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英语论文范文

2022-05-11

小编精心整理了《博士英语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以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Knowles)的成人教育学理论(Andragogy)为指导,围绕教育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构建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体系多元化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元化的体系。

第一篇:博士英语论文范文

项目驱动模式下的博士生公共英语教学

[摘要]项目驱动式学习以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围绕某一项目而进行的探究性的学习。该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学生在模拟真实的项目中建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实现在实际工作中的迁移。该模式指导下的博士研究生“国际会议英语”课程在模拟国际会议的课堂背景下,学生通过完成各项目,亲历国际会议的各环节,获得直观的体验,全面锻炼英语听说读写译及跨文化交流等各项技能。

[关键词]“博士生国际会议英语” 项目驱动 人本主义教育观 建构主义

[作者简介]梁砾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16)

一、背景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需要在科研工作中具备国际化视野,以英语为工作语言进行学术交流。但许多博士生的英语学习时断时续,由于缺乏必要的英语环境,语言知识并未转化成语言交际能力。他们一方面深感自己的英语水平难以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觉得公共英语教学难以学以致用,甚至将英语学习视为负担。“项目驱动式学习”,即Project-basedlearning(PBL),关注将知识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现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建构多元的能力。在这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校开设了“博士生国际会议英语”课程,以模拟国际会议作为总的教学情境,采用嵌套式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各项模拟真实的项目中身临其境地全面锻炼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以期将知识技能在科研实际工作适时迁移。

二、本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1.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育观起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是不把英语教学看作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尊重个人,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主张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智和情的相结合。

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融为一体。他认为只有有意义的学习,才能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罗杰斯的意义学习包括四大要素:(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self-initiated)。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都是来自内部的;(3)学习是渗透性的(pervasive),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对知识有着全新的理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在原有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相互协作和会话,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及意义建构是建构的四大要素。

何克杭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定义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Gagon & Collay等人总结出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包含六大要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搭建桥梁、组织协作、展示成果和反思过程。

三、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指的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利用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型学习模式。其流程通常分为选取项目、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等步骤。

基于项目的学习强调“经验”、“学生”、“活动”三个中心。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通过实际组织的活动,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权威”,而是以学生自主建构的“中介者”身份出现。Williams & Burdens所诠释的中介者的职责为:赋予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协助学生获取并有效处理语言材料,师生互动,回应学生对教师中介意图的理解与反馈。该模式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以一项或多项相关联的探究型任务为主线。学生通过亲历现实生活中的某项事物,通过直接的操作及相互协作交流来建构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该模式关注的不是孤立的知识点或技能。项目的设计总会体现现实世界中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总是包含激发学生兴趣的亮点。学生完成项目,需要调动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或多项技能,进而增强了相互协作和在团队中进行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学习参与者为完成项目,必然寻求资源支持。学生可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专家资源及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和网上资源,搜索整合信息,相互协作,分享资源。

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学习所追求的结果表现为学生现实的成就。学生通过可见的产品或者专题报告等展现学习过程和结果,学生参与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并通过讨论和反馈进一步完善作品。

四、“博士生国际会议英语”的组织设计与实施

1.课程子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笔者将课程内容分为国际会议流程、会议信函写作、会议论文写作,会议发言、答辩讨论、会议主持及跨文化交际七个子项目。首节课,教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授课及考核方式向学生做详细介绍,告知学生该门课程最终需要完成的项目及各子项目内容,并将全班学生分为七个子项目小组,每组约三到五名成员。各组本着自愿的原则,选定负责的子项目。表1以第一个子项目国际会议流程为例,列举了该项目的实施情况。教师与学生同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教与学的契合。课堂赋权给学生,学生在任务情境中完成综合性的项目,主动提取信息,加以整合,有效输出,进而锻炼了信息检索、分析问题、协作互助、英语交际及自我管理等能力。同时,课堂也强调教师的中介作用,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全面协调课前、课堂及课后各环节的学习,为学生建构知识、技能搭建平台。

2.课程总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课程的总项目为期末组织的参加模拟国际会议的“实战体验”。一般安排在学期最后四到六个课时。学生既是会议的组织者,也是会议的参加者,将整个课程学习的内容加以整合并演练。教师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宏观把握,整体协调,提供帮助。可以说模拟国际会议的举办情况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准备阶段,充裕的时间安排是组织好课程总项目的必要条件。实践表明,准备工作可在课程进行约一半时开始。全班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为三个组,分别担任“组委会”、“学术委员会”及“会议主持”工作。每个小组选举一名负责人,安排组内成员的分工,控制工作进度,并联络其他小组,负责协调与衔接。各组的职责如表2所示。

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期末的模拟国际会议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所有学生,作为会议的参加者,要求在会议开始的前三周向“学术委员会”提交会议论文,然后由“学术委员会”进行统一安排。模拟会议开始前两周,“学术委员会”向所有参会成员发送会议论文摘要集,征求意见并反馈给作者。同时“学术委员会”根据学生专业情况,将大会分为若干分会场,将专业相似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组委会”在模拟会议的前一周,发布会议流程。

