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协商示范经验材料

2023-02-27

第一篇:社区协商示范经验材料

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经验交流

夯实基础 强化服务 倾力打造新型城市“和谐”社区

中共XX区委组织部

XX区是“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沈阳市城市社区体制改革试点区,全区下辖17个街道,100个社区。社区组建党委98个,支部2个,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676人,社区委员会班子成员417人,直管党员22616名。可以自豪的说,走进XX区,无论是漫步在繁华似锦的广场,还是徘徊在清新和谐的社区,无论是久居此地还是匆匆过客,都能够使人切身感受到这方土地无比蒸腾的活力。几年来,区委始终坚持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坚持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社区党建的“点睛”之笔,健全完善党建保障体系、科学构筑和谐发展格局、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机制,注重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强区的资源优势,区域性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同频共振,初步形成具有“XX”特色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倾力打造文明祥和、共建和谐的新型城市社区。

一、健全完善党建保障体系,夯实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基础

自1999年社区体制改革以来,区委始终把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积极构建功能健全、干部到位、保障有力、运转有序的社区党组织体系,努力夯实社区党组织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服务基础。

1、加大投入,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硬件建设。硬件建设是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服务群众的物质保证,我区多法并举,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党建活动阵地能较好地承载社区的服务功能。

建设高标准的社区党建用房。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有计划地逐步改造、改善社区的基础设施。从2003年起,区委区政府要求各街道每年从本级财政超收分成中拿出40%用于社区建设,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2006年,区委区政府又投资1000万元,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门用于社区办公用房改造。几年来,累积共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目前,通过区、街、社区三级投入及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我区100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平均达到467平方米,不仅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均已达到较高水平。

建设高质量的社区党建阵地。2005年,区委提出全面实现社区阵地建设“一二三四”目标,即一坛、两站、三地、四室。要求每个社区在开展社区党建论坛的同时,建立在职党员联络站、流动党员管理站;建立党员教育基地、党员培训基地、党员活动基地;建立阅览室、医疗室、健身室、活动室。区委还以加强标准化社区党员活动室建设为切入点,每年从区管党费中拨出20万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党建阵地专项建设。在省、市委组织部投资建设的同时,加大区街两级投入,既做到“锦上添花”,又做到“雪中送碳”。几年来,共投入资金近180万元,建设省级标准化社区党员活动室6个,市级23个,区级70个。2006年,区委区政府投资300万元,为太原街道正大社区建成1200平米的综合社区服务设施,并建成沈阳市第一家社区再就业电子显示屏幕。

建设高效率的社区党建网络。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005年,区委从区管党费中划拨专款50余万元,为100个社区全部配备了社区党建专用电脑和移动硬盘,建立完善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社区的基础资料、数据统计及信息传递等均采用微机操作,充分借助“XX党建”网络平台,高效率完成上情下达及下情上报工作。区委还分期分批为各社区配备了电视、VCD、投影仪等电教设施,努力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党内统计的系统化、党建信息的网络化和工作办公的自动化。

2、充实力量,选好配强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区委在十届三次全会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的职能,不断充实社区党组织的力量,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一,深化改革,首创建立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为大力推进社区党务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200*年,我区在全市首创建立一支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区财政每年专项拨款近百万元,为全区100个社区的党组织配备了专职副书记,主抓社区党建工作,其待遇与社区副主任等同,此举为今后社区工作者向职业化方向发展树立了良好的范例。

第二,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社区党政“一肩挑”领导体制。为从根本上理顺社区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在社区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区委在**街道进行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于****年在全区全面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委员会主任双向任职、“一肩挑”领导体制,履行法定选举程序,把那些德才兼备,年富力强,即熟悉城市基层管理又有较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人才及时选拔到社区领导岗位上来。全区现职社区书记平均年龄47岁,比上届下降了3.5岁;大专以上学历97人,占社区书记总数的97%,比上届提高了17%。

第三,内选外聘,不断优化社区领导班子结构。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向全社会择优聘用近500名社区工作者,先后选派300名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2005年又抽调230名教师到社区一线工作。同时,注重改善班子的整体结构,规定社区主要负责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社区委员会班子成员中党员比例要达到60%以上。通过采取“选、派、聘、育”办法,优化结构、合理搭配、增强活力,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工作者年龄偏高、素质偏低、身体偏差状况。

第四,强化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区委坚持每年举办为期*天的教育培训,以党校为主要阵地,以街道为单位,对各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书记,特别是社区党务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强化其理论及业务素质,突出服务群众这一重点,着力增强社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特别是到南京、大连等地参观学习城市社区管理和基层党建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全面促进我区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

3、专款专用,建立健全社区党建资金保障体系。2004年,

区委召开社区党建工作会议,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建立健全社区党建资金保障体系。

首先建立社区党建专项资金。区、街每年为各社区划拨党建专项资金1万元,其中,区财政拨款100万元,各街道每年为每个社区拨社区党建专项资金3000元;加大区管党费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投入,每年不低于15万元。

其次完善社区党建统筹资金。区委科学预算,合理统筹,区财政每年用于社区党建工作的阵地建设、专职党务工作者生活补贴、平安社区建设等项支出不少于500万元。

再次协调各方补充资金。区委积极协调各驻区单位共同开展党建工作,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物质帮助和资金支持。通过驻区各单位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社区党建活动经费从原来的每年每个社区600元增加到现在的*万元,为推动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支持。

二、和谐构筑共驻共建格局,凝聚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合力

为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区委区政府组织、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以提高人居生活质量,维护发展、稳定良好环境为目的的共驻共建、相互协作。

