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制作毕业论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网站制作毕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以微纪录片的拍摄为例,论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分解工作流程,重新设计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因材施教,大小课双轨辅导;设置环节节点,监控项目进程;完善与补充,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第一篇:网站制作毕业论文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 项目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明确项目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究型、协作式学习、项目实施,并对项目进行检查、评价、推广,可有力地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热情,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实践分析

1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这里,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

(2)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起来;

(3)与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4)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5)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6)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7)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从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注重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参与者共同探讨、探索,不断加深和完善知识结构,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项目教学法越来越多地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

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选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培养和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以“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为项目,要求毕业生设计一个可以实际运营的电子商务网站。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毕业设计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PhotoShop、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法规等课程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更加了解并热爱电子商务行业,初步形成在有关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站、企业、机构从事电子商务开发、操作、运营的能力。

2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实施项目教学法包括图1所示的几个主要步骤。

2.1 明确项目任务

针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按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结合项目教学法的项目任务设置原则,我们把“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确定为:

(1)为某一真实或设想的企业从无到有地建设一个电子商务网站。这个电子商务网站要能作为企业在网络上实施市场营销策略的平台,成为在网络上宣传企业形象的窗口和在网络上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工具。

(2)网站要求具有企业介绍、信息发布、商品展示、在线帮助、联系方式、售后服务等内容和在线服务功能,企业能在网上开展基本的网络营销活动。

(3)网站页面设计美观、协调,网站结构合理、可用性强。

(4)网站商品信息完整性。要求为消费者提供的商品基本信息有:商品品种、规格、质量;商品相关知识;商品服务个性化,特色信息;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

(5)网站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

(6)网站内容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

(7)网站要在互联网上真实存在并有效运营,并且要求进行有效的网站营销推广。

2.2 项目准备阶段

(1)教师

设定项目指导方案。教师针对课程的总体目标,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将课程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按项目教学法的原则,制定实施步骤,写出项目指导方案。

学生分组。设计问卷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按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进行分组和组员的搭配。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分工,确保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所长积极投入到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这一项目中。

(2)学生

专业知识技能的准备。学习并掌握网页制作技术、网页美工知识、网站建设技术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对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学习,并运用研究方法学会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处理分析、综合、归纳等知识。

在准备阶段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一方面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确定网站建设的选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在学生查找资料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判断真伪、优劣。根据项目需要对信息进行取舍。

2.3项目实施阶段

(1) 项目计划制定阶段

教师按工程化的方法,要求学生制订项目计划书。项目计划书应该有具体的格式要求,学生在计划书中应该阐述建设网站前的市场分析,建设网站的目的及功能定位,网站技术解决方案,网站内容规划,网页设计要求,网站维护、测试、发布及推广,网站建设的具体日程表,网站建设所需要的费用明细,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

(2) 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阶段,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网站建设、商品上架、网站推广等工作。在项目实施阶段,每个成员按照项目计划书的分工完成自己所承担的项目任务。除此之外,每个小组成员应该做好项目活动的日常记录,及时记录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项目中进行的思考、得到的启发、学到的新的知识技能。这不仅是以后对项目进行检查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项目工程化的规范要求。通过这样的项目日志,也可以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共同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在这个阶段则一方面要根据制订的项目计划书跟踪项目进展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另一方面采取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阶段性地展示项目成果,总结获取的新知识、技能,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等方式为学生建立学习帮助机制,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对于学生的个别问题教师应该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集中授课进行解疑。

2.4检查评估

对于学生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毕业设计的检查评估采取毕业汇报和演示的形式。首先由小组负责人汇报小组成员分工,项目实施过程,对项目的总结,进行自我评估,并演示网站内容及功能。再由小组成员依次讲解和演示自己在项目中所负责的部分的实施和实现情况。之后,再由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最后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

2.5归档或结果应用

一些小组为了获得资金或技术上的支持建设实用性强的网站,在进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之前就与商家进行密切联系,根据商家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网站建设。这些电子商务网站往往在初步建成后就直接投入到实际的运营中,并得到了商家的好评。另外,在毕业汇报及演示会上,我们也聘请了一些行业专家、企业人士来参加,他们在看了我们的学生建设的网站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学生的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思路对他们很有启发。因此,学生的电子商务网站的毕业设计也确实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

3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在学生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毕业设计中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视项目的完成,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对项目进行检查评估时不但要看项目的完成情况,还要根据项目日志、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等进行评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网页设计的过程,还涉及到如果在网络上对所建设的网站进行推广,如何利用网站开展企业营销策略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后期的检查评估时要重视通过对项目各模块的实施与完成的检验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框架。

