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技巧论文范文

2022-05-14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销售技巧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零售商为什么要进行终端销售技巧培训?零售商是借进销差价来赚取利润的,在无法更多控制上游商品的时候,只有加强对销售环节的控制,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对销售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商品本身价格、品质、包装等客观因素外,人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左右销售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一篇:销售技巧论文范文

建筑安装业务混合销售纳税策略与技巧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建筑安装业混合销售行为做了明确规定,掌握好、应用好对减少企业税收成本意义重大。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对其混合销售行为要依法进行税务处理,按税法规定合理筹划。

关键词:混合销售、设备安装、《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增值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3号公告出台后,对建筑安装业混合销售行为做了明确规定,目前涉及的混合销售行为的行业主要有:设备安装、防盗门窗的安装、铝合金门窗的安装、石材的回填、石料的安装、油漆涂料的装饰、卫浴设备的安装、广告牌的制作、钢结构房及简易棚屋的建筑、花木的种植和维护等。如何合理的应用税收政策,对于减少企业税收成本意义重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七条规定: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应税劳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行为。除本细则第七条的规定外,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不缴纳营业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提供应税劳务,缴纳营业税。第七条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一)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3号公告规定: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分别核算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根据其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分别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

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须向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供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出具的本纳税人属于从事货物生产的单位或个人的证明。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持有的证明,按本公告有关规定计算征收营业税。

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对其混合销售行为要依法进行税务处理,按税法规定合理筹划。一项销售行为涉及两个税负不同的税种,国家税务总局是从为了减轻纳税人的负担,防止同一纳税人重复纳税的角度制定政策的,因此纳税人在实际操作是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正确判定混合销售行为的类型,采取相应的纳税策略

混合销售行为涉及税负不同的两个税种,企业处置不当会人为增加税收负担。建筑安装业务混合销售行为按销售货物是否是自产货物,在税务处理上有两种方法。

一是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安装业务,税务处理按照政策规定销售货物收入缴纳增值税,安装业务收入缴纳营业税。政策很明晰的界定了各个税种的计税基础,在纳税上不会造成税负增加的题。

二是企业销售外购货物同时提供安装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 规定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此类业务不同的企业在纳税策略上也不同。

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如果安装业务营业额较大,可以考虑将安装业务设立分支机构单独核算,单独计算缴纳营业税。这样既不影响企业购进货物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同时也避免了安装业务税负增加的问题。

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缴纳营业税,也就是说,企业是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发生了销售外购货物同时提供建筑安装业务的,无论这一项交易行为中货物销售额占多大比例,一并缴纳营业税。此规定建筑安装企业把握好,会大幅降低纳税成本。

例如,某建筑安装企业既提供安装服务,又销售外购建筑装修材料。纳税筹划时,预计企业全年可实现营业收入800万元,其中销售收入370万元,建筑安装劳务收入460 万元,进项税额48万元。方案一:如果采用统一经营、混合销售方式,由于其建筑安装劳务收入已超过收入总额的50%,主管税务机关会据此认定该企业为以从事建筑安装业务为主的企业,其混合销售则可一并缴纳营业税,不缴纳增值税。应缴纳的营业税为24万元(800×3%)。

方案二:倘若采取另设单独核算的销售公司,分开经营的方式,则应分别纳税。销售公司按销售收入缴纳的增值税为14.9 万元 (370×17%-48);建筑安装企业按建筑安装劳务收入缴纳的营业税为13.8 万元(460 ×3%),合计应纳税额为28.7 万元(14.9+13.8)。两相比较,如果采取方案一,即混合销售方式,少纳税4.7 万元 (28.7—24)

此外,混合销售还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在税前扣除营业税10.2万元(24—13.8),相应可少缴纳企业所得税3.366万元(10.2×33%)。从而,混合销售实际上少纳税8.066万元(4.7+3.366)。

混合销售不一定都能节税。假设该建筑安装企业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于销售建筑装修材料,主管税务机关会据此认定该企业为以从事货物销售为主的企业,其混合销售业务则应一并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那么,企业税收负担情况与上述就大不一样了。倘若企业总营业收入、进项税额分别仍为800万元和48万元不变,而销售收入是460万元,建筑安装劳务收入为370 万元。

