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作物管理条例

2023-03-03

第一篇:山西省农作物管理条例

2016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二0一七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山西省农科院环资所 程永钢

2017年,任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所纪检委员,协助所长分管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办公室、后勤、治安保卫以及纪检工作;8月后兼任农科院驻娄烦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根据院党委的安排,现将我一年来政治学习、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述职,请各位领导和职工予以评议。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一年来,我始终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当作一种责任,当作提高自己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需求。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先后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新党章,红船精神,认真研读原文内容、参加各级单位组织的培训,认真记录读书笔记,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努力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并结合思想工作实际,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了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院党委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强化了党性修养,牢固树立了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为做好各项分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业务学习上,我能够常抓不懈,做到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在工作实践中思考、总结、提高,以适应工作岗位变化及研究方向的需求,使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做到了学以致用,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尽心履职,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1、技术推广工作情况

2017年我所承当四项示范推广项目,分别是旱地玉米水肥高效种植技术、盐碱地饲用玉米高效施肥、旱地谷子优质高产技术、藜麦专用肥示范推广,共集成6项技术模式,示范4000余亩,开展农业科技和职业农民培训10余次,培训骨干农民技术员1000余名,通过节本提效技术示范推广,四个项目的实施新增经济效益14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扶贫工作情况

积极主动学习国家及省政府关于扶贫的政策法规,深入农户宣传扶贫政策,让更多的贫困户掌握国家政策,增强自身脱贫动力。完善各种扶贫资料,通过了省、市组织的第三方评估。经常走访群众及村干部,了解村情民风,商讨产业脱贫,针对当地养牛青饲料不足,发展全株青贮玉米830亩,实现了半机械化袋装青贮,促进当地畜牧产业发展。

3、基地建设、办公室、后勤、治安保卫等其他工作情况 不定时对办公试验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存在的隐患进行了整改;及时对办公区域水电进行维修、对东阳基地晾晒间及大棚进行修缮,保障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准备土肥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验收工作;及时完成所长书记安排的各项工作。

三、廉洁自律情况

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抵御各种腐朽的侵蚀。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认真落实纪检监察的监督责任。二是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章制度,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三是坚持严以律已,不搞以权谋私。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能够做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带头管住管好亲属,不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谋取私利。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形象。

四、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1、存在的问题

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系统、不深入,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还有很大的不足,国家政策法规掌握不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全所改革发展中的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个人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复杂局面的驾驭能力需要进一步历练。作风不够扎实,服务意识有待加强。管理不够精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要高度重视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学习。首先要继续深入学习党章,认真研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进一步明确党员干部的义务,细致地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对党的政策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传达、执行层面,要深入分析上级出台政策的背景、目标和意义,并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制定细致的、操作性强措施,将宏观政策转换成可行性举措,并落实到位;对党的理论不能停留在认知层面,关键要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要求解决问题,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以及职工的新要求,要注重研究,积极提出对策并向上级提出建议;要通过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对职工中出现的新动向及时掌握,提前出台措施,解决问题。二是继续深入基层职工中调查研究,作为我所最年轻的所领导,要多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的要求,要经常召开青年座谈会,了解青年职工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度,并且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发挥每个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进行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要带头服务好所有干部职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不断改善后勤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经常性地与干部职工交流,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生活工作需要,帮助解决实际难题,避免对干部队伍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出现。要增强大局意识,为促进我所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尽心尽力。三是强化干部职工队伍精细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一方面要抓好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教育,特别强调落实基层人员的岗位责任,确保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与检查,经常地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将广大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评价工作成败的标准,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素质与形象。抓好综合办公室的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管理为科研服务

总之,我会当好一把手的参谋和助手,与班子其他成员坦诚相待、团结协作、有功不居、遇过不推、补台不折台,尽心尽力做好分管工作。

2018年3月7日

第二篇: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808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2-04-28 【生效日期】1992-04-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修正)

(1984年1月17日黑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2年4月28日

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

修改《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作物种子的管理和建设,保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及使用者的正当权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种子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我省情况,特制定《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本条例所指的农作物种子包括粮食、油料、薯类、麻类、甜菜、蔬菜烟草、瓜果、药材、饲料、牧草、绿肥等农业生产上种植用的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等繁殖材料。

