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情况

2022-07-04

第一篇:坚持党的领导情况

县卫生局领导班子坚持团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情况汇报(精选)

XX县卫生局

领导班子坚持团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

情 况 汇 报

XX县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 XXX

坚持团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是衡量一个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是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团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形成优势互补的领导班子,才能充满活力,才能朝气蓬勃的带领干部职工前进。根据我局领导班子建设情况现汇报如下:

一、坚持团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的重要性

1.坚持团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是班子工作的基础条件。我局通过制订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和目标激励机制,把班子成员的工作统一到实现目标,为目标奋斗的团结协作和整体合力上来,有合力才能保证目标的一致性。 2.坚持团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是班子成员履行职能的基本保证。我局班子成员有各自的分工,但分工不分家。他们在履行各自的职能时,心相聚、力相合,班子成员才能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和整体合力就难以履行职能,没有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和整体合力就难以保证目标的统一性,就象拔河比赛,不在人多,贵在步调一致。

3.坚持团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是班子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团结是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团结才有力量,增强

班子成员的团结与协作,才能形成班子的整体合力。评判班子建设的好坏,合力如何是关键一条,合力不强的班子,唱功虽好只是花架子,“功力”再强也是发散性的。 4.坚持团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是班子绩效的重要保障。部门或单位取得的绩效,归根结底它是在所在部门或单位班子的领导下带领其他人共同奋斗而取得的,班子绩效是班子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班子团结协作和整体合力作保障,单位取得理想的绩效是不可能的。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理论学习。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又受理论指导。每个领导班子,不管多少人,都是一个社会团体。每一个个体成员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兴趣志向、言谈举止,相互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实践中体会到:一个领导班子如果没有一个鲜明的理论作指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都很难统一到一个频率上来。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在认识上取得一致,行动上才能步调一致。为此,我们班子十分重视理论学习,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在自学的基础上坚持每月1次的集中学习。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注重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有新收获。注重与工作调研相结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班子成员的思想统一到这个理论旗臶之下。这样,大家的志向都会趋向一致,即使日常工作中出现一点小摩擦,也会化干戈为玉帛,求大同存小异。大家在学习中深有体会地说,班子的整体合力就是要同心协力。同

心就是要同在单位的信誉上,同在单位的发展上,同在政策措施上,决不能围在私人的感情上。一个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工作能力有强有弱,认识水平有高有低,只有坚持团结协作,才能形成整体合力。

(二)坚持制度建设。基层领导班子处在工作的最前沿。直接与职工群众打交道,事务复杂多变。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对某一问题的处理就难免会出现松紧、严宽不一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很容易影响班子内的团结。为此,处理事情必须要有统一的尺度,对事不对人。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确保班子的工作有条不紊。有了制度,班子成员认真组织职工学习,认真执行制度。目前,我局广大干部职工思想稳定,工作努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三)坚持遇事多商量多通气。遇事多商量多通气,及时交换看法。作为一把手,更要胸襟开阔一些,既要敢于负责,还要善于采纳大家的意见,特别要注重自身形象,要以身作则,带头廉政勤政。我按照这些要求,努力实践。班子的其他成员有较强的自律意识,精明干练,独挡一面,甘于当配角,共同搭台唱好同出戏,赢得了干部职工的信任,促进了我县卫生工作的开展。

(四)坚持出于公心,互相支持。工作中出于公心是对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最根本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中都能出于公心,能以单位利益出发,认真负责各项卫生工作。工作中既有分工,又不分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互相体谅,互相补台。

(五)坚持促膝谈心,生活上关心。聪明的领导者,都乐于和自己的同事谈心,通过谈心可以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沟通感情。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不会遇到难处,同志们之间能够相互帮衬一把,既有利于班子内部团结,还有利于树立起良好的外部形象。良言一句三冬暖,雪中送炭情更深。班子成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友谊的润滑剂,这样才能保证整台“机器”正常地运转。

三、存在的问题

1.“貌合神离”。领导班子成员表面上看起来关系不错,实际上各动各的脑筋,“合作不合力”,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

2.“合而不力”。领导班子成员虽然在一起相处共事,也形成了一定的力量,但合力不强,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不能真正从意识和认识上自觉维护团结,既不拆台,也不补台,各人自扫门前雪,岂管他人瓦上霜,缺乏团队精神。 3.“独力独行”。领导班子成员中只有个别主要领导出力,不能有效发挥其他班子成员的作用,主要领导大包大揽,独力拉车,其他成员袖手旁观。

