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马尔库塞“异化消费”理论

2022-09-11

Herbert Marcuse赫伯特·马尔库塞 (1898—1979) 美国犹太哲学家、社会学家。他不仅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 也是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员, 并且由于其在20世纪的重要理论贡献与马克思、毛泽东两人并称“3M”。本文主要是从马尔库塞的众多思想中选取“异化消费”理论加以阐述。研究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 就必须要回到他著名的“单向度”理论中, 恰是因为1964年出版了《单向度的人》一书, 使得他走出了普通的消费异化理论。

一、从“单向度”理论视角引入

首先我们可以从“单向度”理论为视角来进行引入研究。“单向度”实际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在纵向上 (垂直方向) 只有一个深度;其二是在横向上 (水平方向) 只有一个方向。单向度的人 (一维的人) 是一类不具有反思能力, 没有批判意识, 只是单纯认同现实的人。然而造成这种单向度社会 (即资本主义社会) , 也就是维护现有制度, 仅仅只倡导一种发展方向。马尔库塞指出“单向度”理论大体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类:

一类是政治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开始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然。马尔库塞认为, 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的各个阶级已经开始出现整合状态 (革命掠夺与党派争斗相对减少)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方法机械化、自动化, 原有的工人阶级也发生了变化。这种政治领域上的单向度, 就促使和工人工作环境变得轻松, 工作量减少, 获得的报酬增加。

一类是思想文化领域。马尔库塞认为, 新统治形式 (技术理性) 开始快速发展, 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机制也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导致思想文化被市场控制。固有的思想文化也就理所应当的被标准化, 失去了本真, 没有其本身的真理价值。当思想文化被赋予商品化, 就使得人们逐步走向庸俗化、大众化的社会景象。这就变成了一个只是在纵向上 (垂直方向) 有深度的世界——一个单向度的世界。

一类是社会生活领域。马尔库塞认为, 由于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化,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差距逐渐缩小, 社会地位逐渐平等, 导致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就逐渐地走向一体化。人们开始被商品所束缚, 对追求商品价值所左右, 失去了人本身的个性, 失去了对社会, 对生活的反思。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重点批判了:“在他们的商品中识别人的起源, 他们的汽车、保真度高质量音响设备、厨房设备、错层楼房找到自己的灵魂。”[1]

二、“异化消费”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来源

(一) “异化消费”理论产生的背景

从古至今, 每一种理论的产生都和它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也是如此。马克思认为, 劳动本身需要满足不是劳动异化的阶段, 真正的劳动是满足外部劳动需要的;劳动不属于工人, 而是属于他人的。”[2]产品的异化是物的异化, 劳动的异化是人的异化。我们知道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他看到了人们的生存现状和生存方式, 并开始研究其各种学说。他发现劳动异化了, 人不感到幸福, 人失去了自己的意义, 所以他决定找回人的本质,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

(二) “异化消费”理论的来源

马尔库塞“异化消费”理论体系的提出, 是在分析和借鉴卡尔·马克思 (Karl Heinrich Marx) “异化劳动”理论、格奥尔格·卢卡奇 (Szegedi Lukcs Gyrgy Bernt) “物化”理论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Catabolize“异化”哲学意义: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 由于外在的影响逐渐发展向其自身对面, 成为异己势力。马克思并没有首先提出这个词, “异化”这个词, 黑格尔为了阐述他的“绝对精神”首先运用了这一范畴。正是因为受到了黑格尔的启发, 费尔巴哈就借助“异化”这一概念分析了人的本质问题, 之后马克思就将“异化”这一范畴拓展到了生产劳动领域。“异化劳动”这个概念, 是马克思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对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历史, 阐述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从国民经济和私有财产的事实, 揭示了私有制的起源和本质。在《1844的经济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作了系统的划分: (1) 劳动者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区别; (2) 劳动者与自身劳动活动的不同; (3) 人与自身类本质的疏离; (4) 人与人的异化。而马尔库塞正是通过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转向了“异化消费”。

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物化”这一范畴最早起源于我国的老子哲学, 成熟于庄子哲学, 是对古典文艺学、美学的审美创造。在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环境客观条件下, 人是与客体商品世界为异己的力量相对立;而在主观条件下, 一个人的活动却成了他与自身相疏远。由于商品经济的急剧发展, 拜物教的本质导致了物化的产生。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 Lukacs卢卡奇对“物化”研究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概念进行了阐述, 突出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因为物化的原因, 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拜物教和物化现象;物化生产的规定和具体物化和物化意识泛化。马尔库塞成功批判地继承了卢卡奇“物化”理论, 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西方工业社会) 的异化消费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马尔库塞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 客观地批判了现代人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异化。

