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2023-02-11

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战略

许多成功公司的共同点是: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激发员工隐藏的能力,使其成为竞争考无法模仿的优势。美国西南航空公司(South West Airlines)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30年来,西南航空最为媒体与企业界人士称颂的是,它从初期仅有3架飞机的地方性小公司,发展至目前美国第五大航空公司的地位,总资产达40亿美元,员工超过29000人,西南航空不仅击败了联合航空与大陆航空等两家短程航空市场中的劲敌,日前还进一步向Delta与USair挑战。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竞争激烈,每位竞争对手都对对方的竞争策略、营运成本了如指掌的市场中,西南航空却能将其成本维持在业界最低水准,并创下26年连续获利的纪录!而追求低成本的同时,西南航空也没有降低服务的品质,无论从航班是否准点起降还是从托运行李遗失率和旅客抱怨申诉情况评比结果来看,西南航空的服务品质均居领先地位。

西南航空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儿呢?成本结构可能是最显而易见的项目。短程飞航服务因为起降次数频繁,在登机门上下旅客的次数与时间较多,营运成本自然要比提供长途飞航服务高。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提供成本最低的短程服务,谁就占有优势。西南航空1994年时,以可载量座位里程为单位计算的成本约为7.1美分,1998年时为23美分;而在同期间,同业的平均成本水淮却较西南航空高出15%-40%,由此可见西南航空在成本方面的优势。

成本优势背后的功臣,则非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下的西南航空飞航团队惊人的生产力与团队精神莫属了。西南航空班机从抵达目的地机场,开放登机门上下旅客,至关上登机门再度准备起飞的作业时间,平均为15分钟,短短15分钟内,要更换全都的机组人员,卸下近百袋的邮件,再装上数量相近的邮件,并为飞机加油4500磅重的油料。—样的作业内容,大陆航空与联合航空平均需要35分钟才能完成。

西南航空的团队精是神特别值得一提的。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换班归航工作,西南航空的飞行机组人员,不论是空服员或飞行员,大家一起协助清理飞机,或是在登机门处协助旅客上下飞机。1998年,西南航空每位员工服务的旅客数超过2500人次,而联合航中与美国航空则与业界平均水准相当,约在低于1000人次的水准。

然而有趣的是,西南航空飞行员每月平均飞行70个小时,年薪10万美元;其他如联合、美国及Delta等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每月平均则飞行50个小时,年薪20万美元。平均每人的工作量多,薪水又不比其他同业高的情况下,为什么西南航空仍能维持良好的服务品质,且想进公司服务的人还很多?这必须从西南航空的企业价值中寻找答案。西南航空内部有3项基本的企业价值(或经营哲学);第一,工作应该是愉快的,可以尽情享受;第二,工作是重要的,但可别把它搞砸了;第三,人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应受到尊重,这3项价值观使使西南航空成为“以人为本”的企业。 一位曾在EDS公司任职的西南航空主管,当初准备跳槽时,公司开出比他刚进EDS时还要高出两倍半的薪水条件,希望他能留下。不过最后他还是决定投向西南航空。为什么呢?他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在西南航空,他觉得工作“很快乐”。基于对个人的尊重,西南航空不曾解雇过员工,对于员工基于好意而无心犯下的过失,也没有采取特别的惩罚措施。凯勒赫曾经表示:“无形资产是竞争对手最难剽窃的东西,因此我最关心的就是员丁的团队精神、企业的文化与价值,因为一旦丧失了这些无形资产,也就断送了可贵的竞争优势而构建并维系西南航空愉快的工作环境、高度的团队精神,又能激励员工在维持服务品质上降低成本,为公司谋取最大利益的幕后舵于,则是西南航空的“人民部”(The People Department)。

西南航空10年前,就将传统所谓的“人力资源部”更名为“人民部”,并网罗具有营销背景的人员担任部门员工。更名主要是为了摆脱老式的人力资源部门给人“治安警察”的印象,而引进有营销经验的人员,则是要摆脱一般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没有魄力、缺乏决策勇气、暮气沉沉的状况。在主事者大力变革的领导下,西南航空的人民部摇身一变成了“火炬的看守者”,主要任务就是要营造一个符合公司企业价值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够愉快地为公司效力,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基于这个理念和定位,西南航空的人民部规划出一套符合西南航空强调“以人为本”精神的工作环境与管理规章。例如在招聘人员方面,他们采取同行招聘的方式。 飞行员面试飞行员,行李处理人员面试行李处理人员,让公司的员工自己挑选可以愉快合作的工作伙伴。同时,西南航空也非常重视人员的训练。公司员工每年都要参加一次训练课程,除了强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快、成本更低外,公司也利用此机会增加部门间彼此的了解、当然也会再次宣扬公司的价值文化.并借机收集员工对公司的建议。西南航空的训练课程,主要在于协助员工学会如何让每天的工作做得更好。激励方面,西南航空人民部所设计的薪资与奖金制度并不复杂,但与其他着重个人表现公司不同的是,西南航空偏采取集体奖励的方式,来维护并提升团队精神。西南航空的飞行员与空服员是按航次计薪的,而这也反映出董事长凯勒赫经常提到的理念——飞机停在停机坪,是赚不了钱的。另外,西南航空对于工作一年以上的员上实施分红制度,并要求员工投资1/4的红利所得于公司的股票上。目前90%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票,约占西南航空流通在外股数的10%。

西南航空的成功,并不在于它掌握了特殊的关键技术,或是网罗了管理、营销的高手。其实西南航空是—个平凡的公司,它能有今日的卓越表现,完今要归功于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并落实公司的管理规章,营造出可以激发每位员工潜力的工作环境,进而达到公司的经营目标。从诸多类似西南航空的个案研究中,我们会发现:传统上先设定企业最高经营策略,然后设定各部门策略目标,找出执行计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并据此设计公司人员的招聘与奖励办法,由管理者监督执行的“公司利益优先”程序,似乎并非成功企业所采取的决策过程;恰恰相反,以“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为基础设定的经营战略与组织体系,才是可持久的成功企业。这类企业决策程序的特色,在于先把一个企业的价值信念找出来,并设计一个能够彰显此价值理念的管理体系,继而构建并培育出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然后再据此设定经营策略,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状况。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扮演的是公司价值与文化的维护者,而非传统模式中对每位员工进行控管的监督者角色。

由此可见,企业成功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人员与各项营运条件都能相互配合。据观察,这些以人为本的成功企业,至少有3项共同特质:第一,公司有非常明确的文化价值;第二,将这个价值落实在公司每天的运作当中,包括组织管理与公司经营策略的拟定等;第三,重领导而非管理。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决定一切。但在不断寻寻觅觅,以高薪礼聘顶尖好手以维持公司成功地位的同时,您是否曾经想过,维持公司优势的人才可能早已进了公司,只是潜力尚未激发而已。西南航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或许,对一个眼光长远的企业而言,如何激发员工的隐藏价值并加以利用,可能要比想尽办法高薪挖角来得更为重要。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五、案例分析

(一)某铝业公司该如何进行员工的供求平衡? 1.如果你是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你将采取哪些对策来保持员工的供需平衡?(10分)

一方面铝业公司要求生产技术水平较稳定的员工,既劳动力队伍相对稳定和企业对员工的质量与数量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招不到合适的人员并且离职率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1)该铝业公司地理位置偏僻,劳动力来源只能依靠当地;2)人员结构不合理,单身员工过多,易流动的员工过多;3)由以上两个原因,使得人力资源部门招聘不得不降低录用标准;4)公司对人员需求的估计不足。 2.如果你是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你将采取哪些对策来保持员工的供需平衡?(10分) 第一,把内部相对富余的人员(经过培训后)安排到人员短缺的岗位上去。第二,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资源的数量。第三,在符合有关法律的基础上让员工加班。第四,在当地招员工进行培养和培训。第五,在招工的时候考虑男女比例。通过以上一些措施可保持员工的供需平衡。

