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重在提高能力

2023-02-07

第一篇:求真务实重在提高能力

坚持求真务实是提高领导能力的根本保证

《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党组织能力建设的意见》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对于加强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敢于坚持真理,勇于知难而进,端正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努力完成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各项任务。破除“怕”字,敢于说真话报实情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加强军队党组织能力建设、增强“四个本领”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坚持求真务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真话、办实事。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根本方针。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都正确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但是,在有些部门和有的领导干部那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被淡化了,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落实上级指示决定上,出现了变通现象和庸俗之风。有的在执行上级指示时,怕照着做吃亏,把“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挂在口头上,实际工作中却敷衍应付,个别人还把功夫下在揣摸上级意图上;有的把汇报工作当成显示自己的时机,报喜不报忧,讲成绩滔滔不绝,很少讲存在问题;有的在给上级提意见和建议时,怕得罪领导,提意见“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不敢讲真话。这些都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质和作风。共产党员就是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讲真话、报实情。要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勇气,相信真理,捍卫真理。上级作出的指示决定,是从全局考虑的,带有普遍性,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但在具体工作中还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解决好自身问题,创造性地抓好落实。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模范坚持求实态度和创新精神,使扎扎实实抓落实成为一种时尚和风气。

克服“难”字,振奋精神鼓实劲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要真抓实干,敢于动真格,用真功。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曲折、困难,都是在所难免的。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从胜利走向胜利。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应该充分认识求真务实的深刻内涵,振奋精神,励精图治,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力求有所作为。

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军委的《意见》,提高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矛盾,如信息化建设的知识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武器装备要更新,人员素质要提高,物质保障要改善等,都不是轻而易举能搞好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解决矛盾,获得成功。面对困难和矛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迎难而上,探索其特点和规律,通过不懈努力战而胜之;另一种是遇到困难绕道走,有了矛盾不开口,采取回避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领导干部就持后一种态度,一事当前不是想着怎样带领群众向困难做斗争,而是不断叫苦、喊难,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请求援助上,得不到援助就索性拖下去,结果矛盾久拖不决,问题依旧。求真务实,就是要勇于开拓创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干好工作。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有迎着困难前进的勇气,在实践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学到解决困难和矛盾的方法,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摒弃“虚”字,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领导干部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核心内容是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不搞华而不实的所谓“政绩”。弄虚作假害党误国,这方面有过深刻教训,如大跃进时期的虚假产量,“文革”时期的假大空,都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追求虚假政绩,其根源是私心在作怪,权力观出现偏差,过多地考虑权力地位,为了个人职务的升迁,不惜搞虚假政绩作为筹码。有的干部思想作风不端正,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好大喜功,目的都是为了在个人的“政绩”上添一笔。坚持求真务实,就要坚持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建立一支政治品质好、综合素质强,有正确政绩观的干部队伍。群众对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干部最欢迎,对弄虚作假、搞不正之风的干部最厌恶。各级党委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一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讲民主、重民意,对群众信不过、意见大的干部坚决不用。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使干部真正明白为谁而奋斗,如何奋斗,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善干部的考核标准和程序,量化评价指标,增强评价工作透明度。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管理端正用人导向,让扎扎实实干实事的干部有用武之地;对弄虚作假、甚至骗取荣誉的人,要严肃批评教育,对虚假政绩应给予公开曝光,使其不能得到任用和实惠。

丢掉“懒”字,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

做好领导工作,关键在于模范带头,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是干事业的带头人,是群众的榜样。做领导工作不仅仅是下命令、当指挥,而且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思想上的懒惰作风,处处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刻苦学习、埋头苦干,把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落实到领导工作的各个环节。

首先,要带头抓好科学理论的学习,为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提供理论指导。有些干部在学习上静不下来,深不进去,思路理不清,研究工作没有深度,解决问题拿不出主意,这样怎么能实实在在抓工作呢?各级干部应该把学习当作第一需要,刻苦钻研,融会贯通,把握精髓,武装头脑,联系实际,指导工作。其次,要带头深入细致地搞好调查研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不深入,作风不民主,抓工作缺乏主见,随意性很大,作出的决策往往不切实际,造成损失和浪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脚踏实地推动工

