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2022-07-04

第一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就以解放全中国,全心全意为中国民的利益而奋斗为宗旨。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党才创建了自己的军队,这支军队就成为党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有力工具。这也就决定了我军是从属于我们党的,是从属于党所代表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利益的。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的阶级属性才不会改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不会动摇。相反,如果军队不坚持党的领导,那么它的阶级属性必然要发生变化,就会变成其他的阶级、政治集团或个人野心家的工具。这样,就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因此说,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可靠保证。

75年的岁月风风雨雨,75年的历程波澜壮阔。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实际上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

军队代表们讨论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的命根子。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既是我军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篇: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要贯彻好党的大众线路,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良好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大众、发动大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大众的聪明才干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

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同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谈打黑除恶 ?

黑恶权势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腐蚀党的执政根基。要咬定 3 年为期目标不放松,分阶段、分领域地完善策略方法、调剂主攻方向,保持强大攻势。

要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权势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保护伞”不放,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真工夫、细工夫,确保获得实效、长效。

谈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 ?

要优化政法机关职权配置,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制约有效的工作体系。

要推动政法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让运行更加顺畅高效。

要聚焦人民大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抓紧完善权利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坚决避免执法不严、司法不公乃至执法犯法、司法腐败。

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

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要加快构建海外安全保护体系,保障我国在海外的机构、人员合法权益。

谈政法队伍建设 ?

政法机关要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政法系统要把专业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专业化建设要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的法律政策应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大众工作能力、科技利用能力、论引导能力。

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最高原则 ?

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由党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决定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程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点,已被写入宪法。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政法单位各项职权是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的组成部份。政法工作作为党领导政法单位依法实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党行使领导权和执政权的重要情势,是党实行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方面,也是保护和发展党长时间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锋利武器。因此,把政法机关和政法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有重要的现实基础和坚实的法理根据。

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由政法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这是政法机关的政治属性。不管情势如何变化,政法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主旨不能变,捍卫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保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使命任务不能变。进入新时期,政法机关的重要职

能是捍卫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专政职能;其次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管理职能;第 3是推出更多利民惠民安民的政策措施,不断增能人民大众取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服务职能。当前,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保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每项工作都具有政治性,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条例》是党领导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总规范 ?

《条例》把我们党领导政法工作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明确了党领导政法工作的 1 系列重大问题,最为重要的是明确了制定《条例》的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做好新时期党的政法工作,制定《条例》的根据是党章、宪法和有关法律,阐明了政法工作的性质、指点思想、主要任务和原则等重大问题。《条例》将领导主体具体化、职责任务清单化、工作运行机制化、保障措施制度化,是党领导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总规范。

党领导政法工作的领导主体及职责。《条例》规定党中央对政法工作实行绝对领导等重大职权,党中央决定和管理政法工作大政方针、重大举措、重大事项,明确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党组(党委)的领导职责和主体责任。在党中央集中统 1 领导下,各级党委领导本地区政法工作,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研究解决政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委政法委发挥牵头抓总、兼顾调和、督办落实等作用,全面实行“10 项职责任务”;政法单位党组(党委)领导本单位政法工作,实行好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的职责。

党领导政法工作的主要内容。《条例》主要从政治领导、思想领

导、组织领导 3 个方面规定党领导政法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来看,《条例》明确了党中央决定政法工作大政方针,确立政法工作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内容,为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提供了根本保证。从加强党的思想领导来看,《条例》规定,坚持以____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点,为政法工作坚持正确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从加强党的组织领导来看,《条例》对各级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党组(党委)加强党的建设包括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作出了具体规定,为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提供了组织保障。

党领导政法工作的运行机制。《条例》规定了请示、报告、决策、履行等基本制度,构建了涵盖政法工作各方面和全进程的党领导政法工作运行体系。请示制度侧重从责任主体、请示对象、请示事项等方面,对政法领域重大事项请示工作作出了清单化的规定,明确了分别向党中央、中央政法委请示的内容、程序等,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报告制度对报告主体、报告对象、报告内容分别作出清单化规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决策制度不但对决策主体、决策原则、决策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而且对决策程序、决策环节、决策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履行制度分别明确了各级党委、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党组(党委)的履行责任和具体要求,有益于把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

党领导政法工作的保障体系。《条例》从监督和责任制度,从监督制约、催促检查、考评考核、督导整改、责任追究等 5 个方面作出了规定,构建了党领导政法工作保障体系。

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领域全进程 ?

