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划说明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学校规划说明范文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北京国家林业干部管理学院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1.总述

学校地址位于林校北路8号大兴交通局对面,总面积约70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一栋,礼堂一栋,玻璃花房一座,学生宿舍三栋,综合楼一栋,室内外体育场各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停车场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水幕、主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喷泉、主教学楼两旁的假山、湖泊、花架两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两处、主教学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女生宿舍楼旁的水上花架一座、女生宿舍楼和室内体育馆之间的修鞋健身区、还有食堂旁边的一大片草坪,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主干道设计宽度为6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2~4米,路边人行道的宽度为1.5米,园路的宽度为1~1.5米。

整个学校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整、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在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在本方案的设计中,主要道路的设计为线形规整式道路,而所有园路均采用了自然式,园路的线型设计以方便游人游览整个游区为主,同时也满足学生们晨读和休息时的使用。 道路绿化以遮荫为主,行道树主要选用国槐、椿树等。

4.分区景观规划设计

根据整体景观布局以及局部景观设计的要求,先整体后局部,逐步设计,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4.1入口区

学校出入口是学校绿化的重点,在主道两侧,种植绿篱、花、灌木及树姿优美的常绿乔木,使入口主道四季常青,也可种植开花美丽的大乔木,间植常绿灌木。

校园主入口区位于校园北部,面临着城市主要干道。主要包括主校门、入口水幕、主教学楼前的中心广场与喷泉、主景花坛、玻璃花房等。因此处是学校向外界展示自我风采的窗口,所以整体绿化采用规整式布局,体现学校庄严的风格。两排雪松并排栽种,体现宽阔庄严的气氛,进门的层叠式水幕给予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意境,过后便是一片空旷的广场,然后是旗台与主教学楼。

4.2春园

广场西边为一个小游园,园内种植了丁香、黄花连翘、迎春、竹林等,还有一部分乔木,目的是为了在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可观,加上亭子和花架的设计使同学们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学习、休息。此处的这种设计体现了学生们每天都有一个春天般的日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努力去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事物。春园主要是满足学生休息、放松、锻炼、娱乐、交往的需要,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开展业余文化娱乐活动有重要意义,对美化校园有重要作用。休憩绿地是通过创造一定的人为环境,以供学生消除体力疲劳和调剂心理和精神上的疲倦。休息、交流环境应该是宁静的、色彩应该是淡雅的,没有刺激性的,因此选择了枝叶柔软的观叶植物。在绿地内适当布置了座椅,散步小道、休息凉亭等,以满足人们不同使用的需要。

4.3教学区

教学区的设计因考虑到此处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所以在此处设计了一个假山叠水的小广场与一座单排花架,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学习,也可以使他们在闲暇之际,一边休息一边学习。山水的结合,前面加上植物的种植,给学生一种学而不累的景致。教学楼前的景观设计是采用了中国古典自然式的布局形式,宽阔的广场为的是学生们在学习之后可供学生们和老师们学习、娱乐、聊天等。

4.4主教学楼后花园

在主教学楼与学生居住的主要通道上设计了一个小型绿化区,中间有一片竹林,在旁边设计了合欢与银杏结合的绿化设计布局,象征着学校的师生们天天欢乐,并且可以像银杏一样永葆青春。座凳的设计可以使师生们一边观赏美景缓解疲劳,一边来学习。地点选择了在此处目的不仅为的是可以使在主教学楼边上有景,更重要的是在居住区和教学区有一个的过渡阶段,后面一排五角枫给予此处一片红红火火的气象。

4.5林区规划设计

林区的设计采用了多种树种的组合,三座亭子的搭配布局,是林区的主要景观,微地型的设计与亭子其结合,让亭子的位置提高,边上的绿化设计上主要是采取了乔灌木的结合,整个小林区的规划设计通过路分成了不同的景区,分别有丁香园、柳园等。各个游园有机相融,构成一幅亮丽的风景。在图书馆与体育馆之间种植了很多的白杨树、泡桐,目的为了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使图书馆这样的学习区与活动区有一定分隔。林区内主要选用了一些乔木类树种,种植比较密集,使学生在运动之后不会感到闷热,还可以在此休息学习。

4.6运动场的设计

运动场选择了学校的东部,食堂前面,此地远离学习区与生活区,对学生们在校内的学习没有影响。运动场不是标准的运动场,由于学校总面积的限制,使得该运动场比正规运动场要小一些。在这个运动场中共设计了1个椭圆跑道,一个足球场,2个网球场,还有多个乒乓球台。

5.绿地规划设计

5.1立足实际

突出绿地的功能实效性。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特定的因素和使用主体决定了

环境的基本特点。作为总体环境的一部分,校园休闲绿地除满足基本要求之外,其功能的实效性值得关注。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一般来说校园内的休闲绿地不会承担诸如大型集会、观光、儿童活动等功能,学生对其要求无外乎能够满足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型聚会、小型活动、交流、读书、休憩等。因此,在平面布局设计上就注重分析这些因素,立足实际,以学生为本,创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样空间,真正达到美观、实用,如教学楼前的广场设计等。

