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技能教学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阅读技能教学范文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课的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实施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一环。 英语阅读技能的目标在于通过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刊杂志、原著等资料,理解大意,找出中心意思、获取作者观点和态度的相关信息。根据情景、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理顺事件发生顺序,人物行为,预测事件情节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用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各种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使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真正地得以落实呢?我校全体英语组成员通过探讨、研究后认为:以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形式来获取阅读课更高的实效是初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为此,我们英语组的教师总结出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分为以下三个环节进行。即pre-reading,while reading,post reading,。下面我就每一环节的具体做法进行展示,并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一,pre-reading (8minutes)

本环节是以播放有关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 的故事视频导入教学。用生动、逼真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又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同时还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了铺垫,起到了程上启下的作用。看完视频后再和学生一起复述一遍,进一步加深印象。接着利用幻灯片、图片进行单词的教学。在教完生词后,把生词的汉语意思去掉,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读单词的同时把汉语意思说出来,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临时记忆能力。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二,while-reading(10minutes)

本环节主要是以“4W1H” 即when,where,who,what,how的模式展开。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阅读任务和方向。利用幻灯片把“4W1H”的表格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表格。然后小组展示答案。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理解后,再让学生再次细读全文。

第二篇:教学技能篇:作业设计技能

作业是师生共同耕耘缔结的劳动果实,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业的作用好比是秤,能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和少;作业的作用好比是一面多棱镜,能照出教师教学水准的高和低。作业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反馈的主要渠道。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连结教与学的纽带,它是整个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的作业技能关系到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和完成作业的质量。

一、作业的含义及其分类

作业的分类多种多样,选择的角度不同,作业的分类不同。

从作业发生的场所上看,可以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从作业表达方式上看,可以分为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制作作业和表演作业;

从做作业的时间方面看,可以分为短期作业和长期性专题作业;

从作业承担者角度看,可以分为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

从作业的选择性看,可以分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即分层作业)。

二、作业的布置

(一)作业布置的原则

作业的布置,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机智的体现,其容量和难易程度等对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全面思考、精心设计。另外,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而不能在下课铃前后慌忙布置,草草了事。通常,作业的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一般来说,每一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只有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教学内容才是统一的。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设置作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遗传、环境与所受的教育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作业的表达形式、目的、内容、要求不同。作业设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因人而异,让作业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有个性的作业,以最终实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理想。如上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依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只限于对诗词的理解背诵,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要求对诗词进行鉴赏。

2.系统性原则

知识本身不成型,通过梳理归纳才系统化∶能力本身不好量化,通过有序的训练才显露其发展轨迹。这种有计划、有条理、成体系的训练过程就是系统化作业,它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能让学生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习惯训导得更好,能力形成得更全面。

3、灵活性原则

作业的形式要新颖灵活,不拘一格。除了传统的手写作业外,应是当地运用口头练习(复述、讲故事等)、表演练习(小品、话剧等)、实际操作(课外实验、观察、测量、制作等)等多种作业形式。

4.、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作业选择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颖内容或活泼形式,会使学生“胃口大开”,变“不敢”为“要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层次性。做到“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的好,后进生吃得饱”。

6.开放性原则

作业设计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学生作业应从书本中走出来,从题海中走出来,走向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从学科作业封闭型走向整合作业开放型。新的课程环境要求大部分作业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和实践,作业答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课外作业布置的注意事项

与课堂作业相比,课外作业布置的难度更大一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布置课外作业在遵循作业布置几个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变规范、统一的作业为自主的、个性化的作业。这一点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而言,作业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要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2)变封闭的作业为开放的作业。开放性作业突破书本知识范围狭小的限制,让学生的作业更贴近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3)变独立完成的作业为合作完成的作业。新课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作业的布置中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因为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往往需要其他人的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这里的合作包括了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学生与家长间的合作以及学生与各学科教师间的合作。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请学生为自己设计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人翁态度和创新精神。最后,当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自问几个问题,例如,“它值得做吗”、“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它清晰具体吗”、“学生了解做作业的原因吗”、“它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它并有可利用的材料吗”、“学生有完成作业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吗”等。如果教师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布置的作业就是好作业。

第三篇:教学技能训练标准(培训师技能)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教学技能训练标准》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目录

一、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 ....................................................................................................... 1

二、基本教学技能 ................................................................................................................... 1

(一)、教学语言技能 ..................................................................................................... 1

(二)、教学案例演示技能 ............................................................................................. 2