作更上一层楼。再次,要带头纠正工作上出现的偏差。领导工作不可能十全十美,要想减少失误,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接受实践检验。工作出现某些偏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执己见,以一贯正确自居。勇于战胜自我,敢于否定自我,是干部成熟的重要标志。坚持真理不是固执己见。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偏差,做到早发现、早纠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

应该说,我们党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党和人民的教育培养下,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有些领导干部不是这样,从近几年披露的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延、王怀忠等领导干部,他们或者大肆收受贿赂、非法侵占公私财物,或者虚报成绩、大搞“形象工程”脱变为腐败分子,其基本原因是: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领导价值观得以扭曲。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要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作为领导干部,要干成一番事业,就要懂得在领导工作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古代的清官,还是当代的人民公仆,他们都不把金钱、权力和美色看作是最有价值观的,而认为最有价值是秉公办事、清正廉洁的人格和为人民、为祖国服务的政绩。当代的焦裕录、孔凡森、郑培民等都是典型的模范领导干部。因此,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也就是说,只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干事业,心中永远装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一定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一个人民放心和拥护的好领导干部。第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坚持选拔干部的条件和标准。一是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全6面贯彻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真正做到按德才用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领导干部干实事、创实绩。二是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追究规则。推行重大决策票决制、听证制、质询制、公示制,做到科学决策。同时,要推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经济赔偿制、引咎辞职制等。对追求“政绩工程”造成重大损失的,除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外,还应当责令其辞职或引咎辞职,并按一定的比例承担经济损失,对借机贪污受贿或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察选拔制度。坚持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既要考察领导干部工作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有形成绩,也要看其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性的无形成绩;既不忽视个人成绩在集体成绩产生的作用或影响,也不能把集体的成绩算到个人身上;既要看到主观努力的影响,也要看到客观条件制约;既要看政绩效果,也要分析政绩成本。通过建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群众评议制度、专家评审制度等,揭开虚假政绩的面纱,戳穿少数领导干部的投机行为。这样,才能使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才得到重用,使搞假政绩的人得到处罚,党的执政能力就会不断加强,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才有保证。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N].解放军报,2oo4一O1一o2.[2]江泽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

第二篇:党的执政能力重在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执政党建设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明确提出了加强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必将大大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一、新世纪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波澜壮阔的国内形势,

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新世纪的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必须提高我们党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要有世界的眼光,密切注视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变化,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善于从政治上、战略上思考和认识重大问题,确立科学的政策和策略,实现党的政治领

导。

第二,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历史的选择,并经过艰辛的探索和努力,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然而,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深刻,对如何驾驭市场经济的复杂局面缺乏经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首先要善于学习和把握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二要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不断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三要善于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

力,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第三,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当今世界复杂多变,来自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界的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作为一个执政党,必须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才能使人民群众确信其领导能力,自觉地跟党走。

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一方面,要善于应对国际上的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要始终坚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采取更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努力争取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群众之间的关系。要认真分析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和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的纪律,维护党的集中

统一,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

第四,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经过实践,我们党确立于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我们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决定了依法治国的成效,而依法治国的效果又是对党依法执政能力的检验。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带头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执政统一起来。这就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把执政的方式纳入法制的轨道,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律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的方针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既贯彻执行党

的方针政策,又善于运用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第五,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我们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集中精力研究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执政党要善于总揽而不包揽,通过建设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规范同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各方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善于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置于国

际国内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党的执政能力重在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五个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重点工程。如果不注意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是一句话。但是,执政能力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

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复杂环境的锻炼是促进执政能力提

高的重要途径。

执政党的建设要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无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要突出这个重点。在思想建设方面,执政党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突出的地位,尤其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所谓理论思维,就是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分析形势,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所谓战略思维,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政治上、战略上思考和认识重大问题。十六大提出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各级党组织要大力抓好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工作,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既紧密联系工作的实际,又紧密联系思想的实际,着力提高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

