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是颇有好莱坞大片的风范,跳伞、追车、爆炸等多种电影特技形成独特的视觉体验。整个影片中除了广受欢迎的明星吴彦祖外,恐怕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逃脱工具凯迪拉克赛威了,因为它从头到尾,风头出了个遍,实在是叫人难以不对其感兴趣啊!

没错,如果你对这部电影里面的汽车感兴趣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对于制作方来说就开始起作用了,它本来的目的就是唤起那些汽车迷的共鸣。在这部微电影的背后,制作方总是在用更多的时间思考产品的受众是谁,他们自身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记忆里最深层的感动来源自哪里,产品本身的属性回归到用户身上,就可以找到很多共鸣点,《一触即发》把梦想与激情贯穿在整部电影中,锁定了汽车爱好者——年轻人和中年人。

一个好的商务微电影首先它是一个能够让人记住的电影,其次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广告,然后是关注植入产品的属性。看了吴彦祖在电影中的视觉体验,你是不是想驾着车在一望无际的公路上飙车了?而这辆车,当然是凯迪拉克赛威了!

所以,这个《一触即发》的出现,即代表着商业微电影的兴起。它不仅为什么是商业微电影做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定义,更为今后商业微电影的发展方向以及制作方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板。

2010年,商业微电影作为新兴之秀崛起了。 2.商业微电影出现的原因和产生背景

商业微电影的诞生看似是在一个短期过程中完成的,其实则不然。

首先谈谈它的诞生背景吧。首先商业微电影是新的广告发展形势的需要,广大网民对于广告的容忍度越老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的、直白的、叫卖式的硬广告。其次是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的版权也随之水涨船高。再者是碎片化传播时代的需要,现代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娱乐时间零星、短暂。

其次还有很多从其他方面阐述的微电影的诞生原因及背景,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Web3.0的必然产物

高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广告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可以一句话概括为Web3.0 造就了微电影。企业广告的演变离不开媒介形式的演变,企业的广告形式在Web3.0时代需要创新,传统的硬广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尤其是2011年广电总局更是颁布了“限娱令”,“限广令”更是进一步压缩了电视植入式广告的空间。此时,活化的软性植入方式必然是未来企业广告的走向。

影视技术的更新和普及是微电影产生的直接驱动力

影视技术突飞猛进,影视设备的购置成本大幅降低,技术壁垒越来越低,甚至用照相机、手机就可以拍摄制作微电影。例如《纵身一跃》就是蔡康永用Sumsung Galaxy拍摄出来的。影视技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尝试微电影的制作、发布,这也正是微电影能够发展壮大的直接驱动力。没有影视技术的进步普及就不可能有微电影,这是微电影制作的最现实的物质基础。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但真正把它提升到“电影”层次的,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登堂入室,上升到电影的层次。投资规模也从几千几万上升到几十万不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商业微电影显然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而是很多矛盾纠缠了许久后稍稍解开诞生的适应了新时代要求的“异形”商业广告。从本质上来讲它是由时代的发展培育出来的富有无限生命力的新生儿。

3.商业微电影的发展

从最初的带有汽车广告性质的作品到现在扩散到个行业中来,已经出现了很多有别于上面介绍的商业微电影,而事实上,商业微电影的也确实做得越来越动感流畅了,虽然我还得举一个跟汽车相关的例子——莫文蔚为凯迪拉克拍摄的广告《66号公路》,但是人家做的就是很带感啊,起码我是想开着他们的新车在公路上“撒野”了,而其他的食品类微电影虽然也一定程度上令人垂涎三尺,可是还是差强人意吧!总之,现在商业微电影正在蓬勃发展,发行数量虽然不是呈直线型上升吧,也是增长很快的,而且质量普遍提高,创新程度也随之增加,关键是越来越引起电影受众群体的共鸣了。

4.商业微电影的特点

商业微电影最常见的地方当然是微博了,尤其是新浪微博。这样的特性不光是因为二者都是微时代下的产物,最关键的是微博是当前网络广告流通最快最广的地方,大家当然喜欢把自己的作品投入到有宣传价值的地方啦!