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能仅停留在落实《条例》的

程序规定上,更要落实到管方向、管原则、管政策、管干部等工作各环节,贯穿于决策、履行、监督等全进程,还要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永葆政法机关绝对虔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质。党中央对政法工作实行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决定和管理政法工作大政方针、重大举措、重大事项。政法单位在政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增强“4 个意识”、坚定“4 个自信”、做到“两个保护”,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 1 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同时,政法单位必须主动接受各级党委及其政法委的领导、指点和调和。

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____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重申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____总书纪要求,要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打造 1 支党中央放心、人民大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____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期政法事业发展擘画了雄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守。广大政法工作者要坚持以____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点,把学习贯彻____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树牢“4 个意识”、坚定“4 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保护”,着力保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以优良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 1 切的。实践证明,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政法工作不断获得新成绩、赢得新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党的 108 大以来,党中央把政法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作出 1 系列重大决策,实行 1 系列重大举措,保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增进了经济社会延续健康发展。

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的良好局面,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要把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到政法工作的全进程和各方面。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点,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 切工作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 1领导,政法工作固然不能例外。2015 年 1 月,____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唆使,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对政法工作的领导,选好配强政法机关领导班子,不断提高政法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培养造就 1 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2016 年 1 月,____总书记再次唆使,各级党委要深入分析社会稳定情势新变化新特点,担当起保护 1方稳定的政治责任,加强和改良对政法工作的领导,选好配强政法机关领导班子。要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实行职责,积极研究解决制约政法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全面做好政法工作创造条件。2018 年 1月,____总书记又 1 次强调,希望全国政法阵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109 大精神,强化“4 个意识”,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工作预感性、主动性。

党的 108 大以来,____总书记就政法工作屡次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____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政法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广大干部大众必须依照____总书记的要求,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同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加强政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政法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打造 1 支党中央放心、人民大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关键。政法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抓好科学理论武装,自觉做学深悟透____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的带头人,带动政法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矢志不渝做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第三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法官的历史使命

导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和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依法独立审判是不矛盾的。人民法院是由以法官为主体的国家工作人员组成,如同细胞对于人的肌体一样,以法官为主体的国家工作人员是人民法院肌体的细胞,是组成人民法院最基本的因素。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依法独立审判决定了以法官为主体的国家工作人员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依法独立审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是互相联系、互为依存、思想上一脉相承、组织上不可分割的整体与部分关系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第

一、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 第

二、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一定联系或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第

三、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一方面,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协调各部分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各个部分也有其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部分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必须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反对片面强调局部、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的分散主义和个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立足整体、统筹兼顾,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人民法院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司法体制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特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法院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这首先要看到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人民法院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全面提高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法院所有的审判工作都必须按照党的方针和原则办事,必须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人民法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党对法院工作领导的司法理念是历史的使命,这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司法方向的关键,也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顺利进行和不断前进的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认为坚持党的领导会导致法律属于党的权力,难以独立,不利于司法公正,这是错误的。正相反,人民法院只有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才能有效的行使审判权。所以我们每一位法官都要坚决防止借口依法行使审判权抑制和否定党对法院工作领导的错误倾向。因为我们的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又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过程,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体现。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是对法院工作路线、方针的领导,是对法院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是大政方针的领导,这不仅不会影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独立审判案件,实际上是对法院审判案件的保证。坚持党对人民法院的领导是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法院的领导和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都是宪法规定的根本原则,这二者是有机的统一。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在中国近代150多年间,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进行了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期间,先后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政治实体,包括各色各类政党,但最终大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顽强斗争,牺牲了2000多万革命先烈,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把一个贫困交加、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团结统