模拟会议开始的前一天,“组委会”成员布置会场,保证会议场地的仪器设备调试到位。会议正式开始以后,先由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然后邀请学生扮演的“嘉宾”作开幕词,接着主持人邀请并介绍四到五位主题发言人做十分钟左右的大会发言,并对观众的即席发问进行答辩。十分钟左右的茶歇以后,分组会议开始。每个分会场都安排一名主持人,分会场的成员做五分钟左右的发言并回答听众的提问。最后,主持人邀请“嘉宾”致闭幕词,并宣布会议结束。

3.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该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突出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同时兼顾博士研究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采用形成性评估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将考核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课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子项目的参与和完成情况,及平时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二是总项目的组织工作与学生的会议发言及答辩情况;三是书面笔试,主要考核参加国际会议所必须的基本阅读、翻译及写作能力。子项目及总项目的完成情况都包含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三部分。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凡是积极参加校内国际会议并担任组织工作或宣读论文的,或者成功地申请到出国参加会议机会的学生,我们给予额外的加分。

五、效果与建议

通过对89名博士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表明:所有学生都赞同该课程的教学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有益。有9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及科研有直接的帮助;有88%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反映真实的情境,非常锻炼人。82%的学生认为会运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努力争取参加国际会议交流的机会。将基于项目的课程设计运用于博士生国际会议英语课程中,有利于将英语教学直接与学生的真实需求相“对接”,将语言知识直接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应用于实践。

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发现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存在一些实际的困难。从教师的角度,模拟会议的交流内容从日常对话上升为学术交流,对教师的知识面是极大的挑战。要能胜任该门课程的教学,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有丰富的参加国际会议的经验及宽广的知识面,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及科研情况。从学生的角度,有些学生年龄偏大,英语学习时断时续,英语口语基本表达能力欠缺,甚至羞于开口,给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带来一些困难。

针对以上实际问题,为更好地上好该门课程,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授课教师必须不断对教学进行反思,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多渠道关注并参加学生专业领域的国际会议,对所教学生的专业有基本的认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邀请学生所在院系的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其次,在开设国际会议英语课程之前,可给学生开设公共演讲课,作为先期课程,以锻炼学生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演讲技巧。针对年龄较大、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也可适当进行常用句型操练,以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使他们在模拟国际会议中有话可说,敢于开口,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责任编辑:赵淑梅)

作者:梁砾文

第二篇: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多元化体系构建

摘要:以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 Knowles)的成人教育学理论(Andragogy)为指导,围绕教育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构建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体系多元化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元化的体系。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课程多元化体系

一、引言

教育部頒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满足新世纪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为国家的高科技发展做贡献,同时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向世界。因此,在教学中要贯彻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博士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云南农业大学于2004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同年开设了两门英语课程:《英语阅读与写作》(54学时,1个学分)和《英语听力与口语》(36学时,1个学分)。在近10年的教学中,课程组的教师紧紧围绕《大纲》的要求,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课程多元化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1.博士研究生的特点。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他们年龄较大(25~50岁不等),社会责任感也较繁重,90%的学生不仅要完成学习任务,还必须承担家庭和工作的任务,所以,我们的授课对象应属于成人学习者。Robinson(1994)指出,成人学习者具有以下学习特征:他们愿意自主地完成学习;他们学习目的明确;他们清楚自己的学习问题,希望学以致用;他们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学习时,会表现出不耐心的态度;对于失败会很敏感;每个学生都明显地不同;希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他们每天都扮演不同角色:学生、研究者、妻子、丈夫等;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2.成人教育学(Andragogy)与教育学(Pedagogy)的比较。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 Knowles)提出了成人教育学的理论(Andragogy,andr是希腊语,意为:教授成人学习的科学),以区别教育学(Pegagogy,来自希腊语词根paid,意为:教授孩子的科学)。马尔科姆·诺尔斯进一步指出了成人教育学中的6个步骤用于指导成人教学:(1)建立一个有利于成人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2)课堂组织必须有大量的学生参与活动;(3)对学生进行学习的需求分析;(4)教学目标明确;(5)评价体系强调过程;(6)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

三、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多元化体系构建

以马尔科姆·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围绕教育部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要求,课程组教师构建了一个英语课程多元化的体系。

(一)课程教学内容多元化

课程教学管理文件是课程教学的依据与保证。按照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制定了一套与课程相应的教学文件。(1)制定出云南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大纲》并认真贯彻执行。(2)通过对参考教材的全面分析和研究,编写了《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系列课程》教学讲义,包括“英美名篇名段选读”、“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英语文化知识汇编”、“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等,这些教辅材料不仅充实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教学内容体系及特点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评价。(3)任课教师认真完成常规教学的《云南农业大研究生课程教学记录本》、教学日志、教案、学生考试试卷的装订等工作,制定了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并围绕教材展开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如下表:

《英语阅读与写作》参考书目:

(1)《英美文学名著选读》,秦寿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The Reference Handbook for Writers,Michael L.Keene and Katherine H.Adams,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California.

