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建设规划

2022-07-21

第一篇:学前教育建设规划

学前教育五年建设规划

学前教育(代码:040106) 2016-2020年专业建设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结合《西安思源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园双语教学和早教中心的优秀师资,发挥学前教育专业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建设基础与现状分析

(一)社会需求与国家政策研究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规定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专家估算,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人左右,伴随着新生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房屋、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与消费将成倍增加。到2021年将达到基础教育入学需求的最顶峰。由此可见,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

2010年中共中央发布12号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二部分,第三章第五条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国务院发布41号文---《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以“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政府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

儿园,同时以“合理用地、减免税费、以奖带补”等形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城镇小区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配套幼儿园,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以“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以“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各省要“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各省相继出台规划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规定了每年新建、改建幼儿园的数量;每年幼儿教师、园长培养数量以及学前三年毛入学率等目标任务。

通过对以上文件政策的分析,我们发现,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二)专业建设现状

文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是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于2016年开始正式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45人。在此之前,我校已于2011年开办本科层次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方向)专业,2012年开办本科层次英语(学前教育方向)专业,2014年开办本科层次教育学(学前教育方向)专业,2011年开办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科。各专业学前教育方向已累计招生641人。四年来,各专业学前教育本科方向的办学积累,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形成了“1+2+1”的人才培养机制

学前教育专业在现有专业方向培养的基础上,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教科研

水平为标准,逐步形成了“1+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1年学科素质教育,2年专业技能培养,1年职业能力训练。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通过教育见习、实习等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能够胜任幼儿园、早教中心教学与保育管理等工作,并能在儿童文化产业领域从事教育教学、保育服务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2.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文学院教育系下设教育学和学前教育两个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共25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全部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教授1名,讲师5名,助教4名,年龄分布在25-40岁之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兼职教师15人,均来自于幼儿园、早教中心等一线教学与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幼儿园、早教中心实践教学经验和管理实践,对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贡献突出。

3.逐渐建成较为稳固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目前,学前教育已建成专业资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数码钢琴房、舞蹈教室、画室等校内实践教学场所,为学生的专业教学与艺术技能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

另外,2015年教育学专业利用省教育厅民办专项资金申请建立的“教育技能实训中心”已经完成前期调研论证,材料撰写工作,已经提交学校并审核通过,预计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分批次建成幼儿园模拟教室、蒙氏实训室、微格教室、儿童感觉统合实训室、幼儿手工制作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充分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校内实训条件。

学前教育专业已建成5个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包括

2家国际早教中心、2所幼儿园教育集团、1个儿童文化产业企业;建立了1个订单联合培养基地,定向于培养幼儿园体育教师。意向订单联合培养基地2个,分别定向于培养幼儿园双语教师、早教中心师资。

(三)“十三五”期间亟待突破的主要问题

1.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夯实办学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隶属于教育系,教育系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背景的老师3人,远远不能满足逐年增加的学生数量;其次,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有幼儿园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师仅有2人,不利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十三五”规划期间,需要引进或培养一定数量的高职称教师、通过实践锻炼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等,以增加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

2.加强“内涵建设”,狠抓质量工程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如何凸显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我们首先对学生就业的初始岗位进行分析,基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过程,分析其岗位职业能力,然后再着重对学生进行这些职业能力培养。那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课程改革,监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将是“十三五”期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建设专业教学成果,提升专业社会影响力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尚无,教师们的科研水平有所提升,科研成果还不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主持参与的省级科研项目有2项,校级项目有3项,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有15篇左右。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尚未建立起来。因此,在“十三五”建设

期间,需要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省级大赛、建立校级精品课程、参与厅部级课题研究、发表优质学术论文、建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等多种途径来获取专业办学成果,通过社会服务等形式,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4.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开展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项目

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保育员实习、教育见习、专周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六个项目,由于该专业学生数量众多,幼儿园、早教中心单次容纳学生实习、见习的人数有限,导致部分实践环节无法按预期正常开展。其次,现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还仅停留在安臵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因此,“十三五”规划期间,需要从数量上进一步充实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从“订单联合培养、课程与教材建设、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入手,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文件精神指导下,根据西安思源学院及文学院“十三五”整体发展规划,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课程群建设为主线,探索新的学前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立足西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深化校企合作,规范各项管理,全面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以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将本专业办成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既定目标,具有一定专业特色,预期就业率达到98%,在全省同类专业建设中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三、专业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建设内容

结合市场需求,与时俱进,广泛开展专业调研工作,修订和完善2017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开拓创新,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精确定位学生初始就业岗位,分析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规格,实行“1+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1年学科素质教育,2年专业技能学习,1年职业能力培养。

2.建设措施

(1)广泛开展专业调研工作,修订完善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将组织教研室老师深入幼儿园、早教机构,广泛开展专业调研工作,了解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初始就业岗位、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职业资格需求等;再对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有一定办学特色的兄弟院校开展调研,了解其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实训条件、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等内容;最后组织对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设臵、实践教学安排、初始就业岗位职业技能等内容的宝贵意见。通过三个层次的专业调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

将专业调研报告提交由专职教师和幼儿园、早教中心的教学与管理人员组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分析,作为修订和完善2017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2)开展深度校企合作,试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幼儿园、早教中心的个性化人才需求,与之建立“订单联合培养”关系,由幼儿教育集团、早教集团分别冠名,组建订单联合培养实验班。深入实施与陕西省民办幼儿园联盟签署的“幼儿园体育教师”联合培养项目,个性化设计“幼儿园体育教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行“1+2+1”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核心技巧过硬的高素质应用型幼儿园体育教师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内容

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学前教育专业专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和职称等级,增加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教师的整体科研实力,积极申报学院、省市级教研课题,鼓励教职工参与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出研究成果。到2020年至少再引进15名新教师,建成高、中、初级职称相结合,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争取成功申报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建设措施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数量上、质量上充实专职教师队伍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坚持“实用、相近、高层次、宁缺勿滥”的原则,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计划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增加对98

