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业文化实施方案

2022-09-14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企业文化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中企业文化实施方案

跨文化企业并购中企业文化融合问题研究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纽带。企业没有文化,企业就缺乏价值观、方向和意志。企业缺乏企业文化,企业就无法在充满各种风险且变化多端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同时,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创新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 企业并购重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并购重组日益受到许多跨国公司乃至国家政府的极大关注。在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也得到了企业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企业并购重组成为国有企业优化结构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形式。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集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企业并购能否取得成功,企业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企业...企业文化研究与建设实践

青啤厦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例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具备先进的企业文化。作为集团下属单位的子公司,在集团企业文化框架内如何创新性地建设子公司企业文化,是众多国内企业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对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进行了归纳和提炼。 通过分析青岛啤酒集团(以下简称青啤公司)企业文化,达到系统认识企业文化的目的,避免以狭隘的视角研究企业文化。本文对青啤企业文化从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三个层次分别作了概述,三个层次以精神层为核心,以制度层为途径,以物质层为表现形式,体现了青啤公司企业文化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作为青岛啤酒的子公司,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实践和创新,青岛啤酒(厦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公司)在青啤企业文化的引导下,完整而创新性地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子公司企业文化,完整性体现在将企业文化作为体系来建设,从精神层、制

度层、物质层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中文名】 王玥;

王玥;

曾长秋;

中南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200

2硕士

中南大学

2002-07-22

知识经济; 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 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

【英文关键词】 Knowledge-based Economy,Enterprise Culture,Corporation Identity,Innovation,Enterprise Culture Development;

【中文摘要】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国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年代,是管理科学的一个新发展,已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所面临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文化与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我国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文化构建的总体思想,即:以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础、以人为本、借鉴外来优秀企业文化、并具体运作于企业形象策划。从实践的角度,指出在总体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企业文化应按照调查分析现状、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目标、采取措施培育新型企业文化、评价并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等步骤,分期实现。

【英文摘要】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culture that is emerged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becomes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rial theories. The thesis is mainly abort the necessity and meaning of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by discuss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ircumstances that our enterprises are facing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enterprise culture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long-time manage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more, the article has discussed about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enter...【DOI】 CNKI:CDMD:2.2002.080698

企业文化评估研究

【英文题名】 Research on Corporate Culture Assessment

【作者中文名】 江翱;

【导师】 李军波;

【学位授予单位】 湘潭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企业管理

【学位年度】 2007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湘潭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8-04-0

1【关键词】 企业文化评估; 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能力成熟度模型;

【英文关键词】 Corporate Culture Assessment;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Culture; Corporate Cultu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中文摘要】 在现代管理中,无论是为保证各种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而理清“管理情境”,还是为真正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实效化而找到方向,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准确而全面的描绘出企业文化的状况,认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因此如何通过对企业文化这一复杂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估,不仅是国际管理学界不断努力的方向和企业文化研究的前沿课题,对企业来说,更有着其重要的意义。 要想全面了解企业的文化状况并使评估具有指导意义的话,就必须既从“文”——企业价值观——的内容来评估,又从“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来评估。如果说管理是种庄稼,其使命是多打粮食的话,那么文化则是土壤,其使命是使土壤更肥沃。很多企业在有意识建设企业文化之前,恰恰忽略了企业自身状况的问题。不看到真正的需求和差距,不针对具体的需要进行建设,又如何使土壤更肥沃?另外,根据美国过程学派的核心概念——即只要过程上正确及构成过程的解决方法正确,其结果就能够实现预定的目标。而我国企业文化实践中不乏出...

【英文摘要】 In modern management, whether to understand“management situation”for en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or to find the direction for realizing the scientific, precise and effective corporate culture management, the most pressing issue is how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accurate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erefore, how to assess this complicated system scientifically not only is corporate culture research topics at the forefront or th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academ...【DOI】 CNKI:CDMD:2.2007.2157

5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汪海群. 核心价值观在企业中的内化分析[D]武汉大学 , 2004 .

[2] 周惠. 基于目标度量和预估技术的软件过程评估[D]河海大学 , 200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黎红雷. 科学与人性: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两难选择[J]管理世界 , 1989,(06) .

[2] 陈至发. 跨国战略联盟企业文化差异分析的一个理论框架[J]当代财经 , 2005,(04) .

[3] 魏光兴. 企业文化竞争力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 2004,(02) .

[4] 陈传明,张敏. 企业文化的刚性特征:分析与测度[J]管理世界 , 2005,(06) .

[5] 卢纪华,刘颖.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战略支持性文化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模型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01,(01) .

[6] 李军波,江翱. 企业文化管理中的一体化原则[J]山东纺织经济 , 2006,(06) .

[7] 李军波,江翱. 企业文化评估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5) .

1] 黄楫. 文化交流与越南本土文化的形成[J]东南亚之窗 , 2007,(01) .

[2] 茶世俊. 教育政策的权力分析刍议[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 2003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95 条

[1] 胡光威. 中国华录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 2003 .

[2] 王慧慧. 莱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2006 .

[3] 马昭. A公司企业文化评估与重塑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 2006 .

[4] 于天军. 中美证券市场比较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 , 2006 .

[5] 徐姗姗. 跨文化传播与渗透的新范例[D]华中师范大学 , 2006 .

[6] 王宁. 母子公司文化控制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 , 2006 .

