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维目标举例

2022-07-25

第一篇:语文三维目标举例

语文各文体教学目标举例

1.文言文学习目标

积累选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意义;初步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现象、特殊句式;

学会查工具书,借助工具书给浅易文言文加注释;学会根据语境推敲语意,尝试给浅易文言文断句。 2.古典诗词学习目标

学习朗诵古诗词,能恰当处理诗句的停顿、音调的高低; 积累背诵所选古代经典诗文;

学习诗词的一般鉴赏方法,能初步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鉴赏诗词,简单评价某一首诗词的美。初步了解古典诗词中出现的表现手法。

3.戏剧、小说和电影剧本学习目标

了解戏剧、小说和电影剧本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学习通过揣摩戏剧和电影台词去欣赏作品中人物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

学习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能通过人物形象的鉴赏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 4.议论性文章学习目标

了解议论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阅读议论文,能辨别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学会理清文章说理思路以及论证层次; 能仿照选文中说理的方法写一篇短小的论说文。 5.诗歌散文学习目标

学会通过在朗读中对重音、语速、停顿等声音形式的处理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了解诗歌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学习写景散文铺陈的写法和片段式结构。 6“.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学习目标

阅读文本,能体会到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习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得体、简明地回答问题;

学习辩论,学会针对某个问题作有理有据的辩论。 7.方法习惯目标

学习阅读学术论文、随笔、杂文一般方法,能提炼关键性的词语、句子,写出内容提要;

学会在阅读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养成与学习同伴探讨问题的习惯,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尝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学会运用精读、略读和速读等阅读方法; 养成在阅读中圈点勾画、评点批注、提问的习惯。 8.思想品质目标

体验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不凡人物内在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光辉,树立正确对待不同文明的态度,探究人性的复杂。 9.作文训练目标

树立作文结构意识,积累一些经典文章构思模式,能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文章结构,能写出在结构上有特色的文章。

1.研读文本,感受作者思想感情,探讨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个体应对祖国承担的责任,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感。(思想品质目标)

2.进一步深入了解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以及表现手法,学会运用散文、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来解读文本。(知识与能力目标)

3.了解写景散文全景描画和铺陈的写法和片段式结构。(知识与能力目标)

4.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会结合这些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方法目标)

5.学会朗读,学会在朗读中对重音、语速、停顿等声音形式的处理。(方法和能力目标)

6.写作:模仿全景描画和铺陈的写法以及片段式的结构。(能力目标)

《十八岁和其他》一文(苏教版高中必修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⑴把握文中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 ⑵通过多重对话,让学生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⑶重视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学会敬爱父母,关心他人。 尽管以上教学目标突出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但它不像语文教学目标,其原因是没有突出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因素。如果以此作为班会课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似乎更合适些。

如有人这样设计《西地平线上》一文的教学目标: “⑴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⑵体验和认同悲剧式美丽和英雄情感; ⑶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地安排线索与结构; ⑷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⑸体验文本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诉诸文字。”

该教学目标的设计,除语言表述要好好推敲外,项目也要作调整。五项之中,直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竟有三项。 ,可达12种: 目标1:理解并能分析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五人) 目标2: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一人) 目标3:能抓住故事线索,把握情节发展脉络 (二人) 目标4:了解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一人) 目标5:引导学生体会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培养想象力。(一人) 目标6:认识本文讽刺假丑恶的思想意义 (一人) 目标7: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二人) 目标8:合作探究故事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一人) 目标

9:教育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敢于说真话。(一人) 目标

10:能初步分析皇帝被骗的原因并体会现实意义。(一人) 目标

11: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树立敢讲真话的勇气。(一人) 目标

1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一人) 我们看下面的这些课堂教学目标: (一)《〈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0)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训练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学习运用比喻,夸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

(二)《〈散步〉教学设计》(《教育技术资讯》2007.7)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利用学习机解决文中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脉络,了解课文的大意,理解文章的人 性美。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深情,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

(三)《〈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之 友》2007.4)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今昔及变化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联系现实,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宝玉挨打〉教学设计》(《语文建设》2007.3)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中的“哭”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赏析在宝玉挨打这一事件中哭过的人、不哭的人、应该哭而且可以哭却没

有哭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把握人物特点。

2、探究和鉴赏相结合。以“哭”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探究、鉴赏能力。

教师比较爱用这样的句式陈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培养(引导、激发)学生„„。上面例子基本如此。 我们先看下面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8.1)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文学常识,把握矛盾冲突,理解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掌握剧本欣赏的基本方法,研读、品味戏剧语言,学会从语言出发分析人物性格。

3、体会安东尼奥、巴萨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鲍西娅的沉着机智、夏洛克的复仇心理,感悟洋溢在剧本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剧中的是非善恶 有自己的思考。

(二)《〈登高〉教学设计》(《中学语文》2007.12)教学目标:学会赏析诗歌的常规方法。

(三)《〈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教学与管理》2007.11)教学目标:

1、认写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语文建设》2007.10)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和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剧情,了解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的区别;

3、分析毛泽东等人物形象,体会作者通过生活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赤壁赋〉教学设计》(《现代语文》2007.8)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体会情、景、理交融的写作艺术。

3、体悟苏轼乐观旷达的胸襟,学习在逆境中进 取的精神。(六)《春》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3、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中小学语文教师涉及的目标一般有两种:

1、《语文课程标准》上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2、教学用书上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课程标准上的目标陈述的是对某个领域、某个阶段的总体要求,比较概括。

(一)《<春>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2)知识 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学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美好情感。

(二)《牧场之国》教学目标(《新课程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崔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56):

1、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2、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2)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初步感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3、情感目标:(1)感受牧场之国的宁静、和谐之美。(2)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

根据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探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和方式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一)《春》教学目标:

1、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

2、学生能找出使用了比喻或拟人的句子各两例,并表述其作用。

3、学生能用比喻或拟人句子描述某种景物。 (二)《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

1、学生能比较准确复述课文内容(皇帝爱新装—骗子吹新装—大臣察新装—皇帝穿新装—百姓看新装—小孩揭新装)。

2、学生能在分角色朗读中读出各个人物的语气。

3、学生能就文中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皇帝—昏庸、骗子—狡猾、大臣—愚蠢、百姓—愚昧、小孩—天真)。

(三)《桃花源记》教学目标:

1、学生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结合课文语句就桃花源的景或人发表自己的看法(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3、学生自己选择某些语段当堂背诵。

这种教学目标:

1、陈述的是教学结束时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

2、是具体、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是笼统的课程阶段目标;

3、目标充分体现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4、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谁都知道课堂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但现实是教师常常把关注点放在教学的中间环节——教什么(教学内容)、怎么教(教学方式方法)上,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比较忽略、随意。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一定要避免这种经验型的“教书匠”,从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开始,做一个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的研究型教师。

1能复述故事梗概(具体的),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抽象的)、) 2欣赏本文塑造的哈尔威船长这个高大的人物形象(抽象的),谈谈从中获得的对人生的 如《背影》的传统目标设计: 能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能正确把握文章段落的划分、这种目标设计注意即时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很好操作,但其产生的后果是学生死记硬背文章中心思想等内容,这对学生的发展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这样修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体会文中蕴涵的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If}l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例1:《黄鹂———病期琐事》教案的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通过对四个不同环境中的黄鹂的描写所阐发的哲理,并作一点分析。

2.把握文章的结构,品味精彩的语言。

3.培养学生发现美理解美的能力,体会作者对美的执着追求。[1] 例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的教学目标: 1.解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创建革命理论和参加革命实践两方面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2.领悟本文内容高度概括、论述逻辑严密的特点;体味本文在记叙和议论中的抒情。[1] 以上两例,是现在教案编写中十分典型的教学目的设计。从表述和知识点的落实应该都没有问题,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例1的第

一、第二条都是针对课文的知识性目标,第三条是能力目标,但不够具体,即没有具体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例2的两条教学目标全是知识性的目标,根本没有学生的能力目标

在2007年第三期的《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中有一篇《<茶馆>两人教》,现将方案一中的教学目标部分收录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了解《茶馆》特殊的喜剧结构。 ⑵体会本剧矛盾冲突的特点。 ⑶品味剧本生动幽默而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感知文本,进一步学习欣赏戏剧的方法,初步形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品味本剧京腔京味、幽默而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⑵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观察生活。

可以说,这个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者的新课程理念,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学目标叙述的最明显缺陷就是,行为主体混乱。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上册三维目标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读61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

3、 学写偏旁给熟字分类,让学生在识字、阅读中积累词汇。

4、 策划秋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过程与方法:

把观察、想象与读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让学生中感悟和积累。

感悟就要多读,在读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积累就要多识记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让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为说话和写作奠定基础。

教学课时:12课时

识 字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像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

2、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探究识记生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和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

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

2、全班汇报。

五、指导学生书写。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六、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

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

八、作业布置: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

九、板书设计:

识字1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金秋时节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景色宜人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秋收冬藏 春华秋实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并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2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挂图: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看秋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借助“苹果”里的拼音。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游戏“说字找字”

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指导书写。

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3、齐读,思考: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六、全班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第二课时(总第3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

二、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秋天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3、点拨读:体会“挂、露、翻、举”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美?

5、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6、对照画面,试着背诵课文。

三、讨论交流: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四、课堂总结:学了课文,你想对秋天说什么?

五、作业: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梨树 挂 金黄的灯笼

苹果 露 红红的脸颊 勤劳的人们所创造

稻海 翻 金色的波浪

高粱 举 燃烧的火炬

……

2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把看图、读文与想象结合起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4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可见黄山的确是一座神奇、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

四、学生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课时(总第5课时)

一、 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

2、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照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之情。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全班汇报。

3、小结

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四、课堂总结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你最喜欢的黄山奇石画下来,并介绍给大家。

五、作业: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奇特有趣

金鸡叫天都

……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6课时)

一、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这是一首诗。

二、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学生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老师指导学习难字。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四、指导书写。要把字写端正,注意笔画笔顺。

五、初读课文。

1、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2、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7课时)

一、导入新课。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什么办法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读。

3、指名读,评议。

三、学习第一节。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四、学习2—4节。

1、小组合作学习: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在小组里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

4、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5、读一读,试着背下来。

五、学习第五节 这节告诉我们什么?

