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调查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现状调查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会计实验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尽管高校基本都开设了不同的实验课程,但实验效果差强人意。基于江西农业大学2013级257名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验课调查问卷,对会计实验手段及模式、会计实验内容、会计实验效果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归纳总结会计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改善会计实验课效果的若干建议。

第一篇:现状调查论文范文

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

高校心理委员作为班干部出现在班级中,最早始于浙江海洋学院和天津大学,大约是2003至2004这两年间,随后便迅速在各高校中普及。据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全国61.8%的部属院校已经设置了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委员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小生长在蜜罐中,常被称为“新新人类”的当代大学生,在离开家庭即将或已经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极大的考验。脆弱的心理素质在压力较大的环境中势必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近年来,高校接连不断发生的在校生自杀事件表明,当前的大学生急需心理辅导和教育。但是,面对高校众多的学生,学校专门从事心理辅导的教师太显缺乏,心理委员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从心理委员第一次出现在大学的班级中起,到现在已有4年之久,那么,心理委员起到预期的作用了吗?学生对心理委员的工作认可吗?心理委员工作是否得心应手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与《教育与职业》记者一起,在七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17个专业的学生——普通学生和心理委员,调查结果喜忧参半,令人深思!

> 大学生的期望

身边有个心理“老师”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的快速转型,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调查发现他们的主要压力源于学习、就业、感情、人际关系等等,重压之下的大学生期望能够找到可以分担和分享生活中点滴的人,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作用。首先,他们来自学生,与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他们与学生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历,更容易与学生交流并产生共鸣;再次,他们是班委的一员,与教师有着更多的接触,能够及时反映同学的问题。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干预过程中,心理委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班级中有必要设置“心理委员”一职。同学们认为班里的心理委员是自己的同学,是同龄人,与教师相比,没有距离感,能够了解彼此的想法,因此更愿意找心理委员倾诉一些问题。

“无论怎样,心里委员是我的同龄人。”“可以在聊天的同时得到一些心理上的指导。”“心理委员就在我的身边,有了苦闷的事情,随时能找到倾诉对象,心里就好受了很多。”……同学们的这些想法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对在班级里设置心理委员的欢迎和肯定。

可见,心理委员的存在是必要的,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由教师负责向师生共同完成的过渡。同时,半数以上学生对该职位的存在抱有积极态度,也昭示着学生对更多的心理辅导和教育的渴望。

>心理委员的尴尬

在其位难谋其政

92%的心理委员都是通过竞选当上的,他们选择该职位的动机大多集中在对心理学感兴趣、喜欢交朋友、希望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锻炼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交流等,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竞选之前多少了解一些心理委员的职责,并期望能做得很好。但是,76%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预想的不一样。

调查结果表明,有60%以上的普通同学认为心理委员是一“闲职”,没有具体职责,相对于其他班委,心理委员的工作量偏小,并且有76%的同学认为他们班的心理委员不能及时发现班内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合适的帮助。这一情况与对心理委员本人的调查结果一致,心理委员本人中的多数人也感觉自己这个职位没什么事情可干,很清闲,而且现在所从事的多是班里的一些日常性工作,与心理相差甚远。92%的心理委员反映自己开始很喜欢这个职位,很想在这个职位上好好干,但是不知道这个职位应该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心理委员逐渐地形同虚设,甚至无法名正言顺地真正成为班委会的一员。鉴于现实情况,进入大三的班级很多已经不再设心理委员一职。

中国计量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黄乔蓉老师曾对215名担任了一年心理委员的同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的心理委员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近20%的人认为做这个工作吃力不讨好,容易遭人误解;32%的人认为心理委员是隐形的,现实工作不好开展;还有21%的人认为心理委员的工作看不见,相比其他班委,他们觉得不太公平。这与本次调查结果是相似的。为此,黄乔蓉建议说,心理委员应该是班委会成员,有意成为心理委员的同学要参加班委会成员的竞选,其工作要纳入班委会工作计划。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使其工作规范化。

那么导致心理委员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是什么呢?调查显示,班容量过大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被调查的17个专业中,班级人数超过50名的占65%,多数班容量在80人以上,甚至达到100人。近百人的班集体,同学之间的熟识程度可想而知,一年过去了,很多同学还是形同陌路,这也难怪参与调查的心理委员中90%以上只认识或了解班里部分、甚至个别同学。“班里人太多,很难组织集体活动,所以同学之间的了解非常有限,作为心理委员,我尽力地去认识班里的同学,但只能是认识而已。”一个心理委员这样说,其无奈溢于言表。

影响心理委员难以开展工作的原因还有很多,诸如同学的信任、老师的支持、专业知识的缺乏等等。“在其位难谋其政”正是当前心理委员的真实处境吧!