(三)、提问技能 ............................................................................................................. 2

(四)、讲解概念、理论技能 ......................................................................................... 3

(五)、图、表演示技能 ................................................................................................. 3

(六)、教态变化技能 ..................................................................................................... 4

三、调节控制教学过程的技能 ............................................................................................... 4

(一)、导入技能 ............................................................................................................. 4

(二)、反馈强化技能 ..................................................................................................... 5

(三)、组织教学技能 ..................................................................................................... 6

(四)、结束技能 ............................................................................................................. 6

四、课堂教学的实施 ............................................................................................................... 7

(一)、教学对象分析 ..................................................................................................... 7

(二)、课堂教学设计 ..................................................................................................... 7

(三)、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 ..................................................................................... 8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职业,同医生、律师一样,必须经过持续不断的训练才能获得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 教学的重要方面就是教师的质量及其教学中对学员的影响。培训教师的焦点便集中在如何使教师掌握教学技能上。

教师的每项技能都是为了引导学员更好的学习,以促进学员的学习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建立在学员学习的基础之上。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员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它是教师的职业技能。

一、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

1. 对学员进行人生的启发、思想的激励; 2. 鼓励学员去创造、去突破; 3. 激发学员的潜力;

4. 树立起学员学习的信心;

5. 站在学员的角度设计准备教学; 6. 教师授课要有饱满的激情;

7. 能够感染学员,能和学员产生真正的共鸣; 8. 学会在课堂上表演;

二、基本教学技能

(一)、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分为口头表达、教学演示和身态语言(通过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来表达思想)三种形式。教师的语言技能水平,是影响学员学习的重要因素。

教学语言要具备教育性、专业性、科学性(准确)、简明性、启发性和可接受性几方面,要注意语音、语调、节奏、速度。

评价内容

1. 语言流畅,节奏适当;

2. 正确使用本学科的名词术语; 3. 遣词造句通俗易懂; 4. 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5. 感情充沛有趣味性、启发性;

6. 讲普通话字音正确,英语发音标准; 7. 语调抑扬顿挫,舒缓适当; 8. 运用短句,防止语句冗长; 9. 简明扼要没有不必要的重复; 10. 没有口头语和多余语气助词;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训练方法

1. 播放以往教师的课堂教学录音,全组教师进行评价;

2. 每位教师选择针对某一项教学技能进行10分钟的试讲,全组教师进行评价。

(二)、教学案例演示技能

任何类型的演示都有一个过程,一般都是开始于使学员做好观察的心理准备,结束于对学员的核查理解,其间经过案例演示、指导观察、提示重点几个步骤。一般演示程序:心理准备――介绍演示内容――演示案例――指导观察――提示要点――检查理解情况。

评价内容

1. 演示目的明确,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2. 演示案例选择适当,有利于传递教学信息; 3. 演示前对案例、实验等交待清楚; 4. 演示中指导学员理解,强调关键; 5. 演示程序步骤有条不紊; 6. 演示操作规范,示范性好; 7. 演示、讲解结合,有启发性; 8. 演示效果明显,直观性好; 9. 形式多样,增强效果;

10. 演示案例典型,有利理解;

训练方法

结合10分钟课程讲解前,说明几个问题:

1. 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 2. 讲解和演示的结合采用什么方式? 3. 如何组织教学,说明教学过程。

(三)、提问技能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种师生交流的教学技能。提问过程:引入问题――陈述问题――中间介入(处理学员不能作答或回答不完全等问题,注意把握核查、催促、提示、重复、重述、控制时间)――评价阶段(主要有重复答案、重述、追问不足、更正错误、评价、引申、扩展)。

评价内容

1. 提问目的明确,紧密结合教学;

2. 问题有启发性,指引学员学习; 3. 问题的设计适合多种水平学员; 4. 把握提问时机促进思考;

5. 问题表述清晰,语言简明易懂; 6. 有适当停顿,给予思考时间; 7. 提示适当,帮助学员思考; 8. 提问面广,照顾到各类学员; 9. 对答案能分析评价,强化学习;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10. 鼓励学员参与教学回答问题;

训练方法

选择一段课堂提问方面的录音,全组教师进行评价。

(四)、讲解概念、理论技能

原则:运用丰富实例,使学员容易理解;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加深理解记忆;同时多个实例比较,加深理解;使用反例,及时巩固;