5.2注重立意

突出环境感染力 “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意境美,现代社会也公认园林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设计常追求“神仪在心,意在笔先”和“情因景生,景为情造”。校园是育人的地方,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而景观元素正是表达这种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带有启迪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是校园休闲绿地设计的目标。前面曾经提到过,校园休闲绿地平面构图常采用方和圆的组合,小品设计常从引导学生做人、做学问和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等方面寻找创作思路,植物配置也常会运用桃和李,意喻“桃李满天下”等,不胜枚举,但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设计时应从构思立意入手,创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环境氛围,使莘莘学子从环境中也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他们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如春园、飘园、梅园的设计。

5.3简洁明快

突出时代性从表现形式上看,校园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最忌类似我国曾出现过的广场热、草坪热,大家盲目攀比,到头来不伦不类,毫无品位可言。校园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也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注意体现了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

5.4以绿为主

突出景观美校园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景观来消除了学子们的各种压力。创造宜人的室外学习环境,但更重要的是,校园休闲绿地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春天鲜花烂漫,夏天浓荫匝地,秋天丹桂飘香、层林尽染,冬天绿意盎然、寒梅傲雪,更进一步讲,在绿化配置上还考虑到了能够体现"春华秋实"的校园精神。

6.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绿地的绿化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植物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以绿为主,采用常绿树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植物栽植要避免了过于杂乱,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植物的选择要注意适合当地条件,便于日后管理。选择了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如国槐、白蜡、银杏、毛白杨、国槐、垂柳、女贞等。草花选择了宿根生及自播繁殖能力强的,如美人蕉、波斯菊、虞美人、葱兰等,这样在价格上也低。在立体绿化面利用地锦、紫藤、爬山虎等。使它们在形状、色彩、质感、季相变化、生长速度、生长习性、配置效果相匹配。

规划人: 组长:余琴

组员:晏娴、兰敏华

规划时间: 2011年6月18号

第二篇: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1

某高校校园广场绿化

设计说明

1总面积白分比:

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教学楼一栋,还有活动中心与停车场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水幕、主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喷泉、主教学楼两旁的假山、湖泊、花架两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整个学校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整、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在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在本方案的设计中,主要道路的设计为线形规整式道路,而所有园路均采用了自然式,园路的线型设计以方便游人游览整个游区为主,同时也满足学生们晨读和休息时的使用。

道路绿化以遮荫为主,行道树主要选用国槐、椿树等。 4.分区景观规划设计

根据整体景观布局以及局部景观设计的要求,先整体后局部,逐步设计,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4.1入口区

学校出入口是学校绿化的重点,在主道两侧,种植绿篱、花、灌木及树姿优美的常绿乔木,使入口主道四季常青,也可种植开花美丽的大乔木,间植常绿灌木。

校园主入口区面临着城市主要干道。主要包括主校门、入口水幕、主教学楼前的中心广场与喷泉、主景花坛、玻璃花房等。因此处是学校向外界展示自我风采的窗口,所以整体绿化采用规整式布局,体现学校庄严的风格。 4.2教学区

教学区的设计因考虑到此处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所以在此处设计了一个假山叠水的小广场与一座单排花架,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学习,也可以使他们在闲暇之际,一边休息一边学习。山水的结合,前面加上植物的种植,给学生一种学而不累的景致。教学楼前的景观设计是采用了中国古典自然式的布局形式,宽阔的广场为的是学生们在学习之后可供学生们和老师们学习、娱乐、聊天等 4.3林区规划设计

林区的设计采用了多种树种的组合,微地型的设计与亭子其结合,让亭子的位置提高,边上的绿化设计上主要是采取了乔灌木的结合,整个小林区的规划设计通过路分成了不同的景区,分别有丁香园、柳园等。各个游园有机相融,构成一幅亮丽的风景。在图书馆与体育馆之间种植了很多的白杨树、泡桐,目的为了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使图书馆这样的学习区与活动区有一定分隔。林区内主要选用了一些乔木类树种,种植比较密集,使学生在运动之后不会感到闷热,还可以在此休息学习。

5.绿地规划设计

突出绿地的功能实效性。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特定的因素和使用主体决定了环境的基本特点。作为总体环境的一部分,校园休闲绿地除满足基本要求之外,其功能的实效性值得关注。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一般来说校园内的休闲绿地不会承担诸如大型集会、观光、儿童活动等功能,学生对其要求无外乎能够满足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型聚会、小型活动、交流、读书、休憩等。因此,在平面布局设计上就注重分析这些因素,立足实际,以学生为本,创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样空间,真正达到美观、实用,如教学楼前的广场设计等。 6.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绿地的绿化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植物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以绿为主,采用常绿树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植物栽植要避免了过于杂乱,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植物的选择要注意适合当地条件,便于日后管理。选择了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如国槐、白蜡、银杏、毛白杨、国槐、垂柳、女贞等。草花选择了宿根生及自播繁殖能力强的,如美人蕉、波斯菊、虞美人、葱兰等,这样在价格上也低。在立体绿化面利用地锦、紫藤、爬山虎等。使它们在形状、色彩、质感、季相变化、生长速度、生长习性、配置效果相匹配。

规划人:许致瑞

规划时间:2013年10月11号

第三篇:某高等学校校园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一. 校园概况

该高等学校位于合肥市南部,西邻金寨路,北面是居住区,南面是工厂区,东邻公园。交通十分便利,环境较好。

校园总面积11万㎡,现有学生4000余人。整个校园的地形较规整,没有预先规划,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二. 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指导思想:把高等教育的功能要求以一种与过去、现在和将来相协调的空间形式表现出来,保证学校发展的系统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从而创造出功能齐备、经济合理、形式优美、便于实施、别具特色的新型教育园地,同时追求时代性、科学性、严密性和艺术性的效果。