方案一:按统一经营、混合销售的方式,因其应缴纳增值税的销售收入已超过了收入总额的一半,故应一并缴纳的增值税为88万元(800×17%-48)。

方案二:采取另外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分开经营的方式,销售公司就其销售收入缴纳的增值税为30.2万元(460×17%-48),建筑安装企业就其建筑安装劳务收入缴纳的营业税为11.1万元(370×3%),合计应纳税额为41.3万元(30.2+11.1)。两相比较,混合销售要多缴纳增值税46.7 万元(88-41.3)。此外,营业税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分开经营还可少缴纳企业所得税3.663万元(11.1×33%)。从而,混合销售实际上多纳税50.363万元(46.7+3.663)。

综上所述,虽然增值税税率与建筑安装业营业税税率两者相比有较大差异(17%-3%,或者17%-5%),为纳税义务人提供了节税筹划的可能性。但要通过混合销售行为节税,还应充分估计和认真分析诸多制约因素,或者创造所需要的条件。因此,纳税人应视具体情况是否选择混合销售:当主营收入为销售收入时,应考虑采用分开经营方式,不能选择混合销售。因为混合销售必将全部收入一并缴纳增值税,适用17%的税率,不划算;当主营收入为劳务收入时,一般采用混合销售,以图一并缴纳3%或5%税率的营业税。但缴纳增值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因此也不能完全排除另设机构、分开经营的方式。混合销售中可计征营业税的业务,如果通过选择分设机构将其独立出来缴纳营业税的话,还应考虑分设机构增加的人员工资和其他必要费用,以及分设机构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会如何,可否使企业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此外,拟分设机构缴纳营业税,按现行有关规定,应当设立受控法人企业,才能分别就原混合销售业务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如果设立分支机构,其混合销售业务仍应缴纳增值税,则达不到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以降低税负之目的。

二、分别核算,减少人为核定增加的税负

对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笔者认为,无论是从事货物生产的企业还是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此项业务货物销售额和提供劳务的营业额都应该在会计处理上分别核算,如果没有分别核算,就涉及到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营业额的问题,国地税两家税务机关如果不能协商,可能双方会在核定问题上出现站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高调定额,导致纳税人的计税基础高于实际收入,由此增加不必要的税收成本。

三、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安装业务的企业关注税法规定程序,避免因程序缺失增加税收成本

增值税和营业税在纳税地点的规定上是完全不同的。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销售货物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固定业户在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纳税,提供建筑安装劳务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在其劳务发生地主管地税机关纳税。尤其是异地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安装劳务的,一定要注意提供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出具的本纳税人属于从事货物生产的单位或个人的证明,凭此证明劳务发生地地税机关只就劳务收入征税营业税,否则劳务发生地地税机关征收营业税的计税基础要包括货物的销售额,这样会导致货物在机构所在地缴纳增值税,在劳务发生地再缴纳一次营业税的重复征税问题。

作者:任小红

第二篇:零售商终端销售技巧培训

零售商为什么要进行终端销售技巧培训?

零售商是借进销差价来赚取利润的,在无法更多控制上游商品的时候,只有加强对销售环节的控制,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对销售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商品本身价格、品质、包装等客观因素外,人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左右销售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现在零售商的竞争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价格竞争了,供应商在多年与卖场的搏弈中已经学会了控制价格体系。也就是说,各个零售商的价格已经逐步趋向于一致化,差异越来越小,可做文章的空间也不大了,零售商之间的竞争也向软性的服务方面转化。所以,对销售人员进行销售技巧的培训学习、运用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销售技巧培训上面动脑筋,成为了零售商运营竞争的又一个重点。

