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言文字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浅谈汉语言文字范文

浅谈网络语言现象

浅谈网络语言现象——“火星文”

英语(国际金融)072 卢进驹 20070300137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交流的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人们交流使用的语言、文字也在发生改变,逐渐演变出多种在网络中被广泛应用的网络语言。“火星文”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

火星文,或者叫“脑残体”,意思是看多了容易脑瘫,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字面上顾名思义可理解为“火星人”使用的文字。火星文并没有比较规范的定义,通常只要让人无法立即判定、理解的文句皆可泛称为火星文,其使用和成立条件是必须要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困难。在网络上的QQ空间、论坛、聊天室、网络游戏这些”90后”经常光顾的地方和个性签名中,到处可见这些奇怪的字符。

火星文通常由日文、韩文、繁体字、错别字以及英文字母、网络口语和表情符号等组合而成,甚至还夹杂着方言和乱码。比如用“3Q得ORZ”代表“感谢得五体投地”,用“1切斗4幻j,↓b倒挖d”表示“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

“火星文”作为网络的一种行话,有其内在的规定性。

一、象形字。“ORZ”很像一个人在伏地叩首,以此表示“五体投地”。

二、声母组合代表汉语单词。如wl—网恋;py—朋友。

三、数字谐音类。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

四、数学符号加英语字母。+U—加油。

五、拆字组合。走召弓虽—超强。“火星文”与一般的汉语词汇相比,有的追求简约化,如“ORZ”;有的则复杂化,如“走召弓虽”;还有的则繁琐化和晦涩化,如“饿箌魜魜笕箌都吥堪杁眼”(饿到人人见到都不堪入眼)。

面对让人困惑的火星文,许多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加鞭挞,认为火星文是“对中国传统汉字的肆意篡改,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有的人表示担忧,认为“如果这些孩子养成了使用怪字体的习惯,对语文的学习和考试都会带来影响”;有的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90后”喜欢用火星文可能是为了标新立异,也可能是出于一种叛逆的心理„„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认为,“火星文”背后的动机很好理解:年轻人觉得他们的前辈没劲,不愿用他们的腔调说话,自然会想要自创一种腔调。90后对造字方法的活学活用,如象形、会意、反切注音、加减部首等,再现了方块字曾经历的诞生过程,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一次激活。符号的拆拼、解密,本身就极富乐趣。他们正是游戏文化中成长的一代,对游戏的欲求格外强烈,在他们手里,语言的游戏面孔被大大强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语言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武器,可以听从心灵的意愿自由控制,通过“说什么话”,就能感觉“是什么人”。所以青年总会借由语言默契,划下楚河汉界,语言成了表达自我的最后领地。在语言世界里自制规则,从符号的解构、再创造中,重新获得主宰一切的优越感——这是一种超越成人世界的资本和象征。成人社会的文化焦虑可以理解,但更应该相信进化论。没有谁占领道德的制高点。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火星文”的出现,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冲击,给人们生活带来一点点的波澜。但是,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从量变到质变,新事物会总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是不变的事实。“火星文”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网络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和演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火星文”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发对或者一味的提倡,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火星文”在“90后”新青年中风靡一时,我们应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对许多青年喜欢标新立异,不断追求独特的自我风格的做法,我们不能一味地扼杀,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夺目的创新思维的光芒,这也是时代不断发展的动力。更何况,传承和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根基,又岂是只发展了几年的“火星文”能撼得动?如果真的能对中华传统文化造成较大的冲击,那中华文明以后又何以立足于世界文明之林?

接下来,我们应该以冷静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火星文”现象进行理性地分析和正面地引导,倡鼓励那些“90后”新青年自觉地使用规范语言文字,更好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在追求时尚、独特的同时,更应该自觉学习、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永远树立在世界文化之巅。

第二篇:浅谈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与对策

研究

姓名:周会 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摘 要:中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引来了社会舆论的颇多质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谈、材料抽查等方法,对中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进行了调研,对造成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低下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汉语言文字能力 现状 对策

一、研究背景与调查方法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访问校园网论坛等方法搜集材料,对高中毕业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现状和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问卷调查选取浙江省境内16所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涵盖各个层次,调查对象基本上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调查数据能真实反映中学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与效果。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共发放语言学习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5份;语文应用能力调研卷2000

