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能化校园建设方案和管理模式探析

2022-09-12

1 引言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 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不断完善, 教育领域迎来了新的教育革命—智慧教育时代, 智能化校园作为新型校园模式, 实现了校园学习、工作、生活、服务和管理的智能化, 是各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1]。在校园智能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各高校对其探索和认知也不断加深, 并不断提出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不断完善和创新高校智能化校园的管理模式, 保障智能化校园的可持续运行和发展。

2 高校智能化校园当前建设情况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推动下, 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系统随之兴起, “校园智能化”作为一种以校园网络及信息管理系统融为一体的现代化管理教学模式, 更是教育领域创新突破和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智能化校园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 实现对教学、科研、管理及生活服务等校园有关信息的采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实际应用, 进一步优化校园资源, 使校园功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扩展, 提高校园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 高校掀起智能化校园建设的热潮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前, 全国各高校结合自身建设理念、发展需求以及前期实践经验, 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云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智能终端、社交媒体等新型技术, 探索建设符合自身运用实际的智能化校园平台或模式, 如智能化校园建设围绕教学与管理两大主线, 依托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智能化教学系统、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的有机整合, 使校园各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实现校园资源的最优化[2]。智能化校园以校园网络为基础, 校园一卡通为核心, 由校园网络、校园一卡通、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反馈系统、门监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宿舍楼智能控电系统、校园广播等系统构成一个综合智能化平台, 并利用该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功能[3]。智能化校园建设以云数据为基础, 利用云计算对传统的教育信息系统和校园网络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

构建教育云服务平台, 实现对各类信息系统的重构, 整合各大范围的教育资源, 形成智能化校园系统, 促进校园数据的流通和资源的云共享, 为教育教学的智能决策、实施和评价等过程提供支持[4]。

虽然, 校园智能化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发展共识, 但是由于需求的多样、理念的各异和基础的差距, 导致目前大部分高校智能化校园建设仅能从某个单独的角度或某几个特殊方面考虑, 投入大量的资源建设各类信息系统, 而各系统间信息不对称, 使得学校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庞大且复杂, 智能化校园的建设和运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目前急需的是构建完整、系统、可实施的校园智能化系统, 全面统筹集成各系统功能。

3 高校智能化校园管理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来的推动和发展,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已初步从原有已建成的数字化校园向智能化校园转型, 特别是江浙地区高校率先掀起了智能化校园建设的浪潮,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就已明确智能化校园建设规划, 为师生打造拥有随心所愿的学习资源、最新的现代科研动态信息、高效便捷的校务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便捷的校园生活配套等的校园环境[5]。但是, 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最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高校智能化校园建设侧重于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忽略了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模式的创新, 主要体现在管理手段、管理理念、统筹管理三方面。

3.1 管理手段简单

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处于智能化校园建设阶段, 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是硬件投入、软件开发和平台建设, 对校园的管理仍采用传统的手段和方法, 即简单的人对人、人对物、人对事件的管理, 所投入的设备、系统, 仅用于简单的信息数据收集、存储, 以及日常事务的监督、管理, 并未形成高校的教学、科研、生活服务等管理的一体化, 充分发挥职能化校园的功能, 切实提高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此外, 随着智能化校园建设的不断完善, 涉及的领域将更广泛、信息系统将更庞大, 如果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管理, 纵使投入再多的先进设备也是无济于事。

3.2 管理理念落伍

智能化校园建设的难点在于管理者理念的变革, 那么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智能化校园建设关注的重点不是设备或技术的问题, 而是管理者理念的转变问题。显然, 各高校在建设智能化校园的同时, 也配套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推行各信息系统, 这将使各职能部门开展各项业务时的工作模式产生巨大的变化, 如此就要求管理者首先应从理念上做转变, 改变传统的流程化的工作方式, 融入数据共享、信息交流的理念, 从简单地依靠设备和技术实施管理, 到学会利用信息和数据来决策, 最终依托平台各群体自主管理, 实现管理的智能化。

3.3 缺乏统筹管理

高校经过多年的智能化校园建设, 已经从简单的技术和设备利用逐渐深入到融合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各项过程中, 从学校师生、管理人员、服务人员, 甚至到校园的来访者、参观者, 他们对校园智能化需求越来越高, 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业务管理、信息查询了, 简单便捷的用户体验等各类需求逐渐受到重视, 如此就要求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处于密切的良性循环状态。但是, 目前各高校仍存在职能部门间各司其职、各行其政, 特别是在智能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 各部门缺乏实时交流和信息沟通, 导致管理过程中各信息系统数据不兼容、业务流程冗杂繁复、存储信息庞大复杂, 进而影响了各项工作、各项服务的效率。因此, 目前各高校在推动智能化校园建设管理工程的过程中, 应注意统筹规划、统筹管理, 强化各部门间的分工合作, 实现工作效率的最优化, 方能逐步推进理想的现代化校园的实现。

4 高校智能化校园建设方案和管理模式探析

高校建设智能化校园的根本目的是优化校园资源, 提高学校综合管理水平和效率, 目前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摸索推进智能化校园的建设, 本文将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校区的建设理念, 提出高校智能化校园建设方案, 探讨智能化校园管理模式。

4.1 高校智能化校园建设方案

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校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依托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信息平台, 围绕智能管理、智慧教学、智慧科研、生态校园、平安校园、便捷服务六个方面建设智能化校园, 其应用架构图如图1所示。

智能管理:根据各职能部门工作需要和办事流程, 建设包含办公自动化系统 (OA平台) 、学生工作办公平台、学生自我发展管理平台、人事信息管理平台、人事招聘平台、档案管理平台、财务网上综合服务平台、资产管理平台、邮件服务系统等业务平台, 实现“无纸化”办公, 简化办事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简单易用、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办公、办事服务。

