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美术课课教案

2023-03-29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美术课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学前教育美术课课教案

课课家教育-华为认证传送网HCNA视频教程

课课家教育

网址:

课课家教育-华为认证传送网HCNA视频教程

课程目标:了解SDH、以太网、WDM和OTN的基本原理; 熟练操作U2000网管系统进行相关业务配置; 具有一定的故障排查的能力。 适合人群:IT运维,网络工程师

本课程针对华为传送网HCNA认证知识点进行讲解。 SDH、以太网、WDM和OTN的基本原理; MSTP硬件;

MSTP保护原理;

U2000系统介绍及业务配置;

以太网原理及业务介绍。

目录

第1节 SDH概念

第2节

SDH帧结构和复用步骤

第3节 开销和指针

00:46:33

1

课课家教育

网址:

第4节 逻辑功能模块.

00:12:44

第5节

SDH路径层次和开销应用

00:15:30

第6节 系统简介

00:10:15

第7节

机柜、子架、机盒

00:26:25

第8节

单板、常见的网元类型及其配置和设备功能特性

01:16:45

第9节 设备级保护

00:27:32

2

课课家教育

网址:

第10节 网络级保护

01:23:34

第11节 以太网分类

00:19:26

第12节 以太网基本原理

00:12:41

第13节 以太网端口技术

00:20:06

第14节

VLAN基础和二层交换

00:41:48

第15节

EOS级联与封装技术

00:26:00

3

课课家教育

网址:

第16节 以太网业务

00:37:52

第17节

以太网业务基本参数

00:18:23

第18节 U2000系统架构

00:36:21

第19节

U2000调测与维护基本操作

00:19:20

第20节

系统概述和WDM的传输媒质

00:55:17

第21节

关键技术和相关技术规范

00:56:11

4

课课家教育

网址:

第22节

OTN概述和接口结构和复用映射关系

00:26:34

第23节 帧结构和开销

00:36:16

第24节

路径层次和维护信号

00:25:59

第25节 常见告警和性能

00:11:35

第26节 OTN开销的应用

00:23:56

学员评价

课程网址:http:///course-5702.html

第二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

一、艺术于美术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1从精神层面;2活动过程层面;3活动结果 。

艺术活动:是大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

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

艺术的功能 1审美价值;2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2)教育和陶冶功能,(3)娱乐功能等。

艺术分类

依据艺术形象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

依据美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

依据美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

美术这个专用名词,在中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

“艺术”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科学;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

二、关于美术的起源学说

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

(一)模仿说

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二)游戏说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它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

游戏说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也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游戏也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三)表现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情感交流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发

第 1 页 共 1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生的主要动因。

持这一理论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

(四)巫术说

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有形象、有势力的一种观点。

主要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

三、美术的概念和种类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美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主要包括:

(一)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绘画: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

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

从工具材料绘画可分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

从题材内容绘画可分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从作品形式分,绘画可分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

中国画又称水墨画,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

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最有影响的画种;传统的油画家采用焦点透视法作画。

(二)雕塑

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雕塑可分雕和塑。雕是从完整而坚固的胚体上,把多余部分删掉、挖凿掉。塑是用具有粘结性的材料连接、构成所需要的形体。

从表现形式来分可分为圆雕、浮雕。

(三)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

我们一般把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是指那些摆设、欣赏功能为主的工艺品,以审美为其的首要价值。

(四)建筑艺术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建物的统称。

第 2 页 共 2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建筑艺术:指按照没的规律,运用独特的建筑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物的首要功能;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才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四、学前儿童美术

(一)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人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科学的方式,一种是审美的艺术方式。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所显示正是他们对世界感性的、直觉的、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表现出他们思维的直觉性、具体符号和情感性特点。

儿童与成人开袋世界的眼光与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的,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是独特的,事物在他心里的样子往往迥异于成人眼睛所看到的样子。

(二)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反映了他们整体智慧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美术是其心里活动的反映,是其心里表象的图式化。组合成奇特的画面,是他们自我心中思维方式在绘画中的体现。

(三)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表达情感与进行交流的工具

认为艺术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表现说,这种理论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可以说所有儿童的美术创作都具有“表现主义”的色彩。满足儿童交流宣泄情感的需要是儿童美术的特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及意义

一、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品为媒介和主要手段进行的教育,其范围包括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能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可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普通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包括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

对学前儿童进行的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实质主要完成艺术教育中艺术审美、创美的任务。艺术美是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核心内容。

美术教育: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活动,培养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首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在感知上表现为知觉过程的整体性与直觉性;在记忆上表现为具体形象记忆占优势;在想像上有着独特的想象;在感情上表现为易共鸣、易移情。

其次,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性质是由美术自身的审美结构与特点所决定的。

第 3 页 共 3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二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的需要的情感教育 。

幼儿时期,其心里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自我中心。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

儿童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能力。学前儿童中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是指他们利用物质材料及过去的经验加以从新组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

艺术是无措的,自由创造和追求变化正艺术的追本质的特征之一。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

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艺术是无错的,美术活动的特点也是自由的,不带惩罚性的。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一般智慧和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

想象:是指大脑对以往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心形象的心里过程。

创造性有赖于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协调动作,受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少,因而他们的思维也更加自由,更加具有发散性,更富于想象和创造性。美术教育可以说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第二章 近代幼儿美术教育 第一节 西方近现代儿童美术教育

一、西方近代儿童美术教育

直到十八世纪后期,幼儿教育才渐渐自成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

裴斯泰洛齐(1782~1852)是瑞士女教育家。

福禄贝尔(1782~1852)是德国教育家。“恩物”意为神恩赐儿童的玩具。他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

其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育模式。

二 、西方现代儿童美术教育

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1865~1946)是一位儿童美术教育的先驱者。被后人誉为“儿童绘画之父”。

第 4 页 共 4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西泽克出生于波西米亚,童年时代宽松、自由的生活与所受的艺术熏陶。

西泽克的教育观点:儿童美术教育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

西泽克秉承了卢梭的思想,持一种自然主意的儿童观,儿童艺术是神圣的主张“大人”严禁“入内”,既成人不要干涉儿童的艺术创作,更不要压制儿童表现出的生命的原创力。西泽克最大的贡献还在于,美术教育从过去的重技术训练的功利立场,转到重视儿童艺术的创造性和表现性。

这些美术教育家的观点分别形成了当代美术教育中的工具论与本质论两大派别。

三、美国当代儿童美术教育

《标准》是美国艺术教育有史以来第一套在联邦政府直接干预之下,由四门艺术教育的全共性组织研制的。

该标准认为,艺术的益处,一在个体,二在社会。

第二节 日本儿童美术教育

一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幼儿美术教育

日本最早的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图画法:是先由教师在纸上画上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简单的线。

二、大正时期日本幼儿美术教育

大正时期之前,日本美术教育基础上采取一种以临摹为主的教育方式,被称为“临画教育”。

大正时期,一种推崇个性和创造性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由教育思想在日本传播,一些教育家对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陶冶儿童情操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由画家山本鼎领导的自由画教育运动。

所谓自由画是相对于传统的模仿、临摹而言。山本鼎把自由画教育的要点确定为“不是把临摹作为成绩,而是把创造视为成绩。”可见自由画运动对培养儿童创造性的重视。

三 、当代日本幼儿美术教育

日本幼儿美术教育还在造型表现方面推行一种基本的指导方法,这种方法分为形象思维、技巧运作、传达内心活动三个环节。在头脑中浮现表现对象的形象,这是第一个环节;用手操作,进行技术活动,这是第二个环节;传达内心活动是第三个环节。

