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五年战略目标

2022-07-06

第一篇:集团五年战略目标

东太企业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06——2010年)

一、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

1、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空前的高速发展期,在这段时期,整个社会经济的基本面奇佳,经济发展的内驱力非常强劲。2006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10.9%,后增长到11.3%,到现在其实已超过20%。

国家继续加强对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支持,去年刚刚出台36条,贵州省出台了42台。几年来,相关法律对非公经济的措词也在改变,由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非公经济迎来广阔的发展天空。

2、不利的外部环境

由于铜仁地域长期的闭塞环境,致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于省内其它地州,政府官员思想解放程度也相对落后,地方文化心理中惰性色彩仍较严重,给公司跨越式发展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一定难度。

(二)内部环境

1、有利的内部环境

东太企业经过12年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来,步伐更为稳健。到今天,企业日益成熟,渐入创业佳境:企业领军人年富力强、思想境界高,经济管理思路清晰;广大员工团结和谐,作风踏实;人力上,经过多年创业,锤炼了一支能征善战,对企业有感情,深深融入企业文化的团队;企业文化氛围和谐浓厚;员工士气高昂,工作争先恐后;公共关系经多年营造,日臻融洽。

2、不利的内部环境

(1)人力资源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员工整体思想层次不高,缺乏独立运作项目的人才;

(2)公司员工地方思想色彩较浓,缺乏危机意识,给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带来困难;

(3)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粗放式管理习惯,加上房地产开发的地域性,整个企业的认知偏向于封闭化、保守化,运作项目时展不开手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战略分析与选择

(一)农业开发机会分析

1、政策机会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大,特别是2006年,国家经济增长幅度较大,财政收入空前增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策下,国家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在农业项目贷款上的态度也更为开放。

2、企业内在条件

东太企业多年来在农业开发方面的产业积累,加上良好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使东太在铜仁具备了农业开发无可比拟的优势,铜仁地区支持农业开发,东太是众心所归,值此千载难逢之机,东太企业在农业开展大手笔运作占尽天地、地利。

3、农产品市场开发机会

在农产品市场开发方面,与湖南及贵州遵义等地州相比,铜仁农产品开发未成气候,存在很大的存量市场;

4、农产品开发机会

在农产品开发上,有广阔的国外市场可以开拓(根据7月湖南农业企业考察结果),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国内市场还可容纳若干个农产品强势品牌,如辣椒就仅老干妈一家独占鳌头,从品牌建设的角度看,农产品开发空间广阔;在内部产业关联性上,农产品市场开发可以现有的房地产业进行产业契合和互补,化解风险。

(二)房地产开发机会分析

1、商业地产开发机会

在商业地产开发方面,铜仁乃至贵州省很多地、州、县缺乏上档次的商业街,以东太现有的商业地产开发意识和运作能力,通过开发超越当地商业街水平的商业物业,占据绝对高度,引导一地的商业中心,带来巨大的开发利润。

2、休闲地产开发机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居民迁入区域性中心城市居住,作为平担开阔开发地块有限的贵州省各山地城市,城市核心区的拓展空间十分有限。加上有车族的逐年增加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居民心理空间距离大幅度缩短,郊区化住宅开发的潜力将日益彰显。特别是铜仁夏天奇热,以避暑为主的休闲地产开发将是机会所在。

3、旅游地产开发机会

就铜仁而言,旅游开发的硬件配套建设还方兴未艾,随着即将兴起的梵净山旅游业(梵净山索道的兴建、贵州旅游品牌宣传的成功、梵净山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的兴起,铜仁需要大量的酒店、休闲度假村等旅游地产项目作配套。

(三)旅游业开发机会分析

1、资源垄断机会

铜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铜仁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视野不开阔,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认识到铜仁旅游资源价值未来的无穷价值。例如,欧洲莱茵河,非常美,很有名,但没有江口的太平河美。

基于这种观察,在大多数人还未认识到梵净山旅游资源价值的时候,也是占有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而且是低成本获得的最好时机。购买景区土地使用权、部分旅游景点经营权、矿泉水源、紫袍玉带石、国画石等梵净山旅游资源,一可待价而沽,二可自行开发。

2、旅游开发进入时机

梵净山索道的兴建、贵州旅游品牌宣传(“多彩贵州”、“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活动)的初步成功、铜仁交通环境的改善,以及贵州省现届有关领导的思想解放,预示着梵净山旅游热将为时不远。在这个时候涉入梵净山旅游开发,时机成熟。

(四)综合分析

基于国家对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的增强、农业开发本身的市场潜力,以及东太在农业方面的多年积累,加上出于企业安全的考虑(房地产行业被时下歪曲为“罪恶行业”),农业开发可定位为未来的主要产业。以此为大平台,开展农产相关产业多元化经营,将旅游、房产、投资套入农业开发的框架内,对企业整体形象、融资和资源整合均带来极大优势。

