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2022-09-11

1 引言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欠债还钱”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社会共识。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产生的负债, 却不能简单地用“欠债还钱”进行要求, 例如一个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产生了远远超出其负担能力的债务, 而在债权人的催债中无法按期还款, 则不得不根据相关管理条例申请破产。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中, 过多的企业申请破产, 不仅会影响市场经济发展水平, 还会降低就业率, 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由此可见, 申请破产在某种情况下只是权宜之计, 而如何让企业在法律的范围内摆脱债务负担, 重新实现正常的生产经营才是关键, 债务重组的出现则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所谓债务重组就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 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债务人可以通过资产清偿、债务转资本、修改债务条件等方式实现债务重组,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债务债权双方的经济损失。债务重组在引入到我国之后, 其在促进企业发展, 稳定市场经济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其在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2 债务重组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损益处理中的问题

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部分, 允许债务企业将重组中的收益一次性计入“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 这样虽然减轻了会计处理的麻烦, 使得会计报表信息更加简洁, 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在会计报表中无法真实地体现企业的债务情况, 甚至存在着粉饰财务报表的嫌疑,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此外, 债权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损益处理时, 会将这一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中, 这样的会计处理虽然与债务企业的处理方式遥相呼应, 但是从经营角度却解释不通, 营业外支出是与企业经营无关的费用, 而债务重组明显是债权企业在经营中产生的费用支出, 因此这种会计损益处理方式很难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2.2 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

市场经济背景下,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企业债务重组中也是如此, 如债务人为减轻债务负担会利用存货、股权、专利技术等非货币方式进行债务偿还, 在这一过程中会尽可能抬高这些资产的市场价值, 而债权人也会对此进行讨价还价。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 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 企业如果想偿还债务, 完全可以将这一部分资产抵押到银行进行贷款, 然后用现金的方式进行偿还债务, 而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否由于在非货币偿还中所获得的利益空间更大呢?根据这一分析, 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债务重组很可能增加债权人的财务风险。

2.3 重组计量标准的问题

在债务重组中, 债权债务双方应该在公允价值的基础上对债务以及偿还资产进行重新确认。所谓公允价值, 就是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在这里我们应该将公允价值与实际的市场价值区分开来。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债权债务双方在协商中会参考不同类型的公允价值, 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债务的计量标准, 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成熟, 不仅可供双方参考的公允价值范围狭窄, 且在计量中也缺乏统一标准, 从而影响了对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

2.4 会计人员素质的问题

债务重组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会计实务, 其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但是目前在我国企业中, 无论是债权方还是债务方, 其会计人员在债务重组中的专业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在确定企业财务困难的过程中, 缺乏明确的界定;在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 缺乏责任, 造成双方信息不对称;在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专业性不强, 存在操作失误等。企业债务重组工作主要是由会计人员来完成, 因此提高其专业素质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债务重组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3 加强债务重组会计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选择合适的重组方法, 完善会计损益处理

企业的债务重组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完成, 如果单纯地利用“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进行处理, 则会影响当期的会计损益, 因此, 相关部门应该优化会计准则, 要求企业根据不同的债务重组方式, 选择合适会计处理方式。在债务企业利用非货币方式偿还债务的时候, 可以将收益计入“递延收益”科目中, 并利用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的方法, 将这一收益分摊到不同的经营周期中来;当企业利用非现金偿还债务的时候, 表明债务企业与债权企业之间出现了存货、股权等权益转让行为, 而对于债务企业而言属于经营性收益, 也可以计入“递延收益”科目中, 并分期处理;当企业利用债务转资本的方式偿还时, 是债务债权双方的资本交易行为, 其不需要在债务企业的利润报表中体现;当利用修改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时, 债权债务双方不仅要在会计的应付金额中加以体现, 还应该重新制定债务合同。

3.2 完善债务重组政策, 明确重组的对象与范围

目前在企业的债务重组中, 能够被双方广泛接受的主要就是利用非货币的方式偿还债务, 如将债务企业的存货、股权、固定资产、专利技术等进行市场评估, 并抵偿债务。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对债权人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因此, 我们在优化企业债务重组方式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 让债权、债务双方尽可能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 进行公平、公正的协商, 以尽量减少债务对双方产生的损失。如相关条例在限定债务重组中, “财务困难”、“让步”等操作条件的时候, 应该明确会计核算的对象与范围, 并加大对企业债务重组的检查控制力度, 避免任意重组对债权企业以及市场经济造成的冲击。

3.3 完善公允价值基础, 科学选择重组计量方法

首先, 在企业债务重组的过程中, 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公允价值的宣传, 让企业深入了解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重要性, 并能够在会计处理中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有效核算。其次, 债务债权企业应该根据公允价值选择恰当的会计计量标准, 明确市场价格的波动形势, 保证企业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 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 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后, 引入第三方机构, 培育具有资产评估机制的社会机构, 建立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 提高我国的资产评估水平。

3.4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保证债务重组的专业性

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 应重视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一方面应加强对当前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 根据新会计准则, 对债务重组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以加强专业准则对债务重组工作的指导;另一方面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引入, 积极吸引具有丰富经验债务重组经验的会计人员, 加强与会计事务所的合作, 优化人才结构, 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债务重组的有效性。

4 结语

近年来, 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企业的债务重组活动也日趋频繁, 并逐渐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但是如何在会计处理中平衡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 则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在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中存在着核算方法不合理、会计计量标准不准确、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基于此, 相关部门应该根据不同的债务重组方式采用比较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逐步完善公允价值的计价基础、加强债务重组中的税收管理、债务重组业务中特殊会计问题的处理, 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债务重组的能力, 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会出现债务负担过重的情况, 如果任由这样的企业申请破产会对市场经济, 甚至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利用债务重组, 不仅有利于减轻债务人的负担, 也可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债务重组在我国起步较晚, 虽然其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基于此, 本文从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债务重组,会计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孟霖.企业债务重组会计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 (6) .

[2] 孙宏伟.债务重组会计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6 (13) .

上一篇:高校秘书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下一篇:两种工艺条件下渣油加氢产物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