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2022-06-26

第一篇: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马斯洛(1908—1970)现当代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心理学家。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智商高达194的天才。1934年马斯洛获得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51年被聘为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斯洛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并担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斯洛在其心理学理论中指出:“人在满足了生存、安全的需求之后,就渴望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还有人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 如果说弗洛伊德精神学派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本能乃至病态的一面,华生行为主义学派展示了物理、化学的一面,那么马斯洛人本主义学派则展示了人类健康、积极与主动的一面。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追求卓越”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当下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从而,马斯洛心理学又被称为“第三思潮”。

作为任何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是不得不知、不得不研究的一个学派。在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学派以及华生、斯金纳为首的行为主义学派大行其道非此即彼的时代,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异军突起,可以说在第三思潮崛起之后,各种以开发潜能激发动机的书籍充斥着整个书籍市场。《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的代表作,它阐述了动机与人格之间的关系。马斯洛对人格的理解(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二十岁成年以后人格是否会变化)有和其他两个老牌的学派有不同的见地,并且更能为大众接受和获益。

特质心理学的发起人戈登奥尔波特强调人是可以战胜这些可怕影响的人。他写道:“人格并非仅仅是一种存在。”他认为人们从未停止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持这种观点的还有马斯洛。马斯洛作为和奥尔波特同一时代的人,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提出,心理学家不应花太多的精力来研究受损的心灵,他们应该从健康的人格入手,特比是那些完成自我实现的人的人格。马斯洛从研究人性好的一面入手。1954年,他写成了一本叫《动机与人格》的书,阐述自己关于人格的见解。

马斯洛说:“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这种危险状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 他认为,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真诚美好的愿望,都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友谊、宁静和幸福,这主要是因为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而对精神价值的渴望却一直未能获得满足。人们普遍认为:这个社会值得信仰和为之终身奉献的东西太少了,人人都为物质财富的目标而奋斗,一旦得到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种追求的虚幻性,进而陷入了精神崩溃的绝望。马斯洛指出许多“成功人士”患有“成功精神症”,惊呼在我们的时代,“文明已¾¬发展到了一个真正濒临灾难的阶段了”。马斯洛在探讨人性能够达到多高境界的新问题时,他深深意识到,传统科学是否让人的价值的极其危险性和全部科学非道德技术化的严重后果。他发现传统科学具有太多的怀疑论,太冷酷、非人性。他认为传统科学一直宣称它只关注事实的认识,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一种伦理或一种价值体系,它不能帮助人们在善恶之间作出选择”。当涉及人性对事实的认识时,科学常常表现出一种对潜能、对理想可能性的盲目性。

马斯洛认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一个人能充分利用和开发自己的智慧、能力和潜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善自己。马斯洛提出,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的关键不在于基因或者童年经历,而在于他的动机与需要以及他如何去满足这些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描述他的观点,而这一学说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把人们的生活经历做一个组织和概括。就最基础的要求而言,人类必须首先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如食物、饮水、睡眠、性欲;然后,人们才会去追求安全感、爱情;最后才会有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愿望。除了以上这些最基本的动机,只

有完成了自我实现的人才能有那种高层次的需求——追求真理、追求完美、追求公平。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完成自我实现必须首先满足各个层次上的需求。但也有少数的一些人,越过种种基本需求,直抵最高层次。例如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和音乐家们,他们不在乎生活有多贫困也要直接追求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曾出于人生的巅峰。可惜的是这不意味这人人都实现了自我实现,原因是大多数人对人生巅峰的宝贵时刻熟视无睹。

马斯洛要求科学不能排斥价值,要从人性事实的研究中给人们提供生命的意义和理想。 马斯洛认为一般科学模式都是承启于事物、物体、动物以及局部过程的非人格科学,因此我们认识和理解整体与单个的人物和文化时,它是有限的、不充足的。非人格模式的科学不能解决个人、单个和整体的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一种人的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它应具有目标、目的、伦理、道德、意图等因素,认为科学本身就是一部伦理学法规,一种价值系统。主张将价值如事实般得到科学的研究,将价值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将价值研究转向人性内部,使价值研究深深植根于人性现实的土壤。马斯洛认为传统科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一般地解决个人的问题,以及价值、个性、意识、美、超越和伦理的问题。从Ô¬则上讲,科学应产生出各种规范的心理学,诸如心理治疗心理学、个人发展心理学、乌托邦社会心理学,以及宗教、工作、娱乐、闲暇、美学、¾¬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心理学。这种科学是采取心理分析,使其潜力充分发挥。马斯洛的真正意图是在扩展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将科学与价值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研究。马斯洛致力于有关人性的科学事实的搜集,试图使价值论的研究立足于科学的基础之上进而成为“价值科学”,以使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根本有别于古典的人道主义。马斯洛科学与价值的理论大多以笔记、谈话、试验、演讲等方式阐述的,整个思想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较晦涩的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他的深刻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第二篇:动机与人格 读书心得

