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写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孩子你慢慢来写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和读高一的儿子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孩子可能会交到坏朋友?儿子说:“在家庭里被冷落的孩子最容易交坏朋友,你们都很关心我爱我,那么我接触的都是学习积极、品行端正的朋友,而如果我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就很容易结交坏朋友。”我对儿子的答案非常满意。

第一篇:孩子你慢慢来写论文

孩子,请注意你的“范儿”

【内容摘要】在中国重视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全国上下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江苏省文明办倡导的“八礼四仪”的环境下,农村职校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本文从农村职校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与实践探索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村职校生 文明礼仪 养成教育

一、农村职校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受周围环境影响,从总体上讲,文化基础不好、品行修养不高,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职校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和实践探索成了学校德育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而职校生将来又是现代职业大军中的一线工人,他们的品行修养和文明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在全国上下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省文明办倡导八礼四仪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文明礼仪之帮,对农村职校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既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技术工人的文明修养和素质需求。

二、农村职校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探索

1.重视宣传,强化农村职校生文明礼仪意识和行为

充分利用学校报纸、学校广播、宣传报栏和举办讲座等手段,对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知识普及,大力弘扬职业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身边发生的感人的有关礼仪点滴进行宣传和报道。学校每大周一必须举行一次升旗仪式,由护旗队和升旗手踢着正步,庄严肃穆地迎旗和升旗,领导在国旗下的讲话也要注重自己的礼仪规范,做好榜样,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在升旗时的仪式之礼,这既是在践行“八礼四仪”,又是在展示自己个人的文明礼仪。

农村职业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用优秀的文化去熏陶、影响和激励学生。农村职业学校要紧扣文明礼仪的主题,利用环境、文化、风气去培养教育学生。

2.开展活动,狠抓农村职校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以活动促养成,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推动职校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围绕“职校生文明礼仪”主题进行专题黑板报评比活动;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演讲活动;让每个班利用晨会班会学唱文明礼貌歌,做到人人都会唱,然后在全校范围举行大合唱比赛;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轮流充当班级文明礼仪形象大使,上课前在教室门口礼迎老师,向老师问候,每周结束评选出最佳形象大使;要求每一位同学在路上碰见老师主动问好,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三人行走自动成列。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人注重自身个人的形象。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是班级的后进生,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他们表面很调皮很不羁,但其实内心很脆弱很自卑,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和长辈的肯定和表扬。所以,学校要每大周举行一次表彰大会,及时总结和表彰各班情况,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和同学颁发荣誉证书,一纸奖状是肯定更是约束和激励,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信和自尊,也会严格要求自己,更加注重自己言行举止,时刻做到文明和礼仪。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也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让每一位学生觉得我就应该这样去做,这才是我的“范儿”,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文明与礼仪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加强沟通,拓宽农村职校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渠道

对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单纯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即使短期内达到要求,没有外界的配合,学生一旦走出校门,受到环境的影响,所谓的文明和礼仪就统统抛诸脑后,教育的成果就化为灰烬。所以,农村职校生的文明礼仪教育需要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通过逐步教育和培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文明有礼。

学校班主任老师可以跟家长电话联系,也可以上门家访,还可以召开家长会,让班主任老师与家长通过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与在家里的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双方就学生的成长达成共识,也指导家长如何对孩子教育,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真正形成家校联动,从而取得教育的实效。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职业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离开社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要争取社会的支持和关心,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去检验和成长。学校要多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会让学生去敬老院与老干部活动中心,与老人聊天、帮老人打扫卫生、和表演节目等等,还有让学生去法院听审或去其他单位观摩体验。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获得更多的教育与锻炼。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不可能一帆风顺,它既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就必然会出现反复。我们不能害怕和心慌,只要我们对学生充满信心,常抓不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通过努力,现在我班学生已基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楼梯里、在路上,在校园里每一处,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已蔚然成风,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农村职业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的好习惯,展示现代职业技术工人的个人魅力和文明风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许金霞

第二篇:你可能把孩子教育成了坏孩子

我和读高一的儿子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孩子可能会交到坏朋友?儿子说:“在家庭里被冷落的孩子最容易交坏朋友,你们都很关心我爱我,那么我接触的都是学习积极、品行端正的朋友,而如果我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就很容易结交坏朋友。”

