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

2024-04-30

为政以德(精选6篇)

篇1:为政以德

原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似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管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篇2:为政以德

1、理解德的本义,借助海德格尔的“存有场”的概念加深对“德”的内涵的理解。

2、在理解阐释德的内指与外指的过程中解决文言字词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从德的内指和外指两个方面理解“为政以德”。

教学方法

借鉴西方文学理论探究孔子学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德的本义——心正为德

(一)德的本义探究

1、甲骨文(板书):左边是“彳”,右边是一只眼睛加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行动正直,目不斜视,就是德。

2、金文(板书):“目”下加“心”,是说目正、心正才是德。

3、小篆(板书):右上改为直,直心为德。

(二)重点语句探讨:“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重点字词补充:“为”意为治理;“以”意为用。“为政以德”是“以德为政”的倒装。“德”,此处也可解释成有德之人。

2、根据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对德的本义的解释,以及孔子开篇的第一句话,你认为“德”的根本是什么?

[解析]德的根本是“心正”,即直下明心,一切皆由心生。

比如《品质》中的鞋匠格斯拉,以制鞋为乐,甚至在工作的劳苦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跳动和喜悦,他将自己的生命融进了靴子里。就像一个婴孩,面对鲜活的生命,你能不产生怜惜之情吗?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尤其是父母,呵护、疼爱,期待着他长大、成才。这种情感像流淌的清泉一般,是自然流露的,没有丝毫的`矫饰。然而,后世的当政者却将“德”高高挂起,作为一种政治资本来炫耀、挥霍,那些所谓的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内心却肮脏不堪,这完全违背了孔子的初衷。

孔子将“为政以德”的当政者比作岿然不动的星辰,星辰能发光,这种光就是德行之光,百姓受到德行之光的感召,自然会归顺。

二、德的内涵——内指与外指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有个概念叫做“存有场”。举一个非常简单却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的例子,一个刚刚对自己的名字有反映的孩子,当你叫他的名字让他去做某事时他会马上去做,但当你问他某某人(即是这个孩子的名字)是谁时,他却不知所措,可能指向你或者其他什么人。但在几个月之后再问同样的问题时,他会毫不忧郁地指向自己。这是由于在达到这个阶段前,他听到他的名字,会以为是指一个和他有关而他要反映的存有场。这一现象很快被社会和习俗所掩蔽而被彻底忽略。由此,他认为“存在本身表示站在自己的外面、超越自己”。一个完整的人是由其自身和与他自身相关的事物共同构成的。

(抽象的理论解说学生可能未必理解,再举例。)再比如一块磁铁的存在是由磁铁本身和与其生发出来的磁场共同构成的,如果没有磁场,磁铁就不成其为磁铁,反之,如果没有磁铁,也不会有磁场存在,这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磁铁如此,人亦如此。因此,一个完整的人有内与外两个指向。海德格尔“存有场”的概念在儒家学说中能够得到充分印证,比如“内圣外王”。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这是内指;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这是外指。我们也可以从内指和外指两个方面理解“德”的内涵。所谓内指就是以德正身;所谓外指就是以德待民。

三、德的内指——以德正身

(一)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弯”,孔子认为,为政者要做到“为政以德”首先必须以德正身,那么,这样的思想在文章中有没有体现呢?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二)文中哪些语段写的是“以德正身”?(12.19,2.20,14.5)

1、自学这三则对话,解决疑难字词。课外补充注释:就,接近,这里可译为亲近;以,和。

2、孔子认为,要做到“身正”,要从哪几点入手?请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并作适当解说。

[解析]善、庄、慈、举善、教不能、躬。

3、对第三则对话的重点解读:南宫适托古代的事来问孔子,中心思想是当今尚力不尚德,但按之历史,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得天下。因之孔子称赞他。《康注》:盖德与力,自古分疆,而有力者终不如有德。赢政、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拿破仑之闻,比不如孔子及佛语耶稣也,此为万古德力之判案也。

四、德的外指——以德待民

(一)当政者单单提高自身素质就够了吗?不是的。“德”是为了“为政”。那么怎么做到“为政以德”呢?请大家自学2.3、13.9、12.7三个语段,用文中的关键词加以概括。

[解析]道之以德、先“富之”后“教之”、取“信”于民。

1、重点字词补充释义:道,文中解释为“训导”,这里译为“引导”更加恰当;适,去,往;富,使……富裕;足,让……充足。

2、探讨:先“富之”还是先“教之”?