三、发展愿景

以农业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形成以农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多元化,包括旅游地产、生态观光农业、农产品市场建设,并逐步向发展前景广阔的旅游、IT等行业。

5至10年内,将东太打造成贵州省首屈一指的农业集团公司,净资产达30—50亿元。 在向发展农业相关多元化的同时,走投资型企业之路,在人才队伍上打造一支资本运作

的专业团队,总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和管理,对投资负责;子公司、事业部进行项目运作,对经营负责,在公司内部打造若干个千万富翁。

四、战略目标

(一)农业方面

1、通过建设东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积累经验,借鉴深圳布吉等农产品市场成功模式,在省内外建3—5个建筑面积共达25万平方米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优势互补的农产品市场集群。

2、充分运用质量检测、信息网络、电子商务配套系统,与深圳布吉等国内农副产品市场联姻,互通有无,同时在深圳或香港建立出口站(点),打通出口通道,并与物流发展配合,建立起对内销售,对外出口的市场营销网络。

3、在铜仁建设占地500亩以上的大型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5—8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农特产品生产线;为了解决上游资源,依靠各级政府,整合全区农产品资源。

4、以4500亩森林基地和八官溪农业生态植物园为基础,与原材料基地建设相结合,配合黔东旅游线的建设,建立2个以上的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园区。

5、至2011年,农产品市场营业额达10亿,纯收入0.1亿,其他农业项目营业额1亿元,创外汇1000万美元。

(二)房产方面

走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休闲地产开发之路,逐步向铜仁周边县、市及省内重要县、市渗透:完成上河城纯住宅小区项目开发。在核心竞争力打造上,继续走以房地产开发流程为主线条的专业化道路,配合农业、旅游开展房开项目。力争5年内完成三建筑面积在50万㎡以上的大型房开项目,完成5个建筑面积在20万㎡以上的中小型房开项目,为企业创利5亿元以上。

(三)旅游方面

5年内,在铜仁各县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建酒店10个以上,其中一半为经济型酒店;收购和打造梵净山旅游景点5个以上,建农业旅游观光生态园1个,面积在100万㎡以上;开发旅游商品2种以上;设旅行社1个以上,在旅游产业投资5000万元以上,创收2亿以上。

(四)投资方面

侧重于农业项目投资管理水平的提升,5年内形成较为成熟的项目投资管理团队,能有效管理20亿以上的投资项目,同时,在担保业务方面进一步深入,由贵州广润投资担保公司为东太集团其它子公司担保贷款3亿以上。

(五)其它方面

1、广告:东太大道硬件建设全面完善,广告价值得到提升,5年内广告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2、物流:配合各地农副产品市场开发,建立成熟的物流配送和管理公司,跟上市场建设的需要。

五、战略方案

(一)战略实施的基本思路——以项目为导向,以投资为核心的差异化、规模化战略

1、以项目为导向

项目是企业赢利的载体,是企业扩张的基本形式,是确保按时还贷的前提。公司下步的企业建设和资源整合,将以项目为导向来开展;

2、以投资为核心

项目的本质是利润机器,项目运作过程是一个投资回报过程。根据东太企业发展的大框

架,作为总公司和企业核心机构,应跳出项目的格局,走项目投资之路。下步,总公司对子公司、子项目是投资关系,子公司、子项目对总公司的投资负责,公司整体上走投资型企业之路。

3、差异化战略

在行业和市场未成型的初级阶段,差异化战略可为企业赢取先机。

差异化是指要在项目运作上走“高人一格”和“发现别人未发现之机会”的差异化之路。具体而言,就是在房地产上要打造领袖市场的先导开发之路,形成绝对优势地位——如在商业地产上,我们说哪里是中心,哪里就是中心。在旅游开发上,发现别人未发现之旅游开发资源价值,超前于人运作项目。

4、规模化战略

在农业开发和农业资源整合上,走兼并、收购的规模化之路,迅速做大企业资产规模,进行企业包装。

(二)新战略下的管理调整

对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战略的需要。

1、逐步根除人治管理在企业中的存在空间和可能性;

3、子公司、子项目、事业部增强独立管理和运作能力,摆脱对总公司的依赖性,各负责人不仅在经营要独挡一面,在管理上也要有章法、有实效;

4、董事长完全从事务中超脱出来,从事地域性、战略性业务开拓,从事高层公关,从事投资决策,从事资本运作,从事研究院的指导工作;

5、实行总公司与子公司、子项目、事业部的职能划分,建立总公司对子公司、子项目、事业部的有效管理、支持和监督体系;

6、以财务为管理的核心和导向,财务管理成为决策核心之一;

7、树立以战略、项目、财务为中心的管理观念;

8、在2006年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工作流程,规范管理。

(三)新战略下的机制调整

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在可控条件下实行分权管理,子公司、子项目、事业部相对独立运作,划清责、权、利。总公司与各子公司、子项目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投资关系上,给子公司总经理、子项目经理独立运作项目的空间,给予较大的激励,在公司内打造若干个百万、千万富翁。

