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快乐作文

2023-02-10

第一篇:如何指导学生快乐作文

如何使学生快乐作文

作者:邓红梅

英德市白沙镇中心小学邮政编码:513057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学生怕作文,老师叫头疼,这就是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的现象:

1、重模仿,轻创作;

2、重数量,轻质量。并且,小学生作文时常常会遇到“三难”的拦路虎:开头难、结尾难、过渡难。针对目前小学作文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我粗浅地谈几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见解。

一、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级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我是这样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的:

1、让学生说真话,。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语言,他不会从成人的角度去选择语言,避讳语言。他们的喜、怒、哀、乐会毫不掩饰地写在纸上:“我手上扎了根刺,疼得直哭。”、“我最爱吃土豆。”从这些,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孩子的纯真,如果你非要他写他如何坚强、非要他把“土豆”改成“马铃薯”,不觉得是对纯真的扼杀吗?因此,尽管文中的语言并不优美,尽管文中没有用任何修辞方法,但只要写的是真话,就是一篇好文章。鼓励学生写真话,也是在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如果教师要求过高,把习作改得面目全非,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习作的自信心,积极性,让学生失去作文的兴趣。以致学生感到写作文难而生畏。这个比方打得好:“试想,如果一个刚会说话的孩子,父母发现孩子出语不妥。就给予指责,这个孩子—定会因此而少言寡语,甚至成为不爱说话的人。”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观情感方面的因素,重点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于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写真事,“句句真诚”。在作文课上,我们老师听到学生经常说的话就是没什么可写的。”是啊,路上没捡过钱包,没遇到过落水儿童,没赶上老爷爷推车,更没遇到过盲人过马路„„没遇到过一件“有意义”的事,的确不知该写什么。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都是鸡毛蒜皮式的、琐琐碎碎的小事。一首歌中唱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写身边发生的平凡的小事,作文才会有血有肉。不仅要写好的,也可写一些不良现象,只要不是纯心捣乱,不是成心要坏谁,那些生活中的小片段:同学之间的友谊、矛盾,课间的游戏,因为自己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大发脾气„„都可写入作文。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感受的,写起来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虽然文章中透着天真、洋溢着稚气,却认我们看到了一颗颗闪亮的童心。一群乳嗅未干的小学生,硬要他们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来,岂不是对天性的掠夺吗?;

3、抒真情,“我手写我心”。小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天真的,甚至是无知的,他们常常会异想天开,反映在作文中也是这样。他们常常因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兴高采烈,也会因被人误解而痛哭流涕,这些都反映出了学生的“情”,淡淡的,纯纯的,这种情像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这是学生的真情读白。你非要他们“要爱就爱个死去活来,要恨就恨个咬牙切齿”,不是强人所难吗?

二、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很多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之中,需要在观察中发现。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小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不强,要悉心培养。二要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三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四要养成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写观察日记(可定点观察,可移步观察,可连续观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好办法。又一次,我给学生布置的习作题目是《我喜欢的小动物》,要求学生回去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后才写,有个小学生,他为了观察小壁虎,就捉了一只壁虎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天天观察。过了几天,他发现壁虎在吃自己的尾巴。这个同学根据观察中的发现,写的作文真实、生动。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我国现代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读对学生习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适时指导学生搞好阅读。一是加强精晶范文的阅读。范文除了教材选取的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名家精品,如名家散文:茅盾的《白杨》,朱自清的《春》等;二是注重课外发展延伸阅读。让学生搜集、阅读并摘抄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资料书,帮助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辅导书,还有优秀范文等。如学习了《小音乐家扬科》后让学生读“世界摄影大赛的儿童评委——王真”的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读安徒生的《安徒生的童话》。三是读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长见闻的书(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文学科普、通俗历史和生活科学等)如:《中国上下五千年》、《科学家的故事》、《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儿童文学读本》、《环境与自然》等书籍。让学生在广读、多读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语言、借鉴写法、收集好词佳句,同时受到情感陶冶。在指导学生多读的同时,教师要知道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记,以便积累素材和写作技巧。

三、习作要有真情实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所谓调节功能指情感作为动力,有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中的障碍的作用。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学生正确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即须真挚的情感去体验。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小学情感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辅导学生写一篇介绍暑假生活的作文。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一些事,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想想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学生往往就有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把自己的小故事讲出来。当然,事情一旦叙述清楚,再动笔把它写下不来,就不再困难。

2,引导实践,培养学生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观察实践,认识生活,才能为作文解决源头问题。例如写一次体育活动场面的作文,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锻炼。只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对体育活动有所体验,对活动快乐有所感受,文章的内容才比较真实、充分,而

