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力与凝聚力

2022-08-20

第一篇:民族文化力与凝聚力

儒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作者:张 进

摘要:儒学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被中华各民族所普遍认同和接受,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与儒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密切相关的。儒学作为“大一统”的封建文化,既有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封建制度的支撑作用,又有对中华大家庭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心理维系和文化延传作用。今天,发掘利用儒学中的积极因素,使之融入现代精神文明中,对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学;中华民族;凝聚力

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齐鲁地区,在长期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它逐渐被中华各民族所普遍认同和接受,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文化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在形成中华民族这个稳定的共同体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发挥了任何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凝聚作用。对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仍有诸多启发和价值。

一、儒学在各民族中的传播是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重要文化基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众多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多元融合的统一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其中包括汉、蒙古、回、藏等在内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多元”的方面;而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又有一个主体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结构“一体”的方面。纵观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担负这个“主体文化”使命的就是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儒家文化逐步走出了中原文化圈,摆脱了其单一的民族性而衍射到“四裔”,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吸收、承传、改造和发展,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要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血缘传承、礼仪道德、语言文字、心理状态、行为习俗等的形成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之始,儒学就已广泛传播。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弟子三千,除了颜回、冉求等一大批齐鲁子弟外,还有卫人端木赐、吴人言堰、宋人司马耕、陈人颛孙师、晋人叔仲会,更有西方的秦人秦祖、南方的楚人公孙龙等。孔子之后,孔门弟子散游天下,著书立说,聚徒讲学。[1]326-333正如司马迁所说:“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1]546可见,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向四方传播开去。

秦汉多民族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客观上为儒学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汉儒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并获汉武帝的支持,使儒学占据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之后,儒学便加快了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辐射与传播。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以儒学为核心的大一统王化政策,从而使儒学传播到东北、西北(新疆)、西南及两广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并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好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伤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吏者。又修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子弟……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2]300此后历代王朝莫不如此。如唐朝曾册封云南大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阁罗风为“云南王”,赐名“归义”,并晓以儒家的忠、义、仁、勇等封建伦常观念;至其孙异牟寻继位,唐德宗又“赐孔子之《诗》、《书》,颁周公之《礼》、《乐》”。[3]隋唐以后,中央王朝还通过兴办官学、开科取士等方式,把儒学向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很多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统治者,为了自化及化民的需要,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唐代东北的渤海国,派王子大明俊等十余人到长安学习唐制及儒学,受到中央王朝册封。

不可否认,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可供其他民族学习、借鉴,汉族也的确曾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收了很多进步、有益的东西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文化。但是,“从文化宏观及其发展的总体趋势来考察问题,我们又不可不承认以下一个事实,即汉族文化始终是给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强有力影响的一种文化,儒学则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文化差势所产生的那种强制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自魏晋以降,凡有志参与逐鹿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毫无例外地要仿效汉族文化,吸收汉文化之长,改革旧制,改变原有生活方式。”[4]前秦氐族政权的君主苻坚、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都十分推崇儒家文化,北魏孝文帝还在其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修建了孔子庙,辽国契丹人、金国女真人、西夏拓跋氏等都曾先后仿照汉文或按图索骥创制了自己民族的文字。这都促进了儒学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的传播。

元代和清代蒙古族和满族统治者在崇儒兴学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作出的历史贡献尤为突出。元世祖忽必烈早在藩邸时期,就重用元好问、郝经等汉族儒生,接受了儒家文化。1271年,他取《易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义改蒙古国号为元朝,以华夏文化正统自居。他还接受许衡等儒者的建议,改革旧俗,按照儒家典章制度推行汉制,这对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影响尤大。如云南在宋代以前儒家思想影响薄弱,被元世祖派到云南的平章政事、回族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到云南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遵照忽必烈的旨意,“创建孔子庙、明伦堂,购经史,授学田”。[5]并在中庆路(今昆明)定孔子之尊位,同时两旁辅立孟子和孔子的十门生像及七十贤徒与历史上名儒的绘像。赛典赤治滇有方,在云南各地建立学校,大兴儒学教育,对儒学在云南地区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时人云南诸路肃政廉访使王彦在其《中庆路重修浮宫记》赞道:“赛典赤分省此方,创学宫,举师儒,北人麟集,爨僰循理”,“设立学校,以弘既富且教之义,如爨僰之类,嶷嶷然有知经者矣”。[6]52自此以后,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科举制的推行,儒学在云南传播日盛。满族统治者受儒学的影响超过了蒙古族,这从大清帝国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身上可以看出。努尔哈赤说:“为恶者天谴之,其国衰败;为善者天佑之,其国炽昌。总之,主宰在天。”[7]皇太极则更明确地说:“自古天下非一胜所常有。天运循环,几人帝,几人王,有未成而中废者,有既成而复败者。岂有帝之裔常为帝,王之裔常为王哉。独不见辽金元亦曾君临天下,后复转而属之明。可见皇天无亲。有德者受命,无德者废弃。”[8]这种“主宰在天”、“天佑有德者为王”的思想,显然是从儒家历来所主张的“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演化而来。满族入主中原以后,到处修建孔庙,奉儒学为正宗,使其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服务。康熙帝甚至亲自拜谒孔庙,命人进讲《资治通鉴》,广召学者编纂儒家典籍,同时制定《圣谕十六条》,把儒家历来倡导的“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隆学校以端士习”,“明礼让以厚风俗”等作为基层教育的指导思想。

从历史上看,宋代以后儒学得到有效的传播与普及,并逐渐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别具特色和风格的儒学形态,它把先前儒家所提出的伦理纲常上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从而反映了时代的共同价值取向,提升了中华民族对于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理学家们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众多的门人后学,并经历朝官府的提倡、宣扬及门人后学的笃志奉行,使儒学逐渐走向民众。这一时期的官学系统主要由府学、州学、县学组成,但它们实际上是科举预备班,对儒学进行普及的主要是执行基层教育的村学、乡学、社学、义塾等。儒学在民间成为乡规民约、家训以及故事、歌谣、戏剧的重要思想内容,广为传布,融汇到各族人民的思想文化之中,日益为社会公众所接受,进而积淀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要素。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武宗正德元年(1506)因得罪宦官刘谨,被“庭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9]在贵州三年,他先后在龙岗等地书院讲学,广招学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时贵州各地的书院迅速发展起来,达十

六、七所之多,而且大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对儒学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王阳明去世后,巡按贵州监察御史王杏于1534年在贵阳为其建祠,并感叹说:“士类感德,翁然向风。是年杏按贵阳,间里巷歌声蔼蔼如越音。又见士民岁时走龙场致莫。亦有遥拜而祀于家者,始知师教入人心之深若如此。”[6]52