第三节中国近代儿童美术教育

一、旧中国的幼儿美术教育

第 5 页 共 5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早在明代,我国的教育家王守仁(1472~1525)就提出了儿童教育要从幼儿乐嬉游的特点出发进行诱导的观点。

康有为(1858~1927)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幼儿教育。

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大力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主张“游戏性的教育”。其1923年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陶行知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采取平民化、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艺术教育活动。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幼儿美术教育

1949年后我国采用前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凯洛夫教育三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为中心。

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教育思想在幼教届很快得到传播,掀起了学习皮亚杰思想的热潮。

美术教育中开始主意到的问题:

1:在美术教育中,既注意造型教学本身的体系和系统,也注意到各科间的相互联系,及美术活动与各种其他活动的联系,与整个教育的联系。

2:在美术教育中,不仅注意幼儿美术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技巧的练习,而且注意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重视情感因素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教育对幼儿情感的培养。

3:在美术教育中,不仅注意全班幼儿集体的美术活动,而且注意个别化的美术活动,重视个别儿童的兴趣、需要与个性的发展。

三、当代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培养目标方面,早期美术教育出现了两个误区

1;把美术教育同等于技艺教育。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

2;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体系。

(二)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

(三)在教学方法,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

(四)更为严重的是还容易扼杀儿童潜在的自我创造意识和创造力。

第 6 页 共 6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分层次目标

目的和目标的关系: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

一、心理层次的目标

分为审美感知目标、审美情感目标和审美创造目标三大类。

美术教育的审美感知目标:培养学前儿童丰富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美术教育的审美情感目标:激发学前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学前儿童对形式和内容及其风格的体验。

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

美术教育的审美创造目标: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创造力。

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创造主要培养儿童通过美术操作活动体验美的模式,懂得表现自我,表现生命。

二、年龄层次的目标

(一)3岁—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1)欣赏教育目标

(2)绘画教育目标

手工教育目标

(二)4岁—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美术欣赏教育目标

绘画教育目标

手工教育目标

(三)5岁—6岁(大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1)美术欣赏教育目标

(2)绘画教育目标

(3)手工教育目标

幼儿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具有特点: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3岁—6岁年龄幼儿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2、充分的考虑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幼儿自身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3、为单元目标和具体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第 7 页 共 7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第四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

一、低控制原则

低控制原则: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尽量少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让他们自由,充分的体验和表达。

低控制原则的实施要点:

1、给学前儿童自由选择美术内容的机会。

2、教学气氛尽量轻松、愉快。

3、注意作品评价的方式。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进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时,要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造成儿童身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

发展性原则的实施要点:

1、成人要避免功利化的美术教育取向。

2、在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知道,对学前儿童实施合理的美术课程,促进他们美术才能的发展。

三、因才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前儿童具体基础和接受能力,区别对待,使每个学前儿童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实施要点:

1、尊重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

2、设立有弹性的美术课程。

四、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美术这种艺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艺术具有典型的、基本的创造性。

人类个性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在童年。儿童时代是生命力勃发的时期,是创造力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时期。

创造性原则实施要点:

1、丰富教育内容,帮助学前儿童积累多种经验。

2、创造自由宽松的气氛,鼓励每个人的自由创造。

五、兴趣性原则

第 8 页 共 8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兴趣性原则:萌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将之引入以后的人生,给一生一个好的开端。

兴趣性原则实施要点:

1、培养学前儿童积极,快乐地从事美术活动的态度。

2、提供多种工具材料,刺激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3、适当运用表扬、赞许和挑战、竞争来强化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兴趣。

六、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

美术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践操作活动,实践本身比成功或失败更为重要。

实践性原则实施要点:

1、让学前儿童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进行美术活动。

2、避免两个倾向即纯技巧和纯抽象的思想内容说教。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

综观世界美育指导思想,大体上有如下几种:

一、灌输法

灌输法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吸收,但却不自觉地损害了儿童健康:

1、将一个本事完美整体的学生分裂。

教师中心主义及其导致的儿童素质下降。

使儿童丧失感知和直觉能力。

二、园丁法

园丁法特征:

1、强调儿童的自然天真性,鼓励儿童自发的表现能力,尤其是艺术表现力。

强调使用富有表现力的新奇媒介,作为引发、释放和发挥其潜在能力的手段和工具。

提倡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三、综合法

综合法的基本思路:人因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某一领域的工匠或技师,人有着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

综合法产生背景:整个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产生了系统和综合的要求,这种快速变化的社会有三大特点:短暂性、新奇性、多样性。

综合法特点:

1、强调环境对形成艺术能力的重要性(艺术能力指艺术创造的欣赏能力),认为教师的质量和课程的设置在艺术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2

强调概念的作用大于媒介(包括工具),

不仅强调过程(探索、创造、求新的过程),而且强调作品(结果)。

第 9 页 共 9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四、对话法

对话式教育特征:

1、教师与儿童,家长与儿童,儿童与学习对象之间,不再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

2、儿童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其学习不在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参与。

3、衡量一个人所受教育的标准,不再单纯看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因该知道其来源,懂得其运用。

4、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和谐和整合。

5、对话意识必须消除自我中心意识,不一致的观点和行为对于产生新观念和产品更为有利。

6、对话教育着眼于破除种种极端倾向。

7、不管是教育还是受教育者,都因该感到自己也要接受教育。

对话方式基本形式:儿童与艺术品的对话;儿童与自然地对话;自我对话。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方法:

1、作品临摹法

2、情景观察法 观察是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3、语言描述法 语言指形象化的文学语言。

4、联想迁移法 通感是学前儿童感知的一个特点。

5、游戏练习法

第五章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

第一节 儿童绘画心理发展阶段研究

一、学前儿童绘画心理发展阶段研究的有关论述

1、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把儿童绘画分为四个阶段:

(1)偶然的写实阶段:又称涂鸦期

(2)不完全的写实阶段

(3)知的写实阶段

(4)视的写实阶段

2、心理学家柏特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七个时期:

(1)搔笔(2岁—6岁)a、无目的的线画b、有目的的线画c、模仿的线画d、局限的线画

(2)线画(4岁)

(3)记叙的象征主义(5岁—6岁)

(4)记叙的写实主义(7岁—8岁)

第 10 页 共 10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5)视觉的写实(9岁—10岁)

(6)压抑(11岁—14岁)

(7)艺术的复活(15岁)

3、哥仙修泰纳把儿童画分为五个阶段:

(1)错画期(1岁—3岁)

(2)图式期

(3)对线及形发生感情的时期

(4)想表现得象实物的时期

(5)正确地表现形状的时期

4、布莱德拉把“错画”和“空想的象征表现时期”亦即儿童画渐具绘画的形象时期以后,分为三个时期:

(1)概念画时期

(2)用线表现画的时期

(3)以颜色构成空间画的时期

5、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错画期(2岁—4岁)

(2)前图式期(4岁—7岁)

(3)图式期(7岁—9岁)

(4)写实初期(9岁—12岁)

(5)拟写实时期(12岁—14岁)

6、我国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1)涂鸦期(1岁—2岁)

(2)象征期(2岁—3岁)

(3)定型期(3岁—7岁)

(4)写实期(7岁以后)

二、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划分的研究

儿童画发展归纳为四个阶段:

(一)涂鸦期:(1)无意识涂鸦(2)有控制的涂鸦(3)圆形涂鸦(4)命名涂鸦

儿童产生涂鸦现象的解释:

(1)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婴幼儿的涂鸦是一种反抗和报复行为。

(2)柏特、罗文菲尔德等人认为儿童涂鸦可以获得肌肉运动所产生的满足与快感

(3)涂鸦起源于模仿

第 11 页 共 11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综上所述,幼儿涂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活动。