首先,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思想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即本能) 。无意识存在的认知是人类内在活动的重要功能, 对理解心理层面的人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 人是一种非理性的存在。其次, 他把人的无意识 (即本能) 分为生、死两种。生存的本能反映在寻找身体欲望上, 反映了人的本质。然而, 人类的存在和人性的本质被压抑, 这种压抑则是对爱欲的压制。为了恢复劳动的本真, 异化劳动的解放给爱欲的解放和资本主义统治的颠覆带来了巨大的阵痛。单从本质上而言,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是一种批判文明发展的理论, 他只是强调“幸福是人的本质存在”。

三、马尔库塞“异化消费”理论的简要说明

所谓消费本质应该是以满足人的实际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马尔库塞认为, 消费者的需求应该基于商品的真实需求和自我生产。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为了使地位得到巩固, 就会以消费商品来获得对人们的控制, 利用媒介进行构建虚假需求, 当人们出于一种异化消费状态时, 由于长此以往的习惯, 就会使人们迷失自我, 将消费作为追求的目标和生存的全部。

因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已经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人们的劳动是被迫的, 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选择的劳动。这种异化劳动影响了异化消费, 让人们抛弃之前的劳动, 转向消费, 在虚假的需求中找寻幸福快乐, 并对自我劳动进行的补偿。

四、马尔库塞“异化消费”理论思想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在二十世纪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没有过时, 反而比以往更有意义。”[3]

(一) 压抑性的俗化意识

作为“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是一个重要代表, 认为“将弗洛伊德的爱欲本质理论与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理论相结合, 提出了爱欲解放的理论。”[4]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人们被爱欲所压制, 想要得到彻底的解放, 其前提就是解放爱欲。当然, 解放爱欲与异化劳动两者息息相关。劳动在劳动的异化是被迫的, 非自愿的, 工人们自己都是一种自虐, 感到无限的抑郁。因此, 想要使爱欲解放就必须摆脱异化劳动。解放劳动与爱欲解放相结合, 实现人类最本质的生活境界。

(二) 区分“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

我们所理解的“真实需要”其本质上是不受外界干预, 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 进行切实可需的消费;“虚假需要”的本质不仅是单纯的满足消费者自我需求, 还因为是被资本家 (生产者) 所支配的消费。“虚假需要是强加给个人的一个特定的社会利益, 并且需要做出艰辛、侵略、痛苦和不公的延续。”[5]马尔库塞认为, 异化消费就是生产者鼓吹消费者的虚假需要。

(三) 科学技术带来的异化消费

“单向度”和“异化”理论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带来了工业社会的异化理论。因为有了技术, 就使得劳动有了分工, 原本的劳动只是单纯地听从人自身的指令, 但是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工业生产中, 机械化、自动化的出现就使得人们不得不听从机器流程的操作模式。人生产机器, 反过来, 机器支配人, 整个社会是人的机器。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消费, 各种商品, 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思考, 只要是喜欢, 就疯狂地去买, 在公共消费中失去应有的理智。人们已经不再区分“真实需要”或是“虚假需要”, 仅仅为了满足消费的快感, 释放压抑。

(四) 文化的商品性

提到“文化的商品性”就必然想到两个单独的概念——“文化”与“商品性”。这里所说的“文化的商品性”是指通过高科技手段 (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 大范围的传播具有文化韵味的商品 (奢侈品) , 这种商品纯粹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异化消费心理。资本家更是运用这样高大上的营销手段成为自己的赚钱工具, 使得文化丧失了本真, 失去了价值。就如同当今一部分电视、电影或者是音乐等, 只是成为了人们日常的消遣, 人们并不在关注它们内在的实质, 只是为了盲目的追求收视率、票房, 迎合人们异化消费的虚假需求。

五、马尔库塞“异化消费”理论的评析

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在这个社会中, 传统的麻烦点并没有被消除, 也就是说, 它正在被孤立, 导致动乱的因素也在控制之中。”[5]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对当今现实社会生活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领域有着深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当我们研究和分析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理论时, 我们不应盲目地吸纳认同, 也不能全盘否定和批判它。我们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辩证态度, 不仅要看到马尔库塞消费异化理论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 而且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

(一)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由于物质商品的极大丰富, 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小, 以前不敢想象的“奢侈品”也渐渐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结构。西方发达国家已然进入了势不可当的消费时代, 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中的各种革命压迫也是愈发消失,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快乐感, 到处都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出现这种境状, 身为有着进步思想的马尔库塞十分堪忧, 对此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反思与批判。通过结合前人思想理论为契机, 深刻地批判了当代消费行为的异化现象, 更揭示了消费世界中的虚幻幸福与虚假需求。马尔库塞更加强硬地指出:人们不断异化的消费只会使自身成为商品的奴隶, 丧失了人的本真与商品价值的本质, 大众的消费并不会使人们获得自身的满足感, 只会使消费的世界变得更异化, 人们的消费心理更扭曲。从而我们可以看出, 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异化消费的情况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通过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为我们当今的人们正确树立消费观有着借鉴作用。