评价内容

1. 使学员掌握了概念的目的和意义; 2. 能提供丰富实例,充分解释概念; 3. 对案例分析比较,揭示概念本质; 4. 综合概括有条理,有利形成概念; 5. 概念内涵、外延明确,用词准确; 6. 对概念进行分析,审核理解; 7. 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及时巩固; 8. 能调动学员积极性,促进思维; 9. 语言生动、清晰、简练;

10. 能检查学员理解,反馈强化。

训练方法

1. 选择一段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全组针对引入、实例解释、指导分析、概括定义、巩固运用等进行讨论评价。

2. 选择听取课堂录音,分析讲课实况。

3. 本课程所涉及的英文术语及缩写,包括英文全称解释。

(五)、图、表演示技能

图、表运用得当,往往最能说明问题,方便学员记忆理解。

评价内容

1. 文图准确,有科学性;

2. 层次分明,有条理性; 3. 绘图规范,有示范性; 4. 重点突出,有计划性; 5. 布局合理,有艺术性; 6. 形式多样,有启发性;

训练方法

选择一段教学内容,针对所以图、表进行讨论评价。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六)、教态变化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头语言是控制和抓住学员注意力,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最主要手段。教态变化包括语言、语音、表情、目光、动作等多方面的变化。

教态变化的原则

1. 要充分认识教师的教态对学员的教育作用及情感上的激发作用; 2. 非语言行为的运用必须明白、准确,使学员能准确理解; 3. 非语言行为的运用要繁简适度;

4. 非语言行为的运用要恰当掌握分寸,不宜夸张。

评价内容

1. 态度和蔼,创造和谐课堂气氛; 2. 站立姿势端正,自然优美大方;

3. 注意适度走动,快慢合适、停留得当; 4. 以手势助说话,没有多余动作; 5. 声调、节奏变化,增强语言情感; 6. 注意眼神交流,面向全体学员; 7. 恰当改变交流方式;

8. 交换教学形式,课堂生动活泼; 9. 适当运用停顿,引起学员注意; 10. 注意着装发式,身教言教并重;

训练方法

现场观摩10分钟,然后进行讨论分析、评价。

三、调节控制教学过程的技能

教学过程是通过师生互相作用,不断引导学员学习,逐渐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为了使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掌握以下调控教学的技能:

(一)、导入技能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开始时,引导学员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

导入类型

1. 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法导入;

2. 利用实例的方式导入; 3. 从生活实际问题导入;

4. 提出事物矛盾,设置悬念导入; 5. 以讲故事方式导入;

6. 利用知识技术衔接与转折导入;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典型的导入过程:集中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明确目的――进入新课程。

评价内容

1. 导入的目的明确,有针对性;

2. 导入方法与新知识联系紧密,有启发性; 3. 能从导入自然进入新课程内容;

4. 能够引起学员兴趣,集中注意,有趣味性; 5. 感情充沛语言清晰,考虑语言的艺术性; 6. 面向全部学员;

训练方法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题,为之设计导入方法。(注意你选择的导入方法与课题内容、目的的关系;你的导入方法是如何促进学员学习的?选择是否适当等)

(二)、反馈强化技能

反馈在教学上,是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的过程。强化通过激励、提醒等教学手段巩固加强教学效果。

得到教学反馈的方法

1. 课堂观察(环视、集中注视) 2. 课上提问 3. 课堂考查

4. 实践操作,安排练习

强化的类型

1. 语言强化

2. 通过辅导接近和接触强化 3. 符号强化 4. 必要的重复

评价内容

1. 能随时注意获得教学反馈信息; 2. 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反馈信息; 3. 能利用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4. 对学员的反应能及时予以强化; 5. 给学员的强化、反馈明确、具体; 6. 强化方法适当适度;

7. 鼓励较差学员的微小进步;

8. 内部强化为主,增强学员学习信心,促进主动学习; 9. 正面强化为主,慎用惩罚方法; 10. 强化方法符合学员的年龄特征。

训练方法

1. 讨论:你认为学员的哪些态度和观念对促进学员的学习是有利的?你怎样利用他们,发展他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们?当学员的这些行为出现时,你又如何强化他们?