(二)通达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

1.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如下作用:为员工薪酬管理提供依据;为员工的职务调整提供依据;为员工培训提供依据,为上级和员工之间提供一个正式沟通的机会;能帮助和促进员工自我成长;为企业组织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些作用在该案例或多或少都有所表现。

2.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①考评目的不够明确,也太狭窄,仅仅为了奖金,因此,要进一步明确考评目的。②考评指标缺乏科学性,太笼统。需要进一步细化,加以量化。③考评人员单一。考评小组要由了解员工工作情况的人组成。④考评过程不完整。要进行考评反馈,要面谈。

(三)工作职责分歧

1.对于勤杂工的投诉,你认为该如何解决?有何建议?(10分)

我会采取如下方法解决:①对勤杂工应该表扬;②对操作工来讲, 我们要分析他为什么要把大量机油撒在机厂周围,他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批评或教育。③ 对车间主任来讲,我们应该适当的批评。

2.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10分)

应对说明书进行修改。对操作工来讲,应增加这样的条文,工作时间要保持机床周围的清洁,如果因为工作不慎而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话,应该担负一定的保洁责任。发生事情之后,应及时报上去。对服务工和勤杂工,也同样要加一条,要完成车间安排的相关的或紧急性的任务。

(四)搞员工培训值得吗? 1.你是否同意在公司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人员的培训计划可以被挤掉?为什么?

不同意。因为1)扭转公司局面的根本出路是开拓市场,而这主要靠销售人员来完成;2)只有提高销售人员的素质才能有竞争力;3)大学毕业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概念,现有的销售人员对国外的销售方面的新技术知道的少,也需要培训。

2.你有什么好方法能使这两个销售经理都感到满意?

可以改变培训方法、培训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比如说:岗位培训、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得培训成本降低。

(五)从组织内部寻找人才

1.你对台塑董事长王永庆的人才观是怎么看的?

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具有如下人才观:1)人才往往就在你的身边,因此求才应首先从企业内部去寻找,并且把企业内部的管理做好;2)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3)寻找人之前首先要分析如何用,找什么样的人。这些观点我很有同感。 2.从企业内部选聘员工有什么优缺点?

内部来源选聘有许多优点:1)选任时间较为充裕,了解全面,能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2)他们对组织情况较为熟悉,了解与适应工作的过程会大大缩短,他们上任后能很快进入角色。3)内部提升给每个人带来希望,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内源选任也有其缺陷。表现为:1)容易造成“近亲繁殖”。老员工有老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而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动力。2)容易在组织内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给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带来困难。3)内部备选对象范围狭窄。

(六)AT&T的员工职业生涯开发

1.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职业生涯开发工作基于如下因素考虑:1)管理层担心公司规模的缩小会影响员工的士气;2)人们认为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开发的机遇或关注;3)重点人才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流失;4)新旧人员的接替规划过程,员工职业生涯开发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根据个人经历谈职业生涯开发的重要性。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1)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2)确立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处理好职业生活和生活其他部分的关系;3)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

2.职业生涯开发的“三条腿原则”优点是明确了职业生涯开发的责任:个人应该为自己的前途负责,领导者和公司需要给予这一过程以不懈的支持,要“言而有信”;有利于形成员工对自己负责的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后开发中提高了公司和领导的参与程度;们也广泛意识到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承认传统的升职不再是衡量问题的尺度。缺点是很费时间和精力。员工的角色起决定作用。

(七)可以用高薪来取代职工的养老保险吗

养老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社会保险的一种。劳动法中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劳动法规定的这种社会保险,不同于保险公司的金融保险,主要区别在于:(1)前者是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时,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但后者却不是;(2)前者是强制性的,即企业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而后者是自愿性的,即是否参加,完全凭企业或劳动者自愿。所以,赵博士自己向保险公司投保的养老保险,不能代替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 本案中,能否因为赵博士当初默许同意公司不参加养老保险,就可以免除公司的责任了呢?不能。因为劳动法第72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说明,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光是用人单位的义务,也是劳动者的义务。它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共同义务。对于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当然可以放弃,但是对于义务,就必须履行,他无权放弃。因此,即使劳动者不想参加社会保险也是不行的。 综上,可以看出,该外商公司以高薪来取代职工的养老保险,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它不光应该依法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还应该同时缴纳失业、大病医疗等政府规定的社会保险。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并免受因违法而带来的制裁。

(八)“里外不是人”的加薪方案

1.薪酬设计欠科学,加薪有失公平;薪酬制度缺乏规范,随意性大;没有合理的薪酬体系,薪酬没有与业绩挂钩;员工期望值与加薪数有差距。 2.在加薪时要注意公平性。包括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在制定薪酬制度或加薪时,一要进行薪酬调查,了解同类企业的工资情况,了解员工关注什么,二要进行岗位评估,确定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和重要性;应根据实际设立相应的等级薪酬体系;要有业绩考核制度;要对员工的期望心理进行合理疏导,使员工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

六、案例分析题

通达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

通达公司,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目前公司有员工1000人左右。总公司本身没有业务部门,只有一些职能部门;总公司下有若干子公司,分别从事不同的业务。

绩效考评工作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层领导非常重视,人事部具体负责绩效考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在原有的考评制度基础上制定了《中层干部考评办法》。在每年年底正式考评之前,人事部又出台当年的具体考评方案,以使考评达到可操作化程度。 公司的高层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考评小组。考评的方式和程序通常包括被考评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进行述职、民意测评(范围涵盖全体员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员工征求意见(访谈)、考评小组进行汇总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主管副总经理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

考评的内容主要包含3个方面:被考评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该单位的财务情况、经营情况、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被考评者的德、能、绩及管理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重点努力的方向。具体的考评细目侧重于经营指标的完成、政治思想品德、对于能力的定义则比较抽象。各业务部门(子公司)都在年初与总公司对于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进行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对中层干部的考评完成之后,公司领导在年终总结会上进行说明,并将具体情况反馈给个人。尽管考评的方案中明确说考评与人事的升迁、工资的升降等方面挂钩,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下文。

对于一般员工的考评则由各部门的领导掌握。子公司的领导对于下属业务人员的考评通常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的;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评,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至于被考评人员来说,很难从主管处获得对自己业绩有列评估的反馈,只是到了奖金分配时,部门领导才会对自己的下属做一次简单排序。 试分析:

(1)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何作用?这些作用在通达公司是否有所体现?