[7] 刘琳琳. 基于文化的企业集团竞争力的提升[D]山东大学 , 2006 .

[8] 沈荣. 基于战略分析的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 2006 .

[9] 杨庆斌. 中烟公司贵阳生产点原料分公司人力资本管理探讨[D]贵州大学 , 2007 .

[10] 隋吉平. 龙发股份发展之路[D]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02 .

>>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4 条

[1] 白兴发. 彝族禁忌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 , 2001 .

[2] 陆玮. 大亚湾核电跨文化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 2005 .

[3] 石秋仙. 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D]山东大学 , 2005 .

[4] 冯健飞. 老舍叙事作品悲剧品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 2005 .

[5] 沈满洪. 水权交易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 , 2004 .

[6] 曲延芬. 所有权、规制与绩效[D]山东大学 , 2006 .

[7] 杨卫. 高技术企业的区域产业生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 2003 .

[8] 彭文钊. 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 , 2002 .

[9] 朱金瑞. 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及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 2005 .

[10] 唐丽芳. 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 , 2005 .

>>更多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81 条

[1] 汪晓方. 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信用问题[J]法制与社会 , 2006,(04) .

[2] 姜生俊,贾丹荣. 关于税务文化建设评定体系的研究[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 2006,(21) .

[3] 宋联可,杨东涛,魏江茹. 和谐文化对工作生活质量影响[J]管理现代化 , 2006,(05) .

[4] 衣俊卿. 论哲学视野中的文化模式[J]北方论丛 , 2001,(01) .

[5] 冯祖贻. 全面研究贵州佛教史的开拓之作——王路平教授《贵州佛教史》介绍[J]贵州社会科学 , 2002,(06) .

[6] 李克昌,杨发林,于钊,辛健. 开发岩画资源 发展草原文化生态旅游业[J]草业科学 , 2004,(12) .

[7] 欧阳红兵. 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 , 1999,(01) .

[8] 洪晓楠.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论杜维明的文化哲学思想[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01) .

[9] 潘维贤. 结构性竞争战略在高校勘察设计单位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2003,(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刘蕾. 信息化下的传媒组织结构[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 [C], 2007 .

[2] 郇成昌. 低成本战略在井下矿山企业的实施措施[A]鲁冀晋琼粤川六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C], 2007 .

[3] 乔梁,孙玉平,陈锴,陈未杰,曾新榕. 组织环境目标管理问题的研究[A]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7)第十四届年会暨“绿色奥运 清洁发展”主题论坛论文集 [C], 2007 .

[4] 王云峰,丁明磊. 组织协同领导过程与领导机制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C], 2007 .

[5] 陈若. 烟草信息化与企业变革管理之关联研究[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C], 2007 .

[6] 应博群.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增值业务信息化管理的探讨[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C], 2007 .

[7] 岑家辉. 高中学校内部冲突管理的研究——以教师为主要观察点[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 [C], 2007 .

[8] 陈丽萍. 高校管理中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分离与交错[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C], 2008 .

[9] 郭强华,柏恒.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研究——戴梦德集团公司调研报告

[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 [C],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陈至发. 跨国战略联盟企业文化差异分析的一个理论框架[J]当代财经 , 2005,(04) .

[2] 马力,曾昊,王南. 企业文化测量研究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03) .

[3] 刘中露. 战略支持性企业文化[J]商业研究 , 1998,(07) .

[4] 魏光兴. 企业文化竞争力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 2004,(02) .

[5] 杨政. 关于建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 , 1999,(11) .

[6] 陈传明. 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超越[J]管理世界 , 2002,(06) .

[7] 李军波. 企业文化理论溯源[J]经贸导刊 , 2003,(Z1) .

[8] 卢纪华,刘颖.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战略支持性文化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模型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01,(01) .

[9] 田立新,李生红,顾建荣,顾尚杰. 软件过程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 , 2001,(02) .

[10] 张宇,贲可荣. 小型软件开发单位软件过程改进模型探讨[J]计算机应用研究 , 2001,(11) .

【相似文献】

[1] 蔡爱萍. 文化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7

[2] 顾红. 攀钢企业文化探讨[D]. 四川大学 , 2002

[3] 张宝发. 建设卓越的企业文化[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5

[4] 陈东. 解析山东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及现实意义[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5

[5] 银有刚. 保定钞票纸厂企业文化体系设计[D]. 清华大学 , 2004

[6] 张守宝. 中国企业文化变革方向的探讨[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5

[7] 王周火.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广东工业大学 , 2005

[8] 彭巍. 中铁17局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的塑造[D]. 西南交通大学 , 2003

[9] 黄爱生.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塑造[D]. 华中师范大学 , 2004

[10] 王辉. 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 湘潭大学 , 2008

第二篇:中、日、美企业文化

 中国

1. 华为

企业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其在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释放个人潜能,丰富家庭生活,激发组织创新。华为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推动世界进步。华为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由员工持有全部股份的民营企业,目前有18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文化:

发展理念——"狼群"战争文化 精神——吃苦耐劳敬业艰苦奋斗 垫子文化——积极进取、奋力拼搏

2. 比亚迪

企业介绍: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1211.HK),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天津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将近20万人。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平等、务实、激情、创新 发展理念——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员工关怀——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品质文化——造物先造人、认真度  日本

1. 三菱

企业介绍:

三菱集团(Mitsubishi Group)是由原先日本三菱财阀解体后的公司共同组成的一个松散的实体,Mitsubishi这个名字中的mitsu表示"三",而bishi表示"菱角"。第一家三菱企业是岩崎弥太郎于1870年(庚午年)接手官方经营的长崎造船厂,1873年造船厂更名为三菱商会。接着三菱开始涉足采矿、造船、银行、保险、仓储和贸易,随后又经营纸、钢铁、玻璃、电气设备、飞机、石油和房地产。现在三菱已建立起一系列的企业,在日本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企业文化:

经营理念——

1、贯彻顾客第一的信念,通过公司活动贡献于社会进步

2、诚实为本,和气为重,公私分明

3、立足世界,致力于经营革新和技术开发

制定宗旨——所期奉公、处事光明、立业贸易 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公司活动贡献于社会进步

2. 松下

企业介绍:

松下(Panasonic),是日本的一个跨国性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90,493人。其中在中国有54,000多人。Panasonic的中文为"松下"(早期叫National,1986年开始逐步更改为Panasonic,2008年10月1日起全部统一为Panasonic)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业,发展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而享誉全球。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松下位列114位。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贯彻产业人应尽之责、力图社会生活之改善和提高、为世界文化之发展作出贡献

发展理念——星罗棋布的网络社会、与地球环境共存 品牌口号——生活充满创意

培训理念——

1、倾听部下的意见,并加以充分考虑

2、发挥群众智慧

3、要让新职员也能畅所欲言

4、交给他又不全交给他

经营理念——

1、低价位的产品经销

2、不参与无标准降价竞争

3、成功的定价方式把产品推向全球

 美国

1. 苹果

企业介绍:

苹果公司(Apple Inc.)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2007年由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更名而来,核心业务为电子科技产品,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苹果公司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Ron Wayne在1976年4月1日创立,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知名的产品有Apple II、Macintosh电脑、Macbook笔记本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Mac一体机、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它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2018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发布,苹果公司位列第四。

企业文化:

口号——变革偏执创新 管理理念——极简

核心价值观——鼓励创新、勇于冒险 生产理念:永不服输、产品至上

其他——专注设计、信任乔布斯、从头开始、关注细节、信任苹果

2. 沃尔玛

企业介绍: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即沃尔玛公司(WalMart Inc.)(NYSE:WMT),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居首位。沃尔玛公司有8500家门店,分布于全球15个国家。沃尔玛在美国50个州和波多黎各运营。沃尔玛主要有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沃尔玛商店、沃尔玛社区店等四种营业方式。2018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发布,沃尔玛连续第六年蝉联榜首。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顾客就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每天追求卓越、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永远为顾客提供超值服务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公仆领导、激励员工、上下沟通、信息共享 其他——轻松氛围回报社会

第三篇:中日韩企业文化之比较

・58・.嘉卷学院学提第19卷第5期2007年9月 。V01.f9。No.5 2007.9

Jo“r,z口Z D.厂.厂i以zi咒g Lki铆Prsi£y

中日韩企业文化之比较

亓名杰

摘(嘉兴学院管理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要:在对中日韩三国文化发展的路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三国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在比较

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文化;企业文化;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0

Compare Among Ent

erprise Cultu啷of China,Japan and SoutKor隐 h

QI Ming—jie

(school of Management,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Zhejiang314001)

for the cultures oChina,Japan aAbstract:0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deroutes nd South Ko

velopment

rea,this f —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s of the thre

e countries. And based

on the compare-it

comes to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constructing enterprise procesof culture in the 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Key words:culture;enterprise culture;compare;enlightenment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81(2007)05一0058—06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港澳地区 的投资大量涌人大陆,许多日资、韩资和台资的独资或合资企业纷纷落户包括长三角地区在内的广大 地区。虽然韩、日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在地缘关系上同属于亚洲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的文化都以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基础,但是,由于各国和地区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轨迹方面有各自不同 的路径,因此,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各有特色。认真分析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发展路径以及以此为基础 形成的企业文化的特点,对促进各国经济社会以及企业的共同发展,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国文化的形成、绵延和演绎都有自身内在的逻辑和独特的规律,但也必然受到包括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文化表现出传承性、延 续性,但也有适应性、综合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如果把各国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的变化比做一杯 绚丽多彩的鸡尾酒,那么,各国文化的鸡尾酒的成分构成和勾兑过程各有千秋。让我们首先看一看我 国大陆文化及其以此为基础的企业文化的变化特征。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鸡尾酒——茅台+伏特加+冰块+Xo

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像中国的国酒——酱香型的茅台酒一样,采天地之灵气,集 日月之精华,具有醇厚丰满,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等特点,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产生了重要 作用。本来,中国在明末清初,几乎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同时,也蕴育、催生着资本主义思想的萌 芽,但是,1644年,清朝顺治皇帝入主北京以后,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胎 死腹中。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才使中国的国门打开了一条缝

收稿日期:2007一05—29.