说起微电影的特点,就不得不提一下微传播,因为微传播是微电影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微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集合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在互联网上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性、及时性、互动性,将网络媒介打造成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微电影正是流淌于这种微传播当中的新血液。借着微传播的力量不断地被广为人知。

抛去微传播,商业微电影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即:草根互动性、微营销性、借微博之势和广告电影化。没错,通过和平民大众之间的互动,借着“微”力量,以微博微靠山,电影化的新型广告就是商业微电影!

微电影有着“三微”特性。即:微时、微制作周期、微投资规模,这也是他的三个优势。微时即意味着制作时间短,省成本,而为制作周期即意味着流通的迅速化。微投资规模有利于一个企业节省它的广告制作费用,也是节省成本的一个好方法。

5.商业微电影相对于普通广告的优势

更具吸引力。每个人都可能仅仅因为对微电影内容的好奇而播放、欣赏,而 普通的企业广告宣传片却无法吸引不相关观众的目光。

更具亲和力。普通的企业宣传片纯粹以宣传自身为目的,容易引起观众的抵触情绪,而企业微电影的剧情、内容更容易让人接受。

更具可看性。剧情赋予了企业微电影更丰富的表现形式,相对于千篇一律的企业宣传片,企业微电影可以包含更丰富的创意元素。

更具传播力。好的微电影作品能够将企业品牌融于故事情节,与观众情感共鸣,因而观众的参与深度更有利于传播。

6.商业微电影的商业价值 商业微电影对于受众的价值

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软性广告营销方式向受众宣传自己企业的形象或产品功能,迎合自我意识时代下人们反抗填鸭式生硬宣传的需求。对于一部好的商业微电影,观众觉得它并不是令人厌烦的广告,而是能令自己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的小电影!

商业微电影对于企业的价值

大量消费者转移消费阵地,开始网购,为了追踪网络上的目标消费者,微电影成为了众多知名企业塑造品牌的不二选择。是的,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企业展示自己的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表现出色,你有可能就成为一代新的王者。

商业微电影对于广告公司的价值

微电影营销的项目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广告效果易于监测评估。为广告公司找到了新的营销手段。

7.商业微电影的传播机制 渠道

第一类是视频门户网站如优酷、搜狐 第二类是官网,权威、目标受众集中

第三类是微博,门槛低、多平台、传播快、互动性强 第四类是社交网站、论坛等其他传播渠道

对比各类传播渠道,我觉得对于中小型企业,首选微博以及官网。不过无论是哪一种,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微电影传播机制的内在分析 营销目的

商业微电影兼具病毒视频的自传播性和电视广告的制作精良,同时还能将品牌和产品诉求巧妙地融合在一个故事里,并且,其主题是产品的核心价值观可影响观众的情绪,帮助品牌建立与观众间的感情纽带。

目标受众

根据相似的特性、需求和需要,将目标受众的细化,对受众目标分类越细,就越能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制定宣传战略和鼓励措施,并由此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媒体渠道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手机媒体、数字杂志、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都是当今时代涌现的新兴媒体。商业微电影凭借着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和感染力,选择低成本的网络视频微电影则是一种理性选择。

广告策划

广告策划的核心内容是广告的诉求策略、定位策略、表现策略和媒介策略。向消费者传达清晰有力的销售讯息,提供利益给消费者,并且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从而实现一个优秀策划方案的成功。

商业微电影的营销模式

简单的来说,商业微电影都是遵照一个营销模式创造出来的。这个营销模式就是“商家—微电影—消费者—购买力”。也就是说,根据细分的市场以及潜在的购买人群,商家创造出微电影,然后微电影通过传播媒介的流通传播给大众,大众消化吸收微电影当中的产品内容讯息并不断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发生购买产品的行为,而购买行为促成新的商务微电影的诞生,不断循环。

商务微电影的营销模式也可以从线上和线下两方面进行研究

线上:立足于网络媒体,建立独特的网络化模块,将销售网站嵌入到网络化模块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化模块必须是以微电影为主题,销售网站占很少的比重,以此产生不自觉的购买力。