(2)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并不是说对教师的要求就降低了。项目教学法不但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站在全局的高度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热情,指导学生按照项目工程的要求开展工作,帮助学生在项目中形成相互协调合作的学习气氛。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项目,但是在这样的一个项目中包括了对电子商务专业其他知识技能的运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素质把各门课程的知识技能融合到项目中,并能在项目实施中解决学生技术上的难题。

(3)进行合理的分组。学生分组是一个很容易忽视的环节,由于项目教学法采取的是分组学习的方式,因此学生分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进行分组前,教师应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意愿,再根据一定的分组原则进行搭配组合。实践证明,采取互补的方式进行搭配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不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实践证明,进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毕业设计以5~6个人为一组,再进行合理搭配比较有利于鼓励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不容易产生“人多嘴杂”或“吃大锅饭”的现象。

(4)注意学生能力、素质的差异。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教师要注意学生之间的能力、素质方面的差异。有个别学生由于对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自觉性又差,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进一步学习有较大的难度,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个别辅导或“一帮一”的措施。有的学生不懂得学习方法,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对这类学生要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5)教材问题。目前虽然有不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教材,但这些教材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编写的。

4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方式,把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检验并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项目教学法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也应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程俊静.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2]支芬和等.PBL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

[3]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肖离离

第二篇: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讨

【摘 要】本文以微纪录片的拍摄为例,论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分解工作流程,重新设计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因材施教,大小课双轨辅导;设置环节节点,监控项目进程;完善与补充,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关键词】高职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毕业设计 微纪录片

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学生的毕业设计要突出和强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毕业设计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共120个课时,6个学分。2015年以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团队在进行毕业设计改革时,充分考虑了高职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实训为主,重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文以微纪录片的拍摄为例,探讨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一、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一)分解工作流程,重新设计课程内容

微纪录片的拍摄和纪录长片的拍摄流程完全不一样。传统纪录长片的拍摄往往要跟住采访对象相当长一段时间,等素材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再从中选取素材剪成一个成型的故事。但微纪录片的周期就要相对短得多。在短时限下,微纪录片的拍摄需要有一套高效的流程。如“二更”系列短视频的团队,每个项目的摄制周期只有一周左右,流程如下:第一次采访,编导采访,摄影师踩点,第一次采访结束后,编导撰写文案,和摄影师沟通,制定拍摄方案;第二次采访,团队依照文案直接拍摄,包括拍摄对象的访谈(拍摄对象的访谈以编导撰写的文案为准,内容还是拍摄对象说过的,但已经被编导提炼过,突出了亮点)。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拍摄10分钟左右的微纪录片,“二更”系列短视频的工作流程是较好的参照模式。不过与行业中的成熟团队相比,学生团队的执行能力较弱。因此,在按项目操作流程设计课程内容模块时,环节制定要比较具体,如文案、外拍、初稿、终稿。其中,文案阶段又包括提案、解说词、拍摄方案。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小组长负责制

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长为核心。除了大课和分组辅导外,指导教师建立小组长群,在各环节直接对接小组长。各小组的子项目任务由小组长发布、组织、推进。

为了提高小组长的组织管理效率,指导教师将小组成员平时表现的考核权限下放至小组长。在以往的考核中,平时分、期末分、总评分均由指导老师给出,这么做的弊端在于,由于小组长对组员没有奖惩权限,组员的表现大都靠个人自觉,不利于组织管理,而对于组员的平时表现,小组长比指导教师更有发言权。小组长掌握组员平时表现的考核权后,可根据组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给出相应的评价,作为指导老师打总评分的重要参考。组员平时考核权限下放至小组长后,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组员偷懒现象的发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组长管理的积极性,对个别自律性较差的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提高小组的工作效率。

