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公平性建设的思考

2023-01-02

1 引言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从1988年开征, 迄今已近30年, 为了适应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 个人所得税法30年来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但当前的个人所得税法依然存在许多待改进的方面, 其中有关公平性的改革是纳税人最为关注的。

2 我国个人所得税公平性缺失的表现

最近几年,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的频率极高, 这些改革主要是以减轻税负为主的, 但由于税制修订过程中一直无法综合考虑和全面兼顾, 导致我国个人所得税不公平现象加剧, 这种情况既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多元化和收入多样化的现状, 也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在公平性建设方面的缺失,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 税负与个人开支不对等。从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设定来看,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总体上是在不断提高的, 这种免征额的提高带来的是纳税人税负的下降, 从2006年开始, 我国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经过了从800元提升为1600元, 进而提高为2000元、2400元, 直到2011年确定为3500元的过程, 这种提高是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进行的, 大大减轻了个人税负。但当前这种免征额的设计还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当前的免征额的设计与居民的消费开支不对等, 致使纳税人感到税负沉重。免征额的设计, 应该是居民的日常必要开支, 以月为单位, 一个人日常的衣食等开支设计为3500元似乎较为合理, 但自从住房改革之后, 我国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住房开支 (房贷或房租) 在居民的基本消费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 以一个中等城市的个人而言, 3500元的衣食行开支尚算合理, 但如果加上住房开支, 这个数字可能要翻番。所以说, 免征额的设计不能全面考虑居民的生活开支, 这是一种公平性的缺失。更何况, 3500元的免征额只是针对工资类的收入, 有一些非固定收入如稿酬、劳务报酬所得在低收入阶段 (4000元以内) 其免征额的设计更低, 只有800元, 这种免征额的设计大大增加了低收入者的税负, 是一种公平性的缺失。此外, 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免征额设计上没有综合考虑纳税人的家庭总收入与负担情况, 单纯以个人作为纳税人, 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公平的缺失。

其次, 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上的横向不公平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相同收入的税收负担不同。举例来说, 以低收入者为例, 工资薪金所得在第一级收入情况下 (即月工资在5000元以内, 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3500=1500元以内) 税率为3%, 而劳务报酬所得在第一档 (收入在4000元以内) 的免征额只有800元, 税率却高达20%。也就是说, 同样是劳动所得, 以月收入4000元为例, 如果属于工资薪金税目, 则应纳税额为 (4000-3500) *3%=15元, 而这一所得如果是劳务报酬的话, 则应纳税额为 (4000-800) *20%=640元。同样的辛勤劳动所得, 因为归属于不同的税目, 致使纳税人税负差异极大, 这种税制横向设计的不公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再比如房租收入与红利收入, 同属于非劳动所得, 但一个允许做免征额扣除, 一个不允许扣除, 这也是一种横向不公平。

最后, 个人所得税制在设计上存在纵向不公平, 主要表现为同一税目收入的不同计算方式下税赋差距不合理。以劳务报酬所得为例, 同一收入一次取得与分次取得税负大不相同。举例来说, 仍以劳务报酬收入4000元为例, 这项收入若是一次性获得, 则应纳税额为 (4000-800) *20%=640元, 而这项收入若分四次平均获得, 则应纳税额为 (1000-800) *20%*4=160元, 而如果这项收入分五次平均取得, 由于每次收入刚好等于免征额800元, 则应纳税额为0。再以年终奖为例, 由于年终奖的特殊计算方式, 导致年终奖在某些计算的临界点处税额差距大, 全额累进的现象十分明显。举例来看, 若某人月工资不低于3500元, 年终奖54000元, 则其应纳税额为54000*10%-105=5295元, 而若此人年终奖增加1元, 则其应纳税额变成54001*20%-555=10245.2元, 这是因为多出来的1元钱刚好使税率累进到了更高的一级, 税负增加了将近一倍, 从而造成了这种奖金“多发不如少发”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使年终奖在每一个税率节点上都会产生一个“纳税禁区”, 即在这个“禁区”内的收入会使收入多的人由于税负增加而实际收入大大减少, 这就会使许多的纳税人在提高劳动率上有一种畏难情绪, 担心因为多付出劳动使名义收入增加而实际收入减少。这种纵向不公平十分不利于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3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公平性建设的建议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建设, 既要兼顾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又要适应我国经济现状与消费现实, 这将是一个逐步建设与完善的过程。

第一, 建议将现有的分类个人所得税建设为综合所得税。我国现在的个人所得税主体上还是分类所得税, 其特点在于对各种不同的所得分别设立计算征收方式分别征税, 这种税制计算简单, 管理方便, 利于进行源泉扣缴, 其缺点也十分突出, 即无法根据纳税人的综合负税能力来征税。简单来说, 有人单项收入高而收入项目单一从而整体收入低, 但由于单项收入累进档次高造成纳税金额大;有人单项收入低而收入项目多从而整体收入多, 但在分项征税的情况下, 每项收入都能享受免征额且每项累进的等级都不高, 从而总体税负低。这种情况下的税负与纳税人的收入必然是不对等的。因此从公平性方面考虑, 建议将分类所得税改为综合所得税, 即统计纳税人的当期总收入来进行征税。这种税制设计对于统计和征管的要求较高。但我国多年来实行储蓄实名制和不断健全会计制度, 使收入的统计已经有据可依。此外, 我国税务系统的征管体系建设已经比较完善, 税务与各管理部门的联网也基本完成, 所以在硬件上我国已经具备了实行综合所得税的能力, 完全可以将分类所得税改为综合所得税, 从而使个人所得税更加公平与完善。