作者简介:亓名杰(194z一 ),男,山东莱芜人,嘉兴学院管理学院教授。

万方数据

亓名杰:中日韩企业文化之比较

隙。由于中国的封建主义社会根深蒂固,比欧洲整整多存续了1000年,“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没有使儒家文化的根基发生实质性的动摇。新中国建立以 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边倒”的学习苏联运动,就像在茅台酒里加进了“伏特加”。伏特加 在俄罗斯被尊称为“生命之水”“国饮”,伴随着俄国历史,亲历了东欧和亚洲君主的铁蹄、沙俄的统 治、十月革命、卫国战争以及苏联解体的全部过程。俄罗斯将士的骁勇善战和不畏严寒是世界闻名 的;度数极高、一点就着的伏特加的作用应该说功不可没。伏特加和茅台,两者虽然同样是烈性酒, 但是,伏特加这种40%的酒精加60%的水勾兑而成的混合物,却不合中国人的口味,也不符合处于 亚热带和北温带的中国大地,它辛辣而平淡、尖利而浅薄,大大冲淡了茅台酒的醇厚、幽香;后来的 文化革命及其“反孔批儒运动”,又像在一杯温热的茅台酒中加进了冰块,大伤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 精华和元气;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于在这杯鸡尾酒中又勾兑进了X0。XO选料 精细,制作工艺严密,香味浓郁、醇和,颜色纯正,由于经过长期酝酿,让橡木桶的强烈香味与特优 香槟干邑花香互相融合,它与茅台酒的醇厚香味互补,使茅台酒的颜色变得绚丽多彩,从而达到完美 无缺的结合。而且,X0恰似在工业革命以后,在长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市场经济。 它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完善与检验,融人了西方自然科学的成果和社会科学的理性精华,与中国传统文 化的人文精神结合,正好适合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符合管理理论发展 的趋势。

依此为基础形成了中国企业文化的三个特征。

1)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基础,十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L11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治人”和“仁治”,是一种偏重情感,以伦理思维为基础的灵性思维方式, 主要以传统的权威性、宗教的依赖性、标准的模糊性和情感的主导性来调节人际关系。但是,由于其 发展过程中受到过自从“五四”以来的多次“反孔批儒”运动的冲击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半个 多世纪的影响,与韩国和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大陆传统文化的保留又淡漠了许多。所以中国企业一般 没有日本和韩国那样的“家国同构,以社为家”的思想,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相对薄弱。

2)中西企业文化有所交融,但还未形成明显的主流

与此同时,自从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的涌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又吸纳了西方文化中的现代科学理性精神。它沿着教育的途径,以潜移默化的方 式,引发公众对理性的自觉性,从而确认经验的校准性、数量的精确性、实验的判决性和理想的权威 性。但是相对于韩国和日本,这方面又逊色许多,还不能成为中国企业文化的主流。

3)对外来统治者有一种天生的抵抗情结

由于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伤害,中国 人对外来统治者有一种天生的抵抗情绪。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彻底地站起来了。因 此,只要不是屈于生存的压力,中国人对那种寄人篱下、遭人白眼的日子是无法忍受的。这与日本、 韩国严密的等级制度,下级对上司的绝对服从有很大反差。‘

二、日本企业文化的鸡尾酒——日本清酒+加州干红+蛋黄——Z理论

日本文化虽然以儒家文化为基础,但是,由于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形成了一种既不像东 方文化,又不像西方文化,充满矛盾的多元文化。这种文化就像在茅台酒里加入了蒸馏水和碳酸气, 它已经与儒家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可以说它更像日本的清酒。一方面,日本人把儒家文化中“以 家为生活及日常活动的中心”转化为“家是生产财富的中心”,把血缘关系的“家”变成了财产关系 的“家”(以社为家);他们弃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仁”而取“忠”和“勇”; 另一方面,日本人又没有吸取西方文化的直截了当、实事求是,他们认为暖昧是有教养的表现,日本 人极力回避直截了当的回答问题,嘴里不断说着“C壹-、、C耋k、、C耋k、”,却根本不按照对方说的去做。

嘉兴学院学报第19卷第5期

因此,日本文化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实用主义典范,只要对本民族有用的就采取“拿来主义”。可以说, 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持和发扬做到了极致,而对外来文化的模仿也可谓登峰造极!

日本的文化是“大洋和小岛”的自然环境的产物。[21日本列岛就像飘泊在太平洋上的几叶扁舟, 这个岛国不但资源贫乏,而且多火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随时都有颠覆倾翻的危险,在长期与 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抗争中,一方面造就了日本民族“同舟共济、处变不惊”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也 使日本人天生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忧患意识。使得日本民族具有团结、合作、吃苦、忍耐、进取以及善 于学习、不断学习的优秀品质,但这也是其对外扩张、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思潮的根源。历史已经

证明,日本的扩张野心早在7世纪时就初见端倪,大化革新(公元646年)不久,就出兵朝鲜半岛, 与强盛的唐朝间接抗衡;14世纪初倭寇不但袭扰大明王朝的沿海,而且深入到长江中下游;明治维 新后不久就在甲午战争中摧毁了大清王朝的北洋水师,继而旅顺一战,打败沙皇俄军,然后又重创沙 俄的波罗的海舰队。战争的屡屡得手,使得日本人的野心膨胀到了极点,在二战中甚至向比他强大数 倍的美国发动战争。

广岛和长崎爆炸的两颗原子弹就像在清酒与加州干红的混合物里加进了两枚蛋黄,使本来就相互 矛盾,表里不一的日本文化更加令人捉摸不定和浑浊不堪。如果用“大洋、孤岛、笼子、困兽”这组 词来概括日本文化的特征,是十分贴切的。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日本的企业文化就极具特色。