(2)通达公司的绩效考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问题? 答:分析要点:

(1)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如下作用:为员工薪酬管理提供依据;为员工的职务调整提供依据;为员工培训提供依据,为上级和员工之间提供一个正式沟通的机会;能帮助和促进员工自我成长;为企业组织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些作用在该案例或多或少都有所表现。

(2)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①考评目的不够明确,也太狭窄,仅仅为了奖金,因此,要进一步明确考评目的。②考评指标缺乏科学性,太笼统。需要进一步细化,加以量化。③考评人员单一。考评小组要由了解员工工作情况的人组成。④考评过程不完整。要进行考评反馈,要面谈。

2、从组织内部寻找人才

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在台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台塑企业集团,从贫无立锥之地到台湾首富,是经过一番奋斗的。 企业的兴衰唯人才是赖,所以大多数企业争相到企业外去招揽人才。王永庆不完全同意这种做法,他认为人才往往就在你的身边,因此求才首先从企业内部去寻找。他说:寻找人才是非常困难的,最主要的是,自己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先要做好;管理上了轨道,大家懂得做事,高层经理人才有了知人之明,有了伯乐,人才自然就被发掘出来了。自己企业内部先行健全起来,是一条最好的选拔人才之道。

如今大多数企业家,虽然求才若渴,可是,企业内部的基本管理工作没做好,有很多人才而不自知,却在那里大谈求才之难,由于管理未上轨道,根本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盲目到处寻找人才。对此,王永庆进一步分析指出,企业家对自己企业内有无人才浑然不知,对子又盲目向外寻找人才,纵使找到了人才又有何用呢?不能给予适才适所的安置,人才也是枉然。身为企业家,应该知道哪一个部门需要此种人才?例如,这个单位欠缺一个分析成本的会计人员,或是电脑的程序设计人员。究竟是哪一种成本分析?需要的是哪一部门的电脑专家?困难在哪里?从哪里去找?如果这些都弄不清楚,如何去找人才呢?如果自己不了解,怎么去判断何人适合哪一项工作呢?应该说,遇到这种情况,先确定工作职位的性质和条件,再决定何种类型的人来担任最适宜,然后寻找担任此职位的人才。

王永庆说,就像苦苦地研究一样东西,到了紧要阶段,参观人家的制造,触类旁通,一点就会;如果不经过苦苦地研究追求,参观人家的制造,仍然一无所得。要自己经过分析,知道追求的目的,才知道找怎样的人才;否则空言找人才,不是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不懂得用。还有,人才找到了,因为自己的无知,三言两语便认为不行的也多得是;或者因为本身制度不健全,好好的人才来了,不久就失望而去。

基于这个道理,台塑每当人员缺少时,并不是立即对外招聘,而是先看看本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有没有合适的人员可以调配,如果有的话,先在内部解决,填写调任单,两个单位互相协调调任即可。负责人事的台塑高级专员陈清标说,通过内部甄选有两大优点,一方面可以改善人员闲置与人力不足的状况,另一方面则因人员已熟悉环境,训练时间可以节省下来。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发挥了轮调的作用,将那些不适合现职的人,或对现职有倦怠的人另换一个工作,使其更能发挥所长,而且,分工太细、组织僵化等现象,也可以从调任中消除掉。 试分析:

(1) 你对台塑董事长王永庆的人才观是怎么看的? (2)从企业内部选聘员工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要点:

(1)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员工薪酬管理提供依据;为员工的职务调整提供依据;为员工培训提供依据;为上级和员工之间提供一个正式沟通的机会,能帮助和促进员工自我成长;为企业组织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上这些作用在该案例或多或少都有所表现。

(2)通达公司在员工考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考评目的不够明确,也太狭窄,仅仅为了奖金。因此,要进一步明确考评目的;二是,考评指标缺乏科学性,太笼统。需要进一步细化,加以量化;三是,考评人员单一。考评小组要由了解员工工作情况的人组成;四是,考评过程不完整。要进行考评反馈,要面谈。

2、从组织内部寻找人才 分析要点:

(1)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具有如下人才观:一是,人才往往就在你的身边,因此求才应首先从企业内部去寻找,并且把企业内部的管理做好;二是,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三是,寻找人之前首先要分析如何用,找什么样的人。这些观点我很有同感。

(2)但内部招聘也有其优缺点:

内部来源选聘有许多优点:一是,选任时间较为充裕,了解全面,能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二是,他们对组织情况较为熟悉,了解与适应工作的过程会大大缩短,他们上任后能很快进入角色;三是,内部提升给每个人带来希望,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内源选任也有其缺陷,表现为:一是,容易造成“近亲繁殖”。老员工有老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而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动力。二是,容易在组织内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给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带来困难。三是,内部备选对象范围狭窄。

、这次是一次为SH物流公司举行的一次培训课。课堂上,培训师时而在长篇大论的讲述,时而在白板上书写着,但是讲台下面却很混乱。中间下课休息时,学员聚集在一起议论,仓储主管小李说:“你们觉得这位名师如何?我可是耐着性子听了这两天半的课了,本以为他可能会讲些实用的内容,可是这三天的培训课快完了,我也没听到与我工作相关的内容!”而货

运主管小齐大声说道:“主管在培训前可是发话啦,受训完回岗可是有任务的!我是做运输的,我想知道如何解决运输中突发事故,比如遇到发错货了、途中遭劫或货物被人做手脚了等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结果听了半天,还没有摸到门道!”“这可不行啊,我们可是花了大价钱请他来上课的!平常,工作这么忙,能坐到这里听课多不容易啊!要不是看他斯斯文文的样子,我早就提议大家将他赶下台了!”检验员小杨也急切地插话。仓储主管小李又接着说:“我们抱怨也没用啊,还是快想想办法吧。要不我们将这些情况向HR经理反映一下。”货运主管小齐说:“对!对!我们花钱并不是坐在这里听听课就行了,他虽然讲的都没错,但对我们没有用啊!这些想法一定要讲出来,一定要讲出来!”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过程中,这种令人失望的事并不少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分析说明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教学质量问题的发生?(8分) ①首先,培训师不具备聘任的资料和条件,在培训师的选配上出现严重失误。(2分) ②其次,培训主管事前没有与培训师进行深入沟通,说明培训的内容,提出具体要求。(2分) ③再次,培训课程的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使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适应性。(2分) ④即使上述的几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当培训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偏离教案等一些不良情况时,培训主管应该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也能“亡羊补牢”,不致出现严重过失。(2分) (2)为了提高培训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应注重抓好以下工作:(每项2分,最高12分) ①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员工培训开发规划的要求,聘请企业外部或者内部的专家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从根本上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2分) ②按照培训师的聘任条件和标准,严格把关,精心选拔聘用培训师。(2分) ③培训课程实施计划如果是由培训公司或者本企业培训主管设计的,应当将设计方案出示给培训师,要求培训师提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如果是由培训师设计的,培训主管应当对其进行审定,经过审批后才能执行。(2分) ④应在培训1~2周之前,围绕培训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要求,以及学员的基本情况与培训师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其做好培训前的各种准备工作。(2分) ⑤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主管应对培训师及其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听取学员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培训师,要求其取长补短,改进教学。(2分) ⑥定期开展对培训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培训师的素质,并建立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教师聘任制度。如果企业不具备条件,亦可聘请资质合格的培训公司,通过合作协议等方式,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2分) ⑦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高度重视培训前、培训中、乃至培训后的质量和效果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分

案例分析题(1*10 1*20)

案例一:G是某企业生产部门的主管,今天他终于费尽心思地完成了对下属人员的绩效考评并准备把考评表格交给人力资源部。

绩效考评的表格表明了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合作态度等情况,表中的每一个特性都分为五等:优秀、良好、一般、及格和不及格。所有的职工都完成了本职工作。除了S和L,大部分还顺利完成了G交给的额外工作。考虑到L和S事新员工,他们两人的额外工作量又偏多,G给所有的员工的工作量都打了优秀。X曾经对G做出的一个决定表示过不同意见,在合作态度一栏,X被计为一般,因为意见分歧只是工作方式方面的问题,所以G没有在表格的评价栏上做记录。另,D家庭比较困难,G就有意识地提高了对他的评价,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D多拿绩效工资,把帮助落实到实处。此外,C的工作质量不好,也就是达到合格,但为了避免难堪,G把他的评价提到了一般。这样,员工的评价分布于优秀,良好,一般,就没有及格和不及格了。G觉得这样做,可以使员工不至于因发现绩效考评低而不满;同时,上级考评时,自己的下级工作做的好,对自己的绩效考评,成绩也差不了。