第三条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农作物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及使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 第四条 农业生产必须使用良种,要逐步实行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有计划地组织供种(简称“四化一供”)。目前还不能实行计划供种的地方,要组织指导好广大农民自用种子的选留。

第五条 第五条 省种子管理局负责管理全省种子工作,其任务是:

(1)执行和监督执行国家有关农作物种子的方针、政策和法规;(2)制定并监督实施农作物良种繁育、推广规划;(3)制定种子繁育、推广和经营管理的制度;(4)负责品种试验、示范和审定的组织工作;(5)制定农作物原(良)种生产和种子检验、仓储、包装等技术标准,保证种子质量;(6)培训种子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7)对种子企事业单位实行管理和指导。

地、市、县种子管理处、站除执行上款的(1)、(2)、(3)、(4)、(6)、(7)等项外,还负责组织农作物品种的审查,并组织种子公司做好“四化一供”和指导农民自用种子的选留。

省、地、市、县种子公司的任务是负责本公司经营范围内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检验、经营、推广工作。

国营农场总局和烟草、轻纺、医药系统(糖用甜菜、亚麻、烟草、药材下同)可根据需要设立专业种子公司,负责本系统的种子经营管理业务。专业公司在种子业务上受省种子管理局的管理和指导。

第二章 科研育种

第六条 第六条 农作物育种单位和育种者,要从当地生产需要出发选育新品种。农作物的品种选育,必须符合适期成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育种目标。

第七条 第七条 育种单位或个人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要根据该品种的特证、特性研究出一套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提供生产上应用。

第八条 第八条 除国家组织的攻关项目外,全省农作物的育种和与育种有关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协作,在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主持下,由省农业科学院负责组织。

第九条 第九条 全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保存、供应、研究和利用,由省农业科学院负责组织和办理。

第十条 第十条 凡从国外引入的品种资源,必须经过检疫、隔离试种,确认无检疫对象后,方可利用。

从国外引入品种资源,须将引种名单、说明书以及少量种子送交省农业科学院登记、编号和保存。

凡向国外提供农作物品种资源,按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关于农作物品种资源对外交换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 品种审定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农作物新品种实行省一级统一审定的制度。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地、市以及国营农场总局品种审查委员会,由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农民代表等组成,按不同作物设专业组。

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职责是:(1)审定省内选育的新品种及外地引入的品种;(2)确定品种推广区域;(3)重新审定需扩大推广区域和在推广中需终止推广或缩小推广范围的品种;(4)审定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品系、品种和杂交种及其亲本,并组织品种试验工作;(5)新品种与新创造的品种资源的登记、编号、命名、发布和颁发证书。

各地、市和国营农场总局的品种审查委员会,辅助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做好上述工作。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向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报审的品种,必须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办理。需报国家审定的品种,由省审定委员会推荐。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凡是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育种单位必须向种子推广部门提供原原种,由指定的种子生产单位加速繁殖、推广。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未经审定或审定不合格的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散发或用于生产,不得报奖,不得经营、推广和宣传。

第四章 种子生产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种子生产要按照原原种--原种--良种的程序进行。原种一代必须采用原原种直接繁殖,或用株(穗)行圃、株(穗)系圃、混系繁殖圃(简称“三圃”)法生产。良种应用原种或用原种生产出来的良种进行生产。严禁用配制杂交种的父本种子和投入大田生产的种子作繁殖用种。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农作物品种的原原种、原种和杂交种,由种子部门根据生产需要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繁殖、制种和供应。两杂亲本的原原种和原种由省、地(市)或指定县的种子公司按品种育成单位和适应地区统一安排生产和供应。

国营农场系统和经纺、烟草、医药系统,应按第十六条规定的程序繁殖自己所需要的原种、良种。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育种单位生产的原原种和原(良)种场生产的原种、良种,除自用于再繁殖的种子外,按计划交给同级种子公司统一调拨,种子公司必须按时收购。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种子生产要建立基地,实行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基地包括国营原(良)种场、国营农场、各种子公司 农村建立的特约繁殖基地(种子专业户)和“小南繁”基地。

(一)国营原(良)种场除用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原种进行繁殖以外,常规品种可通过“三圃”法自行生产原种。