> 普通学生的苦恼

我的心事向谁说

尽管学生认为心理委员是同龄人,相对容易交流,但多数学生不会选择向心理委员倾诉心理的苦闷和烦恼。参与调查的同学中,只有8%的同学曾经找过班里的心理委员反映心理问题,即使这寥寥无几的几个人,有些也仅仅因为正好与心理委员是好朋友。可见,好朋友是同学们倾诉心事的主要对象。

从调查结果分析,造成同学们向心理委员求助少之又少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与心理委员不熟悉。而造成不熟悉这一现实的原因则在于班容量大。第二,心理委员没有能力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合格的心理委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的技能技巧等等,但是绝大多数心理委员不具备这些能力。第三,心理委员的个性有待完善。作为心理委员,除了应具备心理和心理咨询的知识与技能以外,个人良好、完善的人格也是必备的。第四,心理委员本身不成熟,同是大学生的心理委员们,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生活体验都过于欠缺,这种欠缺直接导致他们的不成熟和看问题的片面性。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大多是由于其不成熟造成的,同样是不成熟的心理委员又如何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关注,设置心理委员一职可以说是各高校做出的又一重大举措。尽管各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很多时候,面临重大压力的高校学子依然感到彷徨和无主。“跟同学闹矛盾了,感觉大学的人际关系很复杂,真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今后的就业之路太迷茫了,想着心里都发慌。”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并没有因为心理委员的出现而减少,他们依然在期望着、等待着真正能够帮助他们的人出现,带他们远离彷徨,走向成熟!

>学校面临新任务

明确职责与培训并重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委员的作用,学校就应明确大学生心理委员的职责,由全国18所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编写,2007年出版的《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对心理委员的职责是这样描述的:负责全班同学的心理问题工作,敏锐观察及时记录本班学生心理变化动态,对观察到的本班同学的心理问题及应急问题按程序进行汇报,对自己所接触的同学隐私必须严格保密……

按照这些描述,心理委员的选拔应该有一定标准。中国政法大学就曾专门下发文件规定了心理委员的选拔条件,包括有良好心理品质和较强心理调适能力,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热心为同学服务,符合学生干部的其他要求。但是实践中,选拔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该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刘希庆了解到,学校大部分班级仅仅按照学生干部的标准来选择,而忽略了其他标准,这使心理委员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刘新颜老师认为,心理委员是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重要一环,千万不能成为一种摆设。心理委员扮演着四种角色:一是班级同学的知心伙伴,二是班级学生的心理观察员,三是班组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四是学生与老师的心理信息传递员。

心理委员是高校里新出现的一个职位,学校需要为担任心理委员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的培训,但是现在很多大学为心理委员提供的培训少之又少,可谓杯水车薪。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给心理委员的培训有一些,但是仍需加强,82%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培训很少,甚至基本没有。刚刚升入大学的学生作为心理委员,自身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相当缺乏,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因此很多心理委员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工作。调查问卷显示,58%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工作,25%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72%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普通学生也深感即使向心理委员反映一些问题,也无法得到帮助。

对于一些学校提供的培训,有的学生认为内容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心理委员胜任工作的需求,有的学生认为培训内容太浅,几乎是浅尝辄止,甚至流于形式。

心理委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对此问题的回答,除了必要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71%的学生选择了“良好的人格特征”,心理委员的个性特征是影响其工作效果及同学信任的重要因素。入学不久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成熟度不够,心理委员亦是此群体的一员。这同样给学校提出了要求,除了培训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培养心理委员良好的人格也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

调查表明,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同样必不可少。在回答“你认为最需要的支持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心理委员很集中地选择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老师、同学的信任和支持是心理委员开展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尤其是同学的支持,对心理委员更是难能可贵。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老师、辅导员和普通学生之间的桥梁,要通过各种形式向老师反映同学们的心理状态。而有些同学相对敏感,自己的问题不愿意被老师知道,心理委员因此经常背负老师的“奸细”之类的骂名,这是一些心理委员的委屈之处。

那么,同学的信任从哪里来?恰当的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同学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他们才可能参与甚至投身到该工作中来。因此,做好心理教育的宣传工作是学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当前,“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各高校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及扩大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委员作为新生事物,其存在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只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其优势必将逐渐地、充分地发挥出来。各高校不能为设置心理委员而设置,也不能为赶时髦而设置,要实事求是,不断思考和改进心理委员的工作和培养模式,使之真正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