[解析]孟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管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李泽厚先生在与《经济观察报》记者的浮生论世中如是说:“人首先是一种物质性的生存动物,我不欣赏那些大谈精神至上的人。我故意用吃饭哲学这个词。有人说庸俗粗鄙。我就是要他来刺激那些蔑视物质生活的人。你再不粗俗,也要吃饭,而且都想吃好点饭……”

3、探讨:民无信不立。

[解析]“信”,文中解释成为信任。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钱穆:“故其群能保持有信,一时无食,仍可有食。”

4、质疑(课后练习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解析]前者是从为政以德的先后来讲的,先“庶之”后“富之”再“教之”,这符合国家建设的规律,次序不能颠倒了;而后者是从“食”、“兵”和“信”的重要性来讲的,“富”是建立在“庶”的基础上,“教”是建立在“富”的基础上,这是层层递进的,是从低级走向高级的,“信”当然是最重要的,也是孔子追求的“仁”的一个方面,所谓“杀身成仁”,道理是相通的。

(二)自学1.5,16.1,11.7,12.9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解析]“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藏富于民。

(三)(课后练习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

[解析]“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太平天国的口号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愿意的。(见教学参考)

四、小结

孔子认为,有德之君就像恒久地发光的星辰,众星会很自觉地环绕着它转。就像一块磁铁,它本身必须具有磁性,那么它的周围才有磁场的存在;对于君主,只有先“身正”才能立威、立信。这就是“德”的内指。那么,是不是说只要自己“身正”就可以了呢?显然是不够的。一个自身有德的君主如果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大作为的君主。教民以德是君主的职责所在。这就是“德”的外指。当然,治理国家的能力是以德来支撑的,“德”是核心,对己对人都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的内指和外指是没有严格界限的,是浑然一体的,这样说只是为了便于理解罢了。

五、拓展

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韩非子:“故治民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唯法为治。法与时转(法律随时代而变化)则治,治与世宜(治国的措施适应社会现实)则有功。”

篇3: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研究

一、“为政以德”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形成, 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时代、社会和家庭分别构成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 时代背景

孔子出生在春秋末年, 整个国家处于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原来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 诸侯国各自为政, 相互兼并, 民不聊生。孔子理性地看到了当时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生活奢侈、敛聚民财、滥用职权等现象。因此, 他承担了规划社会、议论时政的重大责任。孔子一生周游列国, 但仕途坎坷, 只得另辟蹊径, 投身于教育事业。由此可见, “为政以德”思想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路线。

(二) 社会背景

孔子出生在鲁国, 受到西周文化的熏陶, 对周礼十分钦佩。鲁国地势封闭, 国民以农业为主, 虽不大但地位尊贵, 以推行周礼为鲁国的治国方略。当时战争连续不断, 人民生活困苦。孔子深刻洞察社会现实, 抨击暴政、呼唤德政、反对战争、渴望安宁的强烈愿望油然而生。孔子认为, 只有善政, 才能赢得民心;只有得民心, 才能得天下, 继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三) 家庭背景

孔子出生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 后来到鲁国避难定居。孔子家道中落, 地位低微, 生活拮据。然而孔子没有自甘堕落, 十五岁就发奋学习, 渐渐小有名气。他有很多机会与当权者结交相识, 有为官的便利条件, 以此去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和政治理想, 这就是孔子忠君爱民的为政思想产生的原因。