我对儿子的答案非常满意。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感叹孩子结交了坏朋友,把孩子带上歪路,但这些责怪坏朋友的家长都忽略了这样一点:是谁给了孩子接触坏朋友的机会?据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中,出自健康家庭的只占3%,出自溺爱家庭的占28%,而出自缺爱家庭的占69%。

有个朋友向我诉苦,他上初二的女儿,成绩虽然还在优秀行列,却迷上手机游戏。那天晚饭后,他女儿一直玩了5个小时的游戏。半夜11点,他实在忍受不了了,把孩子的手机抢过来扔了,又大骂了她,并把女儿赶出家门,女儿在外面溜达了1个小时后才回家。即便如此,朋友恨恨地对我说:“我们夫妻商量好了,至少一个月不搭理她,我们反正都上班。她真没救了!”

尽管朋友口口声声说着“教育”,但我来提炼几个关键词看看,“扔手机”“大骂”“赶出家门”“不搭理”,这哪一个关键词是和教育有关的?每个关键词透露出来的,只是夫妇在暴怒之下的情绪发泄,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甚至会让孩子更不服家长,变得更叛逆。

在家庭中,我提倡赞美教育和批评教育并行。批评的轻重,代表着让孩子知道所犯错误的轻重,但批评教育并不等同于发火暴怒。从更大程度上说,批评意味着开导,也意味着警示,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教育他是因为爱他,而不是在发泄情绪。生活中,有太多家长打骂孩子,只不过是假“教育”之名的情绪发泄而已。

没错,孩子玩手机无度确实是孩子的错,但从另一个层面说,又何尝不是因为父母同时在犯错?对手机的管控是谁从一开始就没有监督好?孩子第一次不想去学校的时候,是谁编理由帮她向老师请的假?现在,孩子积重难返了,家长又情绪失控地打骂并把孩子赶出家门,这无异于把自己的过错转嫁到孩子头上。

令人费解的是,直到次日,朋友夫妻还决定“一个月不搭理她”,想让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但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不搭理”是一种“冷暴力”。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会让他们失望。现在,朋友女儿的成绩还在优秀之列,顶多是有厌学情绪,玩手机有点失控,还不能用坏来形容。但如果家长这样教育下去,他们的女儿真的很容易沦落为一个坏孩子。

回到我和儿子讨论的那个话题:当一个孩子让老师失望,在家里又感受不到温暖的时候,就会更容易结交坏朋友。事实上,一个孩子如果只是不喜欢上学,那么失去的顶多是更高的平台,比如一些十七八岁就在餐厅做服务员的女孩,她们固然辛苦又平凡,但她们下班后回到幸福而温馨的家庭里,对父母依旧是孝顺的,时未来依旧是有渴望的。但不恰当的教育不仅可能会让孩子成为一个不爱上学的人,而且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坏的品性,沾染上坏的毛病,成为坏孩子中的一员。

(責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作者:陈亦权

第三篇:孩子不会写作文,看绘本《小树》

导读:孩子从1岁多开始就有了自我意识,到了4岁左右,执拗敏感期前后,常常会因为小事和父母争执,这个时候非常考验父母的耐心和智慧。《小树》这本绘本,由美国心理学会授权出品,讲述如何针对孩子做情绪管理和性格培养。《作文报》的主编黄保余在他的作文理论书籍《写作要具体》中提到:要提高写作水平,一定要加强描写的练习。《小树》这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描写范本。本文通过对这本精品绘本的逐页分析,探讨了家庭对孩子的作文教育和心理教育,譬如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有朋友,有心理安慰,有问题解决。而且需要按顺序出现:先进行心理安慰,舒缓情绪后再解决问题,朋友一直陪在身边。养育孩子,帮助孩子,父母需要同时具备这三种角色。其中朋友的温度,需要贯穿始终。给孩子辅导作文,不一定要看距离很远的作文书,一本他们喜欢的绘本精读下来,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孩子从1岁多开始就有了自我意识,到了4岁左右,执拗敏感期前后,常常会因为小事和父母争执,这个时候非常考验父母的耐心和智慧。