幼儿涂鸦学习活动表现为:

(1)认知能力是儿童产生涂鸦活动的重要因素。

(2)涂鸦是儿童有意识的模仿活动

(3)兴趣和联系是儿童涂鸦发展的动力

(二)象征期

(三)图式期

图式初期,大约从5岁到7岁左右,是儿童的形象思维发展最敏感的时期。

图式后期,约

7、8岁左右,相当于学龄初期的

一、二年级学生。

从象征期到图式期,儿童画的特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表象符号的形成

(2)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3)主观印象的表现

(4)写实期

第二节 幼儿园不同年龄儿童绘画的各种呈现

一、小班

1、线的产生:线条是儿童画中最基本的陈分,线条也是人们用来表现二度空间最简单的式样

2、圆的世界:圆形产生于手的旋转运动,就像胳膊围绕着肩旋转形成的圆形轨迹一样,圆没有方向、没有棱角、是最简单的视觉样式。鲁道夫认为:当儿童处于圆形式为主的阶段时,他还根本不能分辨形状。因此,对于这些儿童来说,圆圈并不代表圆形性,而是代表某个具体事物的性质。

3、二维空间的影响:从儿童最初的画面来看,他们所观察到的物体基本上是通过二维空间形式出现的。没有前后、上下、远近之分,不能区分物体的立体性。而常常是一个用轮廓线包围着的物体的表层面,正、侧面混杂在一起。

4、教育的作用:

(1)儿童绘画的发展是与儿童认知发展同步进行的

(2)儿童对形状轮廓的掌握,是按照儿童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前进的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4)教师必须根据儿童对形象轮廓知觉掌握的规律,设计各种课题

5、形象轮廓线的发展:

(1)阳光放射式样发出的光线往往是由直线构成的

(2)以平面为主的表现方式是小班儿童的主要特征,但必须加强培养空间观念,这方面泥工、积木、结构游戏对加强三维空间概念是最适宜的手段

第 12 页 共 12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3)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能加强儿童对物体的印象

二、中班(4岁—5岁)

符号性表象能力的发展是这个时期儿童画的重大特征:

1、线条:线条仍然是这个时期儿童中最基本的成分,直线和横线是他们普遍运用的,用它画出人、树木、房屋等各种物体。

2、形状:儿童把握的是事物的粗略结构特征,以二度平面表现物体的空间。一方面力图反映他自己所注意到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添加了自己内心的主观图式。

3、大小、方向:儿童通过视觉已经能够区分别大小,但在儿童的画面中,大小的准确性程度却很低。中班儿童,已经注意到在组合一个整体时的大小比例关系。

4、色彩:早期儿童的发展,形状先于色彩。4岁儿童开始对颜色发生兴趣,他们会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选择,不再使用单色画。黄、绿、棕、紫、黑等颜色是这个时期儿童最常选用的

5、想象和情感:色彩和形状的每一种运用,都是用来创造意象

6、教育的影响:中班儿童画是在以儿童为主体,积极鼓励儿童主动地探索和创造的环境中产生的。每一根线条,每一种形体,都来自于儿童直觉的感知、观察和想象,是他们的探索发现的结果。

三、大班(5岁—6岁)

1、用二度平面表现物体的各个方面:阿恩海姆所说,用轮廓线表现事物适合人类心理状态的最简单的和最习惯的表现技巧,儿童画的空间是通过二度平面表示出来的

2、基底线的突破—空间表现之一:用纸的底部或者划上一条底线作为地平线,在地平线上一字排列着物体,这种使用基底线的作画方式,是早期儿童画的特征之一

3、深度关系—空间表现之二:随着儿童认识事物和观察力的扩大,儿童对画面的处理更深入细致。儿童不仅画出物体的表面特征,还希望解剖内部,于是出现了“透明画法”。

4、构图:比较幼儿园中班来说,大班年龄的儿童更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不仅从内容上,画面组织合乎逻辑,具有一定含义,物体之间有相互联系,从形式上也更讲究画面的平衡、对称和统一

5、色彩:儿童使色彩的范围扩大了。经常用的有:红、橙、黄、绿、蓝、黑、褚‘紫等。喜爱运用装饰性色彩,则是这个时期儿童的又一特色。在选择用色时,儿童为了使色彩鲜明,自发的运用冷暖、对比色。活波开朗属于强型孩子,使用色彩明快的颜色较多;胆怯、反应迟钝的孩子在使用色彩上杂乱,举棋不定,喜欢用中性色彩;自信,有主见的孩子喜欢用对比色表示强烈的情感。

6、情感、兴趣、想象:这个时期儿童的泛灵理论思想,即把事物视为有生命、有意向的一种倾向,在绘画中有明显的表现。儿童所以喜欢绘画的原因之一,不仅是因为它的艺术表现,更多的

第 13 页 共 13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是把它作为一种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

7、教育的影响:大班儿童画正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在教室正确的指导下,儿童有可能产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并获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第三节 幼儿园儿童绘画造型的基础练习

一、线的练习

线是点运动所造成的轨迹,是一切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也是幼儿从涂鸦开始进入绘画世界的途径。

线的构成练习,通常以直线和曲线为主。

儿童最原始的,用以表现思想的图画是从线开始的

线条的内容

1、表现线的力度和方向的直线与曲线

2、重力线和悬浮线

3、旋转、重叠的线

4、生长和构造形成的线

5、 的线

二、形的感觉

形状是由点、线、面积、体积等要素组成的。

(1)圆和圆的组合

(2)方形和长方形

(3)部分与部分的组合和融合

三、色彩的感觉

色彩是造型艺术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形状与色彩的结合对于创造绘画是必需的。

(1)基本色训练:对年龄小的儿童可以先从认识原色红、黄、蓝开始

(2)认识间色:绿、橙、紫。

(3)认识无彩色:黑、白、灰。

(4)学会辨别深色和浅色、冷色和暖色:年龄稍大的儿童学会调色时,在纯色中加一点白色或黑色,就可以使颜色变浅或变深

(5)背景色和主题色

(6)用色彩表达自然界

(7)色彩的情感

(8)色彩的装饰

第 14 页 共 14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四 材料的体验

由于每种材料都有其不同的特性,会给儿童带来兴趣和快乐,也是激励儿童创造性的手段之一

一是视觉的材料感练习,一是触感的材料感练习

(1)手指画:

(2)吹画

(3)蜡笔画

(4)彩色铅笔画

(5)彩色水笔画

(6)水色画

(7)水粉画

(8)水墨画

五 装饰与美化

1、线的游戏:用一根曲线像散步似的,由画面的某一点开始,顺着手的运动方向,自由的转动,组合成一幅曲折交叉的形态

2、线和色的自由分割:用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的排列与组合自由分割画面,利用其互相间所产生的和谐与美的效果,给视觉产生美的感受

3、方形的结合:方形有长方和正方之分。它们都由水平线和垂直线组成

4、三角形的组合:三角形三根直线所围成的一个形态。当三角形的底边与画面的水平线成水平时,具有稳固的感觉

5、圆形的组合:圆形是由曲线组成的一种基本形态。它的空间具有充实、圆满及向外扩张的感觉

6、图案装饰:运用简单的图案花纹,如点、圈、线(直线、曲线、折线、水波线)、几何图形、民族传统花纹,在不同的纸形上装饰。

7、日常用品装饰:引导儿童观察生活中的工艺品

第四节 幼儿园儿童绘画活动的指导分

题材内容分:有实物画、动物画、人物画、风景画、故事画、装饰画等。按使用材料的性质:有蜡笔画、油画棒画、彩色铅笔画、彩色水笔画、棉签画、手指画、印章画、水墨画、水彩画、纸板画等。

