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林果业发展规划

2023-02-17

第一篇:十二五林果业发展规划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林业产业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目前,绿春县林业产业初步形成了林木种植业、经济林业、种苗、花卉培育业、木竹采运业、木竹加工业、木竹藤家具制造业、林化产品加工业、非木质林产品采集与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产业门类,正在为山区群众

增收致富开辟一条广阔道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林业正经历着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林业产业的高度发展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林业产业的支持,林业就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把握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为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区域比较优势,制定了本规划。同时,在本规划的框架下,后期将进一步完善绿春县林产化工、经济林、林木种苗和花卉、竹产业、黄连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等详细专项规划,以期形成比较完善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体系,指导林业产业健康、快速、协调、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林产品需求。

第一章总论

1.1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

规划范围:绿春县县域全境,包括全县辖8乡1镇,81个村委会,6个社区,735个村民小组,769个自然村。

规划时限:1~2015年

1.2规划目标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哈尼家园,生态绿春”为目标,着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管理体制,在巩固现有重点公益林及林产业现有经营面积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好、抵御风险力强的特色林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经营林业发展模式,森林覆盖率由60.1%增加到62%。

,绿春县生产总值(现价)7.8177亿元,林业生产总值1.0942亿元,占全民生产总值的14%,以平均9%的增长率计算,到2015年绿春县林产业总产值实现1.1650亿元以上,将占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以上,把林产业建成强势产业。

1.3建设规模与布局

⑴、本油料产业发展17.5万亩。即核桃每年发展1.5万亩,5年共发展7.5万亩;油茶每年发展2万亩,5年共发展10万亩。

⑵、结合低产林改造,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10万亩。主要树种以桉树、杉木为主,适当发展旱冬瓜、西南桦,每年按2万亩推进。

⑶、大力发展各类省级特色经济林5万亩。其中:草果2.5万亩,石斛0.5万亩,紫胶寄主树2万亩。

⑷、加大封山育林进程,规划封育面积10万亩。

⑸、实施好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项目。规划发展荒山造林5万亩,成果巩固5万亩,补植补造5万亩,技能培训1万人,新建沼气池2500口。

⑹、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由县、乡、村三级构成的森林防火体系,规划建造村级防火了解台40座,森林防火通道50公里。

⑺、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建立5个乡级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点。

⑻、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由县、乡、村三级构成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强林业推广站的建设。

⑼、林产品加工体系建设。茶叶中型精深加工厂一座;八角中型加工厂一座;橡胶中型粗加工厂一座;紫胶加工厂一座;木材加工厂一座;竹木器小型精加工厂一座。

1.4项目总投资

绿春县“十二五”期间林业事业发展总投入46648万元。

⑴新建林业产业项目基地规划投资43243万元。其中,云南核桃基地投资预算3502.5万元,油茶基地投资预算6240万元,桉树基地投资预算2494.5万元,杉木基地投资预算2738万元,紫胶基地投资预算835.5万元,石斛基地投资预算26258万元,草果基地投资预算1174.5万元,

⑵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项目投资1925万元(含封山育林)。其中,荒山造林投入500万元,成果巩固投入600万元,补植补造投入250万元,技能培训投入200万元,新建沼气池投入375万元。

⑶林业基础设施建设1280万元。其中,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50万元,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投入50万元,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投入180万元。

第二篇:##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县 “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根据市林业局和怀政办[]##号关于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县 ‚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林业现状及“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一、林业现状

1、林业资源状况

全县现有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4.2 %,有林地面积公顷,其中:用材林##公顷(含竹林),经济林##公顷,防护林8153.7公顷;未成林地214.5公顷,灌木林地364.0公顷,疏林地72.4公顷。全县现有活立木总蓄积##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3.1%。

2、林业基础设施

全县现有国有林场2个,总面积###公顷,其中有林地###公顷,活立木蓄积###立方米。###山林场森林覆盖率为28.2%,大洪山林场森林覆盖率为52.3%, 全县现有国有苗圃1个,经营总面积##亩,其中育苗面积##亩,年出圃苗木稳定在3#万株,2004年国有苗圃经营总收入3#万元。

全县已建有乡镇林业站#9个,每站配备#名林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本乡镇的林业生产。

##省##县林业局

1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3、林产工业

全县现有林业系统工业企业近##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家,主导产品为木材加工系列,200#年全县林产工业总产值达###万元。##县林产工业发展较快,1999年全县只有木材加工企业十多家,而到200#年全县已有各类林木加工企业近#0家。全县林木加工主要以生产旋切单板、拼板、模板、细木工板为主;年消耗资源3万立方米,年生产板材2万立方米,其中旋切单板1万立方米,拼板0.5万立方米,细木工板0.5万立方米,产值达#00万元。

