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浅析

2023-02-04

1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 不同的参与主体, 形成的合作关系, 以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有利于带动本地区的资源进行有序的流动, 有效利用并实现合理配置, 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促进京津冀三地的共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 京津冀采取各种手段消除三地经济障碍与经济鸿沟, 促使经济发展水平向平衡方向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三地之间的生产要素再配置的过程, 但是并不代表三地经济发展的平均化, 而是要打破经济壁垒, 改善区域之内的效率, 提高市场化程度, 形成有利于三地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环境。

2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基础条件, 一体化效率低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是建立在基础条件一体化的前提下, 这样才能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基础条件的实施复杂, 需要三方政府的协作, 在三地政府各自为政的情况下, 实现基础条件的一体化十分困难。由于京津冀行政区划观念过强, 物流运营管理协调不足, 物流一体化程度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地区, 另外,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的局限性, 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困难较多, 对经济一体化研究的不足, 跨区域的金融合作, 增加了风险传播和扩散的便利性。

缺乏密切合作是京津冀难以一体化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为了获得各自的利益, 三地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 没有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利益, 而是以各自行政目标为主。例如, 三地的港口和机场重复建设, 目前三地有五大港口, 各个港口都在向综合性港口发展, 但是京津冀的港口体系服务对象有限, 重复的功能会影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京津冀地区缺乏统一的主管行政部门, 缺乏主管部门的协调统筹, 各自为政现象影响到三地的经济的协调发展。

2.2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产业对接难度大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作为我国的两个核心城市, 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河北省,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导致外商投资不平衡, 巨大差距进一步拉大了京津与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导致产业对接难度加大。

2.3生态环境状况不佳

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环境问题逐渐凸现。渤海湾水体污染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平衡, 围填海工程缩减了滨海湿地面积, 威胁到生物的栖息环境。如何确保企业在发展中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是当前三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国家战略规划

京津冀地区位于国家的政治核心地带, 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建立在国家的层面上, 才能有效的协调三地经济的发展。国家成立专门的发展委员会, 直接负责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只有成立这样的机构, 才能有效防止各行政区只顾自身利益, 忽略区域总利益的行为, 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2促进区域经济的错位发展

京津冀三地各自发挥地区优势, 合理分工,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实现各城市职能的优势互补。另外加强金融业及信息服务的建设, 发展科技成分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研发企业, 把北京打造成知识型和服务型城市, 把天津打造成重要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 把河北省打造成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业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群。

3.3完善基础条件建设

作为一项重大工程,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需要逐步完善基础条件的建设, 在基础条件满足要求的时候, 其他各项建设也会更加顺利的完成, 基础条件的建设主要包括交通一体化、物流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建设,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城市要加强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建设, 缩小与发达城市间的差距, 为一体化提供良好的转接环境。

3.4发展环渤海区域循环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 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遏制环渤海区域的环境污染, 推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分析了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久文, 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经济管理与研究, 2012, 07:52-58.

[2] 张耀军.论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 2014, 10:367-37550-54.

上一篇:浅析一次采全高改放顶煤回采工艺技术下一篇: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