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24-05-09

电影行业研究分析报告(精选6篇)

篇1:电影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电影市场研究咨询报告》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提供的最新行业运行数据为基础,验证于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全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权威统计资料。我们对医药、化工、通讯、电子、家电、食品饮料、服装纺织以及汽车、机械等4000多个细分行业进行了长期追踪,积累了多达580多个国家政策法规信息库、行业统计数据库、行业技术资料库、企业数据库、产品资料库(年度更新),8000多种产品的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月度更新)、10000多条统计数据的宏观经济数据库,使您对各行业历年的发展动态一目了然。中研普华的《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报告》均采用20-30余万字的详尽内容,多达200多个图表向您详尽描述您所处的行业形势,为您提供详尽的内容。

在其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研究体系,一整套的产业研究方法一直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是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全面、研究最为深入、数据资源最为强大、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业研究报告系列。

我们研究的重点:

(1)政策环境:全面深入研究电影行业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分析电影产业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动向的分析,把握电影行业政策的发展趋势;(2)市场供求:依靠强大的数据库资源,透过数据,分析电影市场供求现状,提供电影行业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电影产业集中度、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产品价格、效益状况、技术特点、进出口等重要行业信息,并科学预测未来3-5年电影市场供求发展趋势;(3)投资趋势:从当年新建、在建项目入手,突出研究电影行业投资现状及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电影行业投资趋势预测和投资重点市场判断,为投资者提供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4)市场竞争:比较分析电影行业排名前10-30家的重点企业的运营状况,包括生产、销售和效益情况以及各自的经营策略和竞争优势。

中研普华的优势:

(1)丰富的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中研普华依托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2)行业覆盖范围广、针对性强:我们在对电影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报告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3)内容全面、论述生动:中研普华《电影市场研究咨询报告》在研究内容上突出全方位特色,报告以本年度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4)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电影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5)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对电影行业及具体产品的投资特性、市场规模、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结构与主要竞争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规律、发展机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的对策等等。

篇2:电影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第一节 业务和技术

一、发行人主营业务及设立以来变化情况

金逸影视公司是国内著名的院线发行和电影放映企业,其拥有的金逸院线处于中国电影院线五强的地位。

金逸影视公司自 2004 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各级城市进行电影院投资经营管理。

发行人设立以来自有和加盟影院的情况如下: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已开业影院75 家,在建影院30 余家,经营区域跨北京、上海、广州等30 余个城市。金逸院线共有103 家影院,包括金逸股份直接投资的75 家影院以及28 家加盟影院。

自设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院线发行和电影放映业务,主营业务没有发生 变化。

二、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一)所处行业概况

公司属于文化产业中的电影行业。电影产业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发行又分为发行商发行和院线发行两部分。从细分市场来看,公司属于院线发行及电影放映企业。

(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 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1)中宣部

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职能部门,对电影行业的管理体现在宏观管理方面,主要包括:负责指导全国理论研究、学习与宣传工作;负责引导社会舆论;负责从宏观上指导精神产品的生产;负责规划、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受党中央委托,会同中央组织部管理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干部,负责提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法规,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国家广电总局

国家广电总局为电影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国家广电总局下设的电影管理局负责,其主要职能为:拟定电影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管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指导并平衡电影题材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审查各类影片,发放或吊销影片摄制、公映许可证;承办有关审批电影制片单位和跨地区发行、放映单位的建立与撤销的工作;负责电影技术管理;管理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等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指导电影专项资金的收缴和管理。

国家广电总局在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即地方广播电视局负责所在地文化广播影视事业的行业管理,并履行国家广电总局赋予的行政审批权等。

2、行业法规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目前对本公司电影业务的开展较为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下:

3、行业监管政策

(1)发行放映监管政策

2001 年12 月18 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的1519 号文,提出了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

根据《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一个影院只能加入一家院线,签约期满,可以重新进行选择;鼓励跨区域影院间的合作经营,各省区域性院线和跨省院线都可以平等地同影片著作权人或发行权拥有者交易影片,而不受行政区域市场的限制;院线和影片著作权人之间或发行权拥有者之间拥有相互选择权;院线购买的影片,其发行放映权只限本院线的发行放映权,而不是本区域或其他院线的发行放映权。按照目前的监管政策,电影发行公司与各院线公司就影片的放映业务达成合作,然后由各院线公司负责对其所属的影院就影片放映做出统一安排及管理,院线公司是电影发行公司与影院之间的桥梁。

(2)经营资质监管政策

从事院线发行及电影放映业务均需要取得国家广电总局的准入资格行政许可。

根据《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组建省(区、市)内院线公司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并报广电总局备案;组建跨省院线公司的,由广电总局审批。

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组建电影院线公司条件为:10 家以上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的影院,可组建一条省内电影院线公司,其中,实行计算机售票的不少于8 家,年度票房不低于800 万元且电影专项资金如实上缴;15 家以上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且分布在不同省级区域的影院,可组建一条跨省电影院线公司,其中,计算机售票不少于10 家,年度票房不低于1,000 万元且电影专项资金如实上缴。

根据《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经营电影放映业务,须报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在影院完成投资建设后,即向电影行政部门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并开始经营,《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根据《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不得组建电影院线公司。中外合资合作影院公司的设立,需首先履行省级商务行政部门的审批,通过后报国家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备案审批。经批准允许设立的,取得《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并凭此办理公司注册登记手续。在影院完成建设、改造且验收合格后,可向省级广电局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然后方可从事电影放映业务。除香港、澳门特区投资者可以独资形式新建、改建影院外,其他地区境外投资者在合资合作影院公司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9%。

(三)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我国电影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整个电影文化与产业环境持续改善。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市场已连续多年实现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同时,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本(国有、民营、外资)积极进军电影业,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电影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01.72 亿元人民币,较2009 年增长63.9%,位居全球电影票房市场的前十名。2011 年度,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31.15 亿元,同比增长28.93%。

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 10 年以来,城市票房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改革之初的2002 年相比,全国城市电影票房增长了将近13 倍。2012 年一季度,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37.17 亿元,同比增长39.21%。

2011 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58 部,比2010 年的526 部增长6.08%,连续9 年保持增长。

2011 年,国产影片票房70.31 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的53.61%。自2004年起,国产影片票房一直超过进口片票房,大制作和中小制作的国产影片票房均快速上升。2011 年,全国有21 部国产影片(含两部复映片)票房过1 亿,比2010 年又增加4 部。

国产影片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使其票房号召力也得到相应的增强,为影院放映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片源保证。同时,进口分账大片引进数量的增加也为影院放映市场提供了进一步的有益扩充。

2、中国电影院线发展概况

(1)“院线制”的发展概况

“院线制”就是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院线与影院之间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以供片纽带的仅实行统一排片的发行放映机制。而片方只需直接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

中国电影院线制的建立始于 2001 年12 月,广电总局和文化部颁发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明确提出院线制将成为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主要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院线制的成立结束了中国50 多年以来按行政区域供片,按省、市、县逐级层层发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行放映模式,而代之以发行方直接向院线发行影片、院线统一向旗下影院供片的发行模式。

在成立之初,大多数院线都是由当地省、市电影公司转制而成。随着电影市场准入的不断放宽,国家允许、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院线竞争,行业外资本的跨界试水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以金逸、万达为代表的民营院线迅速崛起。

(2)中国电影院线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院线制主要分为两类:资产联结为主、签约加盟为辅;签约加盟为主,资产联结为辅。主要特点如下:

截至2011 年年底,全国现有城市院线39 条,全国城市院线票房收入达到124.31 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的94.79%。24 条城市院线票房超过1 亿元,比2010 年增长5 条,票房合计120.30 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的91.73%。

城市电影院线放映场次和观影人次迅速增加。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城市院线年放映场次由2005 年的2,600 千场增加到2011 年的13,120 千场;城市院线年观影人次由2005 年的7,303 万人上升至2011 年的35,475 万人。

3、我国影院发展概况

(1)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稳步增长,银幕密度有待提高作为电影放映的主体,随着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影城数量和银幕数量亦得到稳步增长。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影城数量由2002 的1,024 家增长到2010 年的2,000 家;银幕数由2002 年的1,845 块增长到2010 年的6,256块。

2011 年影院终端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全国新增影院803 家,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新增8.3 块银幕,是2010 年增长速度的2 倍。2011 年,全国影城数量增长到2,803 家,银幕数增长到9,286 块。

总体而言,影院建设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吻合,影院地区分布也进一步趋向均衡。

中国虽然银幕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目前银幕密度依然较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据MPAA(美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以百万人口银幕密度为例,2009 年中国仅为7.3 块,远低于美国的129.8 块、韩国的41.3 块以及日本的26.5 块。2011 年中国电影银幕快速增长,总量将近2009 年的2 倍,银幕密度得到快速提升,但距离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不但银幕密度较低,单银幕票房产出能力也有待提高。2009 年,单银幕票房产出方面,中国为19.2 万美元、日本为64.8 万美元、韩国为42.4 万美元、美国为24.9 万美元。2011 年,中国银幕数量增长速度超过电影票房增长速度,单银幕票房产出下降为134 万人民币,同比2010 年下降22.09%,与2009 年基本持平。

(2)影院数字化程度加速

电影银幕主要分为胶片银幕和数字银幕,数字银幕是指安装数字放映机、能放映数字拷贝的电影厅,数字银幕数是衡量数字电影放映空间的主要指标。

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粗略估计,2010 年,全年新增或改造的数字银幕约2,500 块,总数达到约4,100 块,占了全国银幕总目的七成之多,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电影数字放映渐成主流。2011 年新建影院和新增影厅中,90%的影院都具备数字放映条件。

在数字银幕中,代表新生势力的3D 银幕发展快速。中国目前是全球3D 数字银幕增长最快的国家。截止 2011 年年底,全国城市影院2K 银幕8,500 多块,其中,3D 银幕占60%以上。

