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营销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城市综合体营销范文

城市CBD与城市综合体的关系

一般来讲,一个国际性CBD写字楼要占到CBD总建筑面积的50%,商业、餐饮业及商住公寓月占40%,文化、娱乐等其它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约占10%。CBD一般占地3—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在五百万至千万平方米。一般而言,CBD应该具备以下要素特征:中心集中性、便利可达性、高流动性、高密度性、高标准性、先进性。我们对CBD的类型进行了梳理,我们八成是级别进行了分类,国际性、区域性、地区性、三级城市。包括特点,代表城市是什么都进行了描述,我们对CBD进行了分类。

在以上的基础上,我们对城市综合体做了分类,分类的依据模型是城市功能,城市功能来源于因果,以前大家都会想到选址,或者想到区位、市场定位、数量等,所有这些因素实际上最后归到最后就是城市功能。我们采用的是以城市功能作为城市综合体分类的一个标准。在分类中,我们采用四个维度,按照所处的位置、主要功能、形态特点、典型代表四方面做了四个维度。

在CBD区域内城市综合体,北京的大连万达功能组合以商务、购物、大型品牌超市、餐饮、服务设施为主。第二类CBD类型是CBD商业综合体,处在CBD核心地带,或者交通便利地区,或者非CBD地带,主要功能以商业为主,办公旅游、文化娱乐。形态特征是商业群楼与城市街道,典型代表是北京的世贸天街。 CBD文化综合体,所处的位置是CBD核心地带或者非核心地带,有它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比如说历史、文化、自然的优势。形态特征以商业、休闲娱乐设施禹城市街区混合,典型代表是北京蓝色港湾、细腻的情人港、上海的新天地。CBD都心型综合体,城市CBD中心,主导功能是以商务和代表着当地的高档货时尚的商业消费为主导功能、兼文化和旅游等功能,影响力辐射到城市所覆盖区域、全国甚至世界。形态特征是大型综合功能楼群。CBD外延型综合体,所处位置是在CBD外延区域,主要功能是差异化CBD功能,形态特征是以新地标的形态出现,多以大规模的综合体楼亲为主,起到外扩CBD和提升CBD功能的作用。典型代表是新加坡的新达城、北京华贸中心,我们选的案例是北京的华贸中心。CBD泛综合体,所处位置不是以位置来论,是以CBD来论,以城市CBD区域为整体发展目标,由众多独立的各具功能特色、规模不等的城市综合体群,从而形成了一个CBD功能区。主导功能就是商务型CBD、金融型CBD、全功能型CBD,形态特征就是城市地标,构成了城市的天际线,案例是北京的CBD还有美国的曼哈顿。

第二篇:台州中心城市发展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选择

相对于

一、二线城市而言,台州作为三线城市,经济总量和消费人口相对有限,对于“城市综合体”的开发经验非常缺乏,并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所涉及物业类型多、开发周期长、投入巨大、开发及商业运作难度高,同时又关系到台州中心城市区域的地标形象和区域发展,所以必须要用新的商业地产开发思维进行精心策划,以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商业开发效益的最大化。

台州中心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功能空间组合选择及规模,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规模相适应。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省会(即

一、二线城市),这些大型的城市综合体一般由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大型综合购物中心、独立商铺及街区、市民广场及大型高尚居住社区等组成,而与地级市等三线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综合体,其功能空间组合相对少一些,规模也会小一些。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城市综合体最基本的组合,但考虑到台州这个城市综合体是在一个相对人口集中度不高,且位于三个城市中间的位置,因此如何汇聚人气应该成为最关键点。

商业地产的金科玉律:“人气定生死。”结合城市综合体位于台州绿心核心地带,配合东山湖——飞龙湖区块整体的建设规划和台州市重点打造旅游城市的规划,可以重点发展以自然景色和购物公园结合,集休闲、居住区为主要载体的城市综合体,而不去建设一般

一、二线城市重点打造的,以高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为主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一般而言,休闲为主的购物公园的建成,可以吸引更多的台州中心城市各区域市民来此购物、休闲和居住,这样不仅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也可以满足融合台州中心城市发展的社会价值,真正发挥这个城市综合体在中心城市相向建设,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篇:城市综合体专题