(四)新战略下的人力资源调整

1、在人才数量上,3年内,需要10个总经理,50个项目经理。

2、同时在公司智力结构作较大提升,硕士以上文凭达5人以上,投资型、智慧型人才占员工总人数的40%以上。

(五)新战略下的融资思路

1、申请农发行长期贷款5—8亿元;

2、抵押贷款10亿元;

3、合作资金3亿元;

4、短期贷款5亿元;

5、其它贷款10亿元。

(六)企业空间布置调整

在企业的空间布置上,将企业空间扩大到省内乃至发达城市,在省内主要是打基础,做基地,做产品,在发达城市主要做科技、研发、融资、市场等;

(七)企业文化保障

在企业文化上,进一步营造健康、快乐、务实、上进的阳光文化,以企业文化吸引人才,

保证价值认同和工作协调;

(八)智力保障

在智力保障上,成立东太研究院,开展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研究院作为东太企业的培训机构,采用“研究员人员深入一线进行实际研究,管理人员进入学院深造学习”的互动交流方式,使研究成果作用于管理,管理实践为研究提供依据,探索一条东太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战略实施

强有力的战略实施团队、大量有丰富经验和逻辑判断力的项目管理人才、适应新战略环境的激励手段、积极的企业文化,以及有效的信息沟通体系,是战略实施的保障。

1、在公司内开展战略宣导,使公司上下均领会未来发展战略,以便全体员工步调一 致地执行战略;

2、建立多个富有项目运作经验和能力,开拓性强,有工作方法,能迅速开拓新项目的 团队;

3、在企业人力、资金、物力资源上,首先保证项目团队,并分配到关键性的战略环节 和价值链活动中;

4、各个分项目分别制订支持战略的程序和政策,包括战略业务流程与激励政策等;

5、制定战略实施的详细计划,并采取措施促进活动效果的改善;

6、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信息及运作系统,使公司的所有人员都能更好地扮演他们在战 略管理中的角色;

7、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适当的激励,以鼓励战略目标的实现;

8、建立一种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组织文化和工作环境;

9、充分发挥战略实施过程中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不断提 高战略实施的水平;

10、战略执行时间表

七、战略控制

1、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战略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2、每半年进行一次战略执行调查和评估,适时调整与战略不一致的因素;

3、若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其它影响战略执行的因素,即时进行适应性调整。

八、战略总结

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结束后(2010年),进行一次战略总结。对战略制定、执行和调整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战略成果,为下一个五年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经验。

第二篇:建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的重要时期。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及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在总结分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提升基础上,制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背景意义

1、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企业成员所共同认同和遵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与精神财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激励员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力量;是构建和谐内部环境的粘合剂和思想感情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集团在58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实施“塑造品牌、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战略,建立了完善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体系,“建楼育人”等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劳模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等企业文化。2004年以来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坚持理念灌输、主题推进、典型引路,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的实际,建立共同愿景,完善学习机制,搭建学习平台,开展全方位团队学习,促进了学习与工作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型组织文化。同时大力塑造企业品牌,通过在主流媒体上,对集团改革发展成果等一系列题材的精心策划、持续宣传、整合传播,树立、提升了新时期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新建工”的良好社会形象。2010年12月以来,针对近年来集团推进产业、产品多元化,产权多元化,业务国际化,市场布局京内、京外、境外三分天下,人力资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集团公司与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合作全面启动了集团企业文化整合与提升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体系。

58年来,具有建工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推动企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10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连续创出历史新高。2010年,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500亿大关。集团先后荣获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等称号,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走在行业前列,铸就了“建工”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

3、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文化尚未形成合力,“集而不团”现象相对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母子文化有待进一步融合,母文化需得到进一步认同;二是改制企业合作双方的文化融合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重组需要从价值观、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一致性;三是“走出去”实行人才本土化,跨地区、跨国家的文化冲突凸显;四是企业文化统一的管理机构有待建立,严密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五是企业文化体系执行缺乏严肃性,VI体系不规范使用现象比较突出,需进一步规范。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集团改革发展实际和“十二五”时期战略实施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继承50多年集团积淀的优秀企业文化精髓,吸收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优秀成果,分析破解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努力建设具有建工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大力推进“塑造品牌,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战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基本原则

1、一主多元原则。整合和提升后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集团文化建设的总纲,各成员单位要对照集团企业文化进行本单位的文化整合与对接,自觉与集团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同时尊重二级单位的个性化诉求,允许各二级单位在统一性指导下培育和创造特色文化,实行二级单位的文化相对多元。

2、战略先导原则。文化建设,战略先行。文化与战略之间的高度匹配是企业追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在集团“十二五”规划的框架下进行,服务于“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实现。