(二)省原种场主要生产跨地区使用的原种;地、市原种场生产跨县使用的原种;县原(良)种场生产当地使用的原种、良种。

(三)国营原(良)种场,要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耕地面积繁殖原种、良种。其土地、资产和农副产品等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

(四)国营原(良)种场上缴良种,出现口粮、饲料不足部分,已由粮食部门供应的,继续供应;没有供应的实行以种换粮,种子纳入国家库存,粮食由粮食部门按购价换给。特约种子基地的口粮、饲料原则上要自给,个别不能自给的,由粮食部门按成本价卖给。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良种繁育要加快繁殖速度。凡用原原种进行繁殖的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都要进行单粒点播,水稻单株插秧,高梁、谷子精量播种。对二代原种繁殖主要采取定量稀植的方法,提高繁殖倍数。原原种和原种只能用于种子的再繁育。

第五章 种子经营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农作物种子由种子公司经营,杂交种子一年一供,常规种子每三年供一次。种子公司要根据方便群众的原则,建立门市部、代销站和代销点。

农民自产的小杂粮、小杂豆、小油料和瓜、菜种子,可以在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上出售。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农作物种子的调运,交通运输部门要给予优先安排,及时安全承运。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经营良种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政策。种子的收购和销售,要执行全省统一价格,向下浮动要自行定价,提价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种子公司供应的种子必须保证质量。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民个人有选购良种的自主权。用户因种子不符合质量标准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供种单位负责赔偿。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农作物种子的进出口贸易业务,由省种子管理局审核,报请中国种子公司办理。动用国家粮食指标的,报请国家农业、粮食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种子公司经营的种子,实行微利保本原则,做到自负盈亏。其利润用于种子建设。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种子公司收购的粮、油作物种子,在销售时,属于粮油征购任务部分的,实行以粮换种。种子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合理损耗,由当地粮食部门按规定核减库存。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经营单位之间、经营单位和生产单位之间预约繁殖种子,要实行合同制,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特约繁殖基地所繁殖的两杂亲本和配制的杂交种子,上交时不顶粮食征购任务,销售时不以粮换种;因此影响繁殖单位完成粮食包干任务的,由粮食部门核减包干任务。

第六章 救灾备荒种子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救灾备荒种子,由农业部门提出贮备计划并负责检质,由粮食部门按作物进行收购、贮备、调拨和供应。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救灾备荒种子要按国家、省、地、市、县分级贮备。动用本级贮备的,须经本级农业、粮食部门批准;动用上级贮备的,须经上级农业、粮食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各级种子公司要根据生产需要搞好隔年良种的贮备。凡计划外的隔年良种贮备所需资金,由下达贮备任务单位安排。

第七章 种子检验和检疫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省、地、市、县和国营农场总局所属的种子行政管理部门要设立种子检验机构,配备专职检验人员。检验员由省种子管理局考核发证。

种子检验员必须按照省种子检验技术规程进行种子检验,任何人不得干预或妨碍种子检验员的正常工作。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农作物种子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繁殖、收购、销售。

因种子质量问题发生的争议,由上级种子行政管理部门的检验机构负责仲裁。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凡需调出省、地、市、县的农作物种子,必须经种子检验机构和植物检疫机构检验、检疫,领取合格证后方可调运。交通运输、邮电等部门凭合格证办理承运和邮寄,无合格证的不得受理。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生产单位和农户自繁自用的种子,要自行检验,并受种子检验机构的检查指导。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因遭受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需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种子时,需由种子检验机构发给特许证,并经检疫部门检疫后,方能种植。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进出口种子的检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进出口检疫条例》办理。

第八章 种子加工和贮藏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各种子公司经营的种子必须进行精选加工处理,严格执行省种子分级和贮藏、包装、运输标准,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种子,不得调运和销售。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各种子公司和国营原(良)种场地有种子仓储、晾晒、烘干、精选、拌药等设施,要配备专职种子加工机械员、种子贮藏保管员。第九章奖励和惩罚。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一)认真贯彻执行种子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对种子建设做出较大贡献的;

(二)在种子科学理论和技术上,有显著成绩的;

(三)在新品种选育、引种和品种资源的搜集、保存、利用上有显著成绩的;

(四)在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良种繁育、推广、经营、贮藏、检验、检疫等工作上,做出显著成绩的;

