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个功能集合的空间组织方式——以某市市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例

2022-09-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入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综合类文化活动中心在群众休闲娱乐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拥有超过60万个各级各类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功能也由单一的功能逐渐变得越来越综合,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 对综合类文化活动中心空间组织方式的研究逐渐凸显出了其必要性。

综合类文化活动中心通常由多种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组成, 以某市市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例, 综合了该市青少年发展中心、全民健身馆、妇女儿童中心、群众艺术馆四个均可独立运行的功能空间。将这四个功能不同的空间组织在一个建筑体量里, 空间组织方式上有不小的挑战, 本文以该项目为例, 对多种功能集中在一起时的空间组织方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1. 项目设计背景

某市市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位于该市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内, 是未来该市的文化体育中心。本项目地块, 北侧与南侧城市主干道, 东西两侧为城市次干道, 东西长约430米, 南北约180米。

市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规划净用地面积6.2万㎡。建设内容包括青少年发展中心3万㎡、全民健身综合馆3.4万㎡、妇女儿童中心2万㎡、群众艺术馆2.5万㎡。建筑限高<100米。

2. 市民活动中心功能分析

2.1 功能布局

市民活动中心包括青少年发展中心、全民健身综合馆、妇女儿童中心、群艺馆新馆四个场馆。各个活动场馆的功能如下:

全民健身体育中心:游泳馆、综合健身馆、羽毛球馆、篮球馆、排球馆、乒乓球馆。

儿童妇女活动中心:陈列展示厅、培训教室、蓓蕾亲子园、蓓蕾体验创意园、家庭课堂、婚恋课堂。

青少年活动中心:社会角色体验、消防逃生体验、自然灾害体验、美术书法活动室、棋类活动室、青少年宿舍、儿童剧场。

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舞蹈排练厅、多功能报告厅、戏曲/合唱排练室、器乐排练室、美术书法工作室、剧院、独立办公室。

2.2 不同功能空间内行为分析

2.2.1 行为分析一:身份互动体验

该项目包含多种文娱活动的功能, 如亲子乐园、棋类活动室、模型展览等。此类活动的特点在于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能够吸引较多外界的人围观, 并且使得围观者产生兴趣, 参与到活动中来, 即参与者与围观者具有较强的角色互换性。因此文娱活动空间不应仅局限在某个封闭空间内, 而应该将该功能所属的空间与外界相连接, 形成开放式的活动空间。

2.2.2 行为分析二:观演交互体验

该项目中有大量的体育健身项目, 如篮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等, 根据设计要求, 几个建筑单体对这些体育设施可资源共享。体育类项目具有较强的表演性, 运动员和观众互动性较强, 运动员不仅对空间环境有物质需求, 更多的有一种获得关注的心理需求, 场外观众的互动参与会对运动员起到积极作用, 使整个活动变得更加有趣。

2.2.3 小结

通过对多种场所公共空间的观察, 我们发现公共活动空间里的活动多具有互为观演的特性。因此, 当四个建筑单体聚集在一起时, 需要产生一个具有真正生活体验的集合体, 这个空间必将是一个多种公共活动空间相互穿插交织后的衍生体。

2.3 空间分析

从管理角度分析, 四个场馆和剧院应各自独立设置, 通过功能的组织将各类建筑的管理办公功能相互连接, 加强整体管理系统的可变性。但从功能粘合度的角度出发, 各类建筑功能相近的空间应设置在一起, 将私密性较强的空间集中在一起, 形成线状结构, 公共性较强的集中在一起, 形成网状结构, 穿插交织后, 各类功能空间以立体形式呈现。

从使用角度分析, 北侧外界的开放性优于南侧, 因此将各类场馆公共活动区域集中在北侧部分, 各类场馆的后勤及办公部分布置在南侧部分。公众入口面向北侧公共文化服务区一侧敞开, 后勤及办公入口全部安置在南侧, 使公众与内部人员的交通有序分离。

3. 市民活动中心空间组织方式

3.1 一层空间布局

西侧为全民健身中心的游泳馆, 紧邻公共活动空间, 南侧为大型培训教室、报告厅及公共食堂等, 通过展厅与通道结合的形式贯穿建筑。东侧为儿童剧院及群艺馆剧场, 两个剧场合二为一。剧院南侧设立演员和后勤的独立出入口, 并布置演出后场空间。

3.2 二层空间布局

建筑二层中庭为整个建筑公众活动的核心空间, 青少年发展中心及妇女儿童中心活跃的体验区及文艺活动区布置在中庭之中, 不但达到了相互交融的使用效果, 而且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中庭面积浪费的问题, 使休闲功能及活动功能融为一体。东侧为群艺馆的业务用房部分, 相对独立, 避免了与活跃区域干扰的问题。

3.3 三层至顶层空间布局

西侧超大中庭通高, 健身综合馆功能为器械健身、乒乓球馆, 在顶层则是篮球等对跨度要求较高的功能空间, 可充分发挥结构与建筑空间统一的功效。青少年发展中心及妇幼中心的功能为办公, 相对隔离, 且通过北侧可观察到中庭公共活动区域。东侧群艺馆功能为独立办公, 可灵活设计。

4 小结

传统的公共活动空间里, 各项活动相互独立, 观众与活动者, 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之间呈线性结构;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里各项活动具有互为观演的特性, 观众与活动者, 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网状联系结构。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入, 对综合类文化活动中心的需求越来越多, 本文以某市市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例, 对多个功能集合的空间组织方式进行了简单探讨。此类建筑为多个功能集合的空间形式, 通过对使用者的行为分析, 以及从各类功能粘合度、管理角度、使用角度的分析, 可知综合体最终必会是一个多种公共活动空间相互穿插交织后的衍生体, 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网状联系结构。

关键词:集合,空间组织

参考文献

[1] 刘雪娇、侯斌、黄亚莉, 《全面健身体育场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体育文化导刊, 2012年5月第5期

上一篇:《电工技术》课教法优化的思考下一篇:西南物流配送中心综合服务区钢结构厂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