3、注重实效原则。集团企业文化内容的落实,要尊重企业实际、实事求是地宣传和贯彻。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集团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不走过场,不走形式,重在效果。

4、与时俱进原则。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和集团自身发展实际,在充分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对集团企业文化体系的内容做适度调整,不断服务、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

5、先易后难原则。根据二级单位实施企业文化的条件成熟度区别对待,实行先易后难原则,有序推进母子文化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在条件较好的单位率先实行,为其它单位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其他单位积极参与,自觉执行。

四、工作目标

1、远期目标

到2015年,集团新型企业文化基本确立,成为集团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VI体系全面应用,集团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建工品牌价值显著增长,母子公司文化管控体系基本形成。

2、近期目标

到2012年,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架构基本建立,企业文化宣传载体健全,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得到广泛开展,新的理念体系得到完整导入,VI视觉系统得到规范应用,母子文化实现初步整合。

五、实施步骤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按照分阶段、有计划的原则不断推进: 第一阶段:导入期(2011.92014.4)

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期,除了要不断深化管理和运作各种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继续在理论和观念方面进行正向推广外,还需要审视完善管理制度,将企业文化理念在制度中进行反映,形成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将“理念文化”变为“实体文化”,进而形成“行为文化”。

1、全面推广集团企业文化

深化管理和运作各种企业文化传播网络,包括手段上的深化和内容上的深化。手段上的深化,要形成立体传播、紧密配合的文化传播体系,做到形式多样,灵活运用,不断扩展。内容上的深化,要在传播内容上由导入期的基本理念的介绍和推广,变为深度分析和阐述,将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各种理念与建工集团的具体工作相结合。

2、对照集团企业文化完善管理制度

要审视现有的制度是否存在和整合与提升后的集团文化不一致的地方并进行修改。同时,要在新版企业文化体系的指导下,根据企业需要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和丰富完善企业的制度体系。

首先,要按照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要求,开展制度完善与创新。对现行制度与文化的匹配性进行分析,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党务管理等领域的制度安排与企业理念的匹配性分析,辨析现行制度的导向性和系统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其次,各单位要根据员工行为规范进一步制定完善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基本要求是要突出职业特点,体现关键性的岗位责任,明确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形式上要简明易记。 最后,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做好四种激励。四种激励:一是管理者行为的“垂范激励”;二是增强亲和力的“融通激励”;三是布置工作时的“责任激励”;四是决策过程的“参与激励”。

3、总结推广企业文化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

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要进行深入剖析和大力宣传。利用企业内部媒体及社会媒体等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各单位、各专业的 “创业、创新、创效、创一流”先进典型,通过先进模范人物展示企业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4、加强外部媒体宣传

在取得初步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除了将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内化的产品、服务、员工的行为向外界传递以外,还要进行对外宣传,特别是以集团成立6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企业改革发展业绩。一方面,进一步树立集团良好的外部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外部舆论氛围的营造助推内部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5、深化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文化的塑造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员工的荣誉感、使命感、成就感是否被充分激发。企业文化深化期仍要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全集团广大员工的企业文化参与意识,提高对集团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实践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6、举办集团企业文化展览

以集团成立60周年为契机,举办反映集团60年辉煌发展业绩的大型图片展览,记录建工集团的创业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充分展示建工人肩负国企社会责任为国家城市化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其成为对员工进行教育和企业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7、总结交流经验

适时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期经验交流会,总结各单位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内容,着重对各单位对照企业文化开展制度完善与创新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

第三阶段:提升期(2014.5- 2015.12)

提升期是在企业文化在内部得到普遍认可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开展公关宣传活动,推广企业形象,在业界树立良好口碑,企业社会影响力、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1、举办研讨会或管理论坛

在集团筹备上市的关键期,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行业研讨会、管理论坛、新闻发布会等,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在社会上引起关注,掀起宣传高潮。

2、策划大型公关活动

利用重点工程建设关键节点进行新闻发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举办“建工杯”新闻奖等大型公关活动展示建工集团发展成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4、开展立体宣传推广

加强宣传策划,将企业发展业绩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在中央、主流媒体和建筑行业媒体上开展新闻宣传、广告等立体宣传,扩大建工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提高影响力。

5、总结交流经验

适时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期内外部经验交流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学习吸收外部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推广、介绍建工企业文化。

六、工作要求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文化兴企、文化强企之路,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策划,扎实推进建设具有建工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整合与提升是集团形成整体合力,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认识到集团坚定推行一元文化的决心,自觉将子文化向集团母文化对接,服从集团发展的大局。

2、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带头抓好落实,切实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相结合,形成专职部门牵头、党政工团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3、加大宣传,典型引路。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企业报、局域网、板报橱窗等形式以及征文演讲、座谈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应用理念等,使整合与提升后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掘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加强宣传报道,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要通过大力、持续的宣传工作,吸引凝聚广大干部员工参与、认同、共享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实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4、加大投入,确保实效。各单位要明确把企业文化建设投入列入支撑集团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纳入经营预算,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经费的使用要科学管理,精细使用,特别是在VI的规范应用上要有经费保障,确保企业形象的统一。

