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SCORM特性研究

2023-03-05

1 SCORM标准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终身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 网络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学习资源的可重用性低和跨平台共享性差以及对个性化学习的支持不足对网络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实施网络教育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 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可重用性和跨平台共享性以及对个性化学习的支持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网络教育十分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目标, S C O R M应运而生。

2 SCORM对资源的可重用性、跨平台共享性和个性化学习的支持

S C O R M (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 是由美国的教学管理系统全球化学习联盟 (A D L) 所制定的提供数位学习教材制作、系统开发共通性的规范。

如何将教材重用与共享是S C O R M的核心理念。S C O R M最新的规范书是S C O R M2004, 包含了三个部分:SCORM CAM (内容聚合模型) 、S C O R M R T E (运行时环境) 和S C O R M S N (排序与导航) 。

2.1 SCORMCAM (内容聚合模型) 对资源的可重用性的支持

S C O R M C A M中为内容聚合、内容组织结构、活动、可共享内容对象和微单元提供了不同级别的元数据应用组谱, 使得它们可以在系统中或系统之间被识别、分类、查询和获得从而被共享和重用。

可共享内容对象 (S C O) 是L M S通过S C O R M运行时间环境可以跟踪的最低粒度水平的学习资源。为改进可重用性, S C O应该也可以做到独立于其上下文情境。例如, S C O可以在不同的学习过程中重用, 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另外, 一个活动可以聚合一个或多个S C O资源 (或微单元资源) 组成一个更高聚合水平的教学或培训单元, 进而完成更高的学习目标。S C O是主观确定的小单元, 这使得S C O在多种学习情境中重用成为可能[1]。

在内容包中可以通过多种组织结构来呈现资源, 从而实现单个课程的多样组织结构, 使得相同的资源可以用于不同的组织结构中, 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内容包中定义的多个学习资源也可以通过使用元素包含一些相同的文件从而提高物理资源的重复使用。

内容包中的内容清单的作用范围是可伸缩的。一个内容清单描述可以独立使用的学习内容, 而如何组合和拆分学习内容由内容制作者确定。一个包只包含单个顶级内容清单, 顶级内容清单下可以包含零个或多个 (子) 内容清单。顶级内容清单负责描述整个包, 嵌套的子内容清单描述其所辖层次范围内的学习内容, 这些学习内容可以被拆分、重新组合和复用[1]。

在内容聚合模型中还有很多细节很好的支持了学习资源的重复使用, 对这些机制的理解和巧妙应用一定可以制作出可重用性强的资源, 从而减少重复资源的浪费。

2.2 SCORMRTE (运行时环境) 对资源的跨平台共享性的支持

运行时环境的规范包括了激活 (Launch) 的规范、A P I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g r a m Interface) 的规范以及数据模型 (Data Model) 的规范。概括来说, 运行时环境非单指服务器端或使用者端的规格, 而是整个包括如何将学习对象从服务器传送到使用者端, 以及S C O如何与L M S进行沟通的规范。

所谓的激活 (L a u n c h) , 便是L M S将Aggregation、SCO及Asset等学习资源在使用者浏览器上予以呈现的过程。

A P I提供了S C O与L M S沟通的管道, SCO可以通过呼叫实现于Java Script的API接口达到与L M S沟通的目的。由于S C O R M中整合了A P I的机制, 等于隐藏了不少S C O原先应该实现的细节, 对于包装教学内容的学科领域专家而言, 相信可以更容易包装学习对象。A P I的设计同时也提高了沟通性 (直接可在提供A P I的平台上执行) 、以及重复使用性[2]。

数据模型的部分, 基于L M S追踪S C O状态的需求 (该学习对象是否已被顺利激活还是已被阅读完毕) , S C O R M采取建立一组数据模型的参数的方式, 来进行追踪。大致上的概念便是将L M S及S C O间要沟通的项目参数化, 成为资料模型。L M S通过A P I得知S C O当下的参数组态, 便可以追踪S C O的状态, 从而当网络课件从一个系统移植至另一系统时也可以追踪测量学习者在之前教学系统中的学习历程。

2.3 SCORMSN (排序与导航) 对个性化学习的支持

SCORM 2004 SN的重点, 在于串连原本各自独立的学习对象, 教学设计师可以将教学策略通过“顺序浏览”融入数位教材设计之中。为了使教材更符合实际教学情境, SCORM 2004 SN定义“顺序”为教材发展者将一份教材单元传达给学习者的相对顺序, 即在什么情形下教材的片断将被传递或跳过, 当教材被传递给学习者时, “顺序引擎” (Sequencing engine) 组件被使用以执行特定的规则或行为;教材浏览的顺序是指“学习管理系统” (L M S) 根据学习活动而作的判断, 如同触发引擎般地更改学习路径。总而言之, 符合SCORM 2004 SN的教材设计让数位学习能够适应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因而其可作为个性化的教学策略[3]。

3 S C O R M应用仍存在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SCORM应用的复杂性

S C O R M标准尚缺少如何设计有效教材的指引, 制作符合S C O R M标准的优秀教材需要技术人员、教学人员和教学设计人员等多种角色人员的通力合作, 于是创造简化制作的工具, 增加教学设计的指导、改造现有资源都是推动它发展的有效的措施。

3.2 SCORM的适用范围

虽然S C O R M是目前远程教育领域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标准, 但它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自学式的线上教材是S C O R M最适合的领域, 它最初是要应用于企业或政府机关, 其实我们可以发掘有类似需求的用户群, 例如远程学习的学生, 高校里的网络班课程, 这些学习者都是需要依靠在线教材以自学为主的。A D L都坦承从S C O R M的推展过程中, 它学到了“要妥适管理外界期望”的教训, 因为没有哪一个标准能满足所有的要求, 若是没有目标的盲从, S C O R M相符教材所能带来的效益非常有限。

4 结语

目前, 关注S C O R M标准的人越来越多, 各平台和课件制作厂商纷纷出台符合S C O R M标准的L M S和课件资源, 可见S C O R M标准的可操作性已经很强了, 相信各界都会积极实践, 不断促进资源的可重用性和跨平台共享性, 减少资源重复开发造成的浪费, 建立终身制个性化学习环境。

摘要:网络教育是当今国际国内教育的主流发展方向, 其开放性、共享资源、无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环境。但是在发展网络教育的过程中, 资源的可重用性、跨平台共享性和可扩展性成为影响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就针对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SCORM-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论述了SCORM标准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在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SCORM三个组成部分对可重用性、共享性和个性化学习的支持机制, 最后论述了SCORM应用仍存在和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SCORM,可重用性,共享性,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 ADL SCORM2004翻译文档http://www.scormexplorer.com/post/scorm2004.html.

[2] scorm详细介绍 (四) -执行时期环境 (RuntimeEnvironment) .http://www.scormexplorer.com/post/52.html.

[3] 符合SCORM 2004 SN规范的适性化教材设计对学习成效之研究.

上一篇: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对策分析下一篇:浙江沿海盐碱地绿化适生树种及技术措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