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抽薹小白菜特征特性研究

2023-02-08

小白菜 (Brassica rapa chinensis, 异名Brassica campestris chinensis或Brassica chinensis) 又称不结球白菜, 从幼苗到成株都能食用, 对蔬菜不缺, 堵淡完成周年供应, 丰富市场花色品种, 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但因为小白菜是种子春化型蔬菜, 在春季 (3-4月) 气温逐渐回升时抽薹开花, 影响小白菜的产量及价值[2]。因此, 选育耐抽薹耐寒小白菜品种, 对解决蔬菜春淡季的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在关于十字花科作物耐抽薹性的鉴定评价方法中, 早期育种者主要靠田间自然鉴定, 虽简单易行, 但受气候条件以及自然春化等因素影响, 其鉴定结果可靠性差。之后一些学者在耐抽薹性鉴定方法上做出研究:余阳俊建立了大白菜的耐抽薹性分类标准, 综合显蕾期与短缩茎 (薹) 长及抽薹指数作为大白菜抽薹性评价指标。张素君等人采用与抽薹早晚和抽薹快慢相关的7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采取隶属函数法, 主成分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对萝卜种质资源耐抽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3]。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材料取材于武汉市蔬菜研究所研究的的几种不同小白菜品种:四月慢、冬春22、WS-244-3 (日本青梗华冠类) 、WS-227亮绿特-9 (矮脚黄) 、WS-275-1 (矮脚菜-2) 、WS-300-1 (白-7-1) 、WS-307-2 (F1反交-2) 、WS-204-2 (太和-2) 。

1.2 实验方法

1.2.1 田间实验设计

于2014年9月27日播种于武汉市蔬菜研究所基地。本试验共8个品种, 每个品种设一个小区, 小区长160 cm, 宽105 cm。露天种植, 栽培管理按常规进行。

1.2.2 田间实验调查和记录项目

于生长期观察每个品种的长势、叶色、抗病性。在小白菜抽薹开花期, 每天观察并记录各品种不同单株是否显蕾、开花, 分别测量并记录不同单株的显蕾期、蕾期薹高、开花期、花期薹高、抽薹天数、薹高差、抽薹速度等各项指标。在试验结束时未全部抽薹开花的材料, 只统计显蕾开花植株的各项指标数据。

1.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SAS软件对上述7项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各性状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变异系数的计算采用SAS软件完成。

依据公式 (1) 和 (2) 计算与耐抽薹性正相关和负相关指标的隶属度[4]。

2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2.1 极耐抽薹小白菜的评价

于2014年9月27日播种于武汉市蔬菜研究所基地。本实验中的8个品种

截至田间生长142 d时, 6份材料均已经抽薹开花, 但仍有2份基本未显蕾, 表现为极耐抽薹。这两种分别是冬春22和四月慢。冬春22叶片亮绿, 束腰较好, 抗病抗寒性强, 株形直立, 外观优美, 商品性佳。四月慢叶绿且皱, 抗病抗寒性较弱, 但显蕾期较冬春22更长, 表现为更耐抽薹。

2.2抽薹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耐抽薹评价指标间的协同变异程度, 利用SAS软件对6份种质的7个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见表1。不同品种小白菜的薹高差 (DH) 和花期薹高 (FH) 为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达到0.942。其次, 开花期 (FD) 和显蕾期 (BD) 表现为极显著水平, 相关系数达到0.654。高度的相关性表明, 两个指标中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指标进行小白菜耐抽薹的鉴定评价。

2.3 耐抽薹性的综合评价

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小白菜的耐抽薹性, 通过公式计算出6个品种小白菜7项指标的平均隶属度, 主要分布在0.37~0.59。按照平均隶属度将其抽薹性分为5组, 各组不同指标的平均值见表2。在6个品种中, 极耐抽薹种质 (HT) 为一种 (品种5) , 在主成分分析中属于第Ⅱ类群, 其显蕾期和开花期为106.40 d和9.50 d, 抽薹速度0.77 cm/d。但较未显蕾的两个品种, 品种5并没有表现为极耐抽薹。2个品种划分为不耐抽薹 (LT) 级别, 其平均显蕾期和开花期为103.90 d和8.95 d, 抽薹速度0.44cm/d, 明显早于其他3类种质。平均花期薹高 (FH) 为20.70 cm, 比极耐抽薹种质 (HT) 低近12 cm。其中, 6号的隶属度最低, 为0.37, 为供试材料中表现最不耐抽薹的种质, 其他3个品种分布在耐抽薹 (T) 和中等耐抽薹 (MT) 中, 差异不是很大。

3 讨论

3.1 小白菜耐抽薹鉴定评价方法

在小白菜的育种研究中选育耐抽薹的品种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从本实验的鉴定评价结果看, 极耐抽薹品种小白菜是冬春22和四月慢。四月慢作为育种较早的耐抽薹品种, 表现出极耐抽薹, 其抗寒性好, 纤维少, 是目前春季栽培的主栽品种。冬春22作为近几年培育出来的耐抽薹品种, 在耐抽薹性上虽然稍逊于四月慢, 但其生物学性状好, 抗寒抗病强, 商品性佳, 是很好的耐抽薹品种。耐抽薹品种有ws-307-2 (F1反交) 和ws-300-1 (白-7-1) , 其中ws-307-2 (F1反交) 为青梗, 叶片亮绿, 叶型较长, 束腰性好。ws-300-1 (白-7-1) 为白梗, 叶色淡绿, 束腰性差。两者在虽生物学性状上差异较大, 但在平均隶属度评价中都为同一类群且表现为耐抽薹。ws-204-2 (太和) 在隶属函数分析中隶属度最低, 表现为不耐抽薹。在8个品种中未划分出极不耐抽薹品种。

3.2 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 利用隶属函数法, 相关性分析, 可以较好地全面评价耐抽薹小白菜种质, 特别是在耐抽薹性表现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这对鉴定及筛选耐抽薹小白菜品种有一定意义。

摘要:为了研究几种不同品种的小白菜耐抽薹性, 本实验采用8种不同品种的小白菜为研究对象, 露天种植, 田间鉴定评价几种白菜的耐抽薹性。结果显示, 在田间生长142 d时, 2个品种仍未显蕾, 表现为极耐抽薹。采用7个指标对显蕾开花的6个品种的白菜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 显蕾期和开花期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 可任选其中之一作为小白菜耐抽薹的指标。抽薹速度与薹高差、花期薹高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综合了这3个指标的描述特性, 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小白菜的抽薹能力。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 6个品种的小白菜被划分为4个级别, 能较好地区分品种间耐抽薹性。

关键词:耐抽薹,小白菜,鉴定评价,隶属函数法

参考文献

[1] 徐家炳, 赵岫云, 张凤兰, 等.小白菜系列品种的选育进展2008[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2-194。

[2] 李良俊, 鲁茂林, 徐强, 等.小白菜耐抽薹品种及其馅用特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蔬菜, 2009 (6) :41-45.

[3] 张素君, 邱杨, 宋江萍, 等.萝卜种质资源耐抽薹性鉴定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15 (2) :262-269.

[4] 张文娥, 王飞, 潘学军.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葡萄种间抗寒性[J].树学报, 2007, 24 (6) :849-853

上一篇: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探究下一篇: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急救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