规划原则:

1.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创造有特色的建筑及环境设计作品,突出以人为中

心,力求创造适应现代教学发展要求的良好的物态环境。

2.合理布局,始终着重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的分析,创造出统

一、连续的校园环境。

3.建筑形式多样,既有平面的转折,又有高低的错落。建筑群体自由而有秩序,灵活而又有组织,没有呆板的,硕大的中心,但存在许多公共活动中心即多中心。空间合乎人体尺度,形象感受活泼亲切,有利师生接触,促进社会与学校联系,建筑群体连续变化发展,但却首尾一致,统一协调,留出必要的绿化用地。

4.结合各功能区进行植物造景,同时运用园林小品(雕塑、亭、曲桥、廊)加以点缀,以形成优美宜人的校容校貌和健全的生态环境。

三. 校园功能分区

根据今后的发展需要,以教学区为中心,把校园分为四大部分:

1.行政教学区:作为校园主要功能区,置于校园中部,包括行政大楼、教学楼Ⅰ、教学楼Ⅱ、实验楼、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等建筑作为学校主要组成部分。在该区内还设立了一个中心小游园。其内配以绿地、水池、花木,既丰富了本区的环境氛围,又提高了该区文化内涵,为学校的教与学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2.生活区:该区包括教工宿舍楼、男女生宿舍楼。区内植花木。其中教工宿舍区内有一花坛广场,使教工宿舍的居住环境安静、优雅。并且,教工宿舍与学生宿舍之间有一定距离。保证了生活的空间,且尊重师生的个人生活。

3.后勤服务区:该区包括商店、食堂、校医院、浴室等。分别位于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的附近。起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使校园的后勤服务充分满足师生的需求。

4.活动区:该区位于校园东部,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田径场(400m环行跑道),各类球场、室内篮球馆与训练馆等。该区占地面积较大,地形平整,利于活动,为学生上体育课及平时体育锻炼提供了极好场所。另外,该区还包括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场所。

四. 建筑与道路规划

(一)建筑规划 1.教学楼Ⅰ(6层):建筑占地面积2000㎡。建筑前方有一半圆形的广场,广场有花坛,雕塑。楼的四周配植有绿篱,楼东侧有一中心游园。有水池、曲桥、圆亭长廊等。通过园林化手法,使它们有机的组合起来,共同组成了一个供师生课间休息的优雅环境。

2.教学楼Ⅱ(6层):建筑占地面积1000㎡。位于中心游园以东,与教学楼Ⅰ相呼应。解决学生上课问题。中心小游园使教学环境更为清新。

3.行政大楼(5层):建筑占地面积1500㎡。两边翼楼是4层。主要为校教师行政办公、会议接待,教师休息之用。其间还设有一间保卫室,以保师生的安全。 4.实验楼(4层):建筑占地面积1000㎡。主要为师生做研究、实验之用。

5.图书馆(4层):建筑占地面积800㎡主要为师生阅读、查资料之用。图书馆是学生在课外获得精神食粮和科技信息的主要场所。书是为了给学生看的,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达到这一目的,开架或半开架是比较理想的办法,学生可以更直接的、自由的选择要阅览的书。

6.学术交流中心(4层):建筑占地面积600㎡。主要是学校与外界交流的地方。 7.招待所(4层):建筑占地面积1400㎡。可以对外营业,也可以为来探望学生的家长提供方便。 8.学生公寓(6层):建筑占地面积1500㎡共有4栋。位于校园东北角。公寓旁设有两个篮球场,以方便学生平时运动。 9.教师宿舍(6层):建筑占地面积800㎡。共有4栋。中心广场设有花坛,使教师生活很舒适。并且在其旁设有次入口,使教师出入较方便。教师宿舍位于校内河边,风景怡人,很适合居住。 10.商店、食堂:位于学生宿舍边,方便学生使用。食堂共3层,其中第3层是大礼堂,可以供学生举行大型聚会时用。

11.校医院、浴室:位于校园东北角。既方便教师又方便学生。 12.活动中心(3层):建筑占地面积1100㎡。位于学生宿舍附近,方便学生使用。

(二)道路规划:整个校园道路系统以简捷通畅,经济实用为目的。并注意沿路的绿化。根据人车流量,将道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道路宽10m;二级道路宽5m;三级道路宽3m。以道路为轴线,一级道路构成主轴线,

二、三级道路构成次轴线,形成一即纵横交错又明朗舒洁的道路布局。

五. 绿地系统规划

良好的室外环境品质对于学生情趣的陶冶,加深对校园的热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大学校园的环境设计,其主要功能是营造出优美的,与学校氛围相适应的环境,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

教学区绿化:强调简洁明快的风格,绿化种植设计以规整式为主,乔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缀以灌木,以绿为主,成片种植,保证师生有一个宁静雅致的学习环境。注重常绿与落叶结合,重点突出综合教学楼前的广场绿化,其间铺装、绿地、雕塑的巧妙组合,形成了一优雅、安静的环境空间。两栋教学楼中间的小游园,采用自然式布局,有圆亭、曲桥、长廊等园林小品。配以观花植物,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使师生在课间短短的时间里能欣赏到优美的植物景观,呼吸到新鲜空气,调剂大脑,消除上课时的疲劳和紧张。