(三)因材施教,大小课双轨辅导

课程既有分环节指导,又有分项指导。分环节指导,即4位老师根据摄制分环节上拉片课,如策划、解说词、拍摄、剪辑。分项指导,即每个老师分小组整体指导,指导所负责小组的项目整体推进。此外,按课程教学计划,学生毕业设计外出拍摄时间为一周,在这个时段里,4位指导老师会分小组开展现场指导。其中,指导教师跟组外拍指导这项举措,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团队的新尝试。学生外拍时间安排为一周,外拍指导一般排在中期。一般说来,纪录片的拍摄,编导和摄影师应事先找到拍摄对象采访、踩点,形成策划案、解说词、拍摄方案等文案后,再进行拍摄。但绝大部分学生的拍摄地点都在外地,且经费有限,踩点和实拍一般都在外出的一周内合二为一。这无疑增加了文案和拍摄的难度。中期恰好介于学生采访结束、形成文案和开拍之前。指导老师选择拍摄周的中期介入,既可以检查学生解说词、拍摄方案等文案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发现学生在拍摄初期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如获2016级优秀毕业设计的《寻味大安》团队,指导老师到达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时,团队正在一家甜品老店进行拍摄。指导老师发现团队不但在文案上有问题,在拍摄也遇到了困难。在之前的文案中,拍摄团队只是简单罗列这家甜品店的甜品。依照这样的拍摄思路,观众对这家店难以有记忆点。指导老师引导团队找出这家店最具特色的祛湿粥作为典型,让这一碗粥背后的故事渐趋明朗。团队根据采访到的内容,重新撰写文案,并根据新文案去做分场和分镜,丰富镜头内容,让成片的整体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四)设置环节节点,监控项目进程

在整个毕业设计的推进过程中,一共设置有三个集中展示环节:提案、初稿、终稿。

提案环节,学生展示拍摄的策划方案。主要包括选题、片名、题材类型、主题、切入角度、线索、人物、故事结构、拍攝风格和手法、编导阐述、具体实施等。初稿展示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初稿,4位指导老师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片子的立意、解说词、拍摄、剪辑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终稿环节,学生展示成片,指导老师现场评分。其中,在提案环节,片名可先拟定,也可以在成片阶段再确定。题材类型部分要明确其分类,如人物类、事件类、社会类、文艺类、科技类等。主题部分可以主题先行,也可以在拍摄过程中慢慢成形。切入角度部分要强调从小切口切入,如具体的人、事、物,或一个具体的时段,切忌笼统。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还是人物部分。人物部分包含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要写清楚人物的背景,其目标任务,实现这个目标任务的阻力,解决这个阻力的过程。而次要人物部分则相对简单,只要写清楚其在片中所起到的作用即可。如2014级的《戏说》团队,指导老师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引导其用主人公及其戏班完成一个目标任务作为切入点。这属于从一个具体的事件着手。又如2015级《跨国上班族》团队,指导老师则引导其从主人公跨国上班的一天切入。尽管这两个团队在拍摄和后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在选题策划阶段是合格的。

(五)完善与补充,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初稿展示环节中,评分不是重点,主要是指导老师针对初稿中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初稿展示和修改环节对成片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依照以往的经验,有的小组在选题环节并不会有多出色,但在初稿展示后,能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认真补拍、修改,其终稿质量会有大幅度提升。如2016级的《赶海人生》团队,在初稿展示环节,指导老师觉得整个片子偏于平淡,亮点不多。在与团队深入沟通后,指导老师得知,团队其实是采访到不少素材的,只是并未意识到素材的重要性,导致剪辑时没有加入。如主人公赶海所得海获,会拿到一个海边小集市上去卖。在初稿中,这个海边小集市只是泛泛带过,没有体现出其典型性。而在采访阶段,团队已了解到这个集市和内陆的不同,即它是根据潮汐时间来定开市时间的,在集市上还挂有潮汐和开市的时间表,团队也已经拍摄了相关的素材。经过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团队将这一能够体现海边集市鲜明特点的细节剪到了终稿里,为成片增色。而和初稿环节不同,终稿环节不再侧重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而是侧重于评。指导老师按照一定的比例,选出优秀毕业设计小组,参与最后的答辩环节。

二、问题与对策

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的成品意识逐渐增强,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逐年提升,并在区内外的比赛中取得了名次,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整体上来说,题材类型不够丰富,且开掘度不够。如2016级的《渡河公》团队,拍摄上林“非遗”项目渡河公,仅仅将其作为工艺品,并未从艾草、端午等元素挖掘背后的传统文化意义,以及壮族版“诺亚方舟”的民族神话内涵。而2015级的《跨国上班族》团队,将镜头对准每天往返于越南和中国—东兴上下班的越南人,仅就题材而言,已算得上近年来极为出色的选题之一。针对选题面过窄的问题,教学团队可以在选题策划阶段,多列举一些不同的选题方向,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通过讲解历年来的正反选题案例,让学生避开“雷区”。