1、案例中暴露出什么问题

2、针对案例出现的问题给出你的解决方案 案例二:远翔精密机械公司,在最近几年招募中层管理职位上不断遇到困难。该公司是制造销售复杂机器的公司,目前重组成六个半自动制造部门。公司的高层管理层相信这些部门的经理有必要了解生产线和生产过程,因为许多管理决策需在此基础上做出。传统上,公司一贯是严格地从内部选拔人员。但不久,就发现提拔到中层管理职位的基层员工缺乏相应的适应新职责的技能。这样,公司决定改为从外部招聘,尤其是招聘那些企业管理专业的好学生。通过一个职业招募机构,公司得到了许多有良好训练的工商管理专业作候选人,他们录用了一些,并先放在基层管理职位上,以便为今后提为中层管理人员做准备。不料在两年之内,所有这些人都离开了公司。公司只好又回到以前的政策,从内部提拔;但又碰到了与过去同样的素质欠佳的问题。不久将有几个重要的职位的中层管理人员退休,他 们的空缺亟待称职的继任者。

1.这家公司确实存在在选拔和招募方面的问题吗?为什么?(10分) 2.如果你是咨询专家,你会有哪些建议?(10分) 答案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

如果按案例中的方式方法进行考核,最终达不到考核需要的评定、诊断、反馈、等效果,并且会进一步影响公司绩效。该案例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绩效考核体系本身不够健全,二是绩效考核人员没有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考核。如果绩效考核体系能够进一步明确考核要素和尺度,明确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和重要性,设计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绩效管理程序,就能更加有效避免因为考评者本人主观因素导致考核结果失真,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 案例二 (1)这个案例要应用员工的招聘理论分析。这个案例我们通过招聘理论分析可以看到:这家公司在招募选拔方面确实存在问题。一开始就没想到从外部进一些素质较高的慢慢培养,而是搞内部提拔,有点儿单一。内部提拔素质受到限制,适应性差,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于是内部不行就想到外部招聘,从外部招聘到的大学生尽管从知识素质方面是满意的,但最后还没到中层岗位就走了,说明还是存在问题。内部的选拔找不到满意的,外部满意的人才留不住。这就是这家公司面临的问题。

(2)首先要分析内部存在的原因,一般选拔中层管理者的条件是比较高的,要求德才兼备。这样往往只是我们的一个理想状况,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在本案例中,内部选拔总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个原因可能是员工自身的素质确实比较差,还有一个可能是岗位对员工各方面素质的要求确实比较高。因此我们要做工作分析,首先分析那些中层干部需要什么样的资质、技能,做一岗位分析,把标准要定下来。第二就是要分析招聘的大学生为什么走了,这说明两年的基层培养时间太长。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是两方面的,从外部招聘来看,可以采用直接到社会招聘,直接聘用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人,基本上可以来之即用。或是让有良好训练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了之后直接到岗位上培训,锻炼一年半载即可,而且这个期间还要做思想工作,给他带来一些希望,这样慢慢地培养并留住了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内部提拔,由于内部员工对生产线非常了解,可以选择一些人才送到相应的部门培训,培训回来之后上任中层干部工作,这样也能解决问题。

二、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天早上,技术部的小王正在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人事部的电话匆匆将他调到小会客室,参与技术人员招聘面试工作。由于事先小王对此事一无所知,所以在面试过程中,他总是在不断翻阅应聘人员的资料,低头阅读简历,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之后又忙于了解下一名应聘者的情况。就这样一上午过去了,6名应聘者的面试结束了,小王的任务也完成了。

请你对上述的面试过程提出评价,并说明:

1、是什么原因形成上述面试的过程?

2、在一个有效的面试中,小王应该怎样做?如何避免这样的事件发生?

1、

首先是人事部的组织工作没有做好,如需要用人部门参与面试,人事部应该事先通知到用人部门并协调好工作安排确定面试计划,包括确定面试目的,面试问题,面试类型,时间与地点等.同时人事部应给予相关面试考官一定的面试培训.

2、 小王作为面试考官在接到工作任务后,应与人事部协作,做相应的准备工作:明确岗位职责,人员需求特点,了解应聘者资料,确定面试的事项,范围,列出提纲. 同时,小王应建立一个有效面试计划,对以下内容作出明确规定:面试的准备阶段,面试的开始阶段,正式面试阶段和面试结束阶段的具体步骤,方法和要求 案例二:

TS集团公司在刚刚起步时,曾在报纸上公开刊登向社会招聘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广告,在一周内就有2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报名,自荐担任TS集团的经理、部门主管、总工程师等。公司专门从某大学聘请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招聘团,并由总裁亲自参加。随后,招聘团对应聘者进行了笔试、面试等选拔测试,挑选出一批优秀的人才。这次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的尝试,给TS集团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其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知名的公司。随着知名度的迅速提高,该公司开始从组织内部寻找人才。公司决策层认为:寻找人才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组织内部机构健全,管理上了轨道,大家懂得做事,单位主管有了知人之明,有了伯乐人才自然会被挖掘出来。基于这个思想,每当人员缺少的时候,该公司并不是立即对外招聘,而是先看本公司内部的其它部门有没有合适的人员可以调任,如果有,先在内部解决,各个部门之问可以互通有无进行人才交流,只要是本部门需要的人才,双方部门领导同意就可以向人力资源部提出调动申请。 请根据案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起步阶段,TS集团公司为什么采用外部招募的方式?

2、随着企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TS集团为什么优先从组织内部寻找人才? (1)在起步阶段,TS集团公司采用外部招募方式的原因:①在起步阶段,公司内部人才匮乏,只能采用外部招募。(2分)②外部招募来源广,选择余地大,有利于招聘到优秀人才,同时也节省了内部培训费用。(2分)③外部招募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交流方式,TS集团公司可以借此机会宣传本企业,在员工、客户和其他外界人士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2分) (2)随着企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TS集团开始从组织内部寻找人才的原因: 随着公司的发展,由于公司内部人才充实,有条件从内部招募人才。况且,外部招募存在着以下不足: ①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2分) ②招募成本高,决策风险大;(2分)③新员工进入角色慢,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2分)

公司采用内部招募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①内部招聘的准确性高;(2分)②内部招聘的员工适应快;(2分)③内部招聘的激励性强;

(2分)④内部招聘费用较低。(2分)

案例三:

神通公司是一个业务蒸蒸日上的咨询公司,但其部分咨询师素质低已严重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生决定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选拔人才,他先从基层业务人员中提拔了一位具有可靠资料的人员王某,又请职业介绍所为其介绍咨询师。后来,没有理想的人选,他又到校园招聘。大学生丁某被面试合格,其知识丰富、反应敏捷,深受李生喜爱,他决定由经验丰富的咨询师赵某亲自带领,传授经验,将丁某提拔上来。两个月后,正当丁某可以独挡一面工作时,其报考的国外学校来了通知,丁某提出辞职,李很是生气,但也没有办法,只好让他走人。而王某却始终不能独立工作,李生又陷入困境。 请问:

1、 李生在招聘中选择了什么渠道,运用了什么招聘方法?

2、 他的做法有无错误之处,如果你是李生,你将怎么办?