生活区绿化:由于宿舍人口密度大,在宿舍北面种植植物。地面铺设耐踏性草坪。宿舍区内种植的树木有密有疏,力求为广大师生创造一整洁、卫生、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另外,在食堂周围铺设地面铺装,建造树池。力求卫生、整洁。

活动区绿化:开放、活泼的风格。以水池、雕塑、花坛、彩色铺地、绿地等环境小品为元素,形成丰富而活泼的室外活动空间。在田径场外铺设水泥路面。在该区四周种植冠大、整齐的落叶乔木,以利于运动者夏季遮荫。

校园四周以绿化为主,适当布置环境小品,保证师生有良好的休息环境,绿化种植设计上以自然为主,乔木、灌木、地被三个层次相结合,形成四季有花,景观丰富的休闲空间。

校园环境是广大师生的露天“起居室”。从室外阅读、课间休息到聚合交往、散步观赏„„。科学地规划设计校园环境把功能性与美化结合起来,将作为该高校校园环境的设计宗旨。

二○○八年六月六日

靖江市滨江新城学校规划设计说明

靖江市滨江新城学校位于靖江市滨江新城东部,包括10轨小学部和20轨初中部,占地面积136020平方米,建筑面积8.85万平方米。学校临站前路、江洲路、中洲路、新马路,天生港在基地内穿过。交通便利,景观资源丰富。

学校设计采用组团园林式布局方式,形成两轴四组团的格局,不仅各组团间相互联系又独立,同时形成丰富的景观。

两轴分别指南北向的礼仪轴线和东西方向的景观绿轴。南北向轴线起始于学校南部的正门,形成仪式性的入口空间;东西向轴线开始于西门入口广场,延续到东部的体育场前广场,整个空间以绿化景观为主,是校内室外活动的步行空间。两轴线相交的位置,则是学校的中心广场,广场上布置树阵及雕塑,是最重要的校内公共空间。

依据东西、南北两条轴线,将学校分为4个组团,分别是:小学组团、中学组团、艺体组团、生活组团。小学组团位于基地西南部,包括小学部教学楼、科技楼以及图书馆。中学组团位于北部,包括中学教学楼、实验楼和行政综合楼。艺体组团位于东部及南部,包括东部的体育场和南部的艺术楼和体育馆。生活组团位于西北部,包括公寓和食堂。

为方便学生接送,在各个校门门口,设计了大面积的港湾式停车带,减轻了学生接送车辆对市政道路的压力。校内设置1.35万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库,减少车辆对校园的干扰。

建筑设计方面,采用现代建筑的手法,将所有教学建筑控制在5层以下,形成轻盈活泼的建筑形象,避免建筑对学生产生压迫感。 色彩上,校内主色调以暖色调的砖红色为主。中学部以砖红与白色搭配,形成稳重、静谧的建筑风格;小学部以在白墙与红砖的搭配,形成明快、轻盈的建筑风格,配以彩色的侧墙面,满足小学生独特的色彩需要。

http:///p-975556.html 1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功能不觉的关联性,空间的完整性,建筑造型的整体性,统一规划。

功能性原则----最大限度的争取最佳的日照和景观朝向,并以此形成校园的肌理。

前瞻性原则----力求设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体现高起点高标准,体现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与学术效应的三者结合。

创新性原则----总体规划布局要面向未来,有所突破,但又要立足传统,吸收传统理念,辅以现代手段,营造新学园。

艺术性原则----爽雅,优美的建筑造型,多元化的空间层次与环境小品,是校园艺术性的要素体现,使整个校园充满“人文,教育,交流”的学术气氛。

标志性原则---建筑设计要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成为学校形象的代表。

个性化原则---在大空间完整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下,凸显单体建筑的个性化,展现校园充满青春气息的一面。

生态性原则---打造新一代“环境式校园”,寓学于风景之中,寄情于园林之间。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以可持续性发展为指导,有机组织空间布局,充分利用自然,,人文与人工要素,达到生态,文化与效益的统一。

2 规划策略

综合现有文化和地域特征,规划采取较为理性的设计思维和手段,整合校园功能布局,将校园内建筑空间布局所形成的校园空间肌理与周边地形地貌相契合。

建筑设计

校园规划方案单体建筑造型的主要风格特征以体现文化气息为原则,结合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功能,综合考虑经济和美观因素,力求以真实合理的结构形式,典雅的建筑体形,自然的空间形态,细致的建筑西部和统一的建筑色调,营造出亲切宜人的校园环境氛围。

注重标志性建筑的立面设计,强调其文化内涵,精品意识和学校建筑的特色,良好的建筑群体造型在城市中产生独特标识作用,同样也会增加其亲切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筑的收放有序使自然环境要素与校园空间相互融合,形成多层次的丰富的空间组合形态。

整体校园立面色彩以稳重感为基调,注重建筑造型简洁,美观,充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校园建筑以一种张弛有度的姿态,呈现出整个校园的面貌,谦虚稳重之中,不乏一种自信豪迈之气。校园各类建筑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能相互呼应,和谐共存。

第四篇:规划馆设计说明

印象水城

绍兴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项目介绍

项目背景和分析

项目位于绍兴大城市的几何中心----镜湖新区,拟建建筑由规划展示馆和附建综合楼两部分组成,建筑规模地上1.4万平方米,附建综合楼主要用于人防公共安全教育及应急疏散指挥中心,根据平站结合的需要,平时可做星级酒店使用。