第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项目操作流程仍需要磨合。按微纪录片的操作流程,需要到拍摄地进行前期采访调研,才能完成相关文案,如解说词和拍摄方案等。但由于学生拍摄经费有限,只能将这个环节安排到外拍周,与实拍合并到一起。尽管毕业设计的前导课“编导基础”“全媒体实训”等课程有短视频创作的内容,但仍有部分小组对拍摄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够。而将前期调研采访与实拍安排在外拍周,让学生团队在一周内完成现场采访、文案撰写、实拍,无疑又增加了学生团队项目执行的难度。针对采拍合一的弊病,在今后的毕业设计中,教学团队应引导学生将前期采访调研和实拍分开,并且在选题阶段就要提醒学生,如果拍摄经费有困难,最好将选题限定在同城周边,从而将前期采访调研、实拍、补拍的经费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三,部分小组对关键信息的敏感度较差。这一点在采访和拍摄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2016级的《围屋老人》团队采访一位老人,他坚持住在一座已经变成危房的客家老围屋里,即便驻村干部苦劝,他也迟迟不愿搬离。该团队在完成采访后,和分组指导老师反映,没有故事可挖。指导老师到达现场后,观察到破旧的墙上,挂着一大尺寸的旧肖像照,和整体的环境很不相称,便引导团队从这幅肖像照切入。团队经过再次采访,才了解到照片上的年轻男子是老人的父亲,病逝前在地质勘探队工作,待遇优厚,因而留守围屋的妻子和孩子得以生活安逸。老人之所以不愿搬离围屋,因为那里留下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针对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敏感度差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细致,从小细节入手,深挖背后隐藏的丰富信息。

第四,部分小组现场把控能力较弱,对于在现场遇到问题,缺乏预判能力和应变能力。如2014级的《戏说》团队,主要拍摄一个业余师公戏剧团。剧团的演出大都是晚上在不同村落简易搭台。摄制团队没有能对拍摄环境做出预判,并制定合宜的拍摄方案,如照明问题如何解决、配备什么照明设备等,直接导致成片画面光线不足,或是后期增益后噪点过多等问题。而这个问题在补拍时,依然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小组需要完善预案,在现场拍摄时能灵活应变,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五,不少小组对项目的整体把控能力较弱。如2014级的《老林的邕城记忆》团队,主人公是一位照相馆的摄影师,用镜头记录邕城变迁。团队在阐述提案的时候,对片子的设定是:从一个老摄影师的视角切入一个城市的变迁,在镜头中体现他对这个城市的情怀。但在采访、拍摄、剪辑的时候,这个设定没有得到延续。成片只有老林对摄影的感情,和之前的选题策划方案偏离太远。针对整体把控能力较弱等问题,教学团队需要在大一就开始夯实学生的专业修養,并在两年多的专业课程中增加项目训练的数量和强度,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训项目中不断磨炼和提升。

毕业设计改革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针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在循环往复中实现螺旋式上升。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

[2]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156 .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掌上民族影像志建设的研究”(桂教科研〔2020〕1号2020KY29008);广西民族技艺行指委产教融合项目“基于‘非遗’民族影像志的传媒专业群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桂民行指委〔2020〕7号)

【作者简介】潘小楼(1981— ),女,广西平果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 卢 雯)

作者:潘小楼

第三篇:使非遗元素在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中添亮色

摘 要:以毕业设计代替毕业论文已成为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新风尚,强化非遗元素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也成为了一种潮流、一抹亮色。

关键词:非遗元素;高职院校;毕业设计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广西教改项目“将非遗节目采制融入高职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XGZJG2018B16

在我国人才分层培养框架中,高职院校负责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工匠。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不仅要培养符合全媒体时代能新闻采编要求、会摄录制作、懂平台运营的技能型人才,还要培养有家国情怀、文化底蕴、知识视野的媒体接班人。

一、毕业设计综合考评方式是全国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改革方向

毕业设计中,学生通过策划拍摄专题片、纪录片或做某一方面的深度专题报道、文化产品策划设计等方式来展现和考评其学识技能。

当今时代,媒体融合发展迅猛,短视频创作及新媒体传播方式与样态越来越多样化,以培养基层媒体现代工匠为己任的高职院校传媒教育遇到了传统教学难以突破的瓶颈。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以毕业论文来衡量人才质量的教学模式正逐步被毕业作品设计取代。高职院校中开办历史比较悠久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近年来教学模式改革风头正劲,全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都在逐步确立以专题片、纪录片策划与创作作为综合检验教学质量与成果的方式。但是由于普遍缺乏综合实践经验,大部分院校在执行过程中都会遇到种种难题,成效千差万别。笔者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析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的创新路径。

电视专题片、纪录片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载体,较好地融合了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用影像和声音记录历史,展现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审美意趣。[1]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人才培养的方向方面,除了突出新闻策采编评、新闻摄影摄像与制作等基本功,以及新闻敏锐度、公关策划等专业能力的培养锻炼外,还想方设法使学生在综合运用能力方面有实质性的提升,特别是熟练掌握融媒时代下要求掌握的各类视频及新媒体策划与制作能力。因此,选择专题片、纪录片采制(以下简称“专题片制作”)作为毕业设计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最佳方式之一。