1、李生运用了内部招募的档案法,外部招募的借助中介法和校园招聘法。

2、对于高级咨询人才,可采用发布广告,参加中高级人才招聘会、猎头、熟人推荐法。

3、校园招聘法存在大学生脚踩两支船现象,可签违约协议。

案例四:

约翰·戴威森今年52岁,原是一个技术型专家,担任埃德诺公司下属的一个大分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由于总经理经常忙于其他工作而不在公司,戴威森的工作包括在总经理不在时代理总经理行使处理公司日常业务的职权。戴威森的桌子上经常堆满大量的各式文件等他处理。由于他是一个非常严密和谨慎的人,回到家里也经常要继续工作。

他认为自己原本是一个技术型专家,所以当销售部门的某一人员就公司客户的技术问题向他咨询时,他总是有求必应,而这个人员也确实从戴威森的咨询中受益匪浅;由于缺乏专业经验,他经常要向戴威森请教问题。不久,戴威森干脆直接和客户接触处理某些技术问题,他认为这是最能表现他专业才能的领域。其结果,公司客户不再与销售部门接触,而是直接和他保持联系。 由于工作的高技术性质,戴威森习惯于亲笔起草各种报告和信件,很少把这些工作交给秘书去做。他的工作十分细致,认真检查每一个细节,并加以仔细修正,因此需要大量的纸张。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当他计划利用周末继续工作时,被告之已经没有纸张了。戴威森找到负责文具供应的管理人员并斥责了他一顿,要求这个管理人员今后要大批量地进货以确保再不出现类似的情况。尽管这位管理人员对此事感到十分委屈,但考虑到今后的工作将会由复杂转变为简单,也就心平气和了。

时间没过多久,戴威森就感到自己过于劳累而难以支持,他向上级提出为其安排一名助手。但他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原因是上级认为公司岗位设置中不需要这样一名助手。戴威森只好接受这一事实,并考虑今后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休假来从事这些干不完的工作。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职位分析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 上级公司为什么不给戴威森安排一名助手?他的问题在哪里?

2、 你可以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案例五:

天洪公司是一家发展中的公司,它在15年前创立,现在拥有10多家连锁店,发展的几年中,从公司外部招聘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大约有50%的人不符合岗位的要求,工作绩效明显低于公司内部提拔起来的人员。在过去的两年中,从公司外聘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有9人不是自动离职就是被解雇。 从外部招聘来的商业二部经理因考评不合格而被免职之后,终于促使董事长召开一个由行政副总裁、人力资源部经理出席的专题会议,分析这些外聘的管理人员频繁离职的原因,并试图得出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首先,人力资源部经理就招聘和录用的过程作了一个回顾,公司是通过职业介绍所或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来获得职位候选人的。人员挑选的工具包括一份申请表,三份测试卷(一份智力测试和两份性格测试),有限的个人资历检查以及必要的面试。

行政副总裁认为,他们在录用某些职员时,犯了判断上的错误,他们的履历表看起来不错,他们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但是工作了几个星期之后,他们的不足就明显暴露出来了。

董事长则认为,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来选择适用的人才。“从离职人员的情况来看,几乎我们录用的人都能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但他们很少在工作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人力资源部经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公司在招聘中过分强调了人员的性格和能力,而并不重视应聘者过去在零售业方面的记录,例如在7名被录用的部门经理中,有4人来自与其任职无关的行业。

行政副总裁指出,大部分被录用的职员都有共同的特征,例如他们大都在30岁左右,而且经常跳槽,曾多次变换自己的工作;他们雄心勃勃,并不十分安于现状;在加入本公司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与同事关系不是很融洽,与直属下级的关系尤为不佳。

会议结束后,董事长要求人力资源部经理:“彻底解决公司目前在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公司人才招聘的质量” 请根据案例内容回答:

1、天洪公司在人员招聘中存在什么问题?

2、如果你是人力资源部经理,你准备如何解决该公司招聘中存在的问题? 被录取人员与公司不相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招聘环节没做好。 (1)在人员挑选中,过分强调了应聘人员的性格特征。 (2)没有关注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3)面试由行政人员主持,但他们对岗位的资格要求了解不深,这样也会影响招聘的质量。 (4)对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等素质的考察缺乏有效的手段。

(5)对招聘工作缺乏必要的总结。 建议: (1) 按工作说明书的素质要求来招聘。

(2) 加强试用期内工作跟踪式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综合运用筛选技巧、面试方式、情景模拟测试。

(4) 面试可分为初试与复试,面试考官必须包括所要从事的岗位有关的经理等人员。 案例六:

RB制造公司是一家位于华中某省的皮鞋制造公司,拥有将近400名工人。大约在一年前,公司失去了两个较大的主顾,因为他们对产品过多的缺陷表示不满。RB公司领导研究了这个问题之后,一致认为:公司的基本工程技术方面还是很可靠的,问题出在生产线上的工人、质量检查员以及管理部门的疏忽大意、缺乏质量管理意识。于是公司决定通过开设一套质量管理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质量管理课程的授课时间被安排在工作时间之后,每个周五晚上7:00-9:00,历时10周。公司不付给来听课的员工额外的薪水,员工可以自愿听课,但是公司的主管表示,如果一名员工积极的参加培训,那么这个事实将被纪录到他的个人档案里,以后在涉及加薪或提职的问题时,公司将会予以考虑。 课程由质量监控部门的李工程师主讲。主要包括各种讲座,有时还会放映有关质量管理的录像片,并进行一些专题讨论。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影响质量的客观条件、质量检验标准、检验的程序和方法、质量统计方法、抽样检查以及程序控制等内容。公司里所有对此感兴趣的员工,包括监管人员,都可以去听课。

课程刚开始时,听课人数平均60人左右。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听课人数已经下降到30人左右。而且,因为课程是安排在周五晚上,所以听课的人都显得心不在焉,有一部分离家远的人员课听到一半就提前回家了。 在总结这一课程培训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经理评论说:“李工程师的课讲得不错,内容充实,知识系统,而且他很幽默,使得培训引人入胜,听课人数的减少并不是他的过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您认为这次培训在组织和管理上有哪些不合适的地方?

2、 如果您是RB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您会怎样安排这个培训项目? 认为这次培训在组织和管理上有哪些不合适的地方? RB公司的这次培训,不合理的地方有:

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使得培训工作的目标不是很明确,也不了解员工对培训项目的认知情况; (2分)

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周五晚上进行培训,学员“心不在焉”,影响培训效果; (2分)

没有对培训进行全程的监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分)

对培训工作的总结程度不够,没有对培训的效果(结果)进行评估; (2分) 没有详细的培训计划,具体表现在对受训员工的对待问题上,没有“制度性”的规定,不利于提高受训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2分) 如果您是RB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您会怎样安排这个培训项目? 作为RB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在此次培训中应该做到:

首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了解员工对质量监管培训的认识,了解员工的要求; (2分)

对培训做总体的规划,包括合理的培训时间、地点、培训经费预算、培训讲师的安排甚至对培训师的培训等; (2分)

选派合适的人选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分) 培训结束时,对受训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以了解培训工作的效果; (2分)

对培训的总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保留优点,剔除问题缺点,为下一次培训积累经验。 (2分)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名称: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案例背景

“我觉得公司肯定有问题,但是不是很清楚问题出在那儿?”H公司的总经理伍先生说。让他焦虑是对于自己一手创建、已成一定规模的企业,现在却越来越力不从心。伍先生的秘书和其他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的老板很忙很累,可公司内部呈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员工也开始有了不少的抱怨。