二、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源自《论语·为政》中的“为政以德”。孔子认为, 管理的至高境界是:“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就是, 统治者应该实行德治, 以德服人、治理国家, 这样群臣百姓才可能支持你、拥护你和爱戴你。

(一) 统治者应以仁义之心施行仁政

“仁”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他处处讲“仁”, 为人讲仁人, 为政讲仁政。“本仁心以施仁政”, 就是要求统治者要怀着仁义之心, 施行仁义之政。“仁政”思想, 是孔子政治道德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他认为要想施行“仁政”, 就要本着“爱民”“富民”“教民”的理念, 把仁政思想付诸实践, 真正做到惠民, 赢得民心。

(二) 统治者应该以德亲民、以德教民

孔子强调要加强统治者的素质教育和道德修养。《论语》一文中对统治者提出许多要求, 概括起来是“敬事而信”四个字。“敬事”一词, 要求统治者对待事业要谦虚谨慎, 爱岗敬业。“信”一字, 要求统治者要重诚信、讲信义, 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正”一字要求统治者要做到为人正派、刚正不阿、处事公正而有秩序。“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句话诠释了“正”字的真正含义。

(三) 统治者应该淡泊名利、造福于民

孔子认为, 统治者之所以“为政”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求得自身的荣华富贵, 而是为了保民、惠民。做官者不应看重职位的高低, 在孔子看来, 这是“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在当时战乱纷飞的情况下, 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保民”“安民”。统治者做任何事要本着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这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国富民安。

三、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是我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启示。

(一) 在执政理念上, 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

孔子强调“以人为本”, 提出“民本”思想, 重视德育。我们党依据“民本”思想, 制定了一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又制定了一条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现如今, “以人为本”成为我党“以德治国”的核心内容。

(二) 在治国方略上, 我们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孔子在主张德治的同时, 又重视法治的作用。前者强调道德的防范作用, 后者则强调法律的惩罚作用;前者重在治本, 后者重在治标。二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缺一不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良好结合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因此, 我们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 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 在党的建设方面, 我们应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孔子的“德治”思想强调对统治者自身“德”的要求, 统治者应该坚持以德为政, 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因此, 广大党员干部应廉洁奉公, 严于律己, 勤政爱民, 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壮大党员数量的同时又要注重质量, 党员干部要不卑不亢, 不骄不躁, 对于腐败现象要严惩不贷, 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来引领广大群众走上正确光明的道路。

儒家“为政以德”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 居于主导地位, 我们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继承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发扬自主创新的优良作风, 这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能力,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终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礼记·大学[Z]

[2]马振铎.仁·人道———孔子的哲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152

[3]陈科华.孔子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2

[4]论语·为政[Z]

[5]王杰.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4 (2)

[6]孟子·尽心 (下) [Z]

篇4:说“为政以德”

按照现在通行的理解,“为政以德”主要是指“德治”或“以德治国”。譬如,有一本权威的思想史教科书就这样写道:“孔丘从‘礼’与‘仁’相结合的思想出发,极力提倡‘德治’,认为统治者如果能‘为政以德’,实行‘德治’,人民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统治。”依照这样的解释,“为政以德”作为一种儒家的信条或训诫,旨在要求当政者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要求他们凭借道德上的感召力,把广大的人民群众吸引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上下一心地实现他们所期待的政治秩序与社会关系。仿照孔子打的比方,道德品质超群的统治者就仿佛魅力四射、磁场强大的北斗星,永远是其他星辰共同环绕、不忍离去的核心。

这是现代人的理解。问题是,孔子当年讲的“为政以德”是这个意思吗?表面上看,这样的解释说得通,与孔子的仁学思想能够契合不悖,与后来的“德主刑辅”思想及其实践也可以彼此协调。但是,这样的解释很可能不符合孔子的本意。因为,按照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注疏,“为政以德”之“德”,是指“无为”——绝不是指现代伦理学层面上的道德。按照郑玄的解释,所谓“为政以德”,就是要求当政的君主要以无为的方式执政;要求君主清静无为,而让百官积极有为;通过君主的无为,鼓励、引导、激发文武百官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由此,孔子打比方所用的北辰,也不是现在所理解的道德典范的象征,而是“静止不动”的隐喻:北斗星永远待在同一个地方,它无所作为,消极虚静,其他星辰却环绕着它运转不息;就像一群忙忙碌碌的官员,在围绕着一个无为的君主旋转。