且有真情实感。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病,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旅游、搞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参加各种活动等,从而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

3,教师带头写好“下水”文,熏陶学生情感。

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下水文”。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下水文”的魅力。教师爱好作文,文章写得情趣盎然,鞭辟入理,学生也会情动而辞发,逐步写好作文。

4,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稳定学生情感。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语文老师。为此,教师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除苦恼,和他们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敢于大胆地把一些真实的事情、心理真实的感受写到作文中去。从而做到作文内容的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也使学生更加喜欢写作文。

5,肯定成绩,深化学生的情感。

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就需要。小学儿童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内。在作文过程中,肯定学生成绩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热情鼓励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个性培养原则。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予于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为使学生有更多成功的体验,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如:片断练习、即兴作文、口头作文、活页作文等。一旦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就给予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作文中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就一定会更深层地喜欢一写作文。

总之,作文教学贯穿着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多方引导、培养,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愉悦中前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作文辅导方法,提高学生的作文。

第二篇:浅谈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

内容摘要:如何才能让学生走进快乐的语文世界去进行快乐作文呢?教师应多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加强写作方法指导,及时批改点评学生作文。

关键词:快乐作文、关注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启发

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是语文学习中一提到写作文,大多数学生都叫苦,语文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低,这也是一直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走进快乐的语文世界去进行快乐作文呢?

(一) 教师应多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教师的职业关注,这是映教师教育理念的标志,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构成,学生语感的形成,更应关注学生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在有兴趣的时候,能把注意力、记忆力 、想象力等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化。所以,我们在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时,很自然地就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的情感,这时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在关爱自己学生,学生也会因教师的这种关爱而产生出积极情感,并且转换成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由热心关爱学生的教师教写作,有了动力与兴趣,学生也就能快乐起来了,学生一快乐起来也就不会为写作而苦恼了。

(二)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知识贫乏,词汇缺少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但我们也应清楚一点: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会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我们平时就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和书交朋友,鼓励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好读书”。当然,涉猎群书是可以为快乐写作积累不少写作素材。可是,我们的写作其实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心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与事,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真、善、美、丑。会更真实地感受到爱的力量与真谛;大自然的无

私与伟大;宇宙的浩瀚与广博„„一旦学生心中有了事可写,有了话可说。那么,他们也就能怀着一颗快乐的心进入写作的天地了。

(三)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我们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联想与想象的潜力,让学生能在作文的蓝天自由翱翔。学生的心灵中拥有了思想,头脑自然就会努力去思考,并且会比较深入地去看待每一个问题,同时也就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深层思考。比如,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我先问学生喜不喜欢文中的爸爸?为什么?此时,学生们可能出现对爸爸褒贬不一的评价,我都予以鼓励,不过分干涉,等学生充分发表过自己的意见后,我继续会问道:假如爸爸后来没给“我”送花夹袄,也没给“我”铜板,你认为“我”会理解爸爸的粗暴做法吗?通过这一些问题的提问与启发,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谈谈对这种“父爱”的理解,就更有利于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了。课文学习是这样做的,我就在写作的课堂上以同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比如指导学生写雨时,我先会给他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来调动他们对雨的感性认识。你喜欢下雨吗?哪个季节的雨带给你的感受最美?你最喜欢看雨中的什么景物?雨落到身上你有什么感觉?对于这些小问题学生们是充满好奇与兴趣的。用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启发他们的想象,同时对雨的这一感受其实也是来源于学生平时的观察,这样学生也就学会了在自己的作文中抒发真情,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写作,他们是不会怨声载道的,从而会乐意去写作。

(四)加强写作方法指导,及时批改点评学生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方法的指导,虽有时讲文无定法,但涉及到一篇文章的写作还是有方法可寻的,学会注重对学生作文的立意、构思、结构、表达、个性创新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学生也在把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之后,心中会少一些顾忌,也就能放松心情投入写作。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吧!我曾跟学生提到过简妙作文的方法: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很多学生也根据这个要求练习了一段时间,我也发现他们的作文水平有了提高,写作的兴趣也增长了许多,再看不到许多学生“谈作色变”了。当然,学生认真写了作文,他肯定期待老师能给他做出评价,所以我们应让所有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就应及时批改点评学生的作文,让他们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且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

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能起到很强的激励效果,学生也会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也会快乐地写出一篇篇好作文,同时也会使学生在快乐写作中提升自我,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人格的自信,成为一个快乐的语文学习者和爱好者。

第三篇: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学生自己批改作文,可以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可以把作文批改分成10个部分,每个部分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50分。

1.看格式(5分)