2010 年,数字片的票房收入为58.02 亿元,占了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59.52%,同比2009 年的30.65 亿元,增长89.29%。2011 年度数字票房更是占到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90%左右。

此外,随着 IMAX 影片片源的增多,IMAX 银幕发展迅速。截至2011 年2月底,中国内地共有IMAX 银幕35 块,其中胶片5 块,用于科技馆等放映的9块。而全球IMAX 银幕约为403 块,其中280 块用于商业放映,其中123 块用于科技馆等公益放映。

4、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升级,涵盖制片、发行、放映的整体行业在产量、产能、影响力和地位上全面提升。

从产业链条源头看,国产电影产量连续五年超过 400 部,生产能力持续增长,必然是以市场需求和产出容量为保证。同时,放映市场持续升级。国内放映规模逐年增强扩大,以不同规模、不同发行方式在院线市场放映的国产新片逐年递增,基本达到生产产量的三分之一,加上电影频道放映的电视电影的增加,影片无缘与观众和大银幕见面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支持放映市场升级的是持续不断的全国城市影院的建设高潮,2011 年平均每天新增8.3 块银幕,即使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 年,各类资本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青睐有增无减。

(1)国产电影竞争力将增强,进口片限额增加,确保放映市场片源的充足性国产电影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国产电影的竞争力也在快速提升。鉴于我国对于进口片的限制,国产电影质量的提高为放映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优秀片源,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2003 年至2011 年,国产电影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21.2%,而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则为40.83%。国产电影票房收入能够实现接近两倍电影产量的增幅,根本原因在于大投入、大制作,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商业化运作水平较高的国产影片数量的不断增多。这些高质量国产影片的出现,大幅度提升了国产影片的整体水平,激发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观看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进口大片对国内电影市场的冲击,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市场地位。

进口分账大片引进数量的增多也为放映市场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片源。同时考虑到进口分账大片增加主要限定在3D 和IMAX 影片,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具有3D 和IMAX 设备的影院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2)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1999 年数字放映技术的推出,使得电影数字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2005 年随着数字影院技术规范和标准的逐渐成熟,数字影院在全球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带动了电影全面向数字化过渡。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电影数字化作为全世界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动,中国也在快速推进,电影拍摄、放映和影院管理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进程得到飞速发展。

2008 年中国数字拍摄的影片数量(260 部)第一次超过了胶片拍摄的影片(146 部),2009 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数字拍摄影片数量(306 部)超过胶片拍摄影片数量(150 部)156 部。2010 年、2011 年数字拍摄影片数量继续超过胶片拍摄影片。

2009 年12 月,电影局出台《关于对影院安装2K 和1.3K 数字放映设备补贴的通知》,该政策的出台加快中国中小城市数字影城的建设速度,构建中国中小城市的数字放映平台,推进中国电影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换。

2010 年1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目前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又明确提出“实施电影数字化发展规划,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的应用”的影院建设目标。

2011 年度,数字银幕以及数字票房均占到其市场总量的90%,数字化趋势已经充分展现。随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巨幕放映取得成功,数字化放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数字化趋势将进一步增强。(3)电影放映的附加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电影院除了放映的票房收入外,将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服务,不断扩大盈利范围。今后“1+X”影院会越来越多,影院除了放映功能外,将建起多种休闲场所,影院还可以成为商务会议场所。观影带动饮食、购物等一系列的商业购物和休闲活动将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影院进驻商业中心,为周围的商业业态带来巨大的附加消费,而其他商业消费也为影院提供潜在顾客。同时,大堂、灯箱、贴片以及阵地广告的收益有待进一步开发。电影后产品开发也将有会有越来越大的市场,这些附加品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4)向产业上、下游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

从我国目前的影院和院线发展的政策倾向和市场环境来看,影院终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业务最有前景的发展环节之一。国内电影银幕数已经将近10,000 块,数字银幕亦也在现有基础上翻番。电影终端市场的景气吸引有实力的电影制片方往产业下游延伸,建立自有影院。同时,主流院线在掌握连锁影院资源的同时,开始往电影产业的上游挺进,力争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四)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行业市场化水平

(1)电影放映市场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已经完全放开我国的电影发行和放映一直属于国家管制行业,近些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监管环境的日趋宽松,整个电影行业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行政监管方面,目前,电影放映行业已经完全向民营企业开放。同时,外资亦可以参股影院放映行业。

2001 年12 月12 日,《电影管理条例》指出,国家允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国家允许以中外合资或者中外合作的方式建设、改造电影院。

2004 年6 月15 日,《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指出,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现有院线公司或单独组建院线公司。

同时,《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以及相关补充规定指出,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不得组建电影院线公司;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建设、改造及经营电影院。

随着行业监管政策的不断放宽,以金逸股份、万达影视等代表的民营放映企业以及以UME 为代表的港资逐步发展壮大,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电影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推动着电影放映市场的市场化水平。

目前,在排名前十的城市院线中,民营的万达院线、金逸院线以及大地院线分别位于第一、第五以及第七。在排名前十的影城中,民营和港资的影城所占份额更是在一半左右。

(2)影院规模扩张市场化,行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

《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指出,新设电影院须报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放映经营许可证》。具体流程如下:

在向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放映许可证》时,除需要提交申请登记表、《企业名称预告核准通知书》、租赁协议书、场所平面图以及放映单位购买设备器材的证明等常规申请文件以外,鉴于电影院为大型公共营业场所,尚需要提交《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确保影院消防安全设施达标。

除《放映许可证》这一必备行政许可文件以外,新设电影院一般根据业务需要向县级卫生局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向主管工商部门申请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

行业主管部门对于新设影院总数、地理位置、密度等问题不存在行政管制或者相关指导意见。影院规模的扩大主要还是基于城市的人口密度、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水平、人口素质、文化休闲氛围等商业因素,不存在行政管制的问题。

同时,由于我国现有影院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因此政府积极鼓励各类资本投资改造和新建高标准的影院。

2009 年7 月颁布的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推进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的跨地区整合以及数字影院的建设和改造。2010 年1 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亦明确指出2015 年前电影数字化的发展目标。2011 年10 月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把文化产业提升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高度,并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2、行业竞争格局

(1)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兼并重组将成为院线新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院线快速发展的同时,院线之间的竞争程度也日益激烈。各条院线在大力新建自有影院的同时吸引其他影院加盟。同时,在现有院线激烈竞争的同时,新的院线亦会带来新的竞争力量。

院线激烈竞争的结果导致两极分化也极为严重。2011 年,排名前十的院线票房占到整个主流电影市场票房的70.52%。在第一梯队的院线飞跃发展的同时,第三梯队的院线却受制于种种条件,经营状况不佳。大院线下属一家影院的年度票房是中小院线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大片、好片的资源及配套宣传向大院线倾斜,使得一般的中小院线更加处于劣势,从而加剧了大小院线的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中小院线在加强管理营销,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横向联合,战略重组将会是新的发展趋势。(2)院线区域优势仍然明显

由于中国院线 2002 年大都是由各省市电影公司转制成立,因此,当时各条院线的区域性十分突出,地区的院线基本上在本地区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经过9 年各个院线之间的跨区域渗透,该特点已经大大弱化,但是,在相当多的地区,本地院线的区域优势仍然明显。

3、行业内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数据,2010 年及2011 年,票房收入排名前十的城市院线票房以及占城市票房市场份额情况如下:

由此可见,按票房指标,2010 年及2011 年中国城市院线市场的CR5 指标分别为53.45%和48.81%,CR10 指标分别为74.73%和70.52%,市场集中度(票房标准)维持在较高水平,包括万达院线、金逸院线等民营院线在内的第一梯队已经成为我国院线市场商业化运作的主导力量。

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行业准入壁垒

电影业属于国家管制较为严格的行业,国家在资格准入、发行及放映等方面制定了一套严格且具体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加强对该行业的行政性管理。

传统的国有制片厂及由其改组而来的国有电影集团因其国有背景,受到的政策限制相对较少。在2002 年《电影管理条例》颁布后,允许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组建电影院线,民营企业涉足电影领域基本不存在障碍。外资企业允许以中外合资或者中外合作的方式建设、改造电影院,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9%。同时,外资企业不得参与电影发行业务。

(2)资金壁垒 根据《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以参股形式投资现有院线公司的,参股单位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3,0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院线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以控股形式投资现有院线公司的,控股单位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4,0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院线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单独组建省内或全国电影院线公司的,组建单位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5,0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院线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

(3)商圈和选址的排他性

商圈和选址对影院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大中城市优势商圈的形成和发展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受到城市商业规划、交通设施等众多配套因素的影响。如果某一家影院在某一地区或城市抢占了优势商圈,就很容易在位置、客流量和顾客认知度等方面占据竞争优势,产生排他性的影响,从而在同一区域内对同行业构成挤压性的竞争压力,并可有效遏制新竞争者的加入。

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分布情况、功能规划、交通环境的不断变化,新商圈的形成甚至新老商圈的更替,特别是现有商圈中的场地也并非完全饱和,这些都给强有力的新竞争者留下了机会。

(4)专业人才壁垒

院线作为旗下影院的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方,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旗下影院的经营效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电影院线市场,一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优秀的院线管理团队代表着院线的软实力,它将保证整条院线的高效运作,并吸引新的影院加盟。

随着中国产业环境的改善,资本目前已不是制约院线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优秀的管理团队也成为影响院线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由于行业起步较晚,国内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这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也正因为如此,国内院线的数量始终相对比较稳定。

目前,鉴于影院和酒店在管理上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同时酒店管理人才稀缺性相对缓和,一些院线也选择从酒店引入影院管理人才。

5、市场供求状况和变动原因

从片源供应的角度来看,自 2002 年开始,中国国产电影产量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11 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58 部,比2010 年的526 部增长6.08%。在电影产量持续走高的同时,进入院线上映的影片数量增速较慢。2011年院线放映国产影片约154 多部,超过三分之二以上影片未能在院线上映。电影产量和上映数量的矛盾依然存在,中国电影产业在数量和质量的平衡上仍然有待加强。