5、加强考核,挂钩绩效。各单位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考核应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着眼,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细化考核内容,逐项检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时效性等,以及各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等,通过考核确保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地生根。

第三篇:关于温州快餐店五年经营战略的规划与实施报告

温州快餐店位于滨江区商业街88号,主要经营各种家常小菜和特色小炒,例如:油爆茄子、酸菜鱼、平菇肉片等等。营业面积不到只有25平方米,现有人员5-8人,……。从2008年起至2014年,温州快餐店的战略规划如下:

一、 温州快餐店的战略形势分析

(一) 温州快餐店存在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附近有很多的学校,有着很多的学生客源。

2、 有着较为低廉的价格、可口的味道。

3、而商业街的各种小吃和饮料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高盐和多味精为主为特点。相反,人体所必需的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很少,多吃对健康不利。而快餐则采用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大多有着较为合理的营养和膳食搭配。

(二) 温州快餐店存在的劣势

1、缺乏企业形象管理:进入麦当劳餐厅,服务员一样的红白条相间的着装,一样的笑脸相迎,一样的殷勤服务使你顿时感到“宾至如归”。然而,当我们走进温州快餐店时,服务员都是服装各异,没有同样的着装,服务也不怎么样。

2、缺乏高效率:都是手工操作的,例如:收银我们就要排很长的,都是手工操作的。

3、缺乏规范化管理:温州快餐店只注重对食物的口味进行改进和完善,而对于提高其服务水平之类的往往有所疏忽,然而追求高档的服务恰恰正好是现代消费的显著特点。

(三) 温州快餐店面临的机遇

1、在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客源会不断增加。

2、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消费能力也在提升。

3、快餐以其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符合大众口味,有一定市场份额。

(四) 温州快餐店面临的威胁

1、各个学校的食堂,食堂的食物便宜,食品安全保证。

2、立志园、立业园等底楼的各种小吃店,购买方便。

3、商业街的各种小吃店和快餐店,小吃种类繁多,口味美好。

结论:根据温州快餐店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可以看出温州快餐店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威胁,因此温州快餐店的总体战略应该采取发展型战略,其竞争战略应该采取成本领先战略。

二、 温州快餐店的总体战略

通过战略形势分析,温州快餐店的总体战略应采取发展型战略,

(一)、市场渗透战略

1、增加产品购买数量:温州快餐可以推出套餐搭配购买。

2、扩大产品的购买者:要求温州快餐店价格更加实惠,各种菜式质量更加好、快餐店的服务也要提高、加强对快餐店的推广。

3、改进产品特性,吸引更多顾客:温州快餐的包装从原来泡沫盒改为环保的纸盒子,增加新的菜式等。

(二)、市场开发战略

1、市场开发:把温州开餐开到各大高校特色餐厅里面去。

2、在市场中寻找新的潜在客户:原市场只针对学生群体,我们可以扩展到老师和在附近打工的人。

3、增加销售渠道:从原有单一的一家温州快餐店,扩展成连锁店的模式。

4、增加产品的用途:快餐除了可以填饱肚子以外,还可增加其的营养价值,快餐业可以吃健康来。

(三)、产品开发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菜性质开发不同的菜式:

1、瘦身的菜式:脆拌水萝卜、芥油菠菜粉丝、 腐汁苦瓜

2、养颜的菜式:黄豆香卤海带--排毒、抗氧化去皱--红酒牛肉煲

3、养生的菜式:银耳百合香蕉羹美容护肝脏、山药薏米粥---排湿补脾胃

(四)、市场创造新战略

温州快餐店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有哪些经营不善的餐饮店,我们可以把这些餐饮店兼并掉,同时把兼并的餐饮店与我们的温州快餐店相结合,推诚出新,来扩大我们的经营范围。

三、 温州快餐店的竞争战略

温州快餐店在竞争战略方面,应该采取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市企业的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方法。

1、可以帮助温州快餐店扩大市场份额、迅速占领市场。

如果一家快餐店能够取得成本领先地位,其价格低于同行业竞争的快餐店,也就能为该快餐店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

2、可以帮助温州快餐店获得超额利润

如果快餐店市场供求相对平衡,同行业价格差不多,具有成本领先优势的快餐店盈利就会高于其他快餐店,同时,良好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快餐店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新的成本优势。

3、可以降低温州快餐店营业风险

顾客希望快餐店降低价格,供应商希望提高价格,而具有成本优势的快餐店可以更好地在两者之间周旋,从而降低营业风险。

4、可以减轻温州快餐店的竞争压力

如果一家快餐店的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则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较低的价格水平可以形成有效的市场进入壁垒,防止新进入者抢占市场份额。

