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22-08-22

第一篇: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百强潜力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 企业现状 1. 企业基本情况

启明芯视界——山西光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始创建于1988年,历经20余载的技术积累,已发展成为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企业。光宇照明先后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美国UL认证、TUV认证、欧盟CE认证、中国3C强制认证、特种照明防爆认证和ROHS环保认证等等。

2009年,光宇照明更是被评为“国家质量监督检测合格---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重点宣传单位”、“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山西省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的指定供货企业”等,同时,还担任“国家高新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中国照明学会新能源照明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照明学会太阳能光伏照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照明电器学会半导体照明委员会委员、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成员”、世界银行集团“照亮非洲”项目成员、“国家道路照明LED灯”标准参编单位、亚太设计师联盟副主席单位 等一系列专业机构。

光宇照明作为专业从事生产大功率LED光源和LED光源封装及LED应用照明产品制造为一体的生产企业,产品涵盖:LED室内照明、LED商业照明、LED酒店照明、LED景观亮化照明、LED户外照明、LED路灯照明、LED隧道照明、LED特种照明、LED珠宝照明、LED工矿用

1 照明、LED舞台灯光、锂离子电池等等各种系列,产品营销遍布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及地区。

近年来,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和高效节能的优质产品一直得了国家以及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扶持。尤其是进入2009年4月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原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等领导先后来我公司进行视察指导,对光宇大功率LED照明产品的优势给予了高度评价。2010年6月份新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在市委书记谢海、市长罗清宇、区委书记薛愿兵、区长陈怀生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到山西光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调研,对我公司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要对高科技产业项目给予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充分利用高科技项目带动和促进省内产业规划和布局,提升地区企业品牌效应和整体竞争力,争取建成以高科技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袁纯清书记的讲话提升了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的信心和决心。

全球低碳经济引领新的市场,光宇在顺势而起的同时,为社会绿色环保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过去的20多年中,随着光宇的不断壮大,企业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始终不变的是“责任”与“诚信”。光宇将秉着“以诚树名,以新取胜”的企业理念,担负起“引领节能生活,启明绿色未来”的社会责任。光宇坚持不断创新、优价优质,为客户提供更值得信赖的产品;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学习平台;为社会奉献更多的爱心和价值。相信专注、团结的光宇人一定能开拓进取,树立品质光宇,启明芯视界! 2. 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2 我公司是在国家2003年正式启动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后率先进入半导体照明行业的集研发、生产、销售集成封装大功率LED照明灯具的专业化企业,是目前国内LED照明灯具的主导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成员、中国照明学会团体会员、世界银行集团“照亮非洲”项目成员和中国照明学会太阳能光伏照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在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在半导体行业内逐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技术中心2006年被认定为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心拥有高级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16人,全套的LED封装检测设备和灯具光学、电学及安全性能测试设备,检测设备的原值达2067.11万元,具备新产品研制、开发、工艺改进的实力和成品灯具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的能力,2009年中心下属的检测中心按照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在求建立了试验室管理体系,使检测中心的检测和管理完全正规化,可承担山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指定的各种不同的检测,并于2010年初被认定为山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指定认可试验室。

在大功率LED高效照明的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大功率白光LED使用过程的散热问题,成功研制了一种可以替代传统银胶的新型导热、导电、接合强度等性能均高于银胶的导热材料,成功封装出了单颗功率达100W的LED光源,使LED应用于普通

3 照明领域成为可能,同时掌握了多芯片封装大功率LED照明应用技术,为LED应用于普通照明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

此外近年来多次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进行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开发和技术攻关不断培养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同太原理工大学在山西太原共建有“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基础研究开发的能力。

2)产品优势

公司在掌握的白光封装的关键技术和多芯片封装照明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多芯片封装LED光源为核心的应用于不同照明领域的系列LED照明灯具,适用于不同场所的需求。

①系列LED光源

采用多芯片封装技术封装的大功率LED光源,将多芯片串并联组合通过高导热材料集成于一个大面积的热沉上,热沉可与灯具的散热体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热阻层,使得导热通道更加通畅,产品使用更加可靠。 ②系列LED路灯

公司生产的LED路灯共9大系列,功率从10W-240W,灯具的工作电压可实现交流220V、直流12V和24V,可满足不同道路与街路照明的要求,产品以高效节能和较高的性价比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2009年的产品销售量大幅度提高。