二、“十五”林业计划执行中期评估

1、林业‚十五‛计划建设成就

截至2004年底,‚十五‛林业计划任务完成较好。各项林业重点建设工程有序地进行,部分林业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1)造林绿化成果显著,提前完成‚十五‛林业建设任务 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县‚十五‛期间已完成营造林任务11.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1.6万亩。在完成人工造林任务中,退耕还林工程完成8.1万亩,长江防护林工程完成2.95万亩,其他造林完成0.5万亩。全面完成造林绿化建设任务,林业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全县‚十五‛期间累计完成育苗面积8000亩,新建和完善平原绿化庇护面积30万亩,完成绿色长廊建设里程160公里,基本完成‚十五‛计划制定的建设任务。

(2)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一是退耕还林建设工程。2002年我县启动退耕还林建设工程,规划总面积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万亩。截至2004年12月底,全县预计累计完成退耕还林总任务8.1万##省##县林业局

2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万亩。

二是长江和淮河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截至2004年12月底,累计完成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总任务2.95万亩。

三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我县从2001年被列入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的试点县,中央财政对划定的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给予补助,国家当年下达试点面积为6万亩,年补助资金21万元,‚十五‛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四是万里绿色长廊建设工程。截至2002年底,全县万里绿色长廊一期规划已全面完成,完成线路绿化#60公里,林带建设1#0公里,农田林网建网率达到90%,超计划完成万里绿色长廊建设任务。自2003年起,我县开展实施万里绿色长廊‚二期‛工程建设。

(3)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为全县林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十五‛以来,全县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主要体现在: 一是林业工作站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五‛期间,加强林业站建设,提高林业站队伍整体素质,基本实现‚十五‛计划制定的目标。

二是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县通过推进科技兴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配合我县实施的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林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工程建设科技含量,积极推进了全县林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三是森林公安和防火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十五‛我县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以实施荆涂山、大洪山、平阿山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加强预防体系和扑救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了森林火灾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四是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实行重点预防、兼顾##省##县林业局

3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全面,不断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基本能控制大面积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实现‚十五‛制定的目标。

(4)林产工业建设发展势头迅猛

‚十五‛期间,为提高林业的产业化水平,促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林业行业经济效益,实现‚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林业总体发展目标。我县林业企业按照‚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理念,积极推近全县林业工业化进程。

2004年,全县人造板产量达到2万立方米,系完成工业增加值1000万元,利税400万元。

2、基本经验

(1)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林业的发展,领导是关键,多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真抓实干,统筹安排,分解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政绩考核、严明奖惩。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林业建设中的表率作用。通过抓好各级党政领导的示范点,以点带面,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了广大群众‚以林致富‛的信心。

(2)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林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稳定山林权属,活化林业经营机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允许继承和转让转包。实行‚树随地走,谁栽谁有‛的政策,鼓励农户经营家庭林业,在公有土地植树收益分成。贯彻执行国家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的政策,奖励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大力营造有利林业发展的宽松环境。

(3)强化科技兴林,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营林水平。加大对林业科##省##县林业局

4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技创新的投入,使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统一规划,严格秩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林业教育、搞好技术培训。积极搞好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坚持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农户手中,严格把好整地、种苗、栽植、管护关,继续推广杨树的三大一深的栽植技术,全面推广集约经营,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林木成林成材。

(4)多渠道筹措林业建设资金,加大工程项目投入。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林业建设的有利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对林业投入。坚持自力更生、国家扶持的方针,发动群众投资投劳,鼓励社会集资开发造林,认真搞联户、大户承包造林,制订一套严格完善的营林护林奖惩措施,最大限度的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各级财政也不断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力度,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贷款投入,对林业予以扶持。

(5)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尤其是加强对新栽幼树的管护,坚持依法护林,严防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确保绿化成果,同时认真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虫情的预测预报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森林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林木成林成材。

⑥认真搞好承包管理、全面发放林权证工作,进一步明确权、责、利,不断推广实行‚四荒‛的拍卖、租赁工作,让群众真正了解植树造林的好处,不断提高群众植树的积极性,加快林业的发展,进一步巩固绿化成果。

3、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林业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和发展经验。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省##县林业局

5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不断发展,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县林业在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林业生态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我县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林业生态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表现在:森林布局不够合理,现有林分中生态防护林所占比重较小,树种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田防护林网标准不高;幼林抚育管理水平较低。

二是林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县林业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原木经营为中心,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经济林产品中‚名特优新‛品种少、数量小,加工能力低,档次不高;而作为林产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造板工业,产量低,规模小,与周边相差较远,科技含量偏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产品市场开拓不够。