一方面父母工作一天筋疲力尽,就算是不上班的日子,在家带娃,孩子过剩的精力也很消耗父母的精气神,要是再为一点莫名其妙的事情情绪上头了,父母往往会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小树》这本绘本,由美国心理学会授权出品,讲述如何针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和性格培养。

我拿到这本绘本时,大宝10岁,小宝2岁,处在空档期。但看到这本书却有一些不吐不快的话想和大家分享。

大宝读四年级,校内的语文学习到了写景的单元。对孩子来说,写事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写事主要的写作手法是叙事,但写景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描写。

明明需要写景的特点,写着写着,往往就会写成做了什么事情。同班同学,一篇作文写四五遍还不得要领的,不算少。

说到底,描写的文字,没有写故事情节的部分精彩。孩子看书很容易把描写的部分跳过去,看再多书,到了写的时候依然没有内容。

《作文报》的主编黄保余在他的作文理论书籍《写作要具体》中提到:要提高写作水平,一定要加强描写的练习。《小树》这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描写范本。

下面我就把这本精品绘本分享给大家。好书,不同的年龄段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

封面

首先,我们来看封面。一只小松鼠伏在一棵树底下。

提问:

在这里,我们可以问一下孩子,你觉得这本书的主角是谁?

孩子有可能会说错,认为是小松鼠。

因为在孩子的视角里,他们很容易把故事的主角认作动物,如果主角是植物,也需有明显的拟人化特点,比如眼睛、手臂等。

这本书的书名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主角是这棵小树。但整本书小树有拟人化的语言,但没有拟人化的形象,这一点孩子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

无论孩子是否回答正确,这里可以先不给孩子答案,让孩子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

扉页

本书的扉页和封面的内容一致。

正文P1

梗概:森林边住着一棵快乐的小树,她的朋友阿曼达每天过来跟她玩。小树抖动着叶子沙沙作响,给阿曼达唱歌,阿曼达则给小树讲去遥远的田野里探险的故事。

文字告訴我们故事的主角是小树,小松鼠阿曼达是她的朋友。

这里用拟人的写作手法来描写——“快乐的小树”“小树给朋友唱歌”。通常我们不会这样写植物,也不会设计植物和动物做朋友。

但作者也不会让整个故事过于脱离实际,两个朋友的分工:小树给阿曼达唱歌,阿曼达给小树讲遥远田野的故事。

提问:

这里可以问一下孩子,两个好朋友的分工可不可以交换?为什么?

画面部分:从画面上来看,有不只一棵树,哪一棵才是阿曼达的好朋友、本书的主人公小树呢?注意看地上一排白色的小花,这些花就像小路一样连接着阿曼达和小树,是告诉我们关键信息的线索。

正文P2

梗概:一天,阿曼达和小树正在说话,忽然,天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阿曼达赶紧跑到森林深处躲了起来。可小树是一棵树呀,她只能一直站在那里。狂风吹啊吹,吹了整晚,小数的树枝被甩得东倒西歪、前仰后合、上摇下晃。

面临同样的困境,小松鼠可以躲起来,但小树没办法,只能独自承受。

东倒西歪、前仰后合、上摇下晃,三组成语,不同的方位,呈现出狂风之中小树承受的苦难。

画面部分:整个画面呈阴暗的色调,与上一页的画面相比,重点更突出,虽然还是那个森林,但没有其他的树了,只有小松鼠的背影和已经被吹弯了腰的小树。

正文P3

梗概:第二天早晨,风停了。阿曼达跑回来看风暴过后的小树是不是还好。小树看起来变了个样子,很多树枝都被折断了耷拉下来,大部分的叶子都被吹掉了。阿曼达赶紧来帮忙。

初升的太阳刚刚露头,整个画面的色调又转暖了,可以对比第一页的场景,可以看到小树的树冠稀疏了许多,根部也有散落的凸枝。

好朋友阿曼达和第一页也不太相同,第一页小松鼠向着小树,这一页却侧着身子,文字部分告诉我们,它要帮忙,那它会做什么呢?