从放映市场供应的角度来看,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快速增长,影院数量由2005 年的1,243 家增长到2011 年的2,803 家,增长了1.26 倍;电影银幕数量由2005 年的2,668 块增长到2011 年6,256 块,增长了2.48 倍。但相比于国内电影市场旺盛的需求相比,影片产量、影院和银幕的数量仍然偏少。以美国等电影成熟市场,银幕数量的绝对数和人均银幕仍然都相对较少,市场空间巨大。2009 年,美国银幕数量就达到了39,171 块,是中国银幕数的8.29 倍;百万人口银幕密度,中国仅为7.3 块,远远落后于2009 年美国的129.8块。

6、行业利润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必然不断提高。目前,民营电影发行和放映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外资的政策限制也将会逐步宽松。更多新竞争主体的进入,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现有竞争格局,影院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有所增加,从而有可能降低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

2011 年,影院规模的快速扩张导致单银幕收益减少,从而降低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2010 年年均单银幕票房收入为155.83 万元,2011 年度为133.87 万元,比上年减少21.96 万元,减幅14.09%。

随着影院投资热情的释放,影院和银幕数量的快速增长趋势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单银幕产出将会有所回升。同时国内电影市场的长期旺盛,以及放映技术的不断革新将确保院线发行和电影放映企业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而且,随着我国电影整体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日趋成熟,市场资源向大型电影发行和放映企业倾斜的趋势将更为明显,这使得具有规模优势的行业领先者的盈利能力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仍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目前,中国主要中心城市人均GDP 已经接近4,000 美元,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人均GDP 均超过5,000 美元。从国外发展经验看,城市人均GDP达到3,000 美元的临界点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到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也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我国文化产业 2009 年的增加值已达到8,400 亿元,2010 年更是超过10,000亿元。根据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的“今后五年内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 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由“十一五”期间占同期GDP 的2.5%提高到5%以上。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消费的不断升级和技术的快速进步,中国文化产业将逐步挺进数字化与消费型时代。

居民日益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会释放出巨大的文化产品购买欲望和消费能力。电影行业作为文化行业快速发展的排头兵,2003 年起票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票房和银幕数仍偏小,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2)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2009 年7 月,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规划指出,我国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2010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明确把电影产业提高到战略产业的高度。

2011 年10 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 年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国家还积极落实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依法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从而保护了电影产业链上各方的利益。国家还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国产电影给与了适度的市场保护,为国产电影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和有利的发展环境,这有助于国内电影企业尽快缩短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差距。

(3)电影数字化带来新的机会

电影和其他行业一样正在进行着全面的数字化应用和普及,正在从模拟式的胶片技术向数字技术进行过渡。它是电影诞生百年以来最大的一场变革,给电影市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电影生产环节,数字化拍摄电影,大大缩短拍摄周期,降低拍摄成本;在电影发行和放映环节,不用胶片极大节省了发行成本,并且有利于影院增值业务的拓展;在影院经营方面,数字化有力推动了院线和影院的现代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影院放映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影院的经营效益。

2、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竞争程度日益激烈

在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院线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影院方面,业内外资本的大量涌进一方面抬高了影院的租金成本,另外一方面也对现有影院造成冲击。在院线方面,现有院线激烈竞争的同时,每年都会有新的院线成立,这都带来新的竞争。

(2)盗版冲击

盗版对于我国电影市场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国家和影视企业一起在打击盗版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盗版现象依旧十分猖獗,这直接影响电影作品的票房收入。

(3)电影数字化对影院放映带来的挑战

由于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卫星等技术服务机构正在成为电影产业中的新成员,影院外其他传播模式的观影效果在逐步增强。同时,由于多媒体渠道的拓展,影院外其他传播模式的有效到达率将逐步提高,其他模式的观影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些都降对影院观影人群形成一定的挤占效应。

(六)行业主要特点

1、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在目前我国电影业的监管政策下,电影发行公司发行影片和影院进行电影放映的两个流程之间存在一个特殊且必备的环节——院线(由于院线均分布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因此院线也称为城市院线)。

电影的销售模式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体现为:电影发行公司委托院线公司负责影片的放映工作,院线公司根据旗下所属影院的情况对影片放映进行统一的安排及管理。

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1 年底,全国共有39 条院线,全国城市院线票房收入124.31 亿元,占到全国城市票房总收入的94.79%,通过资产或者签约加盟为纽带拥有2803 家影院以及9,286 块银幕,这构成了我国电影业的主要发行放映渠道,也是电影公司电影作品主要的销售渠道。

同时,由于院线占有了大部分影院和银幕资源,且电影产品的消费主力为城市居民,因此来自院线的票房收入始终为全国票房收入的主要来源,且比重逐年上升。

2、行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周期性特征(1)电影业的档期(季节性)特征

我国电影档期的运作模式是从学习和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成熟电影市场的运作惯例逐渐发展而来的。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影档期的概念日渐成熟。目前形成以春节档、暑期档、贺岁档和国庆档这四大档期为主,以五一档、情人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几个小档期为辅的格局。2010 年,重要档期共实现票房合计49.78 亿元,占2010 年全年国产电影票房收入的48.94%。

由于电影行业存在档期现象,所以电影业的票房收入根据档期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即夏季(暑期档)和冬季(贺岁档及春节档)是国内电影票房收入的两个波峰。

(2)行业的区域性特征

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中国目前的影院分布呈现区域分布不均现象,主要表现为:大城市影院多于小城市,东部沿海地区影院多于中西部,南方地区影院多于北方,经济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

从省区、直辖市院线市场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开始“院线制”改革后,广东、北京、上海三省市一直领跑全国电影票房市场,俗称三大“票仓”。2011 年,广东省票房18.21 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14.65%,蝉联全国省区、直辖市票房排名第一;北京市票房13.36 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10.75%,蝉联全国省区、直辖市票房排名第二;上海市票房10.76 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8.66%,排名下降到第四。江苏省票房10.83 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8.71%,排名上升到第三。

广东、北京、上海三大“票仓”在票房总量增长的同时,占比较上年均有所下降,二三线城市发展迅猛。

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六座城市仍然位居城市票房前六,票房合计45.24 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36.41%,占比同比上年下降3.44%。但与此同时,中小城市的电影市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电影票房总量和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

从区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电影市场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1 年新增影院803 家,其中,东部地区新增276 家,新增银幕1,324 块;中部地区新增352 家,新增银幕1,044 块;西部地区新增175 家,新增银幕662 块。总体来说,影院建设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吻合,影院地区分布也进一步趋向均衡。

(3)行业的周期性

电影行业作为文化行业,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GDP 的增长水平直接相关。我国国民经济已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受益于国民经济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的增加,电影产业收入在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高速增长的同时,在经济低迷的时期仍能体现出较强的抗衰退性特征。

3、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电影发行和放映行业的上游是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下游是直接面对观众。院线、影院与电影制作和发行企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高质量的电影会为影院带来更多的观众和更高的票房收入,从而推动了高档次影院的改建和新建;院线和影院的发展会拓宽和改善影片发行渠道,更好的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从而增加电影的票房收入,促使影片投资制作方继续加大影片投入,出品高质量电影。

按照目前的市场格局,影院和院线总共可以获得约 57%的票房分账收入。因此,实力较雄厚的电影企业都已经或者正在尝试进入电影放映行业以获取丰厚的利润。

三、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一)市场份额及变化趋势

金逸影视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跨越式发展的势头。2008-2010 年的金逸院线的票房分别为2.76 亿元、4.39 亿元以及6.89 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的份额分别为6.36%、7.07%以及6.77%,均位列中国城市院线第六名。2011 年度,金逸院线实现票房8.51 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的份额为6.49%,全国城市院线排名由第六位上升为第五位。未来,随着公司影院拓展力度的加强,公司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竞争对手及简要情况

全国城市院线排名前十的院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以中影星美、上海联和为代表的,具有国有背景,由国有电影集团组建,以签约加盟为主、资产联结为辅;一类为以万达、金逸院线为代表的,由民营企业投资组建,以资产联结为主、签约加盟为辅。

2008 年以来,全国排名前十的城市院线基本保持稳定。2011 年度,以票房为指标,金逸院线排名由2008-2010 年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2011 年底,票房排名前十院线基本情况如下:

1、万达院线

万达院线成立于 2005 年1 月,是大连万达集团全资子公司。2011 年,万达院线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83 家成员影院,702 块银幕,实现票房17.85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13.61%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一。

2、中影星美

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公司成立于 2002 年初,是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星美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院线管理公司。2011 年,中影星美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168 家,904 块银幕,实现票房13.77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10.50%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二。

3、上海联和

上海联和隶属于上海电影集团,是由原永乐股份上海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上海东方影视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组建的跨省市院线。2011 年底,上海联和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174 家成员影院,826 块银幕,实现票房13.03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9.94%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三。

4、中影南方新干线

中影南方新干线由中影集团、广东省电影公司于 2005 年重组成立。2011年底,中影南方新干线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148 家成员影院,728 块银幕,实现票房10.86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8.28%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四。

5、北京新影联

北京新影联成立于 1996 年2 月8 日,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市电影公司及北京有影响的18 家影院共同出资组建的具有股份制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2011 年底,北京新影联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99 家成员影院,552 块银幕,实现票房7.63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5.82%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六。

6、广东大地

广东大地成立于 2008 年2 月,隶属于大地时代文化传播集团。2011 年底,广东大地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199 家成员影院,811 块银幕,实现票房6.77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5.16%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七。

7、浙江时代

浙江时代成立于 2003 年6 月,隶属于浙江省电影有限公司。2011 年底,浙江时代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93 家成员影院,480 块银幕,实现票房5.57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4.24%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八。