初批作文,只要求同学们看作文的格式是否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看卷面(5分)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找错别字(5分)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一篇文章至少3个学生错别字。如果找得粗心,不正确,要受到惩罚。学生批改之后,老师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找病句(5分)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纠标点符号(5分)

王红兵文档

1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1分,有五处扣5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

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5分)

要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集中、新颖、深刻、准确。这四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集中、新颖、深刻、准确,其中关键要抓住两点:深刻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老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学生在批改时将文章的中心是否集中、新颖、深刻、准确写入尾批。集中占3分,深刻占2分。

7.看文章的选材(5分)

这一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文章是否围绕中心选材。②材料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材料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在批改时,将中心材料用波浪线注明在文章的下面,同时把符合生活实际的材料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材料,分别注明在文章的旁边;尾批时也将用材料的情况写进去。第一点占3分,后面两点各占1分。

8.看文章的结构(5分)

就文章的结构而言,批语也要写清三点: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

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或者自然。第一点2分,其他两点1.5分。

9.看表达方式(5分)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章中结合得怎么样。尾批时写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根据文章情况,可酌情减分。

10.看语言(5分)

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用词是否确切。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用词不准确酌情扣分。并将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用词是否确切写在尾批中。

每篇文章都要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进行,久而久之,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自然有所提升,写作水平自然能够提高。

第四篇: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作者:wanglin

地址:陕西省咸阳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文,语文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之所以能沿用至今,是因为它有相当大的作文教学效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这一方法也逐渐显露出一些不完整性、非科学性。从现代教育方法论的角度看,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的教育作用已较为有限。这种学生写作文,教师修改学生作文(学生自己不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方法,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时下,在不少初中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命好作文题目,绝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直接就在作文本上写,作文草稿都不写,甚至连错别字都不改,更不要说修改作文了。可见,作文教学本应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和指导学生改,即指导学生作文,又指导学生改作文,才是健全的作文教学,才会是比较科学的、富有成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笔者多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其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影响深远,现将其概括如下,以便与同仁商榷:

第一、培养学生树立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众所周知,作家 1

的优美文章绝大多数也是自己一遍一遍修改出来的,那么语文教师就应教育学生,树立自己修改自己作文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好作文也是修改出来的。文不厌改,作文越改越能有所提高,修改作文不比多写作文的效果小,且能让学生从中感悟出更多的有益的东西,学到更多的知识。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自改作文,必须经常坚持,持之以恒,最好能使学生养成每次作文必先自行修改的良好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能促进学生作文思维的形成。 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更能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作文思维,促进其作文思维的逐渐形成。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其作文及修改作文的过程中,亲身领悟到写作的甘苦,学习、掌握到修改作文的方法,更能反思出今后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作文可以重作,修改已可以多次重复,直到学生自己感到无可再改为止。这比全由学生写教师改效果更好。

第三、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克服学生写作文是不打草稿,马虎大意、敷衍差事的写作态度,也可以培养学生自觉作文的态度,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很有必要。经过学生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毛病少了,教师批改的负担就减轻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写作文的水平以及学习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第四、培养学生掌握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写出草稿后,先自己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再自行修改,然后在同学中交换,互提修改意

见,进一步修改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共同修改一篇作文,取得借鉴,最后在自己修改。不管采用哪种修改方式,都要让学生先默读后朗读。默读可以思考、斟酌,朗读可以发现不当,不通、不顺的地方。

学生作文的修改与作家写作的修改虽然不同,但作家修改文章的这一必经之路,作为一个写作的普遍原则,可以完全用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上来。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不能像作家那样,从取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一一推敲,处处斟酌,只能要求其修改力所能及的内容,如:材料有无价值或价值太小;材料是否堆砌或不足;立意是否健康积极;层次和脉络有无明显毛病 ;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或累赘;修辞手法是否恰当;书写格式、标点符号是否错误等等。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坚持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并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这对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大有好处的,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

第五篇: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山东省沾化县古城镇中学李树华

摘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通过对学生作文修改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使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教师示范自改相互批改,取长补短

“文章不厌千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古到今,修改都是成就好文章的必备环节。王安石“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再三“推敲”,他们才造就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千古名作。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七次。巴尔扎克对其每部作品都要修改十五六次才拿去发表。善用修改,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下面就谈几种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一、教师示范

学生初学修改作文,必须有个学习模仿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写完一篇作文后,我快速浏览全班同学的作文,从中挑选出两份有代表性的作文(中游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屏幕上,同时展示修改目标,然后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做修改示范。边读边做眉批、旁批,把闪光点和不足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修改过程,看懂每个修改符号的用法。最后在文末写上总评。

通过总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作文主要改什么,怎么改,使他们在今后的修改中有章可循。