1、科学构建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格局。全区各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696个党组织建立紧密联系,定期召开街道党建协调会、社区党建联席会,共商社区建设和党建工作规划。同时,坚持以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内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全区38个区直党(工)委所属的90%以上党总支、支部与社区党组织签订联建协议,充分利用机关的人才资源和政策资源,组织开展百个支部帮扶百名特困党员、启动百个扶贫项目活动,使社区中的困难群众都得到了关怀和帮助。各社区党组织从实际出发,和区直党组织紧密配合,合理配置和开发社区资源。如区委党校与社区联办社区党校,义务培训社区党员****人次,提高其政治素质;区工会与社区联建流动务工人员工会,积极为其维权服务;区教育局所属66所中小学与社区联创社区教育体系,在砂山地区创办全省第一家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子弟学校,解决其后顾之忧。

2、合理利用驻社区单位有益资源。社区建设要靠驻区单位的共同努力,实现社区与驻区单位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对涉及社区建设及共同利益方面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决策,社区党组织注重调动社区内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和居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征询其意见和建议。各社区党组织主动与驻社区696个单位党组织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积极探讨和研究社区党建工作及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有力地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二○二医院凭借其专业优势帮助我区建立8个医疗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卫生、疾病防治服务;沈阳铁路分局几年来出资近300万元,为我区8个街道10个社区解决了14栋近100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区委区政府还动员社会其它组织开展了与下岗职工、特困人员结对子帮扶活动,使弱势群体得到妥善、有效的安置。

3、不断挖掘社区党组织自身潜力。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社区建设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或民间活动,而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只有不断挖掘社区自身潜力,才能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努力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区委区政府要求街道和相关区直部门各尽其能,加大社区基础设施投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组织开展楼道整治,2005年为全区1090栋旧楼进行了楼道粉饰;积极实施“小巷工程”,改造街路119条,新增绿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加快拆迁改造进度,改造棚户区57块,新建胜利大桥、罗士圈和沈水湾公园;成功举办“韩国周”、“皇寺庙会”和“邻居节”,提升社区品位和形象,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和谐社区进程。

努力创造便捷的服务环境。区委按照“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积极组织指导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全区共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00个,开办家政服务公司312个,便民服务网点3000余个,以此为依托广泛开展面向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全区普遍建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将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积极协调驻区单位挖掘岗位资源,开辟就业基地,沟通就业渠道,定期发布用工信息。近两年来,全区社区党组织共推荐安置下岗职工党员3200人次,同时,通过积极发挥下岗职工党员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的“双带”作用,使5.4万名下岗职工走上新的就业岗位。

努力创造和谐的“双赢”环境。区委积极倡导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会力量在与社区的共建、合作中互惠互利,取得“双赢”。遂川街道电信社区在与沈阳卷烟厂进行充分民主协商后,用企业品牌命名社区,电信社区正式更名为“蓝翎”社区,卷烟厂每年出资2万元用于社区建设,既为社区注入了新鲜动力,又为“蓝翎”品牌做了物超所值的成功宣传。吴淞街道原北八社区更名为宁大社区,宁大宾馆每年出资2万元用于社区建设,同样提高了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双赢”效果。

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机制,搭建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平台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说到底是要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区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创新载体活动,搭建服务平台,使每一名社区党员都能够受到熏陶,得到教育,增强党性。

1、深入开展自我教育,全力打造“小红帽”党员志愿者服务工程。区委在社区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党员工程”,不断深化社区党员自我教育,在全区成立了约有7600余名党员参加的100支“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社区广大党员以连民心、谋民事、解民忧为宗旨,广泛开展“党员‘小红帽’志愿者奉献在社区”活动。

一是立足服务。“小红帽”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居民的“呼声、心声、叹息声”,关注百姓的“大事、小事、家务事”,切实满足解决党员群众的基本需求和实际困难。身患偏瘫的居民李兰英,渴望有人陪她唱歌,渴望天好的时候有人扶她下楼晒太阳;丧失自理能力的中年居民孙武,热切希望人废了思想不能废,渴望学习;空巢老人吕长珍夫妇,渴望有人陪他们唠家常、打理家务。“小红帽”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应声而至,李兰英在轮椅上学唱了“党旗心中飘”,当她在“小红帽”的搀扶下,沐浴在阳光中的时候,老人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孙武躺在床上,每周都有“小红帽”为他送党刊念报纸,说起当前的天下事,孙武滔滔不绝,兴趣盎然;吕长珍夫妇满脸欢笑,“小红帽”你走他来,空巢老人从此心不空,家里的难心事有人想有人帮。

二是树立典型。区委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先进党员个体形象的示范来推动党员群体形象的提升,让更多的党员旗帜“树”起来,称号“响”起来,形象“亮”起来。吴淞街道民族社区是我区“小红帽”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起源地,“小红帽”志愿者先进事迹层出不穷。73岁的退休党员周淑华,退休不离岗,退休不退色,二十年如一日,义务为老同志服务,促成千余对百发婚姻,被誉为“中国第一红娘”;残疾人党员李文君,下岗失业不失志,身残志更坚,以顽强的毅力开创光彩事业,先后创办了家政公司、米业公司,又于2005年创办了敬老院,时刻不忘弱势群体,先后捐款捐物4万余元,成立了XX区残疾人再就业基地,先后安排千余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青年党员葛秀萍视双残公婆为亲生父母,为生病的公婆接屎接尿,为手残的婆婆织衣做饭、嘘寒问暖,被评为全国敬老之星。

