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反应釜标准

2022-06-23

第一篇:不锈钢反应釜标准

不锈钢复合板标准

《不锈钢复合板》检验工厂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粘结法生产的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的分类、尺寸、技术要求、验收规则、试验方法、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以不锈钢做复层、碳素钢镀锌板做基层的厚度在0.8~1.5mm的复合钢板和钢带。

2、定义

2.1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以碳素钢镀锌板为基层,采用粘结法在其一面或两面整体地连续地包覆一定厚度不锈钢的复合材料。

2.2 复层:复合钢板中接触工作介质起耐腐蚀作用的不锈钢层。

2.3 基层:复合钢板中主要承受结构强度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

2.4 结合率:复合钢板复基层间呈冶金焊合状态的面积占总界面面积的百分率。

2.5 内弯、外弯:不锈钢复层在弯曲圆弧内侧的冷弯试验叫内湾。复层在外的叫外弯。

3、尺寸外形偏差

4、技术要求

基层钢板应是符合各自相应标准的合格钢板,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复印件,未经需方同意,复层不锈钢板不得并接。

5、复合钢板技术性能

6、冷弯性能

7、表面质量

复合钢板(带)复层表面不得有气泡、裂纹、夹杂、折叠等缺陷,允许研磨清除上述缺陷,但清除后应保证最小厚度。基层表面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8、交货状态

复合钢板应经热处理,复层表面应经酸洗钝化或抛光处理交货。根据供需双方协议亦可以热轧状态交货。

9、检验项目及方法

10、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10.1 复合钢板和钢带的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应执行GB/T247标准的规定。 10.2 复合钢板和钢带的包装应采取适当方式,以避免复板的擦伤、划伤。 10.3 复合钢板和钢带应在每张钢板复层的同一部位做产品标志。

第二篇:不锈钢丝标准

1、标准体系

不锈钢丝标准主要以两大体系为主: 德―法―俄体系:其特点是看到牌号就知道成分。中国不锈钢表示方法上套用前苏联的方法,属于这个体系的国家还有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欧盟及印度等。 美―英―日体系:其特点是钢号简明、清晰、容易记,看到牌号就知道钢的组织结构。属于这个体系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南非、韩国及中国台湾省。 1.1 德―法―俄标准体系

1.1.1 德―法――俄体标准体系常用钢号 1.1.2 中国钢号的表示方法

1Cr18Ni9:镍平均含量9%、铬平均含量18%、碳百分含量*10(即0.1%)。

①牌号前第一个数字是碳百分含量的10倍。如果是0 C≤0.08% 00 C≤0.03%

②主要元素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百分含量。如果元素含量<1.5%数字就不写,大于1.5小于2.5元素后面写2。

③钢中Ti、Nb、Al、N等微量元素都要写出来。

④易切削钢在钢号前加“Y”。

⑤钢号后面加“L”表示冷拉;加“Q”表示轻拉;加“R”表示软态。 1.2.2 AISI美国钢铁协会不锈钢表示方法

①不锈钢牌号由3位数组成:第一位表示钢的类型,第二位、第三位表示钢的序号。

2XX 铬―锰―镍系列奥氏体钢

3XX 铬―镍系列奥氏体钢

4XX 高铬铁素体钢和马氏体钢

5XX 低铬马氏体钢

6XX 沉淀硬化钢

②后来AISI对金属和合金牌号作出统一规定:

SXXXXX 耐热不锈钢

NXXXXX 镍和镍基合金

JXXXXX 各类铸钢

S1XXXX 沉淀硬化钢

S2XXXX 节镍奥氏体钢

S3XXXX 铬―镍奥氏体钢

S4XXXX 高铬不锈钢 S5XXXX 耐热钢

牌号(UNS系统)由5位数组成,前三位数与原牌号保持一致,后两位用来区别主要成分相同、个别成分有差别或含特殊元素的牌号。

1.2.3 其它说明

日本牌号前:SUS―特殊用途不锈钢

SUH―特殊用途耐热钢

SW―线材或钢丝

日本牌号后:―W:不锈钢丝

―WP:弹簧用不锈钢丝

―WS:冷镦用不锈钢丝

―Y:焊丝用不锈钢丝

韩国牌号前:STS―特殊用途不锈钢

STR―特殊用途耐火钢

2、常用牌号对照

国内不锈钢市场由于台湾省、南韩和日本产品大量进口,南方市场已习惯按美―英―日牌号来选购不锈钢,开拓市场必须熟悉和掌握美―英―日标准体系牌号。

2.1 奥氏体钢

301 1Cr17Ni7 用作弹簧

302 1Cr18Ni9 用作弹簧

302HQ 0Cr18Ni9Cu3 冷镦性能好

303 Y1Cr18Ni9 精密轴用

304 0Cr18Ni9 通用钢号

304M 0Cr18Ni9 Ni 9.0%-10.0% 铆钉用

304H 0Cr18Ni9 C 0.05%-0.08% 高强度

304N 0Cr18Ni9N 提高强度

304HC 0Cr18Ni9Cu2 降低磁性,提高耐蚀性能,用作铆钉

304L 00Cr18Ni10 305 1Cr18Ni12 无磁

308 0Cr21Ni12 焊接用

309 0Cr24Ni13 焊接用

310 0Cr25Ni20 耐热,耐腐蚀,稳定使用温度1100℃

314 0Cr25Ni20Si2 耐热,耐腐蚀,稳定使用温度1150℃

316 0Cr17Ni12Mo2 加Mo,抗氯离子腐蚀 316L 00Cr17Ni14Mo2 抗硫化氢腐蚀

317 0Cr17Ni13Mo3 耐体(人体)液腐蚀,用作外科植入物

317L 00Cr19Ni13Mo3 321 0Cr18Ni11Ti 加钛稳定碳

347 0Cr18Ni9Nb 加铌稳定碳

384 0Cr16Ni18 无磁不锈钢

201 1Cr17Mn6Ni5N 精密轴用

202 1Cr18Mn8Ni5N 精神轴用

204Cu 1Cr17Mn6Ni5Cu3N 通用不锈钢

205 2Cr17Mn15Ni2N 高强度

3.2 铁素体钢

价格便宜,耐蚀性较好,冷顶锻性能良好。

405 0Cr13 409 0Cr12Ti 410L 00Cr12 429 0Cr15 430 0Cr17 434 1Cr17Mo 430F Y1Cr17 加工光洁度好,做轴。

3.3 马氏体钢

工具行业用:

410 1Cr13 414 1Cr13Ni2 416 Y1Cr13 420J1 2Cr13 420J2 3Cr13 420F Y3Cr13 431 1Cr17Ni2(2Cr16Ni2)耐硝酸性能好轴承行业制作量具、刃具、滚动体:

440A 7Cr17Mo 440B 8Cr17Mo 440C 9Cr18Mo(11Cr17Mo欧美钢号成分) 2.4 沉淀硬化钢

630 0Cr17Ni4Cu4Nb 高强度钢

631 0Cr17Ni7Al 弹簧用

632 0Cr15Ni7Mo2Al 弹簧用

3、各国(地区)不锈钢丝标准

3.1 美国不锈钢丝标准 美国是不锈钢丝品种最全的国家,6个ASTM标准中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不同牌号近百个。了解美国标准对我国标准制订和使用有一定的启发。