4 已申报发明专利的配光系统与高透布纹玻璃的完美结合使GY750/9

10、GY7337系列路灯的照射范围、照度、均匀度眩光控制完全达到《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中快速道路照明要求。灯具可实现内臵RTU接口可与GPRS系统相联,从而实现灯具的自动光控、时控和功率控制,更加凸现了LED路灯的节能优势,低功率直流系列LED路灯与太阳能和风光互补完美结合,充分发挥了LED直流低电压工作与节能环保的优势。 ③LED隧道灯系列

LED隧道灯系列,灯具可实现智能光控和时控,更好的满足了隧道照明24小时点灯,时照度根据隧道外亮度而调整隧道内亮度的要求,目前已在国内外多条隧道直接替代传统高压钠灯,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④LED投光照明灯具

公司的LED投光照明灯具目前已开发投放市场的达10个系列的产品,灯具功率10W-140W,光色可实现白光、红光、绿光、琥珀和蓝光,可满足多种不同投光照明和装饰照明的场所,是公司2009年度销售的主打产品。

⑤大功率LED工厂作业照明灯

大功率LED工厂作业照明灯目前已有5个系列产品,并在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应用,其节能效果和产品的性价比深受用户的好评。 ⑥室内照明灯系列

5 目前公司设计开发出的室内照明灯有自带控制装臵的LED照明灯、嵌入安装下照LED筒灯、LED格栅灯、LED射灯等多个系列的产品,在国内外LED室内照明灯具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产品储备和高强度竞争力。

3)营销优势

光宇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销售网络,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开拓了一片天地。光宇的产品已应用于北京奥运会摔跤馆、北京百村照明工程、中国移动、蒙牛、武汉钢铁集团大型车间、规模仅次于首都大剧院的重庆大剧院,以及山西省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山西省高速公路LED高效照明试点改造工程。光宇大功率LED路灯、隧道灯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等大中城市广泛应用。国际市场上,光宇产品已经远销到亚洲、澳洲、欧洲、美洲等五十多个国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产业的节能环保优势

LED作为全新概念的固态光源,从生产过程到使用过程直至报废几乎全无污染,而耗电量仅为传统灯泡的1/10,使用寿命却延长数十倍以上,成为近年来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半导体照明技术革新正在改变百年传统照明历史。

按公司目前生能力15万千瓦计算,(与荧光灯相比按照LED平均节能50%计算),公司每年生产的LED灯具全部替代荧光灯,每天(按每天点灯6小时计算)可为国家节约150000×6=9000000度=900万度电量。

6 2009年光宇在城市公共照明节能领域开创先河,与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运营办公室,签订了加入EMC联盟的协议,正式成为EMC联盟的一员。山西光宇加入EMC联盟除了可以分享广东绿色照明示范城市的合同外,还将得到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多方面的扶持,光宇公司可以利用基金EMC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的身份与山西省政府对接,为山西省引进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借鉴基金的“广东模式”推进山西公共照明系统的节能改造。同时山西光宇还将入驻基金在广东兴建的大型光电产业示范基地,可以得到基金和地方政府针对基地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及税收的优惠政策。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共同为国家的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3. 主导产业竞争力分析

山西光宇坚持“以诚树名,以新取胜”的企业理念,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每年以销售收入的5%以上作为研发资金,瞄准先进技术,前沿技术,进行科研开发,研究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1) 高亮度白光LED封装应用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关键封装材料的散热性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制出了导热、导电、接合强度等性能均匀高于银胶的封装材料解决了大功率LED封装散热关键技术,封装出单颗光源功率达到100W的LED光源,该光源是当时世界上单颗光源功率最大,总光通输出最高的LED光源。为半导体照明领域找出了一条新思路,摆脱了我国光源封 7 装单纯靠模仿的局面。该技术在2007年3月山西省科技厅邀请国内行业专家举行的鉴定会上,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实现产业化,引进国际先进的LED封装设备建成了年产15万kW大功率LED光源多芯片集成封装生产线,生产出功率从0.5W-100W的系列大功率LED光源。 2) 多芯片封装大功率LED照明应用技术

该技术在2009年4月由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国内照明行业顶级专家举行的产品鉴定会上,被国内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技术”。