已经经受了半个世纪考验的,具有相当重要价值的心理学理论《动机与人格》是亚伯拉罕.马斯诺的著作。马斯诺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被赋予“人本心理学之父”的荣誉称号。他是一位极具开发性和创造性的人,其理论对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人性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他还是现代心理学中人本心理学和后人本心理学两个流派的奠基者。

马斯诺的《动机与人格》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馆的理论、需求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无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和高峰体验理论等。即奠定了马斯诺的学术地位,又标志着其“后人本心理学”的萌芽。《动机与人格》自提出以后,一方面得到引用、引导、应用;另一方面也遭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尽管有的批评家试图提出更完整的需求理论,但迄今仍然没有一种需要理论能够取代它的位置。

“人类动机理论”是马斯诺关于需求层次的经典阐述,马斯诺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巧妙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马斯诺指出,所有人类的需要可以根据层次进行排列,从对空气、食物和水的生理需要开始,接下来是心理需要的四个层次-安全、爱、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诺强调,我们的高级需要与我们对事物的需要同样是真实的,不可缺少的。在人类的需要问题上,他尽量避免了行为主义学派和弗洛伊德的过分简单的观点。

“基本需要”的满足中马斯诺讨论了需要层次论的一些含义。包括需要的满足,需要满足的后果,以及需要满足与学习,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病理学与其他各种现象的联系等。

“重新考查本能理论”是马斯诺重新考察传统心理学本能出的理论,这一套理论将生物学的本能概念应用到人类行为之中。本能学派的学者在遗传性的本能中寻找所有行为的根源。而与此相反的是,行为学派的学者倾向用学习来解释所有的行为。在这里,马斯洛总结了在行为主义学者的研究方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他认为,任何人对人类行为的详细观察都显示出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在需求的层次”中,马斯诺探讨了需求层次中的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的差异。他认为高级需要是进化过程较晚的产物,而且在个体中也是较晚发展起来的。越是高级的需要对于维持生存来说越不迫切,其满足越可以被推迟。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够产生更大的幸福感,能够促进个体的成长,而这也要求一个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马斯诺还探究了需求层次的含义。马斯诺的需求层次论是公正地看待人类高级功能的幸福感和复杂性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将人类行为与所有生物的动机。行为放到了一个连续统一体之内。马斯诺还概括了需求层次论对于哲学、价值观、心理治疗,文化和神学的意义。

讲到“非动机的行为”时,马斯诺拓展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把表达性动机行为和艺术性行为也包括进来。与他同一时代的行为心理学家习惯于忽视学习、动机的行为之外的所有其他方面。马斯诺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或有目的的。

马斯诺在“心理病理的起源”中讨论了两种不同的需要受挫的情况。威胁性的受挫可以造成病理表现,而非威胁性的受挫则不会。马斯诺强调,并非所有的受挫都是威胁的。实际上,剥夺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马斯诺还讨论了威胁性和非威胁性的冲突,同时还指出,某些冲突也有其正面的影响。 破坏性是本能的吗?马斯诺指出,破坏性不是天生的,他列举了在对动物,儿童和跨文化行为的研究中得到的证据,这些证据表明,事实上,在健康的、适当的环境下是不会产生破坏性行为的。

在"作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治疗"中,马斯诺将心理治疗与包括威胁、行为完成和需要满足等在内的实验心理学传统概念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承认需求满足的中心理论地位,马斯诺指出,我们可以理解不同的治疗系统都是如何有效地运行的,以及接受训练相对较少的心理治疗师为什么也可以是有效的。他还指出,我们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只能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实现。这些需要包括安全需要、归属需要、爱的需要和自尊需要。他他还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本质上说是具有治疗效果的。

达到正常与健康的方法:马斯诺从统计学、习惯和文化的角度,并从良好的调节和无功能障碍心态的角度,讨论了心理正常的主要含义,他还根据积极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积极的定义。马斯诺将心理健康与自我实现的过程和他的需求层次中与生俱来的其他需要的实现过程相互联系起来。他还讨论了可以自由选择的环境如何成为心理健康的最佳支持。

在“自我实现的人”中,马斯诺描述了他对自我实现的跨时代的调查,他概括了在选择和测试研究对象中使用的方法。这章的大部分都是马斯诺对自我实现研究对象的素质和特征所做的具体描述,具体包括:准确的感觉、自发性、超然、独立高峰体验、幽默感和创造性。马斯诺还指出,他的研究对象还完全不是完美的人,他还讨论了这些人的弱点。

在理解人的动力结构方面,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迄今没有其他理论能够替代的模型。尽管马斯诺的需求层次论影响极大,被广泛引用和介绍。但对其理解却有一些混乱和互相矛盾的地方。心理学界有一个衡量人格理论的价值的六条标准,即涵盖面、简约性、精确性、经验验证性、实用价值和启发价值,但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很难有一种人格理论能够面面俱到地满足这个标准。如果用这六条标准来衡量,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精确性和可测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不足,但在启发价值,实用价值和涵盖价值方面却相当突出。总的来说,应该是相当不错。

