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调查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课题组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通过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可就高校教育教学问题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

第一篇:调查毕业论文范文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调查

【摘 要】目的:探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态。研究结果:(1)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总体状况尚可。(2)女生的就业主动性显著高于男生。(3)工学类和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灵活性都显著高于医卫类毕业生,而医卫类毕业生的就绪状态显著高于工学类毕业生。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就业心理 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人数的激增和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显,各界学者纷纷对此问题予以关注。查阅文献资料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研究多局限于理论层面,就业心理状态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鉴于此,我们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结构,编制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自评量表》,探索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的特点,以期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 被试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所有专业大三学生,每个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参加调查。共550人参测,532人完成测验。经对答题结果分析,剔除无效问卷94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438份。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自评量表》。量表设五个因子:(1)就业自信心;(2)就业主动性;(3)就业灵活性;(4)就绪状态;(5)就业挫折承受力。采用0-6级评分标准。因子得分越高,表明该因子水平越高,为所期望状态。

(三)施测

采用网络计算机作答,所有参测学生基本信息预先导入系统。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

(四)数据处理

评测系统导出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总体状况

表2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总均分为3.85,各因子得分在3.7-4.2之间。其中,就业自信心因子得分最高,就业灵活性因子得分最低。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性别差异

表3可以看出,男生的就业心理状态与女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就业主动性因子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注:*表明P<0.05,**表明P<0.01,***表明P<0.001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生源地差异

表4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就业自信心、就业主动性、就业灵活性、就绪状态、就业挫折承受力及整体上均未发现显著生源地差异。

(四)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专业差异

表5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就业灵活性和就绪状态因子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多重比较表明:在就业灵活性方面,工学类和经管类毕业生都显著高于医卫类毕业生;在就绪状态方面,医卫类毕业生显著高于工学类毕业生。

注:*表明P<0.05,**表明P<0.01,***表明P<0.001

四、讨论

本研究从就业自信心、就业主动性、就业灵活性、就绪状态、就业挫折承受力五个方面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就业心理特点,为高等教育者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总体状况

研究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在3.7-4.2之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说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还是不错的,这得益于学校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就业技能、创业知识培训等,有效地克服了不良就业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的就业心理状态整体上不存在差异,但是女生的就业主动性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与被试样本的选择有关,本研究的女生被试多来自于医卫类护理专业,护理专业当前就业前景相对较好,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也会更为积极主动。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生源地差异

研究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自信心、就业主动性、就业灵活性、就绪状态、就业挫折承受力及整体上均未发现显著生源地差异。这与我们的预期是有差异的。通常认为大多数农村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社会资源贫乏、个人综合素质不够全面等原因,就业自信心、主动性和灵活性都弱于城市学生。通过事后访谈获悉: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虽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先赋因素优于农村学生,但是其就业心理预期也偏高,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同样面临着就业心理困惑。

(四)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专业差异

研究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的专业差异主要表现在就业灵活性和情绪状态两个因子上。工学类和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灵活性都显著高于医卫类毕业生,而医卫类毕业生的就绪状态显著高于工学类毕业生。通过事后访谈我们发现:对于高职层次的工学类和经管类毕业生,由于学历的限制及自信心不足,自感缺乏竞争力,因此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并不排斥中小企业,甚至自己创业,就业方式较为灵活,就业的盲目性也随之增加,就绪状态程度不高;而医卫类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特色和技能,多倾向于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目标专一,就业前的准备更具针对性,因而就绪状态佳。

【参考文献】

[1]王保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6).

[2]袁海燕, 陶书中, 冯梅.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及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4).

作者:王晓琳 尹敏 周频 张扬传

第二篇: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

摘 要: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课题组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通过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可就高校教育教学问题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就业跟踪调查;教学质量;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就业指导

一、调查内容设计

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课题组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调查范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07届、08届、09届和10届部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查内容:用人单位调查内容主要有该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专业基础知识、英语计算机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调查创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指标。对毕业生的调查内容主要有教学质量、实践创新、就业指导和思想素质等方面指标。调查时间: 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调查方式:由校学生处课题组负责开展调查,调查采取寄发调查问卷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方式,采取抽样调查办法。本次调查向有关用人单位发出调查问卷54份,有效收回37份,收回率占68.52%,发给毕业生调查问卷90份,有效收回76份,收回率84.45%。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在思想素质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强”选项的占绝大部分,“思想道德素质”占92%,“爱岗敬业精神”占91%,“团队合作精神”占91%,没有选择“差”项。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实的工作作风的肯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以农业为主的综合性本科高校,农村生源占50%以上,学校高度重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专业知识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强”选项比较高,“专业基础知识”占89%,“英语计算机知识”占85%,均达到85%以上,有少数用人单位选“一般”,比例很低,没有选择“差”项。在这两项指标中,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基础教学工作的肯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应用上比较符合实际,同时,也说明该校毕业生在英语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比较强。学校近年来对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安排都比较科学。但随着广东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高校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特别是一些热点专业、急需专业,都要求高校做出相应的学科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该校应在科学调整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适应市场需求。