5、211院校和省外重点高校的人才引进比例,引进具有博

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3人,招聘学前教育专业优秀研究生8人,引进具有幼儿园、早教中心工作经验的教师4人;外聘幼儿园、早教中心的实践教学能手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聘请具有社会知名度的教授、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学历层次稳步提高,学缘结构不断改善,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

(2)着力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加强“双师素质”养成教育 为提升教师学历层次,通过交大帮扶的政策,鼓励教师进入交大攻读博士学位,或通过文学院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支持教师去泰国攻读博士学位。利用寒暑假派遣教师参加行业生产实践锻炼,获取幼儿园或早教中心的一线教学经验,加强“双师素质”培养。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的国内培训、进修和业务交流活动,了解最新学术和教学动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充分践行“传帮带”模式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立教学科研奖励制度,激励教师提高科研水平。

(三)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

1.建设内容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整合课程资源,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凸显课程的应用性特征,力争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建成三门校级精品课程,两门“翻转课堂”示范课程。每门课程建立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建立相应的试题库,不断丰富课程资源。规范教材选用程序,鼓励自编教材、讲义和实训指导手册。

2.建设措施

(1)整合课程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将牢牢把握学生的初始就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重点分析幼儿园教师、早教老师的工作过程,将课程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取与整合,凸显课程的应用性特征。根据初始就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撰写出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要求建立相应的试题库,使课程与幼儿园、早教中心的实际情况高度吻合,使学生的学习情境与真实的工作情境高度吻合,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落实校级精品课程的责任人,形成监督机制,提高教师对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将操作性强、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专业课程重点打造,争取成为“翻转课堂”的示范课程。

(2)严格教材选用,鼓励自编教材

继续加强教材选用工作,规范选用程序,首选教育部规划教材,积极采用教育部推荐的、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或者全国重点大学编著并适合本专业教学实际的教材。鼓励专业教师自编高水平教材或讲义、实训指导手册,努力建设有自己特色的专业课程系列教材,在“十三五”期间,计划自编1部校本教材。

(四)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体验

1.建设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微课、穆课、翻转课堂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突出能力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形成优良的学风、教风,建立健全的

教学管理机制。

2.建设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将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灵活采用讲授、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要求专职教师每年确定一门教改课程,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法,灵活运用“微课、穆课、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将幼儿园、早教中心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的实践效果。

(2)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初始就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分任务落实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学校集中安排认知实习、保育员实习、教育见习、专周实训、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学生自主的社会实践锻炼,将教学竞赛融入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运行

为保障教学质量,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定制度,完善教学运行、教学监控、教学评估体系。坚持教师之间的互听、互评,定期召开教学法研讨会,随时掌握教师教学动态,及时调整、修正教学计划。

(五)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建设内容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建有专业资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数码钢琴房、舞蹈教室、画室等校内实践教学场所,但由于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现有的数码钢琴房、舞蹈教室和画室已不能满足教学使用要求。因此,计划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再建2间数码钢琴房、2个舞蹈教室、2个画室。进一步落实省教育厅民办专项资金申请建立的“教育技能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在“十三五”期间,分批次建成幼儿园模拟教室、蒙氏实训室、微格教室、儿童感觉统合实训室、幼儿手工制作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以充分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校内实训条件。

学前教育专业已建成5个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包括2家国际早教中心、2所幼儿园教育集团、1个儿童文化产业企业;建立了1个订单联合培养基地,定向于培养幼儿园体育教师。但由于幼儿园、早教中心单次容纳学生实习人数有限,现有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不能全部一次性安臵学生实习。因此,“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专业将再拓展5-8家幼儿园和早教中心,建立3-4家订单联合培养基地。

2.建设措施

(1)稳步推进校内实训室建设进度

2016年到2017年在现有的设备条件基础上,对数码钢琴房、舞蹈教室、画室进行改造,配臵更为先进的设备。

2017年底,分别新增扩建2间数码钢琴房、2间舞蹈教室、2间画室,并投入使用。

2018年底,建成2间幼儿园模拟教室、2间微格教室、1间蒙氏教室。

2019年底,建成1间儿童感觉统合实训室、1间幼儿手工制作实训室。

至2020年,各专业实训室运行正常,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功能得到最大化体现,在保障校内实训需求的前提下,开展社会服务项目,扩大校内实训室的社会影响力。

(2)拓展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开展深度合作

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现有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的合作,巩固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和订单联合培养机制,在订单培养、课程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在数量上,再拓展5-8家幼儿园和早教中心,建立3-4家订单联合培养基地,以保障学生实习、就业需求。

(六)学生能力提升与第二课堂

1.建设内容。

继续开展能力工程,校内安排各种能力提升活动,除学校常规的活动外,还需要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一切以能力提升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参与校内外竞赛,用竞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自信心和专业的影响力。“行知社”作为教育学专业社团,组织了多次教学技能竞赛和教育沙龙,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人文素质综合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营造自觉、宽松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氛围。

2.建设措施。

完善和实施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工程,将能力提升和学生日常考核相结合,积极参加创新文化节及各类活动,树立榜样,鼓励先进。教

育系组织各类专业竞赛,把竞赛和课程教学内容相联系,形成常规性的比赛机制。如:玩教具设计与制作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儿童故事讲述大赛、说课比赛等。教育系“行知社”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组织课下活动,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四、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我校目前总体按照学科群建设的规划思路发展,这一政策正确且稳定。学前教育专业属于教育学学科群,归文学院统一协调管理,文学院管理者经验丰富,把关能力强,贯彻执行力更强。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2015年全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特别是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文学院在全校考核中名列前茅。因此,学院管理层能够保障专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扎实稳步地推进各项工作。