2. 讨论:设计一个强化表,将带有奖励性的教学活动安排进去。

3. 实践:选择一段教学内容,用提问的方法进行教学,然后分析讨论。

(三)、组织教学技能

教师是课堂的核心,树立教师在课堂的威信,通过良好的组织技能可以更好的引导学员学习。

组织的目的

1. 组织和维持学员的注意;

2. 引起学习兴趣;

3. 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4. 帮助学员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5.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组织的几种形式

1. 管理式组织(课堂秩序的组织、个别学员问题的管理); 2. 指导性组织(实验练习组织安排、课堂讨论的指导组织); 3. 诱导性组织(热情鼓励、设置疑点,激发兴趣)。

评价内容

1. 在组织管理中注意教书育人,明确目的,对事不对人; 2. 能及时对学员进行组织和引导; 3. 组织引导方法得当; 4. 理解学员,尊重学员; 5. 应变能力强,能因势利导;

6. 处理学员问题不焦不躁,沉着冷静;

训练方法

观摩10钟课题教学,本组讨论。

(四)、结束技能

结束是一个任务的完成。结束的过程大体需经过几个阶段: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已学――拓展延伸。

评价内容

1. 结束目的明确;

2. 结束的方式与内容相适应; 3. 使学员感到有新的收获;

4. 强化的方法,增强了学员对课程的兴趣; 5. 使学员的知识得到系统化;

6. 检查学习,达到强化学习的效果。 7. 首尾呼应,互相映照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训练方法

1.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课题,为这个课题设计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束方法。

2. 思考:结束时,你是否感到达到了教学目标?结束时,学员是否感到很有收获?结束时,你是否强化了学员的学习?你选择的结束方法本身是否有趣,是否增强了学员对课程的兴趣?

四、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对象分析

培养对象:非计算机专业为主的需要转行就业人员,属成人教育;开始的学习能力较差,基本上是对所学的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

教学目标

短期认证技能培训和长期的转行就业培训,培养成为IT实用型人才。

对象特点

1. 学习目的明确:他们决心转行,有就业压力,渴望工作,希望学有所成,学习的针对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简单的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这一点有别于传统的学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力求目标明确,使学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实用价值。

2. 其他方面的经验丰富:学员有丰富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经验,他们对老师的授课水平、技术水平,会有很客观的评价,对于教师的授课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足等缺陷都会看的很清楚,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教学水平,想掩饰是不可能的。

3. 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别很大:受年龄和经验及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学员水平不一。这就要求教师多方面的关心和观察不同程度的学员,针对不同学员想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学习好的学员自学后面的课程内容,鼓励学习差的学员,多花时间弥补自己的不足。力图使自己的授课速度兼顾大多数。

4. 自尊心比较强:不愿意被人看做仅仅是被动学习的学生,要求教师能够在心态上能够比较平等的和他们进行教学交流,能够尊重学员,鼓励学员积极主动的学习。

5. 注重学习效率:许多学员还有自己的工作,或报着即将出国的目的,时间意识比较强烈,因此教学必须讲求实效,授课内容必须紧凑,讲课要切合实际,避免拖堂,跑题等现象。

6. 学员和教师的年龄和心理之间差距较小:由于年龄和心理之间差距较小,也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为了能够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就要求教师还要能够在学员面前保持良好的威信和威严。

(二)、课堂教学设计

原则:站在学员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站在学员的角度去想如何讲才能让学员听懂。教学设计主要在于分析学员的学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促进学员的学习,充分发挥学员的特点,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员学习的氛围。

分析教学设计的程序,如图1。

教学设计的主要要素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总的教学目标、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单元目标、课堂具体目标);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2. 教材的分析处理(钻研教学大纲、全面掌握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等);

3. 教学案例的设计(案例的选择、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案例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第一层次:授课过程中,尽量将大的案例分步骤的讲给学员,而且一定要注意边讲边练。注意学员的接受程度。

第二层次:针对所讲内容,在适当的进行一定要分析综合,加深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第三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进行不同的引导,比如基础一般的学员,提醒其注意巩固;对于掌握适中的学员,提醒其注意多练习,掌握应用;对于学的好的学员,做一定知识内容的引申提高(前两种可以在课上或课下,后部分针对个别学员的引申提高尽量放在课下辅导学员练习时,引导学员,尽量不放在课上,避免给学的较差的学员造成太大的压力。

(三)、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员表情、课堂气氛,加强对学员的控制),并对学员的学习予以适当的评价,对学员起到引导、激励、改进、鉴定等作用。

评价内容

1. 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气氛好;

2. 内容安排系统性、逻辑性强,概念科学准确; 3. 问题设计合理、意图明确; 4. 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 5. 能利用非语言的方式辅助教学; 6. 对学员的反应判断正确,反馈及时; 7. 演示案例设计合理,操作正确; 8. 教学案例选择合理,讲解适时; 9. 按时完成课时计划,应变能力强。

