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打造高效课堂

2022-08-07

第一篇:多媒体打造高效课堂

利用多媒体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摘要】当今的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以多媒体为首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向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挑战。特别是国家近年来对教育在现代化教学技术资源方面的投资,让我们看到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挑战。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呢?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有效的资源,才能实现教育的最大收益。

【关键词】多媒体;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多媒体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它融声、像、图、文、动画于一体,能够适时传播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与信息,实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的效能。教师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我是一名从事小学数学已有十余年的一线教师,从一支粉笔到用学具、教具,从用学具、教具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感觉到数学课堂的变革就像雨后的竹笋,一节一节地在拔高。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打造高效课堂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尝试与收获。

一、 备教材、备学生是搞好多媒体教学的前提。

多媒体教学的核心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不是放映员,在制作和选择课件时必须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换种说法,人教版的数学教材就不能用北师大版或其他版本的来教,因为教材不一样,设计出来的效果就不同。另外,上好多媒体还要备学生。同样一节课,城市与乡村,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学生接受起来不一样,所以该删减的地方要删减,该强调的地方要强调。

比如,我是从2008年秋季起才正式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在06年至08年这两年期间,我们运用的是“班班通”教学,多半给学生放一些教学光盘。后来,随着我校多媒体教室以及电子备课室的修建,教师的多煤体应用技术也不断改进,会从电脑上下载或自制课件了。当我把学生带进多媒体教室上课时,看到孩子们那兴奋地表情,我的心灵被强烈的震撼了,我一定要努力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让它最大限度发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运用多媒体课件如果太多,不仅任务完不成,而且容易使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记得我在09年秋季给同学们上《8的乘法口诀 》一课时,在导课环节用活泼生动的画面及动画课件将学生带进了数学王国,学生开始的兴趣很浓,但后来在探究阶段时,让学生用小棒摆8的口诀的规律时,学生的速度就很慢了,而且注意力不集中。过后,我分析原因是因为本节课运用的课件过多,想开始的“袋鼠跳一格是8”,一直“跳到8格后是64”,以及“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8条腿“这首儿歌完全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而没有必要通过课件来演示。因为他们对于同学们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我觉得要上好多媒体课,首先要备学生,备教材。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上好多媒体教学的保证。

一堂数学课,通常创设情景、复习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课堂拓展这些环节组成。要搞好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多媒体教学在导课环节的优势特别明显。比如,我在上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时,我先出现了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像苹果、梨、桃子、葡萄,让小朋友猜有什么规律,紧接着,出示了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喜羊羊、沸羊羊、懒羊羊、慢羊羊,由于是小朋友喜欢吃的和喜欢看的,一下子他们学习的热情就被激发出来了,整堂课学生表现积极、思维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复习导入环节,我设计了“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射击比赛”“踩地雷”“闯关”等游戏,不仅学生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在新课讲授环节,多媒体更是发挥了它的优势。我们目前使用的新课标人教版数学教材课本上的习题基本上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在上新课时,例题的呈现形式很重要。如果把课本上的例题图片制作成ppt课件或者flash课件,这样讲例题时教师就不会觉得很单调和抽象,学生接受起来也很容易。比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用

7、

8、9的口诀求商》一课时,我把课本上的例题,用ppt图片展示出来,小朋友们通过看图搞清楚了题意,而且还根据图中的信息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一节课学生边提问题边解决,师生快快乐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感到无比的惊讶和折服。

课堂练习是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个别练习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做,然后可以用多媒体演示一下做题的思路、方法、步骤,进一步教会学生理清思路。比如,课本上“小马过河”、“小兔赛跑” 、“争夺红旗”这类题等学生做完后,教师动动鼠标,将过河的路线、赛跑的速度、夺到红旗的旗手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到数学充满了乐趣。课堂拓展这个环节在打造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认为,给孩子教知识,要教深教透,不要停留在表面上,学生现在能解决的问题不要等到以后去解决。在课堂拓展这个环节里,通常出现的都是一些稍有难度的习题,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上完《平均分》这一课时,我出现了这样一道判断题:24个苹果分给6人,每人4个,对吗?结果,一部分小朋友认为对的,一部分认为错的,最后学生通过思考,终于达成共识,因为没有平均分,所以这道题应该是错的。