H公司如今已是东北地区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房地产企业,而2000年创建H的时候仅有50万元资金和5个员工。近10年的摸爬滚打,H形成了一定规模,目前拥有员工150多人,资产规模一亿多元。但是随企业的“长大”,问题越来越多,内部的人力管理、外部的市场、业务等等,伍作为总经理开始觉得自己对公司的管理、驾驭越来越吃力。

提到创业刚刚起步的H公司,伍先生掩不住自豪。10年,原在机关任职的伍先生凭着敏锐的商业意识,毅然离开机关,东拼西凑筹集了50万元,带领几个亲戚朋友成立了H公司,经营房地产项目。5个公司成员分别负责公司的财务、项目前期、工程管理、行政等事务。其中财务的负责人刘女士是伍的小姨,仅有基础的会计常识。负责项目前期开拓的江先生是他多年的好友,曾经是一家餐馆的老板,仅接受过初中的教育。

H的飞跃发展在2001年,当时,伍先生凭着对市场的敏锐感性果断决定投资征地,而那时H所在的地区房地产才刚刚起步。准确的判断、广阔的市场、成功的运作给H公司带来较高的回报和巨大的动力,他开始加大力度进行商品房地产的开发。随后几年,伍先生开发的几个楼盘项目都有较好的销售业绩。

随着公司的规模的迅速扩大,过去原有的五个部门也增加到十个部门,人员也由过去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人。人员的增加,诸多的管理问题也频频出现。伍觉察到,虽然公司提出了明确的战略规划,但是总不能落实,“追究责任时候,好像大家都有责任,每次都是大伙一起自我批评一顿后,下次的规划依旧不能落实”。回忆公司初创的那两年,他感到大家特别团结,事实上,H在发展初期的很多困难就是依靠员工的团结和凝聚力度过的。但是现在,员工内部已经出现小利益团体,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都经常各自为政,意见不一。让他颇忧闷的还有,一方面公司觉得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一方面员工对薪酬不满,抱怨没有公平的考核体系。

“公司在若干资源中,最为缺乏的是人力资源。我们市仅有两所普通高校,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外部人力资源的提供是一个困难”。伍先生自己也意识到,不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公司发展必然受阻。

近年来,随着该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化运作的加速,万科、香港汇达等数十家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进入该地区。与这些公司相比,H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低成本的土地开发,但是在管理、销售以及人力资源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另外,随着竞争对手的进入,该市的房地产开发迅速升温,众多的楼盘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进,销售价格也在逐渐降低,这直接影响到天成公司固守的价格优势防线。

目前H公司手中仍然有约120万平方米面积的待开发土地,伍先生犯难的是,别的当家愁的是无米下锅,而他愁的是要不要下锅,怎么下锅?企业目前的状况已经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市场较大的供给差、欠缺的人力资源能力、出现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等,都在考验着队伍和他的H房地产公司。

案例分析

从案例表述可以得知H房地产公司经过近10年的摸爬滚打,成长为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房地产企业。然而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大,人员的增加,诸多的管理问题也开始出现。通过我对案例的分析,得出以下若干个H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一、公司管理层素质偏低。

负责公司的财务、项目前期、工程管理、行政等事务的管理人员仅仅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而且学历普遍不高,文化水平偏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科学管理水平不高,思想观念陈旧,创新能力缺乏。这些问题不认真加以解决,将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家族式企业的弊端随着公司的壮大不断出现,并开始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公司的日常运作。 H公司是由伍先生和其家人朋友共同创建的,每个人在创业初始阶段都对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员结构不断变化,原先创业的家族成员很容易产生新心理惰性,业务处理过程中,遇事快半拍变为凡事慢半拍。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以人情代替制度,以伦理规范代替制度规范,使企业管理制度扭曲。此外,家长式、集权式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企业所谓要害职能部门由于是家族内部成员把守,使得家族企业在文化变革和组织变革上存在更大难度。

三、公司薪酬结构的不合理。

H公司在创业初期人员的薪酬都是由伍先生总经理决定,因此,薪酬没有明确的标准,总经理只是根据讨价还价的结果决定薪酬的多少,人治行为严重。随着部门的增加,岗位的增多,薪酬的发放变得越来越混乱,薪酬结构只有基本工资和奖金,基本工资标准不一致无法体现公平性,而奖金更是由老总说了算,造成奖金“发也众多人不满,不发更多人不满”的现象。

四、公司缺乏考核体系。

H公司在创业初期没有任何的考核依据,依靠家族成员的自觉性工作,工作性质难以界定,随着企业发展,公司员工不断增加,部门结构开始细化,岗位分工日益明确,公司完全可以形成合理的考核体系,以此考核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效率,同时配合相应的奖惩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五、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外部人力资源的提供遇到瓶颈。

该市仅有两所普通高校,企业想要招到高素质的人才的难度可想而知,加之该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化运作的加速,万科、香港汇达等数十家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进入该地区,与这些企业相比,H公司在管理、销售以及人力资源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何让获得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H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人力资源投资有限,没有良好的培训机制,不重视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企业的意义,H公司也不例外。企业的管理中并没有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因此企业往往只关注自身而不考虑员工对于未来发展的要求,使企业和员工的发展相脱节, 使得员工晋升难、发展空间小,直接导致员工缺乏学习动力,扼杀了员工的潜质,致使大量的有潜力的员工流向更好的企业.又使企业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同时H公司没有认识到培训是对于企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员工自身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六、企业文化建设落后。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并没有文化建设意识,未把企业的文化建设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未能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所具有的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和协调功能。也正因如此,员工内部出现小利益团体,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都经常各自为政,意见不一。

七、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然而在此形势下我国许多中小企在决策时往往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是被动的满足企业提出的短期人员要求,而不是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战略和未来期间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来做出决策。

解决方案

一、 制定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分析自身未来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自己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岗位获得需要的人才,满足组织和个人的长期利益。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企业应综合考虑组织目标、员工素质、组织结构、劳动力市场和行业发展状况的变化情况,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做出预测。

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企业要进行:(1)总体规划,根据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和可能的环境变化,预测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供需情况;(2)配备规划,根据组织的各个部门、岗位的特点配备合适的员工;(3)职业转移规划,提前对必须转移的各种工种和人数所发生的时间 进行预计,做好安置工作;(4)劳动力的维护计划,从而维护劳动者有效的工作能力,使之以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从事工作;(5)培训规划,为未来人才的需求打下基础。

二、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成就需要,根据成就需要论人包括成就、依附和权力的需要。人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成员,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企业从自己的总体目标出发制定激励措施,同时要将物质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激励还必须同员工的需求向结合,否则将无法发挥其作用。

三、 建立培训系统,完善培训机制,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设计职工职业计划表,绘制企业中的各项工作职位及人力资源情况表,让员工更清楚地知道每个工作岗位具体工作内容以及为完成该项工作员工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建立有效的培训系统,包括确认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做好员工的培训动员工作、培训的实施、培训效果评估。从企业的发展目标、自身资源条件和所处环境等方面出发进行组织分析,进行工作分析了解各个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对工作者进行绩效考核,通过分析确定出员工为了完成该项任务所缺乏的技能,从而确定培训需求。

四、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目标。中小企业通过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塑造和宣传积极的企业精神,并将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努力创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环境,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从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是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

五、建立合理完善的薪酬体系。

一个合理的报酬制度,分配是需要在资历与学历、年资与职级上实现绝对公平,在能力、贡献、绩效上强调多劳多得,按绩效高低与贡献进行分配,实现相对的公平。这样就可以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为组织实现目标而努力。