1)把“家”的概念运用到企业,“以社为家”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在日本人的眼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组织永远是至高无上的;每天加班是理所当然的事;对 工作的极其认真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强烈的集体意识也是日本人所崇尚的精神。日本人对自 己的理想和目标很难说得清楚,但是对企业和国家的理想和目标是既坚决又果断。群体精神和武士道 精神的结合,使日本企业在发展和竞争中深受其益。

2)传承封建主义文化的严格的等级观念

严格的等级制度表现为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上级的决策很少让下属参与。这有利于企业的政 令畅通,效率至上。日本人十分崇尚武士道的“忍者”文化,即拼命掩饰、克制和忍耐自己内心的真 实感受,极大地压抑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但是从维护家族、企业、集体和社会稳定的角度而 言,它保证了人与人关系的顺畅、团队秩序的井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率。

3)吸取西方文化的理性思维,注重学习、节约和精细严密的科学精神

由于日本岛内资源的严重匮乏和严峻的自然环境,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就很容易转化成为技术强国 的决心。日本人在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的同时,非常重视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战后的日 本能够在一片废墟上,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实现经济腾飞,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教育立国、 技术立国和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发生了重要作用。

首先,日本的文化是标准的学习型文化。在明治维新以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日本民族一直是在 向外族文化的学习和开放中走过来的,日本先是向荷兰学习,即历史上所谓的“兰学”,随后是英国、 法国、德国,现在是紧紧跟在美国人的后面,为了本国的利益,可以放弃二战中两颗原子弹爆炸的前 仇旧恨,战后很快就与美国结成了战略联盟,允许美国驻军,最近竟然违背自己无核国家的承诺,允 许美国的核航母驻扎在自己的领海内。日本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任何外来的文化和技术,一旦被 其所用,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他们自己的东西,并且即刻就能体现出其与众不同的特殊内涵和独到的 风格。

其次,日本人不仅在经济上能够精打细算、讲求实效,而且非常注重节约资源。日本的不少公司 在卫生间的抽水马桶里面放置砖块以节约水资源;有的公司为了缩短会议时间,提倡站着开会}还有 的要求把用过的信封和纸翻过来再利用等。

再次,日本人非常重视精细严密的科学精神。日本人不擅长制定长期规划或者耗费几代人来完成

亓名杰:中日韩企业文化之比较

规模宏大的工程,但却发自肺腑地倾心于微小和当前,从茶道、插花、料理以及简单的生活小事,到 制造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机器人、汽车、电视、摄像机等这些复杂精密的产品,日本人都以一种近乎 宗教的虔诚,一种追求艺术的至善至美的态度认真对待。世界上最轻的便携式轿车、超薄型的电视 机、大拇指发动机等,都是日本人首创的。今天日本的电子工业技术的成功,也许就是这种精细、严 密的科学精神的产物吧!日本人的这种虔诚、认真的态度。不仅创造出风靡世界的高质量产品,而且 也把日本推向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日裔美籍管理学家威廉・大内经过日美两国管理经验的比较研究,于1973年提出的Z理论,是 对日本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系统总结。

三、韩国企业文化的鸡尾酒——茅台酒+日本清酒+苏格兰威士忌

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接壤,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特别是392年李成佳将军建立 了朝鲜王朝以后,儒教成为国教,儒教全面支配了韩国人的生活方式。[3]虽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两国 也有过兄弟式的争斗,但是联合远远多于争斗。据中南民族大学杨万娟研究员考证,韩国文化主流与 中国楚文化休戚相关的渊源是楚人移韩所致。[4]

1911年日本人强占了韩国,开始对韩国实行殖民统治。日本人以强迫的方式将现代事物强加给 朝鲜人民,在客观上缩短了朝鲜的现代化进程,在主观上将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与武士道精神相结合 的儒家文化投射到韩国社会,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念影响到光复后的韩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945年韩国人民欢欣鼓舞地迎来了日本人在二战中的失败,但光复所带来的并不是韩国人民为 之奋斗的国家独立,1948年5月10日,一条三八线把朝鲜半岛分割成了南北两方,诞生了大韩民 1992年才出现了金泳三的“文人政府”和1998年金大中的“国民政府”。在大韩民国立国后,韩国 现代化以谋求美国在韩国的军事存在和重大的政治影响力为基础。美国的军事支持、经济援助直到今 天仍然是韩国的政治精英决策的重要筹码。

所以分析韩国的现代文化不能不考虑基督教文化、儒教伦理和日本的殖民文化这三者在韩国的复 合互补,而以上现代韩国文化的三个方面并非泾渭分明、互不相干,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共同构筑了韩国的文化特色。

如果把传统的儒教伦理比作茅台酒,把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比作苏格兰威士忌,把日本的殖民文化 比作日本清酒,韩国的企业文化就是一杯茅台+苏格兰威士忌+清酒勾兑而成的鸡尾酒。因此,韩国 企业文化的特征也十分明显。

1)韩国企业中普遍存在高度的集权化

在韩国企业中,企业领导层在管理过程中享有巨大权威。80%的管理权集中于公司高层,中下级 管理人员只拥有极其有限的权利。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大多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公司的所 有者或其家庭积极地参与到公司管理中,这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一起主宰了企业的运营管理。受儒 家思想的影响,企业的创始人非常重视家庭血缘关系,相信血缘关系可以帮助自己巩固企业,所以不 少亲戚会被安插到公司的高层,一并牢牢地把握着企业的掌控权。然而这种高度集权化并不意味着专 制独裁。韩国企业的领导人深受韩国文化的影响,强调协调与和睦,尤其是在不同行政阶层问,领导 们非常重视与其下属的人际关系,尽力体谅下属的需求和感受。在决策过程中这种以和为贵的领导方 国。历经李(承晚)、朴(正熙)、崔(圭夏)、全(斗焕)、卢(泰愚)五届军人政权的统治,直到 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形成了韩国企业独特的“仁学”管理文化——强烈的权威和温情兼备的统 治。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不少韩国人不愿意直接表达他们的个人观点,因此韩国高层在制定决策时 通常会尽力判断和体会下属的意见与感受。