三、实实在在上课,不耍花架子是多媒体教学的根本。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依靠网络教育、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人人会上多媒体课,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教育技能,然而,我们也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老师平时很少用多媒体教学,但在上公开课或优质课时,才用到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只顾展示自己的电脑水平,不顾学生个人感受,就像放映员一样,许多该强调的地方不强调,一闪而过。许多不需要的内容,由于课件里有,又重复去讲。

从我校这几年每周一节的公开课来看,凡是课前充分准备的老师,在课堂上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学生的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都很好,反之,仓促上阵课堂中总会出现一些瑕疵。例如,我校一位50多岁的女老师,她勤奋好学,不以自己快要退休为由,积极在网上学习、研修、探索,她几年来一直担任我校的数学课。每次上公开课,她都认真制作课件,虚心请教年轻同志,结果她的数学课,每次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老教师的队伍中,的确是一位电脑技术相当了得的常青树。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年轻老师,虽然电脑水平很好,但不研究教材,在选取课件时不合时宜,讲出来的课很假,很浮躁。所以,只有把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起来,将传统的教学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作用。

四、不断学习与改进教学技术是多媒体教学的升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自己的多媒体应用水平和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像在上课播放ppt课件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出现了不会定位、返回、插入音频、视频、超链接等现象,这说明我们个人的电脑水平确实有待提高。拿我个人来说,目前我的电脑水平在同事们中间来说,还算差不多,但在学习了word和ppt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懂得很少,在制作课件方面还很欠缺,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目前,好多学校都建立了电子备课室。这大大的方便了教师查阅资料、下载制作课件、共享网络优质资源,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认识和水平不同,还不能真正为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比如,有些好的资源加密、打不开、视频太卡这些问题,有时给我们也带来了不少烦恼,怎样系统、快速、高效的接收先进的网络资源,让它充分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电脑水平和技术,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和作用。

总之,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优化学习的过程,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资源,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甄别,努力发挥资源的优势作用,贯彻落实电化教育的精神和实质,努力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改革和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

第二篇:运用多媒体技术 打造高效地理教学

摘要: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在高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动态地展示地理现象,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笔者认为需要辩证的看待多媒体技术这一新鲜事物,它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只有正确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才能发挥出多媒体的最大优势,打造高效地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地理教学;高效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对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融合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知识,如何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能帮助教师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改变了以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用文字、图像、动画以及声音相结合展示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形象直观地处理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优化课堂教学,因而,在新课改形势下,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成功导入新课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对地理教学而言,教师如何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成功导入新课的关键。恰如其分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展开。比如,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为了成功导入新课,首先展示了一副近期的天气预报卫星云图,播放了一段每天晚上大家非常熟悉的天气预报声音,接着学首席预报员宋英杰播报近期天气情况,接下来又播放了2008年南方雪灾实况,看完这样的画面以后,学生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接下来,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这是什么样的天气?”“它有什么样的危害?”“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在学生讨论之后,导入新课:“天气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今天就要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天气系统,学习有关天气的各种知识。”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气氛也活跃起来了,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传统教学中其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靠粉笔、黑板,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新课的导入枯燥乏味没有新意,学生提不起学习新课的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影响教学质量。倘若在新课导入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则教师能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

(二)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某些内容过于抽象,虽经教师再三讲解,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现代教育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相比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地壳运动”这一课时,我先以“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为引子,在课件上展示相关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引申到地壳运动知识,将“向斜成山,背斜成谷”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画面起初为水平岩层,然后在内力作用(可以用箭头表示)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接着,展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快(可以声音的缓急程度来表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演示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一动画的动态模拟演示使得令人难以理解的地壳运动的现象变得易于掌握。