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着眼于培养、锻炼大批的干部。党的执政能力是全党整体素质的体现,要提高执政能力,必须着眼于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干部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还不适应,许多干部对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知之甚少。因此,一方面要抓思想政治教育,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首位;另一方面,要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帮助广大干部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特别是“一把手”队伍建设,更要如此。“一把手”在领导集体中处于关键地位,他们更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始终与时俱进,要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果断决策。“一把手”除了具备与职务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和知识水平外,还必须具备宽阔的胸怀,站得高,看得远,大气,大度,大方。各级党组织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实到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教

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突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发挥整体能力的作用。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不仅每个成员的素质能力强,而且成员之间能力优势互补,形成新的合力。班子整体能力的发挥,其作用将大大超过单个成员作用的简单相加。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也能促使每个成员充分的发挥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建设是基础,思想作风建设是根本”,能力建设应贯穿其中。对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有高度革命事业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强烈责任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要委以重任。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方面,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能力;第二,要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的能力;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第三,要加强组织建设,坚持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

提高科学决策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同时也必须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十分复杂。我们要在一个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内部的利益群体、利益结构、利益表现形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作为执政党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形式和方法也必须随之变化。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最重要的是落实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方针,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党要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及其相应的程序和手续都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要善于把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党政关系和执政机制;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扩大党内外民主,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及时反映人民群众意志、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我们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党的领导

水平和执政水平

第三篇:班组安全建设重在提高员工素质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最终要通过各班组的努力实现,正所谓“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班组员工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实践者,是把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直接操作者。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了,就能从源头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夯实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班组的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素质。我们要想搞好班组安全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基础建设

抓好班组安全基础建设,充分发挥班组自身作用,从建立健全班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严格用制度规范班组成员行为入手,建立以岗位安全责任制为主体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细化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实行责任制,必须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并应注意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要一致,只有事情的不同,没有人员的不同。

安全教育和培训

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抓好集中教育培训,如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中的班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等。创造性地抓好经常性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强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增长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岗位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抓住重点,结合危险性分析,针对消除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来进行,着眼于提高班组成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安全培训同时要结合实行标准化作业,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和防范事故演习活动。加强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把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和安全心理学、安全技术训练结合起来,提高班组成员安全生产技能。

安全活动

班组安全活动方法各异,形式多样,但都是为了确保本班组成员安全知识更加丰富、安全技能不断提高,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最终提高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班组安全活动应以“学、查、论、练”为主要内容。

1、 学,即班组活动应围绕本班组、本岗位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的实际情况,学习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知识、岗位操作规程。

2、 查,即发挥班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名职工查找现场和岗位存在的隐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开展广泛的讨论、分析,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较大或存在共性的问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3、 评,即班组应对前一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进而对每一道工审、每一个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充分评论、评价,使安全生产工作人人心中明白,对个别职工的危险行为要进行必要的安全警示教育,该项工作应做到面面俱到,人人相关。

4、 练,即实际操作演练。充分发挥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职工“传、帮、带”作用,首先通过观摩别人操作增加感性认识,然后进行实际操作,由其他职工进行现场观看后,对操作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而规范每一名职工的操作方法,使操作过程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

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是企业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能否实现本质安全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班组安全建设,提高每一名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才能使安全生产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逐步形成班组安全文化乃至企业安全文化,使企业生产在安全高效的良性状态下运行。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重在提高执行力

龙钢从一个县办的五小企业靠什么发展到今天年产钢百万吨,产值过亿。我们在大谈今天的成功肯定不会忘记昨日艰辛的奋斗历程,这里凝聚着为了这片热土付出真诚汗水的每一位热爱龙钢的有志之士,同时与龙钢的高层领导英明决策分不开。在龙钢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龙钢特色的企业文化。“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要进步”,这是龙钢改制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文化,正是这一正确的企业文化引导,鼓舞和激励龙钢每一位干部员工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信心百倍,以每一天的进步,每一个月进步,每一年的进步支撑起龙钢的宏伟大厦。