三是保障林业‚两大体系‛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多年来,我县林业基础设施较薄弱,林业科研、林木种苗、林业推广还不能适应新形式下林业发展的需求,科技、信息等服务手段落后,基层林业工作站标准化建设步伐缓慢,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森林公安、林业科技推广、森林资源监测等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林业管理手段急需提高。

四是林业投入力度相对林业建设来说还是不够。林业是基础产业,也是社会公益事业,国家对林业的投入虽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其增幅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及林业建设的需要相比不相适应,林业投资总量满足不了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 ##县“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

##省##县林业局

6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一、指导思想

##县‚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为主题,以优化林业结构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外向带动力为动力,以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山川秀美,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早日实现山水园林城市目标而努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从我县的自然地理、社会和经济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确定重点,分类指导。

2、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和合理利用。

3、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要加快经济增长,也要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保持社会发展生态平衡,也要体现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原则。

4、坚持突出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把林业建设与改善区域生态,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利益的关系。

5、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好长远规划与计划的衔接,处理好续建工程和新建工程,面上建设与重点建设,工程建设与保护设施建设的关系。

##省##县林业局

7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6、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突出宏观调控作用;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市场供求变化,体现竞争原则。

7、坚持科技兴林的原则,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科技水平、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发展经济林,重点以培育、改造为主,积极推广##名特优品种---石榴,加快石榴品种的更新和换代,用材林重点推广速生丰产新品种。

8、坚持全社会办林业、搞绿化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不同所有制成分参与林业建设,实现投资多元化,多渠道吸纳国内外资金发展林业。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县基本形成商品用材林和生态林的合理布局,自然生态得到有效改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业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1、建成并完善我县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积极建设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绿色长廊工程、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湿地保护项目、生态公益林项目,并不断完善城县、城镇、村庄绿化建设。确保到‚十一五‛末,实现森林资源总量的有效增长。

2、建设高效优质的林业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培育、组建能够带动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人造板业、家具制造业、林果生产加工业等林业支柱产业,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设备先进、产品质量高、经营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模式。

总体目标:

##省##县林业局

8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全县有林地面积由‚十五‛末的46.67万亩,净增6万亩,达到52.67万亩;

——全县活立木蓄积量由‚十五‛末的145.55万立方米,增加到181.94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在‚十五‛末13.1%的基础上,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14.8%;

——林木绿化率在‚十五‛末16.9%的基础上,提高3.5个百分点,达到20.4%;

——林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

——商品林和生态林合理的比例格局基本形成,全县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四、总体布局

根据我县林业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安排。抓重点,抓关键,抓突破口,总体推进全县林业发展。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9号文件提出的‚加快林业发展‛这个主题,制定出‚以国家林业工程为重点,以发展全社会非公有制造林为基础、以‘四旁’、县乡村道路和荆涂二山绿化为主线‛的总体林业规划。

(一)营林生产:完成成片人工造林6万亩;新建农田林网15万亩,补植农田林网40万亩;四旁植树1300万株、义务植树750万株;新建绿色长廊二期工程线路绿化60公里、林带30公里;低产林改造1500亩;育苗7500亩。

工作重点:

1、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和长防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生态建设而采取的一大措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2002年我县被列为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至今全县共实施退耕还林8.1万亩。‚十一五 ‛期间计划完成##省##县林业局

9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退耕还林坡耕地造林0.6万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0.6万亩。长防林工程也是我国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十一五 ‛期间计划完成长防林工程造林1.5万亩。

2、完成2.5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和0.8万亩的一般造林。

3、突出抓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建设

在抓好以上工程造林的同时,突出抓好绿色长廊二期工程,以城镇、村庄绿化为点,以道路、沟河林带建设为线,以退耕还林和长防林建设为面,点、线、面相结合,构建一个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效益兼顾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绿色长廊二期工程线路绿化60公里、林带建设30公里。

4、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

结合黄淮海开发工程和其它林业工程,重点抓好农田林网的新建和补植,网格面积控制在250亩以内。新建农田林网15万亩,补植农田林网40万亩。

5、认真抓好荆、涂二山绿化工作

在抓好重点工程的同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认真搞好荆、涂两山的绿化工作。采取义务植树、分片包干、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使荆涂二山尽快绿起来。

6、加强四旁绿化,增加农民收入

我县四旁(村旁、宅旁、渠旁、路旁)宜林地较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好统一规划,每户每年植树10株以上,全县共有农户267187户,每户四旁栽植杨树10株,共可栽植2671870株,按目前每株年产值15元计算,全县仅四旁树一项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

7、加强城镇绿化

##省##县林业局

10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城镇绿化一直是我县林业生产薄弱环节,‚十一五 ‛期间以小集镇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绿化水平,因地制宜做好规划,抓好落实。