4.“磨擦抵消”。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存在不团结现象,相互之间有矛盾、有磨擦,台上握手,台下踢脚。你看我不顺眼,我瞧你不舒服,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力与力内耗。

四、增强班子整体合力的意见与建设

要解决上述问题,增强领导班子合力,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明确职责,准确定位是提升班子合力的前提。领导班子成员要明确各自的职责,摆正位臵,准确定位,努力寻求自身在班子合力中的最佳状态,发挥个体角色的最佳张力,才能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正职和副职之间不存在谁主动谁被动、谁主力谁替补的问题,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是履行不同职能情况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互相依靠、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关系,应是积极跑位,相互补台,有分有合,融为一体,共图发展,共同进步。

2.参与制定,认同目标是提升班子合力的关键。由于班子成员各自接受的教育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信息占有不同、阅历不同、分工不同、参与的层面不同、责任不同,对目标的制定、执行到实现,难免产生不同的认识差异。因此,在制定组织发展战略目标时,一把手要集思广益,要带领班子成员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员工及组织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在班子内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制定出体现组织优势和特点,切合实际的战略目标来。目标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班子成员对目标分析、磋商、认同、到形成共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核心形成的基础。

3.积极沟通,有效合作是提升班子合力的手段。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没有交流沟通,就不可能达成共识;没有共识,就不可能协调一致,就不可能相互合作;互不合作的结果就是班子合力的丧失。所以说,积极沟通是领导班子成员间有效合作的前提,是提升班子领导力的关键。一是注意沟通思想,交流看法,化解矛盾,相互勉励,相互鞭策,在寻求共

识中求得团结;二是注意沟通工作情况和信息,使班子成员对组织各方面的情况“心中有数”,在工作实践中求得发展;三是注意沟通感情,班子成员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既要讲党性、原则,又要讲友谊、感情;求同存异,形成合力,在相互协调中求得和谐。

4.建章立制,严格执行是提升班子合力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践证明,有的领导班子之所以办事不顺,合力不强,就是缺乏一套健全、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或有了制度也不严格执行,形同虚设。因此,要堵住班子不团结的“源头”,首先就必须建立和健全组织的议事、决策和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其次要加强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班子内部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统一协作。

5.尊重不同,利用差异是提升班子合力的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对于增强班子合力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个领导班子内,其成员由于年龄、经验、阅历、性格、受教育程度、自身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对事物的认识、判断、兴趣等也会不同;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管理的成熟度不同,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当今文化多元的社会,也使个人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所以,领导班子成员要学会尊重不同并利用差别,这是提升班子领导力的关键。

第二篇: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答:

(1)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的作用。改善党的领导,则是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问题。

(2) 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那么,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问题。不坚持党的领导,就谈不上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经说过:“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这个精辟论断,对于我们理解新形势下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和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要随着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党的领导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削弱,坚持党的领导也就成为空洞的、没有感召力的口号。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3) 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思路:一是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三是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他们是谁?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积极推进者。他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每年吸纳着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

他们有多少人?国家统计部门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数据。而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估算,他们大约有5000万人,加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人数在1.5亿

左右。

——摘自新浪网,2007年6月17日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2006年11月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是:

出现了新社会阶层,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新社会阶层尽管财产状况、文化阶层、社会地位、社会职业上有所差别,但共同特征是: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主要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联系。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是和经济体制的变化紧密相关的。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结构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调整。

改革开放之前,全社会的阶层结构十分简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阶级和一大阶层,即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加上一个知识分子阶层。由于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都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劳动者的所有制结构也呈现出高度公有化和单一化的性质。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传统的三大群体很快被日益细分。

一是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改变,新的产业和职业不断出现。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和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对于管理的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由农民阶级向工人阶级转型的速度大大加速。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成为“离土不离乡”的工人;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形成了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这支日益壮大的队伍被有些研究者成为是构成中国“三元社会结构”(工人、农民和农民工)的重要基础。

三是即使在一个群体中,因为职业、地域、层级、技术上差异,也日益分化成不同的“亚群体”。以工人阶级为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全民所有制职工和集体所有制中工作的职工总数相对减少,而在私人企业、三资企业、个体经营中就业的劳动者不断增加。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劳动者的所有制类型又重新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变化。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体原因包括:

①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使他们有了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机会;