训练方法

1. 选择一段课程,说明自己课程设计思路;

2. 观摩一段课堂教学,讨论分析教师观察学员学习效果与对学员进行的评价。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10)

1. _______________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 A.教师素质 B.教学技巧 C.教学技能 D.教学方法 答案【 】

2.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由马斯洛提出的是: A.需要层次论

B.认知失调论

C.自我效能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答案【 】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下学习方式中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背的是____________ 。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探究学习

D. 合作学习 答案【 】

4.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有指导、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两个邻近的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指的是_____________ 。 A.先行组织者 B.范例式教学 C.强化原则 D.最近发展区 答案【 】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时,如何判断学生专心听讲: A.叉臂抱胸,或跺腿颠膝

B.眉头紧锁,摇头挠首或者交头接耳 C.身体后仰,或不自觉摇晃身体

D.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托着腮帮,目光凝视,神情专注 答案【 】

6.分析性提问一般使用哪些关键词: A.选择、分类、列举、应用 B.阐述、比较、叙述、解释

C.判断、评价、证明、你对„„有什么看法 D.为什么、什么关系、什么原理、论证 答案【 】

7._____________被誉为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 A.学会交往 B.学会合作 C.学会表达

D.学会评价 答案【 】

8.课堂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 A.组织功能

B.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C.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D.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答案【 】

9.下面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 能迅速无误地 读出和写出10个生字。C(条件) A(对象) D(标准) B(行为)

B.在热胀冷缩实验中,教师给学生做具体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C(条件) A(对象) B(行为) D(标准) C.依据参考手册,学生能 用正确的格式书写求职信函,无语法错误和拼音错误。C(条件) A(对象) D(标准)B(行为) D(标准)

D.请你 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A(对象) C(条件) B(行为) D(标准) 答案【 】

10.____________是指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以及已有知识和技能基础等的总和。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A.学情 B.教学情境 C.认知水平 D.教学起点 答案【 】

二、多项选择题(4×5)

1.布鲁纳依据他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答案【 】

2.倾听的全面性是指: A.倾听方式的全面性; B.“兼听则明”;

C.倾听内容的全面性; D.倾听对象的全面性。 答案【 】

3.教学语言首先必须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是: A.必须简洁明了; B.使用当地方言;

C.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国家政策法规; D.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答案【 】

4.眼神是最具表现力的体态语言,可以传递出内心深处惟妙惟肖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运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A.注视的方式; B.注视的时间; C.目光的合理分配; D.注视的合理。 答案【 】

5.下面有关听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听课者在听课之前不必设定具体的目的和任务。

B.听课是教师、教研人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工作任务。 C.听课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性活动,但是影响听课活动的主观因素很多。 D.听课是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部门检查、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答案【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10)

1【C】 2 【A】 3 【A】 4【D】 5【D】 6【D】 7【B】 8 【A】 9 【B】 10【A】 10【C】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4×5)

1【ABCD】 2【ACD】 3【CD】 4【ABC】 5【BCD】

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 A )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 的关系。

A、低相关

B、高相关

C、中等程度相关

D、没有相关

E、反比例

( C )

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E、分心 ( C )

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E、对比性 ( C E )

4、“一题多解”属于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敛思维

E、求异思维 ( E )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 ABC )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隐性知识

E、显性知识 ( A )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E、经济和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 ( ABC )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 体现。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 C D )

9、新课改强调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CDE )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E、实习作业法 ( BCD )

11、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E、机械学习 ( ABCDE )

12、教学组织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E、课堂教学 ( ABCDE )

13、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 原则

A、客观性

B、全面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E、激励性 ( ABCD)

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 ( ABCDE )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 ABCDE )

16、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坚持

A、爱与严格要求结合

B、爱与尊重、信任结合

C、全面关怀学生

D、关爱全体学生

E、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 ABC )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D、因材施教

E、教师的“教育机智” ( ABC )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向”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D、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E、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 A )

19、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C、语、数、外、生、地、史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论衡》 E、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

( ACE )20、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B、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D、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 CD )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理论即

A、强化理论 B、刺激一一反应理论 C、潜意识 D、人格三分法 E、社会学习理论 ( AD )

22、注意具有 等特性。

A、指向性 B、稳定性.C、紧张性 D、集中性 E、持久性 ( ABCD )

23、衡量记忆力好坏的标准有: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E、深刻性 ( ABCD )