专题片制作涉及文字功底、文学素养、新闻敏锐度、价值判断、公关策划、题材规划、主题提炼、编导艺术、场景设计、故事讲述、摄影摄像技能、统筹执行、解说词写作、后期剪辑、包装制作等十几项能力,是综合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教师指导能力的检测剂、风向标。[2]策划摄制一部选题精心、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声画优美、有一定思想深度、包装制作精良的电视专题片,无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检验教学成果。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毕业设计的优势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毕业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毕业设计增添亮色,又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

在众多的毕业设计方式中,拍摄专题片与纪录片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首选。深度新闻专题报道和文化产品策划设计等方面,学生缺乏必备的社会经验和实践时间,拍摄制作难度较大的社会现象、典型人物、当下主题的专题片和纪录片也不易,而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片与纪录片则相对容易一些,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主题、聚焦主题、提炼主题,作品容易摄制和出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码,始终体现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3]

记录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高职院校传媒类专业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使命。将非遗视频节目制作融入毕业设计课程,本身就能够很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同时通过采制非遗视频节目,可以锻炼师生的发现能力和节目采编制作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毕业设计提供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广泛的题材资源

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铜鼓文化、刘三姐歌谣文化、布洛陀创世文化、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文化,以及壮剧、桂剧、彩调、独弦琴、马骨胡等艺术文化,还有以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仫佬族依饭节为代表的传统节庆文化等。截至2019年12月,广西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62 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00多人。

丰富多彩、厚重珍贵的广西非遗文化,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做好毕业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题材资源。借助这一独特优势,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将非遗视频节目的采编与制作融入毕业设计,探索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新起点。

2016年以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就尝试在每一届毕业生中推行以拍摄制作专题片、纪录片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方式。在专题片、纪录片的题材规划方面,除了围绕当前扶贫攻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还特意强化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采制。

2016年秋季学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就探索尝试把非遗视频节目采制作为2014级大三年级专题片策划与制作课程的主攻方向,近百名学生分成15个组,从题材策划、主题提炼、编导文案和外拍计划,大部分组围绕非遗主题,强化非遗元素,分赴广西各地采访拍摄,结合毕业设计作品要求,力推非遗视频节目的策划与采制。通过精心部署,在教师精心指导、学生用心采制下,当年拍摄了11部非遗专题片。《侗画人家》《傩面具传奇》《古道油茶》《彼岸时光》《邕剧遗珠》《刺青人生》《醉美湘山酒》等專题片、纪录片质量上乘,达到了播出标准,在市县级以上电视台播出。当年,作品《侗画人家》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影视创作大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在全国400多所本科和高职院校参加,以研究生、本科生为主的大赛中,《侗画人家》以独特的非遗记录手法和表现手段获奖。

2014级以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总结经验,在2015级、2016级和2017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毕业作品课程教学中复制这一做法,并提升非遗视频节目采制的质量。4年下来,毕业生得到了锻炼,也拍摄制作了一批质量不低的作品。《一门手造》《纳福彩绣(壮锦)》《陶缘世家》《渡河公》《美丽瑶绣》《绣球小镇》《归渡》《罗华清:剪纸人生》《歌王陶业朝》《桂砚大师》《赶海人家》《时光记忆》《花艺人生》《杏林青衣》《客家围屋》《寻味大安》《远方有个黑衣壮》《笔尖上的工匠》《拯救防城采茶戏》等26部非遗传承专题片、纪录片在广西电视台和部分市县级电视台播出。

通过项目实施,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为广西采编摄制了10部以上优质非遗专题片、纪录片,记录和保存了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影像资料。2020年初,2017级新闻采编与制作学生拍摄的7部优秀作品在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向东南亚等地区宣传广西非遗文化。近年来,部分优秀作品通过网络传播和提供给省、市、县三级电视台播放,助力宣传广西非遗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7级有两组学生还分别回到生源地广东省河源市和鹤山市,拍摄非遗纪录片《与恐龙同行》及《功夫咏春》,在当地电视台播放后广受好评。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地域文化的印记和名片。在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把非遗视频节目采制融入课程,对师生增强传承民族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6.

[2] 卢翔.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创新路径[J].新闻朝,2018(10):49.

[3] 陈静.保护非物质文化,是对民族文化创造力的珍视[N].人民日报,2018-04-27.

作者简介:卢华厚(1968—),男,广西河池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记者、教授,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传媒教育。

作者:卢华厚

上一篇:汽车营销毕业论文下一篇:物资设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