城市综合体:地方政府“卖地捞钱”有新招9月5日,作为上海城市中心最后一块城市综合体用地,上海徐家汇地块以高达175.26亿元起拍价,由香港新鸿基旗下一公司以217.71亿元成功拍出,溢价率为24.4%,不仅是上海总价地王,该地块也成为今年全国总价地王。

城市综合体具有带动投资、刺激消费、地标形象等属性,被认为是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金钥匙”,受到国内各大城市政府和投资者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城市综合体集中了优质土地资源和大量资金,一旦过剩引发泡沫破裂,将成为城市“空壳”和“黑洞”,其后果将比住宅市场更严重,会带来更多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社会资金浪费。因此,专家建议,一方面,应合理控制城市综合体数量,警惕烂尾风险;另一方面,从抓运营管理着手提高质量,预防城市“黑洞”的形成。 城市综合体遍地开花

据世联地产统计,全国正在施工中的综合体是已建成综合体的四倍,而规划中的综合体规模,大概又是正在建设的综合体的四倍,也就是说,可见的一段时期,各个城市的综合体规模,将达目前已建成综合体的16倍。仅未来三年,城市综合体的新增数量就将以50%到100%的增速上升。其中,重庆的增长率为129%,成都为135%。

由于城市综合体包括商业、办公、居住、展览、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带动周边半径消费,因此,一二线城市或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将城市综合体看做是发展商业的重要着力点。

日前,云南省提出,未来五年内,云南将规划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据相关机构统计,现阶段,仅昆明在建或正在报规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就多达41个。

南京目前规划建设的城市综合体超过50家,总体量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就有七家,各个板块均有综合体项目在建或酝酿建设,以板块来划分,河西板块以17个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江宁的11座和江北的九座。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刘学指出,城市综合体一方面可以促进土地集约节约使用,增强城市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在较集中的区域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城市综合体在一二线迅速扩张的同时,悄然向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城、中心镇蔓延。

《温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规划指出,温州将建杨府山港区城市综合体等20个城市综合体。这意味着,如果20个综合体全部建成,个别区域不到两公里就将有两个城市综合体。

事实上,城市综合体建设热潮不仅在温州一地。记者在绍兴、金华、嘉兴等地采访时发现,当地市区都有城市综合体在施工建设,而其下属

的县市也纷纷在城区规划建设综合体,当地人将其看成是城市发展、生活便利的象征,其周边的住宅价格也水涨船高。特别是这些城市都有一些经济强镇,在新一轮城镇化的利好下,这些中心镇也大力发展综合体,带动当地商业繁荣。

城市综合体成地方“卖地捞金”重地

城市综合体不仅拉动地方消费,成为城市品位的象征,更为重要的是,综合体往往成为房地产的先导,也成了撬动区域楼市的“卖点”,成为地方政府“卖地捞金”的新方向。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180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6.2%,其中,商品住宅同比增长11.4%,办公楼开发同比增长31.6%,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4%,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杭州市为例,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浙江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960亿元,同比增长24.5%,其中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等三类物业投资分别增长18.5%、12.4%和33.9%,这已经是商业地产投资增速连续三个季度高于整个房地产投资开发增速。

此外,从2011年开始,杭州主城区土地市场上,商业、综合性用地的出让也有明显倾斜。2011年1-12月杭州主城区成交63宗土地,其中商业用地占了33宗,高于住宅及其他用地成交之和。2012年1-4月新成交各类土地24宗,其中12宗是商业、综合用地。这些土地中不乏市场关注度高、地段好的所谓“黄金宝地”。

广州宗美房地产顾问公司副总经理张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收益方面的一举多得成为政府助推城市综合体的主要原因。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建设,可以带动项目地块的价值提升,以及同区域的土地价值、建筑价值、产业价值的提升,并拉动就业、提高税收、提升城市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城市综合体会带来很多附加值,政府甚至会做出一部分让利。无锡市建设局副局长周瑞良说,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是城市功能完善、环境美化的客观需要。为此,无锡市专门为城市综合体发展制定政策,对于建筑规模、功能形态上达到综合标准要求的,政府给予规费减免等优惠。