地块西北临城市道路,交通条件较好,南面有共享广场绿地,亦可开口,西面为百米高层建筑群,东面临水和城市公园,景观最佳。

设计构思和过程

总体定位:

特殊的城市区位和滨水空间环境,使该地段成为多角度展示绍兴城市的窗口。因此,我们将整个地段定位为全方位展示新绍兴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和人文生活的滨水城市公共空间。

四个地块定位为地方产品中心、主题生活会馆、城市展示馆、艺术交流中心。 空间概念:

纵横交错、湖岛密布。

融在水里的城市、长在岛上的建筑,是水城绍兴城市特色的写照。新绍兴发展的主体镜湖新区内更是如此。通过对自然水系的提炼,利用横竖相间的空间景观水体将滨河地段纵向四个地块串联一体。并以此作为整个地段的基底,各地块内建筑体按此机理组合空间。线条疏密有致,空间收放有序,形成纵横交错、湖岛密布的新水城空间意向。

从该区域的城市角度出发,本案延续此理念。

由于本案比较特殊,并非单纯的城市规划展示馆,同时兼有一部分人防指挥中心的功能,为本案设计增加空间和尺度上的难度。究竟是以怎样的建筑形象出现,才能更好的诠释?因此,统筹分析后,我们提出以下两点是本案设计中的两个关键点:

一:怎样体现新绍兴、新水城的城市文化内涵。 二:怎样处理好人防指挥中心和规划展示馆之间的关系。 基于上述两点,进行不同方案的探索: 方案一:

两家功能相互独立,但由于地块用地紧张,如果建筑总高度控制在24米以内,规划展示馆层数做到了4层,而且人防指挥中心的小空间功能不是很合理,同时设计立意与绍兴文化不太贴切。 方案二:

将两者平行设置,建筑形象整体性较好,但两者由于功能性质不同,空间要求和层高要求差别较大,造型上不太协调,同时,与方案一有同样的缺点,方案三:

将人防指挥中心置于规划展示馆下有利于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建筑形体较完整。但人防指挥中心缺乏良好的通风采光,功能不合理。 方案四:

根据功能需求不同,将人防指挥中心的小空间功能做高,规划展示馆的大空间功能做大,人防指挥中心控制在32米以内,规划展示馆由以上方案的四层改为三层,功能更加合理,相对独立,协调统一。同时,浮岛的设计立意与绍兴水城文化较贴切。

通过以上方案比较,选方案四为最终优化方案。 设计立意 印象水城

依河而居,水网交错于整个城市中„„这一切构成了我们对于水城绍兴的美好印象。

城市规划展示馆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变迁,时空穿梭,从过去到未来的发展更迭,从未来到过去的历史传承,设计力求展现这传统与未来交汇的意境。

水、桥、蜿蜒、曲折、斑驳、黑白灰„„设计中,我们将这些传统意识形态提炼,升华,通过建筑语言为人们勾勒出一副新绍兴、新水城的印象画面。

总体设计

功能布局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案将规划展示馆和人防指挥中心这两部分功能一南一北,一高一低整体布局,人防指挥中心设置北侧且做高,而规划展示馆设置南侧且做低。防指挥中心主入口设置在北面,规划展示馆主入口设置在西面,南面和东面分别设置次入口,西面和北面分别形成各自前区集散广场,与南侧地块之间形成一共享景观休闲广场,可考虑未来与东面城市公园连通。由于东面红线和规划水岸线可适当突破,因此,将规划展示馆功能尽量铺开设计,局部悬挑出水面,沿河设计濒水景观和休憩空间,建筑亲水较好,置身于悬挑空间之上时,更能切身体验到绍兴水之城这一特色。 交通分析

由基地现状,南西北三面适宜设置出入口,人防指挥中心和规划展示馆出入口相对独立,沿建筑设置大于4米宽的环道,结合硬质铺装适当设置停车位,地下室坡道分别设置在地块西北角和东北角,后期可为两家单位相对独立使用,可分可合,地上停车12辆,地下停车120辆,总停车位132个。 景观分析

在总体“印象水城”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将九流渡左侧整体四个地块场地机理规划成横竖交错的水网机理。

城市展示馆景观设计延续“印象水城”设计理念。整个场地设计以铺装和水面为主,绿化采用点状布置。分别布置景观广场、防护绿地、庭院绿地、滨水绿地,整体脉络横竖交错。建筑周边设计大面积的镜面水面,烘托整体建筑形象,形成建筑外围非常纯净的广场空间,又与整体综合交错的水网机理融合,

单体设计

建筑形态——水、桥、窗口、漂浮、升腾、斑驳、水墨。。。。。。

建筑形体上实下虚,建筑周边设计浅水,宛如悬浮之感,象征“浮岛”,以石桥意向的铺装引入建筑,规划展示馆与人防指挥中心一低一高,统筹设计,以一条“S”形曲线将两者统一为一个整体,取曲水流觞之意, “S”形曲线尾部朝向东面城市公园,象征“窗口”。

建筑立面采用浅灰、中灰、深灰三种颜色不同深浅的金属板和玻璃四种质感的长方形小方块随机点缀,由下至上由浅到深,形成一种斑驳和升腾的意向, 斑驳质感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同时又像是城市肌理像素化的投射,深浅渐变仿佛建筑是从水面升起一般。主入口处采用了绍兴本地的建材——东湖石。石材、金属板、玻璃形成粗糙与光洁,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强烈对比,具有较强的建筑个性和标识性。 建筑空间