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课书,我们知道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大自然当中的知识很多很多,你要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七、作业:背诵比赛。

八、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

(风吹) (动物带) (太阳晒)

仔细观察 探索植物奥秘

4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8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

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

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

三、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

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总第9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

2、互读。

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

3、小组汇报。

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

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6、教师小结。

7、小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方法。

2、小组自学。

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

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小结。

6、背诵古诗。

四、扩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

五、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荷尽 菊残

赠刘景文{ 橙黄 } 好景

橘绿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运用方法认字、写字。

2、积累词汇、诗歌。

3、口语交际。

4、展示作品。

5、通过认、读、说、写,做识字、积词、交际,完成作业。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方法认字、写字。

2、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10课时)

我的发现

我会认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5、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6、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7、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我会写: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第二课时(总第11课时)

日积月累

我会读:

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2、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展示台

一、出示一些简易的手工作品:

1、看、欣赏、评。

2、导语:

这些作品都是用卡纸、树叶、花、塑料瓶壳做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二、动手做作品:

可以写、画、剪、贴等。

三、展示作品,评作品。

四、作业:

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话。

第三课时(总第12课时)

口语交际

一、

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展示台

二、出示一些简易的手工作品:

1、看、欣赏、评。

2、导语:

这些作品都是用卡纸、树叶、花、塑料瓶壳做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三、动手做作品:

可以写、画、剪、贴等。

四、展示作品,评作品。

五、作业:

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话。

第一单元测试(总第13课时) 第一单元测试讲评(总第14课时)

第三篇:三维目标的语文教学批评(范文)

三维目标的语文教学批评

三维目标的语文教学批评 (2010-1-6 20:15:00)张悦群

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张悦群(13056337653)

摘 要:课改虽有七年但三维目标普遍不能落实,语文教学实际中三个维度的目标或顾此失彼,或彼此纠缠,或名不符实。究其原因主要如下有三点:第一,“三维”之“维”不能成“维”,“知识”“能力”是“前后件”相承的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为一维的两端;“过程”“方法”彼此交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内涵不清,外延纠缠,也不能形成第二维与第三维。第二,目标过多,干扰核心目标,分散与削弱核心目标的基础地位和主轴地位,广大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第三,第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连在一起使用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线教师难以界定各自的内涵,难以梳理彼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难以执行“真正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的课改任务。

关健词:目标不能落实;“维”不成“维”;干扰核心目标;彼此纠缠。

为时七年的新课程改革似乎已经如日中天,但是沐浴在课改阳光下的中学语文教师的面庞上,依然流露出一些犹豫、困惑、不安与焦虑:

“强化实现三维目标,弱化了双基目标怎么办?”

“一篇课文的教案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怎么写?” “‘过程’与‘方法’怎么区别?”

“‘真正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⑴到底怎样落实?”

三维目标的美丽理想给广大的语文教师留下了一个个难以解读的悬念,形成了一系列难解之“结”。面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维目标普遍不能落实

1、三个维度的目标顾此失彼

(1)只是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而没有顾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如对散文阅读,注重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的欣赏与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的分析,领悟精彩的艺术魅力。至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与分析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普遍受到冷落。 (2)热衷于开展形式多样的非语文活动,忽视知识与能力等目标。如执教房龙的《<宽容>序言》一课,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潜心会文,就急于让他们表演无知山谷的故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有的唱“守旧老人的那些老掉牙的歌子”,有的跳漫游者的舞蹈,有的演夜里发生暴动的小品。一节课下来,学生连课文也没读懂,更不要说从文本学习中发展语言、升华情感。

(3)一味注重言语内容与朦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教师执教《荷塘月色》一课,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后,便连珠炮似的提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桃花源还是乌托邦?”“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臭水塘被写得如此之美?”“朦朦胧胧的月下荷塘有什么象征意义?”等问题。没有抓住朱自清特有的言语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想像、联想等方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留给学生的不是鲜活的情景交融的形象世界,而是抽象的文本意义。

2、三个维度的目标彼此纠缠

请看一篇优秀教案《春酒》(人教版八年级)的三维目标。 A、知识与能力:(1)能深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文中的细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B、过程与方法:(1)布置课前预习;(2)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观察事物,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深情地朗读课文”应该含有第三维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则含有第二维“方法”与第三维“态度”的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观察事物,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亦包括“过程与方法”的内容。

教案中三维目标纠缠不清,混为一体,不仅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操作,而且容易“排挤”非常重要的目标。如上述《春酒》教案中“知识”目标中严重缺失识字、解词,其实识字、解词乃是初中教学的主要任务。优秀教案尚且如此,非优秀教案则不言而喻。

3、三个维度的目标名不符实

最近,笔者查阅了一百位中学语文教师的一千多课时的备课笔记,没有发现一个课时的教案较好地落实所谓三维目标。较多的教案系“挂羊头,卖猪肉”,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或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排得整整齐齐,写得清清楚楚,但具体内容根本对不上号,只是“贴标签”而已。打电话问几个优秀教师。答曰:“说实话,我们不懂三维目标,你们要检查,只好应付。”“我们区别不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得已而为之。”可见,三维目标在一线教学中处在何等尴尬的境地!