在住房市场严厉调控的背景下,地方支持、附加值高、优惠多,使在地方对城市综合体重视的同时,更多的开发商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1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显示,排名前20名的开发商均已进入了商业地产,整个板块处于“大发展和大跃进”的时代。金地、保利、招商、万科等大型房地产企业也相继分立出专门的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公司,抢滩商业地产,2011年保利新增的20个土地项目中,有多达10个是商业地产项目。

克尔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全国18个重点城市的城市综合体面积增加了5355万平方米,较前一个五

年,城市综合体的增量翻了6.4倍。预计到2015年,即将入市的综合体体量将达到16437万平方米。增量非常大的城市以中西部为主,其中成都的增量将达到2757万平方米,而昆明、西安、沈阳、合肥、重庆几个中西部重点城市,增量均在1500万平方米以上。

“未来二至三年内,中国城市综合体供应将进入井喷状态。”克尔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林波指出,在住宅调控下,商业地产开发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以万达、绿地为代表的开发企业迅速进行战略布局,着眼二三线城市,向全国扩张。另外,除了国内的专注商业地产的开发商以外,保利、龙湖、万科等一线地产商先后公布了商业地产开发计划和目标,而且,娃哈哈、海底捞等主业非房地产的企业也开始涉足商业地产。

警惕形成“城市黑洞”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多地政府强力推动城市综合体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空置引发的过剩风险“城市综合体一拥而上,盲目追求大体量,高估辐射能力,造成了‘库存高需求低、招商难空置高、经营难回报低’等诸多风险。”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有些城市综合体,主导功能建筑主体都已完工,运营商却还没招到位,这可能建好就成“空城”。

东莞华南Mall就是城市综合体运作失败的典型例子。资料显示,华南Mall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为25亿元,开发商宣称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Mall,但是实际上建成后却遭遇了人事动荡、人气难聚、商家撤铺、资金链紧张等问题,甚至由于经营情况一直不甚理想,华南Mall的开发商于2007年上半年将20亿元股权转让给了北京北大资源集团。

对此,中原地产广东项目经理黄韬介绍,在东莞,城市综合体的项目有20个之多,华南Mall只是其中之一,2003年开盘,但十年过去,现在的空置率仍接近一半,长期顶着“最大鬼城”的头衔,该企业表示,现在空置的商业面积接近17万平方米。而广州目前最大的单体购物中心之一,天河城的总营业面积才11万平方米。

对此,中国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何琦表示,城市综合体的意义在于,其地处区域中心,服务半径较大。但是,现阶段我国地方城市综合体密集,甚至一个区域中会有多个城市综合体,而消费人口却是固定的“一个消费者只会选择去一个地方,这就意味着,同质性的综合体或会引起恶性竞争,甚至最终两败俱伤。”

据咨询公司纽约高纬环球数据显示,青岛、杭州、成都等地或将在2014年陷入购物中心空置率最高的地步。另外,对于明年在某些相对不太富裕的城市,购物中心空置率将从今年第一季度6.8激增至30%以上。

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也认为,当前一些地区在城市综合体项目招商和上马等环节把关不严,没有科学分析新城和综合体辐射的人群数量和结构,导致同一功能的项目辐射区域重叠。

这也进一步造成海量的城市综合体库存难以被市场消化。“以贵阳为例,2012年写字楼成交量不足45万平方米,而2013年贵阳将有30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供应。今年新上马的城市综合体项目类似物业也将增加150万平方米,供需环节脱节风险较大。”

“因此,由于城市综合体集中了优质土地资源和大量资金,一旦过剩引发泡沫破裂,将成为城市‘空壳’和‘黑洞’,其后果将比住宅市场更严重,将会带来更多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社会资金浪费。”,胡晓登建议,应给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降温”,合理控制城市综合体数量,警惕烂尾风险,从抓运营管理着手提高质量,预防城市“黑洞”的形成。(

第四篇:城市综合体建设

“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在经历了将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严格区分的时代后,人们发现,单一的地产开发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居住要求,不能适应地产的迅速发展,开创一种崭新的地产开发模式就成为地产商们面临的课题,综合体建筑模式正在挑战国外最先进的地产开发模式。 我市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上的突出表现,就是济南万达广场的成功建设。济南万达广场位于市中区,经二路以南,经四路以北,顺河高架以西,纬一路以东围合的城市中心黄金区域,是万达在全国开设的第一家A级店。