规划馆作为展示空间,参馆流线的流畅高效尤为重要。

在保证门厅,交通空间的前提下,把大空间尽量完整,以便室内布展的灵活性,同时将大空间的模型展示设置在三层。但作为城市展示馆不仅是局限于室内的模型,图片展示,因此在空间设置眺望口,人在馆内可以真实体会到城市的脉络,城市公园以及科技馆、文化馆,尽收眼底。同时从城市公园看城市规划展示馆,建筑形象完整优美,建筑与环境形成良好的对话,城市规划馆不仅仅是内部展示绍兴城市的建筑,同时也是绍兴城市中的一个展品。 建筑节能

1.回归自然:主体建筑南北向设置,尽量做到自然通风采光,建筑材料均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

2.节约能源: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外部遮阳系统以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3.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减少资源的消耗。低碳节能也作为一个样本展现自己。

经济技术指标详见文本

第五篇:规划设计说明

孟溪镇(梵净府城)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一、 规划依据

1、 孟溪镇政府广场规划设计任务书

2、 基地地形图。

3、 规划设计要求。

4、 贵州省城市广场规划政策及法规。

二、 位置概况

孟溪镇政府休闲文化广场位于孟溪镇花园董大桥右上侧临河之上,北临平行大道,背靠孟溪镇政府行政广场,是规划镇行政中心小区的重要地域部分,规划用地为矩形,宽约100米、长约65米,用地面积6500平方米基地地形南高北低,高差3米。

三、 广场定位

“梵净府城广场”是孟溪镇区域内一个集市政、集会、文化观演,休闲游憩等多功能融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广场。

四、 设计原则

1、紧扣梦溪历史文脉及地方风俗。突出表现城市意向、创造一个主题鲜明、特征明显,具有普遍“认同感的标志性开放空间。

2、充分考虑基地的自然特征和资源因地制宜做一个下沉式的休闲文化广场,力求用最小的生态冲突,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有机融合和相互烘托为城市营造一个高素质的生态环境。

3、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深入研究市民的行为心理和心理和使用要求,在广场的使用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4、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市政集会、文化观演、休闲游憩几大功能空间并使之相互有机联系,清晰简捷、方便易达的交通流线。

5、尽量使用地方材料,选用地方树种,够筑具有民族现代的建筑物和园林景观。

五、规划意念

“府城广场”作为孟溪镇的城市中心广场。在营造功能合理,美观宜人的物化环境同时,必须现今成为孟溪的历史文脉,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的现实载体。这些非物化的因素洽广场赋予深刻的内涵,使之区别于同类二更具有标志性,让市民获得普遍的认同感。

通过该孟溪历史文化,地域特征等相关资料的理解,我们归纳出花灯、图腾、梵净府城城楼、亭、水,五个意念,并以此作为广场的设计构思起点,通过物化营造取得相应的含义。 花灯的隐喻:

在广场的中心位置,在舞台之上,以通透的镂空表现艺术雕塑花灯中的两个人物的对舞,加上两边大号长鸣的构造表达了孟溪人民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和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祷之意, 图腾的隐喻:

以金钱杆为主体,以龙的蜿蜒盘踞为表现形式,隐喻了华夏子孙,龙的传人对花灯文化的热爱和执着,对传承和发扬花灯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的认同和决心。 城楼的隐喻: 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在武陵山脉的梵净山脚下我们努力打造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她代表着我们政府和劳动人民的坚强信心,代表着我们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形象发展定位。 亭: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在广场休闲区布设“停一停”不仅给人们休息之用,更能起到遮风避雨之用。真是以人为本,关怀为上的市政服务理念。

水:以水为龙,得水为上。水绕三湾、富贵荣华。广场右侧紧靠孟溪河,水绕广场而过,广场临河而建。一种深邃、旷远、神谜、宁静的感觉犹然而生。

总的来说,我们通过“花灯”“图腾”“城楼”“亭”“水”五个隐喻诠释了孟溪的城镇文脉,历史民俗地域特征和人文化精神,并以寄托对过往的纪念和对未来的展望,给美观,实用的广场赋予她应有的深刻内涵。

六、

1、功能布置

广场整体上是一个不规则的矩形,长约有65米,宽有100米,面积约有650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500平方米(含梵净府城城楼、广场管理房和配电房,公共卫生间,休闲长廊)广场能容纳1000人左右的大型聚会。其余面积为绿化用地。均为游人休息、休闲、散步的地方,休闲文化广场与市政行政广场以平安大道为界,形成上下错层递进关系。

2、交通流线

车行流线,广场紧靠花园董大桥,东西两地是两条次要路与堤坎相接,汽车只能在广场三个周边行驶,避免对广场的穿越和河堤景观进行干扰。

人行路线,广场三周都有入口进入,其中南向为广场的主入口。在平安大道下沉二十几步台阶便进入了广场,在另外两边还有更多的小径通过,使广场确保方便易达,更具开放性。在所有入口和主要交通线中,有高差的地方都设有斜坡道。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无障碍交通支流