又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学中,“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讲课时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模型,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没有立体感,难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而现在,利用各种地理素材,制作一个Flash课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多次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概念并在脑中构建地球公转的动态三维立体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动手绘制“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平面示意图。在讲述过程中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地面上影子的季节变化),引导学生巩固理解、应用知识。这一课件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真实地模拟了这一地理现象,给学生形象直观地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就不会死记硬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要点,做到一图在心,以不变应万变,《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除这个知识点之外,还有像“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内容,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逐渐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地理空间的概念,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空白填充图上填写出来。多媒体通过软件控制,可把地图任意放大、缩小,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如讲到青藏高原,首先显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点击青藏高原的位置,图上出现青藏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及其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再点击放大,在高原上出现高大山脉,直观地反映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景象;接着设计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在电脑上做练习,即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这部分内容。

同时,还可通过多媒体图文、动画、视音频,逐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和地理图像的观察能力,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加以认识、理解和想象的能力,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开展地理实践和社会地理调查的能力等。

二、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方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给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手段、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变革。然而,目前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多媒体,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个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还是不用,或怎么用的问题,避免出现由于学校的鼓励而运用多媒体的“盲从”误区。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的教学功能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教学中时有灵感突来,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好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进行“三圈环流”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动画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板书板画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三圈环流的基本原理。

(二)课件的制作应适用,避免出现“画蛇添足”

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片面追求课件的完整性,将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大段大段原封不动地搬到投影屏幕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做成幻灯片,甚至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幻灯片上,整堂课是在教师不断地敲击键盘中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课件是突破难点和重点的一种手段,不一定每个教学环节都得用多媒体。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适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然景观图进行突破。如在讲“沼泽地”时结合沼泽地的景观图,讲“太阳高度的变化”时用多媒体动画,能形象再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几张简单的幻灯片照样可以上好一堂课,幻灯片之间不一定都得联系在一起。另外,在幻灯片的空白区域很多教师习惯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很花哨的动画,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与教学内容相比,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三)多媒体教学过分追求形式,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没有突破

注重情境、启迪思维,过分追求课堂形式,忽视重点、难点。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设计和制作时,过分注重教学手段形式的新颖别致,加入过多的图像、动画,结果出现主次不分,杂乱无章的现象,导致上课时学生只一味地看课件中的图案和动画效果,而忽视了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一位老师在上《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一课时,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他花了好几天的工夫制作了一个由50多张幻灯片组成的精美课件。一堂课下来,该教师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点击课题,一会儿展示南北方的景观图片,一会儿播放南水北调的录象,一会儿展示地形图„„幻灯片一张接连一张,屏幕上的内容走马观灯似的频繁变换,一堂课下来,学生目不暇接,以至一脸茫然,教师本人也大耗气力,结果是重点不突出,难点没有突破,教学效果差。

(四)解决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关系问题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板书的同时学生也完成了记笔记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很少板书,就可能出现学生记了笔记忘了听课,听了课又忘记了做笔记。教师最好能事先把课件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专心听课而不用再想着记笔记的事情了;或者尽量调节好演示课件的速度,留下学生思考与记录的时间,绝不要一味赶时间。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因其图文并茂、动静相合,能把地理教学中抽象、复杂、难度较大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我们不能不切实际地夸大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让地理教学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摆正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位置,要明确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并非教学的全部。我们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其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有的作用,使用多媒体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丰富感性认识,还有助于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以及丰富教学手段,是适应新形式下的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手段,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避免所发生的一些问题,才能使多媒体教学不断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黄成林.地理教学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张振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王福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EB/OL].中学理科综,2008(5). [4]何卫权.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0期.