按绘画教学的形式分:有命题画、自由画。

一 幼儿园绘画教学形式的类型

(一)命题画

第 15 页 共 15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幼儿按指定课题完成作品。

命题画的基本的任务是发展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能力,帮助幼儿学习新的技巧。使幼儿学会从特定条件的相互联系中去描绘物体,表现情节。

教师提出的主题,是以周围环境为依据,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的

(二)自由画

自由画是在绘画题材、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对幼儿部加任何限制,完全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去作画。

自由画的创导者是维也纳美术法兰兹-西泽克

自由画的目的是为了给儿童提供充分表现自己对自我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的机会,使他们在没有压力,没有限制的条件下,得到自己的抒发情绪的机会,以促使他们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自由画的范围,不以实物为对象,记忆画、想象画、幻想画属于此列

自由画的原则

1、创设自由而快乐的气氛。提供可供选择的作画工具。

2、由于自由画是孩子们兴之所至,有明显的个人作画动机,不需教师所引发。

3、对幼儿的绘但是教师在指导幼儿创作,画技能不作过高的要求,以鼓励创造性、独特性为主。

4、自由画是一般在儿童分组活动、游戏活动时,或在家里进行、也可以配合教学活动在课堂中进行。

二 幼儿园绘画创作过程的指导

命题画和自由画在由谁确定绘画主题方面是有区别的,但是教师在指导幼儿创作过程方面,除了上述特点以外,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引发和激发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引起儿童对绘画的兴趣的范围包括:

(1)学习美术技能的动机:如美术材料的运用;设计的学习

(2)掌握知识的动机:目的在于发展儿童对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概念。

(3)想象的动机:重点是引导儿童的构想、观念的独特性,强调个人的构思技巧和独特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起兴趣的方法:

(1)语言讨论是一种基本的刺激儿童思考歹念形式。

视觉经验:录像、幻灯、图片是诱导儿童观察的重要手段。

(2)亲身体验:现场参观、询问、调查。

(3)材料经验:让儿童直接对造型材料作尝试、实验和研究。

第 16 页 共 16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4)感觉经验:充分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获取外在信息,训练敏锐的感知能力

(二)从生活经验中挖掘题材

指导儿童绘画就要孩子们的生经验中挖掘题材。

1、从儿童生活的经验,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经验出发:对儿童直接生活的描写,是儿童画最主要的题材。

2、从他们觉得惊讶、好奇,希望进一步探索的心情出发。

3、从看到的事件、听到的故事出发。

(三)重视观察和引发各种感觉

(四)培育主动的构想

围绕主题,创设一定的情景,提供各种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启迪幼儿的情感,使他们广开思路

(五)绘画的的评价

可以用启发对话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其目的的主要是谈谈一些造型要素,鼓励美的感知觉和潜能的发展

1、讨论非巨象的画:可以寻找儿童画中的

一、二种造型要素

2、讨论具象画:可以寻找孩子画中的具象表现

第六章 学前儿童手工教育

学前儿童的手工教育是教师引导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直接用双手或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 学前儿童手工创造的心理过程

手工创造过程,一般包含意图、构思与设计、制作与装饰三个阶段

一 意图阶段

意图就是动机,即制作一件手工作品的目的是什么

意图的出现既是创作的前提,又是创作的开端。目的不同,其制作过程的其他环节也会有所不同。

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的意图分为自发型和诱导型。

二 构思与设计阶段

构思就是立意、构想。它是指在头脑中通过想象和思维,,对手工作品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成品效果、性能等各种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手工作品本身相关的各种外部制约条

第 17 页 共 17 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件进行全面的计划与思考的过程。

构思的第一步就是要考虑手工作品的用途,是实用的,装饰用的,还是作为玩具来玩耍的。,

构思的第二部就是对所要创造的新形象进行内在加工。

构思这一内在加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选择形象、捕捉形象,即制作者在头脑中搜寻,选择已有表象,把它们作为创造新形象的基础。二是对这些已选择好的表象进行阶段造型、构成、色彩诸方面的加工。改造与重组。三是通过比较,筛选出最佳方案。

“因意选材”既反映出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受制于意图与构思,也反映出意图与构思的准确而充分的表达必须以相应的材料作为依托,二者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因材施教”属于逆向思维方式,即通过对一个非具象的形态痕迹联想到某一具体事物,并创造出形象来。

由于学前儿童直觉的、半逻辑思维的特点,因而他们对手工制作的构思与成人有显著的区别。

三 制作与装饰阶段

制作是借助人的加工技巧对材料进行加工,改变材料的形态,从而实现设计方案的施工过程。制作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利用原材料直接加工成型;二是把原材料裁切成零部件,再对零部件进行加工,然后组装成型为成为;三是通过中介环节来间接成型的。

在制作过程中,制作技艺至关重要。

点状材料的制作多为加工成型

线状材料的制作,常用盘绕、编织、排列、拼接、垒积、插接、焊接等技法,也属于加法。

面状材料的制作,既有加法,也有减法。

块状材料制作的技法主要有锯、削、刮、剪、组合、拼凑、串联、焊接等,既有加法也有减法

学前儿童的制作与成人的制作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的操作受其生理发育的影响,不如成人那样的灵活与精确

学前儿童的制作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他们的制作中有构思,有设计,制作与构思、设计融为一体。

装饰是手工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

第 18 页 共 18 页

第三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生教案

绘画课教案:《花儿朵朵开》

作者:杨晓桦 班级:09级学前专业 适用班级:幼儿园中班

【活动目标】

1.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3.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纸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T:“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T:“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T:“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我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这种形式,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朝上),正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T: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

(四)我和小花做游戏

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请把红花和蓝花放在一个手里,黄花放在另一个手里……”。(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的花)

(五)花儿朵朵开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

2.幼儿动手操作。(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

3.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棉签画教案:《漂亮的大鱼》

作者:张艳

班级:09级学前专业 适用班级:幼儿园中班

活动目标

1、欣赏表现鱼的各种形式,感知了解点画特有的风格,提高幼儿的感受力。

2、观看幼儿示范,倾听教师讲解,学习在指定范围内画彩色的点,表现美丽的大鱼。

3、学会认真、耐心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棉签若干,颜料盘每组2-3盘。

2、水墨画、油画棒、水彩等形式表现的各种形态的鱼。

3、在白纸上画一条鱼的线条。

活动过程:

一、听谜面、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有头没有颈,身上亮晶晶,有翅不能飞,没脚倒能行。这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二、教师出示范例——鱼。

教师:图上有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笔、什么颜料画的吗?

向幼儿简单介绍绘画的方式,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三、欣赏幼儿用书,了解棉签画的特点。

教师: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鱼身上有什么?鱼鳞是怎样的?你知道鱼身上的鱼鳞是用什么表现的?

出示黑板上白色线条鱼以及棉签和颜料,请个别幼儿分别上来示范在大鱼身上画点点,表现彩色的鱼鳞。

四、介绍操作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鲜艳的颜色。

在指定的范围内自主地进行点画活动。

点画要均匀,画面要用棉签点满空白的地方,不要留很大的空间。

五、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个别指导。

六、展示幼儿作品,说说:你最喜欢的大鱼。

七、带领幼儿开展音乐游戏:网小鱼。

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折纸课教案:《风车》

作者:李芳卉 班级:09级学前专业 适用班级:幼儿园大班

【设计意图】

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从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情感态度着手,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手工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是至关重要的。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大班幼儿好奇心、自我表现的欲望强烈,凡事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做一做。本活动主要练习幼儿粘、画、剪的技能,面具图片的呈现深深吸引孩子的眼球,在探索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 体验创造性的装饰面具的乐趣,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尝试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脸谱装饰,联系粘、画、剪的技能。

3. 了解多种动物的轮廓并能画出来,能够用鲜艳的色彩大胆的绘制面具。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卡纸或挂历纸、毛线、彩条、彩笔、胶棒

心理准备:根据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相关的环境,激起幼儿兴趣,同时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更好的参与活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可把桌椅围成圆圈,让孩子更方便的交流操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

师:叮铃铃……

幼:谁呀?