(3)《英语国家概况》,谢福之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文献阅读与翻译》,胡庚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胡庚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听力与口语》参考以下书目:

(1)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Stephen E. Luca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胡庚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剑桥雅思英语听力》,刘洪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跨文化交际学》,许力生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朗文英语在线学习:Business Connections (商务联系),Talking Business (商务洽谈)(学生自学并在线完成口语作业)。

(二)课程评价体系多元化

两门课程都采用过程性评价体系(Process-Oriented Assessment):学生必须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才能获得学分。(1)课堂参与(Class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2)学期小论文(Term Paper);(3)口头汇报(Oral Presentation);(4)期末考试 (Final Examination)。

在课程结束时,我们请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价和建议。从学生的反馈意见来看,学生对课程是认可的,对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能较好地掌握,评价体系设计和内容符合大纲要求,试卷客观可靠,能比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课程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元化

1.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任务型教学)。针对云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特点,在《英語阅读与写作》课程中,实行“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teaching)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任务一:英美文学名篇名著选读,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语言文化修养;任务二:英语国家人文知识介绍,旨在培养博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任务三:文献阅读与翻译,帮助博士研究生利用英语进行本专业学习与研究;任务四:英语应用文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的能力,为其发表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在《英语听力与口语》课程中,任课教师加强了学生用英语做学术报告训练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将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安排了国外主要外台选听,包括:BBC、VOA和CNN,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进行“雅思”考试听力训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2.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思想,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根据博士研究生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在进行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指导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英语学习。课程设立了公共邮箱作为师生互动的交流平台。同时,利用学校课程建设网,完成了“云南农业大学英语写作系列课程——网上写作实验室”的建设,并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中进行了尝试,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论文写作指导服务。进入农大主页,点击课程建设网—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选修课—英语写作系列课程,查看相关内容。

四、结语

Allen Tough指出,一个优秀的成人教学的教师对学生是热情的,并能积极接受学生的多样性;他们尊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不横加干涉;他们视学生为平等的教学活动参与者;他们愿意接受新的经历并积极向学生学习。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博士研究生的特点,利用不断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搞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1.探索并完善我校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的教学手段,建设“博士生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更好地服务学生。

2.完善教学大纲、教案、试题库、电子课件和教学讲义。

3.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

4.建立科学合理的博士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5.构建网络学习监控体系。

正如Patricia(1968)指出,成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成人学习者发展自我导向(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学习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最终不断改变自己(transformation),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Candy,P.C.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1st ed.)[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1991.

[2]Knowles,S. M.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Follett Pub.Co;Rev.and Updated edition,1980.

[3]Patricia,C.Planning instruction for adult learners[M]. Toronto:Wall & Thompson,1989.

[4]Patricia,C.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transformative learning[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1996.

[5]Robinson,R. D. An introduction to helping learn and change[M]. West Bend,WI:Omnibook,1994.

[6]Tough,A. Why adults learn:A study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beginning and continuing a learning project[M]. Toronto: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68.

基金项目:2014年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黄雁鸿,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作者:黄雁鸿 王云燕 吴广平

第三篇: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1952—2011)的研究特征、方法以及意义与价值

[摘要] 作为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不仅数量可观,更以其丰富各异而又新颖独创的研究内容、科学实证而又多维独特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拓展了元杂剧的内在文学美学蕴涵及外在的文化艺术张力;作为全新的他者,其必将会进一步拓展中国国内元杂剧研究的视域、为其生成更多的学术思维与理论资源。以此而论,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无疑具有独特的学术意义与价值。系统梳理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归结其研究特征与方法,并在中西比较寻求差异的基础之上探究其意义与价值,对于新时期的中外元杂剧研究达到有效的“互识、互证与互补”,进而迎来一个多元、互通、繁荣发展的广袤空间,无疑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特征与方法;意义与价值

中国元杂剧自18世纪早期伴随着《赵氏孤儿》的西传并于英语世界的传播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英语世界元杂剧的早期传播多为单纯的译介以及简单的内容概要介绍,而英国则是早期元杂剧传播的中心。但自20世纪中后期西方汉学中心移至美国后,美国遂成为英语世界元杂剧传播的中心,传播形式亦由先前单纯的译介为主转变为译介与研究并重。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有像杜为廉(William Dolby)、柯润璞(J.I.Crump)、奚如谷(Stephen H_West)、伊维德(Wilt L idema)、马克林(Coin Mackerras)、时钟雯(Chung-wen Shih)、刘君若(Chun-jo Liu)等人的综合性研究,他们的研究广泛地涉及元杂剧的诸如兴起原因、作家作品(人物、主题、语言)、艺术特征、舞台表演及其他(音乐、演员、演出、剧团、服饰、化妆等)、功用等诸多方面;亦有如章道犁( Dale R.Johnson)(曲律研究)、彭镜博(Ching-Hsi Perng)与海登(George A.Hayden)(公案剧研究)、夏颂(Patricia A.Sieber)(传播研究)以及诸多博十论文一般,针对元杂剧的某一方面而展开的专论。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新异,对我国国内学界而言极具借鉴性意义与价值。篇幅所限,本文不便一一展开详述,拟只详细梳理和探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管中窥豹,以期概括呈现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的独特研究特征、方法以及意义与价值。

本文所梳理的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的相关博士论文共计37部,时间上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新世纪的2011年;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北大、清华、北师大图书馆,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图书馆,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凡英语世界有关元杂剧公开发表的博士论文,笔者相信均已搜罗完毕,这37部博士论文,研究内容迥异、研究视角独特、研究方法多元、研究价值与意义巨大,它们已充分体现了20世纪以来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较高水平,其中有些还以专著的形式出版在英语世界影响很大,因而很具代表性,亦突出呈现了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的总体特征与价值。