以上史实可以说明,中国各民族走向儒学认同已成了历史定局,这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在各种复杂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产生出的一种必然结果。儒学在中华各民族中的传播及被接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大融合的过程。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不断地分化、结合,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同时也创造了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传统文化,而这个传统文化的主干就是儒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种认同——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认同,而这种民族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共同认同的文化——儒家文化。儒学不属于汉族,也不单属于哪一个少数民族,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它是古代中国各民族融合统一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之所以历久不衰,与儒家文化的凝聚作用有很大关系。儒学传统在历史上用来整合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及其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与儒学有关的文官制度及其信仰系统,用来整合汉民族的文化与其它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这其中儒学作为“大一统”的封建文化,既有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封建制度的支撑作用,又有对中华大家庭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心理维系和文化延传作用。

二、儒学对中华各民族具有坚强凝聚力的原因

民族凝聚力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在二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儒学之所以在各民族中传播和被接受,并成为中华各民族具有坚强凝聚力最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主要原因在于儒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适应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儒学的包容性、开放性,使它能被各民族接受、认同,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信仰。

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相互交融的多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虽然汉代曾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当时所尊崇的“儒术”,已经涵摄了黄老道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学说之要旨,并以“和合、中庸”作为其思想旨归。汉末,佛教思想传入了中国,并不断与本土的儒道思想相互融通,到唐代则形成了儒释道共存合流之势。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来看,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就是在兼容诸子百家、融合道教、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儒学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一度享有“独尊”之地位,但这种“独尊”不等于“唯一”。中国文化中没有诸神之争,儒、佛、道并育不害,这正是儒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所在。不像“欧洲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10],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儒学虽有固守道统、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保守性,但同时又有融汇消化其他学说以增强自身生命力的灵活性。在其长期发展中,儒学不断与多元文化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容纳和同化其他文化,同时也沟通、融汇了各民族文化,因而使中华各民族人民都或早或迟的接受儒家文化,甚至把儒家文化看成是自己的文化。

(二)儒学“大一统”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封建国家的统

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一统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其最早出现于《春秋公羊传》。孔子作《春秋》,在记载列代周王即位时多次冠以“王正月”字样。对此,《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西汉大儒董仲舒由此引申出政权统一的思想,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2]152这一解释与孔子本人的意向是基本符合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总体上处于分裂状态,各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便是中国获得政治统一,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11]168。他反对诸侯和大夫破坏中华大一统的行为,极力呼吁“一匡天下” [11]144。先秦儒家几乎都有这种“天下统一”的思想。如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天下恶乎定”的提问时,很干脆地回答“定于一”[12]4。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提出过“天下为一”[15]

312、“四海之内若一家” [15]93的观点。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多依托于统一国家的形式,故民族凝聚力又主要表现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正是由于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在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与同化、诸侯争霸天下的过程中,中华民族追求和合的统一观念渐渐孕育而生。自西汉形成大一统思维方式后,它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并长期影响着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中华儿女在大一统思想影响下始终保持着一种民族凝聚力,使中国能一直以统一的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儒家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重民”、“爱民”以得“民心”,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在儒家看来,“民”是国家的根本,为政者要“重民”、“爱民”。孔子十分景仰远古圣贤,孟子则言必称尧、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们看来,这些圣贤们能勤政奉公、视民如伤、爱民如子,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11]59的伟大圣王。他们也因此而赢得了“民心”,被万民拥戴,才开创了三代盛世。反之,那些虐民、残民、害民者,将失去民心,导致国家分裂,天下旁落。孟子明确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2]111,把民视为国家之本。他深有体会地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12]54可见,儒家把民心向背看得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得民心便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内聚力,从而把统一国家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儒家“重民”、“爱民”思想的深层次内涵包括重国家民族凝聚力,主张只有人民信任而形成的精神向心力,才是维护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的最可靠的基础。与此相联系,儒家提倡实行“仁政”, 以德治国,特别重视统治者道德楷模的向心力量,将君德作为政治规范提到空前的高度。他们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1]12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11]9,“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47 ,“近者悦,远者来” [11]133,“民归之,如水之就下” [12]4,德政的结果会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形成一股强大而持久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确保国家的根基牢固。这种以德治国、以民为本的思想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封建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人民争得了一些利益。中国古代也出现了一些进步政治家,他们把重民、爱民、与民同忧乐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注意吸引和聚合人心,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四)儒家重血缘、人情,尤其是同胞情结,以一种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文化的形式,长期以来对加强中华民族的感情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1]125。如何“爱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1]4即从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起孝心、爱心,再把这种将对家庭成员的情感推及到社会关系中,达到“泛爱众”。这一思想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和弘扬。宋明理学家们认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3]、“……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14]这样在整个社会中,便贯穿着一种温和的伦理情感,从而使社会关系变成一种具有家庭色彩的感情联系,这种联系由近及远,有差别地延伸至天下之人,使人与人之间通过感情联系凝聚为一个亲密的整体。大家往往都以炎黄子孙自居,同宗同脉,并通过对祖宗的追忆和祭拜、对故土的眷恋,潜移默化地积淀成一种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愫,凝结成一种深沉的乡土意识,这对中华民族的感召和凝聚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著名作家萧乾《枣核》一文中的主人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改变了国籍并不等于就改变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这位美籍华人,虽身在美国,但爱祖国之情之行却令人感动。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海外华人华侨已经成为一种载入史册的经济现象和社会力量。而把世界各地的3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与十几亿中国人联结在一起的是两条重要的纽带:一个是血缘,另一个就是文化。

(五)儒家主张“和为贵”,倡导和谐、和平,反对战争,主张对少数民族实行“文化”、“怀柔”政策,从而有利于民族融合。

儒家一贯提倡以“和”为贵,反对战争。传统的大一统思想的实质是文化的统一和融合,它是和谐的、宽容的,非暴力的,而不是武力的征服。在儒家看来,“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16]44。夷狄既是人(民),性必善,通过德政教化,以“文”化之,可以提高其善行。即使相对落后的文化,通过“礼乐”教化,也完全可以提高为华夏文化,以实现“夷夏一家,天下一统”。儒家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1]118,夷狄既是兄弟,当然要平等互助,团结和睦。可以说,儒家思想本身对外来文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并且认为民族文化的差异可以趋同,而实现趋同的方法就是民族平等、仁爱、仁政、修身,以及实施“礼、德”教化来实现,其结果是华夏相对先进的文化“同化”周边一些相对落后的文化,即孟子说的“用夏变夷”,以达到儒家理想的华夷文化一体,天下一统的大同世界。历代封建王朝受儒家思想影响,大都对少数民族实行 “怀柔”政策。尽管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但长期发挥主导作用的始终是文化的力量,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重要基础。

(六)儒家注重“家”、“国”观念,使个人对社会、国家产生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向心力与凝聚力,培育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爱国主义传统。