第三篇: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 精心编写导学案

作者:金岭中学历史课题研究小组 文章来源:乳山市金岭中学 点击数:7701 更新时间:2009-9-2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时的减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导学案的使用逐渐普及,教师们对导学案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最大的效力呢?这是我们课题组半年来一直在探究的课题,经过近半年的学习、探索、实践、改进,基本形成了一种较为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新授课导学案模式,现将我们的设计理念以及使用方法整理如下,希望得到广大同仁的宝贵意见。

一、导学案设计理念

1、“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着想”。

“一切为了学生”是我们教学的原则,同样是我们教学行为的出发点。我们的导学案不是简单的追求短时效应,追求分数、成绩,而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真正的会学,学会。

“一切为学生着想”是我们导学案的核心思想。导学案本身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所以我们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是本着“一切为学生着想”的原则的,即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乐、想学生之所忘。每一节的导学案尽可能做到这些。

2、“凡是学生能自学或互学会的知识,老师就不代替。”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一定要做到精细化,即把学生学习的时间安排、方法运用、习题的层次水平等等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让学生明确每一步要达到怎样的程度。

二、导学案的编制

经过近半年的学习,摸索,我们基本形成了一套编制导学案的程序:即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二次备课,课后优化”。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组成员就一周内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并确定好导学案编制人,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

在第二个周一的集体研讨中,拿出导学案初稿,集体研讨,定稿。导学案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包括编写人等、使用说明。第二部分:学生预习:包括知识体系、导学提纲、重难点阐释、导学检测、合作探究一。第三部分:小组合作教学:包括知识链接、知识记忆、合作探究

二、当堂检测。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 任课 老师对“导学案”进行补充完善,即二次备课。

上完课后,教师要根据课前及课堂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思,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教后记”。

三、导学案的使用

(一)课前:

上课前一天,教师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预习过程中要求勾画出课本的知识点并写上标注,梳理基础知识脉络,并将生疏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检测”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

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 任课 老师针对“导学案”了解学清,进行补充完善。

(二)课堂:

课堂一般分四个部分:基础知识记忆及检测、知识链接、合作探究、当堂检测。

首先给学生适量的时间记忆预习过的教材基础知识。记忆结束进行“记忆检测”和“知识链接”。以上属于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完成后,课堂的下半部分进行“合作探究”。学生首先将合作探究题目的思路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形成组内共识;然后每个小组将本组的答案展示,由同学 和 老师给予点评。

最后完成“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三)课后:

1、上完课后,要求老师和学生分别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教后记和学后记。

2、每隔一周,将“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

四、导学案案例展示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导学案 200

9、

4、21

编写人:王倩 姜美荣 孔莉芳 审核人:于鹏 李阿妮 孙春梅

审批人:冯夕瑞

使用说明:①本次作业包括【导学提纲】 【导学检测】 【合作探究一】

时间:30分钟

②认真研究合作探究题目,学生可以小声讨论,不会的地方用红笔划出,以备教师讲评

③合作探究一第3题C类学生可不作

【导学提纲】;(13分钟)

一.新政背景:(临危受命)

1.1929-1933年美国爆发 并扩展到全世界。

2. 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美国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3.1933年 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

二.新政含义:

大力加强国家对 、 、 、 、 以及 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 承担起 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三:新政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方面:(突破口)

①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

②放弃 ,实行 ,刺激

③扩大 的权力 ④管制

2.工业方面:(核心)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 》,要求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 ,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 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 ,并通过 ,调整 和 。

3.农业方面:

政府成立 ,用 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农民提供 ,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 ,防止农产品过剩。

4.社会福利方面:

①政府加强 ,建立 ,发放 ;

②加强 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 ;

③推行“ ”,兴办 ,以增加就业,刺激 和 ,稳定社会秩序。

5.健全社会立法:

①签署《 》,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 ,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提高工人地位)

②1935年,签署“社会保险法”。(学思之窗)

四:新政实质:

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要旨)

(或者: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五.新政影响:

1.对美国的影响:

①新政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 。 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 。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 危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 ,使美国避免走上 道路。

③开创了 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2.对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了以 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重难点阐释】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 新的理论:罗斯福就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 新的特点: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 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了一种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 新的起点:资本主义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导学检测】:(2分钟)

1,罗斯福新政首先开始于(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

2,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为美国政府争夺势力范围 D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缓和社会矛盾,实行社会福利 B、打击法西斯

C、波及范围比较广 D、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使美国经济回升,带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

B使美国称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C国际干预经济的政策,奠定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雏形

D使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合作探究一】:(15分钟)

1,材料一:罗斯福实行新政后,报纸咒骂其是吃“烤百万富翁”。议员攻击其《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前任总统胡佛也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材料二: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化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死。该事件引起了全美国的高度重视。1963年上任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建立“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伟大社会”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约翰逊执政期间,国会通过的立法中就有三个控制水质和空气污染的的立法。“伟大社会”也被称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烤百万富翁”的出发点是什么?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回答罗斯福总统采用什么方法推行新政?约翰逊政府为治理环境污染而采取的措与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方法有何共同之处?材料中有何体现?