在实践能力方面,调查显示,选择“强”的选项数据比较理想,“组织管理能力”占83%,“实践动手能力”占80%,“调查创新能力”占80%,“工作适应能力”占79%,“语言表达能力”占78%,有少数用人单位选择 “一般”,也有个别选择“差”项。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管理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肯定。在电话访谈中,发现很多毕业生进步很快,就业几年之后,能很快胜任单位主要岗位工作,并能升任为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工作中也取得较显著成绩。当今,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时,都是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毕业生,这样能够缩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上岗时的培训周期,减少经营费用,并能使其更快地适应未来所从事的岗位,所以实践经验少和创新能力弱的毕业生就业不具竞争优势。

(二)毕业生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

在教学质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知识”评价,认为“很好”占89%,“一般”占10%,“较差”占1%。说明学校比较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数据显示,学生选择“很好”占83%,“一般”占16%,“较差”占1%。说明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好,相对符合社会需求,但个别专业设置的课程比较杂繁。也就是说,从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校有的课程设置还是未能完全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部分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比如在应用科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课程内容范围比较广,重点不突出。

在实践能力方面,学生对“基本技能实践”选项的评价比较高,数据显示,认为“很好”占82%,“一般”占16%,“较差”占2%。说明该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实习机会少,社会实践活动不多,造成实践经验不丰富。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很重视,没有经历过实习实践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几乎不录用。对“创造创新能力”,学生认为“很好”占79%,“一般的”占21%,没有“较差”。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高,但从数据中也反映出学生创新能力并不突出,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比较少,缺少创新思维,存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对“人际沟通能力”选项,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很好”占81%,“一般”占16%,“较差”占3%。说明学生在工作中对人事关系的处理比较好,但从数据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或在语言、心理方面存在障碍。在“英语计算机应用”中,选择“很好”的占77%,“一般”的占19%,“较差”的占3%。说明学生英语语言的使用不是很好,计算机应用也不广泛。这两方面可能出于农业院校农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从电话访谈中发现,有的学生连计算机最基本的原理和最简单的操作方法都不会,应用能力比较差,竞争优势不明显。在“组织管理能力”选项中,选择“很好”占83%,“一般”13占%,“较差”占4%。说明学生管理组织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工作岗位上能发挥职能作用。但从调查数据中,也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少,又不善于与人沟通,所以管理工作并不顺手,大多体现在农村学生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

在思想素质方面,在“爱岗敬业精神”选项中,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选择“很好”占96%,“一般”占4%。在“团结协作精神”选项中,选择“很好”占91%,选择“一般”占9%。说明该校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比较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有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就业指导方面,对“就业指导工作”选项,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很好”的占76%,“一般”的占24%,没有“较差”的选项。说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组织得比较好,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着比较重要作用。但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处在发展和完善阶段,制度还未完善,且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和老师指导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就业课程设置”选项中,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很好”的占73%,“一般”的占24%,“较差”的占3%。说明该校就业课程设置或安排已经有一定合理性,但并不理想,未能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三、调查结果思考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学校实际,调整学科,设置专业;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突出选好专业知识课程,特别是专业精品课程。此外,要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实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活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推行实习实践活动。高校要实施学生实习实践活动计划,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分级实习,把专业实习和岗位实践相结合起来,促进以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践,在实践中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开发毕业生创新能力的“创新课”,向学生传授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树立“批判性”精神。此外,要建立创业教育基地,开展创业活动,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就业教学交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就业形势分析,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对就业政策、择业技巧等方面进行系统指导,提高毕业生应变能力。此外,要加强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积极举办讲座,扩宽学生的政治理论政策形势视野,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黄勇,等.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及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汪敏,等.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安徽教育学院为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5).

[3] 曾秀丽,等.毕业生跟踪调查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4] 敖慧斌,等.赣南医学院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责任编辑 杜 娟]

作者:刘宏波,林莹洁,刘斌,曾爵

第三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现状调查及分析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尽管近年来,一直有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但笔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本科毕业论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此前提下,如何提高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使其真正服务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于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组织管理、指导模式以及效果等的评价,进而探索改革措施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还原其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素质的功能,笔者对北京城市学院会计学专业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会计本科毕业论文问卷调查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北京城市学院会计学专业2012届已通过论文答辩的毕业生,剔除答案不全以及答案不规范的(如单选题做了多项选择),共收回有效问卷265份。问卷结果显示了目前学生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时间、撰写类型和形式、指导情况、撰写效果以及毕业论文与课程关系等的看法。

(一)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撰写类型与形式

(1)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表1显示,虽然有31%的学生希望毕业论文时间能够提前,但大部分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7.5%)认为目前从大四上学期开始毕业论文是合适的。66.8%的学生认为目前预留的5个月时间足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事实上,90.2%的学生仅在三个月内就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其中,3.4%的学生真正用于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甚至只有半个月或更少。有78.1%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就业、考研等有冲突,11.7%的学生甚至认为有很大冲突,这也部分解释了学生为什么没有在毕业论文上花费太多时间。相应的,有46%的学生希望毕业论文能和毕业实习、就业等结合起来,只有28.7%的学生对此明确表示反对。