在本地的中低档餐饮业市场的,消费者多为在校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对价格敏感度极高,对服务个性化和差异化则要求不高,降低价格将可以有效的刺激需求,而且市场容量大,成本领先战略很适合这个市场。

四、 温州快餐店战略总结

从2008年起至2014年, 温州快餐店在五年的战略规划实施中,计划实现销售120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完成五年的经营目标,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销售渠道。

现在快餐的发展前景很乐观,尽管它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给快餐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温州快餐在充分认识自身优劣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竞争策略,推陈出新,抓住每一次发展机会,相信它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在快餐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第四篇:二、新一届政府五年奋斗目标

2013年第1期

2013年3月12日

禅城

区内河涌污染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区政府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把内河涌污染整治工作列入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区人大常委会更加强了跟踪监督。去年3月份,区人大办、城建环资工委会同区纪委效能监察室分别到相关职能部门及“一镇三街”开展调研座谈活动,重点听取了内河涌治理项目计划投资前期启动资金的落实、工程建设和招投标业务培训等情况汇报。今年3月7日,常委会组织全体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实地视察了亚艺湖、镇安污水处理厂、汾江河北岸等工程项目,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和提出整治建议,为今年6月份常委会对区政府开展水环境工作进行审议提供有力依据和参考。

一、基本状况和整治历程

禅城区共有河涌138条,总长216.8公里,其中主干河涌27条,支干河涌23条,支涌88条。目前,禅城区已完成河涌整治总长约54.4公里。

目前,禅城区初步构建起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骨干体系,建成污水处理厂5家,处理能力60.4万吨/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网约130公里(雨污合流制管网1750多公里)、污水提升泵站14座。

禅城区内河涌整治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至2007年,四次整治遏制汾江河污染。

27年间,面对城市高速扩张与内河涌水质恶化的突出矛盾,市政府投入45亿余元进行汾江河整治。1980年投资260万元兴建沙口水闸、疏浚河道,使汾江河水质有所好转;1989年,汾江河水质再次恶化,佛山市成立汾江河综合整治小组,投入1500万元完成了汾江及军桥涌疏浚工程、镇安污水处理厂首期等工程,使汾江河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1996年至2000年,市共投资10.4亿元整治汾江河,重点实施企业污水排污整治及集中处理、河道堤岸建设及清淤工程,使汾江河水污染得到遏制;2001年至2006年,市政府再投资35亿元,对整个汾江河流域实施了截污、引水冲污、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中心站建设等八项工程,汾江河水质得到好转。

第二阶段:2008年至2010年,三年汾治实现河水变清。

2008年至2010年,由于污染速度远快于治污速度、污染物排放远大于汾江河的环境容量,汾江河水质日趋恶化,市政府下决心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汾江河综合整治工程。禅城区作为汾江河综合整治的主战场,投入16.65亿元,强势推进一批综合整治重点工程项目,实现 “三年江水变清”的目标。

第三阶段:2012至2014年,实现主干河涌不黑不臭目标。

禅城区正在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约12.75亿元,包括“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城乡环境整治”及“禅城区水环境整治提升”两大类项目,总计76个子项目。整治将建成覆盖全区的污水收集系统,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同时,活化内河涌水系,实现主干河涌水体不黑不臭、持续变清。

至2012年,佛山市、禅城区两级政府累计投入内河涌污染整治资金近60亿元,其中,1980年-2007年,市政府投入汾江河等内河涌污染整治资金45亿多元,2008年至2010年,禅城区汾江河整治实际投入治水建设资金达16.65亿元,2012-2014年禅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75亿元。

二、主要整治措施和成效

(一)项目带动,以大规模工程建设推动大整治

2007年以来,我区内河涌污染整治主要包括五大工程:

污水处理:禅城区扩建污水处理厂2座,新建污水泵站5座,铺设污水管道超过36公里;污水处理能力由45万吨/日提升到60.4万吨/日。

河涌及岸线整治:完成河涌岸线治理12.4公里, 清淤河涌68条,长度54.4公里。 污染企业整治:整治污染企业78家(含计划外49家),其中计划内29家减少污水排放5.88万吨/日。 景观绿化: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形成汾江“十里绿化长廊”。

其他工程:包括汾江河建成生态浮岛6285多平方米,安装曝气机9台;打造“中山公园活水园”治水教育基地。

(二)建章立制,以制度维护和保障内河涌污染治理成效 我区制订了《禅城区排涝河涌(暗涵)管理办法》、《禅城区汾江河流域河涌综合整治与管理工作方案》等。2008年起,我区与各镇(街)签订了《佛山市禅城区排涝内河涌管理目标任务责任书》,明确了主、干、支涌的管理责任。2009年,按市汾治指挥部精神,我区制定实施了《禅城区汾江河流域河涌综合整治与管理工作方案》,明确由涌长对辖区内河涌综合整治工作负总责等制度。