(二)湿地保护:完成四方湖6万亩湿地保护工程。

(三)资源管理:重点做好林地管理、林权证发放、林木采伐管理及林业案件查处。

1、抓好林地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林地管理办法,禁止乱占林地。

2、落实林权

根据《森林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林木所有权,充分调动社会各界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尤其是退耕还林,要本着"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及时发放林权证。

3、加强林政管理,严格控制林木采伐

根据法律规定,严格实行限额采伐,凡属我县境内的国有、集体林地上的林木,不论是成片林还是林网,或者沟、渠、路上的所有林木,凡需砍伐的都要依法申请办理采伐证,做到凭证采伐。对无证采伐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其责任。林业部门要严格控制林木采伐,切实保护我县的林木资源,促进我县森林资源有序增长。

(四)林业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质量占领市场,以品牌创效益,充分发挥林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组建大型中密度和细木工板、胶合板生产企业,壮大模板生产规模,引进科技人才,培育营销网络,创立名牌产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五)场圃改革:抓好国有林场、苗圃改革,使林场、苗圃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方向转变,不断提高林业工人的收入。

(六)山林改造:对荆山、涂山、大洪山、平阿山60年代栽植的##省##县林业局

11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黑松进行低产林改造计1500亩

(七)科技兴林:加快林业科技推广,引进林业高新技术,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

(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安、森防、林政、基层林业站的基础建设,促进林业有序、稳定、和谐的发展。

(九)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治也是我县林业工作的重点,完善监控体系、加大预防力度是保障森林和林木健康、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林业的发展,领导是关键,政府要统筹安排,分解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政绩考核、严明奖惩。继续做好各级党政领导的示范点工作,切实抓出成效,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2、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林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稳定山林权属,活化林业经营机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允许继承和转让转包。实行‚树随地走,谁栽谁有‛的政策,鼓励农户经营家庭林业,在公有基地植树收益分成。贯彻执行国家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的政策,奖励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大力营造有利林业发展的宽松环境。

3、 强化科技兴林,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营林水平。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使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统一规划,严格秩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林业教育、搞好技术培训。积极搞好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坚持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农户手中,严格把好整地、种苗、栽植、管护关,继续推广杨树的三大一深的栽植技术,全##省##县林业局

12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面推广集约经营,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林木成林成材。

4、多渠道筹措林业建设资金,加大工程项目投入。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林业建设的有利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对林业投入。坚持自力更生、国家扶持的方针,发动群众投资投劳,鼓励社会集资开发造林,认真搞联户、大户承包造林,制订一套严格完善的营林护林奖惩措施,最大限度的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各级财政也要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力度,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贷款投入,对林业予以扶持。

5、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尤其要加强对新栽幼树的管护,坚持依法护林,严防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确保绿化成果,同时要认真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建立健全虫情的预测预报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森林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林木的成林成材。

6、认真搞好承包管理、全面发放林权证工作,进一步明确权、责、利,不断推广实行‚四荒‛的拍卖、租赁工作,让群众真正了解植树造林的好处,不断提高群众植树的积极性,加快林业的发展,进一步巩固绿化成果。

7、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产业步伐。一是出台优惠的产业政策,对生态林采取控制采伐,对商品林的采伐根据其经营特点放宽采伐政策,经营者能够根据经营目的和培育方向自主确定采伐期和采伐方式,不受采伐限额的限制,提高经营者的自主权,同时降低林业税费,进而提高造林者的积极性。二是县委、县政府以大干实干为前提。通过宣传造声势,借助声势树品牌,使林业成为我县的经济支持和主导产业。

8、培植加工企业,扶强产业龙头。对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不##省##县林业局

13

##县十一五林业规划

高的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整合,组建行业协会,实行捆绑式发展,增强市场竟争力。在引导扶持现有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立足长远,力争实现林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国内外大型木业集团联系接洽,谋求引进1-2家实力雄厚的大型木材加工企业来怀投资办厂,从而推动林业产业化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9、加大石榴利用开发,做活做大石榴市场。我县是全国四大石榴产区之一,石榴的品种、品质、年产量、市场占有率等在全国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对于石榴产区的开发,有很深的潜力可挖。县里应组建相应的科研机构,克服过去多头管,无人管的局面。建立石榴良种培育园,加大良种推广,对品质差、产量低的石榴园进行低产林改造,积极引进外资和项目经费,兴建龙头企业,提高石榴的综合利用价值,对石榴加工企业进行改革,重塑企业品牌形象,树立龙头强势。

##省##县林业局

14

第三篇:陕西果业发展考察报告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的经验,省政府参事室去年11月组织部分参事考察陕西果业发展情况,亲眼目睹了陕西做大做强特色果业取得的骄人成绩,倍感鼓舞,受益匪