1 份,回收有效卷1566份;中学语文能力教学状况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32份。此外,还对各高校校内用语用字进行了调查,与4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交流。

调研结果基本上能反映高中毕业生对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认识、对汉语言文字能力习得的态度、中学对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高中毕业生汉字认知与应用能力、汉语书面表达能力、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二、调查结果

(一)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对自身的汉语言文字能力评价比较高

1.对自身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方面,有58.9%的高中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公众场合进行即兴口语表达时可以做到流畅清晰,甚至妙语连珠。

2.对自身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满意度的调查中,有70.1%的高中毕业生表示“还可以”或“很满意”。

3.对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满意度的调查中,表示“还可以”或“很满意”的占了66.3%。

(二)客观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实际水平相对较低

1.书面表达能力调研结果

通过对高中毕业生的汉字书写,成语、句子选择,汉语拼音理解和词义选择等方面的测查,了解他们汉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

2 力。结果发现,1566份有效问卷中,得分在60分以上的占54.2%,80分以上的只占4.4%,平均分只有58.3分。

通过对学生论文、自办报纸和刊物文稿、网络留言板和BBS留言的用字用语调查,发现存在明显语言文字错用问题的占2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错别字、标点符号乱用、生造字词、语义不明、语句逻辑不通等。

2.口语表达能力调研结果

有准备的口语表达不尽如人意。随机查阅的200份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中,在“说话”项中,有40%以上的应试人在“自然流畅程度”评分项中被扣分(说明:按照评分标准,说话不够流畅,有背稿倾向可以扣0.5~1分;表达不流畅,语调生硬,可以扣2分),说明高中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明显缺陷。

即兴口语表达的情况不太理想。对431名高中毕业生的随机抽查情况表明,能够做到在即兴口语表达时口齿清楚、发音比较标准,表达流畅、条理清楚,内容符合话题的,比例不到15%。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叙述的重点不明确,表达的条理不够清楚,主动寻找话题的比例较低,在会话中缺乏对对方话语的理解,谈话内容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原因分析

(一)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方式存在偏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

3 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应当说,课程标准对汉语言文字能力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与评价办法等方面的设计都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中学教学并未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因此也就没法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原因在于:

第一,应试教育导致基础教育中对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陷入盲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下,许多学校把语文教学重点都放在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上,重知识轻应用,重理解轻表达,重文学轻实用,造成很多高中毕业生只会写格式化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不会写简单的小论文和应用文。有的高中毕业生连写张请假条也会错误百出,存在格式不对、语句不通、表述不清等问题。“写请假条”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为什么高中毕业生不会写呢?问题就在于考试不考写请假条。中考不考,高考也不会考,于是学校不重视,老师也不重视,教学过程中一带而过,学生就不会自觉地去练习,久而久之也就不会写了。调查数据显示,有37.6%的学生对自己应用文(如通知、请假条、计划与总结、调研报告等)写作能力“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第二,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缺乏相应的条件。一是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无法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许多语文教师普通话不够标准,甚至有的老师还在用方言授课。二是教学条件不完善。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量的综合性语文应用和实践机会,需要教师投入

4 一定的精力,组织一定量的活动,学校提供一定的设施,学生分出一定的时间。调查发现,有41.35%的学生反映中学没有自己组织的文学社团,31.95%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创办学生自己的文学刊物,28.26%的学生认为学校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甚至“很不重视”。

第三,中学阶段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比较薄弱。“中学语文能力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52.25%的大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不太满意”或“不满意”,有61.28%的高中毕业生对中学语文教学方式“不太满意”或“不满意”,有28.26%的高中毕业生认为中学阶段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不太重视”甚至“很不重视”,只有9%的中学语文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抽查学生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每天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只有1~2小时,不太喜欢或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比例竟高达38.91%。

(二)学生在培养、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缺少实际行动

“中学语文能力教学状况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在中学阶段并不十分注重汉语言文字的训练。有60.15%的高中毕业生表示在中学期间没有参加过朗诵比赛,62.59%的高中毕业生没有参加过演讲比赛,72.18%的高中毕业生没有参加过辩论赛,72.74%的高中毕业生没有参加过读书报告会。有60.1%的人表示在读书报告会上积极发言“做不到”或“比较困难”;有39.66%的人表示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太做得到”甚至“比较困难”。能经常阅读名着的学生只有18.23%,经常写随笔(日记)的学生只有20.11%,经常与老师交流