(三)攻克难点,亚艺湖水质治理收效明显

几年来,落实“两园”工程,改善湖涌水质。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局对亚艺湖周边水环境情况进行勘查,对周边企业进行排查,对关键点位进行采样监测,湖景路污水干管工程、亚艺湖周边管网改造工程投入运行,实现减少流入亚艺湖污水约1万吨/日;实施科学有效的调水方案,加强了亚艺湖水系的引排水调度,加快了水体置换速度,使亚艺湖水质得到了较为明显改善。

经过一系列的整治,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流域水质明显提升。汾江河主要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整体水质已由劣Ⅴ类逐步向Ⅴ类转变,汾江河水不黑不臭、三年江水变清的目标已基本实现,2009年及2010年,已停26年的龙舟竞渡传统民俗再现汾江河,充分展示了汾江河整治的阶段性成果。

二是源头截污和处理能力增强。通过扩建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管道等措施,显著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水日处理量。

三是河涌行洪排涝功能增强。通过整治和清淤,内河涌引排过流能力进一步增强,有效防御了近几年及此大暴雨的侵袭。

四是沿岸绿化提升景观价值凸显。在汾治中,我区通过清拆违法违章建筑、改造低矮破旧厂房、扩大沿岸绿化面积等措施,美化了汾江河沿岸的景观,提升了河流两岸的景观价值。

五是群众满意度提高。汾江河整治从污染源头抓起,铁腕淘汰沿岸污染企业、建设排污设施、改造沿岸景观,使汾江河水以及相关的河涌水质由黑变清,汾治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六是全民治水理念日渐形成。汾江河整治中,我区坚持舆论宣传先行,开展汾江河全民整治、市民游汾江、万人清水行动、汾江河龙舟赛等活动,汇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汾江河治理,全民治水的格局逐步形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我们也看到当前内河涌整治工作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配套污水管网不完善。厂区建设超前,配套污水管网不完善。区内仍以合流制管网为主,现有分流制管网120多公里,约占总规划30℅。雨污分流系统建设受制于道路及线位、征拆影响,难以短期内全部实施完成。

(二)村级污水收集难度大。城中村排水系统不完善,大量污水直排河涌。同时,因排污口多且零散,排水不成系统,难以通过大规模征拆来建设常规截污管网收集污水。

(三)工业废水不达标排放。部分企业向河涌及市政管网直排不达标工业污废水,造成水体污染。

(四)部分河涌岸线脏乱差。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河涌沿线存在大量违章建筑及乱倾乱倒现象,周边环境恶劣。

四、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抓好内河涌的整治是建设美丽佛山的重要举措。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树立责任意识,争取切实有效措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水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两不误。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

几方面工作:

(一)要规划先行。要把治理内河涌尤其是城市污水、排水管网建设与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做到雨污分离;要突出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严谨性,深入研究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废水排污管理规划、城郊的排污管理规划等课题,根据水质污染状况、污水排放状况和治理情况、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制定出年度实施规划,打造岭南水乡特色建设,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二)加强内河涌的管理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内河涌的管理。要建立内河涌日常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内河涌的管理,探讨分级管理的模式。内河涌整治,如果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一边治理,一边污染的状况,所以,从长远看,管理更重要;要完善内河涌保护和管理办法,明晰内河涌的权属,各部门的管理责任,为河涌违法行为提供执法依据。各镇、街道应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办法,各村(居)制定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

(三)要加大资金投入,分步完善污水管网骨架。结合道路交通、河涌整治及片区开发,搭建完善污水管网主体框架,逐步完善次支管网,提升覆盖率;对城中村这样的难点,实施简易截污工程。通过沿涌铺设临时截污管/截污渠及设置小型提升泵站,将污水输送至就近污水干管后转输污水厂处理。

(四)要从源头治理,强势打击非法排污和实施减排。开展环保联合执法,打击非法排污、乱倾乱倒行为;同时,结合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及清洁生产,实施污染企业整治,推进结构减排。要继续加大污染违法、违章建筑等查处力度,特别是对个别企业偷排污水、倾倒淤泥垃圾要严肃查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理顺机制,确保镇(街)在内河涌保护和开发过程中权责统一。

(五)要深入治理,恢复河涌功能和重塑美好环境。实施活源工程,对河涌清疏,建设引排水泵站强化生态补水,提升河涌过水能力及环境容量;同时,以截污优先,适当兼顾景观。对部分河涌岸线进行修整及简单绿化,结合地块开发和城市管理,打造滨水景观亮点。

(六)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保护河涌、珍惜资源的意识。从中小学校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专题讨论等,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气氛,做到全社会共建共管。

(七)要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河涌污染整治不能单单依靠水务、环保部门的力量,更需要政策的力量来引导,这涉及到土地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工商、税务等部门与镇街联动、齐抓共管才能实现治污效益。

