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我国《民法总则》第33条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以意定监护协议的成立与生效为中心

摘要:我国《民法总则》继承《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精髓,在第33条中开创性地在协议订立方式及适用主体方面对意定监护制度予以完善,明确规定了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确定监护人,并将使用主体范围扩大为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于《民法总则》只通过33条一个条文概括性地规定意定监护,实施过程中在意定监护协议的成立与生效方面仍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释与改进。通过比较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与的相似制度,可以在意定监护协议的成立与生效方面找到完善方向。此外,《残疾人权利公约》所确立的尊重自我决定权,建立协助决定制度原则逐渐成为各国及地区完善成年监护制度的目标。贯穿意定监护始终的是意定监护协议,协议承载着本人的自主决定权,能否真正发挥意定监护的制度优势,关键在于从协议的成立到协议的生效能否做到对本人自主决定的充分尊重。协助决定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在法定监护全面监护的传统背景下,意定监护依然面临突破替代决定的挑战。本文结合目前意定监护实践,分析《民法总则》第33条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相似制度的借鉴优势,从尊重本人的自我决定出发,通过解释与完善立法改进我国意定监护协议的成立与生效,完善《民法总则》第33条的法律适用。文章第一部分围绕我国《民法总则》第33条法律适用的基本概念、理论问题展开,包括法律适用、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意定监护协议的成立与生效等概念的解读与相互关系、理论内涵的分析,论证意定监护协议的本质为附条件的特殊委托合同,属于法律行为的一种,应以保障当事人意思自治为目标,明确本文研究内容的概念范围,为下文的研究提供基础。第二部分,首先是对我国目前意定监护实践现状的介绍,其次从中总结《民法总则》第33条在适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的问题,包括协议成立的书面形式要求过低,意定监护生效主体适用范围有限,行为能力判断标准过于狭隘,欠缺意定监护协议生效的保障机制。第三部分,介绍国际“尊重自我决定权”理念,对比分析域外不同国家或地区与意定监护制度相似的持久代理、任意监护等制度,找到我国完善《民法总则》第33条法律适用的方向。最后一部分是从意定监护协议的成立与生效两方面,提出对我国《民法总则》第33条的改进方案,成立方面包括实质解释完全行为能力、扩大解释意定监护协议利用主体范围及建立意定监护协议公证程序;生效方面包括增加个案意思能力判断标准、允许本人约定失能生效条件及增加程序性保障条件。

关键词:意定监护协议;成立与生效;尊重自我决定;行为能力;意思能力

学科专业: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我国《民法总则》第33条法律适用概述

第一节 法律适用内涵解读

一、概念的比较

二、《民法总则》第33条法律适用的内涵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涵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第三节 意定监护协议的成立与生效

一、意定监护协议的本质

二、意定监护协议的成立

三、意定监护协议的生效

第二章 我国《民法总则》第33条法律适用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民法总则》第33条法律适用的现状

一、公证介入意定监护制度的运行

二、现阶段意定监护公证实践数据分析

第二节 《民法总则》第33条法律适用的不足

一、协议成立的书面形式要求过低

二、意定监护生效主体适用范围有限

三、行为能力判断标准过于狭隘

四、欠缺意定监护协议生效的保障机制

第三章 意定监护协议成立与生效的域外借鉴

第一节 从替代决定到协助决定的范式转变

一、“尊重自我决定权”理念的确立

二、我国的意定监护与法定监护

第二节 两大法系国家或地区意定监护制度的构建

一、英美法系上的持久代理制度

二、大陆法系上的意定监护制度

第三节 协助决定理念下两大法系制度对比分析

一、意定监护的成立与生效对比

二、保护性干预理念的渗透

第四章 我国《民法总则》第33条法律适用的完善

第一节 意定监护协议成立的改进

一、实质解释完全行为能力

二、扩大解释意定监护协议利用主体范围

三、建立意定监护协议公证程序

第二节 完善意定监护生效条件

一、增加个案意思能力判断标准

二、允许本人约定失能生效条件

三、增加程序性保障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天然气安全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毕业生人才需求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