该技术设计开发出了六大系列LED照明应用产品,获山西省经委新产品鉴定证书,同年6月,该技术荣获第四届中照照明奖科技创新二等奖(半导体照明行业最高奖项)。

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实现产业化,公司建成了两条灯具装配生产线,2009年实现大批量生产,为公司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 离网式大功率 LED 移动应急照明集成技术

无论是半导体照明及其控制技术,还是锂离子电池及其控制技术,包括太阳能供电及其控制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国际国内研究机构、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从理论到实际应用已经做了相当工作,各项技术正逐渐步入成熟期。尤其是近年来半导体照明技术在出光效率和长寿命上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减小电池容量和太阳能充电板的体积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这一光源逐步应用于功能性照明,同时为移动照明带来新的设计理念。

8 离网式大功率 LED 移动应急照明集成技术是将这些技术巧妙结合,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移动照明的需要。该技术是我公司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项目,目前按照计划技术研究进展顺利,预计2010年底可完成全部的技术开发。 4)灯具智能控制节能技术

为了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减少光污染,降低维护工作,研发设计了灯具智能控制技术,使用户可以根据使用要求来设臵照明时间,并可根据输出的要求在全功率和零功率之间进行256级度平滑输出功率调节,还可根据外部环境(如外部光线强度、行车速度等)进行自动控制;甚至可以采集灯具本身信息,在出现故障和异常时自动向信息中心报告,减少日常维护,同时能够接收中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进行场景照明。

此项技术设计已基本完成,目前已进入样品的试制阶段,此项技术实现将更好的实现了LED照明灯具的节能效果,对实现绿色低碳照明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灯具的配光技术

公司技术中心有一支专业的光学设计研发团队,针对我们多芯片封装集成LED光源形式开创性的开展了创造性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出了适用于多芯片封装大功率LED应用于不同照明领域的配光系统,解决了目前LED配光使用透镜配光系统的高成本和灯具装配工艺复杂的技术难题,大大降低了灯具的成本,增加了产品的性价比,为企 9 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国家电光源检测中心的检测,该配光形式完全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4. 存在问题

1)当地LED配套产业薄弱,企业生产成本较高

我公司地处山西省临汾市,然而我当地缺少LED配套产品生产企业,生产LED灯具所需原材料只能依托于南方省市,一定程度上原材料供应不足,原材料采购费用以及运输费用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十分明显。

2)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引进难度加大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地理位臵的限制,公司高级研发人员、中高层骨干人才、高级技工及熟练工相对不足。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没有出台引进高端技术人员的政策措施,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难度较大。

3)资源有效配臵不够,缺少公共服务平台

公司LED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能力弱,资源配臵效率低,产学研缺少有效沟通渠道,社会科技资源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联系机制,研发、检测等大型设备未能实现共享。缺乏为整个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技术平台和产业化支撑平台。 5. 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未来5-10年,是现代LED技术产业化应用大规模展开、分工格局快速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形成推动LED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山西的LED产业就有可能在现有的基础

10 上进一步做大做强,抢占国内乃至国际LED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1)全球LED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全球LED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LED照明技的突破、应用的推广和投资的加快,带动了LED产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世界主要的LED厂商尚未完全形成垄断格局,为光宇LED产业在局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2)全球产业加速向新兴国家和地区转移

从国际上看,技术发展的步伐加快,LED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趋势。处于产业链高端的日本、美国、欧洲和产业链中下游的台湾地区、韩国,逐步将相关产业链环节向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等地转移,为我公司LED产业优化升级带来契机。

3)知识产权成为竞争热点

全球LED主要厂商利用核心专利,采取横向和纵向扩展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布臵专利网,并通过专利授权,抢占国际市场。同时,标准也将成为全球LED产业新的竞争焦点,众多厂家已经联合并在本国政府的支持下进行LED标准的制定,企图通过上升为世界通用标准来控制市场。光宇公司LED产业向高端发展,面临着专利和标准的极大挑战。

4)国家对LED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和环保,LED作为节能减排的朝阳产业备受关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LED列入第一重点领域,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将其列入国家“863”

11 计划及“十一五”重点攻关课题,大力扶持LED产业。我公司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LED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推进相结合,将获得更多的支持政策和资源。 5)国内LED产业竞争激烈

我国LED产业初步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江西地区、北方地区四大集聚区域,所提出的发展LED产业构想,普遍关注LED产业上、中游环节。目前,国内LED产业结构尚未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存在同构现象,竞争日趋激烈。