24、思维过程可概括为 等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具体化与系统化 D、抽象与概括 E、判断与推理

( BDE )

25、下列对气质的看法,正确的是

A、多血质最好 B、气质无好坏 C、气质影响人的工作成就 D、气质主要是遗传的结果E、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

( C( BCDE )

33、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等范畴

A、各科内容学 B、研究性学习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E、信息技术教育 ( C )

3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已经发展的原有能力 E、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 C )

35、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 E、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简答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本题10分)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请你描述一下教师的新角色。

答案要点:教师的角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4.教师是研究者 5.教师是专业工作者

三、分析题(注意:①请你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所掌握的理论对所列的现象进行分析;②请根据自己的类别选做相应的题目。本题20分) ●小学老师必答题

“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像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 “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了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一个孩子回答:“还有三只。”老师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回答,又是一个极现实的回答。可是,老师也断然认为不对。 请你分析:①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类似上述的情况? ②老师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小学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DE )

26、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应从 三个维度去考虑。

①传统教学中老师只能考虑标准答案,缺乏自主性。这是传统考试制度的不良影响;传统课程只重科学,远离生活;只重知识、技能,轻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统评价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儿童自身的经验:

②新课程评价应该是发展性评价。

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应该是“泵”,而不是“筛子”;

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

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评价要带有激励性,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

第五篇:微格教学数学教师基本技能之讲解技能

一、 讲解与讲解技能(讲解是什么,讲解技能,讲解优缺点及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语言向学生描述、分析各种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讲述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为讲解。

讲解又称讲授,它是运用语言对数学知识进行剖析和揭示,从而充分剖析数学事实的外在条件和内在结论等要素,描述数学事实的内涵,揭示不同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领会,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讲解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讲解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行为方式。讲解技能是教师应具备的诸多的教学技能中最基本的、运用频率最高的,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技能。讲解技能是教师传授知识、启发思维、表达感情、传播思想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教学行为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控制教学进度,且具有信息传输密度高、知识面宽等特点。正面的、系统的讲解可使学生少走弯路。

讲解技能有两个显著地特点:一是教学媒体的单一性——以语言为唯一媒体;二是信息传递的单向性——由教师传向学生。

讲解的优缺点

优点:

1、使用简洁方便,经济实用。只要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掌握得好,就能灵活方便的运用讲解技能。操作简单,不需要其他教具。

2、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讲解,教师最容易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展示在学生面前,最易把学生的思维引导着沿着教师的教学意图进行。从而最易实现对教学进程控制,把握教学进度。

3、信息的传输量大,省时省力,高速高效。由教师精心组织,可将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出来。可使学生认知过程减少盲目性,从而使学生高速高效的获得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愿意运用讲解技能。

4、系统性强。教师可以把知识分为几部分,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概念、原理等系统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理论。

5、重点突出,抗干扰性强,对重点和难点部分,教师可以反复强调,大量举证。帮助学生理解,从而避免了枝节问题的干扰。 缺点:单纯地运用讲解技能,也有明显的缺点。

1、其信息传递的单向性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讲解时,学生处于单纯地接受信息的被动地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特别是长时间讲解易使学生不能抽出更多时间主动进行数学思维。

2、单纯的讲解信息通道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因此,信息保持率不高,记忆时间不长。

3、不利于因材施教。因为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在讲解时只能照顾大多数。对于尖子生和差等生照顾不够。

4、不能使学生形成技能。技能的获得只有通过练习,而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只听不练,讲是无法形成技能的。特别对于数学认识结构的建立来说,学生没有独立的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是难以建立正确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

5、教学反馈不易掌握,反馈信息把握的不全面、不准确。尽管教师力图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反馈信息,但所获得的信息毕竟是不全面、不准确的。显然,单纯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长时间单纯地运用讲解技能会使课堂教学走入满堂灌的歧途。

为了避免上述缺点,提高讲解的效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同时运用提问、板书、演示、电教等多种技能,使这些技能与讲解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技能群,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讲解技能的教学目的

讲解技能的教学目的指的是讲解技能的教学功能。从宏观上讲,讲解技能的目的与教学大纲的目标体系是一致的;从微观上讲,每节课的讲解目的与教学目标也是一致的。因此,讲解的教学母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授知识、解难释疑