②经济体制的变化,使他们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环节;

③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他们被分流出来纷纷转移到第

二、第三产业;

④分配制度的变化,使他们率先进入“先富者”的行列。

第三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建设发展的最高政治原则,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忠诚于党,是当代

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是我军官兵最重要的政治品格。长期以来,敌对势力大肆鼓吹“军队非党

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企图挑拨和离间党与军队的关系,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进而颠覆我国

的基本社会制度。近来,有的人以西方国家体制为参照系,在涉及军队与政党、国家、人民等重大关系问

题上散布所谓“公器公用”和“文明社会规则”等观点,贩卖的还是“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

那一套。因此,有必要深入、系统地给予批驳,以正本清源,释疑解惑,进一步强化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

军魂意识,净化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环境。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三个为什么‟系列解答”。

“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引人注目的错误政治观点,也是敌对势力

对军队渗透破坏的一个纲领旗号。其中,“军队非党化”处于首要和核心位置,“军队非政治化”和“军队国

家化”都是在不同方面对这一问题的延伸。“军队非党化”否定军队与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内在关系,进而

否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深入剖析和深刻认识“军队非党化”的实质及其严

重危害,对于坚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保持我军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军队非党化”掩盖了政党与军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极其荒谬和虚伪的

军队和政党都从属于一定的阶级,军队必须接受政党领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

历来认为,政党和军队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一定的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组建的政治组织和武装组织

。政党是阶级的领导力量,军队是阶级的暴力工具,军队只有接受政党的领导,才能保持自己的阶级性质

,并成为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有效工具。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不隐瞒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公开声明自己代

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明确宣示工人阶级政党在夺取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中,必须建立和牢牢掌握自己的军队

。早在苏联红军创建时,针对当时资产阶级所宣称的武装力量应当是“独立的”、要“置身于政治之外”、实

行“非党化”等错误言论,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军队不可能而且也不应当保持中立。使军队不问政治,

这是资产阶级和沙皇政府的伪善的奴仆们的口号,实际上他们一向都把军队拖入反动的政治中”。尽管随

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不同国家的阶级关系、政党关系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队从

属于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党这一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观察和认识政党与军队关系的基本思

想武器。

“军队非党化”是西方资产阶级关于政党与军队关系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和思想主张。

“军队非党化”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军队应与政党分离,不归某一个政党直接领导。在近代以来的政党政治中

,资产阶级政党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但为了竞选和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它们往

往以全民利益代表的面貌出现,不仅不愿承认其政党的阶级性,也不愿承认其军队的阶级性。由于资本主

义国家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政治制度,执政党总是处在经常性的更替轮换当中,这也客观地决定了军队

不能为某一个党派所直接掌控。

在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里,根本不存在所谓“非党化”的军队。政党政治是通过政党来掌

握国家政权、

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一种政治统治形式。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条件不同,当今世界的政党政治有一

党制、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等多种类型。军队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接

受执政党的领导,只不过对不同国家和政党政治类型来说,其具体的领导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实行一党制

或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的国家,由于不存在其他党派的竞争和掣肘,执政党往往直接领导和指挥军队。而

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国家,尽管从表面上看军队不属于哪一个政党,执政党也不能直接领导和指挥军队

,但实际上,不仅执政党可以通过国家权力机关,运用相应的行政权力对军队实施领导和指挥,就是那些

在野党,也可以通过议会等平台,通过参与有关军队的人事任用和政策制定等事务,来对军队施加一定影

响。因此,在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中,执政党领导军队是一个普遍规律,军队与政党具有必然联系是一种

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不能被掩盖抹杀的事实。有人推崇美军的所谓“非党化”,殊不知美军

的最高统帅——总统,就不是党外人士,仅有“驴”与“象”之分而已。

把“军队非党化”作为“文明社会规则”和“普世规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十分错误和荒谬的。人类文

明发展多样性的历史表明,世界上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党政治模式,同样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党军关系模式。政治制度决定军事制度,政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党军关系的差异。不同的党情、国

情和军情,必然会派生出不同的党军关系模式,把“军队非党化”作为“普世规则”,用来衡量和评价不同国

家和民族的政党政治和党军关系,甚至试图把它强加给其他国家,不仅理论上极为荒谬,实

践上也是站不

住脚的。

宣扬“军队非党化”的实质和要害是要军队脱离共产党领导,最终目的是改变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所谓“军队非党化”,就是军人没有参加党派组织的权利,军队中不能建立任何党派组织,军队不对任