国际课程改革的经验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一个课程合适不合适的重要标志,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可行不可行。课改进行了七年,三维目标被广大一线老师忽悠了七年;因为他们不理解三维目标,也无法在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或许课程设计者认为广大老师思想顽固,观点陈旧。钟启泉教授公开声言“现在绝大多数教师不合格!”⑵其实,在指责人的时候,还需要自我反思,比如―― “三维”之“维”不能成“维”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设计者的“独创”,他们认为: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相互的交融性,不能缺失任何一个维度。⑶通过长方体这个比喻理解三个维度固然是正确的,一维就是点或一条线;二维是两个面组成,组成二维结构;三维就是三个面,组成三维结构,也就是我们所处的立体的空间。当然还有四维,即四个面,通常我们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四维已经属于超现实空间了。

可是,联系到所谓“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进行三维结构整合就出了问题。“维度”一说本源于思维的建构性理论。思维的建构性理论是20世纪认识论争论的热点之一。思维建构性作为一个理论问题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认识结构认识的深化,即从认识的二维结构拓展到三维结构。三维结构是立体的结构,三维目标用立体的结构来比喻语文目标着实在有点令人神往。然而,将这三个维度的7项目标根据三维结构进行交融整合,其情况是又怎样的呢?第一维“知识与能力”与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组成二维结构,整合以后可形成四个分支:1.知识+过程,2.知识+方法,3.能力+过程,4.能力+方法。也就是说,这二维目标既有知识掌握过程的目标,又有知识掌握方法的目标;既有能力形成过程的目标,又有能力形成的方法的目标。如果再与第三维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项内容整合起来,就会得到12个分支:1.知识+过程+情感,2.知识+过程+态度,3.知识+过程+价值观,4.能力+过程+情感,5.能力+过程+态度,6.能力+过程+价值观,7.知识+方法+情感,8.知识+方法+态度,9.知识+方法+价值观,10.能力+方法+情感,11.能力+方法+态度,12.能力+方法+价值观。

这12个分支似乎非常美妙,但难以进行教学操作。比如很难具体举例解说“能力+过程+情感”或“能力+过程+态度”,有哪一种能力不通过知识形成的呢。排除了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态度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知识”是怎么排除的呢?是课程设计者把“知识与能力”作为“三维目标”中的“一维”造成的。虽然,知识重在“逻辑性”,人类凭此“认识世界”;能力重在“操作性”,人类凭此“改造世界”;然而,知识与能力是有着特殊关系的两个“前后件”概念,决非同一层面的两个相对的概念,不能作为“一个维度”看待。一个维度(one-dimension)有着彼此对立的两端(polar opposites),这两端在逻辑上前后不相承,互相不纠缠,彼此不相容。能力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是由知识转化而形成的,转化的中介是技能。知识通过无数多次技能训练转化为能力。知识与能力,一“前件”,一“后件”,前后相承,彼此相容,不可能成为一维的“两端”。第二维“过程”“方法”,两者彼此交叉,过程之中有方法,方法之中有过程。这两者虽在一个层面上,但也不能构成一个维度。第三维更是如此,“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内涵区别不清,外延彼此交叉,也不能成为一个维度(详见下文)。如此说来,一线教师不能理解以及不能落实“三维目标”则是理所当然的。

既然“三维”之“维”不成“维”,“三维目标”不科学,那么把它改为“三类目标”“三项目标”“三种目标”是否可以?改一个名称固然无关大碍;然而,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目标过多会干扰核心目标

有人对三维目标的七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表述,研究出一系列行为动词,仅“能力”一项就有如下内容:①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②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③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这些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具体到“讲述”“表达”“阅读”“复述”“诵读”“写出”“倾听”“观察”“朗读”“推想”“想像”“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改写”“捕捉”“提取”“收集”“修改”等语文学习的行为动词上面来。如果再呈现其它六项,将更是纷繁芜杂。无疑,根据这些繁杂的行为动词给一篇课文或一个课时选定某些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将是非常麻烦的。更为严重问题是:目标过多,过繁,不仅教学不堪负重,而且会弱化核心目标。 新课程设计者将“知识与能力”当作第一维,会不会如“按姓氏笔画排列”一样予以突出呢?未必。在新课标的宣传资料中有一个著名的人体比喻:把“知识与能力”是人的躯体;“过程与方法”人的中枢神经,它要协调、调动人的各方面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的灵魂。似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为重要,一节课如果没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参与与体现,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因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一个学生的一生来说,其意义更加深远。也可以说第二维“过程与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达尔文就说过方法的学问是最重要的学问,这最重要的学问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若从每一个维度出发,都可以陈述一番最为重要的理由,所以,正如新课程设计者所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⑷。殊不知,一线教师掂量着这三个维度中的七样玩意儿,却是愁眉苦脸:“哪能样样都重要呢?实际教学怎么办?”“不要说具体的教学落实,就是备课笔记前面的教学目标怎么也写不出‘三维’来啊!”“样样都重要,会不会导致样样就都不重要?”笔者孤陋寡闻,到现在为止尚未看到课标设计者或课改学科组的先生们呈现过一篇课文或一个课时的三维目标。莫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奥克姆剃刀。哲学家奥克姆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十分不满,认为其只限于繁杂的概念演绎,却丢弃了问题的根本,故提出要用“剃刀”将不必要的东西全都“剃”除掉。时下对付繁杂的教学目标更需要这样的“剃刀”。真正有效的教学目标,应是“剃掉”了那些非根本、非核心的而简洁明快的目标。一节课的教学,必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必须确定专一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完成太多的目标;目标过多,其结果必然是所有的目标全都落空。那么,简洁明快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呢?应该是语文学科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目标,也就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因为这样的“三基”是语文学科中基础的基础。不能想像,一个没有打好基础、缺乏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的学生,会很好地完成所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我国教育界一直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来没有人认为重视“双基”是错误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非常重视“打好基础”。 巧合得很,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发生了一个课程目标的反思事件。在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NCTM)发布全国数学标准17年后,一个内容更加集中的新指南在2006年9月中旬问世。为了帮助州一级和地区一级的数学课程的领导者们及数学教师们确定什么是各个阶段最重要的数学内容,2006年4月24日,美国国家数学教师理事会批准了《从幼儿园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追求一致性》,并于2006年9月12日发布了这份长达40多页的报告。这份文件确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数学技能与知识,即“课程焦点(Curriculum Focal Points)”。“课程焦点”的发布就是对数学教学目标地过多的反思与纠正;因为目标过多将分散与削弱“技能与知识”的基础地位和主轴地位,将会削弱与消弥核心目标,势必导致学科教学质量的大幅度下降。