2、 引导学生、启发思维

3、 传道育人、培养品质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讲解技能

(1)数学的概念讲解

概念讲解需要针对学生理解概念过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切勿面面俱到或讲解过细。在进行概念讲解的时候要清楚学生学习的过程,以便更好的设计讲解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明确数学概念的形成性概念与同化型概念。形成性概念主要是根据概念形成的过程进行定义,例如:函数、反函数、函数单调性、圆锥曲线等等。这类概念的文字定义比较长,设计的数学名词与术语比较多,需要我们对该概念的文字定义相当熟悉。同化型概念主要是某一概念的一个特例,运用一个更大的概念来定义一个小的概念,也就是内涵扩大,外延缩小的概念。例如:用四边形来定义平行四边形,有三角形来定义直角三角形,有数列来定义等差数列。这类数学概念是上一级概念的特例,我们要明确这一概念对上一级概念而言所具备的特点或者行驶就能够把概念讲解清晰。

其次,形成性概念讲解的要点:(1)掌握概念形成过程的固定句式(2)帮学生总结概念形成的要点或步骤。

最后,同化型概念讲解的要点:(1)抓住概念的特点与特有形式(2)运用恰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数学的习题讲解 新课教学中,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公理、定理、性质、公式等有所理解,但让学生直接运用它们去分析、解决问题仍然有不小的难度;习题课教学中,就是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讨论以及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总结归纳出运用基本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从而开阔眼界、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高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习题课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3.

1、讲-练结合法

“讲-练结合法”是习题课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教师对典型例题的详细分析和讲解,总结归纳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在此基础上给出新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进一步总结出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3.

2、讨论-归纳法

对于一些问题,学生解答时很容易出错,这种情况下,可以用“讨论-归纳法”进行教学,即先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暴露出各种错误思路、结论.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3.

3、分析-讨论法

“分析-讨论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某一具体的数学问题,边分析、边讨论,逐步解决问题,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当问题有一定难度,如果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会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时,可以用“分析-讨论法”。这种方法贯彻了启发式教学原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并能发现学生分析问题的错误思路、方法,及时予以纠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4、板演-评议法

“板演-评议法”是教师选择典型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演,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把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暴露在全班同学面前。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进行评议,充分肯定其正确的分析方法与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法,指出努力的方向。这种方法,通过板演能检查出板演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议,能及时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析和小结中及时地指导学生总结习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中常用的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在掌握常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一题多解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生通过评析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用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3)数学的证明讲解

1、四个注意

(1)注意:①公理是通过长期实践反复验证过的,不需要再进行推理论证而都承认的真命题;②公理可以作为判定其他命题真假的根据.

(2)注意:定理都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都是定理.一般选择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真命题作为定理,可以以它们为根据推证其他命题.这些被选作定理的真命题,在教科书中是用黑体字排印的.

(3)注意:在几何问题的研究上,必须经过证明,才能作出真实可靠的判断.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个命题,如果只采用测量的方法.只能测量有限个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是相等的.但采用推理方法证明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相等,那么就可以确信任意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相等.

(4)注意: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①论据必须是真命题,如: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定理和巳知条件;②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于论证的真实性;③论据应是论题的充足理由.

2、逐步渗透数学证明的思想:

(1)加强数学推理(证明)的语言训练使学生做到,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学过的概念和命题,即进行语言准确性训练;能学会一些基本的推理论证语言,如“因为„„,所以„„”句式,“如果„„,那么„„”句式等等;提高符号语言的识别和表达能力,例如,把要证明的命题结合图形,用已知,求证的形式写出来. (2)提高学生的“图形”能力,包括利用大纲允许的工具画图(垂线、平行线)的能力和在对要证命题的理解(如分清题设、结论)的基础上,画出要证明的命题的图形的能力,后一点尤其重要,一般通过图形易于弄清命题并找出证明的方法. (3)加强各种推理训练,一般应先使学生从“模仿”教科书的形式开始训练.首先是用自然语言叙述只有一步推理的过程,然后用简化的“三段论”方法表述出这一过程,再进行有两步推理的过程的模仿;最后,在学完“命题、定理、证明”一单元后,总结证明的一般步骤,并进行多至

三、四步的推理.在以上训练中,每一步推理的后面都应要求填注推理根据,这既可训练良好的推理习惯,又有助于掌握学过的命题.

