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德以德促学

2022-07-25

第一篇:以美育德以德促学

“以美启德”、“以美育德”

“以美启德”、“以美育德” ——浅析学校美育教育的途径

张家川县平安中学 杨志军

摘要 美育教育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方面起到“以美启德”,“以美育德”,发展人的多种心理品质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 美育教育 途径

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它起到“以美启德”,“以美育德”,能发展人的多种心理品质的作用,能给人带来活泼舒畅的情结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充分感受健康的、进步的人生。学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通过美育的途径,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吸引学生,振奋学生并敲击他们的心弦,使学生在欣赏、认识和理解的同时,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从而起到“以美启德”、“以美育德”,发展人的多种心理品质的作用。那么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呢?

一、美化育人环境

学生的审美趣味的习惯是在优美的环境中形成的。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整齐光洁的道路,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爱校、爱家、爱国的高尚情操,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参加美化绿化校园的工作,增强学生创造校园美的意识,培养他们创造美、珍惜美的观念与能力。从而以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个性,又以学生美的行为习惯为校园增添光彩。例如校园的合理布局,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了校园的绿地面积,种树、育花、种草等等,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使校园环境充分发挥了美育中的“以美引善”,“以形悦目”,“以情感人”的作用。加上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进入校园,使学生有一种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之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

二、完善教师形象

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开拓者和传递者,在美育的教育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楷模,备受尊崇,就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优化师德风范,要求教

师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体现为人师表的美德,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无声美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修养:

1、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高尚的师德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学生心目中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受益终身的。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途径和教育模式,从而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以完善的人格教育学生,使学生产生敬爱感、敬佩感、敬重感。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地塑造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2、要求教师要有美的仪表。美的仪表是老师形象塑造的最直接的自我展示,教师要有自然、潇洒的举止,给学生以轻松舒畅的感觉,以稳重大方的姿态,给学生以踏实、可靠的印象,以整洁合适的衣着,令学生从中体悟朴实、整洁的真正的美。

3、教师要有语言美。正确运用语言是老师获得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语音、

语调、语气来表情达意,做到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带动学生学会使用美的语言。

三、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学科的美育作用

学校主要是以教学为主,靠课堂来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教育者必须遵循美育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这一准则。

各科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艺术教育学科的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艺术教育的主要形成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平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格调高雅,内容健康,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有较高水平的艺术教育。通过各种艺术科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求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揭示教材的内在美,讲授要准确、简明、生动活泼、善于创造美的情境,启迪学生的审美心境,促进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感受美;要以和蔼可亲的教态、清晰准确的发音、流畅悦耳的语调、工整美观的板书、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做到声、形、情并茂,让学生欣赏美;同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广泛参阅,吸取众长,充分准备,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体会和创造

美。

四、充分挖掘其他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

要挖掘各学科的美育标准,并要把美育自觉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学科的特点的规律,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给学生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思想品德教学可直接讲授美学知识,让学生发现社会美、信仰美、心灵美,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

历史课、地理课可通过介绍历代的文化艺术珍品、时代的丰功伟业、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事迹、祖国壮丽的山川、丰富的宝藏、优美的风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课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本民族语言所具有的音、形、义的文字美,从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通过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领会文章的主题美和结构美。语文课中有优美图画,优秀作品,不但要讲字、词的含义还要运用艺术手段和电教媒体创造情境,化人于情,把那些行动、具体、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到一种美的意境中去,令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打动他们的心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真、丑,从而受到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是健与美结合的艺术。通过动作示范之美,场地设计之美,队形排列之美,使学生掌握准确,协调矫健、灵敏的动作,组合变化的造型,形成健美的体魄,进而培养学生勇猛顽强的意志和团结奋进的精神。

教师还要关注各种社会渠道向学生输送审美的信息,把握学生审美情趣的变化,提高对家庭、社会审美影响的应变能力。要对学生实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等方面的全面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生活方式美,教育他们健康、朴素、大方,充分体现“青春美”。善于运用各种美的因素,培养学生成为审美主体,提高他们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课外活动中的美育渗透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延伸和补充。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健美体魄,发展艺术兴趣和个性特长,丰富精神生活,优化育人环境。

爱美是人的天性,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

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的内涵。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环境美可以升华情感美。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扮,以及校园净化的空气、文明礼貌的用语、和谐的人际关系,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二篇:耀华小学---以玉立德,以德育人(校本课程成果)

特色学校建设材料之三:以玉立德 以德育人(耀华小学)