在韩国公司里,上级作出指示后,下级的责任是理解并执行这些指令。下级服从上级被认为是天 经地义的事情。公司领导较倾向于下达较为笼统而非细节明确的指示,而下属通常会据此作出他们自

・62・嘉兴学院学报第19卷第5期

己的判断而不是要求领导进一步解释说明。

由于韩国公司采取高度集权制,与上下级间的纵向交流相比,部门之间或同部门平级同事间的横 向沟通不是特别受重视。甚至有些大公司(如三星电子公司)要求的是各部门之间要注意保持距离, 提倡各部门以对待外部公司的态度相互来往。因此造成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已成为很多大型韩国企业获 得更佳业绩的一个主要障碍。很多韩国公司雇员不善于在正式会议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反对意 见。公开场合提出不同的看法可能会使其同事或领导感到尴尬,甚至滋生抵抗情绪。然而韩国人喜欢 在非正式场合各抒己见。成熟的经理会不断创造出这样的交往机会,例如邀请其下属共进晚餐等;下 属也可以单独邀请经理去自己家中聊天。非正式场合的接触被认为是上下级建立互信关系的重要 手段。

这种企业文化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儒教文化和长期军人政治的影响。朝鲜和中国一样,具有长期实 行中央集权的历史,“一君万民”“家国同构”成了传统韩国社会的典型结构,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 的放大,君主是最高家长,对家的“孝”必然要求对国的“忠”,这样就必然导致以专制王权为核心 的官僚系统以及统治者的至高无上权力。长期在美国支持下的军人政治,一方面使韩国文化中大量引 入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也使军事制度对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军队中只有令行 禁止,不允许民主和下属的参与,因此,伴随着韩国现代化的进程,虽然韩国人的政治参与和市民意 识正在兴起,但主要限于社会政治层面,而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很小。

2)重教尚贤的人才观念

韩国每年投入巨额的资金来发展教育,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1990年 韩国的教育经费占政府预算的20%,占GNP的10.7%。韩国人被喻为世界上最崇尚教育的民族。 这与儒教的“尚贤、重教”传统有关。韩国的优秀企业大都以“人才第一”为基点,通过建立企业内 部的“研修院”或利用产业教育机构,培育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企业也都采用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制度,~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了拥有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还建立了相应的人才储 备系统,或是从销售额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持续进行教育投资。此外,韩国公司很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发 展,不少公司都设置了专门的培训中心,并规定每个员工至少接受占总工时5%的时间的系统正规培 训。像三星等大企业每年用于培养人才的经费高达6000多万美元,人均投资相当于美国、西欧大中 企业的2倍。韩国的大中型企业还普遍重视员工的海外研修工作,以促进员工的自我开发。韩国的大 企业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职工培训学院,或者与高等学校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人才。韩国企业不但重 视专家在技术领域的作用,而且也重视专家在管理领域的作用,“专家治厂”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水平,韩国的经济企划院就是由一大批的专业学者所组成的决策咨询机构。

3)务实勤勉的劳动意识与强调共同体式的企业文化

韩国企业非常重视组织成员的团结,提倡每个员工的责任承担,爱社心和主人精神,从而形成了 共同体式的企业文化。

韩国企业的员工每天工作时间很长,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非常勤奋的员工。长时间劳动不仅适用于 普通劳动者阶层,而且在高层经营者和一般管理者阶层中也同样适用。早上7点召开干部会议、晚上 8点以后下班的企业比比皆是。儒家思想崇尚勤劳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韩国人的这种较高的职业道德 水平。对于那些50岁以上的韩国人来说,由于经历过近代韩国的动荡与贫困,从而形成了一种生存 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又转化为强大的工作驱动力。此外,韩国企业界大力倡导经营者的表率作用, 使得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勤勉的劳动意识已经成为韩国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韩国通过任用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专门经营者),从而创立了经营责任体制,并培育了责任经营 的风气,其主要的企业集团都建立了事业本部制,根据经营活动多元化的要求采用具备专门经营能力 的经营者制度,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专门行业的大企业则通过按产品组建事业部、将经营 者分为管理主管和经营主管、按事业部实施独立资产等方式确立了经营责任体制。

Thank you for evaluating AnyBizSoft PDF Converter. You can only convert 5 pages with the trial version. To get all the pages converted, you need to purchase the software from:

第四篇:变革中的企业文化

木子

从企业文化的概念被中国人接受,到如今上升到文化管理的层面已经经历了三十年的历程,作为较早的企业文化工作者,目睹了中国企业对文化认识的转变。这个转变是漫长的,是从认识到再认识的过程,用佛家的说法就是经历了“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阶段。 从目前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与操作来看,主要发生了以下的变化。