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必须拥有齐备的生活系统;集公园、公寓、商场、写字楼、餐饮、休闲、娱乐、会所于一体。城市综合体属于综合性物业,最可能分布于城郊结合部,这样才能获得足够大的开发地块,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实现低密度的建筑模式。济南万达广场项目总用地面积345亩,由城市高尚社区、5A级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和大型购物中心组成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入驻品牌也有世界知名品牌,万千百货、ZARA、星巴克、金韩宫,另外也有大型电玩城、KTV、影院、五星级酒店入驻,丰富了万达广场的各种功能。

城市综合体的每种功能有其特定的运行时间范围,城市综合体将不同时间段的功能组织在一起,使其保持24小时的繁荣,提高了综合体的使用效益。城市综合体内各功能在时间上的衔接,使其各部分的活动组织有序,而且各部分的使用也能相互补充。

济南万达广场周边汇集了省委、市委和市政府等重要党政军机关60多个,鲁能集团总部、华电国际等大企业;实验中学、育英中学等省市重点学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总部;五龙潭、趵突泉等旅游胜地;长途汽车东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济南市将充分发挥经四路、经七路金融商务聚集优势,打造纵向以纬二路、顺河高架为主,横向以经四路、经七路和经十路为主,呈“两纵三横”的网格化金融商务中心区布局。济南万达广场的诞生,将为中央金融区树立世界级的影响力,带动区域变身为济南的“华尔街”。

城市中央居住所追求的国际性、人文性、舒适性、多功能的复合性通过万达广场完成“城中之城”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济南城市中心的精神复苏与强大的生命力。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同时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 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是城市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因为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聚集体,当人口聚集、用地紧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这个区域的核心部分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综合物业。随着开发商开发规模的不断增大,规划了办公、居住、商业设施等多种独立场所,并通过一个连廊或其它各种形式将它们联结在一起,形成新型的独立式的城市综合体。

第五篇:六安城市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是为了销售产品,城市营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随着《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中提出以合肥为核心,联动淮南、六安、滁州和桐城发展,打造1小时城际通勤圈和生活圈,六安迎来了城市营销的新契机。本文通过对六安城市定位和竞争者的分析,得出六安城市营销的劣势与优势,进而在营销组合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六安特色的城市营销活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合肥一小时经济圈 城市营销 竞争者分析 营销组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3-0053-03

一、引言

根据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合肥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2011)》,六安、巢湖、淮南、桐城四市到达合肥城区,车程均在一小时之内,这标志着“合肥经济圈”、“一小时通勤圈”已构建完毕。据省住房与建设厅公示的《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合肥经济圈由区域龙头城市合肥,区域中心城市淮南、六安、巢湖,区域副中心城市桐城等组成,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到2020年,合肥经济圈城镇化水平将达65%―68%,形成“一心、四翼、多极、九点”的中心等级体系。

根据规划,合肥经济圈是全省区域发展的重要板块。这不仅给合肥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必将以合肥为中心,辐射整个安徽地区。对内能联动皖北、皖中、皖南三大板块,形成整体发展的合力;对外可以融入长三角,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大格局。

二、“合肥一小时经济圈”之六安城市分析

1.六安城市现状解读

地理位置处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面积辽阔,有近18000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六安素有茶药宝库、江淮粮仓的美誉。盛产的农副产品高达110多种,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并且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宣传。这些产品的销售情况已卓见成效。

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产业,利用正在进行的“合肥一小时经济圈”这个平台,六安正在着手制定新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出农业之外的其他产业经济。

2.六安城市功能新定位

六安纳入合肥一小时经济圈,对六安的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影响巨大。表现在:

2.1承接产业转移。六安是一个农业大市,但进入合肥一小时经济圈后,接受长三角地区及合肥地区的产业转移,要把握住机遇,持续深入发展农业,扩大工业发展。利用此次机遇。通过更加现代化的生产、销售模式,以振兴本地经济。

2.2如何做到在实施观念、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与省会合肥的完美对接,让六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地、生态旅游度假地.就需要利用自身特点,了解本地区优势和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2.3如何做到真正将工业发展最为重点,强力推进。在坚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将工业经济的建设放在核心位置,坚持工业主导经济格局,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2.4迎合发展大势,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城区为中心,连接周边地区。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积广的合理体系。