(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

抄报:区五套班子领导,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

发送:区人大代表,区委区政府职能部门,区人大常委会各工委,依法治区办,南庄镇人大主席团,各街道人大工委

(共印240份)

第五篇:教师个人成长五年计划及阶段性目标

2014年,我凭借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凭借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顺利的通过了2014梁园区招教考试,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走进张步口小学到现在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一年多的工作经历,使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是啊,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在进步,教师,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此次我制定了个人的五年发展规划,以作鞭策。自我规划如下:

一、总目标

1、教育方面:作为班主任我要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多项集体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增强抵制不良信息影响的能力;提高选拔、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教学方面:钻研教材教参,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力争使班级成绩再上一个台阶,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课。

3、科研方面:努力写好各项论文,积极参与各项论文评比。认真、积极地参加教研活动。除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学习任务外,自己还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做好学习、听课笔记。

4、其他方面:尽可能多的阅读优秀教学著作,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具体目标

1、吃透语文教材,结合“课改”要求,并付诸实践。尽量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平日注意学习、积累,自己要熟练掌握课标。在每次开学初把教材的知识点整理好,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新教法,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以及课堂实际操作能力,努力为学生带来符合时代要求,乐于接受的教育。

2、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1)培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必需具有一定的素质,才能给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思考和认识问题的路,才能满足学生的各项学习要求,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生活的各项真实情况。

(2)培养教育能力。包括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言传身教”的能力等。作为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我缺少的还很多,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于教材的研究学习以及课堂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只有做到真正领会教材和这确的课堂把握,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培养教学能力。领会“课改” 精神,并运用其指导教学的能力、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参考书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实施目标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测试能力、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等。

(4)提高教科研能力。虚心向师傅请教,在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争取在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方面有所突破,获得一些奖项。

3、遇到问题多找自己的原因。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把学校、班级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多爱护多关心。当身边的老师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我定会竭尽所能,决不会有私心。

4、积极参加各类培训。

(1)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 (2)听取各种教育、教科研方面的讲座,撰写各种教育工作及听各讲座后的心得体会。

三、具体措施:

1、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在学习他人的管理经验基础上,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善于观察学生的各项动向,思考、借鉴解决学生各项问题的办法,总结处理学生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积累相关经验。课堂上采用多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待差生要有耐心,平日多关注他们,多辅导。

2、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勤学好问,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多钻研教材,教学做到心中有数。

3、多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方法。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笔记外,自己还有多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多积累。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以及各个方面都能够尽快提高。

总之,要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我时刻告诫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不仅说明在学生时代应该勤奋学习,不嬉笑、随意,在工作岗位上更应该保持着勤奋上进的积极精神,为自己的规划,为自己的理想,更为自己肩上神圣的责任努力拼搏,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实现这五年工作规划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五年规划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16年)

1、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勤奋自勉。

2、认真接受消化新的课改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3、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同步发展,向“科研型”“成就型”教师方向发展。

4、认真研究教材、课标,结合高效课堂理念,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多媒体运用能力。

5、博览更多的教学观点和前沿性的教改动态,并认真学习吸收,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6、落实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争当“双优”。

第二年(2017年)

1、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实践能力。

2、巧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学常规和教学成绩争双优。

3、总结自己高效课堂做法,形成一定的经验,初步探讨出自己的教学模式。

4、写出至少两篇论文发表并在市级以上评比获奖,整理、撰写学科专题辅导报告、论文发表。

5、加强业务学习,并认真做好业务学习笔记,参加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合格。

6、按时参加网上教研,尽力使个人研修活动考评创优秀。

第三年(2018年)

1、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方面的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学生愿学、乐学、善学的局面。

2、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课堂实践能力充电,提升理论水平和课堂驾驭技能,更新知识结构,身居教改前沿,跟上形势的发展。

3、加大课堂改革力度,优化高效课堂教学过程,进一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在学校具体安排下,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逐步面向“成就型”教师转变。

5、针对课标、考纲认真研究初中地理系统教学和复习的内容、方法,完成相应的教案、专题,并形成一篇高质量的报告或论文发表。6.总结本轮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并找出不足和改进的办法,为下轮工作做好准备。

第四年(2019年)

1、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师德水准,力争师德创优。

2、加强课堂教学,推进课堂高效,形成并发展好自己的教学风格 。

3、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和经验总结,争取论文发表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4、完善继续教育个人档案,各项指标达到合格

5、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资源运用能力,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5、参与的科研课题初步有所成效。

6、教学常规和教学成绩创双优,争当教学能手。

第五年(2020年)

1、把已形成的教学风格、方法等以系统论文发表的形式整理出来,形成相应的理论,搞好传帮带。

2、完成个人承担的课题研究,并形成论文发表。

3、争取成为在本地或本校的实力派教师。

“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后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我想,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打动家长。面对新课改,我时刻告诫自己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上一篇:集团奖惩管理制度下一篇:交通系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