进行终端销售技巧培训的意义和作用

零售商在经营中存在着因销售管理不善而产生的很多问题,比如:商品陈列不科学,不符合顾客的购买需求,给客人购买带来不便,削弱了销售拉力;终端展品、赠品等摆放无序,店堂陈列没有档次感;终端促销乏术,展位平淡无奇,很难聚敛人气;销售人员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对终端销售不得要领,处于瞎忙活的状态。顾客在店堂四处浏览的时候,销售人员不知道该如何搭话;待搭上话寒暄之后,又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待积极向顾客介绍完产品之后,却又不知道用何种方法来促成交易等等,诸如此类跟销售人员有关系的因素最终对销售结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制约着销售业绩的提升。

有针对性的对销售人员进行销售技巧的培训,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明确在零售终端容易出现问题的症结点,更进一步提高所开发网点的实用效率,巩固零售终端的建设效果,美化并提升终端形象,丰富促销技巧,才能有效提升销售业绩;也只有让销售人员学习之后,才能充分熟悉并在工作中熟练运用所讲的终端销售技巧、终端活化方法和终端促销形式,从而提高工作热情,提升工作业绩。

从这些方面来看,零售商对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培训,意义是非同凡响的。

培训哪些人

既然是围绕着提升销售业绩的培训,那参与的人员肯定是与销售行为有关的人了,常规的理解就是导购员或营业员,因为他们是一线的销售执行者,是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销售的促成与他们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他们就是销售技巧培训的对象。这个认识是对的,但不完整。我们知道,对零售商而言,销售是其业务核心,所有人的所有行为都应该围绕促进销售这个目的而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零售商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接受销售技巧的培训。只是不同阶层和职位接受的培训专业和深度不一样而已,一线的基层员工侧重学习的是操作类、技巧类的工具和方法,可以拿来就用,用了就有效的微观手段。而管理层的侧重学习应该是对一线的基层员工的管理、激励和控制上,当然这些建立在对一线基层员工工作的了解之上,如果管理者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比员工还要差,那他是不足以有管理的权威的,毕竟,零售业是个很重视经验的行业,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师傅的角色,所以,对销售技巧的培训应该是零售商全员参与的活动,而且,管理者要学会更多学得更好。

培训什么内容

销售技巧培训的内容包括心理、语言、行为等多方面,具体来说,以下内容是必须要学习的:

1.商品专业知识。销售人员要把自己负责的类别商品销售出去,就必须了解和熟悉商品的各种特性,特别是家电、化妆品、服装等专业性较强的商品,顾客会把销售人员的意见看得比较重要,如果销售人员自己对商品都不专业,很难取得顾客的信任,自然就难以达成生意。所以,对商品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销售技巧培训的第一步,也是基础动作。

2.顾客心理分析和掌握。到店里来的顾客形形色色,有的是有明确购买意向的,有的是随便看看的,有的是来探探路的,面对各种各样的客人,能够有效的分析和筛选有价值的对象,进而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是促成生意很重要的一环,这就对销售人员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反应力提出了要求,这也是销售技巧培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3 .语言能力。销售凭的就是一张嘴,嘴上工夫的高下可以影响销售业绩。合适的语言能打动客人,不合适的语言就得罪客人,对什么样的顾客说什么样的话,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是要修炼出来的硬工夫。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销售技巧都是要依赖语言体现出来的,做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载体,语言能力对销售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销售人员也必须在销售技巧培训的时候对语言能力的训练上下苦功。

4.商务礼仪。在现代销售行为中,越来越强调礼貌礼仪,购买是顾客自发的行为,不是强买强卖就可以的,销售人员怎么让顾客感觉舒服,决定顾客掏钱的速度有多快。掏钱是买享受的,舒服当然重要。顾客受了气还掏钱买东西的,大概你也看不到。销售人员的礼貌礼仪直接给予顾客感官上的印象,所以,对此的学习也是不可放松的。

培训的步骤和方法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也要经过仔细的准备和计划,断不能仓促行事。基本上来说,销售技巧的培训我们建议分为以下的几个步骤:

1.学员分类。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在设计课程和分班的时候有参考依据。

2.培训需求调查。针对不同的学员做培训需求调查,有利于真正掌握学员的需求重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保证培训效果。