8、四川太平洋

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由中影集团和四川省电影公司共同发起,吸引四川省各市、州电影公司、甘肃省电影公司组成的跨省院线。2011 年底,四川太平洋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62 家成员影院,360 块银幕,实现票房4.68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3.57%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九。

9、辽宁北方

辽宁北方院线公司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控股,辽宁省电影公司、沈阳电影有限公司、大连电影有限公司、鞍山市电影公司、青岛市电影公司以及淄博市电影有限公司等七个股东单位共同投资组建。2011 年底,辽宁北方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71 家成员影院,327 块银幕,实现票房3.82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2.91%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十。

(三)公司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1、竞争优势

(1)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充足的项目储备 得益于公司股东方多年的商业地产开发运营经验以及公司自设立以来影城投资经验,公司积累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拓展人员,养成了高度商业地产敏锐度,对于影城项目的选址、方案规划、项目评估已形成了独到的评估体系。

公司能够准确而又及时的把握市场需求,鉴于一线城市成熟商圈的影院市场趋于饱和,扩张速度变缓慢,公司加大二、三线城市市场的拓展。同时,公司也关注一线城市新老商圈变动带来的市场机会。

同时,相比以签约加盟为主的国有院线,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和灵活性;相比同属于民营背景的万达院线,公司在市场开拓、影院选址方面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更容易吸引其他知名商业地产投资企业与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将其自建物业项目介绍予公司,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开业自有影城75 家,在建影城30 余家,遍布国内主要大中型城市。已正式签订租赁协议或者租赁意向书的影院投资项目超过100 家,形成了充足的项目储备。

在影院租赁成本不断上升的市场环境中,成功的市场开拓和充足的项目储备,确保公司新建影城的成功运作和盈利前景,也为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突出的区域市场领导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选址和布局的优势使得公司在福州、厦门等二、三线城市的区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起到了引导当地市场的作用,不仅弥补了市场空白,也以优良票房创造了市场新增长点。2010 年福州金逸影城实现票房6,193 万元,位列全国影院排名第六的好成绩。

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于社会效益,不断打造公司品牌,积极响应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号召,深入研究公司相关业务的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国家及各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相关行业的课题研究,与之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树立行业专业品牌形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牢固的树立了具有“金逸”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吸引众多行业上下游的知名企业与公司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为公司新业务的拓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市场营销优势

当前同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割据、新市场拓展难度加大,公司推行“营销决胜于银幕之外”的发展计划效果非常显著。广泛整合影院、院线、发行方、媒体、企业等多方面资源,实行“大品牌、大营销”策略,在影片档期和节假日对上映影片进行营销包装,取得很好的市场效果。

公司注重营销人才的培养,累积了一大批专业营销团队,并形成了一整套营销人员培养和管理制度。市场营销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开放用人机制;灵活的奖励分配机制,形成工资与业绩结合、奖金与效益挂钩、富有吸引力的市场化薪酬福利体系;按照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员工讨论、培训体系,这些都对金逸在全国开拓新市场输送市场营销人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公司积极拓展会员卡业务,为会员提供充值、优惠、积分一卡通服务。会员可以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获取最新的电影资讯;人流高峰时公司为会员提供绿色专用通道,享受更快捷、更方便的购票服务;会员可享受电话预订服务,通过电话预订当天电影的场次和座位;会员生日免费看电影;会员均有机会免费参加金逸会员俱乐部组织的电影赏析、影迷看片、特色派对等活动、不定期的好礼相送;明星见面会优先折扣订购。通过上述有效的会员营销活动,公司现有会员超过110 万,有效的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令顾客的随机性转化为常规性行为,达到了固定票房收入的目的。

此外,公司不断探索影院经营业务发展新模式,在重大节日、票房大片上映进行创新性市场营销的同时,在淡季、小片堆积的情况下,以有效的促销、团购、团体票、联合商家做活动等手段创造出真正属于金逸的市场营销模式。

(4)专业化、标准化管理和运营机制的优势

自成立之初,公司充分借鉴了国际知名院线的先进管理经验,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加以融合、创造,形成了金逸股份独特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并取得了领先于其他城市院线的运营效率。

2011 年,金逸院线单影院票房产出1,064 万元、单银幕票房产出184 万元、单座位票房产出1.09 万元,远高于城市院线市场平均单影院票房产出443 万元、平均单银幕票房产出134 万元、平均单座位票房产出0.73 万元,位列前十大院线第二名。

公司运营机制的优势具体体现在运营实效性和服务标准化两个方面。运营实效性主要指影院与院线的衔接,包括拷贝发运、胶片检查、影院排映等的规范化和实效性;标准化服务内容包括影院布置、购票柜台设置、影片放映、检票流程、影厅温度湿度设定等。

公司实行总部、区域、影城三级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同时对现有机构和业务进行优化重组和责权利的清晰划分,形成公司强有力的三级管理架构模式。总部下达到各区域、各影城的经营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分解落实到季、月、周的业务工作中,同时结合各级部门业务实际,完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和文档模版,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

与此同时,公司每年都在不断完善修订金逸电影院管理和运营的行政制度、营运服务制度以及营销制度,以制度的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化确保金逸股份的独特发展模式。

(5)专业的管理团队,出色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能力

公司在长期的经营中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运营团队,涉及影院项目开拓、院线管理以及影院经营各个环节。公司现有专业拓展人员33 人、市场营销人员203 人、影城管理人员432 人、服务人员1,609 人,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人才梯队。在满足公司现有运营需求的基础上,也为公司影院业务扩张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常规的外部招聘引进方式,公司结合自身特色和行业特点,采用定向办学培养机制和实习生培养机制,为公司储备了大量的管理和运营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梯队建设系统。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实行自我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岗位员工进行相应的业务技能和服务规程培训。

在绩效考核方面,公司建立了持续的、制度化的奖惩激励机制。注重内部人才培养,鼓励内部员工竞聘,倡导唯才是举,不拘泥于学历与资历,坚持推行能上能下的人才选拔制度,为优秀人才提供职业保障和职业规划,对不称职的员工予以终止聘用关系,实行末位淘汰的政策,保持组织的活性与张力。

2、竞争劣势

(1)资本实力较弱、资产结构有待优化

充足而稳定的资本是影院投资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公司处于快速扩张期,业务规模快速扩大,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需求量较大。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张,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从资产结构来看,公司目前自有资本较少,流动负债金额较大,资产负债率较高,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较小的自有资本规模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2)跨区域发展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影院数量和区域布局上来看,距离公司建立全国性连锁影院业务网络的发展战略尚有一定的差距。公司为完成这一既定目标,积极的跨区域拓展业务,逐步形成全国性的网络体系。尽管如此,公司在不同区域开设新影院将继续面临选址准确性、品牌优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挑战。

四、发行人主营业务情况

(一)主要产品或服务及其用途

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院线发行和影院放映业务。

院线发行主要是以院线为纽带,连接电影制片商和影片放映方,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

影院放映业务主要为观众提供影片放映业务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餐饮或其他增值服务)。

(二)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流程图

本公司从事院线发行和放映的业务流程图如下:

1、院线业务流程(1)收集影片信息

院线通过与主要制片方、发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影片的相关信息。一些中小影片的制片方也会积极与院线洽谈,提供其影片资料,争取公映的机会。同时,各大院线之间也会相互交流,多方位的掌握片源信息。

(2)分析市场前景

对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影片信息进行筛选,与影片发行方落实各影片档期,制定每月分账影片节目单。积极组织安排内部试片,召开影片营销会议分析讨论各部影片的市场前景,把每月排映影片分为重点、次重点等档次,预测每部影片的票房前景,形成分析报告供各影院参考。让影院在影片上映前及时把握影片的市场前景,从而做好上映初期的排片。

(3)洽谈分账比例

通过上述对影片前景的分析,院线与影片发行方洽谈发行分账比例以及相关的奖励方案。

(4)制定排片计划

结合影片受众地域性及院线下属影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院线所属影院的整体排片计划,向影片发行方预定拷贝(胶片和数字)数量,在影院之间合理分配胶片拷贝。

(5)制定营销方案

根据影片特色及上映规模,制定影片营销方案,供影院参考,合理安排影片宣传品的发放,并为各地影院争取安排更多的首映见面会等发行方宣传活动。同时,结合影片上映计划,与制片方或者其广告代理公司洽谈贴片广告工作,并把具体播放场次的计划分配给影院,跟进广告剪接等相关工作。

(6)投放影片

确定影片拷贝投放后,及时把排片表、影片发运表提供给发行方,要求发行方把拷贝按照排片表分发给各影院。同时,把发行方提供的拷贝货号单发给影院以便影院核对拷贝,并检查拷贝达到情况。

2、影院业务流程(1)影片放映安排

根据院线制定的排片计划,影院将取得影片的数字拷贝或胶片拷贝。影片的具体放映时间和场次等由影院自行做出安排。同时,影院会根据影片放映的实际情况和收益来合理调整放映时间和场次。

(2)影片营销宣传

影院会结合影院自身制定的营销计划和总部市场部下发的营销计划,组织和执行影片的营销宣传布展和活动,包括户外广告、影院阵地广告、媒体宣传、优惠促销、商家资源互换、明星首映见面会以及宣传品派发等。

(3)广告业务

影院根据影片的上映计划,影院会与广告代理商洽谈相关的广告业务,包括映前广告、阵地广告等。

(4)售票服务

影院正常的售票服务包括网络售票系统和柜台售票系统。其中,网络售票系统是指观众在影院官网在线购买电影票后,直接通过短信或二维码到影院的自动售票机领票;柜台售票系统是指观众直接到影院售票处通过现金、影院兑换票、会员卡来购买电影票。

此外,影院根据票务业务拓展的需求,影院会与票务代理机构合作,观众可以通过票务代理机构的网络端口、手机端口等方式订购电影票,然后通过短信或二维码到影城售票处兑换电影票。