我喜欢马斯洛,他对我有很大影响,以前只是浅浅地了解到几大需求层次,但他的《动机与人格》让我对自我实现的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合上书,我想了想自己身边的人,在对待爱情、友情和事业上,有两三个人确实符合自我实现者的特点的,比如他们都强调对别人的肯定、希望他人成长、对个体的独特人格非常尊重,具备这位同伴的胜利感到高兴而不是受到这种胜利威胁的罕见能力;他们很少角色扮演,他们从不伪装无知、掩饰智慧,而是流露本身具备的天真或沉稳,用无邪或是坚毅的眼神和语言,都是他们的本色……。更多的人,仍然奔忙于满足生存和安全需要,仍然被乌云蔽日,他们对高级需求置若罔闻或根本就无暇问津。

当然,马斯洛在强调积极人生上仍然更胜一筹,在他的成名作《动机与人格》中,他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同样的潜能,只是某些人被低级的需求如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所束缚,腾不出精力去追求高级需要,而只有高级需要如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需要,才是人之所以感到幸福的源泉。”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人就像是身在异乡的异客”,自我实现的人的想法特立独行,并不一定按照世俗的要求和别人的眼光行事,对待有制度有瑕疵的社会时,他们更愿意从内部去改良,而不是在对外部的叫嚣中去试图毁灭,我特别赞同这句话。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从外部去改变它,只会出现两种情况:隔靴搔痒或是彻底覆灭。而从个人成长的源头找到问题的根源、从社会的发展的核心找到症结的发端,都可以避免彻底推翻后出现体无完肤的局面。对待个人尤其如此,何苦用外部战争的方式瓦解自己?如果内部的矛盾没有疏通,添加再多的外在社会头衔和位置,对增加幸福感和满足感都无济于事。

生存、安全、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审美……铸成了一个金字塔,前一个需求总是后一个的地基。

我的耳旁能萦绕着巴赫温柔轻快的乐声,想来也是源于此。不管是马斯洛还是巴赫,他们都是灵魂最纯净的天使,带领我走过迷茫,走过痛苦,走过焦虑,人生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最终学会豁然开朗,发现人生的蓝天。

第三篇:动机和人格

第七章动机与人格

 学习目标

 1.了解:动机种类;人格结构;气质与性格特征、气质与性格区别及联系

 2.理解:需要理论;人格理论;人格测验;、气质、性格与因材施教。3.掌握:能力、

气质、性格差异分析及因材施教

第一节 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性质

(一)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以及导致行为指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力量。

 动机的实质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

内部动力。

我国上海市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也曾对上海十区三县的3102名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习不理想,或者说学习困难的学生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主要由于局部偶然的因素引起的暂时性学习困难占18.4%;二是主要由于学习能力不强造成的学习困难占5.7%;三是主要由于学习动机问题造成的动力型学习困难占57.8%;四是主要由于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所引起的整体性学习困难占12.2%。由上可见,近70%学生的学习困难是由于学习动力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障碍而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在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严重的缺陷。如不明白为什么而学习;教育者只重视智力因素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

的培养;并以自己的愿望来代替孩子的兴趣、爱好,从而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

 动机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动机要有目标,目标转化为内

在动力,指明个体行为的方向。

 例如:小明为了在自己生日时,父亲能给买辆自行车而努力学习,争取考100分。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 动机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

动性。

 如:为了消除饥饿,寻找食物;

 为了摆脱孤独,结交朋友。

2、指向功能

 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 例如个体在学习动机支配下,去图书馆和教室学习;在成就动机支配下,选择具有

挑战性的任务。

3、维持和调整功能

 动机的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

 例如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动机使他能够坚持下去,而不会轻易放弃。

 动机的调整功能表现在个体通过行为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更接近目标。

 例如:某学生一直在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却始终没有提高,于是试图改变自己的学

习方法,如向别人请教,或仔细思考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吸取教训等。

(三)动机与需要

 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含义

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

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 表现:生理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

需要起源:由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通常来自内部或外部环境。

需要总是指向客体或事件。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需要的举例:

如“渴”,是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由血液中水分的缺乏引起,并指向水,这种不平衡状态推动个体去寻找水源。

 如“孤独”,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由于缺乏朋友引起,并指向他人,这种不平衡

状态推动个体去交友。

2、需要的种类

 (1)按起源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文化需要

 自然需要(生物需要):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等。反映了人类的生物自

然方面的要求。

 人类自然需要的满足方式不同于动物:

 如饮食需要,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做出美味的佳肴,同时人类进食还要考虑社会

习俗和礼仪。

 社会文化需要: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  (2)按需要指向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为满足。

 如:日常生活用品需要,住房和交通条件需要等。

 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

 如:文艺作品的需要,欣赏美的需要,阅读报刊的需要等。

 对五种需要的分析:

 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构成了不同的等级。

 需要的力量: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力量在减弱。  需要满足顺序:通常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谈到高级需要,但是有时候,高级

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例如有人为了革命事业,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 需要的满足与健康:低级需要又叫做缺失需要,它的满足与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

而高级需要又叫做生长需要,它的满足则可以使人更健康,更有活力。

(六)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

足的对象,从而产生了动机。

 如:热时寻找凉爽的地方,饿时寻找食物,孤独时寻找朋友等。

二、动机与本能

 本能: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人类行为

的原动力。

 如蜘蛛织网。

 本能论:

 詹姆斯提出:人的行为依赖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动物的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

能,如爱、交往、同情、诚实等。

 麦独孤系统提出本能理论:认为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是本能。认

为人类有诸如逃避、拒绝、好奇心、好斗、合群、自卑等18种本能。

三、动机作用形成机制

(一)内驱力     

 内驱力是从生理基础上对动机作用作出的解释。内驱力是机体内部受到需求刺激的

结果。除了需求刺激外,其他的内部刺激也能够形成内驱力。

(二)诱因

 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部刺激。

 诱因: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凡是对人有吸

引力的刺激都可以成为诱因。

 如美食激发进食的欲望,漂亮服装激发人购买的欲望。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

是精神的,如美妙的音乐,欢快的气氛,荣誉、地位等。

 赫尔接受诱因这一外在的变量,把它也作为外在因素之一,改变了自己原来的公式:  P=D×H×K-I

 只有当外在的诱因变成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成为行为的动力。 

(三)平衡作用

(四)期望---效价作用

 1.期待价值理论

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对某个目标的期

待。

 期待分为:

刺激与刺激的联系,如看见闪电,期待雷声。

反应与刺激的联系,平时努力学习,期待考出好成绩。

 韦纳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

如果一个新的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不一致,人们容易归为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和运

气。

如果一致,容易归为稳定因素,如能力和任务难度。

海德还发现,归因会伴随一定的情绪因素,如成功时归为内因,个体会感到更加满

意、自豪。

四、动机强度和作用绩效

Q: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工作效率取决于两个因素:

– 动机本身的强度

– 任务难度

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

第二节基本需要与动机类型

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客观现实

要求的反映,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

一、生理需要

进食、饮水、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和性等。

安全需要

生命、财产、职业和心理安全。

爱与归属的需要

归属、关怀、

温暖、友谊、

爱情、奉献等

尊重的需要

被人尊重、赏识、认可,有声誉、

成就、有影响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探究需要

 人类个体具有探究的兴趣和潜能,如果没有过度的压抑和挫折,新奇和疑问会引起

人们积极的探究。

三、交往需要

他人在场不仅可以降低恐惧,还会增强个体的活动,产生一种社会助长效

果。

四、成就需要

阿特金森的理论说明:高成就动机者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低成就

动机者倾向于选择偏易或偏难的任务。

五、自我认可的需要

 自我认可是主体性需要的主要表现。自我认可是主要表现为,个体自我提高、自我

确证和自主的倾向。

 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在要求必须转化成人的内在需要时,才

能成为行为的动力,如果外在存在要求,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没有当回事,那么也不会产生动机作用。

第三节需要的动态变化

一、需要的冲突及其类型

(一)什么叫做冲突

 冲突:在人们的意志行动中,常常具有两个或以上的目标,但是又不能同时实现,

所以就产生了冲突。

 如一位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既想报北大又想报清华,难以取舍,就产生冲突。  冲突的深刻性:问题越重要,而可供选择的方案又都具有充分理由时,冲突就越深

刻。

 冲突总是伴随着情绪体验:紧张、焦躁、烦恼、心神不宁等。

(二)冲突的种类

 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接近或回避某一目标,据此可以把冲突分成四种类型。  1.趋近-趋近型冲突

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个体,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时就会出现这种冲突。

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2.回避-回避型冲突

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又只能回避其中一个时就会出

现这种冲突。―牙痛与拔牙‖。

3、趋近—回避冲突

 同一目标既可以满足个体的某方面需要,又会使另一方面的需要受到挫折。

 如考试期间复习很累了,想休息,但是又没复习完,所以又不敢休息,就产生了这

种冲突。

4、多重趋近-回避型冲突

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

两方面的作用。这时的冲突叫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 如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如果去外企,工资较高,但是福利条件差,工作不稳定;而

去国家事业单位,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工作较稳定,且福利条件比较好。此时个体需要对多种利弊和得失进行综合考虑,每一个因素都很难取舍。

二、需要的融合转化

三、需要的递进性变化

四、需要的退行性变化

第四节促进学业动机

一、心理学流派的动机观点

(一)动机的行为主义观点

 强化

 正强化和负强化

(二)动机的认知观

 认知派注重对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

(三)动机的人本主义观

 人本主义注重对学生成长的扶助,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罗森塔

尔效应。

二、自我觉知的动机作用

(一)自我效能

 班杜拉提出自我功效理论:人对行为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

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

 结果期待: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估计。如努力学习,可以取得好成绩;坚持运动,有