儒家主张家与国一体,认为家是小国,而国则是大家,齐家与治国是统一的。《大学》提出治国就是“家齐而后国治”,把齐家视为治国的出发点。并且,儒家把在家的“孝”与对国的“忠”统一起来,视“孝”为“忠”的基础,如孔子的弟子有若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1]2但家与国相比,儒家却明确主张先国后家,即在家与国之间发生了利益上的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舍家为国。这种重视个人对社会、民族责任的文化传统,使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为重的观念成为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祟尚的人生价值准则;而像岳飞及岳母、戚继光及戚母等一幕幕急国之难、为国尽忠、舍家为国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生动地体现和实践了传统儒学的家国一体、舍家为国的思想,并塑造、积淀为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熠熠生辉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这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汉族、各少数民族以至海外华人无不受到这种民族主义精神的感召,而认同于中华文化。

三、儒学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从一般意义上说,传统儒学是封建宗法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曾经是这个社会统治阶层的思想工具,其中那些强化君权、父权、夫权的“天命”理论与“三纲”伦理,已不适合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需要而属于扬弃淘汰之列。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形成。时至今日,它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宝库。儒家文化中包含并体现着以文化人、仁民爱物、和而不同、天人合

一、整体至上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历经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社会实践而被证明是有利于民族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如能正确引导并赋予时代精神,不但将形成持久不竭的文化源泉,产生强大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可以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际作用。以下分而论之。

首先,儒家以文化人、以文聚力的思想,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文化”在中国古代本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即所谓“文治武功”。儒家经典《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文化”的原始提法,即“以文化人”,就是用礼乐文明来感化、同化、优化人,并通过这种文化认同凝聚社会成员。可见,儒家文化很早就有一种人文精神的指向。汉代以后,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在长期的发展中,作为文化核心,它不仅融合边缘文化,吸收各家所长,而且改造利用异质思想文化,始终保持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一贯性。这在客观上起到了团结民族成员、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凝聚作用。

文化对凝集民众人心、提高民族凝聚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被世界民族发展史有力地证明。如伊斯兰文化使本来处于野蛮蒙昧的、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各民族迅速团结起来,并发展壮大为当今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印度历史上饱经劫难,数千年中几乎没有形成过长期有效的中央集权统治,但除了近代的人为分治外,这个国家却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究其原因,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以及与之相一致的认同感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17]可见,文化在民族凝聚力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优秀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当然,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为了在历史的高起点上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而不是要回到过去、守旧复古,更不是像有人提出的用儒家思想来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努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

其次,儒家所倡导的团结统一精神,对当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反对民族分裂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大一统政治观念,以及秦汉时期建立的大一统国家而带来的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中国人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并进而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思维定势。历史表明:团结统一思想不仅汉族有,少数民族也同样有,即都追求中华民族的大统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牢不可破的,这一点就连一些西方人都深有感触。早在1959年,正值苏联鼎盛时期,著名的女政论家沃德(B?Word)却预测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将因民族问题而瓦解,而中国的统一在她看来则是不可破坏的。[18]现在看来,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惊人的正确预言!为何对中国的统一如此有信心呢?那位女政论家的理由是:中国历史悠久、广土众民,特别是各族群之间的文化相互渗透、浑然一体。这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在世界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古罗马、奥斯曼土耳其、俄罗斯等几个大帝国,但持续时间最长的不过500多年,便迅速走向分裂、瓦解,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国内各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和对立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自秦代以来基本上持久保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不能不承认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确曾起了强大的聚合作用。

中华文化是凝聚炎黄子孙的真正源泉,虽经数次分裂、阻隔,却总也挡不住文化上的依归和亲和,并最终导向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为国家统一为乐、为国家分裂而忧,以维护民族统一团结为荣、以制造民族分裂为耻,这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儒学的文化传统与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根基。它不仅有利于台湾的回归,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且也有利于维系港台及海外5000余万华侨华人对祖国的向心力,有利于吸引他们对祖国大陆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支持。据统计,对大陆投资的80%来自海外华人就是明证。

当前,境内外还存在着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如“台独”、“藏独”和“疆独”分子,他们一直从事着分裂祖国、破坏统一的活动,曾一度猖獗,是当前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毒瘤。但分裂祖国始终是不得人心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包括台湾同胞、西藏同胞、新疆同胞在内的中华各民族人民都认同和承认只有一个中国,都是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共同的民族心理、共同的民族根本利益,必将把中华儿女紧紧的凝聚在一起。一旦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凝聚力就表现为各集团、阶层尽弃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先,团结一致,共同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表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次,儒家“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为我们处理国内外民族、国家之间关系,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想资料和精神启迪。

“和而不同”的思想渊源久远。《国语》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9]这里的“和”,是不同因素、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基础上的融合;而“同”则指排斥差异的简单的同一,是事物的简单相同或相加,这不仅于事无补,还容易引起纷争,使事物难以生存与持续发展。孔子把“和”与君子、“同”与小人相联系,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135。受儒家思想影响,“和而不同”便成了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以至民族关系所遵循的一条重要准则。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了色彩多样、内涵丰富的大社会。尽管其间有过局部的民族分裂和战乱,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总体格局一直没有变,这正是“和而不同”思想的一种体现。

今天,“和而不同”的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仍然十分重要。一方面,要承认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照顾民族“不同”,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其他民族特点,充分保障各民族享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权利;另一方面,还要从维护祖国统

一、维护民族团结、保障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高度来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破坏民族团结、恶化民族关系和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

“和而不同”还是我们处理当前复杂的国际关系的一种智慧。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不搞自我封闭,在“求同存异”、平等自主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今的“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的全球化,并不是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西方某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界的消失”以及“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论”等言论和观点的流传,很容易使人们产生错觉,甚至还会淡化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这无疑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宣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大人民中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作者单位 山东社科院儒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 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2]班固.汉书[M].延吉:延边出版社,2004.

[3] 胡曾之.代高骄回云南碟[M]//肖万源.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思想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9.

[4]萧景阳.中国少数民族走向儒学认同的历史考析[J].孔子研究,1995(2):100.

[5]宋濂.元史[M]延吉:延边出版社,2004:197.

[6]王永祥.儒学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方式探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52.

[7] 王永祥,李文钦.儒家社会伦理思想对少数民族哲学的影响[M]//肖万源.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思想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236-237.

[8]清太宗实录(卷59)[M].北京:中华书局,1985:805.

[9]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5160.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1. [11]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 [12] 朱熹. 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2. [14]王阳明.传习录(中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92. [15]张觉.荀子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 [16]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4. [17] 张静宇.印度文化不衰之谜[N].人民日报,2003-07-21(7). [18] 赵剑.中国的民族凝聚力来自何处[J].镜报,1995(2):24. [19]左丘明.国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19.