三是打造品牌。区委坚持创建“小红帽”精品服务品牌,融管理教育于为民服务之中,融党建工作于为民排忧解难之中。“小红帽”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以随叫随到的服务和不烦不躁的作风深入居民心中,成为XX区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现在,“小红帽”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已经走出XX,相关经验已在全市得到推广。辽宁电视台、沈阳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4年,沈阳日报在报道中指出:“‘小红帽’,作为XX区党员奉献社区的‘品牌’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广大居民的心中”。2005年,沈阳日报在《我市第六个“党员社区奉献日”活动剪影》一文中的开篇,再一次对“小红帽”给予肯定和赞扬。

2、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率先开展社区新型协会试点工作。区委立足于和谐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率先在全市开展了社区新型协会试点工作,努力创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城市社区。

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为加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中各级各类行政组织和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团和社会中介组织及广大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合力,于2005年末,率先组建南湖街道保安寺社区“教育资助协会”、新兴街道中兴东社区“医疗救助协会”和砂山街道砂山新村社区“单亲家庭协会”。随后,于今年3月4日和17日,在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区相继成立了全国首家业主委员会协会和业主委员会协会党支部。区委研究决定,社区新型协会试点工作首先在南湖街道全面铺开,其所属的10个社区分别成立了涉及教育、卫生、环保、民政、治安五个方面的“教育资助协会”、“助残基金协会”、“治安巡防协会”、“老年健康医疗协会”、“业主工作者协会”、“意外灾害救助协会”、“环境保护协会”、“助老协会”等八大类协会。随着新型协会在南湖街道各社区的深入试点和全面普及,进一步推动了南湖街道及社区的党建工作,区域内的政府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群众民主自治机制不断完善,居民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增强。

规范运行,稳步推进。在南湖街道社区新型协会成功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区委在全区十五个街道广泛开展专项调研,针对各自特点,对部分社区有选择地科学地进行了试点推广工作,分别为试点单位投入1万元新型协会启动资金,同时加强业务指导,要求操作程序规范。召开协会成立大会,负责制作规范的资格证件,对协会成立的背景、目的以及筹备工作情况做详细说明,审议并通过《协会章程》,选举产生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会理事长、理事;制定详细规范的年度工作方案、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协会议事规则。例如南湖街道保安寺社区“教育资助协会”制定了细致的“教育资助等级认定标准”和规范的“教育资助认定程序”,按照困难或突发事故程度,将需要资助人员划为三等四个类别进行资助;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控制辍学率,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小学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筹集救助资金,年度争取筹集救助资金10万元(含上拨经费);规范救助管理工作流程,完善救助资金申报、审批、使用、审计程序。

迅速行动,凸显作用。各试点单位社区新型协会行动迅速,围绕居民群众的需求和实际生活需要,规范运行,党员不计报酬、甘当“义工”,效果明显。南湖街道保安寺社区“教育资助协会”成立后,多方筹集资金,资助特困户子女,通过社会各界不同形式的支持、帮助,解决贫困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中存在的困难。低保户家庭贫困学生廖齐接过保安寺社区“教育资助协会”捐赠的200元资助资金和新英汉大词典,他激动地说:“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讲真是雪中送炭呀!”。新兴街道中兴东社区“医疗救助协会”以早救助、多救助、救助好为服务根本,积极努力的拓宽渠道,通过精神上的关怀和资金上的救助方式,尽力使更多的弱势人群得到救助。86岁的低保户李玉春老人于2006年1月患脑出血,家庭生活极其困难,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社区“医疗救助协会”评议委员会决定及时进行救助,解决其燃眉之急。

3、创新突破载体活动,着力抓好社区党建“十大”特色工程。根据2004年区组工会议精神,区委以实施社区党建“十大特色工程”为载体,全面提升社区党的建设水平。探索抓好社区党建的新途径、新方法,结合实际,塑造一批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高标准社区党建典型,将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重点在新兴街道实施堡垒工程。立足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规范电业社区实施班子建设龙头工程、支部建设堡垒工程、党员管理细胞工程“三项”工程。重点在太原街街道实施富民工程。科学经营开发城市,大力发展经济,规范正大社区在社区工作者中广泛开展做社区的带头人、做居民的贴心人、做百姓的排忧人的“三做”活动,大力实施服务居民尽心尽力、服务驻社区单位尽职尽责的“双向服务”。重点在马路湾街道实施阳光工程。拓宽渠道、凝聚区域共建网络,规范202医院社区建立社区生活服务、家电维修、文化活动、美发洗浴、幼儿教育、缝纫浆洗、招待所等“八中心”服务体系。重点在吴淞街道实施康乐工程。立足构建少有所养、残有所助、困有所帮、老有所乐和谐社区格局,规范民族社区实施“党员活动进家庭”活动,做到“孩子不闹心、家长不操心、邻里不烦心”。重点在砂山街道实施民心工程。立足红旗社区建设,规范砂山新村实施发挥核心作用,凝聚人心;扶贫帮困,感动人心;服务群众,贴近人心;注重教育,鼓舞人心的“四心”工程。重点在遂川街道实施凝聚力工程。加强和谐社区建设,规范蓝翎社区开展党旗在我心中、约束行为在自觉中、表率作用在群众中的“三中”活动。重点在集贤街道实施平安工程。规范开展“思想工作联作,共育四有新人;城市卫生联管,共创优美环境;社会治安联防,共保社区平安;社区服务联办,共享社区资源;计划生育联抓,共同落实国策;科学文化联教,共促素质提高”的“六联六共”活动。重点在八经街道实施绿色家园工程。深化八经街道在社区开展党员“带头拓展社区服务,带头繁荣社区文化,带头美化社区环境,带头加强社区治安,带头遵守社会公德”的“五带头”活动。重点在南湖街道实施先锋工程。强化社区党建,发挥“两委”合力,建设全国青年文明示范社区,健全党委建在社区、支部建在大院、党小组建在居民楼栋的“三建”网络体系。重点在南市场街道实施夕阳红工程。立足关注老年人需求,关爱老年人健康,关怀老年人情感,深化邮局胡同社区“相认、相知、相助”及“爱心牵手、爱心承诺、爱心奉献、爱心共建”活动。全区通过实施“十大特色工程”,在服务群众中拓展功能,发挥作用,真正体现了“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