浅。

一、陕西壮大特色果业取得的积极成效

陕西省把做大做强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依托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果业绿色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是产业规模优势日益凸现。到底,全省果业面积达到1426万亩,水果总产达到1067万吨,约占全国水果总产的1/10,其中苹果产量745.5万吨,约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9。全省浓缩果汁年生产能力80万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果汁加工基地。预计水果面积达到1500万亩、产量1100万吨,其中苹果面积850万亩、产量810万吨,均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和世界苹果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凸现。

二是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建成了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无定河以南至渭河以北酥梨基地、黄河沿岸红枣基地、秦岭北麓和汉江流域猕猴桃基地、汉中盆地和秦巴山地柑橘基地、城市近郊时令水果基地。建成了全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品种繁育推广步伐加快,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调整到5:l5:80,形成了从7月到11月每月都有主打品种上市的结构布局。桃、杏、李、樱桃等时令水果种类不断增加,形成了多元化的品种格局。

三是果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以苹果生产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得到推广普及,全省苹果优质率达到70%,高出全国水平近30个百分点。建设认证绿色果品基地297.1万亩,其中苹果270万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基地。认证对欧盟、东盟、北美等出口注册果园72万亩,建设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果园5.5万亩,建设经欧盟和国内与欧盟互认的有机果园11.5万亩,年产有机苹果15万吨,为扩大国际高端果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四是产业化发展关键环节不断加强。果业的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大量资金,果汁加工业自以来吸引投资累计超过20亿元,果汁加工能力比增长4倍。果品贮藏业快速发展,果品贮藏能力达到300多万吨,果品年供应能力大为增强。鲜果企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商品化处理能力得到增强,果品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果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增强,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

五是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快速扩大。随着果业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果品已销往东盟、欧盟、阿盟、非洲、北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果品出口连续1o年实现了两位数的持续增长,出口产品种类由的5种增加到27种,浓缩苹果汁成为陕西外贸出口第一大宗商品,全年出口和创汇均占全国一半以上,占到世界贸易量四成以上。陕西果品出口40.88万吨,创汇6.3亿美元。

六是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增强。全省果业增加值达到121亿元,比增长2.53倍。果农收益持续增长。基地县农户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元,比增长1.5倍。洛川、白水、宜川、旬邑、印台等一批苹果基地县,果业发展,果农富裕,村容巨变,以苹果为主的果业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果区公益事业也迅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综合指数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陕西经验对我省壮大特色农业的启示

(一)做大规模是提升特色农业优势的重要基础。有特色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在市场竞争中争得先机的第一要素,但形不成一定的规模难以有效占领市场,也就难以推动农民增产增收。陕西紧紧抓住世界苹果产业向以我国为中心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苹果产业向以陕西为中心的黄土高原转移调整的机遇,依靠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组织制定果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和基础建设标准,积极引导各地加快果业结构调整,促进不同优势水果向优生区集中发展,大力推进渭北黄土高原苹果基地、无定河以南至渭河以北河流沿岸酥梨基地、黄河沿岸红枣基地、秦岭北麓和汉江流域猕猴桃基地、汉中盆地和秦巴山地柑橘基地、城市近郊时令水果基地建设,着力提高特色水果优势产业带建设水平,加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果生产布局,有效提高了陕西果业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陕西的经验启示我们:特色农业必须立足于禀赋(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优势和区域优势,必须着力集

约发展,实现规模经济,只有形成特色显著、产业链条完整、市场规模庞大的优势产业群,才能有效带动区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当前我省各地正在大力建设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农业,各地应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决而有力有效地推动特色主导产业、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特别是河湟地区特色农业百里长廊的建设,要下大力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优势产品规模

,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努力推动优势产品成片成带、形成区域特色和市场优势,真正使特色产品成为有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的优势产业,成为带动区域发展、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

(二)做优品牌是提升特色农业优势的必然要求。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产品在市场上占领先机、赢得青睐、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金钥匙,特色农业产品也毫不例外。陕西高度重视果业的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壮大绿色安全果业,他们坚持以果业绿色为目标,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加强科学规范管理,多措并举确保绿色果品质量,提升特色果业水平;注重开展出口注册果园建设认证工作,引导各地稳步发展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积极开展出口果园和有机果园建设认证工作,着力建设经欧盟、东盟、北美等认证的出口注册果园,有效树起了陕西果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品牌,提升了陕西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陕西的经验启示我们:品牌是特色农业走向市场、扩大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特色农业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金钥匙。近年来,我省各地重视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批诸如乐都长辣椒、循化红线椒、小西牛酸奶等在省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占有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但尚缺乏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站得住,占有一定市场规模、能够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特色农业名牌产品,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各地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尤其是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有机畜牧业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过程中,应着力在扩大特色优势农业规模的同时对现有品牌做必要的整合,全力培育壮大各自最有特色、最有优势的特色农业知名品牌,打响区域特色农业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原产地品牌,有力推动特色优势农业加速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生力军。