(五)在种子加工机械化和提高种子质量上有显著成绩的。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和县以上人民政府给以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除给以行政处分和没收其非法收入外,可处以罚款;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工作失职,经营管理混乱,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违反种子工作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造成种子混杂或大量坏种的;

(三)在品种选育、试验和种子生产、经营、检验、检疫等工作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

(四)阻碍、破坏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的;

(五)在品种资源保存工作中,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损失的;

(六)擅自提高种子销售价格的;

(七)私自引入未经检验、检疫的种子,并用于生产,造成危险性病虫、杂草蔓延传播的;

(八)擅自动用救灾备荒种子影响生产的;

(九)侵占国营原(良)种场、种子公司、育种单位的土地、固定资产、育种材料、农副产品等财产的;

(十)擅自散发、销售未经审定和审定不合格的品种,使农业生产单位或农户造成严重损失的;

(十一)未取得检验、检疫合格证,运输、邮寄种子的,或交通运输、邮电部门不凭检验、检疫合格证而办理承运的;

(十二)将不准出国的品种和品种资源直接或间接运出国境的。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凡省内过去颁布有关种子的规章与本条例有抵触的,一律以本条例为准。本条例如有与国家有关法规抵触的,按国家的法规执行。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四条 省种子行政管理机构和各专业种子公司,可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修改权属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条例的具体应用由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进行解释。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农作物灾后管理措施

一、水稻的灾后管理措施

1、及时抢排积水。当前,我市水稻大部分进入孕穗期,对水涝较敏感,排除积水是当前灾后恢复水稻生产的紧迫任务,也是最有效的抗灾措施。因此,要抢时间、争速度,采取一切必要和可能手段,突击排除积水,减轻涝渍危害。排水时要注意天气情况,如在阴天,可一次性排完、落干,争取早日恢复生长。若遇晴天高温,可分期排水,先使植株上部露出水面,下午再排至浅薄水层,逐步落干,以免高温伤苗。当淹水过深,出水较晚时,看起来原有叶片全部枯死,应及时鉴别稻株是否死亡,只要根、生长点、叶心尚存活,则表明稻株有生机,仍可长出新叶。待稻色好转以后,坚持干干湿湿或浅水勤灌,间歇灌溉新鲜水,既保持土壤通气,又满足稻苗用水需要。

2、洗苗扶理。受淹水稻在退水时,要随退水捞去漂浮物,减少对稻苗的压伤和苗叶腐烂现象。在退水刚露苗尖时,要进行洗苗,可用竹竿来回振荡,洗去沾污茎叶的泥沙。一般在水质混浊、泥沙多的地区,容易积沙压伤秧苗,应结合清除烂叶、黄叶,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理。

3、补施肥料。水稻受淹期间,营养器官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出水后植株重新恢复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要根据灾情及时施肥,促进水稻灾后恢复生长,提高成穗率和攻大穗。当受淹水稻排水后稻苗恢复生机,即进行一次轻露田,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根系活力,轻露田后结合灌浅水补追一次速效肥料。可亩追施尿素5.0公斤、氯化钾5.0公斤,以促进幼穗分化,壮秆大穗。破口前3-5天,每亩补施尿素2.5公斤。抽穗后进行1-2次根外喷施磷钾肥等叶面肥。后期坚持浅水湿润灌溉,以保持根系活力,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从而弥补因涝灾造成的有效穗不足和穗粒数减少的损失。

4、除虫防病。淹水后,恢复生长出的叶、蘖较嫩,易遭稻纵卷叶螟等危害;生长期的延长,加之淹水时带来杂质、小生物的死亡,田间腥味大,增加了稻飞虱、三化螟侵害的机会;叶片受损,通气不良,易发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因此,要及时用药防治病虫害。可亩施30%己唑醇(头等功)15毫升+20%三环唑100克+2.1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鸿甲) 50毫升+20%噻菌铜150毫升冲水75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破口期(抽穗始期)每亩用30%己唑醇(头等功)15毫升+22%瘟博克35克+15%阿维毒100毫升+25%万紫吡蚜酮30克兑水75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齐穗期每亩用井岗霉素250毫升 +22%瘟博克35克+0.5%丁大牙(藜芦碱)40毫升兑水100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