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0年光辉历程,60载执政实践,贯穿着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的伟大创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党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品质,在于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始终走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广大人民的前列,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二、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是辩证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是辩证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依靠人民而又要组织、动员人民前进,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我们党执政,就是要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选择了我们党,从此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巩固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削弱了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现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还必须以保持党的团结统一为基础。我们党的领导核心之所以坚强有力,就在于全党的团结统一。我们党是一个有着7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如果没有统一意志,统一领导,各行其是,一盘散沙,不仅不能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而且党组织也会土崩瓦解。因此,党的团结统一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执政党,我们一定要倍加珍视党的团结,坚持维护党的统一。

三、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实践的科学结论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宪法和法律都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律形式体现出来。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就是要善于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统一体现在法律中,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不仅要带头守法,而且要监督执法。这就是说,无论是党组织还是党员,同其他组织、其他公民一样,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由此可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一致的,不是矛盾的,不存在比高低的问题。如果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不但要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且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维护社会主义法治,从而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顺利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如何处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在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注重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法制建设相统一,在创建人民政权、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不幸的是,这一探索被“文化大革命”所打断。“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叫嚣“踢开党委闹革命”,践踏民主,破坏法制,人民的民主权利受到严重侵害,留下十分沉痛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逐步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规范了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各人民团体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证。

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由于没有能够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导致以党代政、以党代法,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或者削弱直至取消共产党领导,最后都丧失了政权。可以说是自酿一杯苦酒,落得一败涂地。例如,20世纪30年代,苏共领导人违背民主原则,滥用个人权力,破坏法制规范,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运动,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苏共领导人又开始走向另一极端,抛出了所谓“新思维”,刻意削弱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直至从宪法中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作用,结果自掘坟墓,苏共被彻底搞垮,苏联迅速解体,法纪失去约束,治安出现混乱,经济大幅度倒退,人民痛苦迷茫。这些历史教训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如果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造成社会动荡,甚至导致国家四分五裂,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能否做到三者有机统一,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盛衰兴亡的大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密不可分,两者不是对立的。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归根结底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代替人民当家作主。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根本上明确了人民享有管理国家和决定自己命运的最高权力。我国所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使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我们说,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

四、人民法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司法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人民法官是人民法院重要职能的承担者和司法权力的执行者,必须按“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三个至上”要求,积极投身到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中去。要深刻认识到:人民法院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人民法院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我们的人民法官应该忠诚于党的事业;我国的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法院,也应该忠诚于人民的利益;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是实施宪法法律的机构,同样应该忠诚于宪法法律。坚持“三个至上”就是体现了人民法官忠于党,忠于人民,真正实现人民法院的价值。“三个至上”是一个整体,具有统一性,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上。我们的国家是党领导的国家,党的事业十分重要;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利益更是重要;我们的国家是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法律同样十分重要。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个至上”一个都不能少。少了哪一个,都不利于国家建设。因此,必须同时坚持“三个至上”。

人民法官的信仰就是“三个至上”,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三个至上”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三个至上”,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高度统一的集中体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完善司法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殊时期,而司法体制改革以及法治国家的建设都必须以实现司法公正为己任,所以必须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坚定改革方向,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基于中国现阶段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党的领导,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为此,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服务服从于党的绝对权威。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党的领导并主动争取党的领导,坚持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公正裁判才能得到保障,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前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大法官“大学习、大讨论”研讨班上讲话时指出:“自觉接受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领导,是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政治觉悟和司法素质的重要体现。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怀疑,不能动摇,不能淡化,不能弱化,更不能虚化。”因此,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各项工作中体现、落实党的领导,要让党委了解法院工作,取得党委重视、支持,要始终将各项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将法院工作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汇报,加强沟通,及时将法院在队伍建设、审判工作以及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向党委请示报告,遇有重大、热点案件,主动向党委汇报审理情况,寻求党委的理解与支持,确保案件依法公正判决。自觉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对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指示,坚决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委批转、交办的案件和其他工作,要及时办结和报告,坚决摒弃将党委及其负责人过问审判工作和具体案件视为干扰法院独立审判的错误思想。