2.5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实现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发展的支撑体系;建立人才开发体系,实施人才强市工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六安”。

3.六安城市营销竞争者分析――基于合肥一小时经济圈的解读

想要成为安徽省省会城市――合肥的后花园,六安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其中包括周边同处于合肥一小时经济圈中的淮南、桐城、巢湖等地。

3.1淮南。是合肥经济圈的北翼城市,有以煤电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国家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和安徽省重化工基地,是合肥经济圈打动沿淮、辐射皖北的门户。淮南有着亿年生命史、千年文化史、百年工业史、60年建设史,历史厚重,淮河儿女对中华文明,对安徽的建设,对祖国的奉献,有目共睹。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是中国新型能源之都,素有“华东工业粮仓”美誉。淮南主要具有能源优势,煤炭资源乃是其一大重要能源。

3.2桐城。又称“七省通衢”,有“中国文都”、“江淮第一城”之美誉,历史文化悠久、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桐城。不仅农业较为发达,而且注重旅游等服务产业的发展。已渐渐成为可覆盖皖西南的安徽省重要门户。

3.3巢湖。国务院在2011年7月14日给安徽省下发的批复文件指出,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巢湖市把“沿湖西进”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取向。为了打造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基地,近年来,巢湖地区大力开展建设,并且已初现成效。

三、六安城市竞争力分析

与上述城市营销竞争者相比中,六安城市营销面临挑战、威胁,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1.六安城市营销的挑战与劣势

1.1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生态环境不佳。

无法营造成熟的产业生态环境以及原有的产业基础的薄弱。是六安市的经济发展空洞所在。并且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也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成熟经验。

1.2区域竞争更加激烈

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营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成为各地区、各企业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必须考虑到如何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就拿“行”来说吧,虽然六安近些年来,公路和铁路交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只有人的出行方便了不行,还得让商品也能更高效地流通起来,这就很关键了。关于这部门,就是六安的短板了,尤其是物流成本的航运,是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2.六安城市营销的优势分析

2.1位置优势

六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情况良好,3条铁路、3条国道,另有4条高速穿插而过,从市区到机场仅需30分钟,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地处长三角腹地,承东接西。是名副其实的江淮福地。

2.2资源优势

2.2.1丰富的土地资源。土地储备充足,并且土质良好。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

2.2.2人力资源充足。六安作为是安徽省最大劳务输出市之一,人力资源比较充足,在用工资源紧缺的今天,具有较强的区位竞争优势。

2.2.3物质资源丰富。盛产的农副产品高达110多种,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

2.2.4红色旅游胜地。全市拥有3A级景区7处,4A级景区2处、国家地质公园大别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12个重要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2.2.5水电资源充足。六安市内包括佛子岭等五大水库,全市水能总蕴藏量52万千瓦,占全省近三分之一。

2.2.6矿藏资源丰富。霍山单龙寺宽度达200米的高品位金矿带现已被探测出,单霍山一县就有铁矿已探明储量16.5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金、银、铁、铅、锌、花岗岩等40多种矿物资源使得六安成为全国有名的矿产强市。

2.3成本优势

2.3.1土地成本优势。六安市土地资源储备充足,工业用地的成本要比其他城市都要略低,尤其是经过科学的规划以后,现金的六安市,交通便利,尤其是工农业规划区两侧都已经建好了公路。

2.3.2物流成本优势。总所周知,六安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它不仅是理想的区域性储备中心、流转中心、产业基地与。并且城市人口未来规划在100万以上,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消费城市。物流成本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2.4国家政策优势

目前,六安市作为产业承接集中区。不仅能够主动融入以合肥为轴心的产业发展规划区。并且已经制定出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

四、六安城市营销策略分析

“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清人这首诗道出了六安的秉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六安城四千年发展历史的得与失,我们应该在“和而不同”上下大功夫,做足文章,量体裁衣,找出最合适亦或是唯一适合六安的城市营销策略。