一、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

为便于总体把握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亦为随后更直观生动地呈现、分析归结其写作时间、内容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及特征,笔者遂按时间顺序,首先绘制“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一览表”如下:

纵观上表中所列37部博士论文,我们可将其具体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三个大的方面。

第一,以元杂剧文本为主要考察、解读对象,针对元杂剧的语言、音律、作家作品及作品中人物的研究,剧类(题材类型)研究以及元杂剧的总体研究。这其中,针对元杂剧宾白进行语言分析的有博士论文1、5,音韵方面的研究则有专论《中原音韵》的博士论文6以及涉论《中原音韵》的博士论文4,章道犁的《元曲韵律学》,后经增编以专著《元代北曲之结构与曲律及全元戏曲北词谱》(1980)①出版,该文为英语世界首次亦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对包括元杂剧曲牌联套、宫调以及曲谱等方面内容在内的元曲曲律研究。英语世界有关元杂剧作家作品研究的博士论文,所涉元杂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及白朴等人,而他们的代表剧作特别是王实甫的《西厢记》无疑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这其中论及关汉卿及其作品的有博士论文8、9、11,专论马致远及其作品的有博士论文18、27,而白朴的研究专论则有博士论文12。博士论文14、17、26②、34是英语世界的4部《西厢记》研究专论,另有涉论《西厢记》的博士论文31。元杂剧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特征鲜明各异,他们共同点缀装成了元杂剧这一丰富多彩的艺术画卷。英语世界中论及元杂剧人物的,多为博士论文,所涉人物包括吕洞宾、关羽、杨贵妃、女性、张飞、鬼魅等;这其中有博士论文3、13、20、23、28、35等。英语世界对元杂剧剧类(题材类型)的研究亦多为博士论文,这主要有博士论文19所论之“才子佳人剧”,博士论文10③、15④所论之“公案剧”以及博士论文36所论之“边疆跨境剧”等三类。英语世界针对元杂剧总体研究的博士论文则以刘君若的《中国13世纪杂剧研究》为代表。

第二,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学)、戏剧传统入思,对元杂剧包括悲喜剧维度、中西比较等在内的异质文明间的横向考察,这其中有博士论文16、29、32、21的悲喜剧维度考察以及博士论文24、25 .26的中西戏剧间的比较研究。

第三,从中国古典戏剧发展史的角度,就元杂剧与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关系以及戏曲文物此类戏剧史现象的纵向研究;这其中有博士论文22⑤、30、33、37等。

二、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研究的总体特征与方法

(一)研究的总体特征

通过考察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从时间上来看,本文所论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的博士论文在时间跨度上为1952年至2011年,时限约60会年;从各时期创作的数量上来看,上世纪50年代的3部、60年代的6部、70年代的6部、80年代的7部、90年代的14部,新世纪以来的博士论文1部。我们可以看出,如果80年代以前的博士论文15部、以后的博士论文21部,它们在数量上还大致相当的话,那么新世纪以来的博士论文仅1部,则明显与先前相比存有巨大差距。其次,从地域上来看,上述所列37部博士论文中,仅一部博士论文出自英国,即杜为廉的《关汉卿和他的作品研究》;其余皆

①D.R.Johnson, Yuarn, Music Dramas .studies in Prosody and Strcture an,d.Complete Catalogue of Northem, Arias in the Dra-matic Style,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0.

②后以专著《元杂剧和伊丽莎白时期戏剧中的一般戏剧符码》(Common, Dranatic Codesi。Yüand Elizabean TheatersCharacterization in Western, Chamber and Romeo and Juliet),于1997年由埃德温一梅伦出版社出版。

③后经增编以专著《中国中世纪戏剧中的罪与罚》(Crime and Punishnent in Medieval Chinese Drama Three Jadge PaoPlays),于1978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④后经增编以专著《双难:评七部元代公案剧》(DoubLe Jeopardy:A Critique of Seven, Yuan, Courtroom Dramas),于1978年由密歇根大学中文研究中心出版。

⑤后经增编以专著《欲望的戏剧:作者、读者及早期中国戏剧的复制生产1300-2000》(Theatre of Desire:Autrors,Readersrs,and the Reproduction, of Early Chinese Song-Drama ,1300-2000),于2003年由纽约帕尔格雷夫,麦克米兰出版社出版。为美国高校的博士生所作。因而,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创作中心主要在美国,这显然是与二战后西方汉学中心移至美国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的。而就其所属高校而言,博士论文篇数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并列第一,皆为6篇)、密歇根大学(4篇)以及斯坦福大学(3篇);这些高校无疑是美国汉学研究的重镇。再次,从作者构成来看,英语世界本土作者17人,华裔作者20人;其数量大致相当。但如果我们结合创作时间来看的话就会发现,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15位博士论文作者中,英语世界本土作者共计10人,约占67%,而华裔作者只有5人,仅占33%;而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22位博士论文作者中,华裔作者共计15人,约占68%,而英语世界本土作者却只占32%。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的14位博士论文作者中,华裔作者就占了10人,为该期总人数的71%,明显占绝大多数。我们据此可知,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多出自英语世界本土作者之手;而80年代以来至今特别是90年代的博士论文则多为华裔作者所作。最后,从博士论文的选题或研究内容来看,同样以上世纪80年代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明显不同的时期。80年代之前的博士论文选题多为元杂剧语言、音韵、作家作品及人物研究等传统的元杂剧文本分析,其更侧重于元杂剧文本的文学性研究;而80年代以来的博士论文选题在继续元杂剧作家作品及人物研究的同时,却又将其研究的视域横跨中西、纵贯古今,更注重中西戏剧间的比较研究、悲喜剧考察以及中国戏剧史现象背后的权利、政治与文化精神层面的开掘,其更侧重于以异域他者的眼光审视元杂剧,专注于元杂剧与西方戏剧总体特征层面的暗合及其背后更深层的文化意蕴的挖掘。