(三)做强科技是提升特色农业优势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特色经济的重要保证。陕西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中国苹果之乡白水县建立国内首个苹果专业试验站,强化苹果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砧木育种苹果病虫害防治、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果园微环境等研究,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有效地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溶为一体,为陕西苹果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陕西的经验启示我们:发展壮大特色优势农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富农之路,花大气力建立和健全科学研究、人才培训、示范推广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农业科技平台和网络,为提升特色农业优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我省特色农业加速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科技水平依然十分低下,尤其是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需要下功夫抓紧解决。一是现代农业示范园、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要硬件、软件并重,设施、科技并举,切实有效地提升示范园区的科技水平。二是要鼓励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机构与园区联姻、与农牧民牵手,积极推行平安县农技人员实行科技承包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到农家牧户、田间地头,充分有效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三是要不折不扣地抓紧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政策,抓紧启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着力充实县乡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力量,夯实科技兴农富农基础,增强特色农业科技支撑。

(四)做壮龙头是提升特色农业优势的重要保证。实现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更是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希望所在。陕西始终如一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作为发展果业、助农增收的战略举措,重视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工商企业到陕西开展果品加工、贮藏、贸易等多区域、多方位的合作,制定和实施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积极搭建银企合作、研企合作平台,有效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全力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精心帮助并组织企业建立现代营销和物流配送体系,着力实施陕西果品大规模进军城市超市活动和陕西果品矾固东盟、扩大欧盟、进军阿盟和开辟美日澳市场计划,为陕西果业实现大发展、形成大产业、占领大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证,陕西的经验启示我们:推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必须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强势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经销龙头企业,切实有效地以大企业促大产业,大市场促大发展。多年来,我省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虽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总体上看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但数量很少而且实力普遍弱小,尤其缺乏产业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大,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一方农民致富的强势龙头企业,需要我们更加卓有成效地把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篇大文章做实做好。一要继续重视并加大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来青投资,引领产业化发展,提升产业化水平。二要积极引导和支持省内农业产业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发展规模化加工营销,壮大实力,提升水平,形成一批名符其实的能够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化龙头。三要积极消除制度障碍,畅通绿色通道,大力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进军城市超市,最大限度地实现产销直接见面,互利共赢,努力创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商促农,促进特色优势农业加速发展、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好路子。

第四篇:陕西果业集群发展分析

[提要] 近年来,陕西果业集群快速发展,进一步借助集群化发展发挥陕西果业的优势,对于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陕西果业集群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培育陕西特色果业集群对策建议。

关键词:陕西果业;产业集群;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4日

产业集群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陕西省借助陕西的果业资源优势,加快了果业产业化的步伐,初步形成了果业集群。那么,如何通过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挥陕西果业的产业优势呢?

一、陕西果业发展现状

陕西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陕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省苹果、猕猴桃的栽种面积和产量、果汁加工的生产能力和出口量、绿色果品基地面积等数项生产指标已居全国第一。临潼的石榴,未央的桃,户县的葡萄,礼泉的沙红桃、酸石榴,乾县、合阳、华阴的红提,大荔、临潼的冬枣,铜川新区的大樱桃,安康的大枇杷等特色时令水果的种植已初具规模。全省现已形成石榴基地、红提基地、冬枣基地等特色果品基地,并且凭借地理优势和人为整合,出现了渭北苹果产业带、秦岭北麓猕猴桃优特产业带、黄河沿岸滩地枣优势产业带、汉中盆地汉中柑橘产业带等时令特色水果优势产业带。目前,陕西省形成的果业集群以礼泉的果品产业集群最为典型,以育种、种植、仓储、包装、运输、加工、营销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依托,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系统工程。

二、陕西果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

1、企业简单堆积,难以形成集群优势。产业集群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充分发挥聚集效应。陕西果业的地域分布很明显,产业集群更多依靠的是天然的地理优势。果品主要来源于各个零散种植户,中间商从果农手里收购果品,继而转手卖于果品加工企业或者批发商,中间商的准入门槛非常低,整个交易过程不规范,产品的质量等也难以得到保障。果农和加工企业之间缺乏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没有形成产业网络,产业链条是一段段拼凑而成,关联度很小。生产相似产品的同类企业或者同类种植户在空间地域上的简单集合,就被粗糙地理解为产业集群,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价值链上的有效集聚,难以发挥集群优势。