5、及时改种。受强降雨冲毁的水稻田,建议在雨后晴天及时改种玉米、蔬菜等生长周期短的作物,换回经济损伤。

二、蔬菜的灾后管理措施

1、对于受涝较严重蔬菜被淹死的菜田,要全部清理,并撒施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对部分受损的菜田,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清洗叶片的淤泥,并适当培高畦面,降低菜田水位,以促进根系生长。

2、由于水浸对根系影响大,恢复慢,待天晴后,一旦植株恢复生机,应及时追施速效肥,以施速效氮肥为主,并辅以磷、钾肥或开沟追施有机肥,同时配以中耕、松土、培土等,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3、加强病虫害的防治:蔬菜受浸后,抵抗力较差,应加紧对病害和虫害的防治。当叶面稍干爽时立即喷施可杀得或氧氯化铜等对真菌和细菌都有效的预防性的杀菌剂,使伤口和叶面形成药膜防止病菌的入侵。

三、香蕉的灾后管理措施

1、立即排除田间渍水。

2、进行清园处理。

3、喷施丙环唑或万兴等药剂保护叶片。

高 州 市 农 业 局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

山东省农业厅文件

鲁农种字〔2007〕24号

关于印发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农委)、各农业院校、省农科院及各专业所、各市农科院(所)、省品审会委员: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业经厅长办公会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品种管理,规范农作物品种试验,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农作物品种,实现农作物品种区域化、科学化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的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使用。

第二章农作物范围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果树(核桃、板栗等干果除外)、茶树、花卉(野生珍贵花卉除外)、桑树、烟草、中药材、草类、绿肥、食用菌等作物。

第四条农作物分为主要农作物和非主要农作物。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除《种子法》和农业部确定的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之外,将花生、大白菜确定为山东省主要农作物。

非主要农作物是指除主要农作物之外的作物。

第三章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五条山东省农业厅设立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品审会),负责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省品审会委员由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推广、使用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每届任期5年。

第六条省品审会设常务委员会和小麦、玉米、棉花、油料、杂粮、蔬菜、水果、食用菌及中草药等专业组。

第七条省品审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品审办),负责省品审会的日常工作。省品审办设在省种子管理总站。

第八条省品审会的任务:

(一)组织领导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等工作;

(二)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确定其适用范围,并进行审定品种的登记、编号;

(三)指导品种合理布局和区划工作;

(四)对已审定通过的品种,适时提出品种退出、停止利用意见;

(五)处理有关品种审定工作的其它事宜。

第九条各设区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其办公室设在市种子管理站。

第十条市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的主要任务:

(一)对已审定通过的品种提出在当地的推广布局意见;

(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管理;

(三)负责对农作物品种生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品种自身存在问题,及时向省品审会提出停止利用的建议。

第四章品种审定

第十一条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审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自愿审定。是否申请品种审定,由选育者决定。

第十二条申请省品审会审定的品种应具备下列条件: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与已受理或审定通过的品种有明显区别;经至少2个生长周期(非主要农作物及特殊类型品种至少1个生长周期)的区域试验和至少1个生长周期的生产试验,或经1-2个生长周期的引种试验,达到审定标准。

第十三条申请审定品种,申请者应按要求填写《山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申请书》,其内容包括:

(一)选育(引进)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电子信箱、联系人。属非职务育种的,应提供相关证明;

(二)作物种类、类型和品种名称。品种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品种命名的有关规

定;

(三)品种选育过程(含亲本来源);

(四)品种标准(杂交种含亲本标准):包括特征特性、产量、品质和抗性等详细内容;

(五)反映品种特征的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照片等影像资料;

(六)栽培技术要点;

(七)保持品种种性和种子生产的技术要点;

(八)转基因品种需提供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第十四条审定程序。

(一)选育(引进)者对完成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或引种试验的品种,于每年7月31日前或11月30日前提出审定申请。如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省品审办应通知申请者补报;

(二)省品审会各专业组对品种先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提交省品审会常务委员会审定;

(三)省品审办应当自报审品种材料截止日起3个月内组织召开相应专业组会议;

(四)在专业组提交初审意见后,省品审会常务委员会在2个月内召开会议,审定品种;