线下:企业将商业微电影、广告公司和网络媒体集成,开发出一款移动终端APP。定期更新,以电影打动消费者,不是以产生购买力为显性目标,而是让消费者来期待微电影的心理来产生直接购买力。

商业微电影营销模式目前还处于一个比较混沌比较单一的阶段,无非就是在微电影中宣传自己的产品,促使购买力的直接增长这一单调的模式,企业还需探讨今后作微电影的新方向,比如,在自己的微电影中同时宣传几种产品,或者在微电影中为广告(电影)赞助方也做一些宣传从而拿取更多的利润啊,以及和同类企业合作形成双赢的局面啊等等等等,此外微电影的制作方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拍摄手段,争取吸引更多的人气。

8.微电影营销的注意点

首先是必须要坚持原创,然后注重电影的实际质量和趣味度,不能一味的追求技术性和商务性。

然后制作的电影必须要和受众相匹配,必须要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

再然后应注意成本的控制以及拍摄时间、制作周期的控制,否则一旦微电影宣传不起作用,那么,你的亏损就大大的了。

最后应注意微电影和实际产品品牌的匹配,切记不要在电影中夸大自己产品或者企业的形象,而是要实打实的突出自己才对!

9.行业现状以及其弊病

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视频业务的壮大,微电影(商务微电影)的狂潮正在席卷全国,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大量涌现,各大网站也纷纷开启微电影计划。不过,尽管其影响力快速扩大,但是其商业模式至今仍未尽清晰。很多企业只是听说微电影的成本很低,效果很大,而动心。作品点击率倒是上去了,但最终只是博大家一笑,事后很少有人能够提起品牌名称,更别说品牌定位及文化了。而且过度商业化的运作令创意微不足道也是一大弊病。

现在制作微电影的公司虽多,但是能把它拿得出手的却很少,竞争很激烈,任务也很艰巨,总体而言,现在,这个行业的发展还在摸索的初期阶段。

10.商业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内容为王,创意制胜

微电影的“微”决定了它必须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吸引观众并让观众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如果电影质量越来越烂,消费者慢慢就会失去兴趣,广告效应也就无法实现。

平衡数量和质量,避免过度商业化

微电影要沿着艺术的路线继续走下去,商业化的市场运作当然也还需要,但艺术成分要充分保证,唯有如此,微电影的生命才会继续延续下去,才会在将来进一步大放光彩。

差异化经营,打造微电影品牌

微电影是大众流行消费产品,大众品牌消费的今天,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 11.企业微电影营销成功的必要条件

必须依据自身条件和优势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和产品。

根据自己品牌和产品的特性创造出具有个性和创新意义的微电影,微电影应该具有充分宣传自己的必要条件

必须注重电影本身的质量以及特色 配合其他营销模式进行宣传 注意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完善 利用免费媒介广泛传播的特点制胜 微电影的受众化 线上线下宣传的配合 与传统广告的有机配合

除了以上的要点,自然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必需要依靠企业结合自身来分析说明。

第五篇:电影改编个案研究:从《风声》看小说与电影之关系

左昊昊

如今,随着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文学作品影视化越来越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电影创作的重要来源和趋势。小说、戏剧等纸上作品,一旦成功,便迅速成为当下的文化热点,而后顺理成章地成为影视工作者们关注的对象,假以时日,将其改编,以电影的方式展示在大银幕上,给观众不同于纸上的观感与冲击。从电影发展历程来看,较为著名的影片,绝大多数改编自小说。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影理论家布鲁斯东曾言道:“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总是最有希望获得金像奖”,“在赢利最多的十部影片中,竟有五部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时至今日,一些世界性的文学经典依然被反复搬上银幕,如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左拉传》、《乱世佳人》、《蝴蝶梦》、《教父》、《巴顿将军》等等,呈现着不同时代的电影人对文学经典的理解与敬意。而在我国电影电视界,改编热潮也日渐兴盛与流行,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小说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每每热闹一时。下面,笔者就以09年上映且颇得好评的国产电影《风声》及其小说为个案,对当下电影改编的得与失、现状与未来,试做分析与评论,愿与志同道合者商榷。