发布部门:区教育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13-12-19

以玉立德 以德育人

广州市荔湾区耀华小学 杨国平 黄雪锋 刘淑君

摘要:耀华小学深入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提炼出独具特色的玉石文化精神。在玉文化的引领下,通过创新德育工作理念,营造特色育人环境,建立特色校本德育课程,开展特色校本活动,深化德育课题研究等途径开展“以玉立德”德育模式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德育 创新 特色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更是一个文化的世纪。荔湾区委区政府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推动和促进学校挖掘文化内涵、提炼办学理念、深化办学思路、提升办学层次。耀华小学因地制宜,根植西关数百年玉文化资源,创新发展玉石文化作为学校核心文化,并以德育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实践“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理念,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高。

一、提炼玉石文化精神,创新德育工作理念

耀华小学地处西关中心位置,所处的源胜社区从明代开始就有玉石制作、交易的历史,至今鼎盛不衰,是东南亚最大的玉石交易集散地。华林国际玉器广场、华林玉器街、源胜玉石工艺街等众多的玉器批发市场将学校合拥其中。学校更有四分之一的家长从事和玉石有关的工作,玉石与我校师生、家长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充分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深入挖掘玉的文化内涵:玉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之一,春秋时期管仲就有关于“玉比德”之说,后来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将“君子比德于玉”作了详细的诠释,玉成为“君子”的载体,体现儒家教育中重视“品德教育”和“培养全人”的教育理想和追求。由此可见,“玉之德”是儒家教育培养君子道德的标准,包含中华传统道德精神的诸多内涵。再分析“琢玉”的教育形态,“玉成器”的过程与“人成才”的培养,其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鉴于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底蕴,我们选择“玉”作为发展学校优秀文化的媒介和载体,创新提炼出“以玉立德,锐意磨砺,精雕细琢,玉耀光华”的玉石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以玉立德,以德育人”的德育理念,培育光耀中华之“现代君子”与德业双馨之“现代良师”,建设有品位、有品质、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二、营造特色育人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成长

富有个性的校园环境就像一本无声的教科书,学生在这个特设的文化场中耳濡目染,必定能涵养性情,陶冶情操。我校把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精心设计各种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具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育人环境,让校园环境这个潜在的课程如春风化雨般润泽师生心田,滋养师生心灵成长。 1.玉韵萦绕,滋养灵性

我校围绕校园核心文化精心设计各种文化景观,使校园浸润在“玉”的氛围中。一进入校门就踏上“玉德之路”,地面镌刻玉之十一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让师生每天阅读经典的同时自省吾身;“玉韵萦绕”西关风情廊将趟拢门和屏风设计成展示廊,上面展示中国地图、国旗、军旗、党旗、队旗、国徽、党徽、队徽、校徽、学校吉祥物等,爱国主义教育悄然无声;“中华玉韵园”展示了中华玉文化发展历史上不同朝代的代表性玉雕作品,体现“玉”的独特之美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涵玉轩”教师阅览室,展示教师的教育理想,鼓励教师修身如玉,成为德业双馨“现代良师”;“琢玉坊”学生阅览室,高雅简洁,书香盈溢,丰富了耀华学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涵。 2.诗香满园,启美启真

我校结合诗歌教育特色巧立新意设计了系列文化景观。“种诗园”寓意在孩子纯真的心田种下儿童诗的种子,以诗启美、以诗启真;“咏鹅池”与“惜时亭”,诗歌与绿化配合默契,诗情画意;“布谷鸟和种子一起歌唱”的六大版块主题墙报,同时展示著名大诗人与学校小诗人的作品,让学生在诗歌中与大小诗人交流;由《读唐诗》《相思》等古诗词改编的上学放学铃声,让学生每天在诗歌的旋律中培养美的情操。 3. 联墨逸雅,励志修身 楹联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我校是广东省楹联文化教育基地,各场室门口悬挂着由省楹联学会的专家们撰写的内涵丰富、意境优美的楹联。它们和各楼层的名家、师生书画作品一起让学生每天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丰富特色课程与活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学校紧紧围绕培育光耀中华之“现代君子”的目标,发挥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功能,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四大活动为抓手,培养学生“仁爱、睿智、儒雅、磨砺、精进、和美”的品格,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1.建立特色校本德育课程

我校在全面落实小学品德科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品德课,切实开展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同时,开发了环境教育和玉石精神教育校本德育课程。环境教育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编写了三册校本教材《可爱的自然》《身边的环境》《环境的探究》,以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内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良好的环境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玉石精神教育校本教材《识玉 品玉》每个年级一册,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课程分为“古玉寻根”“品玉赏玉”“话说神玉”“ 琢玉成器”“细说玉德”“玉石精神伴成长”六个主题。通过开展调查、访问、参观、欣赏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玉的种类、产地,了解关于玉石的成语故事和琢玉成器的过程,懂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深刻道理。