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区社区党建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面对未来发展进程中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不断巩固已取得的工作成果,不断完善适应改革进程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满足和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工作载体,打造与“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与构建和谐社区和争创“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区”目标同步发展的党建工作品牌,实现“全国社区党建示范区”的奋斗目标。

第二篇:社区科普示范社区申报材料

社区成立于20**年,地处XX区巴音赛河景观桥西,辖区面积32万平方米,建有居民住宅楼88栋,总人口7067人,共有党员178名,其中退休党员63名,在职党员86名,社区支部党员29名。自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创建全自治区科普示范社区工作,努力开创社区科普工作新局面,把科普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努力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力求科普教育在社区中更具群众化、通俗化、经常化,贴近居民生活,有的放矢,寓教于乐,为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现将创建自治区级科普示范社区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健全科普工作制度。

为更好的开展社区科普工作,我们把科普工作列入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成立了由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代表、社区民警组成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将科普工作列入社区议事日程,年初即将科普工作融入社区建设、综合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全年工作规划之中。三是制订了社区科普工作制度,将工作分解到各个成员,使科普工作目标明确、组织有序、责任到人,承担起对辖区居民普及科学知识、方法和科学思想的职责。

二、抓好科普设施建设,完善科普宣传阵地。

一是定期出版《爱民小报》。为了让更多的居民百姓在了解社区建设的同时学习科普知识,运用科普知识,感受科技的成果,社区以“爱民之家”为题,自办社区小报,小报设立社区建设、医学常识、生活常识、青少年科学常识、环境保护、平安创建、好人好事以及家政服务等专拦。并将文明礼仪、文化建设、就业等相关内容在小报中刊登,把居民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以真、短、快的特点及时地进行报道,成为社区工作对外宣传的一道靓丽“窗口”。

二是建成科普文化长廊。2011年6月社区积极创新思路,建成了15米长的科普文化长廊和25米长的科普知识展板区,每一季度出一期科普知识宣传廊.截止目前,已设置了禁毒长廊、书法长廊、反邪教长廊、计生长廊。在辖区的两个小区内建立了科普看板,内容紧贴生活实际,寓教于乐,丰富多彩,宣传内容做到至少每季度更换一次。

三是利用社区综合宣传栏、计生宣传栏、科普文化长廊,宣传科普常识。内容有:科学小常识、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环境保护知识、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积极反对邪教的科普教育知识。积极向居民宣传,介绍科技发展动态及各类科普小知识,为居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提供方便,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学习科普知识,在社区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的新氛围,此举深受居民的欢迎。 四是为更好的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我们社区通过资源共享,在社区图书馆设立科普图书角,科普书籍藏书1000余册,光碟100张,社区居民可以在开放时间内免费阅读书籍和借阅影像资料,科普图书角的设立,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学习生活。

三、创新科普活动载体,组织社区科普活动。

(一)着力打造社区网站,实现科普教育网络化。在2010年建成的社区网站中,科普工作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中包括科普常识、青少年工作、社区居家常识等内容。将科普常识的、青少年工作开展的情况和活动在网上公布,社区“爱民小报”的电子版也已上传网上,供居民网上阅读,实现网上教育,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学到许多科普知识。

(二)积极打造“社区科普学校”,使社区科普活动丰富多彩。爱民佳苑社区科普学校,配备有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为社区居民讲授科学知识,每次上课,学员达100余名。一方面我们根据区科协安排的课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我们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在科普学校开设了四个特色专题课堂,即社区红色课堂、健康消费课堂、法制课堂和书法课堂,通过开展有关政策、健康、法律、科技文化方面的讲座,使居民受到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同时,作为科普学校的第二课堂,我们利用节假日组织了社区迎新春“送春联”活动、迎国庆社区书画作品展、庆“六一”社区邻里节、“惠民政策进社区,共建和谐新家园”宣传活动、文艺表演等科普文艺演出和健身活动,增强了居民对科普的乐趣和兴趣,也加深了居民之间的感情。

第三篇:社区创建党建示范社区申报材料

清真巷社区党支部创建党建示范点申报材料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由此给社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清真巷社区按照上级关于创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与时俱进、开拓创先”的精神状态,狠抓社区班子建设,实施社区党建“特色工程”,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创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实践,有力地推进了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一、基本情况

清真巷社区位于城东区区境西部,辖区东至乐都路,西至南小街,北以东关大街为界,南至夏都大道。面积近0.5平方公里,居民达到4844户,人口达17264人,辖区现有各类企事业单位5家,学校1所。社区现有居委干部4人,协管员5人。社区逐步建立了6个组织机构,即:社区居委会党总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会、社区团支部,还组建了社区计生协会等中介机构和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社区青年志愿者队伍等服务组织。设有老年“星光计划”福利服务站、医疗保健站等服务机构和1个老年活动队。

清真巷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33人,支部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支部在清真巷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努力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方法,使社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荣获城东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2011年获得清真巷办事处“先进集体第一名”。

二、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抓好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

