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巧用对策

2022-09-10

随着现代儿童观不断深入广大幼教领域的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内心,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等教育观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游戏的实用性来划分, 游戏可以分为自发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 自发性游戏是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发产生的, 能充分反映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游戏;教学性游戏是教师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游戏, 一般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 由于教学游戏可以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寓含着教师的期望, 并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师操控, 因此教学性游戏成为教师最喜爱的教学形式。

1树立正确的游戏发展观, 恰当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已经意识到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但却很少有人认识到游戏的发展性价值, 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教师仅仅把游戏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而忽视了游戏本身带给孩子的快乐, 忽视了孩子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 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游戏发展观, 不要把眼光仅仅聚焦于幼儿学到了多少。

案例中所出现的教师极力把孩子拉回表演的行为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并不少见, 教师都希望上课的步骤按照自己预设的轨道进行, 往往忽视了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倾向, 这就牵涉到一个广大教育者都很矛盾和纠结的问题: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这对矛盾怎样调和? 其实预设与生成这两种课程模式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它们都应该是为儿童服务的, 因此它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儿童的发展, 只要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课程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的都是可以的, 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来促进游戏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恰当而有效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和幼儿不合乎预设程序的意外行为是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教育智慧。 教师对幼儿在上课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想法或火花不应该极力回避或敷衍了事, 而应该因时因地且恰当合理的把握教育时机生成一种具有价值的新游戏。

2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儿童, 教师成为游戏的支持者、 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教学性游戏中, 由于教师处于比较核心的地位, 起着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并帮助幼儿把具体的感性经验升华成抽象的概念知识的任务, 这就容易造成一个误区:教师是游戏的主导者, 幼儿的游戏行为应该跟随教师的思路, 教师却成为主角, 操控着整个游戏的进程与方向, 幼儿成为游戏的被动参与者, 甚至说是教师控制的木偶。 这完全违背了我们设计游戏的初衷, 不管是怎样的游戏, 幼儿才是游戏的主角, 游戏的自主权不应该在教师手中而应该在幼儿手中, 只有幼儿全身心投入的游戏才会具有价值, 如果幼儿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机械的操作着某种玩具或动作, 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作为教师, 在幼儿的游戏中应扮演着三种角色:游戏前材料准备、环境创设的组织者;游戏中适当干预、引导幼儿游戏行为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游戏结束后教师又扮演着幼儿知识经验的总结者和提升者。 但自始至终教师都只是作为配角的身份出现的, 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体。 因此, 教师一定要转变原有的观念, 不再把自己作为游戏的操控者和独裁者, 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 让幼儿在自由和谐、不受拘泥的环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3教师应恰当把握游戏指导的时间与方式, 克服主观随意性

首先, 教师在指导前一定要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 确定这个问题幼儿能不能自己解决, 需不需要教师的帮助。 教师要明确意识到, 适度的阻碍与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能够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如果把握不好而超出了幼儿能力范围过多的困难也有可能会使幼儿的自信心受挫。 教师要把握指导的恰当时机, 保护幼儿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其次, 教师要注意指导的方式方法, 幼儿还处于身心发展的低水平阶段, 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为模仿学习, 因此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应该亲力亲为, 给幼儿一个感性的体验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 对于一些语言水平较高的游戏, 教师在指导时更需要技巧, 把一些生僻的词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传递给幼儿, 把难以理解的句子用情景表现或肢体语言的形式来表现。 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幼儿的感性体验, 同时还能唤起幼儿积极表演的兴趣, 为更好的学习创造一种和谐的心理氛围。

4把握教育契机, 在游戏中深化学习内容

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 早在柏拉图时代, 就有“寓学习于游戏”的教育理念, 福禄贝尔更是推崇有加。 现代的教师也开始转变教育观念, 幼儿园中游戏教学占很大的比重, 教师也会组织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但却往往把握不住教育的契机, 白白丢失了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教师不应该只把游戏当做小孩子的玩闹, 忽略了游戏的价值。 教师在组织游戏时, 要尽量的引导幼儿思考更多的问题, 引导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授一些浅层次的问题, 如案例1 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新话题, 如“商品的价格标签怎么看? ”“我们有五块钱, 可这个巧克力只卖三块钱, 该怎么办啊? ”“我们要买盒饼干, 钱不够了怎么办? ”“付钱的人好多啊, 我们该怎么办? ”“丽丽和天天同时看上了这个玩具猫, 可只有一个, 该怎么办? ”这些新话题不仅能够重新唤起孩子们游戏的热情而且还能在游戏中深化幼儿对“买”与“卖”的理解, 并能让幼儿学到怎样与人交往, 发生冲突该怎么办, 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很轻松的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

此外, 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态度语气, 不要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孩子, 在大人眼中再简单的事情都或许需要幼儿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一定要放低姿态, 以同伴的身份为幼儿提建议、出主意, 采用一些诸如“你觉得这样会不会好些?”“你这样试试看看会怎样?”而不是类似“你应该这样”“你必须这样做才行”这些命令式的口气。

总之,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 但并不是说任何游戏都要有教学目的、教学结果, 不能过于功利性。 一旦游戏被套上教育的“枷锁”, 那游戏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发展价值。 因此, 在进行游戏教学时, 一定要谨记:儿童是游戏的主人, 幼儿园和教师只是为儿童提供均等的游戏机会、充足的游戏材料、适当有效的引导性干预和分享游戏经验的机会, 让幼儿在自由自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享受游戏的快乐。

上一篇:煤矿井下排水泵房PLC控制系统分析下一篇:日用陶瓷重金属溶出量检测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