对此,必须从美国汉学发展的总体历史背景中予以考察。我们知道,美国汉学的早期发展是在美国传教士、欧洲传统汉学家与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促成的。受其影响,美国早期汉学主要侧重于中国语言、古典哲学、古典文学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而且研究路数与欧洲的古典汉学可谓一脉相承;而且由于战后冷战时期造成的中美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诸方面的全面阻隔,以及受麦卡锡主义的影响而导致的费正清所开启的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发展的中断,遂使得美国的汉学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是传统的欧洲古典汉学的研究模式。直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特别是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美间各层面交流的日益频繁,美国汉学遂于80年代以来于内外两方面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内部而言,前期受阻的美国现代中国学逐渐取代传统的欧洲古典汉学而成为美国汉学发展的主流,其所开启的文化研究、跨学科研究及其受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想的浸染而生发的诸多全新的研究理念与方法亦深深地影响了同期的古典汉学研究;就外部而言,随着中美邦交正常化、双方科教交流的恢复与发展,中国赴美留学或访问的学生或学者日益增多。“在中美建交后的前10年内,到美国学习访问的中国学生和学者约有3万人,超过了从1860年到1950年赴美人数的总和。据中国教育部统计,1978年,美国只有50名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而从1978年到2002年,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超过了38万人,美国已成为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仅2001年一年,就有大约7.8万人在美国留学,其中多数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①这些数量可观的赴美学者或学生,遂成为美国汉学特别是传统古典汉学研究的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

结合上述背景而论,我们很易得知,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以上世纪80年为界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乃是与上述美国汉学的发展历程完全吻合的。首先,就作者构成而言。前期以英语世界本土学者为主而后期却以华裔作者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二战后至80年代以前这段时期,中美间的冷战对峙遂使得双方间的各种交流包括科教交流几无可能,即使此期有赴美的中国学者或学生,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去美国的,抑或是香港、台湾的学者或学生。而80年代以来伴随着①黄育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的几点变化》,《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新时期改革开放而来的赴美留学或访学大军的涌现,在美国各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或从事科研工作的华裔学者的人数必然亦会随之陡增。而这一变化在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作者身上,无疑得到了最充分地体现。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前期主要是传统的语言、以文本分析为主的文学性考察,这非常符合传统欧洲古典汉学注重语言研究、古典文学(化)的研究模式。比如,有关元杂剧的语言研究的2部博士论文,就受到了当时在美任教的中国学者赵元任、杨联陛的语言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其研究架构就直接源于赵、杨二人的语言学理论。而后期的研究内容由于研究者视域的转变而导致的诸如中西比较、悲喜剧之维的考察以及文化转向,一方面与研究主体的上述转变密切相关;作为后期研究主体的华裔学者,由于横跨两种异质文明,独特的双重身份必然会生发出独特的研究视角,中西比较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而以异域的美学观念或研究方法来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学亦在情理之中,如前述英语世界的3部元杂剧与英国戏剧间的比较研究以及4部悲喜剧维度考察元杂剧的博士论文。而另一方面则无疑是受到了美国现代中国学以及各种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后期无论是占绝对多数的华裔作者抑或是少数英语世界本土作者,他们的研究内容均亦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影响,即侧重文化研究、跨界(学科)研究,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甚至考古、宗教、人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或领域的内容融合一体,再加之各种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想催生下的各种新近的文学、文化批评手段的运用,从而使其研究内容获得了巨大的文化信息量,呈现了一个立体多维的文化世界;他们似不专注于文学本身,而是探究其后隐匿或折射出的独特文明与文化意义。在此过程中,元杂剧文本分析只不过是他们借以探究还原历史真相、开掘文本的文化能量的一个手段而已。

至于上文所提到的,新世纪以前和以后的博士论文数量存有巨大差距的问题,如果我们仔细考察2000年以来英语世界中国传统戏曲研究概况的话,或许会得到部分解释。郭英德在其《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述评(1998-2008)》一文中,就详细的梳理了北美英语世界1998-2008年间的博士论文研究状况;笔者通过仔细考察发现,在其梳理的2000年以来的15部博士论文中,其研究内容多为明清(包括京剧)以来的中国传统戏曲(现象),共有10部,其余有关宋金时期戏剧l部、传奇剧1部、中西戏剧总体比较1部、有关戏曲演出的2部;①其中华裔作者11人。我们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英语世界中国传统戏曲研究的博士论文主要集中于中国明清以来传统戏曲的探讨,这也与之前专注于元杂剧研究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其原因,这一方面是对先前过于专注元杂剧研究现象的一种学术研究方向的纠偏,元杂剧固然为中国传统戏曲的典型代表;但明清以来的戏曲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应值得学术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开掘。另一方面,就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状况本身而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它已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其的研究亦相当系统而深入了,没有相当扎实深厚的文献与理论基础,已很难有所突破,特别是对于有些初涉此领域学者而言更是如此。