2、龙头企业比例偏少,缺乏品牌意识。产业集群内企业布局需要一定的层次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龙头企业茁壮生长,遵守行业规则,可以起到有效的表率作用,有利于减少无序竞争。而陕西果品加工产业中,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仅有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果汁等2~3家龙头企业,对于陕西省这样一个果品种类丰富、产量大的地区来说,龙头企业所占比例偏小,难以形成明显的带动能力,致使陕西省整个果品产业的竞争力不能充分展现;另一方面,品牌对于产业集群具有很好的拉动作用,而产业集群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塑造品牌。然而,陕西果品产业集群中叫得响的产品屈指可数,大部分只是产品的原生态(比如白水苹果、陕北红枣等),精深加工产品品牌极少。这就大大削弱了产品的利润,消减了产品的附加价值。这对于陕西果品行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劣势,也是陕西果品业在今后发展中应该首先突破的瓶颈问题。

3、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后,制约产业集群发展。大部分果品企业的管理理念落后,整个果品行业处于跟风趋势。从根本上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只求做稳不求做大,竞争仅限于不公平的价格之战,而没有更进一步拓宽市场或投资于相关行业。产业集群中的招商引资,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也没有据可循的规章制度,对于将要吸纳的企业和项目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引进的企业质量和项目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导致整个产业集群发展缓慢。

联兴棋牌官网 lxq

4、缺乏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缺乏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陕西省所有产业集群所呈现的共性问题。与集群相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如研发体系、行业协会、金融担保体系、信用体系等几乎缺位,使得集群中的企业根本无法真正享受到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生产成本依旧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也难以上升。如,陕西省智力科技力量虽然雄厚,但未能与集群充分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政府介入的力度远远不够,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另外,陕西发展产业集群缺乏足够的中介服务机构。企业之间信息交流、投资、金融服务与企业形象策划、职业经理人的猎取选择、科研开发、资源调查、分工合作等相关工作,均要由企业独自完成,严重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的提升。

三、培育陕西特色果业集群对策建议

1、打造绿色产品、创新产品,扩大市场。陕西省要充分发挥果品优势,就要坚持“从农场到餐桌”理念,延伸果品的价值链。同时,开发新市场,全面扩展国内市场,开辟新的国外市场。一方面企业应该充分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跟随时代潮流,打造绿色放心食品,不管是初产品、还是经过深加工的果品,都要体现“绿色”理念;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整个供应链流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果品的损耗,加强果品的保鲜程度,即有效减低成本,令消费者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创新力度,建立企业的研发中心,引入高科技人才,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将研发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

2、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整体发展。陕西要引导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果品龙头企业,尽快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努力提高其自我生长能力。主要措施包括: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强化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部相关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达成企业间技术、信息、人才的自由流动,提高企业的配套率,促使整个配套流通过程在陕西果业集群中顺利完成。同时,加大对国内外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一旦确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就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资的重点是那些技术含量高、经营管理理念优、经济效益好的国内知名企业,使它们形成辐射、示范、信息扩散等作用,使得集聚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进而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实施品牌战略,设立果品名牌奖励基金,对获得陕西省、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果品企业及相关企业根据其级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3、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要增强果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政府的力量不可忽视。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果品朝着优势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为果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诸如政府牵头,引进科技型人才或者技术,将先进的种植经验大范围扩散,帮助果农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形成地方规模种植产业;政府引导果农与果品加工企业形成必要的对接,保障果农的权益,避免各个企业间同质化竞争;政府加大对农药、化肥、农机等与果业相关的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为果品加工企业提供保障。这种由政府促成的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能够推进陕西果业集群朝着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雄浪.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南方企业,2006.12.4.

[2]李广志,李同?.基于钻石理论的陕西果业集群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

[3]基于产业集群的陕西果业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06.

botxt

联兴棋牌官网 lxq

第五篇: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喀拉布拉乡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李书记、尊敬的毛州长及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我是新源县喀拉布拉乡党委书记马健,我代表喀拉布拉乡党委、政府及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各位代表到我乡观摩特色林果业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将我乡特色林果业发展情况给大家简要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喀拉布拉乡地处新源县最西端,距新源县城65公里,国道218线和省道316线贯穿全乡,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1个国营农牧场(马场总支)和8个行政村,全乡耕地6.9万亩,草场50万亩,总人口2.23万人,是一个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的乡。2009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603元。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特色林果业总面积达到3.5万亩,挂果面积近6000亩,产量达3000吨。

二、林果业发展特点

近年来,喀拉布拉乡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果业,使林果业初具规模并逐渐成为我乡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主要通过“三抓”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

(一)抓管理

1、抓老果园改造:2006年以前栽植的果园,由于重栽轻管而导致果品质量和产量低,我们及时进行整形修枝、疏花疏果,加大有机肥施肥量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提高了果实品质,实现了果树质量和产量的明显提高。老果园园的经济效益由不足1000元达到5000余元,从低产园变为示范园。

2、抓幼树管理:我们坚持将特色林果业建设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本着“能种下、能成活、见效益”的原则,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特色林果业成活率达到85%、保存率达到90%的良好