ASTM A580N-95a 不锈钢丝

ASTM A313M-95 不锈弹簧钢丝

ASTM A478-95a 铬―镍不锈编织钢丝

ASTM A493-95 冷顶锻用不锈耐热钢丝和盘条

ASTM A492-95 不锈绳用钢丝

ASTM A581-95b 易切削不锈钢丝和盘条

AWS A5.22-82 铬及铬镍耐蚀钢药芯焊丝

AWS A5.4-84 铬及铬镍耐蚀钢焊条

3.2 中国台湾省不锈钢丝标准

CNS G3067-86 不锈钢棒

CNS G3199-88 耐热钢棒

CNS G3077-86 不锈钢盘条

CNS G3076-86 不锈钢丝

CNS G3189-87 冷顶锻用不锈钢丝

CNS G3190-88 焊接用不锈钢丝

CNS G3161-86 弹簧用不锈钢丝

3.3 日本不锈钢丝标准

JIS G4303-98 不锈钢棒

JIS G4311-91 耐热钢棒

JIS G4309-94 不锈钢丝

JIS G4314-94 弹簧用不锈钢丝

JIS G4315-94 冷顶锻用不锈钢丝

JIS T6103-94 牙科用不锈钢丝

JIS Z3321-89 不锈钢电焊条

JIS Z3321-85 不锈钢焊条和焊丝

JIS Z3324-88 不锈钢涂药焊条和焊剂

3.4 其它国家和组织不锈钢丝标准

DIN 17224-84 (德国)

BS 1554-1990(英国)

P-Г 0CT18143-72(前苏联)

NF A35-577-90(法国) UNI 6901-71(意大利)

KS D3703-1992(韩国)

SS 142332(1991) (瑞典)

NS 14480(84) (挪威)

IS 6528-72(印度)

CSA G110.3(加拿大)

EN 151(1986) (欧盟)

ISO 6931-1-1994(国际标准化)

4、我国现行标准简介

4.1 GB/T1220-92不锈钢棒

这是一个基础标准,不锈钢丝的化学成分全部执行该标准。其中:奥氏体(A)33个钢号 铁素体(F)7个钢号 马氏体(M)18个钢号 双相钢(A+F)3个钢号

奥氏体钢:是无磁组织结构,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耐腐蚀性能优于430和其它马氏体钢,耐热性能较好。缺点:价格贵,热变形困难,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性能稍差。

奥氏体钢大部分都是由Cr-Ni组成,如30

4、

316、1Cr18Ni9Ti。

18-8型钢 当Ni<8%时出现铁素体,镍低到一定含量时就变成A+F双相钢。铁素体是带磁性的,100%奥氏体是无磁的。1Cr18Ni9Ti中镍含量为8%时,铁素体含量为5%-15%。为降低钢的磁性304M中镍含量9%-10%。铁素体含量降到2%-3%。

铁素体钢:430(0Cr17)是典型的铁素体钢。耐热性能较好,价格便宜,冷加工(冷顶锻用)性能较好。在高温下晶粒粗化不可逆转,热处理工艺不当,钢的冷加工性能变坏。

马氏体钢:可淬、回火硬化,强度提高,耐磨。但耐蚀性能较差。

标准对每个钢号的力学性能都提供一些数据,使用时可依据这些数据选择钢号。

标准演变过程:YB1059→GB1220-75→GB1220-84→GB/T1220-92 4.2 GB/T1221-92耐热钢棒

马氏体气阀钢 4Cr9Si

2、4Cr10Si2Mo、8Cr20Si2Ni 奥氏体气阀钢 5Cr21Mn9Ni4N(21-4N)、2Cr21Ni12N 标准演变过程:YB11-59→GB1221-75→GB1221-84→GB/T1221-92 4.3 GB/T4240-93 不锈钢丝

4.3.1 冷拉状态交货(L)

奥氏体:316(0Cr17Ni12Mo)、304(0Cr18Ni9)、302(1Cr18Ni9)、304N(0Cr19N) 该类钢冷加工硬化快,强度高,柔韧性稍差,用于结构件、承重架、销、轴之类。马氏体钢不以冷拉状态交货。

4.3.2 轻拉状态交货(Q) 奥氏体钢、铁素体钢、马氏体钢都可以轻拉状态交货。强韧性好,料形整齐,用于深加工的原材料,生产扁形、异形丝、轴丝、绑丝、织网、铆钉、制钉、框架。

4.3.3 软状态交货(R)