在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钢铁时代,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管理的规范,作业的标准,工艺指标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即执行力,执行的能力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才能达到,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什么是执行力?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被绝大多数职工认可、遵循,并带有本企业特点的哲学、行为方式、经营作风、企业精神、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它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哲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它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激励和控制约束功能。所谓执行力,简单的说就是将计划或策划落在实处。“执行”就是“做”,只是要做的事复杂程度不同,需要的做事能力也不同而已。 在目前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应对文化建设或者是执行力建设,而是企业这一大的系统的管理和掌控,

必须将企业文化和执行力进行结合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企业间竞争已经由简单的产品竞争向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竞争转移,企业文化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受到企业的广泛重视。当前,尽管一些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但企业文化并没有全面落实到企业的制度体系中去,并没有在管理者的行为中得以体现,换言之,还没有将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的日常行为。因此,研究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力作为重要内容,在执行上实现突破。 剖析目前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其共同特点是借鉴别人的多,自己独到的少;口号形式多,主体精神少;

而能在战略和执行层面形成体系的更是凤毛麟角。

有的把企业文化当作门面,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摆了不少,但真正推动企业发展的效果一点没有;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喊喊口号,缺乏个性的企业文化令员工无所适从;有的把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割裂开来,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工作形成两张皮。企业文化执行力薄弱,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写道:“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企业因为当时条件的变化,同时因领导层个别的原由,随意的把自己的意识和见解凌驾在制度之上,于是指令随处都是,特别是指令没有依据也不是集体参与的结果,员工执行起来就带有一定情绪,这样导致的结果使现有成文的制度成为摆设,因此现代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正确的战略,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更离不开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执行力是左右企业成败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区别平庸与卓越的重要标记。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执行力的执行同样要以人为本,执行力和文化的贯透力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而且是共荣共枯的。执行力诞生于企业的文化,并且又反作用于企业文化,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执行力愈强,就会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的贯透,产生良性循环。文化贯透力越强,执行力就会越强。而执行力越强,企业的问题便越容易解决,一旦执行力出现问题,首先便应检查文化的贯透性。命令得不到执行总是有其内在的原因,而这内在原因多半出现在受命者的文化背景和公司的企业文化相冲突之处。或者企业就没有对执行者进行文化内涵的革命性宣传工作。我们借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实践,对于共产党组织本身的就是建设文化的过程,每一位党员之所以能够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因为党的宣传教育是非常到位。企业要建立自己文化也应如此。

企业的愿景往往是非常美好的,既是战略的指引,也是文化的导航。但是大多缺乏层层解码的环境和机制,即缺乏执行力。那么该如何理解“执行力”,提升执行力呢?即:从个人的执行力和企业的执行力两个层面来理解“执行力”。个人执行力,整体上表现为“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于企业中不同的人要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具体能力。对于企业中不同位置的个体所需要的技能需求并不完全一致,越是高层所需要的技能越全面,因此企业高层的执行技能比一般中层的执行技能和普通员工的执行技能更重要。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企业执行力不强是下属没有按照上级的意志去