第二篇:商会与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凝聚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商会与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凝聚力

商会与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凝聚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华商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也展示出更多的活力和风采。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锐意进取,引领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完成了人才、资金的储备。而商会,则为全球华商建立有效的合作、携手共进搭建了平台,在提升华商形象和品牌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期“商会论道”栏目专访了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探索做好商会文化建设,帮助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提高竞争力的秘籍。

《经济》:每个商会都有自己的文化,请谈谈您对商会文化的理解。

张桂平:商会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不同的层面和形态,比如说战略文化、制度文化、运营文化等,打造独具特色的商会文化,就是要牢牢把握商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使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商会都具有各自的特色,这对增强商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会是近年来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历史还相对较短,商会的形态也不尽相同,有以业缘为基础的同业商会,也有以地缘为纽带的地域商会等,各类商会的宗旨、作用、职能等还在摸索建立的过程中。相应的,商会文化也处在不断形成和稳定的过程中,可以说,迄今还没有一家商会形成了成熟且独特的商会文化。

商会历史虽短,但中国商帮的历史却很悠久。现代商会文化一方面是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对古代商帮文化的传承。现代商会文化尽管还不成熟,但却有脉络可循,有倾向性可以把握。比如浙商的团结进取精神,比如苏商强调的政商和谐观念,比如我们徽商的“贾而好儒”的传统和徽骆驼的吃苦精神,都很好识别。一个商人,如果对自身所属商会文化及自身文化属性认同,就容易亲近商会,亲近同仁,从而促进会员间的交流和团结。

商会文化建设一方面离不开对商会会员个体文化信仰的提炼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升华,另一方面需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工作去培养和建立。比如我们江苏省安徽商会着力推行的民主文化,力求打破商会一言堂的专断作风,通过会长办公会形成集体决策,秘书处根据集体决策开展工作,可以让会员对商会产生主人翁的意识,有利于凝聚和团结会员;又比如我们商会着力打造的和谐文化,通过开展“缘聚”活动,促进省内各地各级会员的广泛接触,不仅为会员合作奠定基础,也是促进会员团结、增强商会凝聚力的手段;再比如我们商会着力强调的服务文化,通过实实在在地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切实发挥商会的排忧解难作用,在会员间形成有困难找商会的共识,从根本上增强商会的凝聚力。

这些举措都是将商会的文化建设具体到商会的日常工作当中,但商会文化建设更离不开独立的文化活动的举办。比如我们商会举办的千人书画大展,比如我们商会主办的艺术沙龙、商会书画院开展的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些文化活动一方面提升会员的个人文化素质,继承徽商“贾而好儒”的传统,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在会员间形成了以集体办活动,以活动促交流的氛围和共识。

当然,在商言商,商会文化的凝聚功能最终还是要通过商务活动的开展得到落实。我们希望通过把商务和文化有机结合,让会员加入商会后入有所得、得则能留、留而能久,真正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素质提升的双丰收才是我们成立商会的根本目的,也是商会增强凝聚力的根本所在。

《经济》:商会如何促进企业加强合作,抱团发展,提高竞争力?

张桂平:简单说,商会在企业抱团发展中发挥着聚集人脉、商脉和财脉三方面基础性作用。通过商会平台的搭建,每一个加入商会的会员都有机会结识更多的企业家,获得丰富的人脉资源,这是商会发挥的人脉拓展作用。有了人脉,才有抱团的前提,同为企业家,有相似的理想和追求,从而有抱团的动力和能力。所谓商脉,即通过会员间的交流,信息共享,思维碰撞,能突破单个企业家的视野、信息和判断等各方面的局限,从而比较容易发现到更多商机,寻找到更多投资渠道。同时,也可以在会员间开展业务往来,优势互补,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所谓财脉,即单个会员容易受个体资金状况的制约,很多好的项目、好的投资机会无法开展。通过商会,可以把具有共同兴趣和判断的会员资源进行整合,共同投资,利益共享,从而实现单个企业想做却做不了的事,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此外,商会平台的引导、参谋、信息、服务、分享功能也都在会员抱团发展中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随着商会的不断发展,商会职能在不断拓宽和深化,商会在企业抱团发展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我相信随着商会的发展壮大,商会还能不断开发出更多功能从而服务会员各方面的发展需要。

《经济》:在企业管理中,一直有关于人治与法治的讨论。您更倾向于哪种企业管理模式?

张桂平:在企业管理中,是倾向人治还是法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西方企业大多是法治,中国企业大多是人治;大企业以法治为主,而小企业以人治为主。法治有公平的优点,也有冷漠的不足;人治容易导致专断,但也有温情的一面。实行法治的西方国家产生过很多全球知名大公司,而实行人治的中国小公司也有很多不断成长为成功且成熟的大企业,因此,不能简单的讨论人治与法治的优劣。

比如小企业更适合人治,大企业必须要法治,为什么呢?因为企业管理是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小企业由于部门工作不饱和等各种原因,管理出不了效益,所以企业无法支撑人力成本开支,如果强行推行法治,导致管理人员太多,不但企业不赚钱,反而会成为企业的一个沉重负担。而当企业大了,业务多了,人员多了,层级多了,结构复杂了,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就凸显出来了。如果企业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那么企业很多的重要文件或重大决策就无法有效传达或执行。

完美的企业管理应当以法治为基础,辅之以巧妙有效的人治。把法治和人治两种手段有机结合,不走两个极端,法治需要人情来实施,人治也需要法治为依托。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这么完美,中国是一个人治传统悠久的国家,人情在企业管理中的正面作用很明显,但负面作用更大。因此,我认为在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不断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法治的企业最大的优点在于有一套纠错机制。这样,个人可以退出或死亡,但企业可以依靠制度而长青。任何人都是企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零件坏了可以换,但整部机器仍在正常运行。

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企业成熟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过程,成功的企业家要主动把人治企业引向法治企业,甘愿接受制度的制约。企业能适时、适地、适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统一他人意愿为集体目标而共同努力,方可称之为成功的企业。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营造质量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企业要用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保一流的质量。公司自2003年资产重组以来始终本着“不断改进,创一流产品 ,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持续改进质量,推动公司质量文化建设。倡导把质量管理同公司文化建设联系起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和质量文化,不断拓展质量文化的内容,使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成为一种发展生产力的活动,而且成为一种文化活动,实现自觉自愿的全员参与,使质量文化在公司内部和在员工的质量活动实践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使公司的质量活动成为全体员工自觉自愿自节自律的行为和习惯,从而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

一、开展质量活动,提升文化理念

对企业而言,成也质量,败也质量,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子。质量文化表现在:在质量观的树立上,把产品的质量内涵,扩展到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经济性在内的广义质量概念;在质量管理上,从生产加工过程延伸到产品开发、采购、生产、使用和服务的全过程管理;在质量控制上,从以检验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实行预防与把关相结合的过程控制;在质量责任上,从单一由质量部门负责,转变为由各部门按质量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由各单位一把手负全责,全面建设质量文化。为此, 每周的安全生产交班会和月度质量例会上进行质量问题分析和讲评,弘扬了正气,鞭策了后进; 制定了质量考核方案并实施,把质量考核与产品生产制造过程联系起来,从具体的生产过程上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开展质量改进活动,鼓励公司员工的自我改进,截止2010年8月31日完成较大质量整改 47项; 2010年9月以全国“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在全公司开展主题为“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的“质量月”活动,举办质量看