除上述基于研究者而考虑的主观因素外,客观方面,其一,英语世界有关中国古典戏曲包括元杂剧的英文文献积累亦相当有限,除了早期翻译的一些经典元杂剧作家的经典作品外,对于其他方面的文献却很少译介,这势必会影响到新世纪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即使有这方面的博士论文,如上所示,亦多为华裔作者所作。其二,就国内外元杂剧研究的整体状况而言,自20世纪初王国维开创了元杂剧研究的历史先河以来,直至“20世纪90年代,一直是中国戏剧研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近二十年来元杂剧研究却日益冷清。……与宋元戏剧相比,明清戏剧研究方面则产生了更多的研究成果。”①新世纪以来国内元杂剧研究的这种“日益冷清”的状况必然亦会影响到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当新世纪国内明清戏剧研究相对活跃、硕果频出时,英语世界此期的明清戏剧研究亦会如此,从上述占其总数67%的英语世界明清以来戏剧研究的博士论文数量上即可见出。

综上考虑,新世纪以来英语世界仅出现1部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似也不难理解了。

(二)研究方法

如前所述,由于前期的元杂剧研究多受欧洲古典汉学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为基于文本分析的语言、音韵及作家作品研究,因而其研究方法就是传统欧洲汉学的研究路径:语言分析、音韵考察以及文献搜集整理基础上的细致地文本分析、考证、注释与译介,这是一种纯粹的语言学与文学性研究,亦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比如,此期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在文本分析的同时,更注重于文末对元杂剧作品的译介及剧作家本人的常识性介绍;因为在元杂剧研究的早期阶段,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元杂剧知识的普及手段以及基础性工作。《中国13世纪杂剧研究》文末译有《窦娥冤》、《梧桐雨》、《李逵负荆》三部元杂剧,《元杂剧中的吕洞宾》文末附有马致远《岳阳楼》译文以及吕洞宾本人的生平年表,《关汉卿批评性研究:其人其作》文后附有关汉卿新近生平研究概览,《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一文后附有作者自译的《梧桐雨》与《墙头马上》、并有详细的文本注释,《戏剧中的关羽:两个元剧本的翻译和批判性探讨》中第二部分即为文中所析两出元杂剧的《关云长千里独行》、《单刀会》的译文,而《一个13世纪中国剧本(西厢记)研究》一文,文后则附有《两厢记》的详细分折的内容概要,等等。后期博士论文中虽亦有此类内容,如《性别倒置:蒙古统治下的中国戏剧中的女性》一文后附有所论元杂剧《窦娥冤》、《汉宫秋》等9部杂剧的详细分折内容介绍,《(西游记)杂剧中的喜剧因素》文后附录中附有该剧六本24出的剧情梗概,以及《爱情偶像的表述:(两厢记)爱情故事与(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比较》中文末附有《西厢记》分折详细的内容概要;但总体数量明显不及前期,且多为介绍性内容而无全文的翻译。

如果我们说前期的研究方法偏重于元杂剧的基础性研究、关注于人文现象的特殊性考察的语;那么后期的研究方法则由于受到前述美国现代中国学以及20世纪特别是战后西方各种哲学、美学思潮的影响而更趋多元化,也更具现代性,这也是导致后期的元杂剧研究内容更关注于诸如社会、政治、文化、宗教、历史等人文现象的普遍性探讨的主要原因。就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的后期博士论文而观,这种影响的印迹甚为明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取自于西方文论资源或哲学美学思想的研究方法大都为此期的华裔学者所用,比如西方悲、喜剧维度关照下的4部博士论文,中西比较视域下的3部博士论文;再如援用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批评理论,聚焦于亚文类“才子佳人剧”研究的《才子佳人:元明清时期的爱情剧》;采用符号学与女性主义、新批评细读分析、中西比较等研究方法的《性别倒置:蒙古统治下的中国戏剧中的女性》;倚重于区域田野调查方法的《元杂剧的仪式方面》与《戏剧维系精神:金元时期平阳的艺术、仪式和剧场,1150-1350》;再如运用“电影女性主义理论”考察元杂剧的《历史化的中国戏剧:元杂剧的权力和政治》;《边疆故事: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性别和汉蛮的跨文化冲突》一文,则以女性主义、民族主义和后殖民话语为考察视角,探讨“跨境剧”的理论和历史背景及其总体历史和文化特征。以上诸文均为华裔作者所作,他们以新奇的视域关注异域的美学思想、文论资源,并于自己的博士论文中运用的恰到好处,显示了这种取自他者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这也是他们有意摆脱国内的元杂剧研究模式,拓展新的研究视域、发掘文本新的审美意蕴的大胆尝试,体现了他们锐意进取的学术思维与创新精神。①解玉峰:《近十年中国古典戏剧研究述略》,《民族艺术》2011年第1期。