(五)对申请审定品种的最终处理结果,省品审办应在最终结果下达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文书,通知申请者。

第十五条召开常务委员会及专业组会议,到会人数达到应到人数的2/3以上有效,根据审定标准,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数达到应到人数1/2以上为通过。

第十六条初审实行回避制度。专业组组长认为可能影响初审结果公正性的,可以要求有关人员回避,专业组组长的回避由省品审办决定。根据需要,专业组可以通知申请者到会介绍品种。

第十七条审定通过的品种,由省农业厅公告,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省品审会编号、颁发审定证书。编号由省品审会简称、年号、序号3部分组成,序号为3位数,例:鲁农审2007001号。对有争议的品种,暂不颁发审定证书,不予公告。

第十八条申请者对审定结果有异议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省品审会或者上一级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复审。省品审会对复审理由、原审定程序、处理结果进行复审,在6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并通知申请者。

第十九条品种审定标准由省品审会制定。

第五章品种试验

第二十条品种试验包括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引种试验)。品种试验由省品审办组织实施。省品审办根据相应专业组的意见制定试验方案,确定试验承担单位,进行试验点的检查指导及承试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品种考察,进行试验结果的汇总分析等。

第二十一条根据农作物布局、品种区划、栽培水平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为试验承担单位。 第二十二条试验承担单位要保证安排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旱涝保收的地块做试验基地,具有符合品种试验要求的专职技术人员负责试验,严格执行统一的试验方案和观察记载标准等。

第二十三条选育(引进)者应于该作物收获后2个月内提出品种(系)参加试验的申请,并填写《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参试申请书》。申请试验的品种(系)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改良的品种(系),来源清楚;

(二)具有遗传稳定性、一致性和特异性;

(三)完成了至少1个生产周期的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四)具备明确的栽培技术要点;

(五)转基因品种已通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第二十四条对于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的品种(系),省品审办应当受理,申请者应按规定交纳试验费和无偿提供达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试验种子。如种子数量不足、质量达不到标准或逾期不交纳试验费的视同自行撤回申请。

第二十五条对于参试品种(系)较多的作物,可以在区域试验之前设预备试验进行初选。区域试验采取轮式或滚动式。采取滚动式时,第一年表现明显低劣的品种(系),不再参加下一年试验,同时增补新的参试品种(系)。

第二十六条区域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小区面积因不同作物而定,但不得小于12平方米。试验时间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非主要农作物及特殊类型品种至少1个生长周期)。

第二十七条生产试验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田间设计采取对比法或间比法排列,重复2次,小区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试验时间不少于1个生产周期。

第二十八条与山东省属同一生态区的相邻省份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引种)者可以申请在山东省进行引种试验。引种试验经相应专业组确定,进行1个或2个生长周期的试验。引种试验通过的品种,选育(引种)者可以申请品种审定。

第二十九条在省品种试验中表现好的品种(系),由省品审办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级试验。 第三十条品种试验承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品种试验主持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安排的观摩、考察等活动,不得在试验区内自行安插试验品种,不得对外提供相关试验结果。

第六章品种退出机制

第三十一条建立品种退出机制。省品审会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如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的或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应及时停止利用、退出市场。

第三十二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品种,退出市场停止利用。

(一) 审定品种在山东省自审定当年起,时间达10年以上的(含10年),并且产量性状或品质、抗性等已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

(二) 由于植物病害生理小种或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其推广使用的地区主要病虫害失去抗性,以及存在抗逆性缺陷,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

(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较大隐患的。

第三十三条品种停止利用、退出市场由省品审会相应专业组对照本办法第三十二条之条件,参照市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以及农业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种子生产和经营等单位的建议,提出停止利用、退出市场的品种,并说明理由,提交省品审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省农业厅公告。

第三十四条停止利用、退出市场的品种自公告之日起给予1年的经营宽限期。宽限期结束后,原审定编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五条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其适宜种植区域包括山东省行政辖区的品种,若发现有本办法第三十二条之情况者,由省品审会向国家品审会提出申请,经农业部批准后,停止其在山东省内使用。

第七章品种的监督与管理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新品种保护制度,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品种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第三十七条主要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

第三十八条种子广告的内容应当符合《种子法》和有关广告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性状描述应当与审定结果一致。