作者:杜芬娥

第二篇:会计实验现状调查分析

[摘 要] 会计实验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尽管高校基本都开设了不同的实验课程,但实验效果差强人意。基于江西农业大学2013级257名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验课调查问卷,对会计实验手段及模式、会计实验内容、会计实验效果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归纳总结会计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改善会计实验课效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会计实验;问卷调查;“双环境”实验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 03. 118

会计实验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专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都开设有基础会计实验、中级财务会计实验、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综合实验等课程。会计实验是否达到已有的效果,或是否满足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等问题,已有文献并未得到很好的回答。基于此,我们就江西农业大学2013级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实验课程,设置了不同的问题展开问卷调查。

1 会计学专业会计实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1.1 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目前会计实验的认识、掌握情况及相关建议,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会计实验手段及模式、会计实验内容和会计实验效果,共涵盖三十个问题。调查时间是大二下学期期末(2015年6月),调查对象为江西农业大学2013级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共257人,其中男生63人,女生194人。

此次问卷调查涉及会计专业2013级全体在校生,共五个班级,发放问卷257份,收回有效问卷227份,其中男生53份,女生174份,回收率88.3%。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

1.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1.2.1 会计实验手段及模式的调查

会计实验手段及模式共设置了十个问题,主要针对手工会计实验和电算会计实验等不同方式,部分问题及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67%的学生认为电算会计下个人独立完成实验效果较好,主要原因可能是手工实验下大家是分工合作的(一般3人一组),对账务处理流程不了解,缺乏整体性。同时学生对手工会计实验和电算会计实验分开的教学模式还是认可的,53.3%的同学认为两者应该分开,学生通过前期的手工会计实验练习,为后期的电算会计实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关于会计软件使用存在的问题,超过80%的学生认为缺乏记录功能,这可能源于学生对电算会计的操作环境不熟悉,还停留在纸质凭证、账簿、报表等“眼见为实”的阶段。因为,目前会计实验室只按装所需要的会计软件,不具备凭证、账簿、报表等打印功能,好像是不保留实验结果。其实,每次的帐套输出与保存就是对实验结果的保存,只是肉眼看不到罢了。关于会计综合实验(毕业前的实验)设置了三个问题,分别是表1所示的5、9、10,从统计结果来看,超过六成的学生(62%)认为有必要开设手工与电算会计一体的综合实验,以电算会计为主,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完成,这也体现了学生想尽快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适用新的工作的迫切心情。另外几个问题是关于电算会计实验的,其中认为学习电算化时边学边练对掌握会计知识更有帮助的比例超过85%,电算会计与手工会计相比,认为电算会计重要的比例为72%,这与现代企业都离不开会计软件有关,会计软件的智能化也减轻了会计人员的人工工作量。

1.2.2 会计实验内容的调查

我校目前关于会计实验课程的设计得到了过半(55%)学生的认可,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专业知识的领悟程度及需求需要循循渐进,基础会计手工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掌握处理流程,电算会计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使用,综合实验业务难度较大,实验周期较长。手工实验内容和电算化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统计的结果56%的学生认为存在显著差异,42.7%的学生认为差异不大。手工会计实验采用纸质版形式,初始设置简单,且过程连续,电算化实验分模块进行,每个模块都要进行初始设置,且模块呈现非连续性。关于电算会计实验内容,将近70%的学生认为合理,从而表明分模块实验也易于大家接受。从会计实验课程应包括的内容调查结果看,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以及手工与电算化的比较占的比例较高,目前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在手工和电算化实验中都已经实现,而手工与电算化的比较尚未触及,学生对此比较期待,见表2。

1.2.3 会计实验效果的调查

会计实验效果主要是根据我校已经开设的手工会计实验和电算化实验设置的问题,部分问题见表3,由表3可知,55%的学生对手工会计实验的效果感觉一般,只有36%的学生认为是满意的,关于是否掌握了手工会计操作技能的统计结果也印证了第一个问题,62.5%的学生认为一般,影响手工会计实验的主要原因是实验课时偏少(49.2%),目前我校的手工会计实验是独立成课的,在基础会计理论课时结束后集中到手工会计实验室进行。由于课时较短,前几个学时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做,到后面几个学时,落后的同学就开始应付,甚至为达到如期完成互相抄袭,效果较差。同时手工会计实验的考核方式单一,目前以完成的账簿和报表为评价标准,难免也使得部分学生过于渴求结果,而忽视过程和效果。对于电算会计实验,理论和实践课的学时安排是1∶1,即采用边学边练的形式,但由于操作流程复杂,使得学生感觉效果一般,相比手工会计实验,大家还是更倾向选择电算会计实验(74.5%)。

