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现代化探讨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被遗忘权客体制度的构建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的诞生与发展,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快速扩散,依靠时间来忘却信息的传统记忆模式变成了如今信息在互联网上永久储存的记忆模式,传统遗忘规则被打破。网络中的信息并不都是完美、良好的,也存在一些包含个人生活不规范等内容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存续将会使相关主体一直被定位为具有某些问题的人,导致相关主体难以遵从自然遗忘规则选择“重新做人”,甚至会造成个人生活不安定等不利影响,被遗忘权的诞生正是为了应对这种现象,解决遗忘规则被打破带来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被遗忘权制度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保护个人利益,有利于促进我国法治发展也有利于解决现实中的司法实践问题。这也表明我国具有建立被遗忘权制度的必要性。但网络上的个人信息铺天盖地,何种信息应当被遗忘就成了被遗忘权制度研究的一大关键问题,即被遗忘权客体制度构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构建被遗忘权客体制度的法理基础问题。构建被遗忘权客体制度的法理基础应当主要包括民法现代化理论、人权保障理论、个人声誉修复理论以及利益权衡理论四大理论,并应当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进行被遗忘权客体制度构建的其他问题的分析。其次,被遗忘权客体的确定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被遗忘权客体的确定规则问题。根据四大理论基础,该确立规则应当包括:信息具有直接主体识别性,信息具有网络公开性,信息具有真实性,信息具有可处理性以及信息丧失使用价值或者具有不利性。另一方面是被遗忘权客体的排除规则问题。被遗忘权在诞生之初就伴随着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在利益权衡等理论的支撑下,需要对被遗忘权进行一定的限制,达到被遗忘权确定规则的信息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便不能够被遗忘:信息涉及公共利益,且在个案平衡等原则下,应当更加注重信息中公共利益;信息涉及必要的言论自由;信息具有历史、统计和科学研究目的的需要;信息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必要限制之内。这些是对被遗忘权客体的确立规则的一种补充规则,也是一种例外规则,在此基础上,被遗忘权客体的范围得以明确。最后,构建被遗忘权客体制度的立法设想问题,应当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并在该法中对被遗忘权客体的相关标准与排除规则等内容予以细致规定。

关键词:被遗忘权;客体;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权

学科专业: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构建被遗忘权及其客体制度的意义

2.1 构建被遗忘权制度的意义

2.2 构建被遗忘权客体制度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构建被遗忘权客体制度的法理基础

3.1 民法现代化理论

3.2 人权保障理论

3.3 个人声誉修复理论

3.4 利益权衡理论

4 被遗忘权客体的确定规则和排除规则

4.1 被遗忘权客体的确定规则

4.1.1 信息具有直接主体识别性

4.1.2 信息具有网络公开性

4.1.3 信息具有真实性

4.1.4 信息具有处理可能性

4.1.5 信息丧失使用价值或具有不利性

4.2 被遗忘权客体的排除规则

4.2.1 信息涉及公共利益

4.2.2 信息涉及必要的言论自由

4.2.3 信息具有历史、统计和科学研究目的需要

4.2.4 信息为国家机关合法行使职权所必须

5 被遗忘权客体的立法设想

5.1 被遗忘权客体的立法模式

5.2 被遗忘权客体的立法条文设计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理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提纲下一篇:大数据金融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