师:我是小小邮递员呀!

幼:哪里来的信呀?

师:**来的信呀!

幼:送给谁呀?

师:送给***

幼:叮铃铃……

(这个小游戏孩子们都会玩,在课后已经玩过几次。信依次送给3-4个小朋友,最后送到老师手里)

师:哈哈,信又送回老师手里了,那让老师帮小朋友们看看信上都写了些什么呢?竖起耳朵仔细听哦!噢!信上说啦,森林里呀,要开一个联欢晚会,请咱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参加。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森林里和小动物们一起开晚会啊?

幼:想……

师:恩,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但是信上说啦,这是动物的联欢晚会,每一个小朋友都必须亲手做一个面具,带着这个自己做的面具才能和小动物一起玩呢!

幼:老师,可是我不会做啊?

师:看,这封信里小动物已经告诉小朋友们面具应该怎么做了,让我们一起来学做这个动物面具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仔细听哦!仔细听你才会做,老师看看那个小朋友做的最好看,能第一名去参加晚会!

(二) 结合图片,讲解动物面具的做法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边说边出示老虎面具的图片,看看他有什么特点?头上写着一个字,是什么字?

幼:老虎,上面写着“王”,老虎是森林之王。

师:对,这是老虎,森林之王,看看他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老师边说边在小黑板上画老虎的轮廓,依次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师:我们做面具的第一步是画,首先在你的卡纸上画出你想画的动物的图案,然后给它涂上相应的颜色。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它的身上有很多的什么啊?

幼:狮子,身上有很多的毛,长长的胡子

师:对,狮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毛和胡子,那么老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狮子的胡子用什么来做的,想想老师让你们带什么来了?

幼:毛线

师:对,毛线可以当成狮子的胡子。那要怎么做呢?看,把毛线剪成一截一截的然后用胶棒把毛线粘上,就是狮子的胡子了。如果不想用毛线的话可以直接画在卡纸上,图上相应的颜色就可以了。

(老师依次呈现多种动物的面具图片,兔子、猫咪、蝴蝶等,简要介绍各种动物的画法及做法。比如说兔子的头发可以用胶棒把彩条粘成小卷,粘在兔子头上就是头发了。)

这一环节是关键环节,知识目标3在这一环节得到解决。

(三)提出要求,教师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做面具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面具,老师在做之前再依次强调,先在卡纸上画出图案,然后涂上相应的自己喜欢的颜色,再用剪刀按照轮廓剪下来,最后用毛线穿上戴在头上。

这一环节是解决能力目标2的关键环节,孩子在操作时教师适时根据随时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注意特别照顾操作能力较差的幼儿,并记得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好,我们的面具做完了,但是啊,森林晚会要求很高,你们做的面具必须很完美才行,现在请小朋友欣赏、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说,我觉得她画的很好,或者涂的颜色不够亮,给你的伙伴指出来,并给你的面具起个好好听的名字,我们互相改正,争取做一个最最完美的面具,好不好?

这一环节是解决活动重难点的关键环节,情感目标1在这一环节得到实现。在互相交流欣赏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对幼儿的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与活动的前延后续分不开的,所以在活动结束后,播放《森林进行曲》,组织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加上班上的动物木偶,一起开一个小小的联欢晚会。

第四篇:和平电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美术的概念和种类。 (2)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

(3)绘画的年龄特点以及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理解:

(1)幼儿各年龄班美术教育的目标: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2)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并喜爱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2)教学难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常用方法;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2)在美术绘画方法中主要运用“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3)学生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讨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艺术的门类包括戏曲、舞蹈、音乐、美术,以及电影、电视广播等艺术。他们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那么美术

1 在我们身边扮演什么角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

(1)美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时时处处都有美术,它在社会中应用广泛。例如:建筑、工商业、服装、居室设计等都离不开美术。A:日用品(例茶杯、壶、炊具、餐具)的造型审美。 B:机械制造专业,机械零、部件图的绘制、识读,零、部件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标准,实用,还应美观好看,(尤其是外部表面的零、部件)。C:交通工具:汽车等色彩与外观审美。D:商品包装外观 E:广告业的装饰装潢。都需要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2)对审美水平的提高、性情的陶冶、情绪情感的引导、形象思维的训练、感知能力的促进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美术的概念。

作品展示与分析:教材插图:一幅是梵高的《向日葵》,一幅是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 《人投鸟一石子》。旨在向同学们展示美术的魅力,使同学们对“美术”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1、先简单介绍画家的情况后,请学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有意识地将有关颜色和线条等造型元素的探讨引入学生的视线,让他们说说对画中一些颜色和线条的感受。

2、在你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美术作品?

3、有人认为美术教育对幼儿可有可无。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1)启发学生了解画家运用的是一种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2)如:油画、壁画、浮雕、陶瓷玉石雕刻等等。

(3)幼儿美术教育和幼儿园其他学科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彼此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例如,常识、语言等教学为美术提供了认识、理解事物的基础,而美术活动所反映出的内容反过来又对其他学科起着重复、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美术是指作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可视的、静止的、平面的或立体的形象,表现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感受、信仰、生活理想和美好追求。

(二) 美术的种类 美术主要包括:

1、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绘画: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

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

2 从工具材料绘画可分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 从题材内容绘画可分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从作品形式分,绘画可分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 中国画又称水墨画,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

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最有影响的画种;传统的油画家采用焦点透视法作画。

2、雕塑

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雕塑可分雕和塑。雕是从完整而坚固的胚体上,把多余部分删掉、挖凿掉。塑是用具有粘结性的材料连接、构成所需要的形体。

从表现形式来分可分为圆雕、浮雕。

3、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

我们一般把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是指那些摆设、欣赏功能为主的工艺品,以审美为其的首要价值。

4、建筑艺术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建物的统称。

建筑艺术:指按照没的规律,运用独特的建筑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 (三)学前儿童绘画心理发展阶段研究的有关论述

1、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把儿童绘画分为四个阶段: (1)偶然的写实阶段:又称涂鸦期 (2)不完全的写实阶段 (3)知的写实阶段 (4)视的写实阶段

2、心理学家柏特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七个时期:

(1)搔笔(2岁—6岁)a、无目的的线画b、有目的的线画c、模仿的线画d、局限的线画 (2)线画(4岁)

(3)记叙的象征主义(5岁—6岁)

3 (4)记叙的写实主义(7岁—8岁) (5)视觉的写实(9岁—10岁) (6)压抑(11岁—14岁) (7)艺术的复活(15岁)

3、哥仙修泰纳把儿童画分为五个阶段: (1)错画期(1岁—3岁) (2)图式期

(3)对线及形发生感情的时期 (4)想表现得象实物的时期 (5)正确地表现形状的时期

4、布莱德拉把“错画”和“空想的象征表现时期”亦即儿童画渐具绘画的形象时期以后,分为三个时期: (1)概念画时期

(2)用线表现画的时期

(3)以颜色构成空间画的时期

5、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错画期(2岁—4岁) (2)前图式期(4岁—7岁) (3)图式期(7岁—9岁) (4)写实初期(9岁—12岁) (5)拟写实时期(12岁—14岁)