长期以来, 消费这一话题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重要范畴, 但是很少有学者从政治哲学角度来研究消费这一范畴。马尔库塞独树一帜的开始了对消费的政治领域研究, 揭示了异化消费的理论寓意。他认为, 科学技术的发展, 带动了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这都是一番好的景象。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使得人们的消观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所谓的“奢侈品”所奴役。但事实上, 由于消费者有着政治意识形态论, 马尔库塞说:“消费统治者可以提供依附下层人民的官僚统治更坚定。”[1]也就使得人们增加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依赖。虽然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观点还值得我们后来商榷, 但是他的理论却不可否认的改变了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观念, 是资本主义制度可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 把人们变成"单向度的人”。这一带有矛盾意义的理论不可否认的对我们今天的消费产生了深远影响, 拓展了我们对消费领域的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也得到了跨越式完善, 这就使得西方社会的消费习惯悄无声息地闯入了我们的东方社会。马尔库塞认为, 越来越多的刺激性消费异化会使人类的生存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这种警示将更加受到我们的重视。他极力批判的异化消费现象在我国也开始蔓延 (各种铺张浪费、盲目追求等时有发生) , 我们必须意识到:虽然科技在不断发展, 但是生态环境的美好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中之重, 对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上, 大家理所应当重视马尔库塞的理论警示。

(二) 历史局限性与理论缺陷

任何事物, 亦或是理论都是有其两面性的,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法兰克福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 提出的的“异化消费”理论虽然对我们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但是我们也应辩证的看待问题, 看到其理论意义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对于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 马尔库塞认为其理论已经过时, 不再适合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反而得出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态领域的危机。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忽略了私有制的社会本质问题, 并没有真正地了解、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不仅如此, 马尔库塞还忽视了真正的主体性是工人阶级, 他天真的以为社会未来的主体会是没有受到异化消费现象的青年和“无产者” (指没有物质财富的一类人) , 仅仅从自我的潜意识出发, 缺少主观意向与实践结论, 认为作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已经被异化消费所摧残腐蚀。马尔库塞的这种想法就如同乌托邦, 并没有彻底扬弃异化消费, 更不要说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

六、结束语

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源于他的单向度理论, 他强烈地指出:正是由于在发达工业社会, 科学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下, 资产阶级出现了控制人类的新形势一一异化消费, 压抑和控制着人性, 阻碍人性复归, 加速了生态问题的恶化。在分析异化消费根源的问题上, 他坚决的将其根源归结为发达的科学技术, 并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虽然在他的异化消费理论中存在许多矛盾与争议, 与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许多分歧, 但其终归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把人从异化现实中解放出来, 寻求人的自由和幸福为终极目标。并且他的异化消费理论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精神, 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和弊端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 这不仅为我们研究当代的资本主义提供了新视角, 而且对于我们准确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虽然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背景和时代主题, 但是如果对其进行扬弃和有选择的继承运用, 那么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同样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启发着我们在丰富的物质世界里居安思危, 使我们不断反思为什么在高消费的享受下, 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却不与之成正比, 这源于在单向度社会中批判意识和否定思维。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借鉴之处, 并且在深刻剖析异化消费现象的基础上, 我们明确地认识到要想使人、社会、自然全面可持续发展, 要想缓解和消除人类的消费异化, 必须使人们导正价值观、养成合理健康的消费习惯,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因此, 我们应当以兼收并蓄、集思广益的眼光和态度来看待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理论, 以发掘和利用其对于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摘要: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一维人) 这一著作主要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和批判, 特别是对发达工业社会消费异化的普遍现象进行表述。本文先以“单向度”理论为引入视角, 接着对“异化消费”理论展开系统阐述, 马尔库塞认为消费异化导致了人主体性的缺失与生态环境的失衡。其根本原因就是科学技术的二重性与消费者的“虚假需求”, 但是这已然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与生产者控制人类的新手段。面对此种状况, 我们要认真理清当今世界的发展主流, 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发展, 倡导人们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赫伯特·马尔库塞,异化消费,单向度,虚假需求

参考文献

[1]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8.26.

[2] 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56.

[3] 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4] 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28.

[5]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99.

[6] 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25-27.

[7]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86.

上一篇:探析新课程标准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下一篇:浅谈我国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