助于身体健康等。

 效果期待: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个体的自我效能

感。

 自我效能:个体地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判断、评价和信念。

 自我效能感:

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做出行为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  自我效能感建立的四种信息来源的基础:

1、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则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

2、替代性经验,个体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如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

考上学校,增加了自己的信心。

3、言语说服,如他人的建议,劝告,解释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

4、情绪唤起,正情绪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我效能,负情绪则会减弱一个人的自我效

能感。

 韦纳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

如果一个新的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不一致,人们容易归为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和运

气。

如果一致,容易归为稳定因素,如能力和任务难度。

海德还发现,归因会伴随一定的情绪因素,如成功时归为内因,个体会感到更加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意、自豪。

(二)归因

1、社会心理学家对归因的研究

2、韦纳的归因理论 归因的三个维度 内外部(2) 稳定性(2) 可控性(2)

3、归因对行为的激励作用(消极作用)

4、归因训练的重要性

三、自我需要和信念的动机作用

(一)自我价值理论 理解学生,缓解对自尊心的压力,改进自我价值的认识才可能帮助学生。

(二)自主性需要理论 当行为是自愿的,自主选择的时候,就会乐意投入于行动中,并且承担责任。 内在动机是兴趣驱动的,因此是自主性的。

(三)动机的自我理论

四、环境影响与主观需要的交互作用

(一)强化对动机的影响 习得性失助、奖励过当效应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动机的影响 民主、自主的教养方式能提高动机。

五、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四篇:谈作案手法与作案动机的不同推理——《藏书室女尸之谜》读后感

这是马普尔小姐比较著名的案件,对于这部作品读者的评价不一,好像远流的排名在50开外,但是英美地区书迷的评选情况,把它放到第10,谈作案手法与作案动机的不同推理——《藏书室女尸之谜》读后感。在我个人读了40多部作品后,感觉此作品应该排在所有作品的中上没有问题的。大致可以在30位左右。基本上案件从发生到结尾都非常紧凑,也比较精彩。

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依然和过去一样边读边分析案件推理最后的凶手。但是在最后揭露真相之前我得到了两个都可能的、但是结论不同的推理。其实我的第一推理已经猜到了真正凶手,因为我把其作案的手法和细节分毫不差地推理出来了,这大概是在把书读到一半的时候完成的。然而我得不到作案动机的解释,这是让我困惑着的一点。而读到整部作品大约四分之三的时候,我通过作案动机的推理想到可能的另外一种结果。于是在这之间我有了比较大的矛盾,应该说这在我过去读克里斯蒂作品时候不太多见的,通常我都会在合适的时机把作案手法和动机很好的结合起来思考并完成推理的。

在最后马普尔小姐做出了解释,其实之前的第一推理已经是正确的了,她解释了动机的问题,那是个之前没有交代的关键因素,但是要通过丰富的联想去想到的,读后感《谈作案手法与作案动机的不同推理——《藏书室女尸之谜》读后感》。 客观的说,这个解释是行的通的,不过之前没有任何交代而最后揭露的这个关键因素,多少有点没给读者很充分的推理条件之嫌,多少有点小瑕疵。

我不知道一般人读侦探推理小说是喜欢从作案手法入手还是作案动机入手。其实这两点上作为作者创作时更容易做花样的是前者,因为手法上可以根据客观的情况千奇百怪,寻找人类思维的盲点,但是动机上就离开不了人的一些本性了。比如贪婪,妒忌,仇恨,愤怒等等。因此优秀的推理小说家不但要构思出很好的作案细节,不能出现逻辑漏洞,而作案动机的描写也一定要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比如阿婆作品中出色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啤酒谋杀案》就是很好的把两者结合在了一起,这点上《藏书室》确实略显不足。

好了再次完成一次没有什么剧透的读后感,目前正读第45部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我的读后感还会继续,之后我会先写下关于《尼罗河惨案》中的一个细节问题。这部闻名世界的作品,虽然很成功,但是我要在鸡蛋里挑一下骨头,把一个细节放大,让大家探讨下到底这个问题是否合理。

2012-3-31

第五篇:人格与道德、修养

于立新

党员干部怎样才能在群众中享有威信,受到群众拥戴,怎样才能具有领导的魅力,结论是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是党员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来源,是党员干部具有威信和良好形象的内在基础,是树立领导权威的基本条件。人格的力量一旦形成,便能超越时空,超越国界。