落实,其实是一种误区。直接把任务简单地抛给员工,当然不会得到有效地执行,如果管理人员把某个任务的完成标准、时间都明确了,在下属执行的过程中进行检查和协助,而下属还是完不成任务的话,只能说把任务没有交代给真正有能力去完成这件事的人或者说他应该找更合适的人来做了,所以执行的效果关键还是看我们的管理人员是不是有计划(时间规划、完成标准)、有组织(找合适的人干活)、有领导(协助、激励)有控制。企业执行力。整体上也是体现在企业执行并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企业行为是组织行为,要形成企业执行力必须理解组织行为的一些特点,组织的成员具备很强的执行力并不意味着整个组织具备强有力的执行力,也就是说企业执行力不等于企业成员个人执行力的累加,它可以小于或远远大于个人执行力的累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组织行为还包含了其他诸如信息传递、协调分工等特征。企业执行力主要由三个方面因素合成:流程、技能、意愿。流程是指企业运作流程,包括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技能主要是企业成员的职业执行技能,就是上面提到的个人执行力的构成技能;意愿是指企业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怎么理解呢?高效的企业运作流程就好像一条先进的生产线,执行技能强的员工就是生产线上熟练的技工,意愿就是员工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光有先进的生产线没有熟练的技工没法发挥生产线的最大效能,再熟练的技工让他们手工操作赶不上流水线大机器生产,同样的生产线,同样熟练程度的技工,如果一边是热情高涨,一边消极怠工,当然是士气高者胜出一筹。所以说流程、技能和意愿就构成了影响生产产能的关键因素,就是企业执行力的“铁三角”。因此,可以说执行力是一门学问,它体现的是一种敬业的精神,是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提高执行力的能力,是我们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准则。

那又如何提升企业执行力呢?有了对企业执行力的构成剖析,就能对症下药。既然企业执行力是以流程、技能与意愿为主要成分的合力,那么全面提升企业执行力相应地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优化的前提是对现有流程的梳理整顿,做到标准化,因为标准化是高效组织的行为重要特征。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是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产物,流程的标准化和优化的基础工作是企业发展战略设置、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分解、岗位设置、岗位描述等,只有基础工作完善后设置的运作流程才是通畅的、高效的。有效的运作流程应该包括了岗位责任、权限配置、信息传递通道、业务流程、决策机制等,实际上是规范化的内部运作机

制。其次是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执行技能。一是要引导员工认同企业大政方针、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提高执行的自觉性;二是要优化管理程,改善组织的执行框架和机制,建立流畅的执行通道;三是要增强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化执行意识,树立忠诚、敬业、责任、服从的理念,提高执行的技能;四是要加强沟通,疏通交流渠道,保证执行过程的信息对称;五是要加强激励,提高执行的内在动力。六是要从提高员工的学习力和实践力入手,增强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最后,就是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意愿。需要企业创造一种团结协作的环境:一是要树立一种美好的愿景,让员工看到企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二是要建立明确的工作职责、目标及合理的薪酬体系。清晰的工作职责与目标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找准努力的方向,并加强团结。三是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企业执行力,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企业执行力也不仅仅是短期达成一个目标那么简单,而是长期发展的过程。企业必须具备持续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就没有一切,执行力如何,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一个团队的生存与发展。只有把执行力作为一个突破口,不断强化执行力,按照“完善、规范、巩固、提高”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把龙钢精神加以细化,做到思想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才能把公司大政方针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才能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最终目标。 当前,我们应该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探索和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使企业文化建设的渠道更加通畅,着力点更加明确,即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执行力,其宗旨是要用执行力来增强文化力,用文化力来培育竞争力。所要解决的是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问题。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设计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上,化空泛为实在,变抽象为具体,使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具有吸引力;要求我们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求我们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性,组织和引导广大员工参与,使员工在参与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要求我们牢牢抓住企业领导者这一龙头,发挥企业领导人员的示范作用;要求我们抓好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的结合,以文化引导制度,使企业文化建设拥有更加丰厚的土壤;要求我们既要把它作为引导企业发展的灵魂,又要作为必须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切实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第五篇:注重在游戏中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初探游戏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说明大脑与手之间又密切的关系。科学研究证明:手的话动与精细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同时运动中枢又能调节手指的活动,神经中枢和手指反复地互相作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这说明动作的发展多么重要。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也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发展的。因此,为幼儿提供各种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既满足了他们的动手兴趣,又为幼展,幼儿又非常感兴趣的形式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运用智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活动着,幼儿不断地解决游戏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有利地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游戏。游戏从三月份到六月份,历时三个月,告一段落,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好开展,先对此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供经验和教训。