而前述美国现代中国学所开创、热衷的跨学科研究,亦深刻地影响了此期的博士论文创作。如本土作者如夏颂的《修辞、传奇和互文性:关汉卿在中国元、明时期的构造和重构》一文就采用了现代传播学的方法探知关汉卿及其作品于后期传播文化中的建构,而麦卡琳的《元杂剧中的鬼魅形象》一文则用社会宗教学的方法,探讨元杂剧中鬼魂与仪式、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他还有上文所提到的对政治学、哲学、民族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资源的运用,不一而足。

三、意义与价值:英语世界与国内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比较研究

如前,笔者已对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总体特征(包括内容)与方法及其形成原因作了初步地梳理和探讨,那么它们与国内的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在选题内容、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方面又有何异同呢?从中又能揭示出它们怎样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呢?为了更能体现当今中国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现状,笔者拟将其创作时间范围限定在新世纪2000年以来至2013年间的十多年里,经笔者搜集整理,共得国内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21部,很有代表性。为便于展开探讨,笔者亦将这21部博士论文绘表统一整理如下:

如上所示,就新世纪以来国内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内容而言,大致涉及元杂剧语言、音韵研究(博士论文13、17、19、21);作家作品及人物研究(博士论文3、5、6、12、20);悲剧性探讨(博士论文4、8);元杂剧传播、批评史研究(博士论文l、2、10、14);文化包括宗教层面探析(博士论文7、9、11、15、16、18)等几方面。通过与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二者至少在以下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第一,文献基础不同。二者虽然会有相似的研究内容,如都涉及元杂剧语言研究,剧作家关汉卿、白朴研究,悲剧维度的探讨,元杂剧传播以及文化、宗教层面的研究等,但是双方据以展开研究的文献材料基础却明显不同。国内作者一般都是在尽可能最广泛地占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展开研究,从而使其元杂剧研究具有夯实的文献基础,博士论文显得很有厚度,如《元杂剧语气词研究》、《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等;而英语世界的博士论文作者一般都是以其占有的少量文献、在对其文本细读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研究的,于细微处出灼见,如罗伯特.P.米勒的《元杂剧宾白中的虚词》一文仅主要以武汉臣的《老生儿》、詹姆斯.E.迪尤的《元杂剧对话中的动词短语结构》也只是依据关汉卿的三部剧作《窦娥冤》、《救风尘》和《单刀会》为对象展开研究。如果上面所列英语世界元杂剧博士论文作者均为本土作者,可能存有因阅读、理解中文文献困难而导致的文献占有较少的话,那么不存在中文文献阅读与理解困难的华裔作者的博士论文情况又是如何呢?我们只需对其稍作考察便知:由于受西方学术思维与研究路径的规训,他们亦是不重广博文献搜集整理基础上的综合分析,而是着重于少量文献(本)基础上的细读深究。贺尚仙、王炯、叶坦的《西厢记》研究便是典型的单一文本的细读分析,姚舒华的《才子佳人:元明清时期的爱情剧》即是对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主的戏剧文本的细读,张炳祥的《元杂剧中的情节剧与悲剧》则是对作为情节剧代表的《灰阑记》、悲剧的代表《梧桐雨》的文本分析,任友梅的《(西游记)杂剧中的喜剧因素》是对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的细致分析等等。它们均是以少量文献占有为基础并进而展开文本细读分析、但却能以不同的独特视角切入而探讨元杂剧不同层次文化与美学意蕴的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代表作。对于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这种文献基础薄弱的状况,国内学者郭英德认为是“论文作者无暇顾及全面搜集与广泛阅读第一手戏曲文献”①;当然,由于各种历史(如中美对峙)与现实(资讯条件)原因会不同程度影响到英语世界博士论文作者对相关资料的广泛搜集,但笔者窃以为不是“无暇顾及”而是“不愿顾及”。我们知道由于中西方之间文化(明)的差异,人类间的思维方式亦是迥乎不同。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重直观体现、总结综合;而西方人则讲究科学实证,重条分缕析、事无巨细。所以,从不同的文化传统上来讲,中国学人非常善于在大量的文献搜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系统总结与综合分析,即为实证性的材料整理;或者直观体悟式的评点、诗话,即为阐释性的理论批评。而西方学人包括深受其影响的华裔学者则更擅长于细微处详细探究、条分缕析,于文本细读中通幽洞微。所以,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不同的学术思维特质,是造成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不重文献搜集整理、重细致的文本分析的根本原因。

第二,研究路径不同。通过考察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有两种大致的研究路径,要么是偏重于相关文献的钩沉辨疑、致力于全面而系统的文献整理工作,要么是对既存的大量戏剧史实或现象进行相关描述性的系统梳理;而绝少如英语世界博士论文那般,探讨文本中的深层文化或美学意蕴、揭示史实或现象背后的诸如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现代传播学等意义上的新的理论阐释和解读。就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双方所处不同的文化语境及其影响下的不同学术思维、学术训练而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由其而导致的双方研究方法的不同。