人格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工作能力所达到的水准;同时,又能够以感性的形式作用于外部世界,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不愿落后的各个层次的人们,崇尚真理和科学,同样也敬重高尚的人格。从某种高尚的人格中,人们能感受到品端、才高、识高等素质条件所显示的影响力,体验出无数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道理,也能激发出潜藏于内心深层的真挚情感。人格主要不以其能力大小来衡量,不因其地位高低来判定,不因其贫富差异来评价。正如古罗马奥维德所言:“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德。”金钱是有吸引力的,但买不来人格;权力是令人羡慕的,但换不来人格。党员干部具有人格魅力,就能增强其人格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就能更好地运用权力,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具有以一当十的力量,更好地团结和带领群众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所谓人格,就是指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起码的素质要求和行为规范,它体现为人的尊

1 严和自立意识。在古代,格的原始意义指方形的框子,引申意为法式和标准。因而合乎做人的标准就称有人格,不合乎做人的标准就叫无人格。所谓人格,是指人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马克思指出:“主观性是主体的规定,人格是人的规定。”人格不是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以社会性为主的多种属性的综合表现。人格是在人生理和心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交往而产生的。人格是一个人的志趣、能力、心理、气质的集中表现。高尚的人格是一个人的志趣、能力、心理气质的集中表现。高尚的人格是一个人知识积累、智慧力量、道德修养和意志磨炼的结晶。完美高尚的人格是伟人、圣贤、英雄的特征,不健全的人格将导致个体走向失败甚至犯罪。

心理学家说人格是指人的心理特征,是“健康的人”。社会学家说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伦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人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是“道德主体品格的总和”。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做人的尊严和为人的品格之总和。人格是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尺度。人们往往以人格的高低来综合评价一个人的德性如何。这种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为人的态度是否正直诚实,待人的态度是否忠实信义,处事的态度是否主持公道。高尚的人格是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为核心的行为特征的总和。人们平常说某领导人格高尚,主要是从道德方面给人的评价。领导干部高尚人格的影响力,是指由领导干部的职务、地位、权力以外的东西所形成的影响力,即由其道德品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所组成的,它是

2 比权力更持久、更有效的领导力量,起到一种很强的引导、辐射和带动作用。这种人格越是高尚,越是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因而受到崇敬。

人类的人格意识、人格尊严和理想人格追求,是文明发展的产物。柏拉图认为,对执政者的人格要求是智慧,对武士的人格要求是勇敢,对平民的人格要求是节制,达到了这些要求,整个国家便实现了正义。中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人格的探求。如孟子强调做人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认为人的人格尊严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超过了生命价值。庄子也提倡崇高人格。他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认为圣人具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独立精神和自主精神。墨子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古代还有“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以及“富贵何足求,节操为可尚”等主张,常常把气节视为人格最重要的因素。“一股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都是对优秀人格的诠释。古人还分别从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掌握智能、须有志向来定位人格概念,旨在教诲和警戒人们懂得怎样做人,勿为“禽兽行”。

完美的人格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和要求。追求完美人格的志士仁人,在中国历史上不是寥若晨星。他们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不是由于他们是否手握大权,而是由于他们具有高尚人格。“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为保持高尚的人格,决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他犹如南国的

3 橘树“独立不迁”,又如清秀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为追求光明美好的政治理想,他愿上下求索,甚至不惜生命。

陶渊明为保持高尚的德操、纯洁的人格,在为官期间不搜刮民财,不贪污受贿,不拍上司马屁。陶渊明一向看不惯依官仗势的督邮们,不肯接受低三下四的屈辱,装不出一脸假笑,不善于点头哈腰。他说:我可不愿为这五斗米的官俸,去向这种势利小人作揖打躬!于是毅然解印辞官,归隐庐山田园,躬耕陇亩,过着贫士生活。他一边耕种,一边呤诗作文,讴歌劳动,讴歌淳朴的田园生活,给人一种美的意境。如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的人生态度十分达观,无穷达之念,无贵贱之忧,无生死之虑。陶渊明的高尚人格对世人影响较大,如“不为五斗米折腰”被后人广为传颂。

范仲淹“先忧后乐”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饱含着他的政治追求和崇高人格。范仲淹“先忧后乐”精神,受到海内外人士的褒扬。范仲淹当年这样说,也这样做。他任苏州知州时,在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盖住宅,后闻知是块贵地,便毅然放弃,说与其“我家独占贵地,倒不如让出建学”,于是捐地建学舍,成立了苏州州学。

峥嵘的岁月,跌宕的生活,艰苦的环境,能够进一步锻炼、塑造和考验一个人的人格。高尚的、理想的人格,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波澜壮阔和曲折艰难的一生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据《天地正气》一书记载,“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同志在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对党和人民仍然始终保持着充分的理

4 解和信任,由衷地说出了“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样的至理名言!一些党内同志和一部分群众对刘少奇同志曾经有过误会,但他独自承受着这巨大的痛苦,直到逝世,他对党、对同志、对人民从未有过任何怨言!正如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要求的,共产党员要能够经得起各种打击,在受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和指责而暂时孤立时,甚至因此而牺牲生命的时候,也能够逆潮流而拥护真理,绝不随波逐流。他默默无声地走了,把对共产党员的期望,变成了自己忠贞实践的诺言!刘少奇同志是一个纯洁正直、光明磊落、道德高尚的共产党员,是在党内和国内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切优秀共产党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高尚品格的结晶,也是刘少奇同志自己的人格、思想、风范的写照。他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当作自己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看得重于泰山。他的优秀品格,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敬仰。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和光辉的形象,将永远铭刻在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心中。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说:“刘少奇同志言行一致。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广大党员提出的党性锻炼的要求,自己都以身作则地实现。”