何党派负责,不接受任何党派的领导和指挥。在当代中国,针对我军宣扬“军队非党化”,直接目的就是要

“军队非共产党化”。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有着休戚与共的紧密关系。党创建了人民军队,并

依靠这支军队夺取了全国政权;党的正确领导,保证了我军不断发展壮大和从胜利走向胜利。党在军队各

级建立起严密的组织,通过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实现对军队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领导和

直接有效的指挥。除了中国共产党和她的助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外,不允许其他任何党派和团体在军

队中建立组织和开展活动。这些制度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军队的团结统一和纯洁巩固,保证了军队牢牢置

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形成了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国内外敌对势力宣扬“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

“军队国家化”,其指向性十分明确,那就是要军队中不能有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能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说到底,就是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

从更深意义上分析,宣扬“军队非党化”,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政治模式决定

着党军关系模式,党军关系模式反过来又体现和影响着政党政治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一直实行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是我们国

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与这一制度相联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建军原则,党

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和直接指挥,是基本的党军关系模式。这一政治制度和党军关系模式,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各种敌对势力出

于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竭力鼓吹“军队非党化”,实质上就是要改变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这一根本制度,把西方那一套多党竞争的做法搬到中国来,在中国推行多党制,使中国丧失自己特有的

政治优势,最终变成西方的附庸。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其特殊的国情、党情

、军情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近代以来,中国曾效仿西方实行过议会政治和多党制,但结果都以失败

而告终。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

,也是曾经饱受灾难和屈辱、又正在亲历国富民强的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在当代中国,不存在多党轮流

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容许实行多党轮流执政。“军队非党

化”缺少基本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背离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没有任何推行的理由和价值。

“军队非党化”,将严重危害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兵权之所在,

则随之以兴;兵权之所去,则随之以亡。”近代中国政权衰微、军权旁落、军阀四起、连年混战,给国家

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放弃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与军队关系的基

本原则,在失去军权的时候也丧失了政权,造成了令人扼腕的历史悲剧。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本

国的国情条件和发展阶段,盲目引入西方国家包括“军队非党化”在内的政治制度,结果导致经济衰退和社

会动荡。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尽管遇到了种种风浪考验,但始终巍然屹立,不断

走向繁荣昌盛。邓小平同志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国家所以稳定,军队没有脱离党的领导的轨道,这很重

要。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

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对此,我们应该有十分

清醒的认识。

第四篇: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起来。同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也是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作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之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

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做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建设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实现和维护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核心,来广泛地动员、领导和组织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好国家、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行管理国家的职能,就必须肩负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艰巨任务。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二、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开基础。根本上,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要求,即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前提和基础,人民当家做主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目的和归宿。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而且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适当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的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 ,保证自己当家做主的各项民主权利,是依法治国的实质。而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做主的过程。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第五篇:坚持党的领导 课堂展示讲稿

中国共产党概况

创建时间、建党日、创建地点 总书记、常委7位。

中共的核心地位

(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领导核心:接下来阐述的内容

各族利益代表:领导56各民族人民共同建立社主和社。

中共指导思想

延安整风之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七大到八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八大到九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九大到十四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十四大到十六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十四大党章)

十六大至十七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党章)

十七大之后,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

中共核心政策

党对自己的要求: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政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 国家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思想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生产力与经济:坚持改革开放。 外交: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军事:坚持党领导人民解放军等其他力量。

中共党史

党的一大:1921,中共成立

二大:1922,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纲领,为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三大:1923,实现国共合作 二大到六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代会,在此过程中为反帝反封建斗争做出不懈努力,但国共合作破裂后遭到国民党的围剿,党的前途遭受阻力。

七大:1935年1月,遵义会议:选举毛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此后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无产阶级的伟大胜利。 八大:195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但很不幸,这个良好开端没能长久地坚持下去。由于急于求成和忽略客观经济规律发动的大跃进运动,以及后来发生的文革的“十年浩劫”,使得中共领导下我国的建设工作陷于停滞乃至出现了倒退。

十一大:1977,文革后的首次大会 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在十一大至今的37年间,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包括1982年十二大提出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十三大提出的社主初阶理论等等,并于1997年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我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将“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一系列思想、理论上的发展指明了中国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带领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