5 的学生只占20.56%,有57.89%的学生从来不投稿。

在中学阶段,由于缺乏指导,学生对汉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方法也了解得不够,训练不够系统。调查中,有19.74%的高中毕业生表示自己在中学时期虽然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训练,有11.28%的高中毕业生则公开表示自己不太重视口语表达训练。

(三)我国的汉语言文字能力测评体系不够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有一份由权威部门发布的专门用于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字能力评价的方案,因此无法确定培养、训练的真正目标,也就无法正确评价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水平。标准不明,则目标不清,训练就会迷失方向。

四、意见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教师和学生真正重视汉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语文水平反映在一个人的能力上,表现为语言文字能力,能准确完整地表达清楚一件事情,反映在一个人的素质上,表现为文化素质的高低。这些当然包含直接反映在实际工作能力上,直接影响职业生涯的发展。[1]

有资料显示,根据对美国大企业人事部的120位负责人的调查,写作水平一直是高工资、高技术的标签,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那些写作水平低的人不容易被录用,也很难获得提升。三分之二的美国大企业的雇员日常工作离不开写作。80%以上的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中的公司,在雇用员工时要考察写作。40%的公司要特别培训写作

6 技能不足的员工。美国公司在这方面的投资,一年估计达31亿美元。

有关资料表明,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都曾发生过语文危机。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因忽视语文教育导致学生语文水平急剧下降,危及到了社会进步。后来美国国会通过了《2001年一个不能少法案》,要求州政府和地方学区要在12年之内,使所属学校的学生百分之百通过阅读和数学的标准,州政府必须向联邦政府提交实施计划,联邦政府将拨款帮助州政府执行计划。美国通过法律保护和政府行为来支持语文教育改革和达标测试,以期扭转美国青少年阅读和写作能力下降的趋势,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二)中小学应从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出发,探索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中小学阶段语言文字教育是基础,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高低。在访谈中,高中毕业生普遍认为中小学教学对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有偏颇,导致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如对词的运用、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思维训练等都不够重视,尤其对阅读理解与学生原创作文的指导比较薄弱。在对高校教师的随机访谈中,教师普遍反映在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时,要把很多精力花在帮助大学生修改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乱用等问题上。可以说,目前高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偏低很大程度上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部分“不作为”所引起的。

要想提高中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应该建立一个各科联动的体系。可以考虑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方面另外设立相应的课程,如演讲

7 课、写作课等,供学生选择学习。除开设相应的课程外,其他时间活动同样要承担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责任。只有建立一个师生重视、相互配合、各科协调一致的立体化语言文字培养体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三)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语言文字能力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语言文字能力测评体系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专家委员会委员、考试测量学专家谢小庆教授指出,许多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却没有对汉语水平进行验收的方式,这可能是汉语水平普遍滑坡的原因之一。他认为,ZHC(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是一个由语文课程改革催生的语言能力评价工具,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

为了切实提高语文水平,许多国家都制订了必要的语文测试标准,如欧洲议会就有一套统一的语文能力等级,欧洲语言测试协会也制订有语文等级标准。我国香港地区的课程发展议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采用了“学习表现等级”来规定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现正拟订一套“基本能力”,清楚地阐释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所应达到的语文标准。我国目前在汉语水平测试方面已有《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和《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大纲》,分别应用于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和母语不限的各阶层社会人士检测汉语水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一直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语文水平测试,也取得

8 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中小学似乎还没有见到类似的测试。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指出:我们要构建一个标准,将来不仅小学生毕业语言文字要达到一个水平,初中生、高中生、大学毕业生都要达到一定水平。当然,这是我们的一个美好理想,可行性如何,如何操作,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至少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思路,作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方式,应该对国家培养的人才,在人才规格上,在人才标准上,增加对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

注 释:

[1]邓兴军.部分高校强调”汉语不过不能毕业”是小题大做吗? [Z].http:///11/2007_6_20/1_11_2257_0_1182320823421.htm

9 l 10

第三篇: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摘要:语言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语言是一门表达的艺术,良好的语言是架设与学生沟通的第一桥梁。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把握好教师语言,对传播知识、教育学生都十分重要。教师睿智、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充满善意的、尊重人格的语言,能激励人、感染人,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养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心田,助他们茁壮成长。

关键字:语言;教师;艺术

语言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交际工具,使用规范语言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职责。更进一步,如果能够讲究语言的艺术,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更和谐。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承担着教育、引导、示范等作用。如果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讲究语言艺术,那么学生就会受到良好的熏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心灵得到净化、提升。为了学生的发展,保障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求得每位学生充分、自由、多元的和谐发展,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讲究语言的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俄罗斯有一句著名的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可见,教师一旦具备了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他的话将像蜜一样,打动人心,实现师生有效沟通,促进和谐关系的构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有蜜一样的魅力,进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呢?