奥氏体钢、铁素体钢、马氏体钢都可以软状态交货。软态成品钢丝塑性好、柔韧性好,耐蚀性好。缺点是强度偏低。

A――固溶处理 F、M――退火交货

磨光不锈钢丝标准中规定,强度允许有10%波动。

软态 矫直后强度上升8%-10%。

冷拉状态 矫直后强度下降,下降幅度与减面率有关,减面率大(强度高)降得多。轻拉强度变化不大。

易切削钢丝:以软态或冷拉状态交货,主要用于制作电机定时器和家用电器的轴,制出的轴光洁度好,尺寸精度好。

标准演变过程:YB252-64→YB252-79→GB4240→84→GB/T4240-93 4.4 GB/T4232-93冷顶锻用不锈钢丝

NL1Cr18Ni9Ti和ML1Cr17Ni2是老钢号,主要是军工单位用。304M、304HC(用量最大),302HQ(内六角用)是新钢号,南方标准件厂大量采用。316制作耐蚀性好的铆钉。305制作无磁铆钉。

ML1Cr18Ni9Ti要求耐晶间腐蚀时,应控制化学成分Ti/C≥5.5。该钢丝生产难度大,主要是出现麻点,晶间腐蚀不合,尺寸不稳。

ML1Cr17Ni2 缺点是表面易出裂纹。

新钢号:304HC(0Cr18Ni9Cu2)、302HQ(ML0Cr18Ni9Cu3) 304M→304HC→302HQ→305→38

4弱磁→弱磁→无磁→无磁→绝对无磁

价格:低→高 冷加工性能:差→好

标准演变过程:GB4232-84→GB/T4232-93 4.5 GJB 3320-98和YB(T)11-83不锈弹簧钢丝

4.5.1 GJB 3320-98 0Cr17Ni7Al A组等效采用美国军用标准MIL-W-4460788。B组是参照DIN 17224制订的。A组Φ2.0-3.0mm高强度,B组Φ0.2-7.0mm低强度。

4.5.2 1Cr18Ni9等效采用BS-S205英国航空标准

4.5.3 YB(T)11-83 弹簧用不锈钢丝等效采用JIS 314,此标准与国军标化学成分有差异,比如国军标要求采用电渣重熔法冶炼,对钢中的C、P、S元素控制严格,而YB(T)11-83则可采用电炉钢,而且钢中镍、铬含量可稍高。

GJB714-89是大连钢厂与兵器工业部联合开发不锈钢丝时制定的,可用GJB3320-98取代。 4.6 YB/5091-93和YB/T5092-96不锈焊丝

YB/5091-93和YB/T5092-96是在GB 1300-77基础上参照JIS Z3321和JIS Z3221制订的。YB/5091-93《惰性气体保护焊接用不锈钢棒和钢丝》(原GB 4233-84),包含A 11个,F 1个,M 1个。钢棒规格Φ1.0-5.0mm,钢丝规格Φ0.8-2.4mm,是一个超前意识很强的标准。

YB/T5092-96《焊接用不锈钢丝》是将我国实际使用情况和国际通用情况结合起来制订的,标准中包含A 16个,F 2个,M 3个。

标准演变过程:YB 199-63→GB 1300-77→GB 4242-84→YB/T5092-93→YB/T5092-96。

关于不锈焊丝,从国内外标准来看,我国产品标准和生产方式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外产品标准中一般规定焊丝要进行可焊性试验、焊缝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试验,我国焊丝标准中尚无这方面要求。国外焊丝多以制成品供应,焊丝生产厂也生产各种焊剂,同时从事焊接工艺研究,在供应焊条的同时,还向用户提供合理的焊接工艺。我国焊丝生产,焊条生产和焊接工艺研究为三个独立系统,三者之间没有一个稳定的协调机构,对焊接技术进步很不利。