当前人民法院在坚持党的领导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消除模糊认识,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行动上的盲目性导源于政治上的混乱,政治上的混乱导源于思想上的不坚定,思想上的不坚定导源于理论上的不清晰, 理论上的不清晰导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学说和中国当代特色创新理论学说的一知半解。中共中央政法委在编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时,开篇序言明确指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必须以正确的法治理念为先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些理念集中体现在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显著特征。但是目前在审判工作实践中,人民法院内外部对坚持党的领导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一是“对立论”,认为坚持党的领导不可能独立行使审判权,独立行使审判权就难以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包办论”,认为审判机关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审判工作事无巨细都必须请示党委决定。三是“部分领导论”,认为有的工作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如重大人事安排;而有的工作无须接受党的领导,如审判业务工作,因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因此容易把它定位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认为只要能正确执行法律即为尽责,没有必要过多地强调党的领导。还有少数司法人员过高评价司法权在国家权力中定位,认为建设法治国家就是一切由法律说了算。这些认识都是很肤浅的,因为它对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准确和深刻的理解,要么否定党的领导,要么忽视了法律赋予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没有认识到现阶段审判工作必须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支持、多部门配合下才能彻底解决,或者过分强调司法权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或者过分依赖于党的领导。这些错误认识容易导致部分干警在思想上出现抵触情绪,不愿接受党的领导、不愿接受监督,或者在思想上产生依赖情绪,不愿、不敢大胆公正司法,使司法工作脱离正确的轨道。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必须努力消除模糊认识,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确认识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克服忽视党的领导重要性的倾向,坚持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指导审判工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衡量审判工作,将坚持党的领导与执法为民相结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落实审判工作任务与落实党委意图体现在各项审判业务工作中去。

2、正确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关系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已经成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确立的基本法律准则,是现代法治的基石,而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因此,根据我国实际,人民法院必须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必须运用坚持党的领导和独立审判的理论和基本原理来指导司法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和谐统一,具体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完善党对独立行使审判权的领导的必要性。中国现阶段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党对审判工作的领导。目前,我国的司法体制还不够健全,在具体运转过程中还需要党的理论对审判工作加以引导,需要党内执法监督对司法运作过程中造成的失误进行有效救济。同时独立行使审判权,要靠党的领导保障。法律是执政党主张的国家意志形态,既然法律明确规定了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党就必须通过自己的领导保障这种司法独立的实现。这种保障体现在党委支持、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支持人民法院排除来自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教育和监督司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惩治司法腐败,同时,还体现在党委对司法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司法装备、法院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大量投入。

二要在审判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人民法院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通过审判工作保证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实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人民法院必须处理好审判与政治的关系,防止埋头审判工作就案办案而忽视政治工作的倾向。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主动服务和热情服务,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做到“立党为公,司法为民”。

三要完善对独立审判的监督制约机制。强调人民法院和法官独立审判,并不意味着对独立审判不进行监督和制约,相反,还应当加强。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加强对司法权力监督、制约,防止法官滥用审判权与保障独立审判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要自觉接受党内、权力机关、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司法机关及法官均得到监督和制约。