正文P4

梗概:她叫来两位树医生,一位叫想象太太,一位叫治疗先生。治疗先生轻轻地敲了敲小树的根,又摸了摸她的树皮。他说:“哦,你的树皮在发热,但你的根很强壮。”接着,他爬上梯子检查小树的树枝。他仔细查看每根树枝,温柔地移动它们。想象太太把耳朵贴在小树的树干上听了听。她说:“嗯,你的心脏跳得很有力呢。”

小松鼠请来了两位医生:想象和治疗,直接用名字来指代他们的作用。

这一步,两位医生都做了基本判断,都给了小树安慰的语言。

好朋友在旁边关切着。

语言积累:一连串的动作之后,加上语言描写,语言描写中还有语气词,具象地写了两位医生是如何给小树做检查的,是很好的模仿片段。

同样用到语气词,“哦”和“嗯”的表达是不是也有差别?

正文P5

梗概:“我们先给你喝点草药降降体温,”治疗先生说,“但要想真正治好,我们就要修理你折了的树枝,剪掉那些修不好的。我们还要用柔软的树叶把伤口包扎起来,直到愈合。”“我害怕。”小树轻声说。“没关系,我们会帮你的。”想象太太说。

这一页,治疗先生给出了治疗方案,小树做出了回应,想象太太抱着小树,安慰小树。好朋友也在。

小科普:修剪过的树枝用树叶包起来,这样可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减少对被修剪树枝的伤害。

正文P6

梗概:“阿曼达,请你紧紧挨着小树,让她知道你在旁边陪着她。”想象太太说。“小树,请你在心里想象一片云,如果那片云代表了害怕的感觉,那么它是什么样子?注意它的颜色和形状哦。”小树专心地想,阿曼达则紧紧地贴着她。过了一会儿,小树说:“我看到了。”

这一页是想象太太出场,给出了“心理治疗”的方法,回应小树的恐惧心理。

首先,让好朋友抱小树,让她感到熟悉而温暖。

然后,再让小树把恐惧具象化。

画面的右边,一团看不清楚的深色迷雾代表了小树的恐惧。

正文P7

梗概:“很好,”想象太太说,“现在想一想,如果感覺好一些的话,云朵又是什么颜色和形状呢?”小树想啊想,然后她说:“蓝色——像蓝天一样蓝,上面飘着软绵绵的白云,像一只只小动物。”“很好。现在想着这个画面,慢慢地深呼吸。然后想象这美丽的天空打着旋儿被吸进你的树干和树枝。这就是神奇快乐呼吸法。”

这一页是上一页的承接,想象太太开始治疗、疏导小树的情绪,并用神奇的快乐呼吸法帮助小树,用动作固化好情绪。

画面中小树想象的云朵不再是看不清的深色迷雾,而是清澈欢快的场景,小树周围有一缕清新的空气,好朋友和医生都陪在她身边。

正文P8

梗概:想象太太告诉她要记得经常做神奇快乐呼吸法。阿曼达一直陪着她。等小树平静下来,治疗先生给她服用了一种特殊的药,让她很舒服,很想睡觉。接着,治疗先生很小心地把折了的树枝剪掉,用软软的白色叶子把伤口包好。

想象太太的工作结束了,治疗先生开始工作了。治疗先生先给小树催眠,然后又是一连串的动作完成治疗。

正文P9

梗概:接下来的几天几夜,阿曼达都在给小树讲故事。无论她醒着还是睡着了,阿曼达都跟她说话。因为森林里的人都知道,如果你睡着了,做着美梦,会有一些好的事情发生。

医生完成了治疗,只剩下好朋友在陪小树。画面是晚上,月亮很圆,森林很静谧。朋友虽然不能帮小树治疗,但会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让小树好起来。

金句:如果你睡着了,做着美梦,会有一些好的事情发生。

正文P10

梗概:但她还是很伤心。她想念失去的树枝,有时候,甚至以为那些树枝还长在她身上。“为什么我的树枝会断呢?”她问道,“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事?”“你是一棵非常好的小树,这不是你的错。”治疗先生说。想象太太摇摇头说:“小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至今都不知道答案。我只知道你有强壮的根和一颗勇敢的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特别之处。”小树想,自己的特别之处到底是什么呢?小树进入了恢复期,但恢复期的小树情绪上出现了反复。医生都给了她安慰,不要自怨自艾,鼓励她往前看。