3、景观设施

景观设施的设置充分考虑与广场功能及周边环境结合,在满足使用的同时塑造鲜明的广场形象

4、广场建筑:①梵净府城城楼; 总高8米,占地120平方米

②休息游廊; 位于表演舞台两侧,总高4.5米,占地20平方米。

③公共卫生间; 占地面积50平方米

④配电房;占地面积20平方米

5、 公共艺术品;包括主题雕塑,图腾、号手等。

6、 绿化;多数是草坪和低矮灌木为主,是高大的乔木为辅,空间视线绝对开阔。走廊以色彩丰富的观赏植物为主,配以阔叶树木形成树荫,营造悠闲自在的花园氛围。

7、 灯光;以景观灯为主,配以草坪灯为点缀,在夜间形成灯光澜珊

的美感。

8、 铺装、尽量使用与市政广场相对应的桃花红花岗岩,辅以枫叶红花岗岩为点缀。通过色彩打造的变换划分不同的功能空间,同时软硬材料并用,便于降雨渗入地层以减少积水,在无障碍路线上采用不同质感的材料作为盲人的引导系统。

2011.06.30

[复制链接]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清华艺术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一、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

桂东县沙田镇是省重点建设镇,享有“湘南六大集镇之一”美誉,是毛泽东同志所定第一军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颁布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全镇总面积81.3平方公里,辖12个村2个居委会,1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8万人,镇区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2.01万人,城镇化率为90%。城镇水、电、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现有自来水厂一座,日处理能力达2000立方米,城区供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完善,能充分满足生产、生活、市政消防用水,城区自来水普及率和入户率达100%;建成1.1万千伏安变电站1座,居民使用电或液化气达100%,境内建成电站9座,装机24860KW,其中有装机容量为7000KW石磨岭电站和装机容量为12000KW的石壁山电站;镇内驻有移动、联通、电信3家通信公司,网络覆盖广通全境,全镇移动、联通用户已超过10000户,程控电话装机容量6000门,用户达4000多户;电视、广播覆盖率达100%;镇内有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10所;环境卫生设施不断改善,设有镇环卫所,现有环卫职工12人,配备了洒水车、垃圾车各1辆,镇内设有公厕6个,其中水冲式公厕3个,并有专人负责保洁;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总面积11000平方米的军规广场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全镇绿化面积达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25%,城镇整体功能不断提高。2009年我镇引进外资3.36亿元,实现GDP20384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440万元,人平纯收入达2100元。在2008“福城杯”小城镇“六个一”评比活动中第一军规广场建设获得全市一等奖,2009“福城杯”小城镇“六个一”评比活动中湘赣边贸大市场建设获得全市一等奖。

二、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

1、发展战略及总体目标

紧紧抓住岳汝高速建设和106国道扩改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融资”的多元化建设策略,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该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以万寿宫居委会、燕岩桥居委会为城镇中心,把城镇周边的江湾、周江、水庄、径口、大河村纳入规划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对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布,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提出“一中心、二轴、三区”布局设想,即一中心是以沙田镇区为中心,二轴是西面的106国道发展轴、东面的沤江经济发展轴,三区是北为工业区(2010年后工业布局以沤江下游的南面为主),西区为中心区(以行政、服务、物流、商贸为主),东为文教生活区(以集贸、教育和卫生为主)。通过对沙田镇城区南延、东扩、北展、西连的发展战略拓展城镇,打造好106线、岳汝高速沿线、沤江沿线三条风光带,使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投资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让沙田成为辐射湘粤赣边乃至珠三角的红色商贸物流城镇。

预计2020年镇域总人口50000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0%,规划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划为450公顷,人均100平方米。

2、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

(1)第一军规广场

二、三期工程建设

完成军规广场科技展览馆、旅游接待中心、广场亮化等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广场第三期工程的征地工作,按规划建设广场军规生态园、军规培训中心、军规连心桥、水上游乐中心等附属工程,把军规广场建成为一个集红色教育、生态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点,对东平路农行——燕岩桥720米街道铺设烤漆砖4200㎡,砌筑排水沟1440米,安装路灯24盏,种植桂花树150株,同时规范门面招牌、停靠标志等。其中有些营利性工程项目可以推行民间资本投资的办法,以缓解政府投入资金不足。 (2)中心城区用地大扩容 大力实施沙田城镇南延、东扩、北展、西连的城镇发展战略,结合岳汝高速沙田互通出口连接线和国道106绕城改道与岳汝高速伴行进行北展西连的规划,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彰显城镇的商住、教育、工业、旅游、农业产业等功能分区。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条件和兑现安置补偿的情况下,实行征转分离用地模式,在沙田镇区周边7个村(居)先征地3000亩,待项目落实后再办转用手续,分步滚动实施,重点开发好106线、岳汝高速沿线、沤江沿线三条风光带。加大力度建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沙田工业小区,将产业项目用地纳入规划范围。 (3)加强军规大道和互通连线至沙田镇区大道建设

对军规大道1200米进行路面改造,集中财力建设互通连线至沙田镇区大道的美化、绿化、亮化,建成为沙田的迎宾大道,提升沙田的城镇品位。 (4)沙田物流中心建设

采取多渠道融资、多途径投资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银行贷款、民间投资等多种方式进行筹措资金,逐步实施沙田物流中心建设。该工程坐落于沙田镇岳汝高速和106国道连接线江湾三角坪处,是一个集物流配送、仓储、停车、商务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商贸物流园区,占地20亩,总投资5000万元。该项目已由县发展改革局批准立项,目前已完成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规划设计等工作,并按照城镇的发展要求继续往沃水和老机械厂方向规划扩大征地50亩,以满足物流仓储的要求。