(二)经费保障

学校前期在专业建设中已经投入经费建立了四个校内实训室,对于未来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也有充足的经费保障。目前陕西省教育厅每年业划拨一定数量的民办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学校的师资培养与实训室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血液。从学校到学院都能保障建设经费的合理支出,做到专款专用。

(三)教学运动质量保障

教育系自成立以来一直运行良好,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计划、执行、总结等工作流程严格分明,没有发生任何一起教学事故。定期开展教研室主任例会工作,实行教研室工作汇报制度;建立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做到有章可循。加强奖励激励机制建

设,鼓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篇:武威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发展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以来,规模逐年扩大,已有毕业生四届共356人,现有在校生367人。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设,本专业积淀深厚,基础坚实,通过输送合格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正以合理的定位、科学的管理、雄厚的师资、良好的学风,在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教学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 "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调整为主线,改革为动力,质量为核心。以《高等职业教育法》为准绳,以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为标准,紧紧抓住国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主张这一契机,按照学校的总体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从我院实际出发,遵循市场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贯彻规模、结构、质量相统一的原则,把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摆在突出的位置,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 基本原则

1.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适度超前的原则。 2.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全面调整的原则。 3.结构优化和动态调整的原则。 4.规模效益与结构效益并重的原则。 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专业建设定位

1 通过社会调研与了解,根据我院的综合教学条件和优势,由此确定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定位是:积极培养社会急需的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既重视专业外延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的学前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与模式;也重视专业内涵质量的提升建设,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集中力量把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领先地位和鲜明特色的专业。

四、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适应我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格局的变化,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的原则,通过调整专业建设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成为武威市乃至河西地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基地。通过本基地的建设,使学前教育专业居于省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家评估标准水平,为省内其他同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

作为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理应面向西北,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找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与地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地方学前教育完善与发展输送更多的创新性技能型人才。

2.以“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创新性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而地方学前教育人才的创新性培养主要表现为:学生既能把握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理论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同时,掌握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胜任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及小学音乐、美术、舞蹈教学。

3.以能力培养与和谐发展并重为手段

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确立了“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 2 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进一步加大以音乐、美术、舞蹈和教育教学理论为核心的理论课建设力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二是突出对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和伴奏、舞蹈表演、手工、绘画等应用性学科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实际从业能力;三是努力塑造乐观向上、偶爱和善的和谐人格。在此基础上,整合学院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把特色专业做大做强,为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奠定牢固的基础。

争取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到2013年,建成在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教学条件完备、专业特色鲜明、教学管理先进、教师队伍强、教学质量高的省级特色专业。

(二)具体目标 1.专业建设目标

根据前一阶段专业建设工作所累积的经验和业已打下的基础,借鉴省内外兄弟院校相同或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向,未来一个时期(3-5年)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目标是:立足于本专业人才培养和需求的社会背景和职业背景,总结省内外同类及相关专业的办学特色,以提高办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为宗旨,以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相结合的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深化专业特色的研究、探索和建设,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各项评价指标要求为建设方向,科学定位和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强化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体现时代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把学前教育专业办成立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实际,能适应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

从上述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下一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2)人才服务方向的地方性与广域性相结合的原则;(3)人才培养规格的“实”与“活”相结合的原则; 3 (4)人才知识结构的理论水平与技能训练相融合的原则;(5)人才培养质量的“通”与“专”相统一的原则。

2.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和扩建校内的实训室。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经过学习取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教师技能训练室建设规划,完善五个技能训练室:汉语英语语言训练室、音乐基础训练室、美术基础训练室、育婴训练室、蒙氏教育训练室; 新建心理学实验室、 幼儿游戏模拟实验室 、生理保健实验室、以及 2-3个校外儿童生理心理观察室;建设一家附属幼儿园,增加先进设备,满足实训需求。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通过 1-3年的努力,建成外省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目标是每年扩建1—2个外省市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学前教育行业和市场现状及发展动态,毕业后顺利就业上岗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争取建成省市学前专业教育培训基地。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可划归对应教研室管理;校外实习基地要签定共建共管协议,以保证实习和科研的需要。图书和资料、网站也要遵循专业建设的要求,进行系统规划建设。

3.科研目标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并及时总结教改成果编写教材。为了配合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发动全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编写适合高职学前教育的教材 2—4本。其中主干专业课程和特色专业教材争取列入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积极申报学院、省市级教研课题,全系教师参与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出研究成果。力争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 1—2项,力争实现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 年均公开发表科研论文 5篇以上。

4.人才培养目标

4 根据国家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要求和国外对幼儿园师资的培养的发展趋势,及我们对甘肃省地方的实际情况调研,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本专业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能够适应现代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有创新意识,有宽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的高素质的能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幼儿园教育研究,幼儿园教育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构建我院独具特色的“岗、证、课”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育婴师资格证书、营养师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力争到 2013年,双证书比例达到100%。

5.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与培养并重。引进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骨干教师;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委派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和培训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念,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术水平;鼓励教师在幼儿园兼职或参与、承担教学、科研、管理,提高专业技能;申报学院教研项目和省市教学研究项目,探索教育规律,结合教学实践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科研论文。通过这些措施,优化教师结构,增大专任教师中的高级职称比例、硕士的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聘请幼儿园及社会人士担任部分专业课兼职教师。

五、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一)教学基本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建立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岗、证、课”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以 5 “双证融通”为核心注重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初步形成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岗、证、课”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贯通教学、见习、实习三个环节来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把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认证考试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课程建设与职业和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同时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阶段和要求,开设相应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和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探索出了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模式:

(1)技能训练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利用校内的资源(钢琴室、舞蹈室、画室等)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实训机会。

(2)交替见习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每学期利用实训周时间到实训基地参加教育见习活动。