1板制作、质量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制作公司质量宣传栏,营造浓郁的质量文化氛围; 坚持每月度在公司内部开展“工艺纪律检查活动”,并公布检查结果,使公司的质量理念逐步深入到每一个职工的心中。

二、加强培训考核,提高全员素质

企业文化构筑的基石在于公司全体员工。对员工实施持续不断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永恒课题。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群体优秀行为的展示,必然推动质量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公司从三个层面着手加快质量行为文化的建设步伐:

第一个层面是公司领导层。公司首先明确各级一把手的责任,既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负责人、质量管理的第一推动者,又是质量文化建设的第一倡导者和组织者。

第二个层面是公司的全体员工。这是培训与提高的主体。公司从观念更新、知识补充、技能训练三个层次制定并实施员工整体培训战略,采取点线面相结合、集中培训和自我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产品生产、关键岗位、专业技能等方面开展培训,制定了培训考核的激励政策。培训和考核的有机结合和深入开展,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促进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个层面是公司的质量专业队伍。这是培训提高的重点。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质量文化建设进展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质量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素质,取决于这支队伍在本单位的地位、作用和潜力。

三、着手制度建设,创建激励机制

质量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并且还是一种对公司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工作。这其中,标准与规范提供了对行为结果的指导与评价水准,提示了质量实践活动的目标;奖惩则体现了行为模式的激励与导向。因而,标准、规范、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依法监督、激励的

及时与公正,是质量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保证了其完整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了各项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010年质量保证部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重新作了修订、印刷、分发;与此同时, 严格执行了质量索赔及处罚办法、 制定了质量考核办法。通过质量索赔这项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公司质量损失,提高了产品质量,真正落实了质量责任。质量索赔及处罚办法的导入,对于提高公司内部员工和供方的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强化现场管理,打造文化环境

质量文化是以质量为中心,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与质量意识和质量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物质文化是质量文化的基础和物质保证。强化物质基础,塑造公司形象,形成文化氛围。

一是强力推进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不仅局限于生产现场,而要推广到全公司范围内,充分发挥现场管理工作对生产效率、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等方面所应具有的实际作用,推动公司快速向前发展,逐步实现由公司强力推进向基层各单位主动实施的转变过程,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进行。

二是把取得 2008版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证书做为质量工作新的起点,将管理体系延伸到供方,抓体系的贯彻落实和实施的有效性。 使员工的工作质量达到高标准,既满足顾客的需求,又为达到公司与员工的双赢提供可靠的保障;另一个是让持续改进成为一种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中,成为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进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其牢固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真正理解客户观的含义,使公司在现在及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同行业强有力的竞争者。

三是以文化的形式推动质量文化的拓展。通过“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

转变”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制作宣传标语、 制作公司质量宣传栏及各单位质量看板、开展质量知识竞赛、开展评选岗位质量标兵、开展质量整改测评及奖励、开展技能大赛、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开展十自查活动,使重视质量之风吹遍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吹进每个人的心田。深入开展建设企业文化,给质量文化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品质文化”为阵地。自2004年至今6年的实践使我们切身的体会到,抓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加强:

第一,深刻理解质量文化的内涵,不断增强质量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迫切需要提高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外部竞争力的核心是好的产品项目和产品质量。要满足市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要求,必须依靠公司员工进行大量的、铺天盖地的、长期不断的质量改进。质量改进不仅能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质量改进实现了员工的自我教育。改进一方面是以 质量整改小组为单位的较大改进,另一方面是个人工作中的日常质量改进。涓涓细流汇集成江河,全体员工自觉、自愿立足本职工作的小改进,终会促成公司产品质量的大突破。通过长期的质量改进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了质量意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内部凝聚力则要靠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来支撑和汇集;质量文化作为约束和激励员工规范性的文化,则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基石和重要支柱,今后,我们必将要加大鼓励和保护员工质量改进的积极性的力度。

第二,进一步完善夯实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工作方式,高起点,高标准地推动公司质量文化建设。邀请资深的质量管理专家进行审核,借助外来的力量发现我们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公司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提高全员的质量理念。

第三,把质量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上,树立正确的质量

价值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通过进一步落实质量责任, 严格执行内部质量损失赔偿制度,加大质量考核力度,突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主题。紧扣这个主题,教育职工、提高员工素质、推动质量管理、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和质量行为准则,夯实质量文化的核心基础。

第四,质量文化是企业员工的全员文化,全体员工要积极参与建设。质量文化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在抓制度、抓思想观念、抓质量意识、抓人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软件的同时,也要抓设备、抓材料,强化质量文化的硬件建设;配备相应质量检测设备,依靠必要的设备改善质量状况。供方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延伸,与我们有着相互依存、互利的关系。我们要通过加大对供方的考核力度,扶持、培育一批优秀的合格供方,培育供方拥有与我们相同的质量价值观,保证提供给我们最优质的原材料、零部件,实现我们与供方共同发展壮大,展示质量文化的力量。

抓质量文化,提升员工素质,在此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0年我们将继续发扬成绩,进一步营造质量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为把我公司建成国内一流的企业努力奋斗。

质量保证部

2010.10

第四篇:青年文化与增强共青团凝聚力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如何保持和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是团建的一个重要和根本性问题,而青年文化是根据青年身心发展特点逐步形成的符合企业建设发展的文化氛围,它使青年意识到自己工作、生活的价值,增强青年的组织归属感和使命感,在凝聚、引导、组织、服务青年等方面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本文围绕企业青年文化和共青团凝聚力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

调研、访谈和分析,较为客观的反映了当前企业青年文化以及共青团凝聚力的现状,阐述了青年文化与共青团凝聚力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企业青年队伍以及共青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一个体系、关注两个平台、实现三个转变和构建四个互动”的对策和建议,为青年文化与增强共青团凝聚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青年文化 凝聚力 团组织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并反过来指导和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和认知体系。青年文化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青年文化对于塑造青年的社会理想、社会人格、社会意识以及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都具有独特的力量。青年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青年的全面发展程度,而且关系到这种文化涵养、文化底蕴发挥作用的持久性和深刻性,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文明和秩序被青年接受的程度,更关系到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在工作对象方面,青年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并更加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其次,在外部环境方面,多种非正式组织的兴起,使青年可选择的组织形式日益增多,对团组织的作用和凝聚力形成较大的冲击。另外,在团的自身建设方面,我们对青年文化的思考不够,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青年文体生活;四是把青年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这些都是对青年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必须打破思维定势,进行系统思考。