一、注重教育性的语言

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往往是说教式的语言较多,说难听点就是教训式的语言。有些语言我们并不陌生,也许听多了会习焉不察的。例如:“你给我听好,你今天不做好这件事,今天你就不要回去。”、“听我还是听你的,我叫你这样做你就这样做。”、“你脑子坏的,怎么这样戆啊?„„”、“回去写保证书,晚上我打电话!”、“我警告你哦,你再不听话就扣你分!”、“我就是不让你及格!”等等。由于教师身份的特殊,学生往往是仰视老师,无形中形成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而老师则用命令式的语气与学生说话,老师的话一言九鼎。其实,我们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们,当人们犯错误

时,老师、长辈的训斥都是无济于事的,被训时脑子一片空白,任何语言都不起作用,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语言教育性的前提是尊重,尊重是相互的,老师要尊重学生,要了解学生,要平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语言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老师的语言要让学生动心,只有打动心灵的语言才能让学生认同。语言的教育性体现在,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要在最近发展区,是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是了解学生的需求,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站在他的角度在为他着想;是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是不断提供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人类的学习,就是不断尝试的过程;是用有效的语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和谐的气氛。教师要通过育性的语言,使学生由不自觉变为自觉,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由学生盲目的自我变为清醒的自我,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通过语言的魅力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二、注重智慧性的语言

智慧的语言,字字珠玑,直指人心,发人深省,耐人寻味,颇具启发性。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妨采用富有哲理的比喻、巧妙的暗示、一语双关等技巧性的旁敲侧击的表达方式与学生对话,这样做,既顾及了学生的面子,达到教育提醒学生的目的,同时又可避其锋芒,避免师生之间的针锋相对,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和劝导。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打架逃学、偷窃。他还是纽约大沙头偌必塔小学学生的时候,有一天,当他从窗台上跳下时,校长皮尔保罗把他逮了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对他说:“我一看你修长的手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是这个州的州长。”谁也没想到,就这么一句普通的话,竟然给小罗尔斯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鼓励、勇气和力量,改变了他的一生。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子,在他的心中高高飘扬。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语言不再肮脏难听;行动不再拖沓漫无目的。此后的40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按照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通过不懈的努力,在51岁的那一年,他终于成为了纽约州的州长。这个故事,听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神奇和不可思议。可是,事实的确就是如此。这就是智慧语言的力量,面对一个别人认为不可救药的学生,保罗校长用智慧的语言,化解了矛盾,并给这个孩子注入了无限的力量,帮助他找回自信,找到了方向,最终成为州长智慧的语

言就是这样,它充满着魅力。为师者应不断提高语言素养,巧用智慧的语言,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的魅力,赢得学生信赖,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三、注重幽默性的语言

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假如教师一味采用呵斥的语气、生硬的语言批评学生,必将引起正处于青春期,充满叛逆的学生的反感,后果不言而喻。相反,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委婉而幽默的言语更能打动学生的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愉快,情绪激昂,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妙趣横生,既调节气氛,引人发笑,又精辟在理,令人回味。当批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比如:学生上课睡觉,教师大不可必厉声呵斥,不妨轻轻地走到他身边,关切地拍拍他的头,说:“辛苦你了!要您趴着睡觉,一定很累吧?老师真过意不去!”一句善意的玩笑,也许会让学生更不好意思。课堂上适当的幽默会给课堂带来笑声,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消除师生交流互动时面临的困境。幽默的确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实现有效人际沟通的语言艺术,是一门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教学语言艺术。