(3) 现阶段,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对此我们政府应采取什么对策?

2,P86页学思之窗:这些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3,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1933年)

问: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的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参考课本86页倒数第二段)

【小组合作教学】(以下内容皆找同学上黑板做,师生共同点评)

(一):{知识链接}

下面是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情况,请填写:

①思想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1992年,中共 大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③基本框架:1993年,中共 全会通过《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理论完善:1997年,中共 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⑤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二):{知识记忆}

1,罗斯福新政的直接原因: ,时间: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1)整顿 ,恢复银行信用;

(2)调整工业,通过《 》;

(3)调整农业,用 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4)实行社会福利,政府加强 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推行“ ”,以增加就业;

(5)为提高工人地位,签署《 》。

3,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对美国:(1)

(2)

(3)

对资本主义世界:

(三){合作探究二}: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为2007年山东高考文综试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930年的美国失业者 经济萧条中饥饿的母亲 罗斯福与煤矿工人在一起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4分)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8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6分)

(3)依据材料

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2分)

(四){当堂检测}:

1,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的境界,其唯一的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有社会来综揽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加恶化

2,1933年,美国总统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住无定所,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是否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观点,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②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④要求企业制定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①④

3,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

5,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三段论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学后反思】:

第四篇: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课堂魅力四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魅力,即教师点拨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引人人胜。下面笔者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1激发学习兴趣,达成学习目标

老师想要建构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要托近与学生的距离,用迷人的微笑感染学牛,用亲切的语言感动学生,用饱满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另外,教师还要理解学生的心情,宽容学生的小错误,耐心指导学生,循循善诱。当学生取得可喜成绩时.应为他们欢呼,为他们雀跃。

2点燃学习火花。拨动学习心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旦对事物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始终目标专一,学习也就较为持久。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学生只要对事物发生了兴趣,学生就会高度倾注学习,从而为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思想基础。

3预设课堂„留白‟。鼓励自主探究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已经为大多数语文教师接受。“我的地盘我做主”,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教师要为学生“留白”,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来展示自己,表现自我。

4鼓励手脑并举。培养发散思维

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笔者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勇于探索,充分发表见解。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文本内容,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很抓双基训练,才能打造有效课堂。课堂上,教师想学生所想,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学生、文本几者产生共鸣,产生碰撞,课堂教学就会充满魅力,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

第五篇: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初二

杨俊明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今后高中知识的深入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进而构建高效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相关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实现初中知识高效课堂的构建,学生在高效课堂上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教学,提升自身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初中生物是一门学业水平考试的小科目,与语数外理化相比,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缺乏一定的外在动力。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课时少、不允许布置课外作业等,处境很尴尬。在此形势下,要想使中学生获得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掌握相应的生物学技能,为国家未来储备更多的从事生物学研究的潜在人才,笔者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进行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有益尝试,课堂教学局面有了明显的改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具体含义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初中阶段生物课堂上实现学生学习效率高、教师教学效率高这两方面,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一般是从双向进行理解的,因此,也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创建高效生物课堂。教师要紧追时代的步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利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目的,实现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高效课堂应该具备的条件

首先,教师要学会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及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这些条件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进行适度调整,让学生在跟上教师教学进度的同时保证完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其次,教师也要对自身的讲课水平进行提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身的授课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去。最后,教师要抓住学生对知识的兴奋点,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此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及时的评估,在评估过后对学生的薄弱项进行补充与强化。

