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感教育的困境探析

2022-09-10

1 耻感文化的内涵

耻感文化的内涵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耻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

我国古代的先哲们在这方面有过众多论述。孔子曾提出“行己有耻”, 强调一个人做事要有羞耻之心。孟子认为耻感就是人有“羞恶之心”。他认为是否知耻, 有无羞恶之心, 是区分人禽的一个标志,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因此, 耻感之于人的意义至关重要。“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 无耻也”。宋朝的朱熹、陆九渊等思想家也强调耻感之于人之为人的意义。

1.2 耻感是道德教化的前提

“知耻”是人类“良知起源的一个重要的源泉”。在中国传统道德中, 耻意识亦是道德的基础。孟子有言:“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即他认为, 人皆有不忍之心或恻隐之心, 同时与生俱来的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 共同构成勒人类善良合宜的道德行为的基础。没有耻感, 一切无从谈起。宋朝学者周敦颐认为:“必有耻, 则可教。” (《通书·幸》)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他们都明确指出勒耻感是道德成长的前提。有了耻感, 就能以过恶的可耻而生愧悔之心, 从而及时改正。有了耻感, 就会有向善的追求, 因而能自觉从事修养, 接受教化。

1.3 耻感是德之养成的关键

耻感对于品德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心中有善, 这是耻感的一个基本特质。正因为心中有善, 故耻感便是一切美德的发端。对耻的恐惧即是高尚的发端。此外耻感是自律的根据, 而这些对于品德的养成都是极为关键的。

我国古代的先哲也有过这方面的论述。宋朝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子语类》卷十三) 石成金也说:“耻之一字, 乃人生第一要事。如知耻, 则浩己励行, 思学正人, 所为皆光明正人, 凡活贱淫恶, 不肖下流之事决不肯为。如不知耻, 则事事反是。” (石成金《传家宝》) 由此可见, 人的品德养成要有知耻心。

1.4 耻感是建成道德社会之前提

孔子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意思是说, 治国如果仅仅依靠刑罚, 国民虽然可以免于犯罪却不知耻, 也就难以形成一个有道德的社会;国家如果实行德治, 用礼约束人的行为, 人们就会产生羞耻感, 就会自觉接受礼的约束, 端正自己的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有道德的社会。由此可见, 孔子十分重视耻之于德, 德之于治国德意义。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如果社会成员缺乏耻感, 社会风气将不堪设想, “则祸败乱之无所不至” (顾炎武《目知录》卷十三) , 所以对于个人而言, 要把知耻作为“人生第一要事”;而对于国家社会而言, 要把对社会成员“知耻”作为教化的重要任务。这样才会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建立一个道德社会。

2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区别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反映, 二者有相同之处, 亦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谈及两者的不同之处。

第一,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根源之不同。各民族在起源时由于环境的不同、生活历程的差异和人类创造力潜能的不同发挥等因素, 形成了初始的民族文化差异, 我国传统的耻感文化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儒家文化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强调构建德治的社会, 而这种“道德”与“德治”都是与个人羞耻感紧密关联的。《论语》共有20篇, 498章, 一万六千余言, 其中与耻感有关的就有58章。西方罪感文化的来源从根本上说是基督教之“原罪说”。《圣经》记载:“人是生而有罪的”、“我们的罪高于我们的头”。

第二,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制约方式不同。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指出:“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真正的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感在内心的反映来做善行。羞耻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一个人感到羞耻, 是因为他或者被公开讥笑、排斥, 或者他自己被讥笑, 不管是哪一种, 羞耻感都是一种有效的强制力。……罪恶感则不是这样。”“这里, 即使恶行未被人发觉, 自己也会有罪恶感, 而且这种罪恶感会因坦白忏悔而确实得到解脱。”

3 耻感教育的困境

3.1 功利主义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固有的“利益中心”原则被功利主义曲解甚至泛化了:有些人抛弃起码的是非善恶, 以膨胀的私利为荣辱标准;有些人把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人看作“傻瓜”;还有些人想方设法谋取私利、占小便宜, 甚至以“宰热”、“欺愚”为能事, 而毫无羞耻之心。实际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只是只讲利益原则和经济效率。在一定意义上, 它也是一种“法治—德治”经济。如果把经济领域中通行的市场规则泛化到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就必然会出现把荣辱、人格、良心等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丑陋现象, 道德滑坡就不言而喻了。

3.2 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

一个社会荣辱观的形成与践行, 需要公平正义的社会运行机制。特别是在文化价值观念多元、网络传媒发达、种种舆论评价异常复杂的今天, 若没有合理的制度安排, 缺乏相对完善的社会运行机制, 是很难进行良好的耻感教育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总会受其影响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中, 我们的耻感教育也很难行之有效地进行。

3.3 多元文化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文化画镜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复杂的特征。按照英国学者汤姆林森来看, 人们津津乐道的全球化不过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经验主义状况, 既可以称为“复杂的联结”, 也可以说成是“时空的压缩”。在我国当前社会, 除了主流文化外, 其他非主流文化价值观念, 借助于全球性的大众传媒、网络和种种校费渠道等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直接引发了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在这种复杂的文化环境种, 我们的耻感教育陷入了“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困境。

摘要: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 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耻感文化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下, 加强耻感教育面临着许多的困境。

关键词:耻感,耻感文化,耻感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2] 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M].北京:三联书店, 1997.

[3] 宋元人.四书五经:孟子·公孙丑上[M].北京:中国书店, 1985.

[4] (宋) 黎靖德.朱子语录 (卷十三) [M].中华书局, 1986.

[5] 汤因比.历史研究 (中)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6]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论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7]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8] 张莉.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刍议[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9] (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著], 吕万和, 熊万达, 等[译].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上一篇:打造和谐发展新格局下一篇:论我国合成氨工业的现状及节能减排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