一、不再以CIS为模板

中国企业最早接触的企业文化概念是以CIS(企业识别系统)为模板的识别文化,即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系统组成。由于将CIS引入大陆的是台湾著名设计师林磐耸,因此早期的企业识别系统建立是以视觉识别为主的形象文化。 随着CIS引入大陆,太阳神、四通等一批企业率先导入了CIS,并产生了极大的市场影响力,引来其它企业对其奉若神明,动辄砸个一二百万聘请策划公司为其导入CIS。尽管早期的CIS也包含了理念与行为系统,但其对于企业管理的统领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企业仅仅在视觉上统一了形象,而理念与行为系统则形同虚设。

随着CIS神话光环的渐渐衰退,企业逐渐意识到单纯的形象统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纷纷转而寻求文化的解决之道,CIS从神坛上黯然退了下来。

随着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与理性化,企业家们企业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也逐渐脱离了CIS模式,从三大系统变成了两个甚至是一个系统。如,同心动力管理顾问公司将企业理念系统与行为系统结合,形成了“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关键行为准则”,摆脱了以为理念与行为脱节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行为系统与企业制度重合的问题。

此外,部分企业不再以CIS的标准格式撰写企业文化手册,也摆脱了传统CIS的表述形式,而是将企业管理与文化高度结合,如《华为基本法》、《皇明企业文化白皮书》、海尔文化等。

二、价值观成为管理的主线

随着企业思考的深入,企业文化不再成为“形象工程”,而是从“文化装修”转变为“文化建设”,进而提升到“文化管理”。企业文化工作从以往的“书记负责”变成了“一把手工程”,文化与战略并行,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并指导企业管理。

在企业文化工作中,以使命为追求,以愿景为目标,以价值观管理为核心,在招聘、任用、晋升、考核等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员工是否遵循企业的价值倡导,并以价值观指导企业和员工的行为。

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CEO卫哲及COO李旭晖因2010年有1107客户存在欺诈行为而引咎辞职,马云在针对该事件发给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中这样解释:“对于这样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捍卫阿里巴巴价值观!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同事都将为此承担责任,B2B管理层更将承担主要责任!„„阿里巴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从没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标,我们决不想把公司变成一家仅仅是赚钱的机器,我们一直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意味着我们宁愿没有增长,也决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骗。”

而当事人卫哲在辞职信中这样写道:“我的辞职对公司内外一定震动很大,但我相信这样的震动甚至阵痛是必要的,健康的。没有这样的震动,不足以重新唤醒我们的使命感和价值观,没有这样的阵痛,不足以表明我们为客户第一愿意付出的代价!„„我难过的不是我个人的得失和荣辱,而是难过没有更早地去和同学们一起捍卫我们最重要的价值观体系,坚持客户第一!坚持诚信!难过的是现在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去重树我们的价值观,和大家一起去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点事了!”

可见,对于价值观的遵循与捍卫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不可动摇的原则,成为企业衡量与评价业绩的标准之一。

三、文字的要求更加平实

在企业观念的转变过程中,脱离了CIS框架,企业文化的表述形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加追求清晰与个性。最初的企业文化手册过于追求文字的美感,而忽略了其实质的意义,很多企业追求标新立异的词藻,追求工整、对仗,或者以文言文的形式体现企业的文化底蕴,“有容乃大”、“臻于至善”等词汇充斥。

经过对企业文化的深入研究,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文字的束缚,摒弃了“泛文化”思想,追求以简单平实的语言表述其价值主张,使文化手册变成每个员工能够读懂并能够理解和认同的行动指南。

如《华为基本法》对于价值观的表述是:

(追求)

第一条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员工)

第二条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技术)

第三条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我们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

(精神)

第四条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利益)

第五条 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文化)

第六条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成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

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包含知识、技术、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因素。

(社会责任)

第七条 华为以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而万科集团的价值观则是:

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

1.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2.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3.“阳光照亮的体制”

4. 持续的增长和领跑

海尔集团对于其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这与我们常见的“诚信、高效、和谐、创新”的价值观表述形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它能够更加清晰地阐明企业的价值主张和判断标准。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文化核心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常规模式,而是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诸如“企业十条”、“企业纲领”等。

同时,企业文化手册也从过去的理念、行为、视觉三本手册变成了一本文化手册,视觉识别系统大多从文化手册中分离出去,由品牌部门负责,华而不实的行为手册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文化手册中价值观指导下的关键行为标准。

四、文化管理更加深入

企业文化逐渐从建设向管理迈进,从文化手册的形成,到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管理工作逐步深入。同时,企业越来越重视子文化管理和亚文化管理。很多企业在文化核心的指导下建立了如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团队文化等子文化体系,一些多元化的集团公司也开始研究下属企业的亚文化管理工作。

目前国内子文化管理最突出的就是海尔集团,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均有文化作为导向:

……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

先谋势,后谋利——海尔的战略观

海尔模式:人单合一

企业如同斜坡上的球——海尔的日清日高OEC管理法

市场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市场——海尔的市场链

品牌是帆,用户为师——海尔的品牌营销

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海尔的服务观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国际化的海尔

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海尔的管理之道

……

其中海尔的人才观中提到 “今天是人才,明天就未必还是人才”理念就与企业实行的“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管理方法紧密契合。