社区党支部在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完善了社区干部岗位职责、学习制度等原有的制度。健立健全了党员志愿者队伍,依靠制度约束、加强学习、公开民主。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和党员学习会、学习党和政府的新政策、新文件。针对社区热点、难点问题,充分酝酿、集体研究、集思广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齐心协力干好决定的事情。

同时党支部切实抓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每月对党员进行二次学习,学习内容以“党的生活”、“西宁宣传”杂志为主,又以登高、体育比赛、知识比赛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党员培训面积达到95%以上。并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为社区做贡献等活动,及本社区的特点和党员思想实际,扎实搞好学习,不断树立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通过加强党员活动基地建设,建立了社区党员活动室,利用配臵的电教设备,使党员教育形式多样化,不断完善了居民区党支部工作计划和工作职责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规章制度。按制度要求规范党员言行,使党员始终处于党组织的严格管理之下,确保了社区内党员关系不疏漏,党的组织生活不断、党员教育管理不停、党员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的每月两次学习做到会会有记录,坚持“三会一课”制,要求每个党员都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做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针对下岗职工多这一特点,社区党支部从下岗职工中广泛吸收、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社区党总支重视抓社区居民的教育和管理,党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开展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对辖区单位居民群众进行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使居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把党的声音和关怀,传达到老百姓中去。提高社区在居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通过开展党员“五个一”活动(当好一名联络员,带好一幢居民楼,帮好一家困难户,出好一个金点子,办好一件社区事),鼓励党员加入到社区志愿者服务中来,义务劳动、清理小广告、入户发放宣传单、提供便民服务等各项活动,随处可见党员骨干的身影,用行动实践着“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奉献在社区”的诺言。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的核心领导作用得以彰显。积极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好实际困难,激发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身心力,积极做好社区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使社区党支部工作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为便于管理,对每个党员进行微机登记入册,并按照在册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老、弱、病党员进行了分类。党员及志愿者服务队在创先争优中为辖区居民提供的无偿服务就是我社区“务实”的表现。为民办实事不留缝隙,这是我社区党支部秉承的为民服务理念。去年5月份,清真巷社区老年日间照料室开始为10余位老人提供抵偿或无偿的照料服务。当然被照顾的不仅仅是老人。辖区居民张宏博虽然30出头,但常年的病痛已让这位“小伙子”连走路、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张宏博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老年日间照料室建成后,社区派人抵偿为他送饭菜,每次做检查,社区党员志愿者无偿背着他去医院。回族群众张生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换上肾衰竭,每周都要去医院做透析,本不富裕的家庭现在一贫如洗,小儿子也辍学打工为哥哥治病,张生全家户口在清真巷社区,但现在居住地却在别处,按照属地化管理来说,我们社区可以不管,但是社区党支部还是尽心尽责地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积极为他们争取各种补贴,开展志愿者帮扶。张生全为此也非常感恩党和政府,每次社区有公益活动,他都抢着干。

(一)社区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清真巷社区党支部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无职党员“无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积极在街道、社区无职党员中全面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使无职党员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征求机关、社区党员、共建单位党员代表、居民党员代表意见,决定给18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清真巷社区“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楼院”为载体,确定了宁信院为党建示范楼院,对本楼院的9名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明确了他们在本楼院的维稳、卫生、安全、矛盾信息上报等方面的职责;并对辖区的下岗再就业的党员设岗定责为“文明诚信经营户”。通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无职党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自身价值搭建了平台,使党员的教育管理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形成在党组织领导下“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新机制。

(二)拓宽服务领域 设立党员示范岗

清真巷社区党支部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解决居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拓宽服务领域,形成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实效。结合实际,社区设立了党员示范岗2个。

三、开展区域化党建、打造社区党建新亮点。

(一)我社区有东区法院、回族医院、东区疾控中心、清真巷派出所、国际村小学、为了充分利用辖区单位资源,我支部就以开展区域化党建为抓手,打造社区党建新亮点。一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制度。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积极与辖区单位取得联系,组织辖区各单位领导成立了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社区建设的协调工作。去年召开了3次社区建设会议,2次党建联席会议,会议的召开检查了社区党建工作落实情况,解决共驻共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二是通过共驻共建机制,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去年社区党支部组织召开第一次党建协调和社区建设会议,大家广谋思路,积极策划,党支部听取意见和建议,在辖区开展了社区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辖区党员居民群众积极为社区金点子征集活动出力献策,共征集到11条居民群众对社区今后工作的好点子好提议。为我社区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指明道路。第二次第三次会议社区党支部及时给大家通告社区开展创城和网格化社区工作,以此和辖区单位沟通并协商如何共同做好创城和网格化工作。

(二)区域化党建让群众得到实惠。我辖区有一个两劳释放人员孙庆林,2004年从监狱刑满释放,他从南庄子被铺,刑满后回到南庄子,经过城市建设此时的南庄子已不存在,孙庆林回来后户口没有地方落户,而他的父母也已不再世,他本人年龄也大了,身体也不好,打工没有人要,由于没有户口也无法享受低保。于是7年来他就露宿在中南关义东商贸城的后面的马路上,吃的、穿的靠乞讨和好心人的帮助。去年4月份社区党支部与共建单位清真巷派出所协商沟通,在5月份为孙庆林办理了落户,接着又为他办理了身份证,有了这些社区为他申请了低保和廉租房补贴,我们还在下南关为他找了一间房子,10月10号这天孙庆林搬进了新居了,结束了长达7年的风残露宿的生活。他开心的逢人便说是政府是居委会,给了他一切,他要好好地生活。辖区共建单位回族医院,我们和他们签订了共建协议,去 年回族医院两次免费为我辖区的贫困党员、60以上的老年人义诊。同时还在居民小区里巡回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