3.培训内容设计。在了解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做此项工作。

4.讲师安排。根据课程内容和讲师擅长的部分来做合理安排,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

5.培训地点和时间安排。通常销售培训都是在岗培训,要充分考虑工作时间的关系,不要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

6.培训考核。销售培训的结果直接反映在工作上,建议把培训前后的工作业绩做量化考核,这样能充分体现讲师和学员的培训用心度和接受度,同时数据化的考核更有说服力,不至于让培训落入空洞。

老中医看病,望、闻、听、切每一项都仔仔细细,步骤虽繁琐,但是经过这么仔细的诊断后,必能药到病除。培训也是同样,从前期的训前调研,到讲师安排、会场布置到最后的训后考核,都是培训的一个整体,其中一环出了差错,就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培训效果。

作者:黄 静

第三篇:论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税务处理技巧及纳税筹划

摘 要:从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适用的法律依据出发,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两者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两者在新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法下的税务处理技巧及其税收筹划技巧。

关键词:混合销售;兼营行为;税务处理;税收筹划

1 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新法律依据

1.1 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

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8年 修订版》第五条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它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第六条 纳税人发生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应分别核算自产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营业额,其自产货物的销售额缴纳增值税,建筑业劳务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自产货物的销售额。第七条纳税人兼营非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和非应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销售额。

1.2 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

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8年修订版》第六条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应税劳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行为。除第七条另有规定外,第七条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涉及到自产货物的,应分别核算建筑业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建筑业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或者未准确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建筑业营业额。第八条 纳税人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分别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未分别核算或者未准确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营业额。

2 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比较分析

2.1 混合销售行为

混合销售行为,是指现实生活中有些销售行为同时涉及货物和非加工和修理劳务(指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劳务活动)。特点是:销售货物与提供非应税劳务是由同一纳税人实现,价款是同时从一个购买方取得的。

2.2 兼营行为

兼营行为是指纳税人既经营货物销售,又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但是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不同时发生在同一购买者身上,且从事的劳务与某一项销售货物或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从属关系。

2.3 混合销售与兼营的异同点

混合销售与兼营,两者相同点是:两种行为的经营范围都有销售货物和提供劳务这两类经营项目。区别是:混合销售强调的是在同一销售行为中存在两类经营项目的混合,销售货款及劳务价款是同时从一个购买方取得的;兼营强调的是在同一纳税人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两类经营项目,但是这两类经营项目不是在同一销售行为中发生,即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不是同时发生在同一购买者身上。

3 混合销售与兼营的税务处理技巧及其例解

3.1 税务处理技巧

从税务处理上来说,混合销售的纳税原则是按“经营主业”划分(经营主业的认定为年营业额或货物销售额超过50%),只征收一种税。

3.2 混合销售与兼营的税务处理例解

[例题1]上海某塑钢门窗销售商店甲为一般纳税人,2008年11月,甲销售产品给乙的同时又为客户提供安装服务,收取价款为20000元,另外又收取2340元的安装费。

塑钢门销售商店经营主业是销售货物,提供安装服务与塑钢门窗有密切联系,销售和安装的费用都是向同一的购买者乙收取的,因此,这是属于混合销售行为,销售和安装收入一并纳增值税。甲企业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2574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

其他业务收入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740

如果安装业务耗用的购进商品或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带进的进项税额,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在销项税额中抵扣。

[例题2] 南昌市某百货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5月发生如下的业务:销售商品取得零售收入585万元,分别核算的饮食服务部取得营业收入200万元。

由于销售商品和饮食服务部提供服务取得收入是百货商场的两类业务,即销售业务和应税劳务,分别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的钱,是属于兼营行为。对于销售业务其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现金58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850000

对于饮食服务部收入,其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现金20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2000000

计提营业税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1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00000