4.7 其它标准

YB/T096-1997高碳铬不锈钢丝:包含440A、440B、440C、9Cr18和9Cr18Mo五个高碳铬马氏体钢,退火状态交货σb630-830MPa。

YB/T5219-93医用缝合针钢丝:钢号3Cr

13、4Cr13,实际使用尺寸Φ0.22-2.05mm,热处理交货σb490-685MPa,轻拉交货σb≤885MPa。

标准演变过程:YB 549-65→GB 10563-89→YB/T5219-93。

YB/T5183-93汽车车身附件用异形钢丝:雨刷用1Cr18Ni9拱顶形钢丝,冷拉σb1080-1275MPa。

标准演变过程:GB8708-88→YB/T5183-93。

GB/T4234-94外科植入物用不锈钢:包括棒、丝、板、带,共3个钢号(00Cr18Ni13Mo

3、00Cr18Ni14Mo

3、00Cr18Ni15Mo3N),考核显微组织、硬度、夹杂、耐蚀性能。

标准演变过程:GB 4234-84→GB/T4234-94。

GB/T9944-88不锈钢丝绳:考核整绳破断力,钢丝牌号和抗拉强度双方协定。

YB/T5250-93电真空器件用无磁不锈钢0Cr16Ni14标准包括热轧棒材和扁材,冷轧带材和丝材,丝材以硬态或软态交货,规范范围Φ0.1-18.0mm,主要考核民磁率μ100、μ200≤1.005Gs/Oe,剩磁Br1000≤0.15Gs。

标准演变过程:GBn189-82→YB/5250-93

5、几点看法

(1)以两个不锈钢棒(盘条)标准为基础,四个不锈钢丝标准为支柱的不锈钢丝体系已构筑成功,但六个标准的内容需要协调、更新,使之既适应国内生产和使用现状,又符合世界潮流。

①盘条标准:应根据国内生产实际对尺寸范围、偏差、单重、交货状态、牌号等项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②不锈钢丝(GB/T4240):交货状态项可增加雾面、光亮、抛光、镀镍等状态,304要细化,引进200系列牌号。

③冷顶钢丝:增加国内通用牌号304M、304HC、

429、434等,磁性能和不同级别的冷顶性能应列出考核指标。

④弹簧:要实现系列化,熔炼方法多样化。增补200系列牌号。

⑤焊丝:汽保焊丝缠标准线轴交货,焊条与GB/T9803-1995一致,增加焊接性能检测,提供焊接工艺等参考资料。

(2)根据我国不锈钢丝生产和使用发展水平,及时制订一些专业标准,如:筛网、纺织用不锈钢丝、精密轴、滚动体用不锈钢丝、不锈钢细丝、易切削不锈钢丝、医疗器械用不锈钢丝,引导不锈钢丝的使用向正确方向发展。

第三篇:不良反应标准及应急措施41855

鄯善县人民医院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细菌污染。5.循环超负荷。6.出血倾向。7.酸碱平衡失调。8.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9.传播感染性疾病。10.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6、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

7、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

•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 •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提高警惕。 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后,可降低血清钙水平,影响凝血功能;

•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使血清钾降低。

8、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是一种输血后数小时出现的非心源性肺水肿,病因是某些白细胞抗体导致的免疫反应。表现为输血后出现低氧血症、发热、呼吸困难、呼吸道出现液体。

9、传染性疾病输异体血主要是传播肝炎和 HIV,核酸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率,但迄今为止,疟疾、SARS(非典)、Chagas (锥虫病、查格斯病)病和变异型Creutzfeldt-Jakob(亚急性海绵状脑病、痉挛性假性硬化病)症仍无法监测。

10、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措施 1.临床输血时要严密观察

1、临床用血科室在输血时要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并通知医务科。

2、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输血反应,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清单(2)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3)细菌学检查(4)尿血红蛋白(5)血清胆红素含量 核对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

•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和非盐水相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 (2)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做进一步测定。 细菌学检查

(3)若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查。尿检 (4)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测血清胆红素

(5)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3、输血前检测

3、患者输血前应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好输血前输血相关传播疾病项目的检测(肝功、肾功、乙肝指标、艾滋、梅毒、丙肝等),并保存相关原始资料。

4、上报感染科

4、若怀疑由输血引起的输血相关传播疾病应立即报告输血科,做好相关资料的登记,检测相关试验,并报告医院感染科。

5、填写输血不良回保单

5、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进行处理,并由值班医师填写输血不良回报单送输血科。

急性输血反应

是指发生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的输血不良反应。

(一)发病机制

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免疫性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输血发应两种。

1.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供受者血型抗原-抗体不合引起的。包括:ABO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等导致的急性溶血反应;因白细胞抗体产生的发热性非溶血反应;IgA抗体介导的过敏性休克反应;输入抗受者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血液导致的输血相关性肺损伤;荨麻疹等。