为深入研究青年文化与增强共青团凝聚力这一课题,公司团委组织成立了课题组,在公司范围内35周岁以下的青年群体中开展了《青年文化与增强共青团凝聚力》问卷调研。调研按照公司20%的青年比例进行抽样,涉及不同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岗位结构的青年1101人,围绕青年的“三观”、企业文化、岗位工作、业余生活、共青团工作等方面,采用网络调研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座谈、访谈等形式的研究,课题组进一步剖析了青年文化与共青团凝聚力的关系,系统构建了企业青年文化的理论体系,明确了公司青年文化理念,挖掘和收集了青年文化践行的优秀案例,并汇编成《青年文化》手册。同时,结合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对企业青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索,并针对企业团组织如何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和增强共青团凝聚力提出了解决方案。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基本情况

1、青年普遍遵循、认同主流文化。调研数据显示,公司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都是正面的、积极的。通过对调研问卷中“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的本性的认识”、“青年努力的目标”等问题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公司的青年员工追求修身齐家和谐发展的人生状态,认同公平竞争、维护集体利益,同时都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司青年没有满足于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将终身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青年群体的受教育年限的不断提高,公司青年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正在不断提升和优化。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积极引导和企业正面教育力度的加大,青年员工普遍树立了积极追求进步、勤奋进取、努力成才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青年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面对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致使信息、知识、思想、观念的传播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社会各种文化日益丰富,青年的个性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调查显示,青年对时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品牌文化等方面,青年更倾向于参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陶冶个人情操的高雅文化活动。因此,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必须从青年的需求出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不断激发青年的内在动力以及积极性和创造性。

3、青年对企业文化普遍认可,成长成才愿望强烈。调研数据显示,公司青年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度较高,青年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82.0%的青年比较认同企业文化;65.9%的青年员工认为企业未来“前景光明、充满希望”;76.3%的青年认为企业青年文化对青年的作用较有成效。从调研数据中不难看出,公司青年员工对公司的心理预期基本实现,公司在福利、经营

、社会地位等方面给予青年职工的保障也让人较为满意。在公司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的实践中,绝大多数青年职工坚信公司的发展前景,并愿意与公司共同努力。

4、青年对团的工作予以肯定,对团组织的作用比较满意。调研数据显示,公司青年员工对公司各级团组织的满意度和认同度较高。71.5%的青年认为作为一名团员,应当在工作中勤

于开拓,勇于创新,带动周围青年群众共同进步;81.5%的青年认为在遇到困难需要组织帮助时,团组织能够予以帮助解决;63.8%的青年认为团组织是青年之家,是青年的朋友,能够为青年服务,对青年帮助较大。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团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比较强烈,团员青年对团组织评价较高,体现出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信任和依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青年较多的以自身利益为着眼点,对社会价值实现的目标相对模糊。一是对社会贡献的责任意识淡漠。青年在选择最愿意为哪些目标尽力的时候,“家庭的温暖幸福”占25.2%,“企业的兴旺发达”占21.5%,“国家的繁荣富强”占17.6%。青年把家庭、企业、国家的利益依次进行了重要性排序,突显出青年先“小家”后“大家”的心态。二是对个人利益的保护欲望强烈。62.6%的青年认为“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愿意帮助别人”,部分青年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对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三是对整个社会信任和满意度不高。在和他人交往时,青年重视对方的诚信占97.6%,但认为国民诚信状况较好的仅占15.9%,一些青年人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心理上却深感价值目标的缺失,甚至偏离社会行为的某些价值标准。四是缺乏将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行动的动力。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青年仅占18.3%,青年缺少一定的奉献意识,青年社会责任感有所弱化,部分青年对公益事业的关注有所减弱。

2、青年在享受现代技术文化成果的同时,人际交流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在逐渐迷失。一是青年业余生活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化特征,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不多。调查显示,76.2%的青年一半以上的业余时间用于上网,并且用于打网络游戏、看影片的居多,青年之间缺少交流,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一,青年往往感到空虚和孤独。二是对追逐时尚和个性等方面反应敏感,但喜好和立场极易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各种文化日益丰富,理想化、浪漫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现实激烈地冲突着,青年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三是放大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难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情感寄托。尤其是新进员工缺少情感的寄托,他们刚刚离开学校步入企业,往日的情感依赖和寄托不复存在,但又很难在短期内将情感寄托到“企业”之中,这样就使得情感发生归属问题,产生飘忽不定和没有寄托的空虚感。四是青年崇尚快餐式的时尚文化,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够。部分青年仅仅把文化追求的目的归结为娱乐、消遣、追求感官刺激和非理性的文化享受,对外来文化或新兴文化表现出一种疯狂的崇拜和追求,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却有所弱化,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在学习的占38.5%,并且多为追赶时尚潮流。

3、青年成长成才意愿强烈的同时,对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认识不足。一是青年员工求知欲强烈,但在学习方面存在短期行为。目前有61.1%的青年员工在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培训。由于员工的学习主要为了满足岗位的学历要求,难免将学习的功利性看得较重。尤其是学历较低、从事操作维护岗位的青年员工,他们为了保岗位而大量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二是青年员工在个人成长方面意愿强烈,忽视自身努力及个人修炼。青年认为获得职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运气、机遇占21.6%,人际关系占15.8%。虽然自身能力因素占20.1%,但青年关注的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外语、专业知识的培训方面,特别是忽视了人文、品德方面的提升,认为获得职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品德的仅占7.5%。许多员工仍然将职业发展计划简单地等同于个人职位的向上移动,导致了盲目追求外部条件是否具备,而忽视自身努力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作用,很容易造成员工职业发展停滞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三是青年员工普遍有浮躁心理,安心现场的意识有所欠缺。生产一线的青年职工扎根现场的意识不强。这一特点在青年技术人员层面尤为突出。他们往往认为现有岗位不足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认为管理岗位才是最有吸引力的岗位占50.4%,因而放松了对现场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在困惑、苦恼或不切实际的假设中荒废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4、青年在追求多元文化带来个性冲击的同时,始终摆脱不掉需求与参与的矛盾。一是青年的个性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满足青年文化需求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团组织根据青年的需求开展活动,但往往参与人数较少,甚至出现“总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的现象,青年人参与的热情不高,暴露出需求与参与相矛盾的局面。二是活动参与的主体不明确,没有把个性化需求的这部分人集聚起来。调查显示,仍有12.4%的青年认为活动开展面太窄,没有分层分类的开展活动。三是活动参与的渠道相对单一,还是停留在组织发动、组织参与的层面,活动内容不能满足青年人的深层次需求。42.4%的青年认为团员与团支部信息不畅是团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的主要原因,还有11.7%的青年认为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内容空洞,不大受欢迎。青年希望开辟新的参与途径,不断提高参与的效率和效果,以丰富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满足青年个性化的参与要求。