这里有一个小伏笔,小树的特别之处是什么?可以让孩子带着这个问题寻找答案。

正文P11

梗概:又过了些日子,治疗先生说:“我们今天把叶子绷带拆掉吧,你可以看看你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你会看到你的样子变了,”想象太太说,“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勇敢接受你现在的样子。”小树看到池塘里的倒影时,都认不出自己了。她哭了起来,因为她光顾着寻找那些失去的树枝。“小树,你看看池塘深处。”想象太太轻声说。小树很努力地往池塘深处看。她看到了自己健壮的树干、深深扎根于大地的树根和一颗美丽的心。

小树已经完全恢复了,但和以前不一样,小树沉浸在自己失去的部分,情绪再次低落了。

但想象太太提醒她,她不光有失去还有得到,让她关注自己得到的部分。

这一页和上一页可以一起看,小树的情绪低落,在她的身边都有几片落叶,烘托小树的悲伤。

正文P12

梗概:“我的树枝还能长回来吗?”小树问。想象太太说:“不能了。”“但是,小树,你看到你身上留下的树枝了吗?这些树枝很强壮,会长出漂亮的叶子,开出美丽的花。这些花将来会结出甜美的果子,到时候你可以跟森林里所有的朋友分享你的果子。”小树想象着将来幸福的画面,高兴得沙沙摇着叶子。她想,这大概就是想象太太说的“你会发现你的特别之处”的意思吧?

这一页很有意思,小树在水里看倒影,但倒影和小树的样子是不一样的,通过水面将现在的样子和未来的展望分割开。

现在虽然小树还是枝叶稀疏,但她终将恢复枝繁叶茂,还变得硕果累累。

这里还回答了之前的小伏笔,未来的样子就是小树的特别之处。

正文P13

梗概:没过多久,森林里的每个人又高兴地听到小树的歌声和笑声了。尤其是阿曼达,她真为有小树这样勇敢又特别的朋友而感到骄傲。

这是最后一页,是故事的结尾,画面有一抹温暖的阳光。

小树变成了倒影里的样子,恢复了以前的状态:快乐,又爱唱歌,与第一页相照应。

她还有了新朋友,和朋友分享果实,老朋友为她感到骄傲。

封底

封底页,小树没有出现,只有拿到果子的好朋友。但顺着好朋友的目光,我们知道,小树就在那里。

结语

这本绘本的创作,运用了场景移位:

森林中只凸显小树。

前半部分小树并没有临水,但后半部分是临水的。(为了不显得突兀,画面前半部分主要在左边,后半部分的场景放在右边。)

倒影和本体不一样。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书中给出了我们答案:有朋友,有心理安慰,有问题解决。而且需要按顺序出现:先进行心理安慰,舒缓情绪后再解决问题,朋友一直陪在身边。

养育孩子,帮助孩子,父母需要同时具备这三种角色。其中朋友的温度需要贯穿始终。

想象太太的神奇快乐呼吸法,我们可以学起来,教给孩子。

给我的启发

讲一个温暖的故事,《小树》结构和情节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主角和背景:小树和好朋友快乐地生活。

冲突1:暴风雨打破了平静的生活。

发展1:为她请来医生。

冲突2:小树害怕治疗。

发展2:医生安慰小树,完成治疗。

冲突3:小树在恢复期心情反复。

发展3:医生跟进治疗。

结局:小树恢复了,并长得更好。

故事的中段是1—2—1—2结构,不断推进。给孩子辅导作文,不一定要看距离很远的作文书,一本他们喜欢的绘本精读下来,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沁水

浙江大学工程硕士,阅读指导师。曾经对阅读有不正确的认知,没有给大宝正确的阅读引导,踩了不少坑。如果阅读只是看故事,那只是图个乐,和玩游戏没有太大区别。踩过的坑,我用文字一点一点填回来。关注我,让孩子在阅读路上少走弯路。

作者:沁水

上一篇:音乐文化发展论文下一篇:物理概念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