2.开展“小榕榕”义工活动

学校于2006年3月成立了广州市第一支学生义工队伍——小榕榕义工队,创新开展德育活动,践行“仁爱”的道德要求,塑造学生“温润如玉”的道德品质。学校每周五下午组织小义工轮流到社区的长者日托中心与老人聊天,到社区展能中心帮助智障人士做康复训练,到社区图书馆整理图书;逢节假日组织义工探访社区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去欢乐;每学期开展小义工培训,提升助人技巧;每学年举行义工分享会,表彰优秀小义工,分享做义工的心路历程。小义工活动让孩子们从小事、身边事做起,用我所长,做我所能做的事。他们从活动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关心社会,践行了道德的最高层次“仁爱”,带动了学校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3.开展诗歌诵读与创作活动

学校自2005年开展诗歌教育以来,大力开展诗歌诵读、欣赏和创作活动。教师们利用午读或课前时间指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读本。每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承办“耀华杯”荔湾区小学生儿童诗歌创作大赛、“诗润南国”广州市小学生儿童诗歌创作大赛、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创作大赛。2008年,学校创建了少儿诗社——华玉诗社,组织小诗人与大诗人对话、外出采风、诗歌演诵、诗歌创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出版了诗刊《华玉诗语》、诗集《中国童诗·华玉专刊》。2012年7月16日-19日,耀华小学承办了第五届中国童诗年会,200多名来自全国的大小诗人汇聚一堂,以诗会友。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呵护了孩子们的童心,润泽了孩子们的情感,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和道德情操,培养了儒雅的耀华学子。 4.开展校本文化活动

学校围绕“玉石精神”开展了“以玉立德”系列校本文化活动。例如:三月份开展“仁爱义工月”活动、四月份开展“儒雅读书月”活动、九月份开展“谦恭有礼月”活动、十月份开展“磨砺成长月”活动;开展“璞玉雕琢”入学教育、三年级“大爱润玉”感恩活动、“璞玉初成”毕业典礼等活动;开展“仁爱之星、睿智之星、儒雅之星、和美之星”等耀华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等。我们把“玉石精神”作为校本文化活动的“灵魂”,贯穿始终,持之以恒。一系列的校本文化活动挖掘和张扬了学校文化内涵,在实践校本文化中培育学生的爱校情怀。

5.开展节日文化活动

学校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如:“学雷锋纪念日”学雷锋日记,践行雷锋精神;“母亲节”分享亲情故事,营造浓浓的感恩氛围;教师节制作敬师卡,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端午节包粽子,了解屈原伟大的爱国情操;中秋节猜灯谜,分享过中秋的体验;重阳节了解重阳的习俗,感受浓浓敬老情„„节日文化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国爱乡爱家爱校的情怀。

四、深化德育课题研究,发挥德育示范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如何建设一支“修身如玉”的教师队伍等问题,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学校通过一系列的德育课题研究,积极破解德育难题,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水平。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2004年7月,学校便开展了《促进学困生有效学习的心理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同年10月,学校成为广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后来又进行了《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规律性分析, 找出他们各个阶段存在的重要心理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多元渗透、多渠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师资队伍建设、少先队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学困生教育、课堂教学、社区教育、学校管理等方面。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创造性地引入了社工参与。逢源街穗港青少年服务中心社工长期驻守我校,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面向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大家解决学习、工作、生活、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困惑。

2、开展“玉石精神”课题研究,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为铸造学校文化品牌,寻找德育创新突破口,学校先后进行了《培育校园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品牌策略研究》、《“以玉立德”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学校确立了以“玉石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学校明确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德育理念;构建了“德业双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精雕细琢”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编制了《玉德育德》校园文化手册、编撰《精雕细琢 玉耀光华》师德读本、开发《识玉 品玉》富有西关特色的玉石文化校本课程。一个既有民族传统的内涵,又有普适的时代精神,更与优质教育的追求相耦合的品牌学校文化得以确立。

3、收获累累硕果,发挥立体示范作用

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耀华小学玉石文化凝聚和提升了师生精神,引导师生锐意磨砺,精雕细琢,焕发生命活力,实现自我发展。“以玉立德 以德育人”的德育模式也成效显著,特色彰显,赢得了社会的肯定。 (此文发表于《师道·教研》2013年第1期)