5、团的工作对青年的引导和成长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团工作开展面临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青年的需求,表现出团工作的系统性、长效性和可操作性还有所欠缺,不能完全满足青年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二是社会环境对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多种社团并存及非正式组织的兴起,组织形式参与渠道增多,对团组织的凝聚力和作用形成冲击。三是基层团支部的活力不够,作用发挥不明显,还不能够凝聚更广泛的青年群体。有11.9%的青年认为团工作流于形式,举办的活动吸引力、影响力不强,导致部分青年缺少对团组织的了解,影响团的工作效果和有效覆盖。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青年的成长需要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同时,青年以其特有的敏感和创造力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青年文化建设为中心,用优秀的青年文化来影响青年、塑造青年,不断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青年文化建设要发挥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服务功能,通过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不断提升青年的文化素质,在满足急剧上升的青年文化需求中服务青年;二是育人功能,通过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引导青年健康成才,使青年成为企业中最具创造力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探索功能,通过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团组织的“试验田”作用,开展一些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并将经验总结提炼,有效推广,让青年引领文化的潮流。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建立一个青年文化体系

青年文化在层次上讲是由理念文化(核心层)、制度文化(中介层)、行为文化(外表层)等结构形态构成的。即青年的理想信念、团组织的制度、青年在日常工作中所秉持的行为准则与观念,相互融合在一起,分别经过认知、认可、认同三个阶段,形成了青年文化。在三种文化层中,理念文化是核心,需要通过全体青年的自觉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并不断升华。理念文化不是一种口号,需要青年的主体力量对先进文化理念在心理上认同、在实践上身体力行,最终转化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并成为青年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定,才能使青年文化对广大青年真正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企业团组织首先要根据企业青年特点和自身需求,逐步研究和明确青年文化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青年文化建设的体系,明确青年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工作,以共同的文化理念来引导青年和凝聚青年。

(二)关注两个新兴的平台

1、关注网络阵地平台

网络平台具有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青年人可以自由随意的发表言论,有的导向不明,有的过于偏激,甚至有披露隐私、人身攻击、散布谣言等现象,青年人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容易受到偏激思想的影响,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对网络平台予以关注,有条件的团组织可以积极搭建青年网络平台,建立一个以学习、交流、参与为主题的网络虚拟社区。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工作交流、信息共享;可以通过网络引导青年自主学习和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对青年群体的现状与需求进行广泛调研;可以通过网络与青年互动,开展网络讨论,倾听青年心声,及时掌握青年需求和真实想法等,主动对青年进行引导。

2、关注社团活动平台

青年自发形成的社团往往能够抓住广大青年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适应当前青年工作、学习、生活的需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充分重视青年社团建设,整合社团资源,打破专业、部门的界限,使具有相同爱好特长的青年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社团交流平台。通过开展贴近青年兴趣、符合青年需求、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社团活动吸引力,并将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与渗透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青年职业生涯发展观中去,让青年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通过青年社团建设引导青年健康成长。

(三)实现三个方式的改变

1、改变活动策划方式,突出工作新颖性

团组织在活动策划时,要注重实现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的转变,实现传统守旧向突破创新的转变。团组织要善于以创新的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经常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工作,更新观念、持续改进,努力找到更高效的工作方法、更切合实际的工作方向,注重活动形式的新颖性,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强调活动既要有很强的时代感,又要有很强的时尚性,既要有很强的教育性,又要有很强的趣味性。如可以通过团支部书记与团员青年共同讨论活动主题,明确活动计划,或在网络上征集广大青年的意见,听取青年意见和心声,制定符合青年需求、受青年欢迎的活动方案。

2、改变活动组织形式,提高工作参与性

团组织在组织活动时,要注重实现集中大型向分散小型的转变,实现指令参与向自愿选择的转变。根据青年的需求,鼓励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自发组织有创意、可操作性强、符合青年需求的活动方式,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激发青年热情、引导青年学习、鼓励青年进步等方面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各项工作,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努力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团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如团组织以民间社团的名义,鼓励团员青年自发组织活动,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年集聚起来开展活动,让青年自愿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活动对青年吸引力。

3、改变活动管理模式,增强工作系统性

团组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实现单向指导向双向促进的转变,实现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强调对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建立“年初集中研讨、年中跟踪管理、年底评价反馈”的工作流程,对具体工作项目坚持“事前前瞻性思考、事中节点性推进与事后有效性评估”相结合,形成共青团工作的闭环管理模式。如上级团组织可以通过参与基层团活动和定点联系制的方式,主动了解基层团组织的信息和工作情况,加强基层团组织与上级团组织的双向互动;可以通过团员素质拓展培训、影响力培训、主题团日活动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双向互动。

(四)构建四个互动的格局

1、实现青年人与社会人之间的互动

从学校转轨于社会,大多数青年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往往现实与理想存在着较大的落差。青年能否掌握社会规范与经验,参与社会生活,逐步变为“社会人”,决定着每个青年人的人生轨迹。团组织拥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各项工作,实现青年人与社会人的互动,注重把适应社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引入青年的教育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融入社会,增强在现实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实现团组织与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动

通过团支部活力建设,把基层团组织、青年社团激活起来,让每一个青年都成为青年文化建设的主人,大力加强企业中团组织与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动,积极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突出社会效益、富有共青团特色的青年文化联合体,实现青年文化的持续发展,使青年文化产生更强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3、实现团工作与企业工作之间的互动

团组织应充分意识到企业运作流程的完整性和有序性要求,既要突出团组织在企业青年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又要充分融入公司运营的整体流程,把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纳入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流程,将青年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精神的塑造流程,借助公司各项政策和组织资源为青年服务,不断提升团工作与企业工作的契合度。

4、实现青年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互动

青年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服务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产生互动,通过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理想等来教育、引导、熏陶、激励青年,使青年意识到自己的价值;通过各种健康有益、充满活力的青年文化活动,不断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青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青年创造文化,文化凝聚青年,不断增强青年的企业自豪感、事业责任感、职业危机感、历史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第五篇:民族精神与抗战文化

作者:贾斌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民族文化,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其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对于一个民族自身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铸造出来,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是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延续的血脉、发展的动力、崛起的支撑、挺立的基石。民族精神是国魂,是民魄,它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现民族形象。

民族精神是民族特质的凝聚和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的漫长历史的积淀和升华,是民族的文化、宗教、伦理、风俗、科学、艺术等具体内容的共同特质和印记。它渗透到民族的整个机体里,贯穿于民族的全部历史长河中。中国各民族人 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为伟大的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以及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弘扬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经过长期的相互吸收、演化、发展与融合,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精神大致经历了古典民族精神、近现代民族精神和当代民族精神几个阶段。古典民族精神反映的是各民族自然经济、宗法社会条件下道德至上、贵和求稳的守成精神;近现代民族精神体现的是各民族在内忧外患的苦难中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精神;当代民族精神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背景下建设现代化国家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团结统