从实际情况看,语文教师在“落实三维目标”时,最感到头疼的是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弄不清它们“是什么东东”,更掌握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根本原因在哪里?不是教师素质不高,也不是教师“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西方引进,因此――

舶来的“宠儿”不服水土

查有良教授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连在一起使用,这是从外国引进的”,⑸ 三个概念角度不一,内涵复杂,外延纠缠。广大一线教师更是无法界定它们的内涵,梳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自然会影响到这些舶来的“宠儿”在我国的语文教学领域安家落户。

情感(nmotion)本是西方心理学名词,与我国传统的“感情”不一样。著名学者章志光在他的《心理学》中说:“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而另一位心理学家曹日昌先生则说:情感“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的形式和外部表现的形式”。可见,情感既是“内心体验”,又是“外部表现”。“内心体验”是难以分解的,难以具体化的;“外部表现”是可以分解的,但非常复杂。仅分类的角度而言,有过程分类、要素分类与思情分类。就是国人所熟悉的布卢姆情感目标分类(接受、反应、价值、组织、性格化)所使用的概念,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也是“不服水土”的。其理论依据和思维习惯同我国教育的实情不相符合,以致难以接受,也无法操作。

态度(attitude),也是心理学概念。它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即个体对各种刺激来源的倾向和感受,例如喜好、兴趣、需要等。态度由三种成分组成:第一,认知成分,包括个人对人、工作和物的了解;第二,情感成分,包括个人对人、工作、物的好恶;第

三、行为成分,包括个人对人、工作和物的实际反应或行动。第二种成分就是情感份,可见“情感”与“态度”是难以分开来的。美国学者加涅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有三类:第一类态度是可被看作是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如希望儿童和蔼待人、为他人处境着想等;第二类态度包括对某类活动的积极偏爱,如听音乐、阅读等;第三类是有关公民身份的态度,如爱国、愿意承担公民义务等。第二类、第三类态度之中也明显包含了情感内容。

价值观(values),本是西方的哲学概念,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可分为六类:①理性价值观,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②美的价值观,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③政治性价值观,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的最有价值;④社会性价值观,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⑤经济性价值观,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⑥宗教性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把这样的价值观与上文的态度比较一下,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分开。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也界定不清,现在把它们当作宝贝照搬过来直接用于我国的教学实践,而且要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实在勉为其难。难怪有专家(查有良)慨叹三维目标“真正害苦了全国的中小学教师!”⑹笔者以为,不是西方的东西不能引进,而是一定要适合我们的国情。要知道,引进西方的概念,不弄清彼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顾及我国的教育实际,舶来的“宠儿”是服不了水土的。这也是三维目标普遍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

再说,即便把这三项内容清楚了,也要适应我们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这人文性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教育的长期意向,不是教学的短期目标;只是隐性要求,不是显性目标;只是辅助目的,不是核心目标;更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中得到“落实”。正如课标修订组组长温儒敏教授在批评有关语文教材时所说:“有的教材怕通不过,在人文性方面、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极力下功夫,结果可能‘舍本逐末’,‘本’是语文,是语文素养能力的培育,如果离开这一点,别的‘花样’搞得很多,仿佛很人文了,其实语文被‘异化’了,稀释了。我看过有些演示的语文课,学生的确参与较多,也很活跃,很主动,处处都不忘和人文教育挂上;但作为语文训练,落实下来的东西很少,学生老师忙了半天,到底有哪些是可以把得住的‘干货’呢?”⑺ 总之,如果一定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第一,要把这三个概念界定清楚;第二,不必要强行要求“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失”。

庄子曰:“智者不言,言者不智。”本文实属不智之言,还望行家同仁批评指正。 [注]

⑴⑷钟启泉:《义无反顾奏响课程改革进行曲》,《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5日第5版。

⑵方虹:《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人民网2005年10月30日。

⑶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8日第6版)。

⑸⑹查有梁:《新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2006年第12月29日。

⑺温儒敏:(《中学语文课改的步子稳一些为好》,2006年3月10日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四篇: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浅谈“三维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现