(3)顶岗实习教学模式:毕业班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要离开学校到教学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活动,在实习中检验学生的实际能力,并把实习成绩纳入学生毕业考核与评价中。

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更全面的体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继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幼教管理、科研人才和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在比较重视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强调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扎实的教学技能。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课程建设质量的基本保证。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开展与相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工作,坚持 6 教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以及教学的针对性,不断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修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逐渐完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构建符合学前教育规律的全新教学体系;围绕专业核心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配合学院总体部署,加强教学管理,逐步实行学分制。开设选修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教育部与省教育厅关于“要扎扎实实抓好教学基本建设,有计划地建设优秀课程”的精神,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在确保合格课程的基础上,对课程建设的进一步规划是:凡所开课程(包括选修课)均应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精品课程的比重。计划每年重点建设2门院级优秀课程,确保到2013年有3门以上的课程建成核心课程。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优中求精,计划到2013年有3门课程达到院级精品课程标准。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自执行以来,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几次修改但还不完善。在2009年修改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准确分析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及其与之相关联的职业能力结构,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出专业主干课,增加专业选修课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选修课,将课程体系设置分为“基本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能力拓展”三大模块,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安排上,围绕专业技能展开教学,以初步形成全新的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结构与职业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结构的衔接对应。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必须立足于它特有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以满足就业需要为目的的技能训练体系,研究和讲授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活动设计的理论与技巧,幼儿在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等几 7 大领域的能力发展与活动规律,以及这些领域的学前教育内容、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

4.实践性教学环节

制定并完善实践教学的环节、方案和内容。以提升教育见习、实习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为目标,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内容和方式,进一步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①多方争取专业建设经费,新建蒙氏教学平台、幼儿手工艺制作实训平台。②完善实习方案,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成分。③加深与现有实习基地的联系与协作,在满足数量要求的前提下,完善实习基地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率。④在突出和强化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系多专业的教学资源优势,深化专业之间的交融,实现扬长补短、优势互补。⑤合理配置课程模块,突出方向性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的“新”、“特”和“实”。具体实践上采取选修课、基本功训练、比赛等多种形式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的选择性。

5.教材建设

及时总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编写适用的教材是专业建设规划的重要方面,几年来,主讲教师出版教材、编写讲义6本。目前正着手继续编写出版学前教育专业教材。

①关于单门课程建设的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每门课程进行全面的高质量的建设。② 对有关课程特别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进行教材建设或自编授课讲义。

6.教学研究

根据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教学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规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和研究。明确专业研究的重点,参与一些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侧重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应用与推广。通过研究,使本专业具有比较宽广的 8 学术视野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能够与专业的发展同步,从而走在学前教育实践的前面。

7.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系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组,由系上主要领导及各教研室主任担任成员,建立听课制度及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和试讲,并给其安排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集体备课,讨论教学方法,确保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完善教学文件资料提供、归档、保存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日常教学资料齐全、规范和及时到位,便于实施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强化教学科研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坚持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相结合,学生考评和同行考评相结合。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 教师结合专业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增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相互支撑。

8.学风建设

积极组织成立学习性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结合专业学习,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经常组织竞赛、讲座、主体班会文艺演出等活动,使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技素质、文化艺术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发展。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精神,在学生中实施“素质拓展计划项目”,开展包括专业拓展、义务劳动、学雷锋、文化体育活动、主题班会、设计竞赛、各类展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配合第一课堂主渠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形成优良的学风与育人氛围,校园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浓厚,教师风范应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学术思想活跃;学生风貌应做到文明、礼貌、勤奋学习、积极进取。

(二)专业特色建设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初步形成以“吹、拉、弹、唱、跳、画、教”相结合的学前教育专业“四化”特色,即:素质培养一体化;技能训练规范化;实践 9 活动系列化;创新能力个性化。(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一体化 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对教育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2)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规范化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等。(3)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系列化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系列活动,包括教育见实习、师徒结对、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4)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个性化创新特指在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方面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育实践活动及毕业论文等。

专业特色具体体现在总体的办学思路、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教学特色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教学管理方面。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水平是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适应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1.师资结构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0人,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其中副教授5名,讲师11名,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或研究生学历教师8人。从总体上看,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科与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师资的引进和培训

依托学院师资培养相关工程,根据“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努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上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

1)通过培训和学习,全体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牢固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

2)三年内,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数达到教师总数的40%以上,使教师学历结构尽快适应我院发展的需要。

10 3)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到2013年,学前教育的院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教师总数的15%左右;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教师总数的5%左右。

4)制定并落实与师资队伍建设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稳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既是专业建设的客体又是专业建设的主体。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必须按照这个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学需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合格的师资队伍。第一,要按学科和课程门类设置教师的岗位。要对现有教师按照岗位需要和业务特长、兴趣,搞好学科定向和工作分工。让每个教师相对集中地研究一个领域、承担这个领域的教学任务,使之形成特长、发挥特长、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第二,大力培养紧缺学科和重点学科的教师,培养学术带头人。对紧缺学科和重点学科的教师,要鼓励基本符合条件的现有教师改任,不够的,优先引进。要在安排课题与课题经费、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进修、选拔骨干教师和评聘职称等方面给予优先,鼓励教师在学术和教育教学上成为名师。第三,大力建设教研室,特别是建立“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教研室。

3.教风建设

1)增强学习意识。全体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2)规范职业道德。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政治与业务并重的原则,强化教师工作中的政策导向,将思想工作、政策导向和物质激励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自觉履行职责义务,遵守职业规范,发扬科学精神,遵循学术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11 3)明确教学要求。自觉遵循学院的教师教学规程,坚决做到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答疑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课程考核、认真指导实训),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4)加强考试工作。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监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评卷工作严肃、认真、公正、细致;课程成绩考核科学、合理、规范。

5)杜绝教学事故。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风从事教育工作,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杜绝教学事故。

