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2022-09-12

一、虚拟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自上世纪末开始,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利用网络普及率的提高,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形态———虚拟社会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所谓虚拟社会, 是指以互联网网络为平台, 由广大网民之间的网络联系和互动而形成的具有虚拟特性的社会空间或场域。虚拟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型态, 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而形成的, 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多维体现。

虚拟社会源于现实社会, 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镜像, 是对现实社会的进一步延伸。虚拟社会虽说与现实社会密切相连, 但也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

(一) 空间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虚拟社会最主要的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由以前的现实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空间即虚拟社会, 从而打破了以往的局限于空间和时间的现实社会的束缚。在虚拟社会中, 人们可以跨地域、跨空间的随意互动和交流, 从而大大的扩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这里的数字化空间, 并不是真实的现实空间, 而是存在于网络中的虚拟空间。只要参与主体拥有一台电脑或者智能手机, 有网络服务, 就可以在网络中任意遨游, 随意的进行交流沟通、求职购物、娱乐等。

(二) 身份的隐蔽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现在互联网中聚集着世界各国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并且随时更新并可供人类查看使用。所以,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公民, 只要拥有相关网络设备, 会使用网络, 就可以不限时间和地点的在互联网上查看自己需要的信息, 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世界各地的人们尽管拥有不同的世界观、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 但通过互联网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虚拟社会的参与主体也变得多样化。在参与虚拟社会的过程中, 一般参与主体自己不会透露自动的个人信息, 相对于网络其他主体而言, 他们的身份是隐蔽的。在互联网中, 人们不在乎对方的相貌、性别、年龄、职业、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个人信息, 只要是自己乐于交往的人, 都可以进行交流互动。与现实社会中面对面交流不同, 在虚拟社会中, 利用计算机网络即可实现人际交往。由此可知, 与现实社会相比, 虚拟社会具有较高的隐蔽性。[1]

(三) 交往的互动性

在现实社会中, 人们想要进行互动, 就必须满足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见面才能进行。而有时碍于多方面影响, 互动双方因不能满足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而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但在虚拟社会中, 这种局限性被打破, 时间和空间已不在是局限互动双方进行互动的障碍,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 这是现实社会所无法比拟的。在虚拟社会中, 一个人可以同时和多个人进行交流沟通, 而且不仅仅是文字沟通, 还可以进行语言和视频交流。这就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对沟通和互动的需求。

(四) 服务个性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以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为载体, 将移动通信和网络紧密融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也将报纸、电视、通信设施、网络等整合在一起, 移动互联网已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互联网虚拟社会里, 可以不受现实社会中诸多因素的制约, 自由地、随时随地地在网上进行各种活动。这也就要求虚拟社会应具有很强的空间环境适应性和高度的动态组织性。而要实现这些功能, 虚拟社会就必须突出其个性化服务, 应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信息需求。

二、虚拟社会管理法制建设现状

(一) 虚拟社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较低

从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看, 虽然关于网络管理立法已为数不少, 且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改进和增加, 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中, 大多数是由各部委级机构所制定的行政规章, 而由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却很少。从法的效力上而言, 因立法层次较低, 其法律效力也就相对要低一些。[2]以我国《刑法》为例, 只有第285、286和287条这三条是涉及到计算机犯罪的, 而且第287条指的是将计算机作为犯罪的手段和工具, 不是针对计算机犯罪而新增添的罪名, 是针对传统的包括盗窃罪和金融诈骗罪等在内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兜底。

(二) 虚拟社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过于笼统

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是由各部委级机构所制定的, 立法主体多, 各部门及各部法律法规之间就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现有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各部法律法规对网络违法犯罪的认定过于原则、笼统, 缺乏可操作性;网络犯罪的罪名认定、犯罪证据的调查和获取力度不够、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网上知识产权和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不足;犯罪后果和实际损失缺乏评估标准、网络犯罪案件的管辖权划分问题更是无法可依。

(三) 存在法律空白和盲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 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虽然说我们的传统部门法已相对完善, 但是面临新问题时比如“人肉搜索”、“艳照门”、“黑客袭击”等, 传统部门法就显得力所不及了。而我国对虚拟社会中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管理和处理, 主要是以一种规则规范或实际监管“不在场”的模式运行的。目前我国缺乏专门针对虚拟社会的社会准则和法律规范, 甚至于一些领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比如对犯罪后果和实际损失的评估缺乏标准, 在涉及管辖权划分时缺乏依据等, 在这些问题上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做出界定。

三、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法制建设

虚拟社会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虚拟社会的特征决定着虚拟社会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用户信息的隐蔽性。这就使得一方面通过网络更容易进行违法犯罪, 犯罪成本比在现实社会中进行违法犯罪的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因相应法制建设较为落后, 使得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变得更加困难, 且打击成本高昂。[3]网络安全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 更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全。因此对虚拟社会必须依法管理, 必须加强互联网安全立法以确保虚拟社会合法有序运行。

(一) 专门制定网络安全基本法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制定网络基本法律, 不管是部委还是地方在互联网立法时都缺乏相应的立法基础。因此互联网立法应首先制定基本法律以对网络的基本问题做出统一规定, 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网络空间, 维护网络安全。制定基本法之后, 各部委和地方在进行互联网立法时才能减少相互之间的冲突, 实现“全国一盘棋”。在这部基本法中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明确网络信息的定义、网络治理的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二是明确网络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三是明确相应法律责任。[4]在制定基本法的基础上, 各部委和地方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和规章, 以使基本法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实施。

(二) 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已有一些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是存在着立法层次低、规定过于笼统等问题。而当前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 网络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不断更新, 因此没有必要每当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时都要制定新的专门法律法规来约束。可以通过对原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或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来约束、解决相关问题。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网络技术的更新对现有法律法规造成的冲突,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立法成本。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时应注意结合网络技术的特点, 使法律法规与网络技术进行有效衔接。

(三) 所制定法律法规应具有可操作性

网络立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 凸显出法律的权威。在进行网络立法时:一是要符合我国国情。不要照搬照抄国外的所谓先进经验, 只有切合实际的立法才能与现实可操作性结合起来。二是要与符合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现状。网络技术更新换代极快, 因此在立法时要具有前瞻性, 要确保新的立法能够与网络技术发展相衔接, 能够在实践中被有效地贯彻实施。

摘要:虚拟社会是相对于现实社会而言的,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逐步受到网络虚拟社会的影响而产生改变。而我国的网络立法相对比较欠缺, 以致在虚拟社会管理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对虚拟社会管理法制建设, 以切实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服务能力。

关键词:虚拟社会,法制建设,网络立法

参考文献

[1] 张欣竹.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 2013.

[2] 左红磊.加强网络立法的几点思考[J].信息化建设, 2009 (2) .

[3] 李钢.虚拟社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 2011.4.

[4] 陈纯柱, 王露.我国网络立法的发展、特点与政策建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1.

上一篇:我国建筑给水节能的现状及措施的探讨下一篇: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