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大宽和、兼容并蓄、勤奋睿智、刚健有为、坚忍不拔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都是贯穿古典、现代、当代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又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的凝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民族文化是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的载体,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的庄严使命。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血脉,也是民族文化所千古传颂的主题。继承发扬民族文化,是新世纪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证。

古今中外,民族文化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精神,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世界上曾经产生过的20多个不同的古代文明,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究其原因,不是因为这些文明和文化没有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就是因为这些文化没有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就是没有融入世界文化当中,孤立出来以致于失去活力,而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磨难,奋发图强,最终走上了民族振兴的大道,靠得就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有容乃大的民族文化底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五千年民族文化传承了龙的精神,汇成一部伟大的英雄交响史诗。抗战文化无疑是其最为壮丽的篇章,奏响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华章的最强音和主旋律。

抗战文化是以民族大义为前提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文化。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文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斗争和文化运动对抗战的宣传和鼓舞、支持和推动是分不开的。毛泽东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①]“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②]

正因为认识到了“文化的军队”对于抗战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不仅在解放区极为重视发展抗战文化,而且在国统区同样将抗战文化运动作为“很可能广泛发展与极应该广泛发展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认为它“目前有头等重要性”,进而要求在国统区的中共党组织对发展抗战文化要“特别提起注意”,“经常放在自己的日程上”。“把运输文化食粮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 [③]

随着抗战斗争的不断深入,抗战文化在抗战的不同时期有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大致可分为抗战救亡文化、统一战线文化和新民主主义的政党文化三个层次。

处于最外层的是救亡文化,是抗战文化的基础。“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三省陷落。东北三省人民沦为亡国奴的事实和迫在眉睫的亡国之祸,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抗日救亡意识和爱国热情。救亡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为抗战文化初始阶段,救亡文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深受群众欢迎。把国仇家恨溶为一体,激发了最为悲壮的民族情绪,激励着亿万军民共赴国难、奋起救亡。使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奔向抗日的战场。它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所不能替代的。

救亡文化以感性认识为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明显的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发表了抗日宣言,召号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抗日本侵略,以坚定的抗日立场,成为救亡文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救亡文化高扬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旋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民抗战的实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处于中间层的是统战文化,是抗战文化的主流。“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燃起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中国共产党和抗日进步力量的推动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随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救亡文化由自发变为自觉,分散变为集中,无序变为有序,最终形成了统一步调和行动的浩浩荡荡的抗战文化大军。

统战文化是抗战文化的主流文化,它求同存异,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文艺界明确提出了“抗战、团结、民主”为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左联、社联等左翼作家、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他文化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中积极传播进步思想,促进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了经典的传世之作。与救亡文化相比,统战文化对日本侵略者已不只是表层的控诉和描写,而是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抨击。

处于核心层的是政党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政党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在全国人民的抗战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由感性的文化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文化。它代表了抗战时期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抗战文化的先锋和领导者。

抗战中以国共两党为代表,包括其他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政治力量和团体,都力图在抗战中宣传自己的理论和主张,扩大自己的影响,以使本党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方针成为抗战文化的主流和主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国民党的态度,在抗战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了灵活机动的策略。积极宣传自己的政党文化,利用电台、报刊等国内外传播渠道及不同场合,阐述共产党的主张,展现共产党人的形象,扩大政治影响。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以翔实的论据,科学的论证,严密的推理,批驳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为全民的持久战奠定了理论基石。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向何处去,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毛泽东明确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④]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⑤]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毫无疑问,这也是抗战文化的基本纲领。

在领导文化运动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与抗战实际紧密联系的独特的文化理论体系——抗战文化理论体系。同时,共产党人还充分的认识到了抗战文化政策的重要性。毛泽东强调:“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⑥]中国共产党不仅注意发展了解放区的抗战文化运动,而且在国统区和沦陷区也开展了进步文化运动、文艺救亡运动。根据文化人、文化

运动和军队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文化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对促成、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和激励全中国人民英勇献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

救亡文化、统战文化、以及政党文化共同构成了抗战文化,政党文化是抗战文化的核心,救亡文化是抗战文化的基础;统战文化是抗战文化的主体,是救亡文化的延续和深化,又是抗战文化核心层的政党文化充分展开的舞台和依托,也是联系政党文化与救亡文化的桥梁与纽带。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方向,牢牢抓住救亡文化,巧妙推动统战文化,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向了高潮,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华文明与民族文化,造就了大唐盛世,创造了中世纪令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无与伦比的辉煌,并一直延续到17世纪的康乾盛世。可是从康乾盛世到鸦片战争短短的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就从世界强国跌落于任人宰割、饱受凌辱与蹂躏的深渊。唐宋之前,中国文化保持了世界的绝对的领先,中华民族的强盛取决于掌握了先进的文化,而到后来的康乾帝国却陷入了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自高自大的境地。民族于危亡之际,共产党人高举抗战救亡与新民主主义的抗战文化的大旗,统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

抗战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先驱和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抗战文化传播了进步文化,激发了民族精神,弘扬了爱国主义,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吹响了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号角。它是中华儿女用血与火的历史写成的伟 大的篇章,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为宝贵财富和珍贵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从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启迪当代,警示后世。

高昂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民族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抗战文化所激扬的文化内涵,就是高昂的民族精神。没有抗战文化所激扬的民族精神的激励,我们的伟大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面临的就是消亡。抗战文化所激扬的民族精神,在过去,是我们战胜任何的苦难的精神力量;在现在,在将来,永远是我们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

先进文化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摇篮没有先进文化的支撑就没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⑦]”先进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文化所具有的生动的形式、无所不在的影响、强烈的感染力来塑造健康的民族性格,鼓舞民族精神和斗志,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促进民族的复兴。只有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个主题,文化建设才能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力配合民族复兴的大局,发挥出促进社会进步

的历史作用。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历史之源与时代之流的统一。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民族精神的创新发展密不可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以及2002年的抗击“非典”精神,都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内涵。

文化的融合是民族文化发展壮大的源泉“太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拒细流,故能就其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定要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勇于借鉴和吸收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任何一个民族,其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不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包容。弘扬和培育新世纪的中华民族精神,以一种开放、积极、进取的心态,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这正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气度和风范,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的关键之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信息为载体的各种文化和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这也正是我们广泛地学习和吸收世界各民族一切文明成果的有利条件。

先进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抗战文化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抗日战争所以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关键是有中国共产党这个中流砥柱。

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了新的发展,不断丰富着新的时代先进文化的内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确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的宏伟理想深入人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稳步有序地进行。这一切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十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虽已完成,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所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是要更好地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就是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民族文化研讨会致辞下一篇:你不知道的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