6)积极开展教研室活动。教研室和实验室要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坚持相互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7)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做好每的评优选先工作,激发教师努力从教的积极性。

8)完善信息反馈制度。做好班级信息员反馈信息的分析整理工作。 9)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力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和尝试新的考核方法。牢固确立学生主体和能力为本的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10)加快新教师的培养。新教师必须能够按照开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熟练地掌握课程的内容,重点和难点,熟悉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新引进专业教师和刚大学毕业的专业教师必须熟悉本专业的各个实验环节。做好新教师的考核工作,见习期满,对考评不合格的新教师延长其见习期。

11)加强教学管理。将学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到教学全过程。 12)认真做好辅导员工作。严格履行辅导员工作职责,坚持每周的宿舍检查制度,管教管导,班级管理要有学期目标,具体措施。

13)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各年级学生技能考试的合格率、英语和计算机考级的通过率作为工作目标落实到教研室,把各课程学生学习成绩总评的合格率作为教师完成教学的工作目标,落实到各个教师。

12 14)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学生的技能比赛;至少组织一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和实践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2-3次示范课观摩和交流活动。

六、专业建设的条件保障

1.经费方面:主要由学院负责投入。

2.师资方面:加大引进力度,拟在三年内引进2-3名师德高尚、事业心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此外,拟聘请兼职教师8名,开设两门以上实用型的任意选修课程。

3.外省市实习就业基地:由学院招生就业部门负责安排。

第三篇:XX大学教育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规划

XX大学教育系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XX大学教育系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理解与掌握蒙特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方法,能在各种幼儿教育机构用英、汉语进行教学的幼儿教师。

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分为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事实上,学前教育专业在中师时期即开始设立,1981年XX师范学校招收第一批三年制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2001年师范学校与教育学院合并转制后,于2004年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制专科学生,当年招生57人。近年来,本专业五年制大专招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11年招生人数为250人。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专业现拥有18名专业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9人,研究生7人,双师型教师3人。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拥有蒙特梭利的一整套国际进口教具,并拥有多媒体语音室、形体训练房、画室、钢琴房、蒙特梭利实训室、幼儿英语情景教学实训室、幼儿绘本教学实训室、奥尔夫音乐实训室及其它各类乐器实践场所和教学与训练器材,签约十三家幼儿园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技能实践场所。

近几年来,我专业教师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调研、申报和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单门课程的建设等,不断深化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各项教学硬件、软件日趋完备,人才培养方案更为科学和富有实效,人才培养的特色正逐步形成。在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了较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认真探索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设计了较好的教改方案,同时为了继续加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不断完善教改方案,完善教材、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产学研水平。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自2004年招生以来,到2012年7月份,已毕业学生255 人,在校生 人。经过几年的准备和建设,本专业的各项建设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正规化,主要表现在:

(一)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我们以学校的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吸收了全国各地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经验,结合我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

(二)落实了师资队伍建设要求。针对本专业的课程特点,本着“学有特长,教有特色”的原则,提前将各门专业课落实到人,使教师早准备,早建设。除专职教师外,我们还聘请大量学有所长的外聘兼职教师,如幼儿园园长,担任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 对教师进行学前教育前沿培训,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三)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利用入学教育和平时思想教育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比如,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组织参观实训室、召开学生作品展、教师专业介绍、观看本专业毕业汇演、去实训基地参观实习等方式,使学生明确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向,增强学习的动力。

(四)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训基地。 已经在省内外优秀幼儿园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以科研促教学。通过院级课题、省级课题的研究,我专业已经形成科研和教学的有机结合,很好的促进了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逐步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学的理想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01 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 》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由此使幼儿教育在社会发展和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力的提升。社会发展的需要呼唤优质的幼儿教育,呼唤高质量的幼儿园,呼唤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这给培养幼教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我专业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规格类型比较单一;教学内容难以符合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数较少,难以满足幼儿园市场的需要等。这些因素和问题的存在制约我专业的发展。 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中存在的问题。我系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应采取以下几点应对的策略:

(一)调整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城市、农村的双重需要

培养大批合格的幼儿教师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应当是非常乐观的。但由于城市已经基本普及了学前教育,同时随着出生率的下降,人口增加量主要在农村,所以国家教育部提出“十五”期间,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这就要求我们在招生和制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应更多地面向农村。这一方面是为促进农村幼教事业发展发挥作用,培养大批的适宜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教师,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源不枯竭,在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

(二)培养多样化专业人才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不断涌现,幼儿园在办园渠道、办园模式、办园条件、教育特色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办园条件方面,有硬件设施高档丰富、条件优裕、服务项目多样、收费较高的幼儿园;也有条件设施较差、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幼儿园。在教育特色方面,以一定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特色教育层出不穷,如艺术教育、双语教育、蒙氏教育、早期阅读、特色体育、思维训练等等,可谓百花齐放。这就需要有不同专长的幼教专业人才,如英语教育类、艺术教育类、体育类等。这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学有所长,充分发展个性,同时也适应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扩大招生规模

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当前幼教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到2005年,全国学前三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80%:大面积提高3岁以下和3~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也即到2005年全国在原有基础上还要增加800万名入园幼儿。这一目标远未达到,要提高入园率,幼儿园、学前班数量的增长成为了必然,这就需要大量的幼教师资。培养大批合格的幼儿教师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应当是非常乐观的。就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而言,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比如2011年,我专业毕业学生103名,但仅来我系要招聘的幼儿教师名额将近200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要求在以后的招生中,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学生素质,为地方经济贡献力量。

三、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 "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调整为主线,改革为动力,质量为核心。从我专业的实际出发,遵循市场及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贯彻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把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摆在突出的位置。 1.全面贯彻落实以服务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突出高职课程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在课程建设中重视和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学习借鉴校级、市级、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从基础做起,稳扎稳打,考虑长远建设需要,树立精品意识。