第三篇:以“辩”激趣 以“辩”促学

辩论,是一种能让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很好提高的活动。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口语交际·习作一”中建议学生针对“开卷是否有益”展开一次辩论,并“以‘记一次辩论’为题,写一写这次辩论的经过”,这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上首次对小学开展辩论活动提出的要求;五年级下册第六组“走进信息时代”的综合性学习也要求学生“就怎样争取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辩论活动占有一席之地。笔者所在的学校语文科组进行了“小学辩论活动常态有效实施”的课题研究,对辩论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下面分四个方面谈谈辩论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一、辩论活动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是解题、介绍文章背景、解释生字新词、划分段落、分析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等,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兴趣索然。而辩论活动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辩论活动中,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辩论,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辩论活动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是群策群力的比赛,它讲究整体的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举行了一次“好习惯,伴我行”的主题辩论活动。这次主题辩论活动在高年级中燃起学生对研究辩论、参与辩论的兴趣火花。五六年级每个班都选拨精英组建成辩论队参加比赛。为了帮助本班的辩手在比赛中出色发挥,全班学生都合作起来,与辩手们一起搜集资料,陪他们模拟演练;一些学生在模拟演练中展现了出色的辩才,被辅导老师选拔为正式队员。正式比赛时,正反双方班级各执一词,唇枪舌剑,好不热闹。每场比赛后,辅导教师都组织学生代表进行点评,现场观众发表看法„„这样的辩论活动,使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由课内推向课外,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辩论活动能给学生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对学生辩手来说,受益匪浅;对学生听众来说,这种新颖的课型使他们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共鸣与思考。此次辩论活动结束后,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对学生进行了“关于番禺区各中小学校开展辩论活动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生动有趣的辩论活动大受学生欢迎。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这种新颖的课型教学,很多学生“摩拳擦掌”,表示要锻炼口才和提高写作水平,下次也要参加辩论赛。

二、辩论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赛前指导方面。辩论赛是一种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竞赛形式。要组织好一场辩论赛,需要教师先从审题、立论、选材、组织等方面指导辩论队员建立起整体理论体系,还要从辩论技巧、辩手的风度及气质等各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在每一次主题辩论活动中,凡是能充分发挥选手辩论水平和展现风采的队伍都离不开辅导老师的精心指导。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组织学生参加辩论活动中得到提高。

其次,辅导教师在赛前的模拟演练中要对每个辩手的表现以及辩论技巧等方面作出合理的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建议;赛后还要根据辩手在赛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给予针对性的具体指导。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从头至尾无不体现出指导教师的匠心独运,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辩论活动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参加辩论赛,要紧扣辩题去广泛阅读,做好资料的搜集,写出辩论发言稿。一辩要准备三分钟的开篇陈词和一分半钟的攻辩小结,二辩、三辩要准备一分半钟的对辩问题,四辩要准备三分钟的结辩陈词,这是很能考验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搜集与辩题相关的资料之后,学生还要汇总材料,进行推敲筛选,研究论辩策略,考虑好怎样立论、驳论,这其实是集体写作、共同评改作文的过程。辩手在比赛之前,必须进行多次的模拟演练。这是一种听力训练过程,要求专心倾听对方的发言,以便及时辩驳。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听”的训练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比如,在准备“小学生应该注重个人仪表”这个辩题时,辩手们紧扣住“小学生”、“注重”和“仪表”这三个关键词去搜集资料,查找到“注重”的意思是“重视”,“仪表”的意思是“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针对这些概念,辅导老师和辩手们一起确定了“小学生应该重视自己的容貌、姿态、风度、文明、礼仪等方方面面,这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对每个小学生的要求,只有注重个人仪表的人才能彰显个人素养„„”这个核心观点。四个辩手就围绕核心观点去写作,一起模拟演练,修改稿件,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又如,在“好习惯,伴我行”主题辩论活动结束后,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借此契机举行了“我与辩论”的主题征文活动,征文要求学生“可以写观看辩论赛的感想、参加辩论赛的心得体会等,形式不限,可以是观后感、日记、诗歌等”。各班学生踊跃参加,交来一大批文质兼美的征文。教师们认真地批阅,评选出

一、

二、三等奖,并把一等奖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辩论活动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普通的语言训练没有和思维训练同步进行,而辩论活动中听、说、读、写训练是和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的。辩论活动要求学生既要注意听清对方的发言论证是否严密,又要顾及本队的总观点,坚守住自己的分论点,还要有机地组织自己的材料,不失时机地给予对方有力的反击。高度紧张、激烈的论辩训练了辩手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以及论述的逻辑性。