2.非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某些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包括:因血制品污染导致的高热,甚至感染性休克;循环超负荷导致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细胞因理化因素破坏发生的溶血反应;空气栓塞及输入大量库存血导致的枸橼酸钠中毒等。

(二)临床表现及处理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将急性输血反应分为三种类型:轻度、中重度和威胁生命的反应。

1.轻度反应是由于输入的血浆中含有某种蛋白所引起的轻度超敏反应,组胺在局部皮肤过多释放。

【临床表现】患者在输血数分钟内出现局部皮肤反应,最常见的是皮疹和荨麻疹,常常伴有皮肤瘙痒。 【处理方法】①减慢输血速度。②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如果经以上处理,30分钟内症状缓解,可继续以正常速度输注,如30分钟内无临床改善或有恶化,则按照中重度反应处理。 【预防】一般在输血前30分钟预防性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或静注,或异丙嗪50mg,口服。

2.中重度反应是由于库存的血液成分释放出细胞因子和(或)所输血中的白细胞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发生反应导致致热原释放引起的。又被称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在需要定期输血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2%。

【临床表现】患者一般在输注血制品30~60分钟内出现发热、寒战、面色潮红、荨麻疹、皮肤剧烈瘙痒、烦躁、心跳加快,可以出现轻微呼吸困难及头痛。

【处理方法】①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②通知患者的主治医师和血库;③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部门分析。④肌肉注射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或与之相当的其他药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10mg/kg)或肛塞退热药物(如吲哚美辛栓50~100mg)。⑤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⑥一般经以上处理15分钟后症状改善,可换一袋血液重新缓慢输注,密切观察;如15分钟内无临床改善或有恶化趋势,则按照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处理。

【预防】对于反复定期输血患者、或者曾有两次以上输血相关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应减慢输血速度(每单位红细胞3~4小时,浓缩血小板每袋2小时),并且可在输血前60分钟预防性给予退热药物,但如果有血小板减少,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去除白细胞或过滤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3.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包括急性血管内溶血、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液体超负荷、过敏性休克和输血相关肺损伤。

(1)急性血管内溶血:是由于输注血型不合红细胞导致。患者血浆中抗体与输注的异型血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主要见于ABO血型不合,其他的血型不合也有发生,如Rh血型等。即使少量异型血(5~10ml)输注也可以引起严重的溶血[4]。 【临床表现】发热、寒战、心率增快、低血压休克、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头痛、烦躁焦虑、腰背疼痛、少尿、血红蛋白尿,甚至可以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果患者意识清楚,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症状可以在输血开始后几分钟内出现,而对于意识不清或处于麻醉状态的患者而言,因DIC引起的低血压和出血不止可能是急性溶血的唯一表现。

【处理方法】①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③循环支持:输注生理盐水20~30mg/kg,保持血容量和收缩压;如果需要可用强心剂及升压药支持血循环,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④预防肾功能衰竭,在保持血容量及血压稳定前提下用利尿剂,如速尿1~2mg/kg。⑤监测凝血状态,预防及纠正DIC。⑥核查血液标签及送检样本: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部门。核查交叉配血及血型,监测肾功能及血常规变化,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气分析、尿潜血、血红蛋白尿及胆红素水平。⑦如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 【预防】①正确填写输血申请单;②交叉配血;③标签管理系统,正确标示血样和血制品;④输血开始前严格进行“三查七对”;⑤对于曾经有不明原因输血后血管内溶血的患者,应筛查少见血型抗原的抗体,如Kidd、Kell及Duffy系统抗原。 (2)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

根据统计,红细胞及血小板发生细菌污染的概率为0.4%~2%。如果献血者献血时处于菌血症状态就可能会发生污染。而在采血、血液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塑料采血袋制造缺陷或损害;在污染的水浴中解冻血浆或冷沉淀等,都有可能出现血液污染。假单胞菌是后三种情况的典型污染菌,可以在低温状态下(2~6℃)生长,随着温度升高而快速繁殖。