(5)垃圾处理场建设

在不影响生态环境,不影响饮用水源,不影响安全稳定,不破坏森林植被,不造成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十二•五”规划和镇区扩容提质,在桃洞林场内规划建设好沙田垃圾处理场。 (6)湘赣边贸大市场扩建工程建设

拟投资1000万元在原市场靠沙南路的对面征地3000㎡,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停车场、商住两用楼盘、市场办公大楼等,同时对现有农新贸市场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全面升级享有湘南六大集镇之一的沙田集市新面貌,经济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7)镇区供水工程建设

拟投资120万元对镇建成区4500米输水管网进行改造,同时在城镇的南部径口大皮垇利用转湖水库的水源增建一个自来水厂,以满足未来人口增长和城镇扩容的生产、生活需求,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可研论证。

(8)沙田工业园区建设

沙田工业园区按照一园多点的模式,以科学发展为规划,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外商投资为主体,同时吸引内资企业,目前工业园区在江湾已形成“小水电、高耗能、煤炭、木材加工”四大产业,成为桂东县承接粤、港、澳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基地。新的规划后主工业园区拟选址在沤江下游的大湖、龙头、径口村,开始实施时间为2010年1月,总投资 8000万元,首期2000万元,规划面积2010年为50公顷、2020年达到100公顷(含大塘、普乐工业小区),招商产业定位为化工、硅冶炼、小水电、木材加工、纺织、物流等,现在规划论证已初具雏形,是桂东县“十二五”计划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基地。 (9)沙田客运站建设

根据城镇发展需求,建设沙田客运站是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拉伸城镇规模,起到提升城镇水平,发展和壮大城镇经济的作用。拟在周江红桥或周江步背建设沙田综合客运站,同时规范客流和客运车辆的管理。

(10)沙田镇区国道106的改造建设

结合岳汝高速建设,尽快启动国道106沙田段的升级改造工程,利用沙田规划修编的大好时机,对国道106绕城改道规划与岳汝高速在镇城区范围内伴行,构筑沙田城镇区域五纵五横,从而达到了节约土地,与城镇总体规划形成相得益彰。

(11)沿江大道、周江—大河和江湾—大河大桥建设 在沤江靠岸燕岩桥方向规划建设宽度50米的沿江大道,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形成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同时建设周江—大河和江湾—大河两座大桥,充分连结城镇镇区的东西两岸,劈开过往车辆绕城东洛,形成一个沙田城镇区域的完美结合体。

三、小城镇建设规划实施要求

1、按城乡规划法严格执行,提高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对城镇核心区域、主要街道和重点村庄进行控制性详规,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优先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提高“湘南重镇、军规名镇”城镇品位;

3、合理利用土地,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发挥市场经济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的道路。

4、严格做好规划控制,量力而行,中远期结合,分期实施。

四、小城镇建设主要推进措施

1、立足长远,高标准规划城镇

按照城镇经济的发展变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需要,我镇立足长远,因地制宜,聘请专家教授对沙田镇区进行高标准、高品位的整体功能区划分规划,将镇区划分出工业区、教育区、商业区、生活休闲区。在编制规划中,对排水渠、污水处理、垃圾站、供水、供电等城镇配套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同时,突显商贸功能,形成了服装、餐饮、小商品等商贸一条街,进一步健全城镇功能,分区更加合理。按新农村建设要求,城乡统一建筑风格,农村集中建设用地,推广农村居民点建设,充分突显“湘南重镇、军规名镇”的优势和特色,全面完成沙田镇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2、创新机制,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政策建设城镇

沙田镇紧紧围绕全县“抓好城镇活市场”的工作部署,积极实施“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业、强镇富民”的小城镇发展战略,按照“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商业化、基础设施社会化”的城镇经营思路,依据沙田镇的性质、区位、文化、产业等进行科学定位。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融资机制,从小城镇建设开发过程中收取得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资金全部返还给乡镇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通过“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上级拔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聚一点”的方式,对城市建设与管理方式作大胆改革和实践,通过流动、组合、拍卖、出租、转让等方式,对小城镇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整合,多元化筹措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了“六个一”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通过一系列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沙田的城镇建设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呈现出了沙田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3、以人为本,加大力度规范城镇管理

按城市规划法严格执法,提高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要以大多数人民群众为本,树立“为人民管城市”、“沙田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服务意识;成立有单独执法权的城市综合执法沙田分局,以执法队伍建设为根本,不断优化队伍形象、激发队伍潜能,切实增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4、发展产业,壮大城镇经济繁荣城镇

沙田镇作为民营企业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传统工业优势。我们立足这一基础优势,坚定不移地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培植骨干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民营工业园区建设,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0余家,成为区域内带动沙田发展的经济引擎。二是以民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力度,几年来共引进硅冶炼、木材加工等各类企业项目15个,新增企业项目财税贡献率逐年递增,现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三是着力培植发展骨干企业。通过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改力度,着力培育扶持了一批本土成长型企业,为带动城镇化夯实经济基础。

5、统筹兼顾,完善小城镇建设政策保障体系

积极研究落实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户籍、教育、土地、就业、投资等配套措施。一是探索制定促进城镇新型社区建设优惠政策,在税收、融资、户籍、房产、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农民进城造城;二是简化土地征用手续,降低收费标准,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坚持一站式服务,一个漏斗收费,缩短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建设周期,提高办事效率;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实现沙田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新学期计划表范文下一篇:小学师德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