1.营销组合策略

1.1产品―客户策略

整体城市产品是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产品。这种完整性我们可以认为是城市形象。树立好城市形象就有利于城市的营销,六安在树立城市形象时要注重六安的人民生活产品和旅游休闲类产品,展现六安的优秀的一面。六安城市营销绝不是仅仅把现有的城市产品“卖”出去,更重要的是从城市客户的需求出发,充分运用城市的资源去开发、创新城市产品,,以满足城市客户的需求。

1.2渠道―便利策略

城市营销渠道是指能够面向城市目标市场推广城市产品、宣传城市形象的相关中介或关系网络。为了是城市产品更具有竞争性,六安在渠道方面可以与旅游局、招商局、文化局、科研学术机构、传媒、中介/顾问机构、企业及城市其他合作伙伴、及网站等合作(如加入合肥城市圈就是六安更好推销自己的有力渠道),以达成目标市场(现有顾客和现在顾客)的便利。

1.3促销―沟通策略

在商业活动中经常有促销策略,城市营销也是一样,优惠的政策和服务会吸引更多的伙伴加入,加强交流沟通,以更好的树立城市形象、促进城市产品推广以及加强与渠道网络的合作关系。

1.4 PPP―经营模式

PPP(Public-Pri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模式。是城市营销执行过程中基本的组织能力保证,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可以达到更为有利的结果。如果政府能够参与(如旅游、会展、饭店、房地产公司等),不仅能够增进城市营销的资金保障,同时也将使城市营销的或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论支持,增加项目的科学论证,从而降低营销实践的风险。

2.城市营销活动

2.1城市展销会

六安市一座老成,也是一座新城。六安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把自己推销出去。城市展销会则是一个推销城市很好的途径。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霍山猴魁、舒城兰花、皖西白鹅、霍邱柳编制品、毛竹制品、金寨翠眉、板栗等六安特产都可在展销会上亮相。城市建设、城市交通、发展等可以通过制作一个纪录片来播放,这样具体又形象的介绍了六安,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也增加了城市的美誉度。

2.2地区文化节

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六安及以下县城和区可以开展文化节,来介绍本地区的特色,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对外开放,吸引投资建设。

2.3旅游广告

六安生态环境优越,荣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六安旅游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制作旅游广告来宣传六安旅游资源。广告可在安徽广播电视台、六安公交电视、网络等平台播放。

3.政策建议

3.1合理规划,制定符合城市特色的发展目标。六安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应该重点突出人文景观特色,做好人文景观文章。并且六安地处江淮分水岭,人口较为集中,作为“全国园林绿化”和“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城市”,保护好生态环境,以此做文章,让更多人了解六安的环境和历史内涵。

3.2增加投入,搞好城市建设。坚持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支撑,切实加大投入。因此,招商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

3.3发展优势,做好产业。产业是立市之本、兴业之基、富民之源。如果没有了产业的支撑,就无法形不成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生产要素就难以向城市聚集,产品也不能最有效地销售出去。那样的话,就无法更好地使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抓好城市建设的同时,发展城市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努力形成以城市经济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

3.4标本兼治,做好长期有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建设,但是管理才是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此,高效合理的管理政策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J].城市规划,2002(2) : 23-26

[2]李博,贾志新,靳取.桂林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范围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 (1) : 37-41

[3]雷朝阳,徐雪琴,陈利兵,等. 省会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研判[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 : 22-26

[4]周加来,胡百红,任志安.皖北中心城市辐射范围的测度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 23-27

[5]罗小平,吕建星,齐述华,等.江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3) :109-112

[6]盛志刚.带动周边 服务全省 影响全国――合肥经济圈龙头作用实证研究[J].战略研究,2011(5) : 1-9

[7]程必定.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的发展趋向[J].合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2) : 3-6

[8]江淮晨报.合肥打造城际1小时经济圈[N/OL].http://news.sina.com.cn/o/2014-08-06/030030636827.shtml

[9]安徽网. 合肥“一环八线”明年完工 经济圈内一小时通达[N/OL].http:///hefei/20140922/1390210.shtml

作者介绍:石丽娟,女,(1984.10-),安徽省池州人,现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青,女,(1981-),安徽省寿县人,现为华东经济管理杂志社编辑,安徽行政学院副编审。研究方向:公共政策管理研究。

上一篇:成熟人才自荐书范文下一篇:陈涉世家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