四、注重启发性的语言

启发是点拨,但启发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老师要留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去畅想。越有办法的老师留给学生的时间会越多,就像绘画艺术中的留白一样,艺术家绘画,往往会留有很大的空白让人们去思考、去猜测、去遐想,只有小学生才把画板全部画满。画家留下的空白就是让你理解、想象、联想。老师与学生沟通时,要让学生有申辩的机会,学生申辩过程中老师用少而精的语言加以引导。老师少而精的语言体现的是功夫,前提是透彻地了解学生。只有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老师才能搭准学生的脉,开出卓有成效的方子,学生才能心服口服,才能按照老师的正确引导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五、注重激励性的语言

有魅力的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激励。教师语言应措辞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信任。当学生置身于热情洋溢的语言氛围中,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这样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当教师把积极向上充满信任和激励的思想融入到言语中时,必能打动学

生,使学生产生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儿。他9岁的时候,父亲将继母娶进家门继母来自较好的家庭他父亲向继母这样介绍卡耐基:“希望你注意这个全县最坏的男孩儿,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儿,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儿。”继母说得卡耐基眼泪几乎滚落下来。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

六、注重有应变性的语言

想使自己在讲台上站稳,赢得充分尊重,课堂上时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发问有的问题甚至相当尖锐,作为教师,如果没有高超的教育机智和精练娴熟的教学语言,是难免会造成教学尴尬的。例如:记得有一位中年女教师在授课时,突然有一调皮的孩子问:“老师你那么博学,咋没成为伟人呢?”这位老师一愣,但随即意识到该生语言中的调侃味道,她决定利用这一时机教育这个聪明、捣蛋的孩子:“是的,孩子小时侯我也立志成为伟人,后来我失败了;接着我又立志成为伟人的孩子,我又失败了;后来呢?我改变志向,决定做一名伟人的母亲,但我又失败了!最后我抱定决心要做一位伟人的老师,孩子,为了实现这个抱负,我一直在苦苦追求和等候,你是我心目中有光辉前途的好学生之一,你愿意帮老师实现这最后的夙愿和梦想吗?”课堂上鸦雀无声,继而爆发出巨大的掌声!孩子们被老师的话语震撼了!那位调皮的孩子更是满眼泪花!

总之,教师语言艺术的内容十分丰富,范围十分广泛。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师语言艺术。然而,教师语言艺术不是凭空达到的。有人认为,教师语言表达的好坏,有一张天生的能说会道的嘴就行了,这显然是片面的。教师运用语言的手段,不是天生的,更不是凭聪明、灵感造成的,而是通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语言修养取得的。作为教师,要想熟练地掌握教师语言艺术,要达到如前所述的教师语言艺术高度,还必须做好打基础的工作,即具备坚实的思想道德作风、时代精神、法规观念、心理知识、逻辑知识、社会知识、语言知识等基础。

第四篇: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涌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在我从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激励之言”能够催人奋进

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言语的激励则较为普遍。教师充满激励的语言,能让学生不断地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教师课堂上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其实面对学生,教师的话讲得得体就是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也激励着每位学生健康活泼地走向成功。

二、“机智之言”能够稳定课堂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也就是教师应具有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决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

我们知道,在平常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有时会与老师的意图背道而驰,这时有的老师则以“不太好,请坐!”“不准确,谁再来!”等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发言的勇气,从而渐渐丧失学习兴趣。而有经验的教师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

回答,并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在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还会担心什么呢?

三、“幽默之言”激发学生兴趣

幽默能给学生带来欢笑、带来理解、带来信心;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仅如此,幽默还可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课堂上的幽默语言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更能让课堂增加浓浓的人文气息。

四、“温情之言”确是感人心脾

与学生对话交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管是对优秀生的赞美,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我们付出真情。

俗话说得好:春风化雨暖人心。教师的语言应该像春风化雨一样,温暖孩子们的心,使之感动,使之茁壮成长。

有人说:“感动,是最好的教育!”用语言去感动学生应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外,还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全方位的积极引导。这种引导,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启迪,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理解生活。

我们学校的几位老教师为人和蔼可亲,细致耐心,有时即使有充分的理

由去责难学生,也总是轻声细语,像个慈爱的母亲,苦口婆心地进行诱导。教育的学生都十分讲究文明礼貌,没有粗野无礼的行为,甚至那些原来性格暴躁的学生,老师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也开始自觉改变不良的性格。老师们是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化了孩子。