梁衡同志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年的文章中,评价周恩来有惊人之“六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不怨、去不留言。周恩来的六个“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公私之分古来有之,但真正的大公无私自共产党始。周恩来长期处于手握党权、政权的地位和身处各种矛盾的煎熬,但他总是甩掉自我,将公私关系处理得这样彻底、完美,达到如此绝

5 妙之境。梁衡同志在文章中说,50年来周恩来亲手托起党的两任领袖,又拯救过共和国的三次危机,遵义会议中扶起了毛泽东,“文化大革命”后期,他托出邓小平,作为两代领袖,毛邓之功彪炳史册,而周恩来却静静地化作了那六个“无”。建国后,他首治战争创伤,国家复苏;二治大跃进灾难,国又中兴;三抗林彪江青集团,铲除妖孽。而他在举国狂庆的前夜却悄悄地走了,走时连一点骨灰也没有留。

许多伟人和志士仁人认为人格的力量,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改善社会道德风尚。如激励人们“见贤思齐”,弘扬志士仁人、英雄豪杰、清官廉吏的风范,发挥理想人格的示范、辐射、引导作用。

党员干部的人格,就是党员干部的品德资格和为人民服务的品格,这是古代志士仁人所不可比拟的人格。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很重视党员干部的人生追求和人格培养,强调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用高尚的品格影响人,用感人的事迹鼓舞人,用凛然的正气激励人。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言行展示着高尚的人格力量,成为人们崇尚的偶像、社会的灵魂、正义的化身、学习的典范。

瞿秋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受到鲁迅的敬重。而对民众遭涂炭、陷水火,瞿秋白甘愿舍弃自己的才华而去救国救民。他曾是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主持过“八七”会议,领导武装斗争。1931年后,他被王明等人排斥于中央领导机关之外。此后,在上海同鲁迅合作,领导革命文化运动。鲁迅曾送他一

6 幅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1935年2月,他被叛徒出卖被捕,没有被蒋介石威胁利诱所屈服。就义前,瞿秋白唱起自己翻译的《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令敌开枪,没有一点死的畏惧。他在临死前写下一篇《多余的话》,仔细地解剖了自己的灵魂,使自己高尚的人格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据《领导科学》刊物记载,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红军穿着单衣冻死在一棵大树下。有的同志愤怒地要去找军需处长,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熟识的同志却含泪相告,这位冻死的同志就是军需处长本人。他把东西都发给了大家,却没有给自己留下应得的一份。

在20世纪60年代,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雷锋同志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活着不是为了贪图安逸,不是为了金钱,他对人生的目的有着像东海升起的旭日那样辉煌壮丽的境界,正像他自己说的:“„„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因此,他把自己短短的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邓小平同志当年的题词说:“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8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应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培养和弘扬高尚的人格品质。”现在,我们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一个伟大复兴的新时期。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只靠发展物质文明,不注意精神

7 文明建设不行;只靠以法治国,不重视以德治国也不行。法治治人,而德治治心。作为党员干部,应当具有时代所赋予的品质特征,而且应该具有传统的优秀品质,从思想品德、学识才能、工作态度到日常行为,都应该注重人格的优化和形象的塑造,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加强人格修养,追求崇高的人格,就要自尊自重。换言之,自尊自重是形成崇高人格的内助力。作为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资历深浅、财富多寡、相貌美丑,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名誉,而不是看不起自己,都要固守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家园。对金钱、官位,应当看得开一些,看得淡一些,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的私欲。不论处于何时何地,对那些“身外之物”,都不要低下高贵的头颅,不向他人卑躬屈膝和阿谀奉承,不能没有羞耻感,也不容许他人歧视、侮辱自己。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时,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只是坐在树下歇凉。有人便问:你何不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解渴要紧。许衡摆手道:梨虽无主,而我心有主!这位学者在天下熙熙,好多人为利来,天下攘攘,好多人为利往的环境下,将“我心有主”付诸于行,真称得上是“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向”的典范之一。