(5)餐饮、电影产品等增值服务

影院将为观众提供便捷,高效的餐饮服务。在餐饮柜台的设计上将突出可视性和实效性,根据影院规模设置相应的售卖窗口,提高服务速度,节省观众排队的时间,有效控制人流量。

影院会为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设计不同餐饮组合,还会定期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更多观众在影院消费。

此外,影院还在显眼的地方摆放各种各样的近期电影产品来吸引观众通过现金或会员卡进行购买。同时,影院将直接与供应商接触,保证食品的品质,并有效控制成本。

在旗下大型影城配备高档次的贵宾俱乐部,为会员之间提供交流、聚会、聚餐专署服务场所。同时,自主开发影城特色的休闲食品,拓展新的盈利途径。

(6)观影进场流程

观众购票后,去往影院设置的休闲区耐心等待,当影片即将开始的时候,影院员工通过语音温馨提示或现场的LED 屏幕显示,提醒观众凭票进场。观众在员工的指引下,坐上相应的座位观看电影。

(7)影片放映

在金逸影视影院将会放映数字放映为主,辅以少量的传统的 35mm 胶片影片。数字电影放映流程:数字电影数据使用专用服务器,从发行商处通过网络传送到影院进行实时放映,从而替代了物理意义上的电影拷贝。由于消除了划痕、晃动、斑点,也不存在褪色、重影和接片的干扰,观众可以欣赏到更加精彩的画面,从而成为该项模式革新的最大受益者。此外,这种模式会使发行商降低了复制费用,增加了放映日程的灵活性,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时发行;影院加快了新片上映的速度,大大拓宽了放映范围,并增加了放映计划的灵活性。

(8)票房收入实现

影院获得票房收入,按放映协议约定分账比例将制片方(含发行方)和院线的收入分配给院线,院线扣除其分账比例后将剩下的收入分给发行方。

(三)主营业务模式

1、院线经营模式

发行人院线的经营模式是采用资产联结为主、签约加盟为辅的方式,所属影院分为自有影院和加盟影院两大类。

自有影院由发行人投资控股,系公司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以资产和供片为纽带。

加盟影院与金逸院线签订加盟协议,以供片为纽带。发行人院线与加盟影院之间签订加盟协议,时间一般为三年,协议中并未约定到期后的商业合同安排。自金逸院线成立至今,发行人加盟影城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并有小幅增长。

2008 年底金逸院线加盟的影院中有3 家被发行人收购后改造成为发行人自营影院,有3 家因自身经营困难不再放映分账影片而不再作为加盟影院,其他影院均一直保持与金逸院线之间的加盟关系。历史上,发行人未出现加盟店到期后不再续约之情形,发行人与现有加盟店相关利益主体不存在纠纷。通过上述资产或者供片为纽带,金逸院线实行统一供片、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的运作模式。

金逸院线负责影片洽购,与影片发行方签订放映合同,取得影片一定时期内的在该院线所属影院(包括自有影院和加盟影院)的放映权;院线与影院签订影片分账协议,将获取的影片放映权下放到所属的影院;影院利用专业设备放映影片实现票房收入,并按分账协议将部分票房收入分给院线,院线再按照放映合同的分账比例将部分票房收入分配给制片方。

2、分账模式(1)行业参考

中国电影产业的分账模式是影院放映获取票房收入,扣除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和营业税及附加,剩下分账票房3;影院按照与院线签订的分账协议将部分分账票房分配给院线;院线按照与制片方签订的放映合同的分账比例将从影院获取的部分分账票房分配给制片方(发行方)。

根据广电总局知道性意见,中国电影产业分账比例原则上规定为:国产分账影片分账比例为制片方(包括发行方)原则上不低于分账票房的43%,影院一般不超过分账票房的50%;进口分账片的院线和影院分账比例原则上与国产分账影片一致。

与院线公司资产联结的影院,在保证制片方分账比例的前提下,影院分账比例可与所在院线公司协商确定。当国产片是由制片方交给专门的发行公司发行时,制片方和发行方之间的分账比例具体根据双方的发行协议协商而定。进口分账片只能由中国电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发行,分账比例由进口片制片方与中影/华夏协商。以买断方式进入市场的国产影片,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院线公司与影院的分账比例。制片方与院线的具体分账比例会在上述原则分账比例基础上上下浮动,比例的最终确定以双方签订的协议条款为准。院线和影院之间的分账比例亦是如此,当多家院线都在争取某家优质影院加盟时,院线往往会向影院让利、征收较低的分账比例以吸引影院。

(2)公司分账模式

发行人在保证制片方分账比例(一般不低于分账票房 43%,实际分账比例依据金逸院线与制片方签订的发行协议确定)的前提下,金逸院线与自营影院根据电影发行放映市场的一般规律,结合各自经营特点,根据自营影院的选址、开业时间、年票房收入规模、影片类型,在广电总局指导意见下经过多年摸索逐步形成了具有金逸特色的自营影院分账政策。该等政策与加盟影院分账政策共同形成如下分账政策:

3、采购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的采购主要是围绕分账影片,院线与影片发行方签订分账协议,获得该影片一定时期内在本院线所属影院的放映权。

分账影片主要分为国产分账影片与进口分账影片。国产分账影片的采购对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集制片和发行职能于一体的国内大型电影集团;另外一种是专业电影发行公司。进口分账影片的采购对象为中国电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此外,在分账影片下档以后,院线以买断形式采购少量的影片拷贝,取得该影片在本院线内一定期限的发行放映权。

4、销售模式

影院销售主要包括电影票销售、餐饮等增值服务销售以及广告销售。(1)电影票销售模式

电影票销售主要包括零售和团体票两种模式。零售主要是包括网络售票和柜台售票,网络售票系统和柜台售票系统均是符合国家广电总局要求的全功能电脑售票系统。团体票销售主要包括直接面向团体客户的销售以及面向票务代理机构的销

售。

此外,公司提供消费、充值、优惠、积分一卡通服务,有效地提高了观影人群的忠诚度。会员可以免费获得电影资讯、享用贵宾俱乐部、电话订票服务、生日免费看电影、积分兑换电影票、参加会员活动以及明星见面会优先折扣订购。

(2)餐饮、电影产品等增值服务销售模式 餐饮等增值服务销售业务包括: ① 固定合作卖品销售。公司旗下所有影院均有标准化食品饮料(如纯净水、爆米花、可乐等)销售业务;

② 随机性合作卖品销售。影院根据当地顾客的喜爱不同,有选择性地选取特色食品(如薯片、饼干、泡芙等)进行销售,提高卖品部利润;

③ 市场热点卖品销售。通过分账或基数买断等方式试点引进新型合作产品(如御茶、酷乐冰等)并进行销售;

④ 贵宾俱乐部服务。设立特色会所以满足会员及贵宾的休闲、聊天、举行小型商务会议及聚餐等需求,并通过提供小食、饮料、西餐、中餐取得服务收入。

⑤ 电影后产品销售。将近期经典电影的衍生产品(如玩具、文具和生活用品等),摆放于影院显眼位置进行展销,以满足影迷购买珍藏的需求。

(3)广告销售模式 广告销售业务包括是:

① 映前广告,根据目前行业管理规定,映前广告分为片方贴片广告、院线贴片和影院映前。

其中,片方贴片是由公司与制片方或者其广告代理公司招商,招商后与院线公司签订协议在院线影院进行发布,院线和影院获取广告发布佣金,分为全国贴片和区域贴片;院线贴片是由院线经片方授权与广告客户或者广告代理公司进行磋商签订广告发布协议,院线统一协调该广告在其所属影院的播放场次安排、剪接等相关事宜,贴片广告的特征是广告只随特定的影片发布;影院映前广告是由影院自身与广告客户或者广告代理公司进行协商,只在本影院进行播放的贴片广告,一般按时段结算。

② 阵地广告。在电影院范围内,商家可通过 LED 显示屏、灯箱海报、电影票、X 架、KT 板、纸立牌模型、影厅冠名等方式,对进入电影院的人群进行宣传。

5、发行人的主要市场推广模式

发行人的主要市场推广模式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直接对观众的推广方式。(1)会员卡业务

发行人积极拓展会员卡业务,为会员提供充值、优惠、积分一卡通服务。会员可以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获取最新的电影资讯;人流高峰时公司为会员提供绿色专用通道,享受更快捷、更方便的购票服务;会员可享受电话预订服务,通过电话预订当天电影的场次和座位;会员生日免费看电影;会员均有机会免费参加金逸会员俱乐部组织的电影赏析、影迷看片、特色派对等活动、不定期的好礼相送;明星见面会优先折扣订购。通过上述有效的会员营销活动,公司现有会员超过110 万,有效的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令顾客的随机性转化为常规性行为,达到了固定票房收入的目的。

(2)影城阵地电影文化的呈现,以及卖品经营的促销方式

建立具有金逸特色的影城宣传阵地,及时更新新片预告信息,为观影人群 建立更好的购票环境以及咨询平台。同时,采取形式多样的卖品促销活动,增

强影城票房以外的盈利能力。(3)增送饮品或者是免费观影

新开影城刚进入市场的时候,通常会进行包括免费观影、免费饮品在内的 一系列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金逸,迅速的提高周边观影人群

对金逸的认知度。

(4)有奖观影、开卡有礼方式

影城采用有奖(礼品)观影或开卡优惠,以及不定期的互动活动等方式,以此来增加人们对来影院观影次数以及对金逸品牌的依赖。(5)开拓团体、团购业务方式

为了在零售零散观众层面扩大观影人群,影院大力开展团体、包场,以及 适当的团购业务,提高影院上座率。(6)开发特色、特定观影专场推广方式

根据特定的电影、特定的时间段以及特定的市场环境,制定符合影院自身 特色的专场推广活动,在增强影院知名度的同时,增强淡季、非黄金时段的盈

利能力。

第二、利用媒体、影迷俱乐部、新片见面会的推广模式

根据各影城所处市场环境,制定符合影城定位的媒体推广活动,包括户外 广告、平面媒体在内等各种方式。建立影迷俱乐部,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达到