二、自改

在教师做完示范后,把写完的作文下发给学生本人,让他们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同时通过查工具书、问同学和老师等方式,运用修改符号初步修改自己作文中各方面的错误。

如写“一件难忘的事”,张丽娜同学写自己第一次学缝衣服的事情,没有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现在,把作文给她发下来让其反复读,结果她自己发现缝衣服的过程写得不够详细,于是进行了补充修改,最后改为:

“······我进屋把妈妈的针线篓拿出来,找了一条同我衣服颜色相同的线,接着就穿针,谁知穿了几次都没有把线穿到针眼里去。······我便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线捻了捻,捻得针尖般细,慢慢往里穿,终于穿上了,我特别高兴。再把线的一头挽个结,把衣服的破口对齐,便开始缝起来,不知怎么搞的,手总是被针尖扎着,手指流出了血,我慌忙擦掉,继续缝,可是针总是不听使唤,不是偏左,就是偏右······”

这样一改,使情节一波三折,生动具体,谁读后也会觉得这的确是令人难忘的一件事。

三、相互批改,取长补短

这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用的最多的一种修改方法。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划分为作文水平相当的几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小组长是本组开展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把其他同学的作文下发给他们,让其人手一份,先由组员自己批阅手中的那份,边读边做批改,在适当的页面空白处随时于该作文的作者做交流。在批改的同时,我鼓励学生多发现同学作文中的优点,一方面可以激励该同学越做越好,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批阅者受益匪浅,把发现的优点潜移默化地用于自己的作文。对于作文中的不足,要用委婉地、易让同学接受的语言指出。最后在文末写上总评,写下自己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我鼓励学生写的字数越多越好,最少也不能少于100字,书写要规范工整,因为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样也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写完总评后要署上批阅者的姓名,这样可以增加批阅者的责任感。

如读了我班孙国义同学的《车·茶·春花》后,张月同学是这样写总评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题目新颖生动,内容具体。正如文中所说,人生就是一列奔驰的列车,你我他都是其中小小的乘客,若不小心掉下去,就要努力跑用力追;人生就像一杯茶,‘若是害怕沸水烫碎了心,烫失了生命,那么清香也会随之逝去。’;人生也像春花,春永远属于这个世界。本文美中不足的是,书面不够整洁,有个别错字,望改正。”

读了吴晓月同学的《母爱如一杯香茶》后,孙国义同学的总评是:“我们如小草一般伴随着母爱生根,发芽。母亲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

我们,由于我们的无知和任性,渐渐厌倦了妈妈。等我们长大后,回首往事,泪眼朦胧,不觉一丝辛酸和惆怅涌上心头。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好好活着,这无疑是给母亲最好的回报。文章中心明确,母爱浓浓,是一篇佳作。望再接再厉。”

读了李蒙雨同学的《灿烂的春天》,刘镇远同学的评语是:“从柳树到花草,从小河到农田,整个大地都变得春意盎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难得的‘春意图’,堪称佳作,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尤其是花草之间的对话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读了张丹的《残酷与美丽并存》后,乔晓雪的感受是:“你的文章,让我懂得现实并非都是美好的,有一种飞翔没有翅膀,有一种美丽不需要梳妆,让我们在残酷与美丽共存的世界里更加精彩的生活吧!”

在组员批阅完后,小组长组织组员间互评互赏。一方面评出本组最佳批阅者,一方面评出本组所批的最佳优秀作文。由本组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优秀作文,其他组员认真听,同时要求他们准备好纸和笔,把听到的好词好句和自己的感受快速记下来。之后,由本组成员来点评,大家“七嘴八舌”纷纷发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待每个小组都批阅完后,教师指导着再推出两篇比较优秀的作文进行全班赏析。

这样通过同学间相互批改,让学生在同龄人中找到差异和共鸣,使他们共同促进、共同学习。学生汲取被评改习作的优点,又能负责地指出不足。学生的批语更易被接受。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既是“作者”

又是“读者”,角色不断转换,使他们在开放的课堂中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作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几乎占有半壁江山,而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时却很不注意修改,写完了就算完事了,认为修改是语文老师的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有害的。不会修改文章,不懂得修改的要求和方法,会防碍表达,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不重视修改或缺乏修改能力,在平时作文和作文检测中就会出现不应出现的错误,这样就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因而学生一定要对作文修改予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董杰 关于中学生作文修改的几点体会新课程·中学 2011(7)

【2】王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新课程·教师2011(10)

【3】肖寒谈谈正确修改作文的几个方法校园文化2012(1-2)

上一篇:如何学英语的英语作文下一篇:如何做个好爸爸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