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努力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社区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就把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稳定社区、为居民排忧解难做为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把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当成是他们的职责,工作中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与政府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反映居民的要求,及时解决居民的困难,只要是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求帮助解决的事,党支部、居委会从不推辞,不回避,而是迎着困难上,想办法去解决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了及时掌握辖区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党员与群众的联系,社区党支部经常深入到居民家中去入户、调查、走访、摸底、宣传,缩短了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向党员诉衷肠、有烦恼找党员以成为我辖区居民的共识。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五保户是需要特别关照的人群。社区针对这些人制订了定人员、定时间、定对象、定项目、定效果的“五定”服务制度。由支部委员、居委会正副主任、社区党员组成包产户、帮助他们料理家务,解决生活上困难。

社区党支部还成立了党员爱心帮扶队,重点对空巢老人,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困难居民进行帮扶。组织了10名熟悉政策、懂法律、善于做思想工作、有威信的老党员担任社区调解员。对矛盾纠纷进行亲情式调解,每名调解员认领一块维稳责任区,建立问题管理台账,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探索实施“多方联动协调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较好地坚持了“三必谈、三必访、三必报”制度,即社区成员思想有问题必谈、情绪波动必谈;出现矛盾必谈、居民有求必访、外来人员必访、家有困难必访;辖区内发生重大事情必报、有不安定因素必报、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必报。

在工作中,社区党支部遇见问题不躲,碰见困难不怕,不等不靠,出主意,想办法,一件一件的解决、落实,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

五、全面开展“文明和谐品牌”特色创建、围绕居民需求抓服务

(一)市民大讲堂居民需要啥社区全知道。

在社区日常工作中,我社区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为原则,围绕居民需求抓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以服务促创建,以服务凝人心。我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文明和谐品牌”特色社区打造,将这项工作与社区其它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围绕解决问题、突出特色、塑造品牌,迅速成立以社区主任为组长的“文明和谐”打造组织机构,落实工作措施,摸准社区建设自身规律,确定将文明社区作为社区的创建品牌,在原有基础上抓提高,在不断探索中求创新。我社区依托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开办了市民大讲堂 ,为了让讲座有针对性,让居民真正从中受益,社区党支部会定期或不定期面向居民征求讲座内容,除了张贴通知外,有时走在街上或小区里,我们也会征求过往居民的意见,时间长了居民需要啥,我们全知道。健康知识、文明礼仪。。。。。这些居民最迫切的需求都能在市民大讲堂中找到,同时市民大讲堂也不完全是专家的阵地,辖区阿娘们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现场交流刺绣、针线活的心得,有益的社会活动,让这些居家的主妇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成为构建文明和谐社区的一个个重要分子。

(二)民族大团结回汉一家亲

民族团结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需要脚踏实地地为民服务。辖区有一对特殊的回族姐弟,在社区党支部的帮助下,姐姐靠慈善机构及社会各界的资助上了大学,弟弟残疾社区尽可能的帮助他照顾他。八一建军节我社区党支部和南关清真寺联合前往部队,向人民子弟兵献上最真挚的问候。穆斯林群众过开斋日,社区党支部及南关清真寺为困难回族群众送温暖,而在春节,又会给困难汉族群众献上一份爱心。辖区回族群众家里有事难解,清真寺也都会和社区配合,出面帮助解决,呈现出一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壮美画面。

六、充分发挥党总支核心作用,做下岗失业人员的贴心人。

社区有下岗、失业、一次性安臵人员463名。去年社区共安臵下岗人员再就业223人。我们积极走访下岗职工、居民群众、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辖区特点确定了社区建设目标,还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事,排百家忧,解百家难、连百家心”的活动。为了把再就业工作做的更具体化、规范化我们又将他们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类,即:急需援助的人员为一类;无技术年龄偏大的人员为一类;有特长有就业意向的为一类。实行几个社区志愿者承包一个贫困户、一个下岗家庭的“双包双帮”责任制,同时还依托辖区单位开辟了就业岗位,把年龄大、无技术的人员安臵到辖区单位的门卫值班、做保洁、保绿人员。社区党支部针对下岗女职工,专门聘请省妇联、社区医疗服务站的专家为她们讲授,举办了“走出困境、迎接美好明天”的专题讲座,使她们转变了择业观念,增强了再就业的信心。使社区与居民群众的心贴的更近,根扎的更深。

七、加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社区建设、让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根据社区居民文化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社区党支部以文化进社区的形式在国际村广场举办了富有特色文艺演出,吸引了许多居民群众的观看和参与,活跃了社区文化氛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社区在辖区创办了文化长廊一处,在宁信院小区内设臵健身路径一套,给广大的居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户外健身娱乐场所深受大家欢迎。举办了老顽童趣味运动会。去年我社区把创先争优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市民素质结合在一起,在群众中通过具体,典型的事例还有黑板报、宣传资料的方式向居民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居民的道德素质和崇尚科学的意识有明显增强。我社区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于提升市民素质工程相结合,利用节假日、周末奉献日发挥爱心义务监督员作用上街宣传、纠正不文明行为,充分发挥辖区单位和老公安、老法官的作用,利用寒、暑两个假期对辖区为青少年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并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八、做好调解维稳,构筑“平安社区”。

