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英语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微课的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翻转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以S大学为例

摘要:翻转课堂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知识的吸收及消化;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的传递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课堂变为知识内化的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向。本文以S大学《基础英语》课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为例,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阐述了微课、翻转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和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调查分析S大学《基础英语》的学情教情,设计翻转课堂有效教学评价体系,分析S大学《基础英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考察传统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两个班的教学情况,对基于微课的《基础英语》翻转课堂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有倦怠甚至厌恶之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持接受、肯定的态度;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向学生集中讲述一个完整的重难点知识。第二,微课内容短小精悍,可供学生在课前反复观看,符合网络化时代的碎片化学习。第三,《基础英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化学习,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流,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第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第五,《基础英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为: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和有效的教学反思策略。总之,《基础英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实现了有效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基础英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上更具优势。当然,提高《基础英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需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科专业:高等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 核心概念界定

1.微课

2.翻转课堂

3.有效教学

(四)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

2.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3.评述

(五) 理论基础

1.掌握学习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混合学习理论

(六) 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思路

4.研究方法

5.研究变量

6.研究假设

一、S大学《基础英语》课程的学情教情分析

(一) 课程分析

(二) 教材分析

(三) 学习者分析

1.学习者基本学习情况调查

2.学习者基本学习情况分析

(四) 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2.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二、基于微课的《基础英语》翻转课堂有效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一) 有效教学评价量表

1.阶段性教学评价量表

2.课堂学习评价量表

(二) 师生访谈

(三) 前后测问卷调查

(四) 期末成绩

三、S大学基于微课的《基础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 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

(二) “自主学习”设计

1.学习平台的搭建

2.导学案的设计

3.微课设计

4.小组分配

(三) “课堂展示”设计

(四) “课后检测”设计

四、S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施

(一)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 实验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1.课时安排

2.学习资源

3.自主学习

4.学习平台在线检测

5.“课堂展示”实施详情

6.课后检测及评价实施详情

(三) 对照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1.课时安排

2.学习资源

3.课堂活动

4.课后检测

(四)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情况对比

五、基于微课的《基础英语》翻转课堂有效教学分析

(一) 有效教学评价量表的分析

1.阶段性评价量表的分析

2.课堂学习评价量表的分析

(二) 师生访谈记录分析

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访谈记录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访谈记录

3.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结束后的实验班学生访谈记录

4.访谈记录总结

(三)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1.《基于微课的<基础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实验班学生问卷) 分析

2.《<基础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调查问卷分析

(四) 实验班和对照班期末成绩对比

六、总结与反思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反思

1.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

2.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

3.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

4.有效的教学反思策略

(三) 研究不足及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企业生产成本控制论文提纲下一篇:管理学科属性探索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