实践证明,人民法院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主动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作用才以充分体现,公正裁判才能得到保障,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因此,人民法院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地依靠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正确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努力为人民掌好、用好审判权,依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法官的整体素质、办案质量和司法水平,开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3、正确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关系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已经成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确立的基本法律准则,是现代法治的基石,而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因此,根据我国实际,人民法院必须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必须运用坚持党的领导和独立审判的理论和基本原理来指导司法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和谐统一,具体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完善党对独立行使审判权的领导的必要性。中国现阶段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党对审判工作的领导。目前,我国的司法体制还不够健全,在具体运转过程中还需要党的理论对审判工作加以引导,需要党内执法监督对司法运作过程中造成的失误进行有效救济。同时独立行使审判权,要靠党的领导保障。法律是执政党主张的国家意志形态,既然法律明确规定了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党就必须通过自己的领导保障这种司法独立的实现。这种保障体现在党委支持、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支持人民法院排除来自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教育和监督司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惩治司法腐败,同时,还体现在党委对司法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司法装备、法院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大量投入

二是在审判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人民法院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通过审判工作保证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实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人民法院必须处理好审判与政治的关系,防止埋头审判工作就案办案而忽视政治工作的倾向。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主动服务和热情服务,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做到“立党为公,司法为民”。

三是要完善对独立审判的监督制约机制。强调人民法院和法官独立审判,并不意味着对独立审判不进行监督和制约,相反,还应当加强。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加强对司法权力监督、制约,防止法官滥用审判权与保障独立审判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要自觉接受党内、权力机关、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司法机关及法官均得到监督和制约。

实践证明,人民法院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主动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作用才以充分体现,公正裁判才能得到保障,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因此,人民法院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地依靠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正确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努力为人民掌好、用好审判权,依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法官的整体素质、办案质量和司法水平,开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人民法官要牢记“三个至上” 努力做“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的自觉实践者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在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政治原则。必须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切实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紧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事业发展规律,努力做到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与上层建筑其他方面发展相协调,自觉把人民法院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实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同发展;紧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势,坚决防止和克服本位主义、利己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现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高度统一。

转变服务观念,树立大局意识。人民法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必须切实转变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的观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必须切实转变被动服务、消极司法的观念,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提高政策执行力,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确定工作重点,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审判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必须切实转变重裁判、轻调解的观念,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充分运用综合协调的手段,采取教育、协商、疏导、救助等多种办法,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确保审判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积极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

转变司法观念,树立为人民司法意识。要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的根本问题,始终坚持为人民司法,真正做到司法公正为了人民,事业发展依靠人民,公平正义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为人民司法,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克服特权思想,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杜绝衙门习气,克服官僚作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推进司法民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必须克服司法神秘主义、形式主义,增强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体现司法人文关怀,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转变思维观念,树立统筹兼顾、改革创新意识。要切实转变机械、教条的思维观念,树立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坚持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谋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努力破解司法难题;切实转变因循守旧、封闭保守的观念,树立求真务实、尊重规律、改革创新的观念,加快推进人民法院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步伐,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转变政绩观念,树立正确的司法政绩意识。要切实转变重“显绩”轻“潜绩”的观念,不仅要提高结案率、执结率,而且要努力做到服判息诉、案结事了;不仅要推出改革政策举措,而且要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切实转变重当前轻长远的观念,不仅要做好稳控工作、减少非正常上访,而且要注重源头治理,努力实现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而且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转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不仅要改善审判工作条件,更要提高干警素质和司法能力;不仅要优化诉讼物质环境,更要优化诉讼人文环境,从而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当前最紧迫的是要解决好以下方面的问题

人民法官在本职工作中,要在“着力服务大局,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保障民生,着力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中发挥好自已的主人翁精神