成效。近年来,全乡口粮田内栽植的特色林果面积达到2.5万亩,占全乡特色林果总面积的72%,涉及农户1216户。(其中2007年栽植1520亩,2008年栽植6481亩,2009年栽植6148亩,今年栽植10200亩。)这几年栽植的果树都属于幼树,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管理。

一是抓好苗木管理。对购买苗木从起苗、杀菌、分类包装、装运等几个环节严把苗木质量关。运回后,立即指派专人进行假植管理,确保苗木成活率。

二是抓好定植管理。在定植时,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定植,定植后,及时定杆,适时浇水,切实打牢果苗萌发时的基础。

三是抓好水肥管理。根据果苗在各个时期的需求量,督促农牧民严格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及时浇水,追肥。确保果苗长势阶段的养分和水分。

四是抓好病虫害防治管理。在病虫害易发生的各个时期,组织技术力量到果农家中,按照无公害要求,帮助配制药剂,指导打药。

五是抓好修枝管理。根据树的生长状况四季修剪,同时综合采用环割与强拉枝技术,及时进行抹芽、捋枝、摘心。

六是抓好花果管理。在果树开花挂果时,适时疏花疏果。

(二)抓示范

通过,选拔一些懂技术、有经验的栽植大户为示范种植户,同时邀请林果业专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不断提高示范栽植户的科技应用能力,建立了优质经济林科技示范基地,使基地的示范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目前,全乡建成经济林示范园8个,育苗基地1个,申报特色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专业合作社和经济林示范园的传、帮、带和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农牧民种植经济林的积极性,使农户转变了观念,从不愿意种植经济林走上了主动种植经济林的道路,为做大做强经济林林果业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全乡优质特色林果面积达到80%。

现在大家所观摩的示范园是我乡开买阿吾孜村特色林果示范园。该示范园总面积1200亩,其中挂果面积800亩,涉及农户40户。主栽品种均为红富士,授粉品种为嘎拉和藤木一号,搭配比例为5:1,株行距为3×5米。该示范园的生产目标是4年挂果、6年丰产、亩产商品果2500公斤以上。该示范园将老果园改造和新植园的标准模式化管理融为一体,为全乡果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实用性的样板示范园。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重修剪。通过整形修剪,同时配合疏花疏果,提高了果实品质,单果重量提高到350克以上,并在今年完成苹果套袋贴字30万个,实现了果树产量和质量的明显提高。

二是施足有机肥。该园每亩施用有机肥量达到3吨,为果树生长提供了足够的养份。

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充分发挥乡林业站有害生物监测站的作用,结合秋季清园、春季喷施石硫合剂等保护剂的方法,做到病虫害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确保果品质量和效益,丰产示范园每亩收入达到6000元。

四是充分发挥龙口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对合作社成员种植的果园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并严格按照出口果品基地建设的具体要求,强化田间管理。龙口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林果面积6100亩。

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经测算,今年我乡人均纯收入达到6618元,人均增收1015元,其中第一产业人均增收564元,林果业人均增收就达到191元。

(三)抓保障:

一是加强人力、物力保障。我们将乡村两级干部与经济林种植户结成帮扶对子,责任到人。积极协调县机关干部、技术员和驻乡学校、站所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帮助种植户栽植经济林,近三年,总投入6万余人次,出动机械1万余台次,确保了经济林的顺利栽植。

二是加强技术保障。紧紧围绕林业产业需求,建立州、县、乡三级技术员为主导力量的技术队伍。同时,乡财政每年出资10万元用于从山东、陕西等地聘请林业专家,常年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技术服务,随时解决果农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实地操作、学习实用技术资料等形式,使全乡经济林栽植户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病虫害防治、套袋、贴字、四季管理、修剪等科学的种植管理新技术。近年来,开展特色林果业培训班200余期,培训果农8000余人次。目前,当地林果技术员达到150余人。

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在县委、政府和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加大对特色林果业政策补贴,县财政每亩补贴250元,乡财政补贴50元。每年发放补贴资金在30万元以上;其次为种植户提供每亩500元的长期低息贷款,其中100元的贷款利息由乡里承担,截至目前,乡农村信用社累计为693户果农提供738万元贷款,我乡财政每年贴息近10万余元。

三、今后的目标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林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强果品竞争力,扩大优势林果面积,争取到2012年,全乡林果业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各类果树品种搭配布局进一步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3个5”目标,即:果品产量达到5万吨,果品贮藏保鲜率达到50%,林果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50%,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特色林果业产业体系。实现“林果强乡”的目标。

最后,祝尊敬的李书记、尊敬的毛州长及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下面,请大家品尝我乡的产品。

谢谢大家!

上一篇:司法行政工作半年总结下一篇:示范公园创建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