二、 指导思想

“十二五”将是我国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专家预测,到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芯片国产化率可达到70%,实现年节约用电1000亿度,年节约标准煤4000万吨,减少CO

2、SO

2、NOX、粉尘排放1亿吨。

作为半导体照明企业,光宇公司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政府扶持、政策引导,科学规划、推进集聚,积极投入、推进研发,注重宣传、打造示范,加快发展、做强做大”为原则,以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以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为手段,广聚发展资源,健全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公司LED产业做大做强。

三、 发展目标

针对当前LED行业的现状,光宇公司深刻认识到,未来五年是LED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时不我待,稍纵即逝。我们必须本着居安思危,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技术和规模这两条主线,

12 短时间内在本地做大做强,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横线及纵线发展,为山西工业的成功转型走出一条新路。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企业销售收入在2009年的基础之上增长40-50倍,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居国内LED行业先进水平。主导产品在国内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光宇的品牌效应。继续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对关联行业具有较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2、近期目标

到2012年,将光宇建设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国内一流的产业化环境好、国际化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特色的LED产业集聚地。LED产业规模在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保持在封装及应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力争在产业链中上游环节取得突破;在封装及应用领域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色优势产品,培育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重点技术研发中心。

3、中长期目标

1)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稳定的研发队伍的基础上,增加高端技术人才的比例。

2)对关键技术和相关参数继续优化,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跟踪快速反应机制。

3)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联盟,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

13 4)争取政府在政策给予支持,建立LED产品应用的样板城市和样板行业,将企业打造成临汾市乃到整个山西省的节能龙头企业,树立山西省企业转型品牌形象。

5)公司重组上市。

四、 发展重点

1、 加快完成年产100万千瓦大功率LED光源及应用项目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

2、 新建年产10000万盏球泡灯项目,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000万元。资金筹措的方式为:企业自筹资金10000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000万元;银行贷款8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建设总面积30000平米的生产车间。2)购臵产品生产线10条,老化生产线5条,铝材加工生产线5条,塑料制品生产线5条,监测设备2套

3、 新建年产5000万只LED筒灯项目,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000万元。资金筹措的方式为:企业自筹资金10000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000万元;银行贷款8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建设总面积30000平米的生产车间。2)购臵产品生产线10条,老化生产线5条,铝材加工生产线5条,塑料制品生产线5条,监测设备2套

五、 保障措施

1、 严格按照项目规划要求实施项目,

2、 合理把握和利用国家、地方各部门的产业政策,申报国家及省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科技专项,争取LED领域的相关科研经费,如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科学技术部“863”计划、财政部建设部新能源示范工程、

3、 致力于LED行业标准的制定

4、 重视资本市场的引进,合理利用外资,保证企业项目资金及时投入

5、 利用基金EMC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的身份与山西省政府对接,为山西省引进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借鉴基金的“广东模式”推进山西公共照明系统的节能改造。争取政策支持,尽快在我市、我省推广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第二篇: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 科技部门户网站2011年06月22日来源:科技部

近日,高新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技术市场科技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高新司、火炬中心、高技术中心、遥感中心等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了此次论证会。《规划》起草小组介绍了编制过程和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与会专家对《规划》进行了深入讨论,充分肯定了《规划》的内容,并形成了论证意见。

专家组认为,《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技术市场的发展成就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系统分析了技术市场发展的趋势、面临的发展机遇及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技术市场“十二五”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体现了科技部“十二五”期间推动技术市场发展的部署和要求,对全国技术市场建设、加速技术市场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组建议,在《规划》中进一步体现技术市场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技术市场的立法和管理体系,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

《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

科技部门户网站2011年06月20日来源:科技部

近日,高新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技术市场科技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高新司、火炬中心、高技术中心、遥感中心等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了此次论证会。《规划》起草小组介绍了编制过程和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与会专家对《规划》进行了深入讨论,充分肯定了《规划》的内容,并形成了论证意见。

专家组认为,《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技术市场的发展成就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系统分析了技术市场发展的趋势、面临的发展机遇及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技术市场“十二五”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体现了科技部“十二五”期间推动技术市场发展的部署和要求,对全国技术市场建设、加速技术市场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组建议,在《规划》中进一步体现技术市场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技术市场的立法和管理体系,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专家论证会在京召

科技部门户网站2011年06月17日来源:科技部

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经过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通过论证。