6、我国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1)涂鸦期(1岁—2岁) (2)象征期(2岁—3岁) (3)定型期(3岁—7岁) (4)写实期(7岁以后)

(四)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 作品展示与分析:(1)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是在用色,笔调方面比较凌乱、抽象;把从外面看不到的而里面有的东西也画出来;有的画桌子把四条腿都画上而且一样长;给花画上眼睛;人的胳膊会很长很长等等。

(2)幼儿心理及生理的发展,决定着幼儿在画画时采取的方法。先画哪里,后画哪里,怎么画?每个小朋友会各有不同。幼儿认为物

4 体大小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重视程度来确定的。比如,画骑自行车人的腿要比不骑车人的腿要长,因为,腿要用劲。画踢毽子人的腿要比不踢的腿要长,画晾衣服人的胳臂,是根据需要画多长能够着晾衣绳就画多长,不是按正常人的比例去画的。

1、幼儿绘画发展的特点:

(1)涂鸦期(2—3岁左右) 属于无目的地乱笔画。这个时期的婴幼儿常常是五个手指头抓着笔(如粉笔、蜡笔等较粗易抓住的笔)在纸上乱涂乱画些杂乱的线条,这是缺少视觉控制的肌肉运动,无明确的作画意图。涂鸦后期,出现简单的目的,但不能成形,不注意色彩变化,常常使用单色笔,偶尔换另一种颜色笔涂画。

(2)象征期(3~4岁左右) 象征期是在涂鸦期基础上的进步。其特点是乱线条略有减少,开始有了简单的、不太明确的构思,偶尔也能有意识地画出一个类似某种东西的图像,但这些图像与事物实体没有直接的关系,仅仅是简单的图形和线条的组合,是粗略的、不完全的,往往会遗漏部分特征,没有整体感,结构有时不合理。从色彩上看,此阶段的幼儿画面上颜色的种类通常达到3—4种以上。他们喜欢在每种物像上都涂上颜色,并开始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如树叶是绿色、树干是棕色。

(3)形象期(5—6岁左右) 形象期是幼儿开始真正用绘画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描绘周围事物和表现自我经验的时期,也是幼儿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在造型、色彩、构图方面较之象征期有了明显的发展。从造型上看,能用较为流畅、熟练的线条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试图将部分与部分融合为整体,并用一些细节来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其结构较合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基本正确。从色彩上看,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注意按照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随着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的提高,他们在涂色时,不仅能做到均匀涂色,而且能不涂出轮廊线。从空间构图上看,这时的幼儿画中形象丰富,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但还不能把握住分寸。我们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阶段,适时地提供不同条件,给予恰当的指导,促使幼儿的绘画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

2、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1)拟人化。指幼儿把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植物画得和人一样,不仅赋予它们以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的绘画现象。幼儿把自己的情感和意识赋予整个世界,使之生命化。

5 同时,他们也觉得自己和它们更亲近,对它们易于理解和交流。 (2)“透明”画。指幼儿在绘画表现时,总认为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必须把它们画出来,虽然是重叠的两物,但画面上还是互不遮挡,全然不考虑透视的绘画现象。这种透明式的画法,宛如幼儿的视线像X光一样穿透任何东西,所以也称为“X光的画法”。

(3)展开式。又称异方向同存式或视点游走式。指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事物在同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绘画现象。也即画中的人物、事物由中心向四周或上下或左右展开的画法。

(4)夸张法。指幼儿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心的事物、认为重要的事物画得很仔细、很突出,而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他没注意到的地方却加以忽视和遗漏的绘画现象。幼儿的“夸张”法实际上是他们画其所注意、所关心的事物、忽略了其他部分的“顾此失彼”的做法,是对事物的相互关系缺乏比较和认识的表现,是幼儿自我中心主义在绘画领域中的表现。

(5)基底线。幼儿往往在画纸的底部画出一条长长的线条作为地面的标志,把整个画面分成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所有地面上的物体都在基底线上排列成一排,表示这些物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注意:幼儿阶段是不需要“绘画技法”的,幼儿有自己 “无师自通” 的学习方式和“天生”的创造能力和条件。我们成人特别是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自然“天赋”,重视利用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去教育儿童,别干“统一”画法,抹杀孩子个性的傻事。

3、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能激起幼儿的操作欲望,引起绘画的兴趣 工具的种类:有油画棒、蜡笔、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毛笔、油画笔、棉签、彩色粉笔、印章、水墨、水粉等。材料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学习、创造的中介和桥梁。生活中的材料更易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激起创作的灵感。如:树叶、线、纸、海绵、瓶盖、玻璃球、等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心发展水平不一样,在运用同一性质的材料时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不相同的。

(1)要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工具简便易操作,材料是身边熟悉有趣的,其实孩子们的小手就是一种简便、有趣的绘画工具,有趣的手指画经过掌心、手指肚的变化,再用彩笔添上一些辅助的成分,进行简单的装饰,孩子们更是兴趣十足。

(2)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丰富的操作工具和材料可以激发幼儿主动

6 探索的愿望。彩色水笔是孩子最爱用,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绘画工具。许多幼儿总喜欢在手、脸、桌、椅上画,这些多彩的圈圈、线线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满足和快感。油画棒又短又粗,便于掌握绘画方法,是中班幼儿首选的绘画工具。他们还可以用棉签、竹签、纸团、树叶、粉笔、毛线等材料作为幼儿的绘画工具,让幼儿学习选择利用这些工具来绘画,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幼儿对绘画技能的掌握更快,更能表现出幼儿自己作品的特色来。

(3)大班幼儿多用素描、水粉等工具材料: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好的掌握水粉画的色彩、色调、构图的布局,以及怎样握笔、添笔、运笔的基本技能掌握。我们注重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

小班:报纸撕贴纸盒画〈机器人〉手掌拓印〈春天的色彩〉 毛线拖印〈风筝〉棉花、布料拼贴〈帆船〉。

中班:海棉蘸色画〈春天的梦〉 沥粉画〈艺术盘〉 纸盒装饰立体画〈脸谱〉 报纸立体画〈水果娃娃〉 大班:硬纸壳宣纸立体画〈魔法面具〉 卵石彩绘〈动物园〉 塑料瓶彩绘 玩偶之家〉 口罩彩绘〈我的大嘴〉

四、幼儿美术教育常用的方法:幼儿绘画教学的方法是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绘画教育目标,在绘画活动中具体运用的方法。方法使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绘画的效果。 结合案例分析各方法: 观察法含义:是指启发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事物间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等,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是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方法。观察法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分析:

1、观察时,可以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包括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及用动作模仿等。如绘画“调皮的小猴”,教师不仅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参观,还可以在参观后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猴子调皮的各种表情、姿态等,这样更能激起幼儿创作的欲望。又如泥工活动“刺猬”,教师除了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还可请幼儿轻轻触摸刺猬的刺,加深感受,获得更深刻的印象。

2、观察被看作是美术活动的基础,没有观察就谈不上分析。如“节日的街道”欣赏活动,幼儿通过视听器官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喜庆。但这种气氛是从何而来的呢?必须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如远处的天空飘着彩色汽球,周围的树枝上挂满了灯笼,广场中间摆放着鲜花,四周插着彩旗等等,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理解热闹与喜庆,产生审美的愉悦体验。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和与幼儿的交流,找出幼儿的兴趣点。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从幼儿

