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术后早期下床锻炼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2022-09-11

老年性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R) 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但是, THR同样存在严重的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便是其中之一。当DVT发生于下肢静脉主干时, 出现自肢体末端向近心端的肿胀, 并有患肢难以缓解的疼痛。一旦发生栓子的脱落, 引起肺动脉栓塞 (PE) , 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 有效地预防DVT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研究THR术后下床功能锻炼的时间于DVT的关系, 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首次行单侧THR共113例, 年龄54~91岁, 平均70.7岁, 其中男性68例, 女性45例。均从术前12h起正规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术后应用足底静脉泵。并发DVT共21例, 均由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确诊, 其中术后3d下床功能锻炼4例, 3d以上 (平均10d) 17例。

1.2 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包, 行2个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

术后3d下床进行功能锻炼组的患者发生DVT的概率明显低于术后3d以上进行功能锻炼组 (P<0.05) , 说明术后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预防DVT。

3 讨论

3.1 DVT的发生

行THR术后发生DVT的原因主要有: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回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1]。当出现DVT时, 患肢肿胀、疼痛、青紫, 此时须将患肢制动、保暖, 继续行抗凝治疗。当患者出现胸痛、紫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症状时, 必须高度重视肺栓塞 (PE) 的可能性。据报道, 急性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11%, 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2], 所以PE是THR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要预防PE及DVT的发生, 则需控制上述的3个诱因。所以术前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术中轻柔操作以减少血管的损伤;应用足底静脉泵促进回流, 这些措施均有效的降低了DVT的发生。

3.2 早期下床功能锻炼预防DVT的机制

下肢静脉有许多属支及静脉窦, 血流缓慢, 容易在分叉处形成湍流, 更加容易形成血栓。当肢体长期制动后, 血液回流速度明显减慢, DVT的危险性持续增加[3]。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时, 患者由卧位转换为站立或行走, 重力作用会改变血液在血管分叉处的湍流状态, 并可以改变血流的速度。同时, 下肢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许多静脉窦[4]。进行行走功能锻炼时, 肌肉收缩, 通过肌泵的作用使肌肉内静脉窦的血液回流, 减少了血液的瘀滞, 防止了局部组织因缺氧和细胞代谢障碍而导致的凝血酶聚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下降, 从而预防了DVT的发生。下床功能锻炼时, 患者因劳累而增加了肺部的通气量, 导致膈肌的运动幅度增大, 进一步改变了腹内压, 引起下腔静脉及髂静脉内压力的改变, 进而改变了血流速度, 预防了DVT的诱因。恰当的行走功能锻炼不仅可以达到改变血流速度的目的, 同时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 使其积极地配合各项医疗及护理工作, 顺利度过血栓的危险期。

深静脉血栓以及其导致的肺动脉栓塞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术后早期下床进行行走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预防DVT, 应常规采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下床进行功能锻炼对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113例首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 分析早期行下床功能锻炼对DVT的影响, 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中发生DVT共21例, 其中术后3d行下床功能锻炼患者共4例, 3d以上 (平均10d) 下床锻炼的患者共17例,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全髋置换术后早期下床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

关键词:全髋置换,深静脉血栓形成,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 Salvati EA, Pellegrini VD J r, Sharrock NE, et al.Recent advancesinvenous thromboembolic prophylaxis during and after totalhipreplacement[J].J Bone Join t Surg (Am) , 2000, 82 (2) :252~270.

[2] 程显声, 何建国.肺栓塞的流行病学[J].中国循环杂志, 1998, 13 (2) :65~66.

[3] Kearon C.Natural histor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Circulation, 2003, 107 (23 Supp l1) :122~130.

[4] 李小娥, 覃丽玲.人工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 22 (5) :599~600.

上一篇:我国老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研究下一篇:“定位误差分析”讲解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