8 历史上确有一些不能自尊自重、向他人曲意迎合、卑屈谄媚者。汉文旁时,有个叫邓通的人,除了会划船,“无他能”,唯有“独自谨身以媚上而已”,并因此而得到汉文旁的宠信。有一次,汉文旁患病生疮,邓通便“常为帝吸吮之”,用嘴将疮中的脓血吸出。这番举动使汉文旁对其更加宠幸,加官至上大夫,赏赐财物无数。虽然邓通成为“财过王者”的暴发户,但失去了做人的品德、做人的尊严,被后人耻笑。做到自尊自重,就要经常自我反思,自我陶冶,对思想深处非道德的“灰尘”、“污点”进行自我冲洗。应抛弃为个人的升迁而阿谀奉承,不择手段地跑官要官,踩着别人往上爬;应克服摆官架子,颐指气使,不一视同仁,称王称霸;防止任人唯亲,搞人身依附关系,拉帮结伙等不自重行为。应坚持一以贯之地做到不为权财酒色所迷惑,不为世俗虚名所困扰,上交不谄,下交不傲,憎恶人,亲贤人,远小人,帮穷人;顺利时不狂妄,得势时不仗势,失势时不附势,受到挫折不沮丧,对能者不妒,对弱者不歧,执著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人的道德品质不是遗传的、天生俱有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而逐步形成的。高占祥同志说:“道德修养是人格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人格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它在人格形成中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可以说,道德修养决定人格的本质,有什么样的道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格。”因而,要优化自己的人格,就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易经》中说:“不恒其德,无所容也。”人不能永远保持高尚的道德,就无法立身于世间。《诗经•小雅•车辖》说:“高山仰止,

9 景行行止。”意思说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一定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直的人,一定会有人效法他。“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意谓品德不好而地位尊贵,缺少智慧却计谋要事,能力不足而责任重大,这样的人很少有不遭祸的。可见,加强道德修养对于党员干部在世间做人、从政都是尤为重要、不可忽视的。要想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首先必须堂堂正正做人,先在思想境界、道德品质上加强修养。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如果连做人都不会,“人性不怎么好”,怎能做一个群众称颂的好“官”?如果说,做人事关人品,做“官”涉及党性,那么,做人就要有好人品,做官要求高尚的人品和较强的党性相统一。好人未必是好“官”,但对好“官”的要求必须首先是好人。如果没有好的人品做根基,那么从政肯定要跌跤子,甚至会酿成祸患。因此,为官者切莫忽视做人———做本分人、正直人。要从一言一行做起,一分一秒、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民间谚语说:“马美在奔跑,人美在德高。”“桂花香飘千里,德高受人尊敬。”意大利有一句格言:“不朽的名誉独存于美德之中。”意大利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道德是文明净土上清香扑鼻的芳草。法国雨果说:“道德是文明净土上开放的真理之花。”加强道德修养,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内容是吸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依照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进行反省、检查、自我批评和自我解剖,在工作实践中形成高尚的情操,达到应有的境界,使自己沿着道德的阶梯去攀登浩然伟健的理想人格之制高点。道德修养不能离开实

10 践,离开实践的道德修养,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加强人格修养,贵在自觉,贵在无形,重在努力做到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凡事出以公正。多一分公心就多一分人心。人格的巨大力量,归根结底在于它能够赢得人心。培养崇高的人格,应培育良好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情操。中华民族以儒雅文明著称于世,许多志士仁人和革命先辈追求高雅情趣,体现了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和感悟。

孔子有赏兰之雅好,曾赞美“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李白赞美:“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王昌龄喜爱荷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邹登龙:“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古人还爱用荷叶作杯,用荷叶编织衣物,并以穿“荷衣、荷裳”象征高洁。如屈原《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之诗句。周敦颐《爱莲说》中赞美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陶渊明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赞美菊花独立寒秋的品格,表现他要坚持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刘禹锡喜欢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陆游一生爱梅:“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郑板桥为人品德犹如翠竹清风,贤贞而高洁。他于61岁时罢官归里,曾画竹题诗留别潍县父老:“乌纱掷去不为官,橐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渔竿。”

董必武喜爱赏竹,曾赋诗:“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一代伟人毛泽东,除酷爱读书外,还喜欢赋诗、书法、游泳、登山、赏雪、观海

11 等等。周恩来住所的西府海棠,是他观赏怡情的心爱之物。夫人邓颖超曾专门给出访国外的周恩来寄送海棠花瓣之事,至今传为佳话。陶铸敬佩松树挺直不阿、不畏寒暑、大义凛然的品格,有一段广为流传的精彩论述:“„„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陶铸赞颂松树的风格,也是他人格的写照。邓拓最喜欢山茶花:“红粉凝霜碧玉丛,淡妆浅笑对东风。此生愿伴春长在,断骨留魂证苦衷。”———深情地称颂山茶花即便枝折花落,仍然不肯凋谢,始终要把自己的生命献给美丽的春光。

党员干部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有许多途径可以选择,如赏赏花、书法、赋诗、听音乐、跑步、登山、游泳、打球、读经典名著、观大海日出、看荷塘月色、涉清澈流溪„„无数事实证明,不断追求高雅的情操,可以弱化物欲膨胀,这样有利于培养高尚的人格。因而,应当培植高雅的情趣时尚,努力营造绚丽多姿的精神家园。(作者单位:辽宁省委党校)

上一篇:都江堰市北街小学下一篇:贷款两种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