专家组认为,《规划纲要》结合国家高新区“十一五”的发展基础和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分析了国家高新区面临的战略机遇,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定位准确、导向明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规划纲要》围绕新时期国家高新区的使命责任,结合所具备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孵化加速体系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与可行性。

专家组建议对《规划纲要》进行必要补充完善后,按程序呈报审批实施。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咨询论证

科技部门户网站2011年05月30日来源:科技部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1年5月17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发展规划》咨询论证会,咨询论证专家组由重大专项相关领域的高层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组长由徐冠华院士担任。

实施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大专项规划工作,刘延东国务委员多次对规划战略研究和制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09年9月启动了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战略研究、专题研讨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历时一年九个月,集中修改30余次,

十易其稿,形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发展规划》(论证稿)。各专项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单位和专项总体组全力配合、积极参与了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发展规划研究编制过程也是各有关方面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重大专项发展规划围绕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加快解决重大民生问题,抢占未来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经济有机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十二五”重大专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提出了新时期重大专项实施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十二五”阶段目标和任务重点,制定了各专项技术路线图,提出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应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预期重大标志性成果。通过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引领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咨询论证专家组对重大专项“十二五”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大任务部署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同意规划内容,并提出了实施中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落实专项间的衔接互动以及与其他科技计划衔接集成、加大人才支持力度等建议。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财政部教科文司负责同志,各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各专项总体组组长或副组长,发展规划编制组专家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科技部门户网站2011年05月27日来源:科技部

5月6日,科技部农村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进行了论证。科技部农村司王喆副司长出席会议并对论证工作提出了明确部署。他要求规划要站在加快县(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突出前瞻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来自科研单位、地方基层的科技管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的论证专家组听取了专项规划编写组的汇报,论证专家经认真审议后认为规划总体思路正确、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具体、保障措施针对性强,符合基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一致通过了规划论证。

第三篇: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

【字号

小】

二〇一一年十月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期,是首都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进一步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中小企业是首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推动中小企业为本市经济稳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做出更大贡献,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

本规划所称中小企业,其划分标准按《国统字[2003]17号》和《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执行。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主席令9届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目录

第一部分 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二、发展环境

第二部分 发展形势

一、发展机遇

二、面临挑战

第三部分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 发展重点

一、创新发展,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二、高端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集约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四、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五、改革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

第五部分 主要任务

一、完善和落实政策法规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三、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

四、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五、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六、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七、推进信息化建设

八、加强中小企业培训

九、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十、分类引导中小企业

第六部分 规划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权益保护

三、简化审批流程

四、完善统计制度

五、加大宣传引导

六、完善评估机制

第一部分 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一)中小企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以下简称“二经普”),北京中小企业25.2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7%;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和税收分别占全市企业总量的56.6%、68.2%和62.3%。与一经普相比,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和税收等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均在16%以上,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占全市中小企业数量比重从81.4%上升到84.8%,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首都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格局。

(二)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主体。全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509.8万人,占全市企业总量的72.6%;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福利支出376.6亿元,占全市企业总量的55.0%。中小企业促进了郊区县的就业和富民,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北京10个郊区县中,中小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郊区县企业总量的82.3%,实现营业收入占郊区县企业总量的58.4%。

(三)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社会创业的重要力量。北京中小企业积极利用科技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在工业领域中,北京中小企业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4.1万人,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76.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1.5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70.9%;申请专利数量5572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77.8%;获得发明专利3293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量的58.2%。全市平均每年新注册成立中小企业2.7万户,为首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

二、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时期,我市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支持,编制首个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发布首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制定《北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北京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正处于起草阶段,在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每年5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展,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全面清理不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推进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保护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合法权益。

(二)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率先在全国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率先设立省市级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进一步扩大本市担保机构平均放大倍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建设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金融创新,2010年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近18亿元。

(三)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持续推进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已有14个区县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认定了94家中小企业技术中心,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累计向社会开放423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91家。建立北京市中小企业门户网站,形成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网络。组建了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和专家顾问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

虽然“十一五”时期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成绩与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亟待提升;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和金融创新产品尚待进一步发展,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尤其突出;服务机构的协调、指导和监管有待增强,服务平台之间衔接亟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部分 发展形势

一、发展机遇

(一)国家将更加关注富民和保障民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二)新一轮技术变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产业空间。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新能源技术等的发展,推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形成新的产业分工格局,为中小企业抢占发展先机,提升产业分工地位创造了契机。