第三十九条品种试验主持单位、承担单位及其个人,省品审会委员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通报批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不作为或乱作为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出具虚假报告的;

(三)工作不负责任,人为造成严重责任事故的;

(四)索贿、受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四十条在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推广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省农业厅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一条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所需经费、品种试验补助经费应列入专项预算。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由省农业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2001年5 月发布的《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1基本内容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2005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50号公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2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维护种子市场秩序,规范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监督抽查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对生产、销售的农作物种子进行扦样、检验,并按规定对抽查结果公布和处理的活动。

第三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抽查的组织实施和结果处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和(或)种子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承检机构)负责抽查样品的扦样工作,种子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负责抽查样品的检验工作。

第四条 监督抽查的样品,由被抽查企业无偿提供,扦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

第五条 被抽查企业应当积极配合监督抽查工作,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监督抽查。 第六条 监督抽查所需费用列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预算,不得向被抽查企业收取费用。 第七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实施监督抽查的企业,自扦样之日起六个月内,本级或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该企业的同一作物种子不得重复进行监督抽查。 3第二章

监督抽查计划和方案确定

第八条 农业部负责制定全国监督抽查规划和本级监督抽查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规划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监督抽查计划。

监督抽查对象重点是当地重要农作物种子以及种子使用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农作物种子。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种子质量单项或几项指标进行监督抽查。 第九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计划向承检机构下达监督抽查任务。承检机构根据监督抽查任务,制定抽查方案,并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抽查方案应当科学、公正、符合实际。

抽查方案应当包括扦样、检验依据、检验项目、判定依据、被抽查企业名单、经费预算、抽查时间及结果报送时间等内容。

确定被抽查企业时,应当突出重点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十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抽查方案后,向承检机构开具《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

《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是通知企业接受监督抽查的证明,应当说明被抽查企业、作物种类、扦样人员和单位等,承检机构凭此通知书到企业扦样,并交企业留存。

第十一条 承检机构接受监督抽查任务后,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督抽查规定,熟悉监督抽查方案,对扦样及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预案,并做好准备工作。

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对监督抽查中确定的被抽查企业和作物种类以及承检机构、扦样人员等应当严格保密,禁止以任何形式和名义事先向被抽查企业泄露。 4第三章

第十二条 执行监督抽查任务的扦样人员由承检机构指派。到被抽查企业进行扦样时,扦样人员不得少于两名,其中至少有一名持种子检验员证的扦样员。

第十三条 扦样人员扦样前,应当向被抽查企业出示《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和有效身份证件,说明监督抽查的性质和扦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依据、判定依据等内容;了解被抽查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情况,必要时可要求被抽查企业出示有关档案资料,以确定所抽查品种、样品数量等事项。

第十四条 抽查的样品应当从市场上销售或者仓库内待销的商品种子中扦取,并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扦样:

(一)被抽查企业无《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所列农作物种子的;

(二)有证据证明拟抽查的种子不是用于销售的;

(三)有证据证明生产的种子用于出口,且出口合同对其质量有明确约定的。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抽查企业可以拒绝接受扦样:

(一)扦样人员少于两人的;

(二)扦样人员中没有持证扦样员的;

(三)扦样人员姓名、单位与《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不符的;

(四)扦样人员应当携带的 《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和有效身份证件等不齐全的;

(五)被抽查企业、作物种类与《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不一致的;

(六)上级或本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六个月内对该企业的同一作物种子进行过监督抽查的。

第十六条 扦样按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执行。 扦样人员封样时,应当有防拆封措施,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

第十七条 扦样工作结束后,扦样人员应当填写扦样单。扦样单中的被抽查企业名称、通讯地址、电话,所扦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生产年月、种子批重、种子批号,扦样日期、扦样数量、执行标准、检验项目、检验依据、结果判定依据等内容应当逐项填写清楚。被抽查企业如有需要特别陈述的事项,可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第十八条 扦样单应当有扦样人员和被抽查企业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人员签字,并加盖被抽查企业的公章。扦样单一式三份,承检机构和被抽查企业各留存一份,报送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一份。