虽然小说与电影的表现方式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讲故事、为了讲好一个故事。因此,我们不妨从这几个方面比较一下《风声》这部小说与其改编而成的电影各自有何局限与长处。

一、人物。无论小说还是电影,人物都是核心要素,没有人物故事便没有依托。然而,两者在人物塑造的方式与效果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小说善于用文字铺陈人物心理,读者可以通过内心独白等方式窥视人物内心世界,在脑海中勾勒出完整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与性格全貌。如小说《风声》中对“老鬼”李宁玉的形象塑造:她作为一名共产党的谍报人员,既有着革命者的大智大勇、临危不乱、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但同时,小说也将她在严酷环境下内心的无助、焦灼与紧张细细道出,让读者在心中感受到一个异常真实的英雄人物。与此相比,电影中的“老鬼”顾小梦,则更接近一个“传统”英雄的形象——更完美、更纯粹,坚守大义,始终与敌人斗智斗勇,当然,周迅的发挥让顾小梦这个角色散发出一些来自真实人性的光芒,但与小说对人物内心的复杂表达相比,显然单薄了许多。因此,从人物塑造的全面性来看,小说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情节。情节就是叙述。小说和电影各自叙述了什么,并且叙述的怎么样。我们不妨从这一点上对二者的优劣得失做些比较。小说《风声》对故事的讲述着重描摹、推理与逻辑,这也恰是文字之长,能够将丰富的内涵、复杂的情景和多线发展的情节完整的呈现出来。有趣的是,电影《风声》的创作者们对自身表现形式的优势与局限也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故而在情节的设置与讲述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另一番手笔——以惊悚和悬疑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将观影者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大银幕上,这是完全不同于小说的表现手法,从效果上来看,无疑是知己知彼的选择,为电影加分添彩。

三、场景。文字的长处在于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将纸上难以细细描绘的东西在读者的大脑中完整呈现出来。小说《风声》是一部谍战悬疑小说,作者在人物内心世界的构建与人物对话的叙述上,很好地发挥了文字的优势,但是,对故事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描写,相比之下,不能不说,这一部分其实是电影最擅长的。电影版《风声》中,增加了很多小说没有描写到的场面。如血腥的逼供场面、令人不寒而栗的刑具等等,这些场景设置无疑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内心,使他们难以轻易从电影的强烈氛围中抽离出来,而这些具有强大张力的电影镜头在塑造人物对内心信念的坚持等方面,无疑是有极大优势的。故而,电影相较于小说,从这个方面来看,优势明显。也无怪乎小说家们面对电影这种表现手段,或多或少发出瑜亮之叹:这实在已是电影的时代。

四、思想。无论小说还是电影,不管它们各自长于什么样的表现手段,艺术的最终价值是思想。要将创作者的智慧与情感传达出去。从《风声》的小说与电影中,我们最能感受到的冲击,无疑是剧中人物如“老鬼”等人物对内心信仰的绝不背弃和置生死于度外的牺牲精神。从这个方面来看,小说与电影可谓各有千秋。小说有独白来表达人物内心,电影用视觉冲击来体现人物情感。二者形不同,但可谓神似。在信仰这一人类精神世界中地位极高的战场上,都表现出巨大的张力,甚至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相信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创作事业会继续兴盛下去。改编是把文学作品搬上银幕,但绝不仅仅如此,它也是改编者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精神境界与原作者的对话和商榷,并将这种对话与商榷的结果传达给观众。正如乔治·布鲁斯东所言:“一位电影工作者并不是一位有成就的作家的翻译者,他是另外一位有自己的意志的作家,而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作家。”另外,对于“改编是否要忠实于原著”,以及“怎样才能忠实于原著”的话题,由来争论已久,至今依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这一越来越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因为,让具有深厚内涵的文学作品以更加直观与斑斓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对经典文学的保留和电影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双赢的。

参考文献:

〔1〕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出版社 〔2〕汪流:《电影剧作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3〕少舟:《夏衍电影改编成就初探》,中国电影出版社 〔4〕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上一篇:大一暑假实习报告下一篇:党员学习笔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