内容提要:“三维目标”是在信息飞跃发展、科技高速进步、世界各国文化剧烈交流与碰撞、经济全球化趋势空前加强的以知识的推进和人文精神不断地被深层挖掘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及青少年个性发展规律提出的最具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目标。语文作为教育的母体课程,它的教学目标及过程的完成是最能集中地体现“三维目标”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使命的。本文将从“三维目标”提出的依据、特点、科学内涵及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实现进行探讨,以期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进行全面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字:三维目标 、人文性、特点、科学内涵 正文: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时代变革、我国的教育现状及我国语文教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时代变革是“三维”教学最根本的推动力。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各国民主政治的滞后、文化生产的乏力、人文精神的缺失成为全球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以政治的民主带动经济的腾飞、以教育的发展推进文化的繁荣、以国民素质的提高带动人文精神的发展的三大变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强烈的精神呼唤。而这其中教育的改革是最前沿的也是最紧迫的。因为经济和科技的腾飞猛进都是通过教育生产出的高端人才为主力来完成的。

我国的教育现状是“三维”教学得以提出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应试教育导致的“高分低能”、功利主义导致的“标本皆失”、监督疏松导致的“文凭造假”、知识为本导致的“精神缺失”、教本(教师和教材)至上导致的认知僵死等等一系列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疲乏无力最露骨的现状。改革教育弊端已经迫在眉睫并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和呼声。“三维目标”就是在这样的呼声中产生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语文教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为“三维目标”的提出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语文教学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可是纵观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规律便不难看出,“社会本位主义”和“追求知识系统性”的价值偏向和知识观把语文教学推向了完全失衡的境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被社会的主流意识所强化而且被推到了极点,人文性成了隐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无法现身的可怜虫。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的推进,甚至出现了“工具论”和“人文性”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人文性成了语文教学再也无法绕开的话题并且成为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出发点。“情感与价值”这一维度的提出正式人文性被重新发现并受到重视的最有力的证明。

新课标下“三维目标”的语文教学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为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其所呈现的新特点不仅把人文性推向了最为璀璨夺目的亮点,更传达出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召唤。

首先是本体意识的觉醒。新课标“打破并推翻了以教学为中心涵盖课程的传统教学观,构建了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大课程”观”。[1]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言语教学不能孤立于课程理念的设计之外而独立发挥作用。言语教学必须关注语文学科的性质,性人文性出发把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情感培养及技巧形成结合起来。

其次是语文课程现代一时的凸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内容的应材施教、因地制宜,和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使得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三维目标”得以实现。它不仅要求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与社会主流相一致却又具有自己独立的个人观点的情感与价值判断.同时还要求催发他们潜在的创新思维及能力.总言之,要把学生素养成健全的人. “三维目标”即指“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教学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教学维度。三者不是孤立单一的,而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教学要实现这三个维度就必须理解它们的科学内涵机器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学科基础知识指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规则、原理、定理等。学科基本技能指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指知识发生、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和知识形成与应用知识的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指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这三个维度在语文教学中作用虽各不相同:“知识技能是基础,过程方法是桥梁,态度情感价值观是升华”[2].

首先知识技能是基础。作为其它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母课,而“知识与能力”又是基础的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语文学科最为基本的任务,也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前提,因为对其它学科的认识有赖于对文字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其次过程与方法是桥梁。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以间接经验为主,前人智慧的结晶通过教材和其它相关书籍呈现在他们面前并通过教师的指引被吸取。其与直接经验相比更容易忘却,因而方法的的生成及掌握、过程的理解与认知都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汲取并当知识达到一定的积累时所生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它是连接第一维度和第三维度的桥梁,通过它,语文教学的其它两个维度得以连接并完成内部的逻辑转换。

再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升华.情感是包含动机、兴趣、品格等在内的一切非智力因素。态度及价值观不仅涵盖了道德因素的全部内容而且涵盖了一个人对社会的认可程度和责任认同。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三维度,它是语文的封顶,是最中心的东西。它是知识通过方法转换的文化因素和人的精神的高度升华。也就是说它是知识内化的最终实现。

三个维度没有主次之分,也无隶属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识而忽略方法的传授及情感的升华。新课标要求三者有机统一,同步进行,这不仅是人文性的突破更是教学“去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更为民主的一种体现。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三维目标”呢?笔者通过自己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探讨,最终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希望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坚持学文与做人相结合,在学习中塑造健全的人格。语文学习是把粗糙的人性不断细化不断刷选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的过程。初中生是充满激情、渴望表现、热情洋溢却又情绪多变。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抓住他们表达的欲望,是他们的激情不止冷却下去,从而培养他们的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并创设情景,在情景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首先,教师要发挥集体的育人功能也即良好班风带来的内化功能,要让每一个学生对班集体产生自发的认同并自觉地在集体中不断地去除自己人性中粗糙甚至恶劣的那部分,留下那部分善的人性化的成分;其次,以教材为主板,以课堂资源为辅助,对关于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方面的文章,教师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使他们每个人都能表达出自己对这些人和事的评价及认可程度;再次要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不要千篇一律,一条绳子丈量到底,要做到量体裁衣,坚持学文与塑造人格相结合。