3.分层建设,逐步推进。从系级特色专业建设开始,经过五年的发展,逐步成为省级特色专业。

(二)专业定位

本专业坚持将社会需求作为教育发展的驱动力量的原则,以培养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有宽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有创新精神的“四有”人才为目标,把专业办出特色,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从学院的实际出发,根据新形势的需要,积极发展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集中力量建设具有领先地位和特色鲜明专业;既重视专业外延的发展,也重视专业内涵的建设。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该专业实施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规划大体上在第一学期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体现专业技能专业选修课程,例如,钢琴、舞蹈、美术、幼儿手工等。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实训室、专业实训基地及其它各类乐器实践场所和教学与训练器材,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为毕业后的幼儿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我院明确提出了学前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即立足XX,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理解与掌握蒙特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方法,能在各种幼儿教育机构用英、汉语进行教学的幼儿教师,努力将本专业建成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品牌专业。围绕我院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以我院的学科、专业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理念,坚持“特有、独有、需要”的学科建设基本原则,巩固和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二)具体目标

1、专业建设目标

根据前一阶段专业建设工作所累积的经验和业已打下的基础,借鉴国内著名大学相同或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向,未来一个时期(3-5年)我系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于本专业人才培养和需求的社会背景和职业背景,总结国内外同类及相关专业的办学特色,以提高办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为宗旨,以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相结合的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深化专业特色的研究、探索和建设,以学校专业建设的各项评价指标要求为建设方向,根据需要和可能科学定位和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强化适应初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体现时代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把本专业办成立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实际,能适应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

2、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和扩建校内的实训室。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经过学习取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幼儿教师技能训练室建设规划,在校内完善舞蹈训练室、音乐教室、钢琴演奏室、画室,新建蒙特梭利教育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育实验室、幼儿英语情境教学实训室、幼儿绘本教学实训室、作品陈列室,增加先进设备,满足实训需求。

继续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通过3-5年的努力,在已有的十三所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成本省、乃至外省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目标是每年扩建1—2个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行业和市场现状及发展动态,毕业后顺利就业上岗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科研目标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并及时总结教改成果编写教材。为了配合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发动全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编写适合高职学前教育的教材 2—4本。 积极申报学院、省市级课题,全系教师参与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出研究成果。力争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力争实现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

4、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与培养并重。引进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骨干教师;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委派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活动和培训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念,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术水平;鼓励教师在幼儿园兼职或参与、承担教学、科研、管理,提高专业技能;申报学院教研项目和省市教学研究项目,探索教育规律,结合教学实践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科研论文。通过这些措施,优化教师结构,增大专任教师中的高级职称比例、硕士的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聘请幼儿园及社会人士担任部分专业课兼职教师。

五、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一)教学基本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更全面的体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继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幼教管理、科研人才和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在比较重视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强调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扎实的教学技能。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课程建设质量的基本保证。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开展与相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工作,坚持教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以及教学的针对性,不断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修订。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逐渐完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构建符合学前教育规律的全新教学体系;围绕专业核心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配合学院总体部署,加强教学管理,逐步实行学分制。开设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对课程建设的进一步规划是:凡所开课程(包括选修课)均应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精品课程的比重。计划每年重点建设两门系级精品课程,确保到2015年有10门左右的课程达到精品标准。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优中求精,计划到2015年有3门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至少2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

3、实践性教学环节 制定并完善实践教学的环境、方案和内容。以提升教育见习、实习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为目标,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内容和方式,进一步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①多方争取专业建设经费,在校内完善蒙特梭利训练室、舞蹈训练室、音乐教室、钢琴演奏室、画室,新建幼儿早期教育实验室、幼儿游戏情境实训室、幼儿心理咨询室、作品陈列室,增加先进设备,满足实训需求;

②完善实习方案,明确具体到每周的实习内容,完善评估体系,激发每个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③加深与现有实训基地的联系与协作,在满足数量要求的前提下,完善实习基地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率;

④在突出和强化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系多专业的教学资源优势,深化学科之间的交融,实现扬长补短、优势互补;

⑤ 加大第二课堂力度,通过组织基本功训练、比赛等多种形式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的选择性。

4、教材建设

及时总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编写适用的教材是专业建设规划的重要方面,几年来,专业教师在各出版社等主编、参编出版了多本教材。目前正着手编写出版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关于单门课程建设的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每门课程进行全面的高质量的建设。对有关课程特别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进行教材建设或自编授课讲义。此外,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争取 80% 以上的课程都备有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水平作为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公认。在新的世纪,为实现现代大学的办学目标,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1、师资结构

我专业现拥有 名专业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 人,讲师 人,助教 人,研究生(包括在职研究生) 人,双师型教师3人。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的占100%,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5人,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到2015年,力争使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要达到50%。

目前, 急需引进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拓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从社会上各行业,幼儿园一线网罗优秀人才到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到 2015年,力争使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要达到80%。 在我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不断取得明显优化和提高的同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提升,现有教师队伍建设遇到一些困难,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在学历结构上,仍然没有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教师;

②学科梯队发展不平衡。教授、副教授的比例较少,教育心理、课程论等学科的教师严重缺乏,未形成梯队。美术与舞蹈的专业教师还比较欠缺。

③有个别学科教师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较严重。

2、师资的引进和培训

教师队伍既是专业建设的客体又是专业建设的主体。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必须按照这个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学需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合格的师资队伍。

今后五年师资建设和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强化培养高学历的人才,加大师资建设和培训经费投入,完善师资培训制度和政策。经过努力,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上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

①通过培训和学习,全体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牢固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 ②五年内,使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达到教师总数的50%以上,使我专业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达到教师总数的20%以上,使整体教师学历结构尽快适应我校发展的需要。

③制定并落实与师资队伍建设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到我系工作,稳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 制度建设