第三,研究方法不同。国内博士论文多以文献整理、考证,戏剧史现象描述为主,其研究方法多为中国传统的文献梳理、考证,或中国传统文化框架内的评点、解读;而英语世界博士论文则更多是以西方的哲学美学思想入思,运用了更多西方文艺批评中的研究方法,并深受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影响,于较少的基础文献中以跨文化、跨学科的宏阔学术视域,多角度、多层次的审视文本的美学与文化意蕴。众所周知,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就是注释、校勘、考证基础上的文献整理或直观体悟式的理论批①郭英德:《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述评(1998-2008)》,《文艺研究》2009年第9期。评。王国维是援引西方的美学、哲学思想阐释中国问题的第一人,自此后,一大批学贯中西的近现代学者,“都是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引进和汲取了外国的文学观念和治学方法的。他们的根本经验就是既有十分坚实的古典文学的根底和修养,又用新的眼光、新的时代精神、新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照亮了他们所从事的具体研究对象。”①他们之所以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开疆辟土、成就斐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是处于中西交汇的历史时期、以会通中西的学术思维与研究方法探讨中国文学的相关问题。他们具有扎实的古文功底,同时又有深厚的西学涵养。然而,他们毕竟是极少数的人,在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先前传统的研究方法仍是主流。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随着学科划分更加细化,传统上文史哲本来一体的人文学科亦经历了更细更窄的学科划分,一种极为有趣的现象随之出现:搞哲学的不问文学,搞古代文学的不论现当代文学、西方文学,搞文论的不关心古典文献的整理,遂形成了“隔行如隔山”的窘迫局面。虽然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各种西方哲学、美学思潮涌入我国,但却由于缺少世纪之交那些真正能会通中西的大家,遂使得一些欧美学者惯用的研究方法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批评,语言学研究、原型批评、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于当今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如盐化水”般的运用。熟知西方文论、美学哲学思想的却缺少深厚扎实的古文根基,古典文学科班出身的却又不关注西方的批评话语。因此,总体而论,当今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方法依然是以中国传统的研究方法为主。

从上表国内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作者的所属专业,我们看到,上述21位博士论文作者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占12位,约占57%,少数民语言文学专业的2位,戏曲学专业4位,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专业各1位;很显然,其作者所属专业总体上仍以古代文学专业为主,而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承袭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研究路径与方法。文艺学专业的赵春宁虽可能熟知西方文论的相关知识,也运用了现代传播学的方法研究《西厢记》,但其与同样以传播学方法研究元杂剧的夏颂相比,却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研究结果。赵春宁以《西厢记》的传播现象描述为主,而夏颂则揭示了关汉卿杂剧文本后隐藏着的一种由作者、明代官方、商业机构以及文人编辑者纠合而成的历时性的文化合谋动力。再如,同样是论“悲剧”、阐释“文化或宗教”,国内博士论文却不似英语世界博士论文那般具有宏阔的跨文化(明)视野、于异质文化(明)中考察研究对象的广度和深度;国内博士论文所谓的“文化”阐释多为单一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绝少涉及异质的西方文化(明)。同样为“比较”,国内博士论文《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跨文化比较”,也只不过是蒙元游牧文化与汉儒家传统文化间的比较;根本不似英语世界博士论文《论元杂剧与英国的家务剧比较》、《元杂剧与伊丽莎白时期戏剧比较》以及《爱情偶像的表述:(西厢记)爱情故事与(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比较》那样,是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中西比较。同样是对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的研究,却能得出了男权主义(《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与女权主义(《性别倒置:蒙古统治下的中国戏剧中的女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根本原因乃是源于研究双方截然不同的文化视域。

通过国内与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总体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双方的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各有特色,不同文化语境影响下的不同学术思维、学术规训,导致了双方博士论文不同的文献基础与研究方法,从而制约着各自的不同的研究路径。总体而言,国内博士论文重文献基础、史实或现象描述,以搜集整理、考辨释疑、综合归结以及传统文化意义上的解读为主;而英语世界博士论文则更重文本细读、理论思辨,以西方的各种哲学美学入思,立足于异质文明(化),运用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女性主义、新批评、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在内的多种西方文学批评方法,并深受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影响而使其视域更阔,打通了诸如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宗教学、传播学、比较文①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学等诸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揭示文本中的审美和文化意蕴;他们在“对‘旧材料’的解读中,则娴熟地展示了‘新方法’的力量”①。由此而观,双方的研究各有特色亦各有所长,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上述它与国内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的不同或差异之处:小切入、多角度、深细读、重思辨、跨学科、跨文化;而这无疑亦是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与中国国内元杂剧研究的主要差异之所在。而这种差异会引发我们更多的学术思考,亦会进一步拓展国内元杂剧研究的视域、生成更多的学术资源,这无疑具有巨大的学术借鉴意义。有比较就会有不同,有不同方体现价值,有价值就必须予以关注、给予必要的借鉴。新时期我们开展相关元杂剧研究,绝不能偏于一隅、无视其他;不仅要与国内诸人文学科交流、开掘其深度,更要注重与异质文明中他者的互动,拓展其广度。“文学研究要发展,必须不断更新研究的观念和方法,而这就不能不吸收和利用外来学术文化的优秀成果。”②但我们亦需明白,西方的各种理论、观念和方法必须结合自身具体的研究内容,谨慎选取、灵活运用,既不能一味“向西”,不切实际的贩卖西方的各种理论、观点和方法;亦不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双方间平等地对话,方能更好地实现中外元杂剧研究的互识、互证与互补,从而更好地推进新世纪元杂剧研究更深、更广、更健康的向前发展。

作者:李安光

上一篇:制药工程专业论文下一篇:成本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