(三)北京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十二五”时期,北京进入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的新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入全面建设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四)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凸显,为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工业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发展契机。

二、面临挑战

(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迫切需要中小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北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城市空间、能源平衡和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和服务模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的倒逼机制加速形成,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要素成本持续攀升,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加大。北京的用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生活成本等持续攀升,为了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

(三)国内各地区多层次竞争更加激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国各地区、各园区之间对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高端服务资源的争夺加剧,对促进中小企业在京创业、孵化、持续成长带来了挑战。

第三部分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践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理念,按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和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以促进中小企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中小企业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核心任务,推动政策法规完善,着力形成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大政府引导力度,着力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分类引导,着力推进中小企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集成社会资源,建设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二)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相结合。把创新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鼓励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同时加强开放合作,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三)坚持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相结合。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覆盖面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与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统筹衔接,重点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结合,与服务能力提升相结合,与节能减排工作相结合,与产业布局优化相结合。

(四)坚持企业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促进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中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注重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素质,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明显优化,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释放,对首都的经济贡献稳步增强,带动民生就业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功能巩固提升。

(一)总量目标。

——经济总量增长。“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末,千人拥有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8户以上。

——社会贡献提升。“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税收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10%;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二)结构目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第三产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比重80%以上。

(三)质量目标。

——创新能力增强。工业和信息服务业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左右;市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0户左右。

——信息化水平提升。所有中小企业实现顺畅应用互联网,建设10-2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四)环境建设目标。

——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出台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定期发布中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

——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十二五”末,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健全规范,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其中,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达到50个,小企业创业基地达到30家。

——投融资体系持续完善。“十二五”末,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投资规模不低于80亿元,中小企业再担保承保规模达到300-500亿元。

第四部分 发展重点

一、创新发展,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突破,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一)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增强。鼓励中小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鼓励中小企业以联合研发、委托研发、技术许可、技术入股等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参加产业联盟、技术联盟、标准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共同攻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中小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深化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引导科研机构向中小企业转让技术成果。

(二)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筛选和评估机制,促进科技与资本对接,通过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全过程的项目支持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成果在我市产业化。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创业咨询、科技咨询、技术转移和投融资等服务,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孵化功能。

(三)加强中小企业创新队伍建设。落实国家与北京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依托人才特区的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大力开展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试点,培养学科带头人、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复合型后备人才。通过加大政府奖励和实行股权、期权、年薪制等多种方式,增强创新型中小企业对核心骨干人才的吸引力。

二、高端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鼓励中小企业以产业链和价值链双高为取向,推动服务业提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发展、现代制造业高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推动设施农业、籽种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围绕“北京服务”,巩固提升服务业中小企业。以价值链提升和发展新业态为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鼓励发展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现代物流等优势领域的中小企业,进一步集聚高端要素,引入国际先进运营模式,增强高端服务业服务能力。以提升生活服务品质为重点,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便民商业、废旧物资回收等服务居民生活的中小企业,鼓励发展健康养老、家庭理财等新兴生活服务领域的中小企业。以品牌塑造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首都人文特点的文化创意中小企业,促进文艺演出、会展旅游、动漫游戏、广播影视、新媒体、设计服务等创意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振兴发展“老字号”和特色商贸企业。

(二)围绕“北京创造”,改造提升制造业中小企业。加快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产业,重点鼓励发展技术先进、附加值高、节能环保、清洁安全、配套协作紧密的现代制造业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推进二三产融合,鼓励制造业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和市场销售双向延伸,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攻方向,营造更加利于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环境,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以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为突破,以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为先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北京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三、集约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我市的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在综合产业功能区和专业特色园区形成上下游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

(一)引导中小企业向南北产业带集聚。以海淀区平原地区、昌平区南部地区为重点,发挥北部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构筑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围绕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大力发展高端研发和楼宇经济。有效整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为主体的城市南部产业空间资源,构筑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集群。

(二)引导中小企业向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巩固和扩大“一区多园”格局,鼓励发展科技型、创意型的中小企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商务中心区和金融街,支持发展金融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奥林匹克中心区,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会展等中小企业。临空经济区,积极探索开展保税服务和离岸金融业务试点,集聚临空产业中小企业集群。