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90多年中,尽管中国的发展走了一些弯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不曾有的。但仅仅观察历史似乎不足以说明问题:将视线投放到未来,又有什么理由支持我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呢?接下来就请李媛同学给大家介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四个理由。

听完了上述四个理由,相信大家都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非常赞同了。对于文科的同学,可能对于政治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很清楚,但我们会计二班的同学们还是不太清楚,究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国家的呢?接下来沈嘉宝同学就给大家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领导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各级党组织的设置完成的。这样说还是显得抽象,接下来我会分别介绍党的三个方面的领导,之后我们结合最近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它具体实施的例子,了解一下党是如何具体落实各方面的领导的。

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的领导,集中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具体来说,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客观实际,确定党在历史时期的纲领、目标和任务,规定实现目标的步骤方法,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党通过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实行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党的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核心内容,关系党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比如说,中共委员会可能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然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一般来说大家也知道,这样的建议最后生成的提案是一定会通过的。

党的思想领导的目的有三个方面。其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其二,坚持用党的思想路线,正确的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种复杂问题;其三就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思想领导是政治、组织领导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有了正确的思想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党的组织领导,就是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党员干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及全体党员的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从而实现党对国家的各个领域、部门、组织的统一领导。组织领导是服务于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重要保证,没有党的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就不能落实。 组织领导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中央政治局会提出拟向全国人大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选建议名单和向全国政协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大家也都知道,这两份名单是非常有分量的。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让大家更有共鸣的案例,就是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发布的《决定》对反腐产生的大快人心的影响。 首先大家可以看到,在2013年十一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发布了这个《》。其中下面这些有关于反腐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广泛重视,而实际上,之后全国干部系统中政治腐败的力度也达到了相当大的力度。

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20日的110天时间里,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目总共通报了209名官员违法违纪案件,平均每周就有13名领导干部被组织调查或接受处理。案件中涉及的厅局级官员达到了106人,超过了被通报官员总数的一半以上,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原陕西政协副主席祝作利、原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等人榜上有名。最突出的是2014年3月27日,这一天共通报15人,创下了目前为止单日通报人数的最高纪录。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坚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政治立场,同时也能看出党所倡导的价值观是官员应以身作则、保证清正廉洁,对于组织队伍中败坏风气的成员,清除出队伍的行动果敢而坚决。这告诉我们,党的领导不仅有决心,而且有方法。

那接下来,今天课堂展示的最后一部分是通过给大家介绍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如何执政,从而引出我们课堂展示的最终结论:我们应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而且党的领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首先,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

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执政,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体现在执政实践中。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怎样执好政问题上的新追求、新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执政实践的科学指南。

科学执政具体是怎么体现的呢?除了大家可以立刻想到的,比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比较大的口号,还有政府招标要有专家参与评标这样比较具体的的例子之外,我们小组在网上找到了一个例子:吉水县政府关于重大项目专家咨询制度的公告。我们从中摘取了几条认为比较关键的,展示在幻灯片上:

从上面介绍的这些条文我们可以看出,当地在作出重大决策的时候并不是由官员拍脑门决定的,而是广泛吸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科学规律做出相应的决策。我想这个县政府的行为可以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不是高层的一句空话,而是层层具体落实的一项原则。

介绍完了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民主执政。

所谓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执政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民主执政必须牢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应该说在坚持民主执政的方面,中国共产党做的还是很值得肯定的。说到民主执政,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选取一部分优秀的代表,让他们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参与决策,这首先在制度上保障了民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通过法律、选举国家领导人、审查政府工作等国家权力,这样管理国家的人员和方式也是由人民共同决定的,就在实质上实现了民主。

实际上,保障民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举行听证会听取民意啊,在政府网站上开设的问政专栏啊,还有一些城市开通的市长电话热线,等等,这些都是广开言路,积极听取民意,坚持民主执政的很好地体现。

那执政三大原则当中的最后一个,就是依法执政。

所谓依法执政,就是指一个政党依照法律进入国家政权并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且依照法律从事管理活动。依法执政意味着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等执政权力的行使,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最终实现党的正确领导。

通过前面演讲的内容,大家可以知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同时又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由中国社会的特点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并且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还发展出了科学领导人民的一系列理论和指导思想并且切实践行了这些原则,并将在未来随着中国的发展自身也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可动摇。

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下面是我们的部分参考资料,谢谢大家!

上一篇:监察法测试题题库下一篇:合作投资项目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