二、坚持发掘潜在智力与掌握知识相结合。潜在智力亦即潜藏在学生内心而有待发掘的创造性思维。初中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是发展其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也是发展空间最大的时期。能否发掘出他们潜在的智力,不仅关系到其掌握知识的效率更影响其人生目标的合理设置。首先作为教师要摘下教师的中心的光环把课堂还原给学习的主体—学生。还原意味着把课堂的大多数时间交给学生,如此他们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就有了保证。教师要抓住能够生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契机。比如在讲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视觉和听觉的真实体验来还原文本中存在以及潜在的画面,使学生在对牛郎织女银河相遇的想象中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如此学生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这首诗而且也将他们潜在的智力发掘了出来。

三、以主动激发兴趣,以方法内化知识。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泉。被动的学习只能激起学习者强烈的反抗意识和厌恶情绪。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主动激发兴趣必须做到三点:

一、充分挖掘课堂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二、开展周期“生活和人生”的讨论;

三、推荐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只有通过这三方面的努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除了主动性的培养,方法的传授也不可缺少。学习一篇课文,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这一类课文的方法,不能仅仅只是这一课的学习。比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完全由意象组成的诗,它通过对意象的选择和合理组合将一个天涯游子无限的落寞与孤独刻画的淋漓尽致。那么在讲这篇课文时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意境鲜明的诗歌以及它的步骤。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这类诗的鉴赏方法,那么像曹操的《观沧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即使没有老师的讲解,学生也能自己去分析这两首诗了。

四、把怀疑的权利毫无保留地交给学生,让教材和教师走下权威的殿堂。新课标下的“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质疑教材权威和老师权威的权利。这是针对传统教育僵死的知识传授的打破和反叛。情感的升华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渗透中得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在以情感为主线的质疑与认可中得以实现。知识要活,就要赋予被怀疑的权利,自古伟大的真理都是建立在对原有认知的批判与质疑中前进和产生的。哥白尼能够发现提出“太阳中心说”来自他对“地心说”的质疑和批判。所以要赋予学生以质疑的权利。比如《观沧海》这篇课文注解对“澹澹”一词的解释是:水波荡漾的样子。学生提出质疑:“荡漾是形容湖波的,用来形容浩森广阔的大海有失偏颇,况且曹操的这首诗是气势雄浑如同浪涛涌动,用荡漾来解释澹澹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质疑不仅是对一个词语的质疑,它更反映出质疑的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追求的精神所在。

“三维目标”的实现是当下人文性在教育领域内的精神召唤,它们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不可偏废其一。要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需要教师“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每一个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使其积淀成为人的最深厚、最基本的东西”[3];需要家庭和社会以他们“为了下一代”的责任去影响学生;更需要学习者通过对生活的热爱去浇灌文化艺术这块肥沃的土壤。

参考资料:

[1]刘淼 著《当代语文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2010年重印)p111 [2]http://wenku.baidu.com/view/1d714038376baf1ffc4fadbb.html [3]http:///jy/HTML/jy_20080807194902_164649.html

第五篇: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渗透创新意识,让学生向智慧和人格宝塔尖迈进,成为未来社会的新人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我们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个渠道,尊重儿童文化,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教学过程,拓展创新领域,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更尝到创新的乐趣,并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下文将对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阐述本人的几点思考。仅做抛砖引玉。

一、谈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应做好:发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语文,这个实践也就是“体验”,强调语文课程重在实践,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仅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的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体验。从课程目标透视,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仅仅局限于系统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尽力促使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感悟,自行探索,自求了解。通过一项项内容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表达方法,使学习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所以,我认为:体验式教学是达成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良好途径。

二、谈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阐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将学生的

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使之非常特别的突出了新旧课程的不同.当然,我们不但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向课堂教学要实效。

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教材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专题中,我深深的明白新课程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提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走进中小学的课堂,目前普遍存在着单

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随处可见,在接受中学习,学生的心理机制或途径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倡导的在发现中学习,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传统的方法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智力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师角色质的变化。

教师的作用不是把学生当做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技能,教师的责任中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根据课堂上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推动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讨论中思考问题,在比较中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参与到讨论中,并要起到润滑剂和指向的作用,利用直观的讲解示范,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讨论争辩、演示比较,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分享彼此的思维、见解、知识及交流彼此情感的场所,求得新的发现,通过归纳、概括,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

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这是因为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的。教学实践表明,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谈阅读教学中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语文教学应该语言与文学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共同提高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却让学生付出一些无谓的劳动,比如,每课生字抄十遍,语文园地会背之后再抄两遍等等。如果总是千

篇一律地让学生把学过的基础知识读读写写,学生的感受一定如同口爵蜡,而且知识掌握不牢固,不灵活。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同行们分享。

(一)词语训练,形式多样。

语文书的最后部分都是词语表,每次学习完一课的生字和词语,我都让学生抄写到本子上,进行批改,以保证学生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我布置这样的复习作业:你从词语中选择喜欢的词语写成一段话或几段话,好吗?第二天,我又让他们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相修改、补充。让同学们朗读那些描写生动、想象丰富的作品,激发大家写创造的兴趣。随着词语学习得越来越多,我又限制了选择词语的个数:30个或50个、100个,编成几个小故事„„学生在编写故事的同时,也在选择着词语,一边选择一边把词语又复习了一遍,而且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故事之中,他们既感到词语积累运用有趣,又提高了写作能力。这不比以往我们让他们一遍遍地抄写,让家长听写的形式更有效吗?