(三)引导中小企业向高端产业新区集聚。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重点发展高端商务、康体医疗、文化传媒、会展培训等产业的中小企业。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整合首钢主厂区及周边石景山、门城地区资源,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的中小企业。丽泽金融商务区,引导金融信息咨询、文化金融、新兴金融机构及商务中小企业集聚。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大力发展会议休闲会展业、科技研发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小企业。

四、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围绕“绿色北京”建设,通过资源节约利用和清洁生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鼓励中小企业节约利用资源。进一步落实《北京市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促进中小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中小企业加大对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中小企业节地、节能、节水、减排。

(二)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全过程绿色管理。鼓励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从项目建设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上融入绿色理念,倡导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鼓励企业对产品实行绿色包装。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标志认证工作。

(三)推动中小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工业中小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从工艺设备、产品制造、废弃物等方面开展清洁生产,促进节约、减污、增效。适时推进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研究制定符合服务业特点的清洁生产审核标准、程序和要求。

(四)鼓励“五类”小企业退出。根据《中央财政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要求,鼓励产能过剩、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突出、布局不合理的小企业,实施关停退出。

五、改革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努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大企业并购重组力度。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着力推进中小企业的立法和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政策法规制定、健全服务机构、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培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在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项目等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三)加快要素市场建设,集聚资源促进发展。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和完善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建设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系统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创新和投融资模式创新,加快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国技术交易所等高端要素市场的作用。建立主体平等、产权清晰、竞争有序、城乡衔接的土地市场。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

(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经营体制。大力发展符合产业政策的镇村企业,促进

一、

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推动镇村企业向产业园区和重点小城镇聚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把利用外资同发展重点产业的中小企业结合起来,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为契机,增强国际商贸服务功能,提升我市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能力。充分运用海外华侨华人优势,引导海外优势资源在京投资创办企业。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积极稳妥实施国际并购、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

第五部分 主要任务

一、完善和落实政策法规

推进中小企业地方立法,出台《北京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积极落实北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企业分类指导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定期发布中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研究设立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统筹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推动设立区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资金使用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各部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关资金的统筹力度,形成资金支持合力。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政策条件的中小企业进口产品减免相关税收。

三、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

推动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提供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产品和服务。研究出台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措施和补贴办法。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研究制定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支持实体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方式融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作用,促进投资机构和中小企业对接。

四、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征信系统,鼓励担保机构拓展抵质押物的种类和范围,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控制、资金补偿和考核奖励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增加再担保资金规模,支持再担保机构扩大再担保的规模和范围。建立各有关部门为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提供优质“一站式”服务的机制。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保险产品。

五、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完善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快全市、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整合,将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打造为我市中小企业服务的门户与窗口。支持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发展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加强中小企业的咨询服务队伍建设,引导有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和咨询机构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便捷、专业、高效的服务。

六、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加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利用与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实验室。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企业、高校、院所的产学研用合作。支持技术转移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人才、技术需求发布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成果引进、使用、交易等活动。推动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共建创业实验室,培育优秀企业家后备人才。依托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镇村产业基地等,建设一批小企业创业基地。以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为主,定期组织相关企业开展沙龙、论坛,搭建中小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七、推进信息化建设

完善以北京中小企业网为核心、以区县中小企业网为基础、以企业信息平台为支撑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建立协同服务机制,及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逐步促进形成政府引导、平台支撑、网络运营的企业信息化网络,深化企业在生产经营、研发销售、管理决策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优化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开展网站宣传、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应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和信用档案中心建设。

八、加强中小企业培训

建立政府资助引导、社会智力支持和企业自主需求相结合的培训机制,提供创业辅导、发展战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服务。鼓励我市中小企业参与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引导高等院校和社会化培训机构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创新培训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建立灵活的人才培训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培养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

九、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落实国家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制定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规,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服务)开拓市场营造良好环境,支持更多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强对中小企业商标、著作权、发明权等知识产权的注册和保护。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展览展销、贸易洽谈、产品推介、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等国际合作和交流。

十、分类引导中小企业

鼓励创办小、微企业,提供就业新岗位。加大对初创期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申报等方面的支持。扶持优势中小企业,发展一批符合首都经济特点的“专、精、特、新”的优势中小企业。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支持大企业通过协同研发、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设备、资金和市场支持,支持具有产业链协作配套关系的中小企业加强空间集聚,形成专业特色园区。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联营合作等方式加强优势资源整合,鼓励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参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

第六部分 规划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市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并完善市、区县两级领导协调机制,加强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重大问题,形成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合力。