我带的是大班的孩子,围绕动作的协调性灵适性敏捷性准确性四个品质,开展了“击保龄球”“抛接沙包”“小棒夹豆”等一系列的游戏,重点是“小棒夹豆”游戏。把击保龄球游戏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是它这个动作需要整个手臂以及甚至全身的配合,动作比较大。接下来抛接沙包,是用手去接抛起的沙包,虽也需要手臂的协作,但动作较细一些。最后是小棒夹豆游戏,需要手指的配合,动作更是精细了。

一、击保龄球

这个游戏要求幼儿在5米以外击倒三角形摆放的十个塑料瓶。幼儿拿保龄球去击瓶子,击倒一个得一分。幼儿可以自由反复练习,同时为了满足 幼儿的竞争好胜的心理,可以通过两组或三组等分组比赛,看一看哪一纽得分最多,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个游戏很好的促进了幼儿眼手脑协调能力发展,更促进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发展。

二、抛接沙包

抛接沙包游戏的玩法很多,孩子可双手抛双手接,单手抛单手接,左手抛右手接,右手抛左手接。还可以往前上方抛起,小朋友跑着去接,小朋友之间还可以互抛互接。这既训练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很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这个游戏原本是抛接球的游戏,当时没有考虑很多,只想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球,但玩过一次以后,发现抛皮球的游戏很不合适。因为皮球面积较大,又重,孩子们在抛起后,不敢用手去接,总怕砸着自己。另外球抛起后掉在地上还会反弹,四处滚落。而有些幼儿干脆就是抱着球跑,不敢抛球。后来经过考虑改选沙包,因为沙包不会象皮球那样反弹起来四处滚落,体积又小,在孩子们的小手里很合适。孩子们玩的很开心。还不时跑过来告诉我是怎样接住沙包的,让我和他共享成功的喜悦。后来孩子们还告诉我他们的新发现,说除了用手去接之外,还能用肩用头用脚去接。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忽然有了新的想法:如果对一种游戏,我们通过难度的提高,循序渐进去实验,编成系列游戏,那对幼儿能力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幼儿也更感兴趣,也更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呀!为此我重点设计了第三个游戏。

三、小棒夹豆

小棒夹豆,是通过游戏中豆的种类变化,装豆的容器的变化,容器距离的改变,以及小棒种类的改变来设计的系列游戏,使难度不断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活动一:材料:幼儿每人一双平头筷子、红豆若干、表格、笔、容器两个。把活动分为四步:第一,幼儿首先看老师怎么玩游戏的,总结出游戏规则。第二,幼儿在规定的两分钟内,看谁夹的最多。第三,把豆子到在右手上,用左手数。第四,把夹豆的数目记录在表格中。

在夹豆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想取得第一,表现自己,所以都很着急,可越急小豆子越不听话,越夹不住豆子。当然这跟幼儿动手,的准确性,协调性及 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很大关系。我们就让夹的最多的孩子来讲一讲他的体验和感受,是怎样夹那么多的豆子的。夹的多的孩子满心喜悦,夹的少的孩子跃跃欲试,在下面的比赛中纷纷仿效夹的多的孩子,改变握筷子的姿势等,幼儿在交流尝试,再交流再尝试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动作,改变夹豆的方式方法,寻找最佳方法,使其水平不断提高。所以每一次游戏,孩子们都有明显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字变化来看一看:就拿一个幼儿举例:他第一次夹了 18个小豆,是全班第一名。第二次夹了31个,反而是第二名。最后一次夹了40个,成为全班第一名,可以看出幼儿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步中我要求幼儿左手数豆,主要为了促进幼儿左手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左右脑同步发展。在第四步中我让幼儿填写表格,一方面是把数据统计下来,另一方面写字的本身就是在培养幼儿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准确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非常看重幼儿自己的发现,重在“导”,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得最好,让幼儿自己体会并发现,为此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极大喜悦。