辩手的思维越严密,语言表达就越准确,说服力也就越强。通过搜集论辩材料、写成发言提纲、模拟演练等一系列训练,辩手的思辨能力得以提高,他们会在辩论赛中产生思维的火花,作出精彩的即兴发言。例如,高年级两个班在进行“学习成绩的优异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关系大不大”辩论赛的时候,正方辩手在发表观点的时,口误说成“学习成绩的优异与习惯的养成关系大”,给反方有机可乘;反方抓住正方的口误,提出“学习成绩的优异与习惯的养成关系大,但习惯也有很多种,有学习的习惯、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等。请问反方辩友,学习成绩的优异与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辩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新课标2011版中也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综上所述,以“辩”激趣,以“辩”促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辩论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丰富积累语言,灵活运用语言,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第四篇:聚焦课堂以比导教 展示素养以赛促学

——2014年春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比教学”活动小结

陈花蓉

为搭建我区教师互相交流、共同研究课堂阅读教学的平台,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推进学生课外阅读,4月10日,宜昌高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研讨暨青年教师“比教学”活动在高新区实验小学举行。从早上8:00点区骨干教师讲座的开始到下午5:30评委紧张评定工作的结束,各位评委、参赛选手以及区属小学近七十余名前来观摩学习语文教师们共同度过了紧张有序的一天。

“比教学”活动开始前,由我区骨干教师王华围绕本次活动主题,给语文教师作了题为《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如何有效整合》的讲座。王老师结合本人3月中旬在武汉参加“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教学观摩活动”后的感受以及对当前课堂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强调了“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整合的前提”,提出了“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整合的保障”,指出了“找准课内课外的衔接点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整合的关键”,这次讲座旨在引导我区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聚焦阅读教学课堂,立足学生课外发展。

在接下来的“比教学”环节中,从各校“比教学”活动中选拔出来的七位青年教师,不仅要比试课堂教学的风采,还要进行教学设计能力、课堂观课能力、课后反思能力、书写基本功四个方面的综合素养展示。参赛教师按区教研中心的安排,参赛教师上课内容是从三到六年级教材中教学选取的与名著、名篇、名人有关的课文,由参赛教师本人在参赛前5天通过抽签确定上课课题及上课顺序。

关于课堂教学——

参赛教师们在教学中向我们展示了各具特色的课堂:有的突出方法指导,有的善用课堂生成,有的巧妙整合教材,有拓展整合……他们用自己的课堂行动阐释了各自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1 这7节课,课课有亮点,具体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四“重”:

一、重语言文字训练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课程下了这样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七节课堂,让各位评委们和前来观摩的语文教师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以务实的姿态朝着“语言文字”的方向理性地回归。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刻意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没有泛语文的旁征博引,没有过多的非语文手段,没有回避课堂上字词句的训练,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听清楚,说明白,读流利,写正确。王瑶老师在《女娲补天》的课堂上,指导学生在学习“炼石补天”这一自然段后,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用“先挖坑——接着填石——然后冶炼” 的句式复述“炼石”内容,再让学生模仿复述“补天”的内容,在结课环节,又让学生用上开课时在大屏幕上出现的词语练习复述故事。练说之间,语言训练得到运用,课时目标顺利达成。

王华老师在讲座中也提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整合的前提。语言是一种技能,需要扎实的训练。语言的训练应该从最基本的字词开始,这一点,执教中年段的几位教师较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从生字的认读到词语的理解、运用,体现了教师的精心指导,将字词教学落到了实处。

二、重学习方法指导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学会阅读。在听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变“教课文”为“教语文”,“学课文”为“学阅读”, 关注阅读方法、学习策略的渗透与指导。如: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上,李冬琴老师在《扁鹊见蔡桓公》一课上,用“本文主要叙述了扁鹊