总之,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语言是联结师生情感的纽带。教师的语言艺术只有在不断地积累之间,在不断地锤炼之下,在不断地创造之中,才能活力常现、魅力常在,从而让我们的“育人之言”永不褪色。

第五篇:浅谈教师肢体语言的魅力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柳泉镇鱼泉小学高喜鸟 13783118250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教师的语言是教和学的媒介,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对教师的可信度、向师性和学习的极大兴趣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等等。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不能使随随便便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来吸引学生,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独特的魅力。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为了自己的语言能够达到简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在课堂上避免学生出现“言语感知上的疲劳”每每都在推敲自己的口头语言。实际上,在我们的课堂上,还有一种语言——肢体语言,对我们的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肢体语言,是一种借助于人的身体、姿态、表情、手势来进行表情达意的无声信息手段——人体语言。教师在教学活动实践中,除了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外,如果能够结合肢体语言,就会使课堂变得生动,有味、充满活力,也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课堂充满期待、从而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肢体语言一般可分为姿态、表情、手势等。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谈谈肢体语言的魅力。

一、 姿态

教室在上课时,一般都采用站立的姿势: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当你站在讲台上时,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看到老师腰板挺直地

站在讲台上,同学们也会马上坐端正,力争得到老师赞许的目光,这样不用太多的言语,就能很快调整学生听课的情绪,使学生很快进入听课的状态。并且,还能节省好多的时间。当然,教师站立的位置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有所不同,如:教师站在讲台中央,表示严肃庄重,学生们就不敢很随意,听课的状态自然就高度集中。而站在讲台的两边则显得随和,学生们就会感到轻松。如果教师能走下讲台,更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如今我们的广大教师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身子微倾,就会显得 教师有亲和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的身心倍受到鼓舞。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由此可见,正确优美的姿态,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足,而且精神饱满还能让学生振奋,更能激发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情绪,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让课堂节省好多的时间——教师不用再用言语来维持秩序。

二、 表情

表情是表达思想感情内容的交际辅助手段,教师的脸色和眼神在教学中发挥着妙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上课时,当你走上讲台,表情严肃,威严的目光向教室扫视一圈,同学们就会马上安静下来坐直身子,目光注视正前方,做好听课的准备;课堂上,如果某个学生在随意说话或做小动作,老师的声音嘎然而止,目光盯向他,不用说任何话,就能把思想开小差的同学拉回来;或者在讲课的过程中眼睛一直朝着某个方向的学生,也能引起大片学生的注意。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是,教师期待的眼神,也能让

学生身心得到鼓舞,思维的闸门也会尽快打开,原本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有了教师这样的目光,一定会使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讲课时,教师热情、诚恳、坦荡的目光会使学生振奋,会给学生力量,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身潜能,教师更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脸色的变化能充分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课堂上,老师的喜、怒、哀、乐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当你“慈眉善目”、“神采奕奕”、“高高兴兴”地出现在课堂上时,同学们也会面带笑 容、心情舒畅、大胆踊跃地回答问题,甚至于素质最差的学生也会举手敞开心扉;轻轻松松的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反之,若“面色铁青”、“目光严厉”、“大发雷霆”则学生畏惧之极,惶惶然不知所以,不用说发言了,连手也不敢举了。这样紧张的课堂气氛,怎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呢?

由此可见,丰富的表情确实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尽情发挥想象思维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你和蔼的表情,自然就想学这们功课,兴趣只要有了,教学效果还会很差吗?

三、手势

我们上课时,会做出各种各样的手势,不同的手势也能表达出人们潜在的内心活动和各种微妙的情感。在课堂上适当的应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策略。例如:翘起大拇指表示对学生称赞;五手指由外向内收拢,表示力量集中,给学生精神上的鼓舞;两手掌由合而分,向上摊开表示失望、分散和无可奈何;拳头高举表示反动;向前快速伸出表示打击。另外,手指还能表示数;大拇指和食指伸开的形状表示“对”;两手十指相交又表示“错”;小拇指和大拇指同时伸开,表示“6“,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的应

用这些手势,既节省时间,又会让教师很快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手指相拢后映在墙上的阴影形状表示动物等等,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大方、得体的手势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有助于教学。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

总之,人体语言在我们的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能把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有幽默的火花,又有严谨的弧光,既有稳重的态势,又有活泼的情韵,一定会是我们的课堂丰富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七五普法测试题范文下一篇:劝学知识点归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