活动二:这次实验,把平头筷子换成尖头筷子,红豆不变。容器由低到高由粗到细从广口—窄口—高低管依次改变,并且容器的距离也在依次加大,难度逐渐提高。在活动中我发现对于这一系列游戏,幼儿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注意力一直非常集中。因为每个孩子都想争第一,这一轮幼儿没拿到第一,下一轮比赛幼儿可能拿了第一,这就要看幼儿自己能力以及当时紧张不紧张。有的孩子能力不错,但为了拿第一,开始第一个,第二个夹不住,就慌了阵脚,下面的就更夹不住了,甚至着急得直嚷:“老师,豆子太光了,夹不住,夹不住。”可下次他不紧张了,手拿稳了,姿势正确了,水平就立刻上去了。可见除了能力之外,幼儿的心理素质多么重要。

活动三 :这一次把红豆改为黄豆,筷子依然用尖头筷子,容器种类变化容器距离改变跟活动二一样。黄豆表面较红豆滑一些,幼儿用尖头筷子去夹,难度又大了,有的孩子夹不住,还一个劲的夹,直到

把这颗豆子夹起,有的孩子一看夹不住了,赶紧去夹另外一颗。不断尝试,寻找最好方法。而这也很好的反映了幼儿的个性差异。

活动四:游戏难度也算最高吧,盛黄豆的广口瓶在教室一边,空广口瓶放在教室另一边,每人一双尖头筷子,在夹到黄豆后,跑到教室另一边放入容器内。游戏规则要求往返跑中豆子掉了,要重新返回夹豆,不能一下夹好几颗用手托住跑,游戏进行两轮,做出记录。

有的孩子只顾跑,一不小心豆子掉了;有的只顾看豆子,却不小心撞上了别的小朋友,豆子也被撞掉了。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顾上又顾脚下沉着冷静的小朋友才能拿第一。所以这也很好的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的发展。

这一系列游戏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延伸,例如:(1)操作工具的改变:把小棒(我们这用的是筷子)由原来的平头换做了尖头,还可以把筷子换作特大的或特小的,以此来提高难度。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把小棒变为夹子。从大一点的夹子到发夹,到文具夹,到眉夹。工具越来越小,要求幼儿的动作越来越精细。(2)所用材料的改变:根据所夹物体表面的粗糙来增加难度,由红豆到黄豆到玻璃珠,表面越来越光滑。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大小,由豆子变的越来越大(例如:乒乓球)或越来越小(例如:小铃铛)。(3)容器的改变:容器

口的直径在缩小,容器的高度在增加。(4)容器的距离也在逐步增大。

实验告一段落,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我自己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实践工作中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要促进幼儿某方面能力得到很大发展,最好采用系列游戏,使游戏难度不断提高,幼儿的水平循序渐进地得到稳步发展这样的游戏幼儿最感兴趣最有挑战性最有成功感最有吸引力。

第二:家长要很好的配合。通过一系列游戏发观:日常生活对幼儿动作发展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有的孩子用筷子的方法正确,他的动作就比较灵活,动作就比较协调,夹的豆子就多,而这些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更好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三:幼儿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影响幼 儿的信心,幼儿的情绪,幼儿的成绩。同时我觉得这个系列游戏中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放松,特别是在小棒夹豆的游戏中,幼儿手指容易紧张疲劳,所以要适当穿插一些活动手指的小游戏,减轻他的疲劳感,这符合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原则。 (二)在活动中要加强言语指导,发观问题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如有的孩子为了得第一,拿筷子不是夹,而是用筷子托着豆子,放入容器,想投机取巧。

(三)在活动中要及时给孩子以鼓励支持,对其创造性的发现及时表扬,培养孩子自信心,增强成功感,这样会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幼儿能力会提高更快。

(四)幼儿能力不一,对个别幼儿要因材施教,给予及时帮助,保证每个幼儿的动手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要考虑活动的安全性,这在往返跑夹豆子的过程中表现得很突出。如果放杯子的桌子距离太近,孩子在往返跑中就容易相互撞着,由于幼儿手里拿着筷子,孩子们争先恐后,为得第一跑得又猛,所以让小朋友注意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上一篇:群众观点群众立场试题下一篇:求职面试自我介绍范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