(2)毕业论文的撰写类型和形式。表2显示,在2012届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中,有80%属于基于二手资料的案例分析型论文,实务模拟和社会调研等基于现实一手资料的论文只占5.7%。有67.5%的学生愿意尝试更偏重实务、更具挑战性的毕业论文类型,但前提是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只有15.5%的学生坚决表示不愿意尝试新的毕业论文类型。对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有58.9%的学生希望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毕业论文。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 笔者主要从指导方式、指导态度、指导水平、师生沟通方式等方面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60%的学生希望继续目前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即单独指导和指导组集中指导相结合;有27.9%的学生希望自始至终由一个老师指导;也有12.1%的学生希望老师组成指导组集体指导。对于指导老师的指导水平和指导态度,大多数学生比较认可:有88.7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态度很认真或比较认真,有87.5%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的指导水平很高或比较高。从问卷情况看,学生和指导老师的主要沟通方式依次是电子邮件、见面、电话、QQ等即时聊天工具、短信,而学生希望的沟通方式依次是见面、电子邮件、电话、QQ等即时聊天工具,其中,有52.5%的学生希望主要通过见面和老师沟通,而实际这一比率只有23.4%。可见,目前的师生沟通方式与学生的期望存在很大差距。

(三)毕业论文的效果 毕业论文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否提高了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认同度、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毕业论文是否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表4显示,只有43%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很重要,有57%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不是很重要,甚至有10.9%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完全没必要,一点用都没有。这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于毕业论文并不认可。为了了解毕业论文在提升学生能力方面的效果,笔者参考专业培养目标给出了八项能力供学生进行多项选择,分别是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八项能力按出现频率排序依次是: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外语能力。毕业论文提升的能力项数主要集中在第2项、3项和4项,只有0.8%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全面提升了这八项能力。至于毕业论文和课程论文的区别,只有34%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和课程论文有很大区别,有63.8%的学生认为两者有一定区别,而2.3%的学生认为两者基本没有区别。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并不认为毕业论文是有别于课程论文的一种综合训练。

(四)毕业论文与课程的关系 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训练和考核环节,而是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及四年本科学习效果的一个综合反映,因此,毕业论文与平时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设置了三个问题来了解毕业论文和课程的关系。首先,对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否了解这一问题,只有52.8%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这说明,毕业论文辅导课程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只有24.2%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有很大帮助,63.4%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帮助,而12.5%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基本没有帮助。第三,完成毕业论文的困难按出现频率依次是文献以及案例资料、数据来源有限,专业知识不足,文字表述能力欠缺,时间太紧等。这进一步反映了毕业论文辅导和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论文的撰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二、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措施

此次问卷调查显现出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就业、考研等存在冲突以至学生没有在毕业论文上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目前的师生沟通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毕业论文没有很好地显现其在综合训练、提升学生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毕业论文辅导和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论文的撰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使毕业论文真正发挥其综合训练、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功能,从而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一)探索实务模拟类的毕业论文形式 所谓实务模拟类论文,是指让学生置身于现实案例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项本专业领域的实际任务。相对于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实务模拟类毕业论文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理解。此外,实务模拟类论文涉及的专业知识十分广泛,且大多是平时课程学过的知识,这使得其能很好地反映课程学习情况,并区别于平时的课程论文,达到综合训练的效果。再次,实务模拟类论文模拟的是现实的案例情景,有时甚至就是学生将从事的工作,因此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调和毕业论文和就业、实习之间的矛盾。实务模拟类论文的工作量较重,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同时,团队合作形式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一些跨专业的实务模拟类论文,可以考虑让不同专业的老师组成指导组进行集体指导。当然,实务模拟类论文对于指导老师的要求也较高,需要老师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务经验。

(二)改善师生沟通方式,增加师生见面的次数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学生最希望以见面的方式与老师沟通。相对其他沟通方式,见面的确能更好地传达老师的指导意见,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有助于毕业论文的顺利撰写。因此,可以考虑制定相关制度来规定师生之间见面指导的最低次数或最低小时数。

(三)改进毕业论文辅导课程的时间与内容设置 目前,毕业论文辅导课程是放在大三下学期进行的,内容主要涉及文献、资料搜索、文献阅读、理论前沿讲座、案例性论文写作训练等。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仍然不甚了解,而且普遍感觉文献以及案例资料、数据来源有限。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修订培养计划时,可将毕业论文辅导课程放入大四上学期以便和毕业论文启动时间相衔接,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于毕业论文辅导课程的印象。同时,改进毕业论文辅导课程的内容,如,增强文献、数据搜索能力的训练,增加实务模拟类论文的辅导内容等。

[本文系北京市财政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逄玉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12期。

[2]杨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陕西教育(高教)2012年第9期。

[3]黄春梅:《本科毕业论文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武汉四所高校为例》,湖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编辑 熊年春)

作者:江燕红

上一篇:感官消费论文范文下一篇:林业会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