市场推广的作用。利用发行人整体资源优势,有针对性的举行新片见面会,吸

引更多的观影人群的同时,建立市场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第三、总部、区域、同城、影城联动的推广模式

总部、区域、同城统一协调,利用发行人以及现有影院的市场知名度以及 客户忠诚度迅速带动新影城,做到以旧带新、同城协作、区域联动的推广模式。

6、发行人的管理模式

发行人实行总部、区域、影城三级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通过对机构和业 务进行优化重组和责权利的清晰划分,形成公司强有力的三级管理架构模式。资产方面,发行人总部负责通过投标的形式进行选定供应商和集中采购,建立相关资产信息库,并负责整体协调和维护;区域负责安排本区域内影城资

产的调配、协调和管理;影城负责相关资产的日常运营、维修、建立相关的台

账信息并及时向区域和总部汇总信息。通过三级管理的有效分工,再辅助信息

化的资产管理系统,充分地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

人员方面,发行人实行职能垂直管理。总部负责制定人事管理体系,包括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系统、招聘选拨系统、培训开发系统、绩效考核系统、薪酬

福利系统、员工关系管理等系统,监督、指导、考核区域以及影城按照上述体

系开展人事行政工作;区域组织贯彻落实总部人力资源各项管理政策、制度方

案及相关工作任务,做好区域内各影城组织计划、人员调度及执行反馈工作; 影城完成总部人力资源部及区域人事部下达的工作任务,组织影城各项人事工

作的开展,做好汇报及反馈工作。

财务方面,发行人实行职能垂直管理。总部制定财务政策、日常管理规定,负责公司整体财务预算和结算,统筹管理区域以及影城财务人员,实行资金统一管理;各区域负责协调本区域影城财务管理工作,并及时提供各影城的财务

分析报告供到相关部门改进营运管理;影城严格执行总部各项管理制度,负责

日常财务相关工作,及时向区域和总部反馈工作。发行人实行“全额归集+收

支两条线+账户联动”管理模式进行资金管理,。

业务方面,总部(含院线)负责金逸院线下属自有影院的运营管理和加盟 影院的协调管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直接统一经营管理。分别对四个区域

中心实施人、财、物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主要实

现统筹、规划、领导、决策、监督、指导、服务、支持、研究、开发等职责; 区域集中统一管理本区域内影城,进行有效的整合,资源共享降低经营管理成

本,能够快速有效地执行总部的各项经营管理决策,并推动各区域相互促进和

协助完成票房、卖品及其它经营项目的年度目标;影城主要负责影城的日常运

营管理以及完成。三级业务管控既有关联也具有独立开展业务的能力,拥有一

定的授予经营决策权和实施权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机构方面,本公司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有关法律、法 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了《公司章程》,并设置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了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决策机构、监事会

为监督机构、经理为执行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各职能机构在人员、办公场所

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完全独立,不存在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其他任何单位或个

人干预本公司的机构设置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形。

7、发行人拓展模式

公司多年来已建立一支过硬的拓展队伍,拓展人员在影院选点方面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从城市类型、商圈情况、居民消费情况等各个方面对潜在选址的

未来运营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做出是否开设新影院的决定。发行人选择新店地

址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 城市类型。公司重点通过调查城市的人口密度、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 费水平、人口素质、文化休闲氛围等因素来考察电影放映市场的成熟度和发展

潜力。重点考虑户籍或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在50 万人以上,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良好,城市投资、消费、环境质量高,中等水平的居民月收入在1,500 元以上,有城市经济产业支柱支撑发展,政策

环境良好,地方政府对外来连锁商业知名品牌持支持态度的城市作为备选对象。

商圈情况。重点考虑在大、中城市中位于城市中心区和新开发的较大居住 区,在中小城市中尤其是小城市中尽量选取接近城市中心或次级中心;商圈所

处区应拥有或即将拥有超市大卖场、百货商场、餐饮、商业街、步行街等商业

业态;具有便利的交通设施;所在区域不属于城市衰落区,无人口外迁趋势和

居民收入水平下降趋势,且所在区域无城市拆迁、改造规划;核心商圈内(距 项目1.5 公里)无大型同类业态为佳。

居民消费情况。重点考虑商圈内目标顾客以当地常住居民为主,家庭生命 周期以已婚有孩阶段的占主要部份;项目附近居民收入水平应在当地中等偏上,以公务员、公司职员、工人和商人、大学生为主体;人均商品性消费支出应在

每月500 元以上,人均月收入应在1500 元以上;出行方式以私家车、公交车、地铁为主,步行、骑自行车助动车为辅;外出购物频率在每周2-3 次之间;有

城市文化底蕴,其中,生活娱乐中,看电影为其中休闲娱乐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公司已与宜家、中粮大悦城、龙之梦、明发集团、销品茂、万科、乐购等知名商业连锁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一方面这些知名商业连锁企业为电影院提供了基本的客流保障;另外一方面,电影院的消费者又带动了其他商

业消费,进一步积聚客流,并且同时通过影院的设计合理引导人流,还可以带

旺原本位置较差的商铺。由此,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在客流积聚方面最大程度 的共享和推动。

(四)公司的主营业务情况

1、主营业务情况(1)主要财务数据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迅速。最近三年一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其 构成情况如下表:

(2)自有影院及加盟影院数量

报告期内,发行人自有影院逐年递增,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 取得放映许可证的自有影院75 家。

报告期内,发行人加盟影城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并有小幅增长。2008 年底 金逸院线加盟的影院中有3 家被发行人收购后改造成为发行人自营影院,有3 家因自身经营困难不再放映分账影片而不再作为加盟影院,其他影院均一直保

持与金逸院线之间的加盟关系。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取得放映许

可证的加盟影院28 家。(3)放映场次

公司影院放映场次逐年递增,主要得益于公司投资的自有影院的规模不断 扩大。

(4)自有影院基本情况

截至 2012 年3 月31 日,发行人各自有影院的地址、租赁面积、开业时间及 长期待摊费用原值如下表所示:

(5)发行人报告期各期对个人客户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以现 金、刷卡方式进行结算的比例

报告期内,发行人各自有影城对个人客户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以现金、刷卡方式进行结算的比例情况:

报告期内,个人客户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以及现金和刷卡方式进行结算的 比例相对比较稳定。

2、公司产品的主要销售收入来源及销售价格变动(1)自有影院利润贡献

现有各自有影院报告期内的营业 收入、对发行人利润贡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自有影院上座率以及平均票价

发行人采用总部、区域以及影城三级复核的定价政策。影城综合考虑其所 在城市消费水平、影城硬件和软件设施以及竞争对手价格等相关因素,制定符

合当地市场水平的票价体系;区域对影城上报的票价体系进行复核,并综合考

虑区域内影城之间的协同效应;总部根据区域和影城上报内容,最终确定其票

价体系并下发。

报告期内,发行人自有影城的平均票价和上座率情况如下: 单位:%,元

3、主要客户情况

电影票销售主要包括零售和团体票两种模式,零售面对的客户为个体观影 人群,团体票主要面对票务代理以及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团体票前五大客户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较低,公司不存在对 单一客户存在依赖的情形,不存在向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销售总额50%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方或持有公司5%以上 股份的股东与上述客户不存在关联关系。

4、主要供应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供应商为国内各大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主要供应商基 本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数字影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 年数字票房已经达到总票房的 90%以上。目前,主要的数字影片均通过中影数字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进行

发行。因此,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中,中影数字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占比逐年

递增。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关联方及持有本公司5% 以上股份的股东与前五位供应商无关联关系。

(五)公司环保情况

本公司现有业务不属于重污染行业,公司经营符合环保要求,公司严格按 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标准和规定执行。广东省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对公司本

次申请公开发行及上市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出具了专门的环保证明,指出本公

司 “在核查时段未发现有因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收到环保局处

罚的记录。”

五、公司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一)主要固定资产情况

1、主要设备

本公司固定资产主要为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和其他设备,其中 机器设备、电子设备所占比重较大。截至2012 年3 月31 日,公司主要固定资 产情况如下:

2、公司租赁物业情况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不拥有房屋产权,公司经营所用房产均为租赁而来,且使用状况良好。公司经营所租赁的房产情况如下:

(1)发行人、子公司金逸院线办公场所租用房产的情况

(二)无形资产情况

1、土地使用权

截至 2012 年3 月31 日,公司无土地使用权。

2、商标权

截至 2012 年3 月31 日,发行人拥有的商标如下:

(三)业务经营许可

发行人目前拥有的业务经营许可证主要包括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电影放 映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以及食品流通许可证。发行人及其子公司所拥有的

上述经营许可证书均在有效期内或按期年检。具体证书情况如下:

六、信息技术

在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秩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 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公司通过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购买现成软件

包进行二次开发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信息管理系

统。具体如下:

1、满天星票务系统:专业票务管理系统。

2、天天饮食卖品系统:专业卖品销售管理系统。

3、办公自动化系统(OA):OA 办公系统在金逸传媒占据重要位置,有效组

织现有信息资源,围绕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等开展信息处理工作,为企业各层

篇3:电影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张昭:“拐点”与“C2C”

2014年是电影市场一个真正的拐点。从公司运作来讲,《小时代》的成功和《太平轮》的不成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以更好地看清这个拐点。

乐视将从发行和营销的角度考虑如何让国产电影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市场。比如在档期的调整上,寒假打造亲子季,暑假更加青春化,贺岁档则有更多喜剧。2015年在面对好莱坞大片的竞争时,我们能做的事是更加依赖用户 ——建立精准用户的策略,结合互联网产生更多的新东西,特别是针对更年轻化的网络新生代,从而让2015年的“拐点”能够产生更多商业价值。