智慧教学:根据教务管理和教学的需求, 搭建教学管理系统、教学信息服务平台、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综合系统、试卷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云课程、慕课课程、精品课程、金山讲坛、蓝鸽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Unipus高校外语教学平台、网络公选课学习平台等多平台为一体的教学服务系统, 合理优化配置学校教育教学资源, 挖掘社会教育教学资源, 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环境, 使教学和管理走向高效。

智慧科研:依托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课题申报、结题申请、科研成果统计、计划申报、学术交流、资金使用跟踪管理、经验分享等功能, 满足师生科研自主管理的需求。同时, 支持合同单位、校外专家学者申请使用该平台, 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向各行业专家学者学习交流的平台, 切实提升师生的科研水平。

生态校园:利用物联网技术, 搭建水电节能监控平台、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植被灌溉系统、植被标识系统等平台, 实现水、电流量24小时监控, 及时排查处理突发异变部位, 避免水电资源浪费;主干道照明利用季节时控装置, 根据季节光照时长调整夜间路灯照明时间, 室内公共区域利用光源感应节能灯具, 根据室内光线明暗程度, 自动调整照明设备亮度;校园绿化植被灌溉系统可根据土壤的湿度情况自动调节灌溉量, 以满足植被需求;植被标识系统可利用微信扫描了解该植被种植时间、生活习性、病变特征、水肥使用情况等各类信息, 做到有目的性、计划性的养护, 以降低养护的成本。

平安校园:利用门禁、视频监控、红外报警的手段, 搭建智能安防系统、车辆进出管理系统、公寓区域门禁系统、消防监控平台等平台, 实现实时监视校园, 扫除人工监控盲区, 准确记录每个人员出入信息, 同时, 在发生险情或预测有险情发生时自动启动报警功能, 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构建平安校园。

便捷服务:智能化校园的优势就是服务的便捷, 不仅能够给校内师生员工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 同时能给来访者便捷的指引和服务。通过网上办事大厅, 将在校园生活过程中所需的包括住宿服务、教室服务、水电服务、维修服务、饮食服务、校园环境保洁服务、商业网点服务、医疗服务、车辆服务等各项服务集成在一个平台中, 便捷有效的解决师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过冲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需求。同时, 依托校园一卡通系统, 基本满足师生在校园内消费、缴费、门禁进出、图书借阅、考勤等各项服务功能, 实现一卡走遍校园。

智能化校园建设的关键是将六项智能服务系统融合为一体, 建设统一的信息门户和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 实现数据、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提升校园各类管理和服务的便捷性。通过服务大厅将六项智能服务的各类应用集成为一体, 每位师生员工仅需用一个账号即可使用各子信息系统, 同时, 服务大厅可根据登入者的身份不同、个人习惯和喜好, 主动匹配常用应用, 各便于使用者操作。此外, 服务大厅推出移动客户端APP以及微信公众平台, 满足师生随时随地使用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从而实现智能化、人性化、高效率的校园服务和管理。

4.2 高校智能化校园管理模式

智能化校园的建设既可以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 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资源的效益, 但是现有校园的管理模式仍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仍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不仅浪费资源, 管理过程也面临着巨大挑战[6]。因此, 本文结合高校智能化校园管理存在共性问题, 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 优化管理组织结构。智能化校园管理模式要求高校必须调整原有传统的组织结构, 建立适合校园智能化管理的新型组织结构。传统的校园管理组织采取的是层级管理, 高层决策与底层建议、需求的信息流是通过层层传递的, 如此延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对管理的效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 智能化校园管理应在不改变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 通过智能化的信息管理平台, 打破层级限制, 构建一个扁平化的组织管理结构, 保证信息在任何部门和人员间的自由流通, 形成上下联动的局面。

(2) 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当前智能化校园的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和依赖设备、系统, 忽略管理过程的人性化和智能化, 管理服务仍采取简单的人控、电控模式, 而各类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仍需人工频繁的录入、导出、统计、更新, 管理人员仍旧从事机械性的工作。因此, 智能化校园应创新管理服务的模式, 管理服务应面向学校资源的管理和调度, 各部门间的业务应协同运营, 同时兼顾个性化服务, 为师生提供个性集成、多维度、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3) 提升管理队伍素质。随着高校校园智能化的发展, 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现代化的信息设备的投入使用, 对管理队伍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智能化校园管理已经不仅是简单的设备维护、系统操作、信息收集了, 还需要管理者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决策, 以便改进服务和完善管理, 实现智能化校园的可持续运营。

5 结语

智能化校园建设提高了校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提升了高校的管理水平, 实现高校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互动性, 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高效、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同时, 智能化校园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须长期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更好更有效地推进校园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不断发展, 校园智能化作为教育领域创新突破和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全国高校将掀起智能化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将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校区的建设理念、校区定位及实践基础, 提出高校智能化校园建设方案, 探讨智能化校园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智能化,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 储常连, 莫灿灿.“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与未来走向[J].重庆高教研究, 2017 (4) .

[2] 王妍.关于智能化校园建设的探讨—浅谈天津科技大学智能化校园建设[J].中国轻工教育, 2011 (2) .

[3] 乔小倩, 葛广阔, 王勤.高职院校智能化校园建设[J].中外企业家, 2014 (35) .

[4] 罗伟.论云数据时代对智能化校园建设的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 2016 (5) .

[5] 刘昊天.高校智慧化校园建设的策略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7) .

[6] 荣荣, 杨现民, 陈耀华, 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 2014 (3) .

上一篇:语篇教学读中环节问题设计的思考下一篇:军校心理疏导沟通误区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