一是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持续和谐稳定提供司法保障上下更大的工夫。对人民法官来说,依法审理、执行好各类案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是义不容辞的重大职责。特别是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的环境下,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受理案件数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案件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这对人民法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人民法官要充分认识当前“挑战确实严峻、机遇仍然存在”的形势,充分认识人民法官担负的繁重任务和神圣使命,聚精会神地抓好执法办案这个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二是紧紧围绕司法为民的要求,在关注和保障民生、维护人民权益上下更大的工夫。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本质属性,坚持司法为民是人民法官的根本宗旨。人民法官必须努力做好审判、执行工作,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着力培养广大法官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从内心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公正高效地审判处理好涉及民生的各类案件,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三是紧紧围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一目标,在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上下更大的工夫。面对繁重艰巨的审判、执行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人民法官要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努力建立健全有利于确保司法公正、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人民法官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在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司法保障等方面下工夫、做文章,切实解决好制约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现实困难和问题;要着眼于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人民法院自身科学发展,针对人民法院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工作方针,不断提高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水平。

四是紧紧围绕确保公正廉洁的要求,在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上下更大的工夫。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永恒的主题,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否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能否实现人民法院自身的科学发展,关键在队伍。人民法官要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认识和把握大局、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认识和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严格落实好“五个严禁”的规定,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信赖的高素质法官队伍。

五是紧紧围绕促进人民法院工作健康发展,勇于接受人大监督和其他监督。

结 束 语

人民法院是由以法官为主的特殊群体组成的,这个特殊群体的职责主要是以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为主的主导者和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的实践者。人民法院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组成部分以及其特殊群体必须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宪法规定,而宪法规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法官在工作中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才是衡量一个法官最基本的原则。在改革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关键时刻,人民法官只有坚持党对人民司法工作的坚强领导,审判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完成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历史使命。

第四篇: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时间:2011年06月16日 09时00分

来源:《求是》

作者:李继耐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我军在党的领导下也走过了84年的战斗岁月。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这支人民军队的军魂,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必须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忠于党的光荣传统,始终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行动和战斗。

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军的根本原则和永远不变的军魂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学说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毛主席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邓主席要求,军队要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江主席指出,一个军队要有军魂,我们军队的军魂就是党的绝对领导。新世纪新阶段,胡主席强调,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做到坚定不移听党指挥。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人民军队必须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最高政治要求。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根本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90年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各种进步政治力量、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都未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开创了实现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军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得出的真理性认识和一以贯之的建军原则。党在初创时期,由于没有独立掌握武装力量,致使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党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南昌起义,标志着我们党走上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三湾改编,从组织上解决了党直接掌握士兵群众的重大问题。古田会议,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此后,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不断得到坚持、巩固和发展。正是因为坚持了这一根本原则,党才把我军这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新型的无产阶级军队,确保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出色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实践证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军之本、立军之本、强军之本。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矢志不渝的政治信念和行动遵循。党不仅缔造了我们这支军队,而且一直教育和培养着我们这支军队。革命战争年代,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官兵,用崭新的革命精神贯注部队,开展延安整风、新式整军等运动,着力涤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官兵牢记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在党的领导下为正义事业和人民解放而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我军深入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兴起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进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教育,坚定官兵爱党、信党、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历经时代变化和各种斗争考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深深融入一代一代官兵的血脉,成为人民军队凝聚军心、永远不变的军魂。

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党探索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及时而富有远见地将武装力量的领导和建设纳入国家制度体系,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建军原则上升为国家意志,使之成为符合我国国体政体要求的基本军事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体制上保证了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军队归谁领导、听谁指挥,是军事制度的核心内容。我们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这就决定了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就从法律上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基本制度,同时又明确了国家对军队的领导。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体现了我国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政治制度决定军事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充分体现在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才能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把军事制度纳入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确保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才能确保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国家建设大局,充分运用国家政权力量和资源建设军队,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是我们党建军治军最可宝贵的制度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应当看到,我国基本军事制度与西方军事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维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事制度本质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西方一些国家实行政党间接掌控军队,有其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历史条件,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属性、政党制度、执政方式紧密相联的,我们决不能照抄照搬。国内外敌对势力用所谓“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那一套,来攻击我们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其根本目的是妄图使我军脱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而推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这些错误政治观点,我们要坚决抵制,始终做到坚