中国电影人的焦虑很大部分都源于没有成熟的产业,产业能让身处其中的人找到自己明确的定位。谈到内容,我想说内容为“王”、入口为“后”——在这个多屏分裂的时代,“王”得听“后”的话。未来二三十年的中国电影产业就是C2C的模式。千万人生产内容,千万人消费,资本来源靠众筹。下一代的“物联网”时代,可以实现点对点地将内容传递给任何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为未来20年以后的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叶宁:“娱乐化”和“媒体化”成新趋势

2014年最值得思考的是电影市场的变化。从终端来说,让我们更懂得要更好地服务观众。在发行和制作方面,则主要是选择、开发观众可能会喜欢的项目。电影的内容要在尊重规律的同时坚持创造性,毕竟有个性、有创意的项目更容易成功。

中国电影今天正在向“娱乐化”和“媒体化”转变。我们观察到北美的观影方式逐渐在趋于小屏化、分众化,我们要做到从内容上让观众觉得值得进影院观看,从服务体验上让观众觉得值得来影院消费。

一个好莱坞大投资电影有时会有几百个单位参与,完全是一个工业化集成的体系,其机制背后隐匿着看不见的科技和工业力量。我们这方面还很薄弱,需要置身其中的每个人、每个机构都沉下心来做基础性的工作。我坚信,中国具有后发优势,未来也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任仲伦:电影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2014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中国电影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的深度介入,使得从制片到市场各环节都发生了剧变。

我近日拜会了“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老人以他的经验判断“2050年全世界的电影院不再是电影市场的主体。”虽然我不认同,但这个想法值得我们思考——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电影业可能会发生一些超乎想象的变化。

当然,对此我们并不悲观。我最近看的一本书里说:“电影行业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行业,外行如此,内行也是。”有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有的不行。电影行业有一定的基本规律,但是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只能从经验中去逼近真理。

中国电影正处在一个特别好的时代,我们要不断纵深挖掘,担当起中国电影的责任,推动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变。

方斌:希望更多介入内容生产

大地院线在今年建立了全新的信息化系统,完全实现了在线排片。这虽然是个小小举动,但标志着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2015年大地的关键词是“服务”和“转型”,在服务好影院的同时,希望能更好地服务于上游的宣传、发行和制片方。当电影终端的银幕数达到一定量级时,就进入到了“内容为王”的时代,因此大地也希望能够更多介入内容生产领域。

刘勇:互联网工具的价值是效率

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以价格为基础的模式是不是未来的方向?电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MP3行业?

格瓦拉一直坚持联合好的电影、好的影院,让用户以好的价格来观看影片。整个电影产业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我们在2014年专门建立了内容团队,以求能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内容的解读、发酵、引导和传播上。明年,我们计划从以下三方面着力:1、做得快一点;2、进一步拓展服务的范围;3、互联网工具的价值是效率,需要研究如何让用户得到更快更满意的服务。■

篇4:电影立法促行业规范

在回应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相关问题时,人大发言人傅莹表示,中国电影突飞猛进,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产业,电影产业要健康发展,应该让电影产业的服务和管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傅莹指出,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是为了更好地完善法制环境,提升中国软实力。而在谈及电影审查制度时,傅莹认为应该有更清晰的规则范围,做到有法可依,并表示“关于电影审查制度的一个基本共识就是要公开透明,所以在制定具体审查标准时,会向社会征求意见并组织专家论证”。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兴东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关于电影立法,分级制是绕不开的。”

王兴东说:“2013年4月连云港9岁男童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烤全羊情节,将5岁、8岁两名小伙伴绑在树上,点火玩烤全羊游戏,结果烧成重伤。法院判决被告监护人承担60%的责任,《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作公司承担15%责任,赔偿3.9万元。于是,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产电视动画片内容审查的紧急通知》,然而对于重度烧伤花掉100多万元医药费的两个男孩已属亡羊补牢,这把火再次点燃全国网民和家长们对于电影分级制度的强烈要求。”

由于所有影片都是经国家审查通过的,在王兴东看来,为杜绝此类事件,改革电影审查制度势在必行。王兴东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孩子最多的国家,他们生活在影视画面无处不在的社会里,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我们有责任且没有理由拒绝科学限制儿童不宜内容的分级制度。

王兴东表示:“目前从业人员、放映管理、观众的法制意识不够。‘老少皆宜是旧体制下‘大锅饭派生出来的审定标准。随着电影产品多样化和观众多元化,电影管理体制必须深化改革,打破‘大锅饭实施‘分餐制。”

最后王兴东表示:“电影是国家的名片,有分级制度的电影,是文明的负责的产品,应避免模仿烤全羊而火烧同伴的类似悲剧重演。”

对于分级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力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他说,

说到《电影法》,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分级制。“没有一部影片能够做到老少通吃,如果有了分级制,就能避免孩子受到惊吓或必须捂着脸。”他认为,分级制不仅能让电影业进入有序状态,也能给电影创作者自我选择的空间。成龙、陈凯歌、冯小刚、张国立等都提出了这个问题。”尹力表示,他所表达的并非个人看法,而是整个电影界政协委员的基本共识。

而在两会之前,澳门籍广东政协委员、澳门电影投资人周焯华建议,为满足观众对影片内容多样性的需求,广东可以探索率先建立电影分级制。

周焯华表示,考虑到内地观众对电影内容的多样性需求,建议内地实行电影分级制。“我认为电影艺术的界限和空间可以适当扩大,这样就可以把一些新思维和理念注入电影,以满足不同年龄和层次观众欣赏。”

作为《离开雷锋的日子》的编剧,王兴东意味深长地表示:“如果雷锋活到现在,已经77岁了,应该是爷爷了。”在网络无所不在的今天,如何在新形势下为全社会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道德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他认为,网络剧的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应把网络剧和电影、电视剧同等对待。他建议,对网络剧审查可以用“谁办网谁负责”的方式,要把网络剧审查前置,不要等影响力大了再进行处理。

而全国政协委员张国立认为目前网络上的影视作品还处在自审自播的状态,他呼吁加强网络影视作品的全流程管理,“应与电影一样立项报批审看,不能随便拍什么都放到网上去,要拒绝低俗”。

作为一个成功扮演过很多母亲和女性角色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宋春丽在接受采访时,同样表现了对保护少年儿童的殷切关注。她说:“中国人口多,影视市场大,确实需要有可行的电影大法。比如儿童片里面有咒语,有打打杀杀,和我们小时候看的儿童片完全不一样。这些作品在创作初衷上,就没有考虑孩子。这些就是管理部门该好好管管的。”

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建议,网络剧监管既要守住文化底线,把握好“度”;又要保护和激励文化创造力和创新。部分动漫建议进行分级管理。提及网络剧遭下架,全国政协委员赵宝刚受访时表示,审查要有,但要注意尺度,网络剧完全按照严格模式可能会受限。

篇5:电影行业调查报告

一、 行业简介

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如下:

主体构成:内容提供商(制片商、外包内容供应商)、发行商、组织渠道商(院线/影院);

收入构成:票房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转播收入、网络版权收入等。

3、电影产业分为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

制片: 有投资意愿的制片商投入资金、设备及人力等必要资源,然后剧组根据剧本进行分镜头拍摄,再经过一系列后期制作合成标准拷贝与复制要发行的拷贝,影片成品完成。此过程统称为“制片”。制片都作为电影版权拥有者以票房分账和出售各种版权获得收益。

发行: 发行商从制片商购买发行权后,在指定的范围和期限内,将已完成影片拷贝的使用权向电影放映单位输出(出租),以实现对制片方生成的电影产品进行有偿的传播。具体来说,发行商主要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制定、实以及及与院线洽谈拷贝投放。发行都以票房分账形式获得收益。很多时候,电影的制片和发行由同一家公司操作。

放映: 指获得拷贝使用权的放映商利用专业业设备,在影院等放映场所把影片拷贝转换为屏幕效果的过程,放映商以票房分成、食品饮料以及电影衍生品销售获得收益。

4、 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

实际票房与“分账票房”

①实际票房 :影院售票收入总和(包含院线、发行方售出的团体票) 。 实际票房=观影人次*电影票价。

②分账票房: 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以影院票房收入为主。利润在产业核心环节(制片方、发行方、放映方)的分配以票房分成的形式进行。

二、 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需求:调查显示,观众对影片的喜好程度为:灾难片科幻片战争片言情片侦探片武侠片恐怖片歌舞片

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我国电影市场上,华人引以为荣的武侠片已经不再稳居榜首,退居科幻、灾难、战争片之下,甚至低过言情片与侦探片。伴随电脑游戏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落,更乐意接受好莱坞大制作的灾难、科幻、战争影片。

究其原因是18至26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属于电影观众结构中的最大群落,其次成分居高群落为27至39岁年龄段的观众。 如果说后者内心深处依然残留对武侠的钟情的话,那么前者是在电子游戏、科幻故事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电影消费群落,西方消费文化对这一消费群落影响颇深。

中国的电影客户分类: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细分为主流文化消费者、精英文化消费者和大众文化消费者三个主要群体。

主流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具有主流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

有官方性强、客观性强、集体性强、社会性强、商品性较弱的基本特征。 精英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当代中国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

有官方性较强、客观性弱、集体性弱、社会性弱、商品性弱的基本特征。 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当代中国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在中国的当代消费者群体中,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是主导的强势群体,是消费市场中的主流和核心力量。有官方性弱、客观性较强、集体性较强、社会性较强、商品性强的基本特征。

1、行业竞争者

①影片制作:中国电影制片业继续维持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并出现了一批新的投资主体。

②影片发行: 发行市场格局和制片领域格局一样,分为以中影、华夏、上海东方、中影数字为代表的国有公司和以保利博纳、华谊兄弟、北京新画面、光线影业为代表的民营公司两大阵营。

③院线发展与影院建设 :院线规模与影院建设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有 14 条院线票房过亿,较20**增加10多条。