,蔡桓公 ,最后 ”的填空补充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主线表述主要内容;杜娟娟老师《草船借箭》开课时,教学生用“课文先写了 ,接着写 ,重点写了 , 2 最后写了 ” 的句式学习有条理地概括;紧扣中年段阅读教学“加强段的训练和文章的整体把握,培养学生归纳段意的能力” 的要求,张林华老师在执教《女娲补天》时,先指导学生学着用抽词法,把长句“远远的天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大窟窿……”的句意从用“几个字”来概括句意到最后只用“天塌”两个字概括,再让学生模仿此法练习将长句逐渐读短,在此基础上,又教学生练习用四字词语概括整段的意思,最后,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很快也能将其他自然段的意思用四字词语准备地概括了出来。吕程晨教师在《跨越百年的美丽》的课堂上,让学生自学感悟居里夫人的内在美时,在学生圈点批画前,老师对“圈点什么”、“如何批注”进行了指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重学生读书。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第一重要的是与文本对话。七节课堂是充满琅琅书声的课堂,教师在学生读书时,提出了明确的读书要求,进行了具体的读书指导。如,王瑶老师为了学生体会《女娲补天》一文中“天塌地裂”的可怕,引导学想象把“可怕”画面化,再指导用声音传递“可怕”,在感受“补天”的辛苦时,有抓重点词句读,有逐句指导读,有适度补白丰富画面激情读,一遍有一遍读的要求,一遍有一遍读的提升。杨莉老师在《草船借箭》开课环节中,在让同桌间分角色读读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前,教师给出了明确的学习指导和具体的示范:不读旁白,一对一答,并指导一学生与老师合作分角色示范。杨宁老师《扁鹊见蔡桓公》让学生为了让学生体会扁鹊的医术高明,指导学生读出了层次,她这样引领着学生读书蔡桓公的病一次比一次严重,生读描写蔡桓公病的相关句子;扁鹊一次比一次担心,一次比一次着急,生读扁鹊蔡桓公的病的话。

四、重课程资源整合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 立足于教材,把教材作这一个例子,适度整合、延伸,语文才能丰满起来。教师们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整合意识,实现 3 了课堂内与课堂外、教材中与教材、教村与实际生活的对接。杜娟娟老师在《草船借箭》一课给学生搜集了大量的与草船借箭故事相关的歇后语,这些生动有趣的歇后语不仅是对文本内容形象的概括,也巧妙地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还让学生认识到《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更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上,对居里夫人的相关介绍和适量播放的文本内容相关的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内在美。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参赛的课堂也存在着两“不够”。我们的课堂也存在着两“不够”。

一是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关注力不够。语言文字是内容的载体,老师们对文本表达形式虽有关注,但课堂上轻语言文字而重内容理解分析,仅仅针对内容的串讲串问现象仍大量存在。如,在让高段学生感受名著中人物特点时,老师更多地着重于内容分析、人文感悟,而忽视了解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如何选材、如何安排结构来塑造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课堂空泛的感悟多了些,学习运用语言的实践少了点。又如,2011版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但在这次比赛中,教师注重了让学生读准字词和理解意思,但对正确的书写缺少指导和训练。对难写的字、学生易错字,不应只停留于动口的层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动动笔,就是在书中照抄一遍也可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就不会把所有训练都赶到课堂之外了。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度不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的能力是语文课程的追求。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在让学生匆匆读文后,就提出读的要求:“谁能读?请读出××的语气(感情)来”。 学生没有充分地读作基础,没能理解文本,哪来的感悟,哪来的情感呢?感情或感悟是在学生与文本的多次接触熟悉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遵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才能达成读的目标。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读、写、 4 交流、思考等学习过程缺失,课堂教学的实效自然要打折扣。又如,在学生自读环节中,老师往往让学生圈点标注,但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标注什么,这一点教师也很少提及指导,学生只是在书中泛泛地画线画圈,导致有“圈”有“点”而无“注”。

关于教师素养——

这次,教师在课前提交的教学设计,严格地说应该叫做教案。教学设计不应简单地等同于教案。教学设计要依据教学理论,体现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教学重难点、媒体或资源的运用、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分析。

观课,涉及课堂的方方面面,一次有效地观课过程就是教师一次完整的教学研修过程,可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帮助教师领会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思考,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参赛教师分成两组分别观察了实小李冬琴老师执教的《扁鹊治病》和深小杨莉老师执教的《草船借箭》,并从“阅读指导策略”和“阅读资源整合策略”两个维度观察,记录,分析,捕捉了课堂教学细节,记录了典型的教学片段,从教学理念的渗透、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策略的运用、目标的达成等方面进行了有深度的思考和分析,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了“课堂教学观课表”。从教师的观课呈现看,张林华老师较好地把握了观课的角度,选取有代表性的点进行描述与分析,目标与针对性较强。有的教师的观课只是对课堂流程从头到尾地记录,没有自己观察的视觉,观察指向不明,因为观课盲目而评析起来就只能泛泛而谈。

参赛教师们撰写的教后反思既有对自己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想目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肯定,也有对自己课堂教学不足的重新检查和审视,还对自己不满意的教学环节进行了再教设计,体现了教师们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教师们从理论的角度剖析实践,有理有据,展示了参赛教师的良好理论素养。