(二)利用课前两分钟,加强积累

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有“读读背背”,同样,如果让孩子们一遍遍地抄写、背诵,他们一定会厌烦,而且越抄越草,错别字也会增加。天长日久,记住的词语、语句也淡忘了。我并没有按照以上的方法去做,而是把我们班的42名学生编排了学号,每个学生背一句话。从1号开始背诵“日积月累”中出现的语句。每节语文课前都进行了两分钟的轮流接龙背诵,有时从1号开始,有时从5号开始,或10号、12号„„每天同学们都聆着佳句,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的内容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就连我无意中也记下了许多佳句。我想,这样进行训练,孩子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些佳句的。背诵的学生一定会加倍用心去准备,平翘舌音、声音的抑扬顿挫都毫不含糊,增强了责任感和自信心。这两全其美的做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互批互改,提高能力。

每个单元结束后,我都要进行字或词语的听写测试。测试时,并不是我读大家写,而是同桌之间互相听写。这样做,虽然平静的课堂乱了一些,但是在“乱”中学生之间学会了合作与交流、谦让和互助,体验着喜悦和焦虑,分享着成功与挫折。学生之间一人读一人听写,然后互相再交换角色,在发现同桌不会的词或字时,他就会着重记忆,感到骄傲和自豪。互听互写之后,我又安排了互批互改,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尝试了当小老师的滋味。这样做,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我觉得很值得,我为学生们创设了轻松、自由的训练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同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也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朗读的方式比较多样,教学中老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教学。如自读、放声读,老师范读,学生范读,小组读,配乐朗读,男、女生比读,对话朗读、比较朗读等,改变单一的个别读、齐读的方式,丰富形式,增强趣味性。

(二)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氛围或生活经历中去体味文本,让学生能够入情入景的朗读。一位老师教《拔苗助长》一课,在让学生体会农夫很想让禾苗快速成长时,引入以前学过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中那位种葫芦的人说的话“快长啊,快长啊,长得像个大西瓜才好呢!”让学生体会他的焦急,期盼,并把这一体会带入本课的朗读中,学生读出这种味道就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又如,我在执教《太阳是大家的》这一首诗歌第三节时,先请学生欣赏落日西沉的图景,让学生感受到对夕阳无限的依恋,再读此节,学生的不舍之情便油然而生。

(三)把感悟和朗读,朗读和生情结合起来,实现阅读教学中几者的结合。达到“以感促读,以读生情,以情促读”。实现悟、读、生情的和谐共振。

(四)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但并不等于不进行朗读指导,教师在朗读中也应该发挥出主导作用。一位老师在《丰碑》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队伍遇到的困难时,让学生要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把文字还原成场景的解说语言,这样的提示后,学生的朗读就把队伍面临严峻考验的部分读得入情入景。

(五)注重朗读发展的层次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要引导学生获得发展性学习,有意义地进行学习,并不单纯是完成40分钟的教学容量。对于有的赛课活动中临时抽上第一课时的学生,在事先没有预习的情况下,有许多字、词音的障碍,陌生文本的距离感„„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老师在朗读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由不熟悉到熟悉,由不流利到通顺、流畅,由没有感情到饱含感情,这些,正是发展,朗读的发展,学生素质的发展。如一位老师在一次赛课中执教《猴王出世》时,让学生找到了写猴子的有关句子: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学生在体会到猴子的活泼、顽皮之后让学生朗读,但老师并没有到此点到为止,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排比的韵味,

对偶的妙处,学生对猴子的形象还感受到了活泼可爱、有亲和力、友善„„并再次进行朗读,层层引导,层层推进。每一次的朗读,都在不断的体验,回扣式的感悟中层层涌进,让人感到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层次美。

是的,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不断探索和创新,注重实效,相信琅琅的读书声定会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色不少。

五、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迁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拓展迁移的方式,援引相关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背景知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的“阅读期待”要求我们拥有宽厚的期待,转变教学理念,明确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给学生以标准答案,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他们自主感悟,自主探究,在自主的学习中发展思维。因材而异,许多课文的导入都与激发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相联系。可见,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就能进行读写迁移拓展。即课前延伸拓展。

例如:Internet环境下的语文拓展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之下进行搜索、查找有关学习的资料,比如:我们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指导学生从多媒体网络上查找有关周恩来总理的事迹,并将找到的资料整理出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搜索的时候,找到了许多周总理的事迹,并找到了周总理的一张工作时间安排表,我将这些资料的网页链接起来,学生在浏览之后,很自然地对总理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对照周总理的工作安排表,学生情不自禁地朗读:“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利用课前的拓展,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中心,体会文章的思想。

又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先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问: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言。接着要求学生编写习作提纲,试写居里夫人。做法如下:1.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现在如果让你来写居里夫人,你打算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去写?请同学们快速构思,列出写作提纲。2.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作文思路。3.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这样的导入正是对学生读写迁移能力的训练。

可见,读写迁移拓展可以放在第一课时。

诚然,语文教学可谓见仁见智。本人在上文中略抒拙见,还请专家指教。

上一篇:优秀毕业生发言稿下一篇:银行办贷款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