2 会计专业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结果,笔者认为目前会计专业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条件、实验课时及课程的连续性等问题。

2.1 实验条件落后

会计实验室是教学的重要场所,它的建设和运行实质是资源的投入,包括经济资源和智力资源(杜娟,2010)。目前学校开设的手工会计实验室虽然桌子和印章之类的教学器材,但缺少企业模拟的实务训练或演示,如以多媒体等形式直观感受下企业中真正用的规范账表的填制,学生只能是根据老师的讲解来想象凭证、账簿及报表之类的填制。同时会计专业学生较多,实验室仅能容纳60人左右,使得部分学生缺少练习的空间。实验教材是一个企业的简单经济业务,新型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更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实验的效果。人员是实验室的管理者和实验室的组织者,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对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即要求指导老师有企业实践经验,这样指导学生才能游刃有余。如今高校教学体系中往往侧重理论教学,并不重视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实践指导教师人数较少,往往是一个教师指导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也使得部分学生模仿“南郭先生”,实验效果差强人意。

作者:杨华领 雷会锋 胡凯

第三篇:农村金融供求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 文章以江苏泰州为例,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揭示了泰州当前农村金融供求的基本状况,并给出了调查结论和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求; 调查; 江苏泰州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在建设领域、建设目标、建设方法、建设内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内涵和指向。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特定时期发展战略需要而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方针导致了农业和农村在一定时期内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发展,在经济转轨和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不仅面临世界各国农业和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一般性问题,更需解决由于具体国情和特定建设路径所导致的特殊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充分表明先进的金融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构建先进的金融运行方式,其首要前提是调查清楚中国的实际国情,研究当前农村金融制度的基本状况、存在的制约性难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具体的原因以及造成这种原因的深层次因素,从而为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供先验性的原始资料。

江苏泰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承南接北,同时该城市也是长三角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之一,该城市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地理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泰州作为具体的个案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从微观角度挖掘出农村金融现状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同时通过对较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考察还可以提炼出可资借鉴的做法,而针对泰州农村金融运行中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对当地还是对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实践也都将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调查报告将以泰州作为基本调研对象,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构建数据基础,提出初步的理论解释。

一、对泰州地区农村金融供求现状的基本调研情况

(一)调研设计及说明

本文所依据的数据来自于2009年7—9月份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对泰州近100个自然村进行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具体情况如表1、表2、表3所示。调查共收回农户问卷485份,其中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77.9%,涉及到泰州四市两区的30个村,对农户基本信息的调查包括农户基本金融行为、信用状况、金融意识、融资需求以及实际的融资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农户样本选择的依据为:第一,在保证四市两区都有一定分布的前提下,对农业比重较大的乡镇进行重点调查;第二,在具体乡镇的选择上,其随机性主要通过对相关地区调查员的随机选择来实现;第三,选定调查员后,由其所在乡镇和所在村随机选择有一定差异的农户群体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二)样本农户金融供求情况特征

1.农户融资需求日益多样化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形态的多样化,农户融资需求多样化的特征表现较明显,从实际调查的样本农户来看,融资用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从表4可以看出,资金需求用途中,农业生产等涉农方面仍然居于首位,子女教育、就医、房屋修建、投资等用途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农户的融资需求显示了生产和生活的双重特性。从借款来源渠道来看,来源于银行和农信社的借款主要用于发展农业(25.5%)和投资(24.3%),建房用途和孩子教育费用的用途占比分别为14.1%和11.2%。

2.贷款需求较大,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贷款

从调研反馈情况看,农户贷款需求较大,约占样本农户的35%,约有23.7%的受调查农户认为需要银行或农信社的贷款,但正规金融机构并不能满足生产用途和生活用途的资金需求,其中,看病、建房等生活型资金主要来源于亲戚朋友。根据调查,能够从银行和信用社获得资金的农户比例不到60%,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正规金融的主要代表,也是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资金的主要渠道。正规金融机构的供给不足必然会导致农户在存在资金需求时转而求助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如亲朋好友等。