7 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现实世界的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以及和谐感等,形成幼儿对这些特征的敏锐的选择能力,防止幼儿对一些东西视而不见或者走马观花,使幼儿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范例演示法含义:范例是指用来向幼儿演示的直观教具,如图片、模型、画册、教具、实物以及教师画或做好的样品等。范例的运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表现对象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细节,也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对范例的要求:(1)形象明确、清晰,能够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篇幅要大一些,使全班幼儿都能看清楚。(2)富于美感,有一定的艺术水平,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情感。(3)描画方法和制作方法易于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在绘制程度上是大多数幼儿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在使用范例中应注意的是:(1)要对范例有明确的使用目的。(2运用范例要和示范、讲解相结合,因为幼儿不仅看范例,还难以知道它的绘制过程。(3)有时,范例应有一定的数量,能从各个角度反映事物,启发幼儿的思路也为其创造性地表现事物提供借鉴和参照。(4)正确处理好运用范例和创造表现的关系。范例是为幼儿学习提供的参照物,而不能机械划一地作为统一的范本,要求幼儿画和做的范例有所不同。(5)要掌握好出示范例的时间。一般在交待课题后才出示范例,在上课前可以用白布或白纸将它们遮盖好。(6)范例并不是每一节课都使用,在教师的影响下,幼儿的观察力越强,表象积累越丰富,技巧越熟练,他们的创造性就越强,而范例的地位就越小。相反,美术活动中创造的成分越少,利用范例的机会就越多。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切机会让幼儿亲自观察,丰富感情,提供想象和创造,补之以适应得范例,为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创造才能提供条件。演示:是教师或幼儿把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显示出来,使幼儿对步骤方法有所了解,以利于他们再直接模仿的条件下更好地掌握技巧。 演示要求:动作熟练连贯、节奏速度适中、线条清晰流畅、想象准确优美。种类:分步演示、连续演示、局部演示、对比演示、反复演示、归类演示。游戏练习法含义:游戏练习法是指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愉快、积极的状态下学习美术技能,把视觉形象改变为视觉——运动形象,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分析:游戏练习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它的使用是

8 灵活多样的,游戏性的命题、游戏化的练习方式、对美术成果的游戏性处理以及美术活动中游戏性材料的使用等,都可以把美术和游戏结合起来。如“吹泡泡”、“煮元宵”等游戏化的命题,能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如“装饰背心”,每不幼儿穿上纸做的背心,用水粉颜料在其他小朋友背上画。这种绘画方式的变化,使得幼儿学习的兴致很高。有时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谜语的趣味性,增加游戏的成分,巩固绘画的技能。如教师出一些简单的谜语,让幼儿把谜面简单迅速地画下来。如“星星点点朵儿小,黄色小花缀细条,不要嫌它不火红,春天一来它报到。”(迎春花)。另外,喷洒画、泡泡画、滚画、印章画中牙刷、吸管、玻璃球、各种水果做成的印章,这些材料本身就给了幼儿极大的兴趣,激励了他们参加美术活动的热情。

语言指导法含义:语言指导法是指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教师要运用积极、有效的语言,培养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善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内容:(1)用和蔼可亲的语言,营造幼儿创造的氛围(2)运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3)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幼儿创造信心(4)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引发幼儿创造动机。分析:在他们幼稚的心里,世上的一切物质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喜怒哀乐的,在语言中经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向幼儿阐明创造意图,这种方法可以让绘画内容与幼儿生活连接,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当我把蜜蜂比作“蜜蜂宝宝”时,幼儿会让它们害羞、哭泣,和蝴蝶、蜜蜂做游戏等。当我把花儿比作“花姐姐”时,幼儿会把它们比作花房子,给“蜜蜂宝宝”遮风挡雨。 在想幼儿讲述创造意图时,将讲述的语言精简成以动词、名词为主的句子,并将动词、名词以象声词、叠声词的形式出现,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创造意图,更有助幼儿浮想联翩。

(五)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分层次目标 目的和目标的关系: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

1、心理层次的目标

分为审美感知目标、审美情感目标和审美创造目标三大类。

美术教育的审美感知目标:培养学前儿童丰富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美术教育的审美情感目标:激发学前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学前儿童对形式和内容及其风格的体验。

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

美术教育的审美创造目标: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创造力。

9 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创造主要培养儿童通过美术操作活动体验美的模式,懂得表现自我,表现生命。 年龄层次的目标

⑴3岁—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①欣赏教育目标

②绘画教育目标 ③手工教育目标

⑵4岁—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①美术欣赏教育目标 ②绘画教育目标 ③手工教育目标

⑶5岁—6岁(大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①美术欣赏教育目标

②绘画教育目标

③手工教育目标

幼儿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具有特点: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3岁—6岁年龄幼儿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2、充分的考虑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幼儿自身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3、为单元目标和具体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四)幼儿园儿童绘画造型的基础练习

1、线的练习

线是点运动所造成的轨迹,是一切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也是幼儿从涂鸦开始进入绘画世界的途径。 线的构成练习,通常以直线和曲线为主。

儿童最原始的,用以表现思想的图画是从线开始的

2、线条的内容

表现线的力度和方向的直线与曲线 重力线和悬浮线 旋转、重叠的线 生长和构造形成的线

3、形的感觉

形状是由点、线、面积、体积等要素组成的。

10 (1) 圆和圆的组合 (2) 方形和长方形 (3) 部分与部分的组合和融合

4、色彩的感觉

色彩是造型艺术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形状与色彩的结合对于创造绘画是必需的。 (1) 基本色训练:对年龄小的儿童可以先从认识原色红、黄、蓝开始 (2) 认识间色:绿、橙、紫。 (3) 认识无彩色:黑、白、灰。 (4) 学会辨别深色和浅色、冷色和暖色:年龄稍大的儿童学会调色时,在纯色中加一点白色或黑色,就可以使颜色变浅或变深 (5) 背景色和主题色 (6) 用色彩表达自然界 (7) 色彩的情感 (8) 色彩的装饰

5、材料的体验

由于每种材料都有其不同的特性,会给儿童带来兴趣和快乐,也是激励儿童创造性的手段之一

一是视觉的材料感练习,一是触感的材料感练习 (1) 手指画: (2) 吹画 (3) 蜡笔画 (4) 彩色铅笔画 (5) 彩色水笔画 (6) 水色画 (7) 水粉画 (8) 水墨画

6、装饰与美化

⑴线的游戏:用一根曲线像散步似的,由画面的某一点开始,顺着手的运动方向,自由的转动,组合成一幅曲折交叉的形态。 ⑵线和色的自由分割:用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的排列与组合自

11 由分割画面,利用其互相间所产生的和谐与美的效果,给视觉产生美的感受。

⑶方形的结合:方形有长方和正方之分。它们都由水平线和垂直线组成。

⑷三角形的组合:三角形三根直线所围成的一个形态。当三角形的底边与画面的水平线成水平时,具有稳固的感觉。 ⑸圆形的组合:圆形是由曲线组成的一种基本形态。它的空间具有充实、圆满及向外扩张的感觉。

⑹图案装饰:运用简单的图案花纹,如点、圈、线(直线、曲线、折线、水波线)、几何图形、民族传统花纹,在不同的纸形上装饰。 ⑺日常用品装饰:引导儿童观察生活中的工艺品。 (五)幼儿园不同年龄儿童绘画的各种呈现

一、小班

1、线的产生:线条是儿童画中最基本的陈分,线条也是人们用来表现二度空间最简单的式样

2、圆的世界:圆形产生于手的旋转运动,就像胳膊围绕着肩旋转形成的圆形轨迹一样,圆没有方向、没有棱角、是最简单的视觉样式。鲁道夫认为:当儿童处于圆形式为主的阶段时,他还根本不能分辨形状。因此,对于这些儿童来说,圆圈并不代表圆形性,而是代表某个具体事物的性质。