(3)数学思想方法讲解

在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第一,在教材中充分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有时两者溶为一体(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需要教师在教材中认真加以挖掘。例如,对立体几何教材进行分析时,不仅要把握它的内容、体系、作用等,而且应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认识它的显著特点:将一些空间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去解决;利用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似关系,采用类比思想方法从平面图形的性质去探求空间图形的有关性质;教材较好地体现了立体几何课程体系的公理化特点。再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历

史上就有几何方法、特殊值代入法、逐次逼近法、十字相乘法和公式法等;让学生从数学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角度加以领悟。备课时不仅要明确章节和课时教学的知识点,还要列出知识与思想方法结合的交叉点。譬如,在讲高中《数列》中的数列及其表示时,采用公式法、图像法、递推法、符号思想、集合思想、函数 思想等思想方法;在讲数列的通项公式时,结合归纳法、方程法、待定系数法、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等思想方法;在讲数列分类时,渗透分类思想等。教师在深刻分析教材时,就能够发现数学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能够及时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过程,大体可分为知识发生和应用两个阶段,前者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得到新知识的过程,包括概念的形成与概括、结论的发展与推导,数学思想方法的探求与思考过程等。后者指对已有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和方法的巩固和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实际上,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其思想方法发生的过程,因此,概念的形成过程、问题的产生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和培养的好机会,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渠道。例如,讲授排列的概念时,教师不应直接把定义抛给学生,而应该通过提供现实生活中简单而直观达到感性材料,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实验得到答案,从中获得问题解决的初步体验,再从具体问题及其解决过程概括出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抽象模式。

当然,有些概念本身就蕴涵着某种思想方法。例如,数的绝对值和算术根的概念中就蕴涵着分类思想,涉及绝对值和算术根的问题常须抓住零点分类进行讨论;复数相等的概念蕴涵着转化思想,即利用复数相等定义可以将复数范围的问题转化到实数范围内解决,等等。对于规律(定义、公式、法则等),也要重视其发生过程的教学,教师也应当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的直观背景材料或已有的知识发现规律,不要过早地给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充分的向学生展现自己是怎样去思考的,使学生领悟蕴涵其中的思想方法。例如:椭圆定义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抽象化的思想方法,可以设计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概念的提出过程、结论的探索过程和方程变形的思考过程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运动与变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以及等价证明思想。

第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过程,实质是命题不断变化和数学思想方法反复运用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的观念性成果,它存在于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数学问题的探索与解决,都遵循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数学问题的推广、引申和解决过程既是新的数学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也是数学思想方法深化的过程。因此,在数学问题探 索、解决的教学中,要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对问题解决的统摄和指导作用,要让学生真正领悟隐含于数学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有关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消化吸收成具有“个性”的数学思想,逐步形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思维活动的习惯,这样,在解决问题时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例如:在解题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通过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解题示范,通过范例展现 自己是如何“想”数学,如何“做”数学的。也就是自己是怎样审清题意的,是怎样运用探索法诱发灵感,产生“好念头”的,是怎样对问题进行转化和变更的,是怎样通过解题进行回顾、概括形成方法和模式的,是怎样运用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的,等等。其次,在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开展反思活动。对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广泛联想,探求多种解题方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探索、猜想等良好习惯,而且还沟通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第四,在知识整理总结中概括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隶属性,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该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进行。 由于同一内容可以蕴涵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同一思想方法又常常分布在许多不同的知识点里,从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就体现出一定的“分散性”。这种“分散性”不仅符合数学思想方法的自身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感受、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分散”与“整合”是辨证统一的,注意到“分散”而忽略“整合”也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字思想方法的整体认识和把握。因此,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整理的同时概括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途径。总结与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归纳、提炼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总结与复习的任务之一。知识的总结与复习是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深化、精练和概括,不能停留在把已学过的知识简单复习记忆一遍的水平上,而要促进学生努力将本阶段所学的知识和统领这些知识的的数学思 想方法系统化,从更高的层面系统地理解、把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从整体上去思考新知识是怎样产生、展开、证明的其实质是什么?怎样应用它,等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中学数学教学中讲解的技巧与注意

讲解技能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讲解前,必须明确讲解内容的范围、重点、难点以及与学生已知知识的联系,使讲解过程更集中明了,并且建立在一种知识发展的逻辑必然之中。学生学习的新知假如与其旧知无关,必然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

(2)讲解时,要在学生掌握的全部知识储备中将与解决面临的问题有关的部分抽取出来,作为引导、启发讲解的知识起点,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教师才作详细的讲解。

(3)教师要寻找讲解最恰当的形式,以便使讲解过程更有效率。学得轻松而又所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上一篇:原创读书笔记范文下一篇:应对选课走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