考评教师“三字”书写基本功的方式是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为依据考评粉笔字,以观课、反思中的书写质量为依据考评钢笔字,要求规范、整洁、美观是 5 基本,其中正确是根本,实行一“错”否决,即书写中出现一个错别字,粉笔字或钢笔字部分就不能得分,参赛教师们都按要求完成了“两字”。对平时根本没有接触过毛笔的大多青年教师来说,现场书写指定内容是一次考验,为了这次比赛,他们利用课余饭后苦练了多时,终于初见成效,挥毫提按间,白纸黑字也初具了横平竖直的汉字范儿,但毕竟是突击,显露了功底的不足。语文教师是中华语言文字的重要传承者之一,写好字应该也是我们的基本素养。

聚焦阅读课堂教学,立足学生课外发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是此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语文老师要不断探索,突破,提升,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第五篇:以美育促教育

构建具有时代性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

——以美育促德育,以德育益智育

龙港区完全中学 2004年9月

以美育促教育,以德育益智育

充分领会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评价为导向,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切实尊重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将日常培养与开展活动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途径和规律,构建新时期的具有时代性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力求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以美育促德育,以德育益智育”三育并举,共同营造和谐向上的优良育人环境,创建团结守纪,求实进取,明确德育导向的现代化中学。

近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直走在我区各兄弟学校前列,2001年10月,辽宁省德育工作即中学班主任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充分肯定了我校德育教育的突出成绩,同时也为我校德育工作今后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我校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过程中,有突破、有发展、有成就,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和关心,以确保党的教育事业教育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适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及时从报刊上下载了文件精神,连同新修订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以及《中小学开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有关文件。及时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所担负的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利用现实环境,大力开展新一轮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的创建工作。

一、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系,寓德育于管理之中

几年来,我校积极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逐步确立了“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的教育思路,随后又上升到“以德立校,以德治校,以德兴校”的认识高度。形成了“有新意、有力度、有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摸索出了“抓教育、抓活动、抓规范”的教育工作方法,理顺了“接触—理解—发现—引导—推动”的德育工作程序,学校德育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近几年在各项检查评比中连年被评为德育工作优胜单位。

建立健全一支务实的德育工作队伍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学校为此成立了一个具有三个层面的德育工作队伍;以校长、政教主任和团委书记为核心的管理队伍;以班主任和政治老师、其他科任教师为骨干的实施队伍;以学生干部、值周学生为桥梁的督察队伍,形成了我校的立体化、网络化的德育管理工作格局。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正常运行和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首先,学校在五年内先后两次修订了教师政治思想素质考评方案,以适应教师的发展和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评价,同时激发和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考评对象为中层以上领导、班主任、一线教师和非一线教师四类,考评内容分为师德评价、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参与各项活动评价、考勤评价四款20多项目。第

二、学校在2000年签订领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保学控辍责任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充实完善,制定了“教师控辍保学奖惩制度”,以巩固学校“普九”成果,具体方法措施是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学籍管理、严格转入学手续管理、严格控制学苗流失等等,把保学控辍工作作为对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第

三、学校尤其注重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每学期开学初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系列要求,具体有班级管理、培养班干部、形成良好班风、后进生转化、班级活动开展、人际关系处理、师德形象等。学校对班主任管理实行档案化,档案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后进生转化纪录、家长访谈录、学生思想道德素养量化考评、主题班会纪录、班级活动记录、班主任手册等。第

四、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和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相结合,形成制度具体实施,继续实施“学、议、立、做”四个一的铸师魂、陶师德、练师能活动工程,紧跟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需要,各级组织教师学习新文件、新经验、讲座新问题、新方法、树立练师能的新目标,勇于实践全员育人的新规划。第

五、确立学生日常管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充实有关校规校纪,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约束自己、教育自己,促进学生由看管型向自觉型转变。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值周工作的改革,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教育改革,开展“以人为本”主体教育,如主题班会、升国旗、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三是各班制定班规,建立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德育评价制度。

二、研究探索德育工作新经验,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我校比较重视养成教育,要求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力争做到“从爱字出发,用严字要求,用变字看人,用好字落实”,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日常教学及各项活动之中。

第一、学校发挥政史课教育功能,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利用网络、幻灯片、影视作品等加大思想政治课吸引力、说服力。政史老师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收集大量的时事政治、正反事例、图片漫画、课件制作、辩论赛、讲座展示等等。形成了政治课的“五步教学法”即:教师点拨——学生预习——课堂讨论——学生演讲——教师小结。学校还从学科教学入手,充分发挥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作用。学校首先按要求规定课堂教育常规,再根据教师课堂教学考评方案进行全面评价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检查教师的教学反馈纪录、教学设想,检查课堂的健康环境,检查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等。逐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二、学校利用班团会,及时引导、指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理念,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相机诱导,规范行为,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每学期评出校级优秀主题班会,如上学期二年二班的“诚实守信伴我行”、一年六班的“伞”、三年三班的“美德—真善美的凝聚”等等。目前已经参加区中小学优秀主题班会评选活动。 第