二、强化权益保护

推动出台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与措施等,组织开展对中小企业相关法律和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逐步消除制约中小企业享受平等政策的机制障碍,促进形成维护中小企业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和行政保护机制。

三、简化审批流程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合并中小企业审批事项,缩短部门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建立更加便利、高效的中小企业行政服务体系。

四、完善统计制度

加强中小企业统计工作,建立中小企业的数据分析监测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运行分析,及时反映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运行趋势,定期发布中小企业发展数据和发展报告,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提供决策参考。

五、加大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强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关注中小企业,形成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合力。

六、完善评估机制

完善规划落实考核机制,积极推进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检查和评估。重点加强规划中期评估和事后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整。

第四篇:肥西县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及“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

肥西县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及“十二

五”规划汇报材料

一、企业发展情况

1、目前我县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正常,但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一些中小微企业,主要是出口外贸企业,以及汽车、家电配套生产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受到的影响尤其明显,生产开始下滑,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扬,采购困难,产品滞销,加上资金周转回笼慢,工人放假增多,生产节奏放缓。由此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工人工资收入减少,相关问题和困难日益显现。

2、当前我县中小微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融资方面

一些企业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需要大量的周转资金,由于受到缺少抵押物、贷款利率高、信用等级低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企业融资贷款困难,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银行贷款门槛高,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即使贷到,成本也比较高;二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依靠民间借贷,过高的利率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企业产品销售时拖欠现象严重,而且在通过法律程序追缴时起诉时间长,执行效果差,造成资金回笼缓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四是银企对接效果不明显,缺少必要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而且政府部门在后期的管理和跟踪服务方面也没有完全到位。

- 1 -

(2)用工方面

招工难,招收技术工人更难,已成为一部分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像服装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这方面在农忙时节尤其明显,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企业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招工渠道;政府有关部门在服务企业用工方面仍有欠缺;企业自身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住宿条件差;员工工资及福利待遇低等。

(3)证件办理方面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中小微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报建手续不完备,导致土地证、房产证一直办不下来,导致不能抵押贷款。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先上车后买票”的企业因目前各项制度的完善和制约,土地指标难以落实;二是由于规划方面的原因;三是一些企业在环保、消防、安全等方面没有通过验收等。有关土地证、房产证难以办理的问题。

(4)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方面

一些企业反映,一是供电部门在停电前没有预先通知,突然停电,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二是有时频繁停电,让企业无法正常安排生产,特别在生产旺季经常停电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这方面企业反映的不是太多。其他方面,一些乡镇工业聚集区配套设施不完善,

二、“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县工业发展以“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创新提升”为总要求,坚持两化融合、品牌引领,加速推进产业升级。重点

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及配件、机械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四大重点产业为支撑,其它产业为补充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构筑以“千亿元大桃花工业板块”和派河工业走廊为核心载体,其它特色工业聚集区共同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空间布局体系;构筑以大企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全面提升我县工业的整体规模和综合竞争能力,努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争取到“十二”五末,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年均增长32%左右。

第五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盐源县中医院肛肠痔瘘科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医院的统一安排协调下制定本规划。

一, 科室规模

(1开设病床20张

(2)年门诊量600人次,床位使用率>85%

(3)科室人员7人

( 4)业务收入平均递增20%,到“十二五”末达到100万元,其中中医特色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75%

( 5)医疗质量指标

①入院病人一日确诊率>90%

②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

③ 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8%

④床位使用率>85%

⑤医院感染发生率<6%

⑥ 治愈率>98%

⑦甲级病历≥90%,丙级病历0%,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80% ⑧ 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0%

⑨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0.5次∕10万

二任务和措施

1 送出2人到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进修学习

2 新增2名专业医务人员

3新增5台中药熏蒸治疗仪。以及其他先进医疗设备。

4力争完成本科优势病种资料总结,力争形成更有效、简洁、便宜的治疗方法,巩固优势病种的治疗并形成一定规模。 5鉴于我科医护人员多为西医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做好中医诊疗及护理技术培训,力争完全熟练掌握。

6力争完成省级重点专科的建设要求

我们相信,本规划的制定,即符合医院的发展要求,也符合科室的发展需要,全科人员通过努力工作完全能够实现,更好地为本地区人民群众服务。

上一篇:七一建党节标语口号下一篇:区域化党建工作汇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