第二, 建议重新设计免征额, 并设计家庭为单位的扣除模式。免征额是纳税人衣食住行的必要生活开支, 是纳税人收入中免予征税的金额, 免征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税负的高低, 考虑到我国居民的实际现状, 建议提高免征额为现有金额的两倍, 即7000元/月。从201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 我国2016年1-12月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为32977元, 月均大约为2748元, 按照我国计算免征额时用人均消费乘以1.93的倍数 (即每人大约负担1.93个人) 来算, 这一数字大约为5303元, 再以我国人均消费支出每年增长大约10%的比例来算, 将免征额定为7000元只是一个短期内的合理数字, 今后还应当随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而进一步调整。另外, 在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法中, 一般都会设计以家庭为单位的征收模式, 根据家庭人口、收入及负担情况设计免征额和税率。考虑到收入相同的人家庭负担各不相同, 建议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中增加以家庭为单位的征收方法, 以便进一步兼顾纵向公平。

第三, 对于劳务报酬、稿酬等其他类型的所得, 建议重新设计扣除和税率模式。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始于1988年, 从建成以来, 先后经过了多轮修改, 但这些修改主要针对工资薪金所得, 同时也兼顾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而其他类型的所得几乎没有进行修改, 现在沿用的征税方法基本还是1988年形成的, 这些征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现状, 亟待更新。首先, 原有的免征额已经不能适应现状, 尤其是早年形成的4000元以内扣800元免征额的规定, 当时是与工资薪金月扣除额800元持平的, 但之后工资薪金的免征额一再提升, 而劳务报酬、稿酬等四项收入的免征额却一直保持800元不变, 且这些收入项目在低收入阶段的税率又远远高于工资薪金, 如工资薪金第一档的税率只有3%, 而这些收入的第一档税率就是20%, 虽然稿酬所得有按税额减免30%的规定, 但其实际税率14%依然远远高出工资所得。此外, 劳务报酬所得中将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就定义为收入畸高, 要进行加成征收, 但这种收入畸高的定义也是根据早年的经济情况确定,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现状。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这种类似于自由职业者的不同于工资的非固定性所得越来越多, 这种迟迟无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制也越来越招致纳税人的反感, 由于公平性的缺失, 也造成了这些收入偷漏税现象的增加。因此, 现阶段的税制改革必须要兼顾全面性, 不仅进行工资类收入的改革, 同时也要进行其他收入的税制改革, 一方面要提高其他收入在低收入档的免征额, 另一方面要降低低收入档的税率。原来设定的4000元为定额定率扣除的分界标准已经不合适, 按现有的工资薪金3500元的免征额及定率扣除20%的规定来算, 应当将4000元的分界点改为17500元 (3500/20%=17500元) , 当然, 如果工资薪金的免征额提高, 这一标准也要随之提高。此外, 对于稿酬和劳务报酬这种类型的勤劳所得, 建议使用与工资薪金一致的超额累进税率以示公平, 而对于房租、红利类的非勤劳所得则可以适当简化征收或提高征收比率。

第四, 要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并健全收入及财产统计制度。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必然伴随着征管水平的提高, 这就要求税务机关提高征管水平, 适应新的所得税制度。尤其是在收入多元化的现状下, 面对一个人一个纳税期内会从多处获得多项所得的情况, 税务机关的信息采集与核算变得极为重要, 为了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征收, 需要税务机关及时与收入发放部门、银行、财政等联系, 以便及时获取信息, 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征收。而且, 在引入了家庭扣除标准的情况下, 税务核算会变得更加复杂, 这也需要税务人员及时进行法规培训与学习, 并升级税务征管系统, 以适应新税制的需要。而在实行综合所得税的情况下, 个人收入与财产变动的及时记录与统计变得尤为重要, 这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收入与财产的登记制度, 尽量减少现金发放或严格财务会计监管制度, 保证信息能及时充分地传输给税务机关, 从而进行及时足额征收。

第五, 建议大力发展税务代理业务。税收公平性的建设, 带来的是税制的进一步复杂化, 而且问题考虑得越全面, 税制复杂化的程度越高, 这必然使一些非专业的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产生许多困惑, 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数极多, 完全依赖税务机关解惑几乎不可能, 因此大力发展税务代理业有利于解决这一难题。而税务代理人员不仅可以解答纳税人的疑惑, 同时可以为纳税人代为计算税款、代为申报, 甚至可以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因此,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完善过程中的不断复杂化, 税务代理业的兴起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总之,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由于公平性的缺失, 导致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 修改税法以适应新的经济现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摘要:由于经济现状的变化,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多元化和收入多样化的经济现实, 个人所得税法在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方面都有所欠缺, 税收公平性的缺失将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因此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来进行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公平性建设。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公平性,缺失,建设

参考文献

[1] 马海涛.中国税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2] 计金标.税收筹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3] 梁俊娇.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4] 解学智.世界税制现状与趋势 (2016) [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14.

[5] 王乔.比较税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上一篇: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研究下一篇:我国公用事业管制革新——以电力行业改革为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