六、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企业应密切关注和了解员工对薪酬福利的满意度,根据企业基本制度和发展需要,适时对薪酬福利方案进行调查和评价,结合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正性和激励性为三大原则,从策划员工行为激励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薪酬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入手,采取有效的薪酬策略,不断去完善和创新薪酬福利制度,从而适应市场要求,创造出一个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又能提高员工激励职能的薪酬福利制度。

七、调整公司人员结构。

H公司作为一个典型的家族式企业,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始终难以融入组织中。另外,由于难以吸收外部人才,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所以应该对企业的结构进行如下调整: (1)引进外部经理,建立领导团队

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考虑建立领导团队的问题了。对于家族企业来说,要搭建一个合适的领导班子,就必须注意吸收外部管理人员。

(2)给予外聘经理人员必要的引导与支持

外聘经理一般来说素质较高,但他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去处理好与家族内经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创业元老之间的关系。所以,对于家族企业的老板来说,不仅要慎重选择外部经理人,更需要在外部经理人上任初期给予支持和引导。尤其是新经理上任之初,通常会推出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和企业原有文化或工作习惯有所抵触,甚至会触动原有的利益和权力的分配。处理不当,就会有各种流言蜚语,各色人物就会把小报告打到老板那里。这时候就要求老板有明智的判断力,辨别谁是谁非。

(3)建立内部人才竞争机制

企业主吸纳外部经理,会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风格,但是,同大多数组织一样,“空降兵”的到来往往会妨碍原来的管理梯队中的某些人的职务晋升,成长受阻就会对企业产生不满,正常的工作就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企业主要尽可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人才竞赛的格局,给内部人才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注重从内部提拔人才,并使之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形成公平的竞争晋升的规则,人人凭能力按规则竞争。

(4)妥善安置家族成员和创业元老

对于那些在知识和能力跟不上企业新业务发展需要的家族成员和创业元老,要做到妥善分流。对于个人发展后继乏力的创业元老,可以考虑让他们担当督导工作,给他们较高的待遇;年纪轻的家族成员,鼓励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或是安排他们去别的公司尤其是知名的公众公司工作,以提高个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对于能力较强、有创业冲动的家族成员也可另设一笔资金,让他们自己投资经营,自己发展,这样既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来自家族和舆论的压力。

结论: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现今世界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资金和规模的扩张上,还应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联系起来,人力资本的发展和运用已成为永久的重要性的话题,只有将人力资本在最大程度上得到运用和优势发挥,企业才具有核心竞争力,而围绕着人力资本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又成为了重中之重,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中尤为体现。故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与人力资源相关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具有战略性意义。在对H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浅显分析和探讨后,我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运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陈飞亚《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博客中国2006年6月10日 【3】《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胡增丰 《论我国家族企业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2月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题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1、安德鲁飓风

1.不能忽略抗议,老员工的抗议是必然存在的,因为工作分析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宣传和沟通,传达信息一定要准确,填写工作说明问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新雇员迅速的进入工作角色,同时也会转化为工作说明书,对任何一个雇员都有工作指导的作用。如果夸大工作分量,那将导致今后的工作中,老雇员的工作量必然会因自己描述的工作量而加大。

2.如何进行工作分析。正如上面所说,第一步要进行宣传和沟通。获得管理层核准,取得员工的认同,建立工作分析小组,做好工作分析准备。第二步要采取适合的方法收集信息。针对这种老雇员为显示工作地位而夸大工作分量的问题,因采取现场观摩、工作日志法,这种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可以取得实际有效的结果。第三步进行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第四步进行整理编制工作说明书。第五步实施运用,第六步进行反馈调整。

2、民营企业员工培训案例

(1)您认为哪些培训方法适合用于这次培训中?

在培训过程中适合采用的培训方法有:案例分析,模拟训练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模拟法,拓展训练,头脑风暴法等等。

(2)应选择外部培训师还是内部培训师?为什么?

培训师的选择:应该选择外部培训师。因为考虑到原厂管理人员与公司新委派的管理人员的对立状态,外部培训师的位置比较中立,更容易被双方接受。

3、绩效考核案例

存在的问题:对干部的考核一些能力指标没有量化,不具有操作性;普通员工考核没有统一的操作程序和标准,随意性太大;考核结果没有得到重视和应用,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对干部的考核,需要各分公司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而不是一刀切。

改进措施:

建立公司的绩效考评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

明确绩效考核的原则和目的。

完善绩效考评的内容和等级标准。对员工的考核包括四方面:素质、能力、 1

业绩、态度等。员工的等级标准:优秀(界定),称职(界定),基本称职(界定),不称职(界定)。干部等级标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建立考核的评定与奖惩制度。

进行考评结果反馈。

4、个人职业生涯案例

(1)小Z的问题主要在哪里?

小Z面临的是择业的问题,择业就是要做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集中目标,强化发展,通过若干年的工作,实现从无工作经历者到行业人才的提升。

(2)职业生涯规划

请参照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并结合案例实际情况来答题:

步骤:自我评价---确立职业目标----对现实环境的评价---职业定位---实施策略---评估和反馈。

5、员工激励案例

林肯公司使用了何种激励理论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林肯电气公司在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方面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激励理论:

1) 公平理论。表现在生产工人工资采取按件计酬,同时公司的奖金制度有一整套计算公式,全面考虑了公司的毛利润及员工的生产率与业绩,这种做法一方面将所得与所付出充分联系起来,意味着大家报酬的取得和多少完全看个人的生产量,而与所占据的职位无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产量与质量进行挂钩,确保高产量同时实现高质量,否则员工的奖金会受到影响,无疑这也是一种水平。

2) 期望理论。大多数员工进入公司后都期望有相当的工作报酬、丰厚的奖金和较好的职业保障。毫无疑问,林肯公司提供给员工的正是员工所期望的那些东西,它们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而且员工加以努力都能实实在在地得到。公司58年起从未辞退过一名员工,即使是经济萧条时期,公司员工平均年收入一直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些都是期望理论具体运用的真实写照。

3) 目标设定理论。从员工来讲,按件计酬给员工自身确定目标带来了便利,它不是大锅饭,限制个人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从公司来讲,公司给员工明确的目标是分享年终奖金和稳定的职业保障,当然这也要求员工连续工作两年以上并

以不离开公司为前提。

4) 激励保健理论。其中主要保健理论以用来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因素,经济萧条与不景气一般意味公司要裁员减人,而林肯公司的管理者们都不因此辞退任何员工,这种方式自然使员工具有职业安全感,社会归属感,从而更激励他们加倍努力工作。

为什么林肯公司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工作?