2、行业集中度

在电影制片业中, 虽然从影片的生产数量角度进行测量的行业集中度比较低, 但是从更能有效反映市场占有状况的影片票房角度来看,制片业集中度却比较高, 属于中寡占型和中集中度的结构特征; 在电影发行行业中, 无论是进口影片的国内发行市场还是国产片的国内发行市场, 都呈现出高集中度的市场特征, 基本可以描述为高寡占型市场结构, 而在院线层面则呈现出 “ 金字塔”型的结构, 因为院线改革并没有完全打破地域藩篱,行业全国性的整合也才刚启动, 所以院线的地区集中度非常高, 而在全国和全行业内却没有产生寡头垄断势力, 全国没有一条院线有足够多的银幕数和影院数来支持一部影片的全国发行; 在中国电影放映行业中, 影院势力相距悬殊, 票房地区集中明显,

少部分地区更多的人去观看更少

的影片, 在影片票房上甚至要超过美国的集中度水平。因此, 综合制片、发行和

放映三环节, 基本可以判断中国电影产业整体上是一个中寡占型的产业结构特征。

三、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竞争分析: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者主要集中在三类企业中,如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合营企业三类。

2、供应链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价值链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如制片商、外包内容提供商)、电影发行商、传播渠道商等主要部分。

(一)内容提供商:产业链基础环节

主要是指制片商,负责电影的融资、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主要包括制片公司、后期制作公司。

(二)电影发行商:决定电影营收的关键一环

电影发行商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的制定、实施及与院线合作。电影发行商从制作公司购买或代理电影发行权,然后以票房买断、按照既定比例获得营收分成等模式,将电影在合作院线推广向受众。

(三)传播渠道:电影院线是主要的传播渠道,此外,还有电视、新媒体如手机、MP4、iPad等。

3产业格局的发展

年,电影产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以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建构合理有序的市场秩序、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为目标,通过转制、改制、合作、上市等方式,进行了相对频繁的垂直纵向和平面横向的产业重组,尽管还远远没有完成企业的最终整合和扩张,但行业分化越来越明显,核心企业的雏形已经浮出水面。

四、 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行业发展的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电影产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关键一环,成为中国战略产业之一

党和国家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尤其是20**年《文化创意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从政策保障、政府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电影行业进行扶持,并将电影产业提升到了中国战略产业的高度加以重视与扶持。

(二)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城镇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投入占比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增长,居民对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三)银行、VC、PE等机构介入制作和发行环节,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显现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尤其是允许社会、个人、外资资本进入电影制作与发行放映领域,使得资本市场对电影行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八点:

(一)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市场化、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渐现 20**年以来,中国电影行业答复调整了“行业准入”和“产业准入”政策,降低了行业门槛,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源进入电影业,带来了国产影片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影院建设的快速发展。继20**年后, 20**年中国电影产业继续进行行业整合、调整和重组,逐渐走向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交叉补助”及“成本分担”成为降低经营风险的主要途径,此外,整合营销和渠道整合成为形成电影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方式。

(二)民营影视机构在中国影视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华谊兄弟深圳创业板上市再次将民营影视机构推向产业醒目位置 华谊兄弟、保利博纳都是中国较为领先的民营影视机构,以华谊兄弟为例,旗下的华谊兄弟电影已经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完整的生产体系。

(三)国有和民营电影企业市场角逐,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态势明显

篇6:中国的电影行业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影视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各类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影视制作行业,除原有的国有资本主导的影视剧制作市场外,民营资本、外资也相继进入影视制作行业,一方面促进了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加剧了影视行业的市场竞争。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外资本对电影产业的关注极大程度的缓解了电影产业资金匮乏的问题,为充满巨大活力的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一、行业简介

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如下:

主体构成:内容提供商(制片商、外包内容供应商)、发行商、组织渠道商(院线/影院);

收入构成:票房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转播收入、络版权收入等。

3、电影产业分为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

制片: 有投资意愿的制片商投入资金、设备及人力等必要,然后剧组根据剧本进行分镜头拍摄,再经过一系列后期制作合成标准拷贝与复制要发行的拷贝,影片成品完成。此过程统称为“制片”。制片都作为电影版权拥有者以票房分账和出售各种版权获得收益。

发行: 发行商从制片商购买发行权后,在指定的范围和期限内,将已完成影片拷贝的使用权向电影放映单位输出(出租),以实现对制片方生成的电影产品进行有偿的传播。具体来说,发行商主要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制定、实以及及与院线洽谈拷贝投放。发行都以票房分账形式获得收益。很多时候,电影的制片和发行由同一家公司操作。

放映: 指获得拷贝使用权的放映商利用专业业设备,在影院等放映场所把影片拷贝转换为屏幕效果的过程,放映商以票房分成、食品饮料以及电影衍生品销售获得收益。

4、电影的票房分账

实际票房与“分账票房”

①实际票房 :影院售票收入总和(包含院线、发行方售出的团体票)。实际票房=观影人次*电影票价。

②分账票房: 电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以影院票房收入为主。利润在产业核心环节(制片方、发行方、放映方)的分配以票房分成的形式进行。

二、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需求:调查显示,观众对影片的喜好程度为:灾难片科幻片战争片言情片侦探片武侠片恐怖片歌舞片

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我国电影市场上,华人引以为荣的武侠片已经不再稳居榜首,退居科幻、灾难、战争片之下,甚至低过言情片与侦探片。伴随电脑游戏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落,更乐意接受好莱坞大制作的灾难、科幻、战争影片。

究其原因是18至26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属于电影观众结构中的最大群落,其次成分居高群落为27至39岁年龄段的观众。如果说后者内心深处依然残留对武侠的钟情的话,那么前者是在电子游戏、科幻故事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电影消费群落,西方消费文化对这一消费群落影响颇深。

的电影客户分类: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细分为主流文化消费者、精英文化消费者和大众文化消费者三个主要群体。

主流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具有主流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

有官方性强、客观性强、集体性强、社会性强、商品性较弱的基本特征。精英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当代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

有官方性较强、客观性弱、集体性弱、社会性弱、商品性弱的基本特征。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当代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在的当代消费者群体中,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是主导的强势群体,是消费市场中的主流和核心力量。有官方性弱、客观性较强、集体性较强、社会性较强、商品性强的基本特征。

1、行业竞争者(以XX年为例)

①影片制作:电影制片业继续维持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并出现了一批新的投资主体。

②影片发行: 发行市场格局和制片领域格局一样,分为以中影、华夏、上海东方、中影数字为代表的国有公司和以保利博纳、华谊兄弟、北京新画面、光线影业为代表的民营公司两大阵营。

③院线发展与影院建设 :院线规模与影院建设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有 14 条院线票房过亿,较XX增加10多条。

2、行业集中度

在电影制片业中,虽然从影片的生产数量角度进行测量的行业集中度比较低,但是从更能有效反映市场占有状况的影片票房角度来看,制片业集中度却比较高,属于中寡占型和中集中度的结构特征;在电影发行行业中,无论是进口影片的国内发行市场还是国产片的国内发行市场,都呈现出高集中度的市场特征,基本可以描述为高寡占型市场结构,而在院线层面则呈现出 “ 金字塔”型的结构,因为院线改革并没有完全打破地域藩篱,行业全国性的整合也才刚启动,所以院线的地区集中度非常高,而在全国和全行业内却没有产生寡头垄断势力,全国没有一条院线有足够多的银幕数和影院数来支持一部影片的全国发行;在电影放映行业中,影院势力相距悬殊,票房地区集中明显,部分地区更多的人去观看更少 的影片,在影片票房上甚至要超过美国的集中度水平。因此,综合制片、发行和

放映三环节,基本可以判断电影产业整体上是一个中寡占型的产业结构特征。

三、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竞争分析:目前,电影产业的竞争者主要集中在三类企业中,如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合营企业三类。

2、供应链分析:

电影产业的价值链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如制片商、外包内容提供商)、电影发行商、传播渠道商等主要部分。

(一)内容提供商:产业链基础环节

主要是指制片商,负责电影的融资、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主要包括制片公司、后期制作公司。

(二)电影发行商:决定电影营收的关键一环

电影发行商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的制定、实施及与院线合作。电影发行商从制作公司购买或代理电影发行权,然后以票房买断、按照既定比例获得营收分成等模式,将电影在合作院线推广向受众。

(三)传播渠道:电影院线是主要的传播渠道,此外,还有电视、新媒体如手机、MP4、iPad等。

3产业格局的发展

XX 年,电影产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以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建构合理有序的市场秩序、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为目标,通过转制、改制、合作、上市等方式,进行了相对频繁的垂直纵向和平面横向的产业重组,尽管还远远没有完成企业的最终整合和扩张,但行业分化越来越明显,核心企业的雏形已经浮出水面。

四、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行业发展的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看,电影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关键一环,成为战略产业之一

以来,党和国家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尤其是XX 年《文化创意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从政策保障、政府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电影行业进行扶持,并将电影产业提升到了战略产业的高度加以重视与扶持。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城镇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投入占比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增长,居民对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三)银行、VC、PE等机构介入制作和发行环节,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显现 随着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尤其是允许社会、个人、外资资本进入电影制作与发行放映领域,使得资本市场对电影行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从内部环境来看,电影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八点:

(一)电影产业全面市场化、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渐现 XX年以来,电影行业答复调整了“行业准入”和“产业准入”政策,降低了行业门槛,吸引了大量社会进入电影业,带来了国产影片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影院建设的快速发展。继XX年后,XX年电影产业继续进行行业整合、调整和重组,逐渐走向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交叉补助”及“成本分担”成为降低经营风险的主要途径,此外,整合营销和渠道整合成为形成电影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方式。

(二)民营影视机构在影视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华谊兄弟深圳创业板上市再次将民营影视机构推向产业醒目位置 华谊兄弟、保利博纳都是较为领先的民营影视机构,以华谊兄弟为例,旗下的华谊兄弟电影已经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完整的生产体系。

(三)国有和民营电影企业市场角逐,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态势明显

上一篇:搅拌站竣工验收报告下一篇:xx年教师理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