三、学校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按照实践育人要求,不断探索体验教育新途径,通过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文体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如我校本学年搞的系列活动有:①全校学生以班为单位谈听取“尊规守纪、做合格中学生”讲座心得体会。②书评影评观后感。③听取国防教育讲座大讨论。④“保持心理健康、科学认识自我”的讲座教育。⑤“建筑爱心工程、托起明天的太阳”系列捐资助学活动。⑥学习载人航天精神,树立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⑦深入开展“远离网吧、远离不良嗜好、远离校外闲散人员”的“三远离”教育活动。⑧“学雷峰、数新风”主题教育活动。⑨“弘扬世族精神、争做合格接班人”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等等。学校在开展许多教育系列活动的时候,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第四、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加强教育学生的全力作用。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我校一方面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积极主动办好家长学校,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宣传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我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流动人口、单亲家庭子女入学率要高于其他兄弟学校。教育实践充分证明,这样的孩子因为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爱或者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自卑、低沉,这种被扭曲的心态影响孩子们的情感、意识和品格的发展,经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如上网吧、借故不上学,与校外闲散人员接触等等,对这样学生的教育,我们很重视“接触—理解—发现—引导—推动”的德育工作程序,经常抓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尽可能多的发现他们身上的聪颖、上进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和帮助,学校领导老师不怕麻烦,耐心十足的与他们的父母亲人沟通,做好孩子的工作。 几年来,我校积极主动与附近派出所,驻地部队取得联系,在争取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的过程中,我校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军警民共建关系,我校的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助学扶贫等工作都有公安消防、武警部队官兵付出的辛勤汗水。 第

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我校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学校安全教育的文件精神,每学期,学校有关部门都要认真写好“安全防火自检自查报告”、“学校食堂、小卖店安全卫生管理自检自查报告”、“教学楼内外楼梯等有关设施的自检自查报告”、“常见病传染病防治预案”等等。学校舍得花经费,及时补充消防器材、卫生用品等,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工作,学校通过讲座、板报、广播等,经常宣传流行病、传染病等常见病的防治;遇到困难或陷入困境时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如何抵制诱发学生违法犯罪等不良现象;设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信箱等等,力争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条件。

第六、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育人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新的校园、优美的环境、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远大理想的激励作用,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几年来,不管学校经费多么紧张,学校每年都要拿出款项进行校园环境改造,逐步完善充实教学楼内外校园文化橱窗,校风校纪,名言警句牌匾等。每学期,学校都要结合国家大事或重大纪念日,精心创设德育氛围,比如,讲演活动、征文活动、革命歌曲和校园歌曲演唱活动、师生综合才艺表演、各种知识竞赛等等,使学生深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思想道德系列教育。在各班小环境建设上,学校也有具体要求,采取一系列办法规范班容班貌,如各班的“图书角”、“规范栏”、“学生思想道德量化考核专栏”、“班报”等等,从而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意识,丰富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内容。

三、坚定信心,迎接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挑战

就我校而言,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对初中部学生做一次调查,被调查学生920名,其中非本学区学生283名,占总数40%,父母一方有工作单位的学生686名,占总数74%;单亲家庭学生69人,占总数7.5%;还有14名学生父母离异后与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占总数2%,这一结果说明了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将遇到许多新问题。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们深刻认识到,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社会某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封建迷信、邪教黄毒等丑恶现象会冲击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就拿我校某些学生家长来说,他们要么由外地来本地打工,忙于干个体,对孩子疏于管理,甚至孩子的一日三餐都得不到保证,每天早晨给孩子点零花钱打发了事,节假日任由孩子进网吧、与社会闲散人员接触;要么家长离异,孩子或归父母一方抚养,或寄养在其他亲戚家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品格发展受到严惩的影响,成长为“问题孩子”的可能性极大。

学校是育人场所,我们的德育工作尽管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担负起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的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下一步的德育工作要进一步求真务实,在讲究实效上下工夫。

首先,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从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入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要大力加强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师生”、创建“诚信校园”,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要加强和改进学校课堂教学的德育教育工作。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主渠道,学校在合理安排好教育内容的同时,号召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界育人的效果。

第四、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把我校教师造就成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队伍,“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到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将进一步要求广大教师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教育和影响学生,要求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细、做活、做实。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孕育希望的园地,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坚定信心,努力把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做得更好。

龙港区完全中学 2004年9月

上一篇:医疗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右脑全脑潜能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