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详细专业建设规划。

2.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包括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特别是专项建设经费的投入和相关政策的配套。专业建设的投入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投入。

3.强化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设立师资培养专项经费,加大学术梯队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全面启动“名师名课”工程。建立与完善特聘教授制度;抓紧抓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人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4.建立专业建设的评估与检查制度,完善重点专业评估制度、一类课程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对传统专业、新兴专业、优势与特色专业核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第四篇:德卓乡学前教育三年(2016-2018)建设规划

赫章县德卓乡

学前教育三年(2016-2018)建设规划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市、县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视学前教育”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全面普及农村学前教育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多方资源整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构建和完善新形势下农村学前教育为主体的办园体制。科学发展,规范管理,保证质量,大力提高全镇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多方需求。

二、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乡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发展、规范、提高并重的指导方针,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目前为止,建成德卓乡希望小学附属幼儿园1所,能容纳学前儿童90人。在建德卓乡中心幼儿园1所,预计在2015年8月竣工验收。建成后预计招生数180人。现有德卓乡中心小学、德卓乡德卓小学、德卓乡丰家小学、德卓乡甘河小学附设学前班,现有在校学前儿童269人,没有专职幼教教师。

三、目标

我乡学前教育总体规划是利用三年时间,按照“就近入园、扩大规模”的原则,建立以德卓乡中心幼儿园为示范,村校幼儿学前班为基础的发展格局。

1.争取上乡主管部门支持, 2015-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德卓乡中心幼儿园开始招生,办成规模为6个教学班的幼儿园,服务3—5岁学前儿童。

2.2017年,改建德卓乡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为村级幼儿园,服务坝塘村、水炉村3--5岁学前儿童。

3.2018年,改建丰家小学附属学前班为村级幼儿园服务大营村、中营村3—5岁学前儿童。

四、落实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1、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依法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工作议事日程。把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作为创建“教育强镇”的必备条件。

2、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的管理职责。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订并实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前教育机构布局方案,保证每年有一定的财政拨款投入学前教育事业,并做到逐年增长,不断改善乡中心幼儿园和附设幼儿班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3、建立有效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公安、卫生、民政、妇联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学前教育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全镇的学前教育。

4、推进幼教共同体建设,促使学前教育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二)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确保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三)规范管理,保证学前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1.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学前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2.加强学前教育的安全工作。各幼儿园要把师生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园舍安全设施检查和师生安全防范。

3.积极开展学前教育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提倡广大教师立足实际,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幼教技能和专业素质。

4.拓展学前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儿童家长提供早期教育服务指导。

5、规范学前教育办园行为,加强对教育实验和科研的管理和指导。

(五)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1.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使一部分素质好的公办小学教师充实到农村幼教队伍中去,保证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将幼儿教育师资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继续重视园长的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建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秀、年龄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

3.认真执行《教师法》,依法保障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合法权益。

五、问题与建议

我乡学前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起步晚,学前教育工程进度慢,缺乏学前教育办学经验,没有专业幼教教师。现有学前教育设施不完善,条件十分简陋,教师专业素质与学前儿童需求不匹配,幼教质量不高,存在“保姆式”和小学化倾向。请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一方面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改善学前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对学前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同时招聘一批专业幼教教师扎根农村,为我乡学前教育服务,提高德卓乡幼教教学整体质量。

中共赫章县德卓乡委员会 2015年5月24日

第五篇:学前教育规划要点

推荐阅读:但从全区教育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公办教师队伍缺口较大,外聘教师待遇偏低,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差,保教质量整体水

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辖区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 〕41号)以及《 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区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实现100%,学前三年入园率逐年提高,幼儿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幼儿园,非法办园基本取缔。目前,全区有幼儿园101所,在园幼儿15395人,幼儿园教职工1500余人。但从全区教育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公办教师队伍缺口较大,外聘教师待遇偏低,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差,保教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需求存有一定差距等。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城乡学前教育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转自:http://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妥善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基本要求。

——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广覆盖、保基本,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幼儿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在规划、投入、监管和保障公平等方面的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

——坚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在按规划扩大学前教育规模的同时,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为重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提升保教质量。

——坚持因地制宜,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以农村为重点,以财政投入为支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规模整合学前教育资源,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体制完备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幅提高幼儿入园率,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保障水平和保教质量。到2013年,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班额基本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保教水平有明显提升,师资队伍日趋优化,保教人员持证上岗,在职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专业合格率达到85%以上;构建0~3岁婴幼儿教育网络,基本建立以幼儿园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辐射家庭的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体系,推进科学育儿指导;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加强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学前教育、康复的研究与实践。

二)具体目标。

1、建设目标。

——2011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其中新建7所幼儿园( 站安置一区幼儿园2处, 站安置二区幼儿园、中大南片区配套幼儿园、美里湖办事处中心幼儿园、段店镇中心幼儿园、吴家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所( 区实验幼儿园、 区少年宫小 幼儿园)。加大办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力度,50%的农村办镇有中心园(美里湖办事处、段店镇和吴家堡镇)。对民办和其他类型幼儿园在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倾斜。学前一年入园率保持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6%,确保1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示范性幼儿园办园标准,2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市

一、二类幼儿园办园标准。

——2012年,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新世界阳光花园配套幼儿园、段北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匡山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市区一处新建幼儿园)。100%的农村办镇有中心幼儿园。学前一年入园率保持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7%,确保15%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示范性幼儿园办园标准,3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市

一、二类幼儿园办园标准。

——2013年,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 站安置三区第一幼儿园和第二幼儿园)。学前一年入园率保持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以上,确保18%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示范性幼儿园办园标准,4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市