社区共有“两劳”人员6人,其中:吸毒人员1人。法轮功人员2人。多年来社区党支部始终把普法、综治工作放在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党支部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社区书记作为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主管调解、治保主任亲自抓负总责,并制定出了清真巷社区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活动计划,社区党支部在综治工作中,认真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遵照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及时就地解决,不使矛盾激化,妥善处理的原则,认真做好群防群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大力开展社区“五五”普法,建设“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宣传教育,组织辖区居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面对当前日趋多样化的新形势,社区党支部提出了“打铁先需自身硬”加强了对社区干部及社区志愿者的自身建设,认真系统学习《宪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在解决矛盾纠纷的同时,宣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居民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只有把综治工作与宣传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类不安定的因素发生,确保社会的稳定。党总支经常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居民群众学习各种法律知识,利用上门拜访做宣传教育,利用两个假期组织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利用黑板报、举办知识竞赛、上法制课、观看VCD片、组织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等不同形式,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社区党支部将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展评选“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女婿”、“文明市民”、“文明单位”、“军民共建”等活动,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学科学、用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多次组织居民群众在辖区内参加义务劳动和公益活动,激发了公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公民的道德观念,促进了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 社区针对“两劳”人员,在帮教过程中将法制宣传教育贯穿始终,多年来社区党支部在帮教工作中施以爱心、付出真情,采取上门宣传和解决实际困难方式教育感化他们,对生活困难的及时纳入低保,解除其后顾之忧。为了贯彻落实 “百日治安防范”精神要求,社区党支部对辖区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落实24小时专人守护,落实值班巡逻责任制,加强对干部、职工、居民群众的法制教育,教育社区居民群众在遵纪守法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不法侵害。

同时社区党支部还通过黑板报宣传、深入检查等形式教育党员居民远离邪教,崇尚科学,使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明显提高。去年5月份清风院9号10号楼中房公司想把这两处的门前绿地改造成停车场,居民不同意,但是中房公司没有和居民协商好就准备动工,居民和中房公司僵持起来,谁也不让,事态迅速恶化,眼看一场上访事件就要形成,社区不厌其烦,和居民做工作和中房公司做工作,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终于两家达成协议,通过积极的调解,防止了事态的恶化,使事情得到妥善的解决,在居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九、以人为本,创造和谐优美的社区环境。

多年来,社区党支部着眼为社区居民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经常组织党员、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员、居民逐街进行周末、月末卫生大扫除,清除垃圾死角,开展公益活动,以真情回报社会。社区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活动,如组织党员参加义务劳动、文艺演出、黑板报、宣传栏、横幅、与辖区单位国际村小学上街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共同参与创卫争当好市民的宣传活动,我社区还发放致辖区单位、居民群众的一封信等形式,使创卫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我社区创卫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创卫工作中我们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区发展做贡献”解放思想结合本社区无人管理楼院等实际情况,结合本社区特殊情况因地制宜成立由80人组成的义务监督员,本着熟悉、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分片包干管理有序,基本无乱堆、乱放、乱扔杂物现象。落实了门前三包,签约率达100%。组织开展了糖尿病、高血压、孕妇、预防艾滋病等健康讲座,出卫生知识宣传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在各居民院落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举办各类讲座,学习讨论会,使居民知晓率达95%以上,大力宣传邻里互助,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提倡传统美德,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新型社区,极大推动了社区的各项工作。

社区为做好辖区居民的医疗参保工作,针对社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宣传力度,我们采取集中宣传、上门宣传、入厂矿、进楼院,在较大人员相对集中的两个小区进行了专题医保文艺演出,前来观看的有300余人,通过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医保方面的政策得到了更好的宣传,并现场解答居民提出的城镇医疗保险方面的问题。我们还给辖区居民发放宣传品千余份、小册子千余份进行医保政策的宣传,做到了居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圆满的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

多年来我社区党支部始终把对党员、社区干部的学习教育放在首位,利用社区党支部学习日加强内训、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参加清真巷办事处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集中上党课等各项活动,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知识、业务、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坚持理论引导,增强政治素质。我们以提素质、促发展为目标,以增强社区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积极实践,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用丰富的经验提高自己。

清真巷社区党支部 2012年3月9日

第四篇:关于社区教育示范社区申报材料

根据XX区社教(2013)7号文件《关于开展2013年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社区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人民社区党工委依照《安徽省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社区评估标准(试行)》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确认人民社区在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基本上符合上述评估标准要求,为此特申报《人民社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社区》,现将人民社区开展有关教育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人民社区位于XX市中心城区,是铜陵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所辖6个自然村:人民新村、人民西村、义淮新村、中市村、沙河新村、长江新村,这里居住着近万户居民、4万多人口。其中离退休干部3349人;其中离休人员36人;退休人员3313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置有综合事务、社区党建、综治维稳、民政服务、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卫生创建、经济发展8个窗口和43名社区工作人员承载着为辖区所有居民和单位的服务事务。目前社区工作人员网格30个,分布在每个楼栋,能够及时掌握居民动态信息,及时受理居民反映的治安、消防及安全隐患等难点热点问题。设置32个基层党支部、120多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37名。党工委及支部班子配备齐全,分工明确。各项职责、制度健全,挂牌办公,接受群众监督,班子全体成员以身作则、学习努力、敬业奉献,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发扬民主、作风务实,营造了文明、和谐的工作环境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工作理念,充分为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余热搭建平台,开展了以“夕阳红”为主题的老党员义务巡逻;矛盾纠纷调处;文明劝导;看楼护院等活动,为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各项服务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通过不断努力、社区党工委近年来荣获了XX区授予的“平安社区”;XX区综合治理“先进集体”;XX区“无毒社区”;XX区委“党建工作示范点”;市“五个好”先进党组织;市级充分就业“先进集体”;市再就业工作“先进社区居委会”;市再就业工作“先进社区”;市第三届“文明社区”;市级“学习型社区”;市级“五个好”关工委;市级绿色社区;省“百佳社区”;省再就业先进社区;全国商业示范社区;“全国百城健身气功”二等奖等光荣称号。