3.借款期限多为中短期

在问卷调查的82笔借款中,期限在1年以下的占到了18.6%,期限在1—4年间的为63.5%,4年以上的占到了5.3%,银行和农信社发放的贷款大多为3年以下,而来自亲朋好友的借款则期限较长。长期借款中,用于投资型工商业生产和建造房屋的比例约占50%,医疗、子女教育及其他用途约占30%。从这一调查数据来看,除了工商业生产所需资金周期较长外,子女的教育投资对于农户来讲也是长期投资。

4.农户融资成本差别显著

农户融资成本一般包括利息和其他费用,从调查的实际情况看,融资成本最低的借贷方式为向亲朋好友借款,也可以认为,非正规融资渠道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从正规金融渠道来看,农户的融资成本不仅包括了利息支出,也包括为争取到贷款而付出的额外费用,构成了农户的隐形成本,因此有部分农户面临两难的境地,即大额的融资款无法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取,而要从正规金融渠道取得长期大额借款又面临着较高的额外费用。此外,农户对农信社的服务评价也可以印证这一调查结果,受调查农户中,对农信社服务表示满意的占到了51%,而对其不满意的则占到了12.5%,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需要额外费用才能获得贷款。此外,贷款过程效率较低、服务品种少也是评价较低的主要原因。

5.农户融资能力差别较大

调查表明,收入较低的农户其收入来源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而这部分农户由于其收入较低,收入不确定性较大,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先天弱质性以及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等因素,这部分农户收入相当不稳定,这也导致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如果要获得资金,只有向亲朋好友借贷甚至借取高利贷。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农户,如收入中既包括农业收入也包括养殖业收入或是自办企业收入的农户其借贷能力则相对较强。一般来讲,贫困型农户从农信社贷款比例占其全部借款的5.34%,而小康或富裕型农户该比例达到了10.56%。

二、调查分析及总结

(一)调查结论

根据以上对泰州市农户融资行为调查的统计分析,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

1.信用社是农村最重要的正规金融组织。尽管在具体实践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受调查农户普遍认为在正规金融机构存款的安全性最高,贷款额在农户的各种借款来源渠道中占据着很重的比例。

2.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具有普遍性,相对正规金融来讲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借款金融看,农户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超过35%,而从借贷发生的覆盖面来看,非正规金融则超过65%,其中亲戚朋友渠道是选择最多的借款方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非正规金融融资的比重在增大,出现了更多的农户由向亲戚朋友借款转向私人放债者获取借款、无息借款逐渐转向有息贷款的趋势,非正规金融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3.从农户借贷资金的用途看,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投资,但工商业经营、子女教育和医疗支出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当前正规金融渠道仍然过于单一,难以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农村金融产品种类也相对缺乏。

(二)基于调查结论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农村现代金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从调查结果看,当前农户融资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因此,解决融资问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步骤。为此,本报告拟提出如下建议:

1.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消除农户融资的制度性障碍。尽管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决定了应由中央政府承担农信社的历史包袱问题,但从地方来讲,微观层面上的改革可以也必须有所作为。就贷款手续而言,可以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简化审批手续,缩短贷款期限。就农信社本身而言,可以着力提高农信社的信息透明度,提倡实行股份制改革,增加农户参股等等,以达到增强外部监督的目的。

2.鼓励正规金融机构制定差别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支持政策,增加融资政策的针对性。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制定出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融资农户的金融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收入水平和区域的农户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所制定的贷款政策应该尽可能地多样化和个性化,如果仅是出台一刀切的相关政策,其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3.进一步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信用担保体系,降低担保风险。在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发现收入较低的农户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而导致融资更为困难。因此,必须建立覆盖面广的社会征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可以尝试建立农户信用档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正规金融机构缺乏对农户基本信息的了解也是其不愿意放贷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能够建立有效的农户信用档案,增强信息透明度,不仅可以降低金融运行风险,而且可以增大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度,从而使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得到优化,各类金融机构也才愿意开拓农村市场,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单一这一结构性问题也才能得以解决。

4.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还必须着力构建多层次的信贷服务体系,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民间融资等非正规金融机构渠道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应该互为补充,农村金融的发展既要做好正规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也要构建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

5.要积极培养既熟悉地方经济情况又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本土高级金融管理者,优化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人力资源环境,同时更要在农村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现代信用文明,以农户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其进行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金融素质。

6.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地区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可以较好地解决区域内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问题,具有正式金融机构不能替代的功能,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构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爱文.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的若干思考[J].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2] 王国红.湖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调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9).

[3] 钱永坤,张红兵.对江苏省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7(1).

[4] 邹擘.湖南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7.

作者:朱鸿翔

上一篇:农业新科技论文范文下一篇:心理测试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