文化管理的深入使企业文化的作用切实显现出来,“文化务虚”的观念逐渐被纠正。

五、更加注重文化的实操性

企业从简单的文化手册编撰,到以文化统领企业管理,经过了反复摸索和实践。现在的企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实操性,在文化管理过程中不再以征文、演讲比赛等作为主要宣贯方式,而是更加注重文化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与岗位相结合,并力求通过各种科学工具的开发和应用使企业文化管理可考核、可量化。目前应用较多的工具包括: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员工敬业度分析、员工满意度分析、价值观量表等,很多企业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长期持续的文化测评工作,并已经建立了企业文化测评的相关制度。

第五篇:管理中企业文化的传承

2013年04月11日 14:46 来源:《经营与管理》2012年第12期 作者:舒磊 戴鹏飞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34 摘 要:一个企业只有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但是仅有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还不够,还需要将这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员工中,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让企业文化影响所有员工的观念和行为,才能够真正使企业文化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将文化不断传承和推广下去,有必要探索和尝试。

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血液,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2.企业文化的特征

(1)独特性。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淀积,这是由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不同所决定的。

(2)继承性。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二是继承企业的文化传统。三是继承外来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成果。

(3)相融性。企业文化的相融性,体现在它与企业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性方面。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

(4)人本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管理;企业文化;文化传承 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

(5)整体性。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引导企业职工把个人奋斗目标融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中,追求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的实现。

(6)创新性。创新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企业文化自身的内在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在继承中创新,随着企业环境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而改革发展,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

企业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当前国际流行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主要有:学习型组织、敏捷制造企业、企业再造、精益生产、管理集成、扁平化网络组织等。我国的家族企业可以结合本身情况有选择地借鉴与采纳,这样可以避免在企业现代化过程中走弯路。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企业,在它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外面的管理经验外,自己肯定也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管理经验,这些管理方面都是宝贵的财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要善于总结,把科学的管理经验总结出来,传递下去,使继任者少走弯路。

1.企业文化具有连续性

一个企业的文化总是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吐故纳新,淘汰落后成分,吸收先进因素,遵循着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变革规律,不断演进与成长。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有着提升和推动作用。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有一支优良的团队,依靠团队的集体协同作战精神而完成公司的工作指标。福特汽车总裁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企业可以归属于某一个人,企业构成的因素就是群体。企业依靠群体的力量来实现利润,推动企业走向成功。

2.企业文化可以凝聚人心

一个企业现在所取得的辉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步前进都汇聚了智慧和汗水,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如同传递一个接力棒,是一种情结的传达,是一种感情的寄予,更是赢得企业向心力,凝聚人心的有效方式。

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国企,经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更应善于总结和提炼,这样承前启后,既是对企业发展历程的尊重,更是对老员工感情的尊重。

3.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或者说是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它包括企业领导形象、员工形象以及企业整体的形象。企业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业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专业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和客户心目中形成总的印象。企业形象不仅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而且与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

4.传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它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把企业的员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切的企业目标上来。特别是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更是如此,这种文化影响到企业的决策、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体系,企业财务分析手段以及企业管理领导艺术等。美国惠普公司则以“自己就是企业”作为精神支柱。在我们企业,上到办公室,下到车间都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标语,如:“企业的学习力源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源自企业的执行力”,“只有你为公司创造机会,公司才会给你机会;只有你为公司创造空间,公司才会给你空间;只有你为公司创造财富,公司才会给你财富”。

如何传承企业文化

传承企业文化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搭建文化理念的通道。企业可以把企业文化培训、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使文化得以有效落地。

1.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

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是传承机制的一部分。在每位新员工进入企业时,企业都要有相关技能和素质的培训。在这些培训过程中,不能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培训。只要每一个新来的人员都能感受到企业内在的这种文化,并加以理解和深入感知,企业文化就能够透过时间传递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并不断被放大。

2.开展企业文化活动

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是为了让更多员工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亲身体验和感受企业文化内涵。诸如户外拓展活动,对企业文化中强调的团结、合作和创新是一种很好的诠释。又如先进典范评选活动,不仅能增强获奖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能因此形成榜样的力量,使企业文化最终成为指导员工的工作和行为准则。部门之间的交流协作程度的高低可以反映这个企业文化的一个侧面,部门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对企业文化的传承也有密切关系。

3.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文化体系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建立并贯彻一套清晰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基业常青的灵魂。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应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凝聚力、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4.传承并创新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它的形成本身就凝聚了领导者的文化和组织的文化,它是优于领导者的文化,同时形成了集体的统一价值。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要秉承本企业已形成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必须从有利于本企业发展实际出发,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一是从企业文化的思路上要有创新。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实现精神向物质的转化,使企业文化直接为企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持企业稳定服务。二是抓住企业发展的关键,选中突破口,立足于打造符合新企业特点、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社会需要的企业文化,达到重点突出,带动一般的效果。三是提高企业文化的品味,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加以表述,形成制度、规范和口号,简洁清晰,鲜明感人,使企业文化随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发展,通过发展的企业文化也可推动改制企业的进步和壮大。四是把企业文化当作无形的资产来认识,并不断地积累和经营,更好地为新企业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结论

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的空气,环绕在每位员工的周围,感召着每一位员工,发挥应有的鼓舞、凝聚和指导作用;企业文化也是一家企业的土壤,发挥出强大的滋润和培育作用,为企业的基业长青注入更多动力。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展开,每一个阶段都侧重不同的主题,由此形成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发展道路有多长,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应该有多长。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要有与之配套的文化传承机制,才能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招商部每周工作总结下一篇: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