第十九条 被抽查企业无《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所列农作物种子的,应当出具书面证明材料。扦样人员应当在查阅有关材料和检查有关场所后予以确认,并在证明材料上签字。 第二十条 被抽查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扦样或拒绝在扦样单上签字盖章的,扦样人员应当阐明拒绝监督抽查的后果和处理措施;必要时可以由企业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协调,如企业仍不接受抽查,扦样人员应当及时向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对该企业按照拒绝监督抽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在市场上扦取的样品,如果经销单位与标签标注的生产商不一致的,承检机构应当及时通知种子生产商,并由该企业出具书面证明材料,以确认样品的生产商。生产商在接到通知七日内不予回复的,视为所扦种子为标签标注企业的产品。 5第四章

检验和结果报送

第二十二条 承担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符合《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农业部组织的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由农业部考核合格的检验机构承担。

第二十三条 检验机构应当制定监督抽查样品的接收、入库、领用、检验、保存及处置程序,并严格执行。

监督抽查的样品应当妥善保存至监督抽查结果发布后三个月。

第二十四条 检验机构应当按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进行检测,保证检验工作科学、公正、准确。

检验原始记录应当按规定如实填写,保证真实、准确、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并妥善保存备查。

第二十五条 检验机构依据《种子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和相关种子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并根据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所规定的容许误差对种子质量进行判定。

第二十六条 检验结束后,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向被抽查企业和生产商送达《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知单》。

检验机构可以在部分检验项目完成后,及时将检验结果通知被抽查企业。 第二十七条 被抽查企业或者生产商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接到《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知单》或者单项指标检验结果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报告,并抄送检验机构。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认可检验结果。

第二十八条 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企业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查,并将处理意见告知企业。需要进行复验的,应当及时安排。

第二十九条 复验一般由原检验机构承担,特殊情况下,可以由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其他检验机构承担。

复验结果与原检验结果不一致的,复验费用由原检验机构承担。

第三十条 复验按照原抽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原样品基础上或者采用备用样品进行。

净度、发芽率和水分等质量指标采用备用样品进行复验,品种真实性和纯度在原种植小区基础上进行复查,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重新种植鉴定。

第三十一条 检验机构完成检验任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验报告,送达被抽查企业。在市场上扦取的样品,应当同时送达生产商。

检验报告内容应当齐全,检验依据和检验项目与抽查方案一致,数据准确,结论明确。 第三十二条 承检机构完成抽查任务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将监督抽查结果报送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三条 监督抽查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监督抽查总结;

(二)检验结果汇总表;

(三)监督抽查质量较好企业名单、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名单、拒绝接受监督抽查企业名单;

(四)企业提出异议、复验等问题的处理情况说明;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6第五章

监督抽查结果处理 第三十四条 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汇总结果,在农业系统或者向相关企业通报,并视情况通报被抽查企业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社会公告监督抽查结果。

第三十五条 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由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种子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对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作为下次监督抽查的重点。连续两次监督抽查有不合格种子的企业,应当提请有关发证机关吊销该企业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 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整改:

(一)限期追回已经销售的不合格种子;

(二)立即对不合格批次种子进行封存,作非种用处理或者重新加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三)企业法定代表人向全体职工通报监督抽查情况,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四)查明产生不合格种子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五)对未抽查批次的种子进行全面清理,不合格种子不得销售;

(六)健全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按期提交整改报告;

(七)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整改复查。

第三十七条 拒绝接受依法监督抽查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被监督抽查的种子按不合格种子处理,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 7第六章

监督抽查管理

第三十八条 参与监督抽查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对被抽查的作物种类和企业名单严守秘密。

第三十九条 检验机构应当如实上报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不得瞒报、谎报,并对检验工作负责。

检验机构在承担监督抽查任务期间,不得接受被抽查企业种子样品的委托检验。 第四十条 承检机构应当符合《种子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不得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

承检机构不得利用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参与有偿活动,不得泄露抽查结果及有关材料,不得向企业颁发抽查合格证书。

第四十一条 检验机构和参与监督抽查的工作人员伪造、涂改检验数据,出具虚假检验结果和结论的,按照《种子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二条 检验机构和参与监督抽查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四十条规定,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暂停其种子质量检验工作;情节严重的,收回有关证书和证件,取消从事种子质量检验资格;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第七章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5年5月1日起实施。

上一篇:三项制度改革情况汇报下一篇:三项治理整改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