从理论上讲,当被公司用来激励员工的方式行之有效或目标、结果对于员工极具吸引力,且员工付出适度的劳动能够达成一定的目标、取得相应的效果时,那么激励就是成功的,有效的。

实际上,员工也都是些普通大众,更多地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所得与所付出之比是否相称,同身边人比是否公平,而无论是公司设定的分享、年终奖金或高职业保障政策,还是取消最低小时工资的按件计酬制,对大多数员工都称得上公平,且大家付出一定的努力都能达到、实现。所以,长期以来,林肯公司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工作。

你认为这种激励系统可能会给管理层带来什么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当其有利的一面充分展现的时候,它的弊端也就逐渐呈现出来。林肯公司的激励系统以生产率和成本意识为核心,长期以来十分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促进公司产品数量、质量均稳定增长、提高,但严格的计件工资制度和高度竞争的绩效评估系统,却形成了很有压力的氛围,有些工人还因此产生了一定的焦虑感,也给管理层带来了一些问题:

1)激励系统仍将人视为“经济人”。事实上,人除了经济要求外,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需要,尤其是经济满足已充分实现后。为此,管理层应适当考虑员工“社会人”的一面,但如此,又与激励的初衷不相一致,如何继续对员工有效激励,同时对员工其它需要加以满足,成为对管理层的挑战。

2)激励导致员工拼命干,去实现那渴求的目标,而目标实现后,公司必须采取进一步激励以实现员工更大的目标。因此,管理层必须对员工的目标加以正确引导,投入相当精力来为员工设计目标,这便使管理层在动态的激励系统中疲于奔命,同时一旦公司面临不利的市场环境,经济不景气之际,管理层孜孜不倦建立的激励系统将遭受重创乃至瘫痪。

3)激励导致成本增加。公司管理层尽管十分强调成本意识,但员工被不断激发的日益增长的期望值使得公司成本产生增加的可能,从而极易导致成本核算中降低的成本费用实际被转移到满足员工的进步目标中去,与管理层的激励目标相违背。

4)激励也会降低员工的士气。按件计酬的工作制度,稳定的职业保障政策,多年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年工资收入等,给员工形成一种固定的印象,那就是身在林肯公司便意味着一切,只要达到个人所期望的目标,便不愿激发更多的潜力。事实上,管理层的目的是将公司的整体目标化解为员工各自的目标,期望员工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专长,以使公司整体目标更好地实现和提高,但大多数员工不自觉地辜负了这一点。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答案

1) 福临公司在创业初期,把人事权下放给车间主任,是因为其高层领导任并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设计、规划企业的未来发展(从创业阶段到集权阶段),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重要环节,也没有明确的管理体系,而导致责权不明﹐于是出殃了长达7年之久的人事权下放﹔福临公司在创业初期,公司规模不大,人事管理简单,把人事权下放给车间主任,一来可以优化人员配置,可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来可以让基层干部心里上有一种成就感和责任心和积极性,团结员工,使公司上下一心,不断使公司发展与壮大。

2) 不恰当。 A。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人事管理职能化、专业化、规模化是必然的,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视几乎所有由小到大的民营企业都有一个认知并逐渐接受的过程,销售和生产是企业立足的根基所在,但是当两者具备足够的积累亦即企业能够持续赢利之后,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势在必然,所以福林汽车配件增设人事部门的初衷和出发点是正确的,只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对人力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正确理解,以至于刀走偏锋。

B.但人事权下放过火,时间太长,会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无形地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组织文化,并为员工所认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复杂,必然导致人事制度的改革,这种组织文化就会阻碍改革的进程。这个时候,董事长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人事主任权威, 忽略了人力资源的真正职能与改革目标。

3) 公司任命郭翰文干人事是不慎重的,而郭翰文对人事的理解也是非常传统的,他把人事办公室搞成一个权力中心了,而不知道人事是一个职能部门,支持业务发展,服务业务发展﹔郭翰文改行从他所学的专业知识来看,一个会计师是无法胜任人事管理的,因为他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是太多的了解。各种事项都是凭感觉来做,这样会误了公司,也会误了他自己,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不适合该行。可是从个人的兴趣爱好来说,他应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这样可以发挥他的长处,当是不能一来就掌控权力,应该从最最基层干起,不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而得于发展﹐或者将其安排作为副手﹐待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后再作评估﹑提升或委任。

4我若是乔总﹐听取报告后﹕

A.请三位董事长召开员工大会,说明设立人事部门的重要性,然后组织各位车间主任到中型或大型企业参观人事单位的运行及处理。让车间主任懂得人事部门设立的效果!# x4 {& Y/ / c/ D7 @: z

B.完善相关公司制度。把人事职能提升到厂长的级别,但不会把人事权全部交给人事处去做。要人事处做的事就是初步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车间主任选人与人事处选人并用。人事处要配合各级领导对公司里的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培训、提拔、组织学习与激励。从而,提高公司的效益。让全厂员工对人事处的认同,并在公司内部树立一种威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组织文化。到那时,在慢慢的把人事权交由人事处办理,再由人事处渐渐地把人事权收回。最终达到集权的目的,适应公司的战略发展。

5)传统人事管理。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A.传统人事管理对于企业成长的伤害,企业做大做强必须要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B.人事权下放车间主任本身并没有错,事实上车间主任做为员工直接领导,对员工的走留应该用有绝对话语权,只是公司应该从制度上面对这种权力加以制约,避免任人唯亲、任人唯熟,凭个人喜好C. 公司规章制度应不断完善,职责划分要清楚,且领导的管理理念需要培养,提高领导层次的整体素质

【答】:就衡量两企业在单位人力产能、人年产值、人力产能损耗率的角度考虑,评价体系是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人年产值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员工人数是否适当;人力产能损耗则可用来评估员工的流动速率是否合理:太过频繁或静止不动;它同时兼顾了人力的数量和质量的两方面。(甲/乙公司现状和人力资源运用比较如表

一、二)

表一:甲/乙公司现状比较

企 业

甲 乙

员工 人数 (人) 600 8000

营业 收入 (亿) 9 200

平均 年资 (年) 2.1 3.8

平均学历 大学 二专

平均月用人成本(元) 36000 33000

离 职 率 40% 21%

离职平 均年资(月)

4.8 10

新人 养成 期(月)

6 6

表二:甲/乙公司人力资源运用比较

成本面

价值面

损耗面 人力资源总成

人力 产能(年)

企业 甲 乙

18.1 17.8

单位产 能成本 (元) 36000 33000

人年 产值 (万元) 150 250

离职 成本

本 (万元)

25920 31680

16% 10.50% 人力 损耗

(万元)4147.2 3326

42.你认为在评价某公司的人力运用效益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答】:首先要从成本面、价值面以及损耗面三个方向来评量,而且需做好自身纵向比较和同业横向比较分析评估"合理人力"才有实质的意义。 案例分析题的作答

首先,审阅案例的内容和情节。为了弄清案例发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需要采用5w2H的方法。要提出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ich(何物)、How(如何做)、How much(费用)等一连串的疑问,即从时间、空间、人物、过去、现在与未来等多维度、多视角提出问题,然后再认真思考。只有对提问逐一做出正确的回答,才能真正把握案例实情。在分析案例发生的背景和隐含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文中的细节,认真地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考生应当实现中高层管理者的角色扮演,设身处地进入案例的情节之中,只有这样做,考生才能在掌握各种数据的基础上,透过错综复杂的案情,“一进门”就抓住事件的关键,认清事物的本质。

其次,考生应当根据正确的判断,提出具体的评析意见或者解决问题的对策。

1.对已经解决问题的事件,考生应当对事件做出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即需要对“从事件的发生到问题的解决的全部过程”进行剖析;对“事件解决的途径,所运用的策略、方法、工具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对“事件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做出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在这里,考生应当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以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2.对尚未解决问题的事件。考生不但要解析事件,指出事件的症结所在,还要针对事件的未来走向和趋势做出必要的推断和预测。要求考生提出计划或实施方案的试题,考生应根据题意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要求考生提出问题解决方法的试题,考生应依据所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体会.阐明自己的见解,提出翔实的对策建议。

最后,阐述自己从本案例中引发了什么思考,得到了什么启迪,获得了什么教益;如何将这些经验、收获和体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好结合自己所在单位的实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现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撰写案例分析的答卷时,考生还应当注重分析问题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考虑问题思路的逻辑性和清晰性,文章层次结构的条理性和严谨性。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等。

上一篇:热力公司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软件开发实习工作总结