把“德”解释为“无为”,并不是两汉通儒郑康成一个人的异想天开,相反,这很可能代表了周秦两汉时期的普遍看法。对此,张舜徽先生在《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一书中,已经对“德”与“道”在秦汉时代的含义进行了详细而精审的考证。他说,“无为之谓‘道’,‘道’之名又通于‘德’”(34页)。换言之,不仅“德”是指“无为”,“道”也是无为的意思,甚至“德”、“道”、“一”三个字都可以视为同义词。正如《管子·兵法篇》所言:“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既然“皇”、“帝”、“王”没有区别,则“一”、“道”、“德”也就是一回事了。

张舜徽先生认为:“‘道论’二字,可说是‘道家理论’的简称。它的具体内容,便是‘人君南面之术’。用‘道论’二字来概括这种理论,在西汉初年,便已通行了。”(2页)譬如,司马迁在介绍他父亲的学术本末时就称:“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司马谈所习之“道论”,就是君主无为而让百官有为的理论。这样的理论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韩非子·杨权》);“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庄子·在宥》);“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则民轻之而傲其势”(《管子·形势解》);“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知乃无知,可以言君道也”(《吕氏春秋·君守》);“(人主)深居隐处,不见其体,所以为神也”(《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第七十八》),等等之类,讲述的都是以“君主无为”作为基础的“道论”。甚至《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主旨也可以概括为“君主无为”论。

以“君主无为”作为理论内核的“道家理论”或“道论”,与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一样,本质上都属于人们常说的帝王术。它是谋士的理论。怀抱这种理论的谋士们虽然自认为奇货可居,但却只有一种销售对象,那就是在位的君主。在诸子百家时代,韩非子把它成功地卖给了秦始皇;在后诸子时代,董仲舒更成功地把它卖给了汉武帝。后世所艳称的“秦皇汉武”,与这两大“道论”高手的辅佐是分不开的。也许正是因为这种“道论”的实用品质,自秦汉以后,这种强调“无为而无不为”的帝王术,以“潜规则”的方式,支配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宫廷政治实践。

以上分析表明,当下流行的关于孔子的“为政以德”的理解,很可能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这就提醒我们注意:对前人与他人的理解,一定要小心谨慎,要有距离感。就像美国历史学家达恩顿(Darnton)所强调的:最好用人类学的方法来解读古人,因为,按照人类学的立场,他人始终是他人,古人始终是古人,“他们并不像我们一样思考”,从这个角度上说,要真正理解古人,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困难和挑战也潜伏着机会,“当我们无法理解一个谚语、一个笑话、一项礼仪,或一首诗时,我们便知道自己正触及某些事物。选取文献最使人难以索解的一面进行考索,我们或许可以开启一个相异的意义体系。沿此线索,甚至可能进入一个奇异而美妙的世界观”。对“为政以德”之“德”加以索解,不就可以开启一个与流行见解截然不同的“意义体系”吗?

篇5:《为政以德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3、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德”的内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古今异义。

三、课前准备

本节是选修课《论语选读》的第一课,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去寻找有关孔子和《论语》的资料,在课内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和《论语》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好《论语》选修课。第一教时 设计意图:

开始学《论语》应对《论语》与孔子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要培养学生学生自我检索资料的能力。教师在作充实与总结时,要根据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要注意对学生发言中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作此解释,因为这个年代实在很遥远。为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对孔子的出身、在鲁与季氏及阳虎的纠葛、周游列国的经历及《论语>>的成书及影响适当多讲一些。这些故事性强,很吊学生胃口,有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挑选两位同学跟据所搜集资料介绍一下孔子与《论语》,教师可作以下的补充与总结: 《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要从总体上了解《论语》,必须了解孔子其人;而了解孔子其人,又必须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苦的生活,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保存着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鲁国。孔子自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年过三十,就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设教。其学既非当时一般人之所谓学,其教亦非一般士人之所谓教,至是孔子乃成为一教育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立创新的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年轻时曾做过小吏。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礼、乐,学生越来越多。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败,叛鲁奔齐。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与当权者季氏发生了矛盾。季氏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迷恋声色,三日不朝,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到别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但他的思想被认为不合时宜,虽受人尊敬,但不受重用。晚年应鲁人之召而归鲁,鲁国以国老待孔子,虽遇事多有征询,又不听用其言。孔子也不求仕,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

“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的仁爱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孔子以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为追求目标,他怀念周公,欲从周礼,幻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在教育方面,孔子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思想理论。他主张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主张“有教无类”,并亲自实行。在哲学方面,他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来源复杂,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东西。在当世他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建议:课文有注释、有译文,在疏通文意上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重点应注意常用的且古今有异义的词语及成语与名言。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 ①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 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相 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②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③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相鼠》)劝 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左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史记·商君列传》)时 按时: 使民以时 学而时习之 《论语》

就 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②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

③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何以„„为:表示反问。其中疑问代词“何”表询问,动词做谓语,语气助词“为”加强询问语气。可译为:“还用······做什么”“为什么要······”“有什么······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光传》

信 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道德 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 :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以政 道千乘之国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是表示反问的一个问式,相当于“恐怕„„吧”。“过”是指责的意思,《过秦论》的 “过”也是这个意思。“过”的宾语是“尔”,即你们。“是”是我们在本文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实词,“是”在文言文中最基本的用法是指示代词,解释为“这”,后面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夫如是”都是这个意思。老师特别要提醒同学注意,“是社稷之臣也”这个“是”看起来非常像现代汉语表示判断的“是”,其实不是,到汉代以后,“是”才有用于表判断的,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等。“是”在古文中也有表示与“非”相对的概念,如“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至于本句的“是”也是代词性的,复指前面的“尔”,起提宾的作用。同样的用法有“惟余马首是瞻”“惟命是从”“惟利是图”等。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比辟世之士哉?”

既来之,则安之:课文中“来”和“安”都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以后,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现在这个成语是指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跟原来的意思有些不一样。愚不可及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设计意图:

这里所列的字重点在有古今异义的,且是常用的。对古今异义的重在比较,教时还可再补充点例句。对常用的如:“社稷”、“国家”、“道德”,教师可作更为广泛的阐释。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主语是“君子”,谓语是“疾”,宾语是“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难点在理解宾语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心里明明想得到某样东西,却不肯直接说出来,即“舍曰‘欲之’”,然后找一个借口,编一套理由把它拿过来,即“必为之辞”。这种态度是君子讨厌的,不但个人的道德不应该,政治的道德更不应该。孔子首先骂冉有的这种态度。

成语: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 鸣鼓攻之

2、背诵并深刻领会以下文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设计意图:

这些名句与成语,意蕴深刻,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极富生命力,所以先要学生背下来,然后慢慢品味其意思。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第二教时

本教时主要在总体上探讨文意与孔子的思想,教师应学生充分发言,然后作引导归纳、总结。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探究之二: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 同学们各抒己见,但对孔子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不大了解。他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与现在不同。当时并没有党派组织,但但子与学生们相当于一个党派,孔子是其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性的崇敬。打一个比方,孔子相当于某一武术流派的掌门人,弟子没有一件事敢不向他报告。孔子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不敢骗他。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职带兵的。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而且做出来一定要挨老师骂。可是这两人到底不是孔子,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来拭探孔子的意向。探究之三: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

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决反对。

设计意图:

儒学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最核心的思想是维护等级制度。这是封建统治者最需要的。《论语》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见孔子这个话是讲到统治者心坎上去了。”设计这一探究,要帮助学生理解儒学思想与起义农民的口号之间的区别。了解儒学最核心的东西。教师也可提一下儒家与墨家的区别,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不一样的。墨家的兼爱是所谓的“爱无差等”要“天下之人皆相爱”。所以孟子骂他们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探究之四: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探究之五: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更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作为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孔子设教,不仅注意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制度秩序,所以使人群相处相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教言,群己即在一道中。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得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义深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寻,而斯民日苦。设计意图:

这一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全文起总结作用。教学本文要尽量避免只逐条讲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讨论这一问题,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写作实践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这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现代人们提出以法治国,这同样有局限性,请根据本单元内容论述为何要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教学建议:

《论语》不算难懂,但毕竟与我们相隔了二千五百多年。学生要了解孔子与《论语》,必须有相当的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对春秋时代的社会特点及孔子所认为最理想完美的西周的社会特点,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儒学的核心是维护等级制度。这也是儒学在封建社会里一直受统治者追捧的最根本的原因。(这方面各教师可参考剪伯赞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和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孔子的其它思想包括仁爱思想都立足于他的这一基本点的。

在第二教时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时,教师要力求把孔子表现在本章的思想,一条条串起来,使之前后相连贯,也就是说要找出各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千万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把课讲活,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讨论问题时要多联系现实。可借鉴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的《<论语>心得》。

篇6:为政以德原文翻译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它星辰环绕着它而摆布。”

2、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于真情(都是真情流露,没有虚情假意)(也有说思想纯正无邪,似解不通)。”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也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法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治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制。’”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依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依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忧愁,因为各方面都表现很好。(另:只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就可以了,似解不通)”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向孔子问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但是像狗跟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么分辨这两者呢?”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向孔子问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要做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年长的人先吃,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与颜回整日交谈,颜回一直在听,没有任何疑问提出,好象愚人一样。颜回回去以后,我观察他跟师兄弟们私下的谈话,他把从我这里听到的道理,能够很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看来,颜回不是愚笨的人。”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译文: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11、子曰:“温故而和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熟读自己所学的知识,并由其中领悟新的道理,这样才可以担任老师啊。”

12、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向孔子问怎么样才是一个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所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党;小人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又:君子大公无私而不自私自利,小人自私自利而不大公无私。)”

15、子曰:“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毫无领悟(毫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会有疑问)。”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批判其它不同立场的学说,难免带来后遗症。”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子路),我来教你怎样求知,你知道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态度(或:这样才是智慧的人)。”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获得官职与俸禄(从政之道)。孔子说:“多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说自己有信心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做自己有把握的,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说话很少被责怪,做事很少会后悔,官职与俸禄,自然不是问题。”

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我怎样做才能让民众服从呢?”孔子答道:“提拔正直的人,放置在邪恶的人之上,民众就服从了;提拔邪恶的人,放置在正直的人之上,民众就不会服从。”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教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我(当政者)尊敬、尽忠,再劝勉百姓为善,应该怎么做呢?”孔子答复说:“面对老百姓,自己要庄重,要有德行,百姓对你自然恭敬;孝敬长辈,爱护幼小,百姓对你自然尽忠;任用贤能的人,教化那些不够贤能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了。”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书经》上说:‘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参与政治呢?”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守信用,这个人在人世间,如何存在下去?就像大车没有輗(车子行动时可以转动的木梢即关键),小车没有軏(同上),喻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没有信用的时候,人家有什么事都不会找他帮忙,他在人世间还能办什么事呢?”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道:“十个朝代以后的事情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朝依照夏朝的礼,有所减损或增益,从这些地方可以知道;周朝因袭殷朝的礼,有所减损或增益,从这些地方可以知道。以后的不管哪个朝代,如果能够继承周朝的礼制(五伦道统),建立他们的天下,不说经历百世,即使千秋万世,都可以知道。”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上一篇:康有为阅读理论述评下一篇:我的田园生活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