定不移地听党的话、跟党走。

三、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能够历经风雨而不断巩固,根本的就在于它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原则、好制度,能够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宁。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要长期执政、执好政,靠纲领路线正确,靠人民群众拥戴,也需要军队提供重要力量保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能够经受住一系列重大考验,与我军始终不渝听党指挥是分不开的。军队是政权的重要基石,执政党必须牢牢掌握对军队的领导权。面对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我们党只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掌握人民军队,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顺利推进,人民生活才能幸福安康。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当前,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强化对我国的战略防范和遏制,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压力和阻力增大;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迫切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和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我军必须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切实肩负起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力量支撑和坚强安全保障。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我军成长壮大的历史表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是我军性质宗旨所系。新形势下,我军建设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官兵成分和价值观念趋于多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新的变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逐步推进,这些都对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提出新的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就能使我军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受住各种复杂严峻考验,成为让党和人民永远放心的人民军队。

四、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更加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

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要求。面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任务日益繁重的新形势,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的新挑战,我们要紧紧围绕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条主线,把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的工作抓得更加科学、扎实、有效,保证部队永远听党指挥,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理论统一思想、凝聚意志。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

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要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号令,始终做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要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着力回答解决官兵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确保广大官兵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站稳正确立场、保持清醒头脑。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非常有效的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主要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其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部队的单位设立党的委员会、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政治教导员,连和相当于连的单位设立党支部和政治指导员;党的各级委员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党委(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等。这些制度构成一个严密、科学、完整的组织领导体系,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维护。要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到军队建设发展各领域,贯彻到部队完成各项任务全过程,确保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处。要结合新的形势任务,积极探索贯彻执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根本制度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使这些根本制度在军队建设发展的实践中得到更好地坚持和贯彻。

要深入持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要扭住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军魂意识这个根本,深入扎实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抓好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筑牢官兵精神支柱。要适应官兵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新特点加强道德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引导官兵自觉端正价值追求,坚决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追求和良好道德风尚。要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开展我党我军光荣传统教育,组织官兵加强党史军史学习,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

要着力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军队党的建设,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组织保证。要紧紧围绕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为根本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各级党委班子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军队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要严格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全军官兵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

(作者: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

第五篇:郭伯雄: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郭伯雄: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近日在驻云南部队调研时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努力开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郭伯雄

彩云之南,天高云淡。在举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郭伯雄深入驻云南部队,检查工作、看望官兵。在有着光荣传统、战功卓著的成都军区某集团军,郭伯雄勉励他们把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本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传承下来、发扬光大,续写部队光辉历史的新篇章。在云南省军区,郭伯雄要求他们扎实做好边防管控、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等工作,大力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在第二炮兵某部,郭伯雄对他们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军魂教育的做法给予肯定,叮嘱各级要重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部队政治坚定、思想稳定、忠诚可靠。在武警云南省总队,郭伯雄勉励官兵牢记职责使命,不断提高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

郭伯雄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军的根本原则和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要切实抓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的工作,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体有效地搞好党史军史教育,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在官兵头脑中深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根子,确保官兵坚定不移地听党的话、跟党走,一切行动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

郭伯雄强调,加强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要求,是做好部队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要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部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抓好思想作风建设,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部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

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大力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党组织的信任和官兵的期望,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坚强的党性、过硬的作风、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部队。

郭伯雄指出,要把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作为加强部队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抓得更加科学扎实有效,始终保持部队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军事斗争准备,突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科学安排和抓好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持续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要认真落实“五句话”总要求和《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切实打牢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反复强调和切实做到政治要求严、管理教育严、军事训练严、执行纪律严、落实制度严,高度重视防范重大安全问题,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成都军区政委田修思及军委办公厅领导等随同调研。

上一篇:坏账损失核算方法下一篇:合作医疗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