【临床表现】一般在输注开始后迅速出现症状,也可延迟至数小时后发生。表现为突起高热寒战和低血压。

【处理方法】①发现症状立刻停止输注,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所输血液行涂片染色检查。②应用广谱抗生素。③如有休克发生,积极抗休克治疗。

(3)液体超负荷:输血速度过快可导致液体超负荷,引发急性心衰和肺水肿。多发生于严重慢性贫血患者及有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

【临床表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肺内出现湿罗音。 【处理方法】减慢输血及输液速度,控制总入液量,保持出入平衡,必要时可使用强心剂[5]。 【预防】老年患者、长期慢性贫血患者、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都应减慢输血速度。 (4)过敏性休克:输血相关的过敏性休克相对比较罕见。典型情况在血浆置换时使用大量新鲜冰冻血浆,血浆中的细胞因子可能是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原因。比较罕见的原因包括受血者有IgA缺陷,输入任何血制品都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常在输血开始后数分钟后产生。典型表现为心功能衰竭,心率加快、低血压、休克、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患者常焦躁不安。如不及时处理,很快发生致命的后果。 【处理方法】同急性血管内溶血。对于IgA抗体阳性患者,应输注IgA阴性的血液制品。 (5)输血相关性肺损伤(transfusion 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TRALI):通常由于供者血浆中含有针对受血者白细胞的抗体,几乎都发生在供血者是多次生育的经产妇的情况。

【临床表现】一般在输血开始后1~4小时发病,表现为快速的呼吸衰竭,肺部X线检查见弥漫性阴影。

【处理方法】治疗上无特定方法,主要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预防】尽量不采用多次生育的经产妇所供的血制品。

(三)急性输血反应的调查程序

急性输血反应刚发生时,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输血反应的诊断和分型比较困难,除轻度的荨麻疹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外,其他急性输血反应都有可能致命,因此密切观察和分析病情非常重要。根据WHO临床用血的规定,急性输血反应的调查程序如下:

1.除轻度反应外,其他所有的输血反应都必须立即报告患者的主治医师,并通知提供血液的血库。

2.在患者的病历档案中记载输血反应的类型、输血后多长时间出现输血反应、输注的血制品的容量、类型和血袋编号。

3.采集标本送检:血液标本1(从另一侧手臂采取的血样)送检全血细胞计数、凝血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尿素、肌酐、电解质;血液标本2送检血培养;输注的血液及带有残留红细胞和血浆的输血器;出现反应后的第一份尿样。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

5.完成初步原因分析后,将下列标本送检:从另一侧手臂采取的输血后12小时及24小时的血样(1份不抗凝,一份EDTA抗凝。);患者24小时的尿样。

6.将调查分析的结论记录在患者的病历档案中,以便今后进行进一步分析。

第四篇: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十、护理会诊制度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 二级医院评审标准(蓝皮书140页)

4.18.5.5条款是核心条款,其中一条有输血科主 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的标准和应 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2

以下四个方面

1)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2)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措施

3)输血不良反应及传染报告及处理登记制度 4)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流程

3(一)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4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细菌污染。 5.循环超负荷。 6.出血倾向。 7.酸碱平衡失调。 8.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9.传播感染性疾病。 10.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 5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 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 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 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 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 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 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 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 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 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 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 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 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 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 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 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 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 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 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 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 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6、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 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 常。

7、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 •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 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 •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 提高警惕。

•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后,可降低血清钙水平,影响 凝血功能; •枸橼酸盐

第五篇: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

1 二级医院评审标准(蓝皮书140页)

4.18.5.5条款是核心条款,其中一条有输血科主 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的标准和应 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2

以下四个方面

1)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2)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措施

3)输血不良反应及传染报告及处理登记制度 4)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流程

3(一)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4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细菌污染。 5.循环超负荷。 6.出血倾向。 7.酸碱平衡失调。 8.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9.传播感染性疾病。 10.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 5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 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 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 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 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 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 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 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 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 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 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 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 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 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 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 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 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 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 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 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 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6、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 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 常。

7、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 •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 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 •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 提高警惕。

•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后,可降低血清钙水平,影响 凝血功能; •枸橼酸盐

上一篇:不锈钢复合板发展下一篇:八项规定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