三、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主要策略

1.活跃学生思维,使其融入课堂中去

想要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建立学生的生物思维模式,即在生物课堂上对生物知识的接受以及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对生物习题的思考、分析以及解决思路等思维模式。学生能否在生物学习上建立相应的积极性与能否建立生物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生物学习上有越高的积极性,思维就会越活跃,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以及理解知识,所以,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要注重适当地调节课堂气氛,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建立兴趣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要想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自主地进行生物学习,真正地接受生物这一门学科,接受教师的讲课方式以及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成绩。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一些鲜为人知的生物知识点在课堂上讲述,或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奋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实现构建高效生物初中课堂的最终目的。

3.利用预习以及自学经验加强生物学习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率教学,首先要学会为学生布置课下预习工作。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主要预习工作就是看书,用笔划下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以及没有学会的知识,这样的预习工作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只随便阅读一下课本之后胡乱划重点,这样的预习工作根本达不到预习的最终目的,只会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更少,教师在讲课时,学生依然听不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教师就只能采用第二次、第三次复习的方式进行重复复习,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预习工作布置时要注重其主导作用,理顺学生的学习思路,这样才能够加强课堂教学效率。

4.创设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创设问题情境的工作,要分别从趣味性、阶梯形等几方面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以明确、清晰的思路进行问题创设,联系知识点的特点以及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还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达到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

5、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实际问题,激发兴趣,打造实用性高效课堂

作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且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求知欲。基于上述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时刻关注、搜集有关生物学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开辟前沿科学板块,每节课用几分钟向学生介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科研方向、动态和成果。如在学习《传染病》一节时,向学生介绍爱滋病、非典等传染病传播特点的同时,重点介绍其防治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制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生物知识的掌握,又在情感上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信心。教师也可在课前有计划地让学生广泛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精心选择典型案例与教材内容相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由学生发布信息,资源共享,让学生互动交流,学以致用,把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处理得有声有色。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6、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形式,打造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效课堂

我们知道,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教学相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只有在科学的教学模式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或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新课改实施几年来,广大教师不断摸索,学校也多次组织教师到洋思、永威、杜郎口等学校参观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形成,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为广大教师所采纳,一改新课改前千篇一律的“满堂灌”。现在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内容图文并貌、言简意赅。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等开放式的章节,如果老师一味去讲,索然无味,效果无疑大打折扣。这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其在老师的主导下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明显体现,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盎然,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7、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打造直观生动的高效课堂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则标志着教育的现代化。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作为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将现代媒体中的录像、电影、投影与传统媒体中的挂图、模型等教具有机结合起来辅助生物学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导入新课,无疑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进行中,清晰的、可操纵的画面播放,使教学重、难点深入浅出,轻松突破;教学结束时,教学内容的提炼总结,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优化组合,视听感官多重刺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8、改变评价方式,打造积极的竞争性高效课堂

学生评价方案采用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内容包括资料的搜集、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开展、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或完成情况。教师把每节课设为一定分数,视具体表现给不同的班级、小组不同的系数,组长做好记录,学生自评和互评,“论功行赏”再分配得分,报老师处记录,学期结束算出各学生累计得分,最后按比例换算成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要以激励为主,如学生撰写生物小论文获奖、制作了精致的生物标本、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均可额外加分奖励。要多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结果其次,各班各组得分差距尽量不要太大。期末评价由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组成。笔试部分为若干分基础知识题,多份试卷随机抽取,考察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部分与中招实验加试内容基本相同,可根据八年级教学特点,每一步骤分数加以适当调整,也设置若干分,考察平时实验技能的熟练程度。两项总分再按比例换算成期末成绩。最后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即本学期生物学的最终成绩。

由于评价方式的改变,学生解除了考非所学的后顾之忧,新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得以顺利贯彻。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理论知识来自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之间“游弋”,知识和技能都有明显提高。学生短期的应试需求得到满足,长期的发展要求也得到了锻炼,二者兼顾,一举两得。

总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以学习兴趣为主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平台,打造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取得最理想的教育教学成绩。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由于这些特点,教师想要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些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使其成为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垫脚石。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到高效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率。

上一篇:多媒体教室过做计划下一篇:低年写作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