一、二类幼儿园办园标准,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明显提升。

2、教师队伍建设。

确立公办幼儿园的独立法人资格,核定人员编制。多渠道补充幼教师资,采取招聘结合、以聘为主的方式,三年内面向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在岗编外聘用教师招录公办教师约90人,逐步缓解幼教师资不足的问题。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并常态化,2011年对现有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确保2011­­-2013年在职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85%、90%和95%以上,专业合格率达到75%、80%和85%以上;同时,所有教职工必须取得相应的岗位任职资格。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公办幼儿园外聘教师工资及保险费用由区财政予以保障,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负责每年对聘用教师情况进行审核,确保幼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3、0~3岁早期教育。

制定0~3岁早期教育工作意见,基本建立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体系,区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3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进行科学育儿指导。

4、健全学前教育投入体制。

多渠道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20

11、20

12、2013年分别安排专项建设资金3600万元、2100万元和300万元用于公办幼儿园建设以及优质幼儿园创建,分别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约3510个、1440个和810个,三年合计增加学位5760个。逐步建立公办幼儿园公共经费保障机制,区财政承担公办幼儿园外聘教师工资及“五险”经费,区教育局负责公办幼儿园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园舍维修维护、安保人员及安保设施经费等,其他日常办公经费和教育教学设施经费由幼儿园依照相关规定自行解决。区教育、审计等部门负责每年对幼儿园资金情况进行审计,确保学前教育资金专款专用。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区、办镇共建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区教育局负责学前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布局调整,落实学前教育经费,统筹管理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各办镇承担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统筹办好辖区内公办幼儿园,积极整合婴幼儿教育资源,筹措办园经费,不断优化办园条件,强化幼儿园周边环境治理,实现各类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

(二)加快建设步伐,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

立足“满足入园、规范班额、兼顾早教、确保质量”的基本要求,合理确定幼儿园数量和规模,科学修订、完善幼儿园布局规划,迅速启动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确保新建幼儿园达到省级幼儿园标准。

1、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进度。区教育、城乡建设、国土、城管执法、规划等部门和相关办镇要密切配合,积极协调建设单位,尽快完成公办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工作。

2、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鼓励开发商与区教育局签定协议,代建配套教育设施,并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已建居民小区未配建幼儿园的,督促原开发单位限期按国家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并交付政府管理使用。

3、充分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有效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推进幼儿园改建工作,验收合格后办成普惠性幼儿园。

4、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对符合标准、面向大众、收费合理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积极扶持,确保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先评优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有同等地位。

(三)坚持科学保教,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1、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既面向全体幼儿,又关注个体差异,坚持游戏为主,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科学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2、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建立城乡幼儿园对口支援和教育共同体建设机制,实施城乡“园对园”的合作助教项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学前教育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搭建信息化学前教育服务平台。

3、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关注幼儿健康发展。建立转自:http://由区教育、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幼儿健康水平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向社会发布幼儿健康发展状况,加强对保健教师和家长科学育儿的指导。

(四)优化人员配置,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保教人员素质。

1、严格落实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保健人员、炊事人员等均须取得岗位任职资格,持证上岗。目前尚不具备相关任职资格的在岗人员,须通过在职培训等方式在三年内取得任职资格。

2、积极拓宽幼教师资来源渠道。将符合条件的公办幼儿园纳入事业机构编制管理范围,合理设置机构,确立机构规格,规定业务范围,明确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通过择优招考等方法招录补充一定数量公办幼儿教师;对中小学富余的年轻教师进行学前专业培训,适量充实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积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中学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

3、完善幼儿园教师队伍培训体系,提高保教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安排专门培训经费,实行每年一轮的教师和园长全员培训。推行城乡教师“结对”和园长管理帮扶制度。针对中青年幼儿教师制定三年成长规划,鼓励幼儿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学习,注重幼儿园名园长、名教师、特级教师的培养。

(五)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普及对0~3岁婴幼儿的科学育儿指导。

基本建立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体系。统筹区妇联、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的力量,建立面向0~3岁婴幼儿的家长和看护人员普及科学育儿指导的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以幼儿园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辐射家庭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

(六)规范办园行为,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

积极支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帮助基础薄弱的民办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坚持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遵循“规范一批、整合一批、取缔一批”的整体工作思路,对办学条件不达标、不能规范办园、无证(含未按规定年检)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依法予以取缔;同时,妥善分流和安置在园幼儿。

(七)强化安全监管,建立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

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切实加强幼儿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校舍安全防范和校园食品卫生工作,注重安全设施建设,按规定配备卫生保健、保安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严防事故发生。实行园区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办镇要切实承担起辖区内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区教育、公安、民政、文化、卫生、安监、工商、质监、交警、食品药监等部门要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各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加强内部安全管理,确保幼儿安全。

(八)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应占合理比例,并在今后三年内逐步提高,形成学前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完善学前教育的收费政策,加强各类幼儿园的收费管理,严格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查处各种乱收费。逐步建立学前教育扶困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入园给予相应资助。

(九)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学前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认真制定和落实定点幼儿园建设的政策举措,组织实施好幼儿园建设项目。区教育部门负责统一规划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定点幼儿园建设,并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管理;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对学前教育发展性督导评估。区财政部门负责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区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落实幼儿园教职工人事、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区财政、物价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区卫生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学前教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区公安、民政、文化、安监、工商、质监、交警、食品药监等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区妇联、残联等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指导,区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发展学前教育的先进典型。要将学前教育发展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加强督导检查和工作考核,确保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学前教育规划要点

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辖区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 〕41号)以及《 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

教育局完善现代化安排

进一步调整完善人员结构,加强机关和直属单位建设。充分发挥机关和直属单位在全区教育工作中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能。重视教育信访工作,及时料理回复信访件,高标准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工作。继„„

教育局创新发展部署规划

年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区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市教委 年工作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

教育局电化教育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电教工作会议精神,教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局2011中心工作,突出抓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和应用;加强以电„„

上一篇:新媒体招聘计划书下一篇:血铅超标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