3、二维空间的影响:从儿童最初的画面来看,他们所观察到的物体基本上是通过二维空间形式出现的。没有前后、上下、远近之分,不能区分物体的立体性。而常常是一个用轮廓线包围着的物体的表层面,正、侧面混杂在一起。

4、教育的作用:

(1)儿童绘画的发展是与儿童认知发展同步进行的

(2)儿童对形状轮廓的掌握,是按照儿童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前进的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4)教师必须根据儿童对形象轮廓知觉掌握的规律,设计各种课题

5、形象轮廓线的发展:

(1)阳光放射式样发出的光线往往是由直线构成的

(2)以平面为主的表现方式是小班儿童的主要特征,但必须加

12 强培养空间观念,这方面泥工、积木、结构游戏对加强三维空间概念是最适宜的手段

(3)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能加强儿童对物体的印象

二、中班(4岁—5岁)

符号性表象能力的发展是这个时期儿童画的重大特征: 线条:线条仍然是这个时期儿童中最基本的成分,直线和横线是他们普遍运用的,用它画出人、树木、房屋等各种物体。 形状:儿童把握的是事物的粗略结构特征,以二度平面表现物体的空间。一方面力图反映他自己所注意到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添加了自己内心的主观图式。

大小、方向:儿童通过视觉已经能够区分别大小,但在儿童的画面中,大小的准确性程度却很低。中班儿童,已经注意到在组合一个整体时的大小比例关系。

色彩:早期儿童的发展,形状先于色彩。4岁儿童开始对颜色发生兴趣,他们会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选择,不再使用单色画。黄、绿、棕、紫、黑等颜色是这个时期儿童最常选用的 想象和情感:色彩和形状的每一种运用,都是用来创造意象 教育的影响:中班儿童画是在以儿童为主体,积极鼓励儿童主动地探索和创造的环境中产生的。每一根线条,每一种形体,都来自于儿童直觉的感知、观察和想象,是他们的探索发现的结果。

三、大班(5岁—6岁)

1、用二度平面表现物体的各个方面:阿恩海姆所说,用轮廓线表现事物适合人类心理状态的最简单的和最习惯的表现技巧,儿童画的空间是通过二度平面表示出来的。

2、基底线的突破—空间表现之一:用纸的底部或者划上一条底线作为地平线,在地平线上一字排列着物体,这种使用基底线的作画方式,是早期儿童画的特征之一。

3、深度关系—空间表现之二:随着儿童认识事物和观察力的扩大,儿童对画面的处理更深入细致。儿童不仅画出物体的表面特征,还希望解剖内部,于是出现了“透明画法”。

4、构图:比较幼儿园中班来说,大班年龄的儿童更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不仅从内容上,画面组织合乎逻辑,具有一定含义,物体之间有相互联系,从形式上也更讲究画面的平衡、对称和统一。

5、色彩:儿童使色彩的范围扩大了。经常用的有:红、橙、

13 黄、绿、蓝、黑、褚、紫等。喜爱运用装饰性色彩,则是这个时期儿童的又一特色。在选择用色时,儿童为了使色彩鲜明,自发的运用冷暖、对比色。活波开朗属于强型孩子,使用色彩明快的颜色较多;胆怯、反应迟钝的孩子在使用色彩上杂乱,举棋不定,喜欢用中性色彩;自信,有主见的孩子喜欢用对比色表示强烈的情感。

6、情感、兴趣、想象:这个时期儿童的泛灵理论思想,即把事物视为有生命、有意向的一种倾向,在绘画中有明显的表现。儿童所以喜欢绘画的原因之一,不仅是因为它的艺术表现,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种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

7、教育的影响:大班儿童画正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在教室正确的指导下,儿童有可能产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并获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四、课堂小结:

利用范例图片回顾复习所学知识。本课作为全书的重要章节之 一,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幼儿美术教育,美术的相关知识、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绘画工具和材料以及幼儿美术常用方法。其中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从幼儿绘画发展的特点和幼儿绘画的特殊表现两个方面来分析,学生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认知特点理解有限,所以只有了解幼儿绘画的年龄特点及特殊表现,才能进行美术指导。幼儿教育指导方法从观察法、范例演示法、游戏练习法和语言指导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组织教学活动时选择和使用哪些教学方法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来决定,还有考虑活动的性质、教材的特点、幼儿年龄特点等。

五、布置作业:

1、选择几幅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2、观摩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分析教师在活动中是如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第五篇:学前班美术教案

学前班美术活动教案 《给我的藏服涂色》

主 讲

祁洪静 活动目标:

1、幼儿收集了解藏族的生活风俗和服饰的特征。

2、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学习画和给自己的藏服涂上漂亮的颜色。

3、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教育幼儿热爱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画藏族服装的白纸、水彩笔、铅笔、卡纸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收集了少数民族藏族的一些资料,那你们知道了什么? 那他们生活在哪?生活在川西北高原,他们哪有什么?(大草原、成群的牛羊、蓝天白云)

他们住在大草原上,是游牧民族,骑马放牧,他们是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民族。 他们喜欢穿什么?什么样? 他们喜欢穿藏袍,藏装,佩戴首饰、腰带和穿靴子。藏服身长宽大、高领长袖,在骑马放牧时能护膝防寒,晚上能当被盖;长长的袖筒冬天可护手持缰,夏天可防蚊叮咬;宽宽的腰带在骑马时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稳定。男士的衣服多是藏袍,女士百褶裙,臧褂。 他们喜欢吃什么?酥油、糌粑、手抓肉(牛、羊肉),早饭多是吃撒碗儿。

藏族人最高的礼节是献哈达,他们喜欢的乐器是马头琴。在重大节日时要举行摔跤和赛马比赛,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藏族人最珍贵的就是他们美丽的服饰,尊重的是帽子,帽子在摘下来时要放在高处,如果无意中谁的帽子掉下就不捡它,这是恶运离开的预兆,是好事儿。

2、幼儿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藏服的特征。

藏族服饰各式各样,色彩亮丽,各地区的藏服也有地方特色。有嘉绒服饰,安多藏族服饰,白马藏族服饰等。男式藏服的裙边大多都是水獭皮或虎皮镶的,所以好的藏服要一两万元一件。冬厚夏薄。藏族族服饰复杂多样,衣服的边上有象征吉祥、团结祝福的图案,有的用玛瑙、翡翠、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装饰,看起来富丽华贵。今天我们来给嘉绒藏族的服饰涂色。

3、出示藏服图

小朋友们看藏族服饰的图示,今天我们来装饰这个两件衣服。——那怎样画呢?请看有几步? 师边问边讲边示范讲解画的方法。

4、给藏服涂色, ——怎样装饰呢? ——用铅笔画图,用彩色笔给画好的藏服涂上美丽的颜色。

5、出示装饰好的藏服引起幼儿兴趣。

——看这是老师装饰的藏服(看怎样装饰的,没有珠子怎么办,用胶贴纸和卡纸粘成一串串的当做珠子,用棉签画上卷草纹图案),今天我班还来了两位客人请看他们在这儿,请小朋友看一下,请幼儿园欣赏女士和男士藏服。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一会你们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装饰自己喜欢的藏服。

6、请幼儿自己画藏服,然后再装饰藏服。 ——教师进行辅导。

7、幼儿照镜子欣赏自己的衣服并展示自己装饰的衣服,互相欣赏和评价。 活动延伸:

——听我是草原小卓玛的歌曲跳舞。

师:小朋友我们都有一顶漂亮的蒙古帽,请小朋友来跳一个藏舞《我是草原小卓玛》。

上一篇:小区电梯困人应急预案下一篇:小区消防应急预案范本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