人民社区高度重视党员群众的学习教育工作,成立了“社区教育学习活动领导小组”,社区学习教育宣传机构,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实践、“保持党员先进性活动”、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等,制定了社区教育规划并列入社区经济建设和社区服务工作之中,实现了年度有计划、年终有总结、社区学习氛围深厚、实现了工作有目标、学习有成效。

二、基础建设。

社区教育机构。人民社区党政领导班子对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认识到位,思路清晰,制定了社区教育规划并列入社区建设和服务项目之中。坚持秉承社区居民教育和党员教育工作两不误、双促进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立体化模式。通过《铜都讲坛》、《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等平台开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解读党的十八报告精髓,学习新党章;聘请专家教授为居民群众进行普法教育、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除了科学、合理的筹划了每月政治理论集中学习外,还探索建立人民社区党员工作学习qq群,文明创建博客,人民社区先锋网站等,倡导立体化学习模式,使学习渠道信息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灵动化。建设性的制定出了以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面对面点对点的纸质学习和不拘时间地点灵动的网络化学习方式交错进行学习时间表,

社区教育基地。人民社区为了满足党员群众学习要求,建立了近200平米左右的教育基地,并向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开放,充分满足居民群众学习需求。公开并以三种方式展开学习:一是聘请教师领学、导学、集中学习,努力营造学习浓厚的讨论氛围;二是党员群众自主学习、相互交流齐头并进,充分发挥大家乐于学习的本色,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刻剖析教育学习的重要意义,并畅谈心得体

会。在此基础上,人民社区着力倡导在学习中树立良好的教学质量意识。在广大党员群众中形成“争、帮、比、学、传、带”的良好学习氛围。

社区教育资源。为了提高社区教育学习的质量、由过去的“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满足广大居民群众学习需求,社区建设了2个图书室:即中市村图书室、长江新村图书室,配置图书有文学类、军事类、科技类、卫生类、党建读物、儿童读物、老年保健读物、体育、花卉类等。拥有图书20000多册,光碟500多部,配置了电子阅览室,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习室,供广大居民群众上网学习,社区还开通了先锋网站信息点,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在加强社区教育的同时,注重丰富广大党员群众的文体生活,在小区内配置了5处娱乐健身场所,运动器材齐全,居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第五篇:科普示范社区申报材料

城东社区创建科普示范社区申报材料

陕西省黄龙县石堡镇城东社区位于县城中心街以东,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2320户6530人,下辖4个居民小组,驻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98个。

近年来,社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以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为指导,以活跃居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目标,充分挖掘社区各项资源,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力求科普教育在社区中更具大众化、通俗化、经常化,贴近居民生活,寓教于乐,为居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社区先后获得国家级“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省级“平安家庭示范社区”、市级“防范邪教先进单位”等荣誉,“五五”普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反假人民币等经验在全市推广。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健全科普工作制度。

为更好的开展社区科普工作,我们把科普工作列入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成立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组成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将科普工作列入党支部议事日程,年初即将科普工作融入社区建设、综合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等全年工作规划之中。三是制订了社区科普工作制度,将工作分解到各个成员,使科普工作目标明确、组织有序、责任到人,承担起对辖区居民普及科学知识、方法和科学思想的职责。

二、抓好科普设施建设,完善科普宣传阵地。

1、为更好地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活跃居民群众文化生活,社

区在县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建起了藏书4000多册的图书室,积极组织居民开展图书借阅、居民读书等文体活动,现文化活动室年借阅图书近600人次,每年举办各种大型文化、体育活动5次以上。在这里,居民用文化知识丰富视野,用高雅的活动陶冶情操,用科技知识指导生产,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

2、社区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建成了计生、环保、科技等6个宣传栏共计230余米,定期出版科普知识板报、墙报,内容紧贴生活实际,丰富多彩,主要包括:科学小常识、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环境保护、医疗保健、反邪教、反假币知识等,积极向居民宣传、介绍科技发展动态及各类科普小知识,宣传内容做到至少每季度更换一次。这为居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提供了方便,在辖区内营造了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的新氛围。

3、社区为残疾人建起了康复活动室,配臵了20余种康复器材,如扭腰机、跨步机、蹬力器等,免费向残疾人及社会开放,同时还添臵了3万多元的秧歌服、文艺器材和文体器械,它现已成为集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室,为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贴近生活实际,积极服务群众

在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活动中,社区立足实际、突出重点,长期活跃着一支120余人的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并制定了详细的服务章程和工作规划,科普志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受益人数5100余人,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认可。如:2011年5月份举办了主题鲜明的公民道德、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知识有奖问答,吸引了众多居民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城东社区居民的文明形象。8月份,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向广大居民宣传科普知识、法律知识、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在2012年3月份开展的“践行雷锋精神,投身志愿服务”宣传月活动中,志愿者服务队在主要路口向居民发放倡议书,进行公德巡查,对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为了弘扬先进文化,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使居民有一个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环境,社区根据居民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先后组建了广场健身队、舞美队、秧歌队、花扇队、蓝球队、自乐班等6支文体活动队伍,有专人负责。坚持小型活动天天有,中型活动周周有,大型活动月月有,极大地丰富了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居民群众的文化科普理念不断增强、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既凝聚了人心,又增强了合力,形成了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今后的科普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挖掘潜力,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做好社区科学宣传工作,使我们社区的科普工作更上一层楼,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三个文明建设作贡献。

上一篇:市人社局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社区主任任职表态发言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