4 混合销售与兼营的税收筹划技巧

4.1 变混合销售为兼营行为,分别核算、分别纳税

生产大型设备的企业,在销售大型设备的同时负责设备的安装,形成混合销售业务。如果生产企业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在销售流水线的同时提供安装服务,则上述业务属于典型的混合销售业务。安装费收入要并入销售收入计征增值税,显然使企业加重税收负担。如何使安装工程从销售业务中独立出来,是税务筹划的关键所在。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设备生产安装企业只要具备安装资质,并在合同中单列安装工程价款,便可以使混合销售业务变为兼营业务,并且在会计核算时分别进行核算,则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4.2 改变销售关系,将收取运费改为代垫运费

由于企业的销售活动除了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外,往往还会收取一些价外费用。例如用自己的运输工具运送商品收取运费、装卸费、仓储费等。按税法规定,这些价外费用应并入销售额、计征增值税,从而会增加企业的纳税负担。税务筹划中可以将上述价外费用从销售额中分离出来,采取代垫运费的方式,从而降低自己的纳税负担。

4.3 设立独立核算的专业服务公司,改变混合销售业务的性质

生产企业拥有的自有车辆,可以根据自有车辆的多少及运输业务的大小,从整体收益角度论证,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单独设立独立核算的运输公司节税。

如果生产企业将自有车辆单独设立运输公司,生产企业的采购、销售的运输业务交由运输公司承担,则生产公司可抵扣7%的增值税,运输公司只按3%税率计征营业税。企业节税率为7%-3%=4%.

如果不设立运输公司,车辆运营中的物耗可作为进项税扣除。

假定车辆可抵扣物耗金额为M,则物耗可抵扣税金为17%M.设销售额为N,扣税平衡点为M=4%N÷17%=23.53%N,在M<23.53%N时,设立运输公司则有节税空间。

一般情况下,当自有车辆可以抵扣的物耗大于23.53%时,自有车辆无需独立;当自有车辆物耗小于23.53%时,可以考虑成立运输公司。当然设立运输公司必须考虑其运营成本。生产企业是否以自有车辆设立运输公司,要看运输业务量,特别要计算对内的运输业务所产生的节税收益能否保证运输公司的基本费用开支。

4.4 变更“经营主业”来选择税负较轻的税种

税法对混合销售行为,是按“经营主业”来确定征税的,只选择一个税种:增值税或营业税。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所占比例,来达到选择作为低税负税种的纳税人的目的。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变更“经营主业”来选择税负较轻的税种。但在实际业务中,有些企业却不能轻易地变更经营主业,这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调整经营范围或核算方式,规避增值税的缴纳。

[例题]某锅炉生产厂有职工280人,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为2800万元,其中安装、调试收入为600万元。该厂除生产车间外,还设有锅炉设计室负责锅炉设计及建安设计工作,每年设计费为2200万元。另外,该厂下设6个全资子公司,其中有A建安公司、B运输公司等,实行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该厂被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其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一并征收增值税。由此,该企业每年应缴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2800+2200)×17%=850(万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0万元应纳增值税税金为:850-340=510(万元)

增值税负担率为:510/5000×100%=10.2%由于该厂增值税负担率较高,限制了其参与市场竞争,经济效益连年下滑。为了改变现状,对企业税收进行了重新筹划。

由于该厂是生产锅炉的企业,其非应税劳务销售额,即安装、调试、设计等收入很难达到销售总额的50%以上,因此,要解决该厂的问题,必须调整现行的经营范围及核算方式。具体筹划思路是:将该厂设计室划归A建安公司,随之设计业务划归立新建安公司,由建安公司实行独立核算,并由建安公司负责缴纳税款。

将该厂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划归A建安公司,将安装调试收入从产品销售的收入中分离出来,归建安公司统一核算缴纳税款。

通过上述筹划,其结果如下:该锅炉厂产品销售收入为:2800-600=2200(万元);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200×17%=374(万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0万元应纳增值税为:374-340=34(万元)

A建安公司应就立新锅炉设计费、安装调试收入一并征收营业税,应缴纳税金为:(600+2200)×5%=140(万元)

此时,税收负担率为:(34+140)÷5000×100%=3.48%,比筹划前的税收负担率降低了6.74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翟继光.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M].法律出版社,2007.

作者:肖太寿

上一篇:智能家居论文范文下一篇:政治现代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